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 主編
資治通鑑目录:
卷一 周紀一
卷二 周紀二
卷三 周紀三
卷四 周紀四
卷五 周紀五
卷六 秦紀一
卷七 秦紀二
卷八 秦紀三
卷九 漢紀一
卷十 漢紀二
卷十一 漢紀三
卷十二 漢紀四
卷十三 漢紀五
卷十四 漢紀六
卷十五 漢紀七
卷十六 漢紀八
卷十七 漢紀九
卷十八 漢紀十
卷十九 漢紀十一
卷二十 漢紀十二
卷二十一 漢紀十三
卷二十二 漢紀十四
卷二三 漢紀十五
卷二十四 漢紀十六
卷二十五 漢紀十七
卷二十六 漢紀十八
卷第二十七 漢紀十九
卷二十八 漢紀二十
卷二十九 漢紀二十一
卷三十 漢紀二十二
卷三十一 漢紀二十三
卷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
卷三十三 漢紀二十五
卷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
卷三十五 漢紀二十七
卷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卷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卷三十八 漢紀三十
卷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卷四十 漢紀三十二
卷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卷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卷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卷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
卷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
卷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
卷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
卷五十 漢紀四十二
卷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卷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卷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卷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卷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卷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卷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卷五十八 漢紀五十
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
卷六十 漢紀五十二
卷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
卷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
卷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
卷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
卷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
卷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
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
卷六十九 魏紀一
卷七十 魏紀二
卷七十一 魏紀三
卷七十二 魏紀四
卷七十三 魏紀五
卷七十四 魏紀六
卷七十五 魏紀七
卷七十六 魏紀八
卷七十七 魏紀九
卷七十八 魏紀十
卷七十九 晉紀一
卷八十 晉紀二
卷八十一 晉紀三
卷八十二 晉紀四
卷八十三 晉紀五
卷八十四 晉紀六
卷八十五 晉紀七
卷八十六 晉紀八
卷八十七 晉紀九
卷八十八 晉紀十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
卷九十 晉紀十二
卷九十一 晉紀十三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
卷九十四 晉紀十六
卷九十五 晉紀十七
卷九十六 晉紀十八
卷九十七 晉紀十九
卷九十八 晉紀二十
卷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卷一百 晉紀二十二
卷一百0一 晉紀二十三
卷一百0二 晉紀二十四
卷一百0三 晉紀二十五
卷一百0四 晉紀二十六
卷一百0五 晉紀二十七
卷一百0六 晉紀二十八
卷一百0七 晉紀二十九
卷一百0八 晉紀三十
卷一百0九 晉紀三十一
卷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
卷一一一 晉紀三十三
卷一一二 晉紀三十四
卷一一三 晉紀三十五
卷一一四 晉紀三十六
卷一一五 晉紀三十七
卷一一六 晉紀三十八
卷一一七 晉紀三十九
卷一一八 晉紀四十
卷一一九 宋紀一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
卷一二一 宋紀三
卷一二二 宋紀四
卷一二三 宋紀五
卷一二四 宋紀六
卷一二五 宋紀七
卷一二六 宋紀八
卷一二七 宋紀九
卷一二八 宋紀十
卷一二九 宋紀十一
卷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
卷一三一 宋紀十三
卷一三二 宋紀十四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
卷一三四 宋紀十六
卷一三五 齊紀一
卷一三六 齊紀二
卷一三七 齊紀三
卷一三八 齊紀四
卷一三九 齊紀五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
卷一四一 齊紀七
卷一四二 齊紀八
卷一四三 齊紀九
卷一四四 齊紀十
卷一四五 梁紀一
卷一四六 梁紀二
卷一四七 梁紀三
卷一四八 梁紀四
卷一四九 梁紀五
卷一百五十 梁紀六
卷一五一 梁紀七
卷一五二 梁紀八
卷一五三 梁紀九
卷一五四 梁紀十
卷一五五 梁紀十一
卷一五六 梁紀十二
卷一五七 梁紀十三
卷一五八 梁紀十四
卷一五九 梁紀十五
卷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
卷一六一 梁紀十七
卷一六二 梁紀十八
卷一六三 梁紀十九
卷一六四 梁紀二十
卷一六五 梁紀二十一
卷一六六 梁紀二十二
卷一六七 陳紀一
卷一六八 陳紀二
卷一六九 陳紀三
卷一百七十 陳紀四
卷一七一 陳紀五
卷一七二 陳紀六
卷一七三 陳紀七
卷一七四 陳紀八
卷一七五 陳紀九
卷一七六 陳紀十
卷一七七 隋紀一
卷一七八 隋紀二
卷一七九 隋紀三
卷一百八十 隋紀四
卷一八一 隋紀五
卷一八二 隋紀六
卷一八三 隋紀七
卷一八四 隋紀八
卷一八五 唐紀一
卷一八六 唐紀二
卷一八七 唐紀三
卷一八八 唐紀四
卷一八九唐紀五
卷一百九十 唐紀六
卷一九一 唐紀七
卷一九二 唐紀八
卷一九三 唐紀九
卷一九四 唐紀十
卷一九五 唐紀十一
卷一九六 唐紀十二
卷一九七 唐紀十三
卷一九八 唐紀十四
卷一九九 唐紀十五
卷二百 唐紀十六
卷二O一 唐紀十七
卷二O二 唐紀十八
卷二O三 唐紀十九
卷二O四 唐紀二十
卷二O五 唐紀二十一
卷二O六 唐紀二十二
卷二O七 唐紀二十三
卷二O八 唐紀二十四
卷二O九 唐紀二十五
卷二一O 唐紀二十六
卷二一一 唐紀二十七
卷二一二 唐紀二十八
卷二一三 唐紀二十九
卷二一四 唐紀三十
卷二一五 唐紀三十一
卷二一六 唐紀三十二
卷二一七 唐紀三十三
卷二一八 唐紀三十四
卷二一九 唐紀三十五
卷二二0 唐紀三十六
卷二二一 唐紀三十七
卷二二二 唐紀三十八
卷二二三 唐紀三十九
卷二二四 唐紀四十
卷二二五 唐紀四十一
卷二二六 唐紀四十二
卷二二七 唐紀四十三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
卷第二百三十 唐紀四十六
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
卷第二百三十二 唐紀四十八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
卷第二百三十四 唐紀五十
卷第二百三十五 唐紀五十一
卷第二百三十六 唐紀五十二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
卷第二百三十八 唐紀五十四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
卷第二百四十 唐紀五十六
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
卷第二百四十二 唐紀五十八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
卷第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
卷第二百四十七 唐紀六十三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
卷第二百五十 唐紀六十六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
卷第二百五十四 唐紀七十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
卷第二百六十二 唐紀七十八
卷第二百六十三 唐紀七十九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
卷第二百六十五 唐紀八十一
卷第二百六十六 後梁紀一
卷第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
卷第二百六十八 後梁紀三
卷第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
卷第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
卷第二百七十一 後梁紀六
卷第二百七十二 後唐紀一
卷第二百七十三 後唐紀二
卷第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
卷第二百七十五 後唐紀四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
卷第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
卷第二百八十一 後晉紀二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
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卷第二百八十四 後晉紀五
卷第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
卷第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進書表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起玄黓困敦(壬子)九月,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廣順二年(壬子、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吳越丞相裴堅卒。以台州刺史吳延福同參相府事。
庚午,敕北邊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
契丹將高謨翰以葦栰渡胡盧河入寇,至冀州,成德節度使何福進遣龍捷都指揮使劉誠誨等屯貝州以拒之。契丹聞之,遽引兵北渡;所掠冀州丁壯數百人,望見官軍,爭鼓譟,欲攻契丹,官軍不敢應,契丹盡殺之。
蜀山南西
...更多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起閼逢攝提格(甲寅)五月,盡柔兆執徐(丙辰)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顯德元年(甲寅、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遷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為岳州團練使。
丙子,帝至晉陽城下,旗幟環城四十里。楊袞疑北漢代州防禦使鄭處謙貳于周,召與計事,欲圖之;處謙知之,不往。袞使胡騎數十守其城門,處謙殺之,因閉門拒袞;袞奔歸契丹。契丹主怒其無功,囚之。處謙舉城來降。丁丑,置靜塞軍於代州,以鄭處謙為節度使。
契丹
...更多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壽春壕中,城上發連弩射之,矢大如屋椽。牙將館陶張瓊遽以身蔽之,矢中瓊髀,死而復蘇。鏃著骨不可出,瓊飲酒一大巵,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數升,神色自若。
唐主復以右僕射孫晟為司空,遣與禮部尚書王崇質奉表入見,稱:「自天祐以來,海內分崩,或跨據一方,或遷革異代,臣
...更多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屠維協洽(己未),凡二年。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五年(戊午、九五八年)
春,正月,乙酉,廢匡國軍。
唐改元中興。
丁亥,右龍武將軍王漢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衞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權揚州軍府事。
上欲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上自往視之,授以規畫,發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艦百艘
...更多
進書表
臣光言:先奉敕編集歷代君臣事迹,又奉聖旨賜名資治通鑑,今已了畢者。
伏念臣性識愚魯,學術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於前史,粗嘗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徧,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宂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
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歷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詔下臣,俾之編集。臣夙昔所願,一朝獲伸,踊躍奉承
...更多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杭辛斋
王芗斋
明·吕毖
清·钱秀昌
宋·应俊
(晋)常璩,任乃强校注
宋·周去非
蔡东藩
白居易
清·果性
明·陶明潜
清·陈其瑞
明·钟伯敬
元·黄元吉
宋·王得臣
明·宋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