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大元一统志-金毓黻
大元一统志目录:
零叶(一)
零叶(二)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五十
大一统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大一统志第七百三十
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一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二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三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四
一导言
二编纂及刊行
三名称及体例
四资料
五残本
六佚文
七与元史地理志之异同
八与明一统志之异同
九余论
元史
秘书监志 【一作秘书志】
经世大典序录 【苏天爵】
齐乘序 【苏天爵】
四库全书总目 【卷六十八】
居易录 【卷一王士祯】
潜邱剳记 【卷四补刻唐百家诗选阎若璩】
元史艺文志 【钱大昕】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卷十瞿镛】
宋元本行格表
四库简明目标注 【邵懿辰】
跋元大一统志残本 【钱大昕】
元大一统志残本跋 【吴骞】
元大一统志 【吴寿旸】
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 【赵万里】
大元大一统志
大元大一统志 【日本青山定雄】
零叶(一)
零叶(二)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五百五十
大一统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大一统志第七百三十
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
大元大一统志卷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一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二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三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四
一导言
二编纂及刊行
三名称及体例
四资料
五残本
六佚文
七与元史地理志之异同
八与明一统志之异同
九余论
元史
秘书监志 【一作秘书志】
经世大典序录 【苏天爵】
齐乘序 【苏天爵】
四库全书总目 【卷六十八】
居易录 【卷一王士祯】
潜邱剳记 【卷四补刻唐百家诗选阎若璩】
元史艺文志 【钱大昕】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卷十瞿镛】
宋元本行格表
四库简明目标注 【邵懿辰】
跋元大一统志残本 【钱大昕】
元大一统志残本跋 【吴骞】
元大一统志 【吴寿旸】
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 【赵万里】
大元大一统志
大元大一统志 【日本青山定雄】
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卷四
辽阳金统黻
沈阳安文溥同辑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 【路三十六府二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叙】
中庆路
威楚开南等路
武定路
鹤庆路
云远路
彻里军民总管府
东川路
茫部路
普安路
曲靖等路
澄江路
普定路
仁德府
建昌路
德昌路
...更多
一导言
清修一统志而因于明明修一统志而因于元大元大一统志为元代所剏修亦即明一统志所据之蓝本也考大一统志凡一千三百卷卷帙至为繁富明一统志仅九十卷不及其十之一清一统志初修为四百二十四卷 【并子卷计之则为五百卷】 续修本为五百六十卷视明志为繁富矣然仍不及元志之半设使其全帙尚在学者必奉为鸿宝而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不得专美于前明清二代之一统志亦未能独步于后也惜是书为明代所摈弃全帙已付劫灰今可得考见者仅十数卷之残本及羣书所引之佚文耳是诚方舆学所遭之重劫而学人不胜其慨叹者矣今北平图书馆犹存是书残本百余叶而大连图书馆及各收藏家亦有藏其零叶者爰以暇日展转借钞整
...更多
二编纂及刊行
元史本纪于修大一统志事凡两见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编地里书召曲阜教授陈俨京兆萧奭?斗蜀人虞应龙唯应龙赴京师
成宗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兰禧 【原作孛兰肹】 岳铉等进大元大一统志赐赉有差
当至元二十三年倡议修书之时大一统志尚未有定名故仅以地里书称之
钱大昕氏谓大一统志凡有两本其说云
考元时大一统志凡有两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大学士行秘书监事札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尽入版籍宜为书以明一统世祖嘉纳即命札马剌丁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辑为志二
...更多
三名称及体例
当大一统志编纂之始未有定名仅称曰地里书已见记于元史本纪矣
秘书监志于其命名之意曾叙及之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准湖广行省咨虞应龙为理会地理将古今书史传记所载天下地理建置郡县沿革事迹源泉山川人物及圣贤赋咏等分类编述自成一书取汉书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名其书曰统同志上以发扬圣朝混一海宇之盛其书行见纂修成稿拟就沿途并力钞写进呈
细绎此文可知大一统志系就虞应龙所纂统同志稿本改纂而成其后命名大一统志者即取春秋大一统之义焉耳
是书初名至元大一统志秘
...更多
四资料
大一统志所用之资料大抵不出下列诸书
一元和郡县志
二太平寰宇记
三元丰九域志
四舆地纪胜
五宋元所修地方志乘
六图册
今就所存残本考之引用元和郡县志寰宇记九域志者触目皆是其无明文而出于三书者亦不一而足初以为必引原书及细考之多自舆地纪胜转引而来兹举一例以明其然
舆地纪胜卷八十六房州沿革
房陵郡保康军节度 【九域志】 禹贡梁州之域 【元和郡县志
...更多
五残本
大一统志明代即罕传本惟清初尚有残本流传试就可考者一检讨之
昆山徐氏传是楼书目云
元大一统志 【大小】 二十六卷
王士祯氏居易录亦叙及此
黄俞邰 【虞稷】 言徐司寇健庵奉旨归吴修一统志借内府书有元岳璘所修一统志残本尚二十余大册计全书不下千卷 【按岳璘即为岳铉之误然四库总目提要亦作岳璘不知何故】
阎若璩氏潜邱剳记亦云
日纂志于洞庭徐司寇出典籍库中大元大一统志十数本皆蜀中地计尚有九百八十余本曾见叶文庄家书目此志
...更多
六佚文
按大一统志佚文之可考者则有下列诸书
一大明一统志
二辽东志
三满洲源流考
四热河志
五盛京通志
六辽史考证
七愚谷文存
八蒙古游牧记
九四川通志
十湖北通志
十一延安府志
大明一统志所引大一统志之文皆标称元志而且属于形胜风俗二目盖明志体例除此二目皆不注明来历故也 【惟卷三十六
...更多
七与元史地理志之异同
元史地理志广宁府肇州下云
大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
胶东柯氏新元史地理志序据此乃云
旧史地理志之所取裁大抵出于大一统志及经世大典
苏天爵国朝文类 【今易称元文类】 所收经世大典序录内有都邑一目并为之说云
世祖皇帝削平江南遂分天下为十一省以山东西河北之地为腹里隶都省余则行中书省治之至元间尝命秘书少监虞应龙等修大一统志书在官府可考焉
考经世大典成书于文宗至顺二年其时之行省路府州县较至元大
...更多
八与明一统志之异同
明修一统志义例一仍元大一统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略言之浙江汪氏所献书内尚存原刊本 【大一统志】 二卷颇可以考见其体制知明代修是书时其义例一仍元志之旧故书名亦沿用之
明惠帝建文中曾修寰宇通志尚有残本流传惜未之见其义例亦必略依元志成祖恶其书成于惠帝乃命改修一统志至英宗天顺八年始成书试就其义例与元志一比较之
元大一统志之目凡十已如前述而明一统志之目则为二十
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梁寺观陵墓祠庙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
于京师南京等处
...更多
九余论
余前托南满医科大学教授福克司先生自北平图书馆钞得大一统志残本十四卷存于箧中者数年继又同安君文溥将羣籍中引用是书之佚文悉为辑出定为辑本四卷最近又由日本岛田好杉村勇造二氏钞寄残帙各一叶更因读青山定雄氏之作而钞得宋元书影之一叶于是又将残本编成十五卷前后凡经数年之岁月始克成书附辽海丛书以印行焉
残本辑本之善盖有数端可得而言上征总录郡国之书以唐代之元和郡县志为最古宋初之太平寰宇记为最详至元丰九域志既患记载之略舆地纪胜亦未备九州岛之全后来有作断推是书明清二代虽仍其例续修而不如其美备是以好古之士颇以未见全帙为憾今兹所得残本虽祗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杭世骏
清人 原著
(清)武林缪艮莲仙
宋·万全
清·陈惟彦
清·周震
郑振铎
(清)谈迁
宋懋澄
金·郝大通
吴兴白云道人
李华
韦居安
清·王子接
北凉·昙无谶
(清)鄭用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