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彰化县志卷五-彰化县志
彰化县志卷五
祀典志
坛祭祠庙(寺观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祀事尤先乎戎事。宗伯所以先司马而列为春官也。台虽僻处海外,其祀典岂或殊哉?设学官以祀先圣先师,所以报教育人才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设文祠以祀文昌帝君,设武庙以祀关圣帝君,陆地则城隍有祀,海洋则天后有祀。功德在民,声灵赫濯矣。社为后土之神,稷为百榖之长。先农、先啬,始传种植之书;风伯、雨师、实赞鸿钧之化。名山、大川、龙神、火帝、皆能造福苍生也。爰及能御大灾,能扞大患,以死靖难者,亦祀之。非藉以祈福,凡以隆美报也。若彼琳宫、宝刹,僧岩、佛观,习俗相沿,遽难变革,亦姑听愚民之自为。孔子云:「敬而远之」以专务乎民义,可谓智矣。其斯为圣人之教乎。志祀典。
坛祭
祠庙(寺观附)
坛祭
社祀坛:在县治东门外。
按社祭五土,稷祭五谷。宋时社稷风雨师各一坛。明社稷另为一坛,设神牌二:左稷右社,以木为之,朱漆青书,题本县县社之神,本县县稷之神,藏于城隍庙。祭日设于坛,正印官行三献礼。祭于春秋二仲上戊之日。今仍其制。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门外。
按礼:「诸侯祭封内山川」。今之邑令亦与焉。唐山川合雨师并祀,山川与社稷合祀、雷师。元别祀山川,而以风云雷雨附社稷。明洪武初,正山川坛于城西北,风云雷雨坛于西南。六年,以风云雷雨山川为一坛。十四年,更以城隍合祭,设神牌三:中题风云雷雨之神,左本县境内山川之神,右本县城隍之神。祭以春秋二仲上巳之日。今仍其制。
祠庙
文庙(规制创修详见学校志内):定例:春秋二仲上丁致祭。八月二十七日圣诞,惟国学有释菜之礼。彰邑自嘉庆十六年间,杨太令桂森会同儒学,率诸生入庙行礼。今帅初。
文昌帝君祠:一在县治东门内文庙西畔南向(嘉庆二十一年邑令吴性诚以明伦堂既移建于文庙东畔,乃因其故址,捐俸倡建,绅士林文浚、罗桂芳等董其事),一在西螺街外(嘉庆二年,绅士廖澄河等捐建),一在鹿港街尾(嘉庆十七年同知薛志亮率绅士陈士陶等捐建),一在犁头店街(嘉庆二年岁贡曾玉,音等捐建(,一在东螺北斗街(道光初举人杨启元等捐建),一在员林街外(道光口年,恩贡曾拔萃等捐建),一在南投街外(道光十一年,生员曾作云等捐建)。
按梓橦帝君,张姓,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庙在保宁府梓橦县。唐、宋累封至英显王。道家谓:帝命梓橦主文昌事及人间禄籍,故元加号为帝君。天下学校因有祠祀。明景泰中,即京师旧庙,辟而新之,岁以二月三日诞辰遣祭。宏治元年,礼部尚书周洪谟等议:梓橦显灵于蜀,庙食其地为宜。请饬天下学校,罢毁其庙;而学校仍多祀者,以紫薇垣文昌六星次在斗魁之南,均为文明之府,故与魁星并祀云。国朝嘉庆六年,奉诏编入祀典,春秋致祭,与武庙同。盖以世所传帝君之书,如「阴隲文」、「感应篇」、「劝孝文」、「孝经解」诸书,皆有裨于教化,不失圣人之旨,故学者崇奉之,使日用起居,皆有敬畏,非徒志科名者祀以求福也。今彰邑文祠极盛,大率士子鸠金公建,以为敬业会文之所;而藉神明以儆身心,文风所由丕振也。
附文昌祠租:一在同安厝庄,田共三甲六分,园共三甲九分。又园一甲五分,年收大小租银共八十六元四角。(按此租,系嘉庆年间该处溪埔浮复,业户吴陞东与岁贡生杨汝佐互控争收。岁贡郑士模等出为调停劝和,将此租充入文昌祠,以为香灯之费。在县城内小西三角窗瓦店一座,年收税银七十二元。按此店系嘉庆年间,廪生林中桂外戚王赞,与廪生王有庆互控,林家将此店充为文昌祠香灯。此二租现交值年首事管收,以为文昌祠庙祝工食。年给辛劳银二十四元。又倩工敬拾字纸一人,年给工食银二十四元。二共工银四十八元,俱将店税给领。其余租税银,收为二月初三日恭祝帝君圣诞祭费,及正月十五日恭送圣蹟赴大道溪流,诸用具定条规,递相承办。首事择绅士有品望者为之)。
关帝庙:一在县治南门内(雍正十三年邑令秦士望捐建。乾隆二十四年,邑令张廷珍修。嘉庆五年,邑令胡应魁移建南街同知署故址。道光九年,邑令李廷璧修;各有记,见艺文)。一在鹿港王宫边(乾隆壬辰年南靖商民捐建)。一在鹿港文昌祠边(嘉庆十七年同知薛志亮捐俸倡建,绅士苏云从董其事)。
仓圣人祠、朱文公祠:二祠俱在西螺街,绅士廖澄河于嘉庆十五年捐建。
魁星楼:一在西螺街,道光元年绅士廖澄河等捐建。一在蛇仔仑,道光元年恩贡赖占梅倡建。
天后圣母庙:一在鹿港海墘,乾隆五十五年,大将军福康安倡建,庙内有各官禄位。一在邑治北门内协镇署后,乾隆三年北路副将靳光瀚建;二十六年,副将张世英重修。一在邑治东门内城隍庙边,乾隆十三年,邑令陆广霖倡建。一在鹿港北头,乾隆初,士民公建,岁往湄洲进香,庙内有御赐「神昭海表」匾额。一在邑治南门外尾窑,乾隆中士民公建,岁往笨港进香,男女塞道,屡着灵应。一在王宫,嘉庆十七年邑令杨桂森倡建。一在沙连林圯埔,乾隆初,里人公建,庙后祀邑令胡公邦翰禄位。一在鹿港新兴街,闽安弁兵公建。一在犁头店街,一在西螺街,一在东螺街,一在大肚顶街,一在大肚下街,一在二林街,一在小埔心街,一在南投街,一在北投新街,一在大墩街,一在大里杙街,一在二八水街,一在葫芦墩街,一在悦兴街,一在旱溪庄。
后,林姓,兴化莆田人。父名愿,五代时,官都巡检。母王氏,以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产后于莆之湄洲屿。方诞,红光满室异气氤氲,弥月不闻啼声,故名默娘。八岁就垫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雍熙四年九月九日陞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是后常衣朱衣,乘云游岛屿间。里人庙之,有祷辄应。宣和中,赐顺济庙号。自是迄明,屡征灵迹。嘉靖中,编入祀典,叠加徽号。国朝康熙中,屡着灵应,纪功加封天后,入祀典。雍正四年,御赐「神昭海表」额。十一年,赐「锡福安澜」匾。令江海各省,一体奉祠致祭。后英灵溥济,庙遍薄海。今就官所致祭,朔望祗谒者纪之。
城隍庙:在县治东门内,南向。雍正十一年,邑令秦士望捐俸倡建。乾隆二十二年,邑令朱山重修。嘉庆五年,邑令胡应魁重修,有记,见「艺文」。
龙神庙:在县治南门内,东向。嘉庆八年,邑令曹世骏倡建。
厉坛:在县治北门外车路口,祭无祀鬼,即古所谓泰厉、公厉、族厉也。每岁春清明,秋七月十五日,冬十一月朔日:凡三祭。惟七月望日为盂兰会,延僧普度,最为盛设。乾隆三十五年间,北路理番同知李本楠捐俸倡建,凡客柩未葬者,皆暂停于此名曰北坛。道光十一年,北路中营都司洪志高,邑令李廷璧捐俸倡修,有序,见「艺文」。
南坛:亦厉坛也,一名南山寺,在县治东门外。绅士王松等倡建,以停客柩,及本处士民之柩。
忠烈祠:在县内大西门街,坐北向南。道光二年,知县吴性诚捐建。道光五年,知县李振青修。内祀林、陈、蔡三逆案内殉难文武官兵。中龛祀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北路理番同知长庚、王隽、朱慧昌、理番同知摄彰化县事刘亨基,北路副将赫生额、张无咎,府中营署北路副将陈大恩,彰化县知县俞峻、朱澜,建宁镇标右营游击唐昌宗,鹿港水师游击曾绍龙,镇标中营游击耿世文,北中营都司王宗武、朱化英、王德俊,赐知县衔淡厅幕友寿同春,白沙书院山长贡生胡远山,南投县丞周大纶,鹿仔港巡检兼彰化县典史冯启宗,竹堑巡检张芝馨,猫雾拺俸满巡检陈庆,署猫雾拺巡检渠永提,彰化县典史费增运。东龛祀同知刘亨基长子,中营千总吴见龙随员,千总郭秀山,北中营外委李国安、王光明、陈凤、巫铋,彰化县刑席范琪辉,钱席俞公,幕友王先生、浙江绍兴籍幕友寿玉山、陈公、夏公、王公。西龛祀赐知县衔监生李安善、随营千总汤公,建宁镇标右营外委潘建,北投屯外委余添,北协额外外委毛进丰、苏国珍、陈清,北中营把总武成烈、陈国印、刘联陞,北右营把总尹贵、高茂。后堂龛祀刘亨基之女旌表刘满姑,朱澜之媳旌表朱鲁氏,女朱群姑、民妇杨联盛妻颜氏四人。东西龛末座附祀兵丁义勇等共五百八十七人。
寺观(附)
观音亭:一在县署右,雍正二年,知县谈经正建,乾隆十八年,街民捐赀重修。一在南投街,里人捐建。一在牛骂头街,里民捐建。
岳帝庙:在县治东,协镇署前,俗讹称玉帝即岳帝也。乾隆二十八年间,泉郡士民捐建,嘉庆年间重修。每岁正月初九日祝诞,火烛辉煌,彻宵如昼。庙前筑台一座,演剧十余日,妇女焚香不绝,观者如堵。
威惠王庙:王姓陈名元光,唐时人也。自河南光州来闽,开漳有功,敕封威惠圣王。漳人祀之,渡台悉奉香火。乾隆二十六年,建庙于县城西。每年二月十五日,演剧祝寿,灯烛烂若日星,匝月不休。嘉庆十二年重修。一在西门,陈姓合建,曰小圣王庙,一在沙连保社寮。
保生大帝庙:在县治南门内。嘉庆二十二年,同安县士民渡台者鸠金公建。按大帝即真君也。姓吴名本,母梦吞白龟而孕,生于宋太平兴国间。长而学道,治疾多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肖像为祠,水旱祈祷辄应。敕封慈济庙额,庆元间赐忠显,开禧二年,封英惠侯,俗呼大道公,又称保生大帝。未知何据。每年三月十五日,祝寿,灯烛辉煌,与圣王庙埒。一在大城厝街。
三山国王庙:一在县治南街,乾隆年间,粤人公建。一在鹿港街,一在员林仔街,皆粤人公建。按三山为巾山、明山、独山之神。三山在揭阳县界,原庙在巾山之麓,赐额明贶。凡潮人来台者,皆祀焉。其在潮州尤盛。
定光庵:在县治内西北。乾隆二十六年永定县士民鸠金公建,道光十年贡生吕彰定等捐修。祀定光古佛。
龙山寺:前大殿祀观音、佛祖,后祀北极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州七邑士民公建。
大众庙:即厉坛也。一在鹿港菜园,嘉庆二十年建。一在员林街东畔,一在西螺,皆里民公建。
地藏王庙:在鹿港街尾,嘉庆二十年里人公建。
王爷宫:一在鹿港港墘,乾隆己丑年,厦商公建。一在邑内四爷巷,一在员林街。
伽蓝庙:在西螺,乾隆五十九年街民公建。
赵元帅庙:在拺东龙牙庄,嘉庆二年里人公建。
马舍公庙:一在阿密哩,里人公建。道光元年水冲圮。一在大墩街,祀辅顺将军,九月十四日演剧祝诞,四方辐辏,颇征灵应。
郭圣王庙:在鹿港粟仓边。
六使公庙:在大肚保鸭母寮庄。
王宫:一在半线社,一在马芝社,俱番民建。
三官堂:在拺东四张犁街,里人捐建。
按师巫家,有所谓天地水三官者,其说始于汉末。宋景濂跋揭奚斯三官祀,谓汉熹平间,汉中张修为太平道,张鲁为五斗米道,其法略同;而鲁为尤甚。自其祖陵、父衡,造符书于蜀之雀鸣山,制鬼卒祭酒等号,分领部众。有疾者令其自首书名氏,及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天地水三官。三官之名,实始于此。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北魏始。盖其时尊信道士寇谦,袭取张氏之说,而配以首月,为之节候耳。今台俗不知三官所由来,而家家祀之,且称为三官大帝。以上元为天官诞,则曰天官赐福;以中元为地官诞,则曰地官赦罪;以下元为水官诞,则曰水官□□。谬妄相沿,牢不可破。故考其由来,祀三官者,知三官之所自始也。
广惠尊王庙:祀晋代谢东山,在大肚保中渡头庄,乾隆五十六年,里人公建。嘉庆三年,杨泰山鸠金重修。
宝藏寺:在猫罗山下,距县治三十里,寺后山林泉石,颇有可观。乾隆五十年间,里民公建,道光七年重修。
岩(山寺也,闽人呼山寺曰岩)
碧山岩:在县治东南,距城三十里,乾隆十七年,住持僧募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之胜。每当天微明时,晨色初分,万山在目,九十九尖如玉笋凌空,苍茫入画,极眼界之奇观。今以「碧山曙色」为邑中八景之一。
清水岩:在县治南大武郡保,距城三十五里。岩左右修竹,树林掩映,曲径通幽,山泉流通茶灶下,野花开到卧床前,每当春和景明,尤为游观之胜。今以「清水春光」为邑中八景之一。
虎山岩:在县治南燕雾保白沙坑内,距城六里。乾隆十二年,里民赖光高募建,道光十年,恩贡生曾拔萃、生员李凤翔等重修。岩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巘丹崖,游览之胜,与碧山、清水等。今以「虎岩听竹」为邑中八景之一。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孙学勤
李清
明·王錂
宋·道原
(晋)孙绰著
明·林缉熙
清·林佶
唐·许尧佐
明·西窗老人
宋·吴聿
清·平江不肖生
清·张曜孙
明·闻龙
明·黄化宇
李贺
清·嗤嗤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