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舆地志






宣城县



陵阳山,在府治前,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郭祥正《双溪楼诗》:“

陵阳三峰压千里,百尽危楼势相倚。”即此。《方舆胜览》、《舆地纪胜》同。

山为郡之镇,自敬亭而南隐起为三峰,环绕县治。西南为鳌峰,又东南曰阳坡,唐独

孤霖谓:郡地四出皆卑,即阜为垣,郡治盖据此山之冈麓。《大清一统志》、明

《宣城县志》同

按:陵阳山以陵阳子明所居得名,据唐、宋以来地志,皆在今太平县,此山偶与同名,始见

祝穆《方舆胜览》。盖亦东泰山、少华山之类,以名胜而同名也,今分列二县下,以防牵混



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十里,《元和郡县志》作十二里。山有神祠,即谢

《赛雨》诗之所,其神云梓华府君,颇有灵验。《太平御览》、《郡国志》、《

宋永初山川记》、《太平寰宇》记并同。唐以避讳,名敬亭曰昭亭。《元丰九域志》

曰:宣城有昭亭山是也。高一十六丈,广袤

一百二十里。其东北为敏应庙,即敬亭山神也,有灵应。观西有广教禅寺,有万松亭、虎窥

泉,齐谢、唐李白、刘禹锡、司空图各有篇咏。《嘉靖府志》西第

一峰为洪村岭,有一峰庵。《乾隆府志》

按:敬亭为县之镇山,今列于宣城县城外诸山之首,其余依四境叙次之。《方舆纪胜》分敬

亭昭亭为二山,误。

玉山,旧名土山,在县东十里,高二丈三尺,袤五里,山无石砾故名。明尚书徐元太改今名

,突起拳曲,古木蔚,虬藤如斗大,中有惠照寺。《大清一

统志》《乾隆府志》略同

碧泉山,在玉山东十里,《大清一统志》。按碧泉山距玉山三十里。

石马山、华盖山、漪塾山,俱在碧泉山东。乾隆府、县志同

牛矢岭,在碧泉山北。同上

麻姑山,在县东三十里,一作三十五里,高袤与敬亭山等,麻姑修道于

此飚举,有仙坛丹灶存焉。《舆地纪胜》、《嘉靖府志》同

灵马山,在麻姑山东。乾隆府、县志同

云头山,在麻姑山南,有双庙冈。同上

掉石岭,在麻姑山北。同上

水东山,一名云雾山,在县东七十里,有市有渡。《乾隆府志》

寨山,稽亭山北。《一统志》按:寨山有二,《一统志》之寨山在稽亭山北,

《乾隆府志》之寨山在稽亭南。

午山,在水东山南,有高家岭、亭子岭。乾隆府、县志同

蔡后山,在水东山南,北有九曲岭。同上

象鼻山、狮山、石壁山,俱在水东山东。《乾隆府志》

双峰山,在水东山南,二峰对峙,俗称山,上有蛟龙潭。同

上。即丫山。距城八十里,陆羽《茶经》:“横纹茶出宣州丫山。”即此。《采访册》南有塘泥岭,南通徽宁,北达苏杭,北有大岭接建平界。同



十字路山,在宣城县东七十里。《乾隆府志》

南山,在十字路山东。乾隆府、县志同

四望山、泉冈山,俱在十字路山东北。同上

峄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宛溪水出焉。《大清一统志》俗传项羽兵败垓

下,自乌江南渡路由此。《嘉定宣城志》

城山,在峄山东。乾隆府、县志同

石马山,在驿山西北。《乾隆府志》作凤回山,未详。按:此亦与碧泉山东之石

马山同名。

凤形山,在石马山东。《乾隆府志》

折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势纡屈,至此若横截然,下临仙溪。

相传奚氏女浣纱于此不返,家人索之,但见溪流清异常,以为仙去。有折山寺。乾隆府、县志同

大劳、小劳二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大劳有洞,可容数十人。《大清一统志》。按《本草经》

有劳山韭,未知何地,今此山不种而生,且嫩美焉。《乾隆县志》。

安山在劳山东,后潭山在安山东。并同上

玉屏山、墨斗冲、双庙山、小坑山四山,并在城东南七十里。顺治十八年奉旨禁采煤石,历

年碑载俱存。《采访册》

象林山,城东七十里,月山城东七十里,仙殿山城东四十五里。《采访册》

稽亭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高二百一十丈,袤六十里。有仙人岩、三天洞及寿昌禅院,本隋

时扶风禅师道场。《祥符图经》云县东南有稽亭山,古仙人居处也,行客奇其幽旷,至此必

驻步稽迟,故名。《舆地纪胜》《元丰九域志》惟云,宣城县有稽亭山。

按:《太平寰宇记》:三天洞东南去郡城五十里,不言洞所在山名。土人云,稽亭山与三天



中尚隔陈家山。今考陈家山,盖土俗之名,故宋、元、明舆地书及府县志皆不录。或又云仙

人岩、三天洞亦系二山,并属强为分析。今仍据《舆地纪胜》、《九域志》列于稽亭山下而

附记于此,又《乾隆府志》于稽亭山下别有三天洞山,亦强分一山为二山

,今并改正。



落星山在稽亭山东,田中突起一峰,相传星陨于此。乾隆府、县志同

长幡岭,在稽亭山东。同上

袍笏山,在长幡岭东。《乾隆府志》

寨山、洞山,俱在稽亭山南,洞山有洞可容数百人。《一统志》、《乾隆府志》



马凹山,在稽亭山东北。乾隆府、县志同

柏枧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溪谷邃深,峰岩回曲,飞流

界道,跨岫为梁。《大清一统志》。晋瞿硎先生隐此,古有僧以柏皮引

水入厨,故名柏枧。《乾隆府志》

歙溪山,在柏枧山西,山半一凹名钱家垄乾隆府、县志同万人坑。山脊与

宁邑接壤,梅村山在柏枧山北。同上

查树岭,在歙溪山西北,自宁国过泾间道由此。同上

石龙山,在查树岭北,下有洞,龙出则雨。同上

海螺山,在石龙山东北,山形如螺,南里许为坐吉山。《乾隆府志》

狮子山、竹山、长里冈,在歙溪山东北,山上平冈道路颇长,东有鹤驭山。《乾

隆县志》

栗木冈、独山,在长里冈东十里。乾隆府、县志同

夹冈山,在长里冈东北十五里。同上

峻山,在夹冈山东南。同上

水西山,在夹冈山东志,下有横溪与水东山分峙。《乾隆府志》

桃园山,在夹冈山东五里。《乾隆县志》

响山,在宣城县南二里,下俯宛溪,有响潭。《大清一统志》。上有钓台

,相传严子陵尝钓此。《乾隆府志县》同。响山在县南五里,李白《登响

山》

诗云:“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权德舆记曰:“得响山焉,两峰对峙,苍翠对起。”

《方舆纪胜》

按:权德舆《响山新营记》云:“揭东西二亭于双峰之上,相距二百步。碧山亘目,清流下

驶,跨以虹梁,抵兹近郊。”及韩文《平阳路公神道碑》云:缚作响山亭,营军于左右。权

丞相善之,其说于响山。

夏家渡山,在响山南。《乾隆府志》

双羊山,在县南五里,以山有双石羊故名。梅圣俞诗:“风雪双羊路,梅花山下村。”《方舆纪胜》、《嘉定宣城志》、《大清一统志》并同,《乾隆府志》作三里。

柏山,在双羊山西。乾隆府、县志同

按:《嘉靖志》以双羊山、柏山为一山,今从《乾隆府志》分列。

赤土冈、溪头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北为凤家冲。《乾隆府志》

许村山,在溪头山南。同上

花庙山,在许村山南。同上

黄泥冈,在溪头山北。县志

官塘山,在黄泥冈北。同上

戚家山,在官塘北山。同上

曷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杨行密攻宣州趋曷山即此。《宣城县志》松岩山又西北曰曷山。《大清一统志》

松岭,在县南四十里。《嘉靖府志》

按:此岭《乾隆府志》及《宣城县志》皆不载,今据《嘉靖志》补入。

岩台山,在县南四十五里,《乾隆府志》作五十里。岩峭壁,上有平台

,下有石洞乳泉。《大清一统志》

石岭头山、花田山、西山,俱在岩台山北。县志

桐子冈,在花田山北十里。同上

曹塘山,在桐子冈北,与桐子冈相望。乾隆府、县志同

七里冈山,在铜子冈北。《县志》

鹊山,在县南六十里。《嘉靖府志》、《乾隆府志》同

横山,在县南六十里,乃陵阳敬亭诸山发脉处。乾隆府、县志、《一统志》



鲁山,在横山东,华阳水径其下,又东为新田山,高坡水鲁墨溪,华山大河径绕其前。《大清一统志》。鲁山距城六十里,自华阳横山分脉,土人立庙祀鲁王,故名

。新田山距城五十里,由横山东突起一山,绝顶有平台,俯瞰华阳、柏枧诸山。

《乾隆府志》



九里山,在横山东。邑有两九里山,一在北路。同上

千堆山,在新田山东。县志

幞头山,在横山南。《乾隆府志》按:幞头山与横山并系郡城来脉,知县邓性

捐俸买为官山,严禁采掘煤石,历有碑记。壁田山、孔川山俱在横山北。

同上

长山、双牌山、石岭头山,俱在横山北。乾隆府、县志同

华阳山,在县南七十里,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周数十里,高数百仞。《



清一统志》南为高峰,为梅陇岭,为盘岭,下有洞可容百余人,洞中有狮象石,颇称

幽胜。稍西为金牌岭,盘岭、金牌二岭之间为泾、旌间道,仅通一线,郡南一厄塞也。乾隆府、县志同

按:盘岭、金牌诸岭皆华阳山支峰,《乾隆府志》别分名目列于华阳山之外,究系繁冗,今

从县志。

高峰山,在宣城县南八十里,华阳之南,高七百八十仞。《一统志》

梅陇山,在县西南六十里,高十余里,同上。即密陇岭。

铜山,在县西二十里,相传产铜,山有巨人迹。《采访册》

龙潭山,与梅陇山相近。同上

象鼻山,与龙潭山接。《乾隆府志》

华盖山、斗门山、石壁山、隆潢山,俱在华阳山西北。县志

苦竹山、凤凰山,俱在华阳山东北。同上

松岩山,在华阳山东北,山多松,故名。乾隆府、县志同

城山、大小墨山、洞山,俱在县南七十里,皆华阳山支麓。洞山有洞,故名。

县志

西长山、寨岭、丁山,在县西十里,高十六丈,冈势广袤,西南与敬亭接,以山作丁形,故

名。《嘉靖府志》

团山,在县西十五里,与敬亭相接。同上

按:团山与丁山相去约二里许,中隔东清流陂之下流。《乾隆府志》云与丁山相接,误。

天门山,在县西三十里,高瞻华阳诸峰,俨如门扃。乾隆府、县志同



按:《嘉靖府志》作在城西四十五里。

大茆山、马迹山、长岭仙人岩,并东南六十里。《采访册》

高岭山,在天门山东北十里。县志

峡山、将军山,在城西三十五里,势皆峭拔雄峙,山绝顶有祠山行祠。《嘉靖府

志》

行廊山,在县西北五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袤三十余里,南面二峰对峙,环抱若行廊然,故

名。有巨人迹,白云池,梁高僧杯渡道场。《舆地纪胜》。山在县西北四

十里,下临大明湖。《大清一统志》、《乾隆志》

石湖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下为桃花园。《采访册》

牛头山,在行廊山西北。县志

方山,在牛头山西北。县志

查山,在县北五里,昔属查氏,查南唐大姓也,有域墓在焉。相传为查宣公墓,旧有碑,不

存。《嘉靖府志》

按:《乾隆府志》云:敬亭山一名查山。今考敬亭去县十里,查山去县五里,究系二山,今

从《嘉靖志》分列。

盘石山,即盘龙山,敬亭之东,循河而北。《乾隆府志》

甑山,外圆而中凹如甑釜然,故名。在敬亭山东五里,由小北路为佛子岭达水阳镇,由大北

路为梅子冈达黄池镇。同上

峡石山,在县北二十里,郡治之水口也。石壁嵌峻,下临溪流,泓澄可爱,其旁即石头浦,

此敬亭北第一支。《嘉靖府志》

麒麟山,在敬亭山北十里。《乾隆府志》

梅子冈、高亭冈,在麒麟山北十里。乾隆府、县志同

城山,与城东南城山同名,稻堆山俱在高亭冈东北十里。同上

狼山、大山、牛头山,在九里山西南,北为桃花园。

九里山、乐义冈,在麒麟山西。《乾隆府志》

佛子岭,在县北二十里。《嘉靖府志》、《乾隆府志》同

昆山,在县北六十里,高一百丈,势自东北来,绵亘数十里,山有大觉寺。《嘉

靖府志》。县东北有大昆山、小昆山,并在南湖之北,小昆山岩石尤峭。

《乾隆府志》



凤皇山,在小昆山后,邑有两凤皇山,一在西南。同上

滚山,在昆山北。乾隆府、县志同

横山,在县北百里,山赤色,下有桥。《乾隆府志》

豹山,北十里为新丰街,又北三十里为横山。县志

楚王城山,在县北一百十里。《乾隆府志》。黄池镇南一里古斥堠在焉,

详《古迹》。

船山,城北一百里。县志

长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北岭北岁陶官瓶于此,慈溪出焉。《大清一统志》、

乾隆府、县志同

紫峰山,在长山西。《乾隆府志》

云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有云山寺。《嘉靖府志》。山下有金牛洞,幻

石象形,巧成天造,扣之声侔鼓钟。魏良臣有洞记,相近有藏书洞。乾隆府、

县志同

大延岭,在云山西。同上

北岭,在大延岭西。《乾隆府志》、县志作白鱼岭。

塞口,在北岭西。《乾隆府、县志》同

董谷山,在云山北。《乾隆府志》

金山,在董谷山北。同上

按:此二山,县志失载。

九龙山,在金山东。《乾隆府志》

蒋山,在县东北八十里,下瞰固城湖,与高淳县接境。《大清一统志》、《乾隆

县志》同



南陵县

籍山,在县治东北,《方舆纪胜》作县西。陂陀联络为邑之镇。《大清一统志》。山为城内主山,由工山百折至此,年久颓削。明知县沈尧中审其

形势,叠石为台,建楼其上,尧中有记。

《乾隆府志》

按:《方舆纪胜》所载:蓝山、桐领、湖山、白额山、石女山、龙珠山皆分列南陵县下,实

皆泾山,误入此县,今概不引。

箬帽山,在县东南十里,上有青墩头,可以眺远。其支有鹅公凸,下临石潭,曰海子沟,有

龙藏焉,时或腾跃。《一统志》、乾隆府、县志略同

石岭,在县东南十里,路通泾县。乾隆府、县志同

干堆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以上墩泡垒垒,故名。《乾隆府志》

神龙山,在县东南二十三里,从分界山来,逶迤坡陀,最后卓起一峰如龙昂首,上有睢阳庙

。乾隆府、县志同

分界山,在县东南二十三里,与泾县分界。《乾隆府志》

按:此即泾县李冲分界山,在南陵县梅根乡,两县于此分界。

五里冈,在县南五里。乾隆府、县志同

云家山,一名仙女,山在县南十二里。同上

崇岭山、鹅岭,俱在县南十二里。一作二十里。旧传有金鹅自泾县之蛮

唐山飞来栖此,下有巡检司故址。《康熙府志》乾隆府、县志并同

敬亭山,在县南三十里,山甚低小,偶与本府山同名。《嘉定宣城志》《乾隆府志》略同

吕山,在县南六十里,山有石室,山南石罅有泉涌出,即漳淮之源也,南流五十里至县为东

溪。《嘉靖府志》、《明史·地理志》、《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略同



南江又东,旋溪水注之,溪水又北,合东溪水,水出南里山,北径陵阳县东。桑钦曰淮水,

出县之东南,北入大江。《水经注》

按:《水经注》东溪水下即引桑钦,说明以淮水东溪为一水也。据各地志,淮水皆发原吕

山。吕里音同,则南里山当即吕山,东溪又名淮水。《嘉靖府志》与《水经注》亦合。唐大

德初,杨行密自铜官济江败宣州兵于吕山,遂克宣州即此。

车山,在县南六十里,山形似车。乾隆府、县志同

蒲山,在县南七十里,吕山南十里为蒲山。《大清一统志》

赵冲岭,在县南七十里,县龙过峡于此。《乾隆府志》

格里山,在县南七十五里,从两小径入,曰大格口、小格口,两山夹行,连十五里不断,如

画格然,故名。中有腴田深涧,人烟相接。《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并同



独山,在县西南十三里,山与柿树沟近。乾隆府、县志同

枫树冈,在县西南十五里,冈有枫一株,觇其叶先茁所向,以卜年丰。同上

顾村陈家山,在县西南十八里。同上

石龙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同上

程家珑,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同上

水龙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山有泉出山巅石岩,喷高五尺许,涛涌而下,田亩赖以灌溉,旁

连横山岭。《大清一统志》

黄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乾隆府、县志同

灵岩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唐贞元时,金地藏建寺于此。乾隆府、县志同



丫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与青阳接壤。乾隆府、县志同

霁头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接青阳界。有泉下注为煨湖,为双龙井。《大清一

统志》

花山,在县西二十里,有道出铜陵县。《方舆纪要》乾隆府、县志略同



工山,县西三十里,高数千丈,围七十里,县镇山也。晋郎陵侯何琦栖隐焉。宋孝子李经庐

墓其下。山腰有泉曰龙池,岁旱祷雨辄应。《乾隆府志》

按:何琦在《晋书·孝友传》,与西晋初封朗陵侯之何曾乡贯不同,族望亦异,何得牵作一

人?此种土俗所传,最为鄙陋。而明曹学《名胜志》及《舆地志》、《江南通志》等并袭

其讹,可云无识矣。今据《晋书》等驳正。下朗陵山误,亦同。

朗陵山,县西三十里,工山南,亦以何琦名相传,琦居此避谷炼丹。山南有丹井,其来脉曰

落牛岭。《乾隆府志》

按:《嘉靖府志》晋朗陵侯误作唐朗陵公,今从《乾隆府志》改正。

石塘山,在县西三十里,两山石麓相接如门,中有丘壑林峦,外望四山

壁立,似无径通。《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同

屏风山,在县西三十里,耸削如屏,县治来脉从此山左角落下。同上

七女山,在县西三十里,其并峙者为石潮山。《方舆纪要》

石潮山,与七女山连,石下泉涌如潮,故名。《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同

黄连山及大小瑶婆山,在豹儿垄内。同上

按:此山《乾隆府志》不载,去县里数惟云在豹儿垄内,则道里当与黄连山同,下有紫山亦

然。

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有石洞流泉。《方舆纪胜》《乾隆府志》同

紫山,有紫气,与同山俱在麻桥内。《乾隆府志》《雍正县志》同

大脉垄,谢家垄,俱在县西三十六里。同上

马鞍山、禄领山、闻家山、张家山,俱在县西四十里。同上

大王冲山,在县西四十五里。同上

鹫峰山,在县西六十里,石洞有风。同上

横山岭,在县西七十里,西通铜陵。同上

官山,在县西七十里,有石洞。同上

内翰山,一名白石山,在县西北七里。同上

射的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据故老相传,上有玉石在壁内,南面遥见有白处,曾有人取,上

山后遇风雨不果。今远望颇似射侯,故名射的山,谚云:射的白米斛百,射的元米斛千。又

以此为丰歉之验。《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胜》、《大清一统志》并同。

新亭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乾隆府、县志同

石音山,人行则有声,又名团山。白山石色如玉。梅花山峰似梅花。石冈山与繁昌接界。四

山俱在七都境。同上

按:以上四山,《乾隆府志》不言去县里数,惟云俱在七都境内,与繁昌接界,则俱在县西

北三十里也。

马仁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唐时王冲霄、陈商同隐此山。商登科仕至宰相,冲霄终隐不出,

商之居后为僧舍。《嘉定宣城志》。东南属本县,西北属繁昌、铜陵,形

如人马,故名。唐贞元中,山南有石马鸣,遂去其首足,以厌胜之,改曰马仁。

《乾隆府志》

丫头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乾隆府、县志同



泾县

汉山,在县东三里,突然孤秀,下有深潭。《大清一统志》、《乾隆

府志》同

东山,在县东三里,数山辐凑,皆平冈,形势环合。汉末孙策战太史慈处。

国朝顺治三年,提督张天禄据此,飞炮击城破之。《乾隆府志》

鼓楼山,在县东七里,形如覆钟,高十余丈,广数十亩。相传谓前代军兴,曾置烽火鼓角楼

于其上。《泾川志》

黄幕山,在县东南十里,与今县治相对。旁有两山,左曰屏横山,又曰桂岭,形如楼台。右

曰寨山,形如屏横,袤五里,高百余丈,此山之下分派冈阜,自县东南山引脉相贯,以至县

基。《泾川志》

天马山,在黄幕山东,顶出双峰,形如马,绵亘十余里,列如屏嶂。由天马山过双柱峰,东

折而西至黄幕山。《乾隆府志》

金牛岭,在黄幕山东,俗名耙齿岭。秦坑山在金牛西北,江冲山在金牛东南,并在县东十余

里。同上

根木山,在县东十三里,高二十余丈,广数百步。《泾川志》

按:此山《乾隆府志》及县志皆不载。

任家山,在县东十五里,山皆平冈,广六七里,中曰罗婆冲,有坦途,上通清潭,下通桑坑

。《嘉靖府志》

门山、汪公山,并在十余里内。《乾隆府志》

西山,在县东十八里,高五十丈,广一里余,有三峰相连,在清潭官路之西,因名。《泾川志》《乾隆府志》同

大堆山,在县东十八里,广数百步,形如堆钱,因名。《泾川志》

佘冲山,在县东二十里,高百余丈,中有银炉、取银坑,俗传唐时谚云:两山相戴,两石

相载,下有宝贝。遂凿山置冶,旧迹犹存。《嘉定宣城县》《泾川志》同

金壶山,在县东二十里,石壁峭峻,下有平台。《方舆纪胜》、《一统志》作二

十五里。

橘林山,在县东二十里,高百余丈,广六七里,其下有西峰。《泾川志》



按:《嘉定宣城志》作儒林山。儒系橘字之讹。

祝山,在县东二十里,高四十丈,广数百亩。古有祝姓居其下,因名。《嘉定宣

城志》《乾隆府志》略同

台泉山,即东石山,在县东二十里,高六十丈,广数百步。明大学士许国读书于此,因改今

名。四面环石多奇胜,有郁孤峰一名卧龙崖,普陀岩一名观音崖,玉磬洞、浮龟石、望江亭

、台泉精舍在焉。有瀑布泉飞溅于孔道之旁。《泾县志》、《乾隆府志》略同

山,由黄泥岭趋西北至此,迤逦,高数百仞,袤十余里,为治东巨镇。山顶有池,冬

夏不竭,中多蜥蜴,或云即神湖。上有山龙王庙,西有朝阳洞,南有水洞,姚峰岭、打鼓

岭、窑墩山、杨梓山、独山、稻堆山、青山诸山连接,并在县东三十里。《乾隆

府志》

北冲山,在县东三十里,两小山双峙其中,怪石嵯峨,环以清溪,特为胜概。《

方舆纪胜》

黄泥岭,在北冲山东。《乾隆府志》

东坑山,在黄泥岭东。同上

琴高山,在幕山北。琴高,汉处士也。有隐雨岩,是其控鲤上升之所,岩下有洞,洞旁有钓

鱼台。《大清一统志》。山以人名。峭如壁立,循壁鸟道而升,有隐雨岩

,有磨崖,古刻剥落不可辩。下瞰深渊是名琴溪,跨桥其上,产药渣细鱼。后有峰曰塔子

山。《泾县志》

巧坑山,在县东三十里,高百余丈,广二里。山势奇巧,多怪石,因名曰巧坑。

《泾川志》

考坑山,一名巧坑,两峰相夹有岭焉,为旌歙孔道。

国初建石关,设兵,置烽烟墩于此。《泾县志》

兔儿岭、平项山、谢坑山、烟石岭,俱在巧坑西北。《乾隆府志》

白水山,由烟石岭分支,西折而北趋至此。顶有湍泉,屈曲而下,望如瀑布。西北有舒漆岭

、玄武岭。同上

长山,在白水山西北,县南十五里,长三十余里。《泾川志》《大清一统志》

同,云锦溪水出此。

石山,在县东三十里,高三十丈。山有石洞,洞中石台、水井,天窗甚明朗。绍兴初张琪

之叛,有藏于洞而得全活者。《嘉靖府志》《方舆纪要》作在县东二十二里。



龟岭,在县东三十里,高三十丈,广数百步,下有水湫二。相传白龟尝从此出,下至柏山,

石有似龟形者,名曰龟石。《嘉定宣城志》

乌溪岭,在县东三十里,上五里有张村岭。《乾隆府志》泾县作乌溪坑。



西风山,在县东四十里,四崖围合。中介一岭曰破脚,晋桓彝拒韩晃坠马伤足,因名。《乾隆府志》

桓公岭,在西风山北三里,为桓彝战死处。同上

朱砂山,在县东五十里,山石窍中红色,发现其大如月,俗因以朱砂名之。《方

舆纪胜》。高十余丈,广倍之,下瞰溪水岩颠,有石面尺余,红色如朱,时或鲜艳,

则其乡井灾,土人以是候之。《嘉靖府志》

金紫山,在县东五十里,其山面西,广袤数百余丈,高百余丈。岩峻险,有石如立者四,

高二丈余,石之色如金紫,故名。《泾川志》。上有风穴,投物于中,飘

空而起。《乾隆府志》

鱼龙山,在金紫山北,山下有伏狮石、鱼龙潭。同上

金竹山,在县东五十里,峻峭秀郁,林壑幽美,初以其竹多黄色,故名。《嘉靖

府志》

按:此山《乾隆府志》及县志皆不载,今从《嘉靖志》补入。

东山,在县东五十里,绵亘峻伟,上有石洞圆门,入者每闻铮声,山之

半为九里岭。《乾隆府志》

谢家岭,在县东五十里,广三十步,高十余丈,上有龙王祠。《嘉定志》《

泾川志》略同

黄山,在县东南六十里,自旌德县界椿岭至黄山止,约三十余里,自下而上约十余里,

广袤百余丈。山之绝顶如平地,故以黄名,山上有一小池,水深二尺许。《泾

川志》。山高千余仞,亘三十里。群峦列嶂,状若莲花,雄镇一邑,为县治之祖山。

胡懋绩《山纪略》:黄山,黄山之分支也。西面数里有峰曰太乙,又西曰华盖,又西曰

天乙。天乙峰半有庙,以祀龙,岁旱祈祷辄应。庙之左右曰花坞,曰藓

坑,曰橘坑,曰双石坞,曰犀牛望月。石峰南曰三台峰,稍下有杜鹃谷;又南曰无偶岭;

又南曰石壁山,下有石金坑。天乙峰北曰石人峰,又北曰大岭,又北曰小岭,二岭之间曰枫

坑。大岭而下曰挂榜山,大岭之北曰锦屏峰,又北曰文笔峰,《乾隆府志》作卓笔山,又北

曰石门峰,又北曰半瓣峰,极北曰星聚峰,东北曰溪头坑,西南曰桂坑。《泾县

志》

佛牙山,由黄而北,形如齿牙,今名乾明岭。是多松竹。《泾县志》、《乾隆

府志》略同

旗山,在黄之南角,又南曰杨武山、曰明山、曰文殊山、曰眉山,距县六十里而遥。《泾县志》

文殊山,在县东六十里,与明山相对,去一里许。相传昔文殊现其上,有毫光对照甚明,故

二山得名如此。《嘉靖府志》

纱帽山,在县东六十里,旧名慈坑。由九里岭西趋至此,有峰插汉,曰鼠尾尖。

《乾隆府志》

鼠尾山,去县东六十里,耸入半空,形如鼠尾。《嘉定宣城志》。其坑曰

慈坑。《泾县志》

关旗岭,在纱帽山北十里,一峰拔立,高百余仞。《乾隆府志》、《泾县志》同



貂蝉山,在县东六十里,高百丈,形类貂蝉。《方舆纪胜》。旁有水泉不

竭。《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略同

三乘山,在县东六十里,山多怪石,天然叠如屋室,可容数人,名观音岩。《嘉

靖府志》

举山,在县东六十里,地名竹林,陇坞甚多,高可二百余丈,围绕三十余里。《

泾川志》

方坑感庆山,一名抱弓山,在县东六十里,其山面西北,仰高绝,广袤数百丈。昔张琪扰

攘之时,保甲作寨其上,与贼相持,民获保全,遂以感庆名之。《泾川志》《

嘉定宣城县》惟云,方坑山在县东六十里。

按:《乾隆府志》以方坑感庆为二山,未知何据,今从《泾川志》及县志。

黄麻山,在方坑感庆山西北,危峰屹立,雄峻迥异。山半有穿山洞,西南曰古坛墩,上有泉

不竭。《乾隆府志》《泾县志》略同

黄沙岭,高亘绵长,古称险隘,旧有镇。鹞子山、骆驼山、阴山、郭家山,俱极穷僻,与黄

沙岭相连。《乾隆府志》

白杨岭,在县东六十里,广三十步,高四五丈。《嘉定宣城志》

百湖山,在县东六十五里,与徽之箬岭相接,形如舞袖,溪流绕之,百折而出,故名百湖。

龙祠在其间《乾隆府志》《嘉定志》略同

笔尖山,在县东六十五里,有三峰连属并秀,高一百余丈,乡民种菽粟于上。山之背即旌德

县界,周围四十五里。《泾川志》

笔架山,三峰连属,高二百仞,东南属旌,西属泾界,亦名兰石山。笔尖山下有兰石,晋俞

纵死难处。《乾隆府志》

涌溪山,在县东七十里,黄南,广袤三十余里。其上多杉木,多茶,涌溪水出焉。其脑

为桐坑山,即桐岭与旌德分界。又盘岭、双岭、碓觜峰在山西,稻积山、望村岭、小溪山俱

在涌溪东。《泾县志》《嘉定宣城志》有桐岭在县东八十里,即指此山之桐岭

也。

按:《大清一统志》及《嘉靖府志》所载,双岭在县东七十五里,二岭相连,五代时断冈成

路,即此岭也。今并入涌溪山下,以归简要。

佛子岭,一名风子岭,在县东七十里,沿岭小径入涌溪,径旁细石凝结若风穴,虽盛夏,清

风袭人,人或呼为风子岭。《嘉靖府志》《乾隆府志》作风子岭。

石屏风山,在县东八十里,广袤数百余丈,高百余丈,其石如屏风,因以此名焉。《嘉定宣城志》《乾隆府志》云去县五十里,似误。

芭蕉山,在县东八十里,广袤数千丈,高千余丈,险峻如壁,通宣城路。《泾县

志》。山又东曰茶坑,又东北曰阳岭,曰印斗坪。《泾县志》《乾隆府

志》略同

金牌岭,在县东九十里,绵峻崎岖,一线鸟道,跨宣城南界。《乾隆府志》

按:此岭即宣城县华阳之支峰,与泾接界之所。

西坑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泾川志》、《乾隆府志》不载去县里数。

南坑山、古丁王庙山《乾隆府志》金碑分支,西南之山止此。

汤余岭,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高九十丈,有汤姓居此,故名。《嘉定宣城志》

乾隆府、县志不载

石鼓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有石如鼓,天雨即鸣。《方舆纪胜》。俗传山有冯唐

宅,事属传讹,今不载。飞泉迸湍,其声如鼓。《大清一统志》

按:此山,《乾隆府志》作去县东南六十余里,《泾县志》又云在县东五十五里,无一同者

。今从《方舆纪胜》里数。

皇托山,在石鼓山南,山下有阳和洞、洗刀池,相传晋桓彝磨剑于此。《大清一

统志》、《泾县志》略同。

九峰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山起九峰,广袤数十丈,高十余丈,故以九峰名之。

《泾川志》

夫人尖山,在九峰山东三里,以香心夫人得名。由夫人尖而西三里曰九峰山。《

泾县志》

淘金山,在夫人尖西。《乾隆府志》

百花尖山,在县东南六十里,群峰连耸,高五百余仞。同上

游马山,由百花尖中出而北趋至此,高险不可升,旁有枫树坪,周围以石磊寨。相传晋桓彝

尝屯军于上。相连有桃花洞,上悬绝壁,下临清泉,春暮不减武陵。同上



湖陂山、金山、南山,并去县东南六十余里。同上

石岩山,由黄三台峰直下,过同口殿坂而西趋至此,高数百人。周山皆长

松怪石,顶有圆通庵。同上

花泥山、芙蓉山、青里山、鸟石岭山,并与石岩山相连。同上

青山,由石岩山后五柴冈西出,过长冲坂而北趋五里至此。其上有寺,翠清泉,雅多风景

。南二里有丙子山。同上

茹麻岭,在县东南六十里,群山环列,径道崎岖,有巡司戌守。《方舆纪要》

《乾隆府志》同

紫荆山,在茹麻岭西三里。《泾县志》、《乾隆府志》作五里

榜山,在紫荆山西北五里。《泾县志》

马鞍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一名鹤峰,由紫金山北趋至此。两峰高峻,形如马鞍。采《嘉定志》、《乾隆府志》合纂

郑家坪山,在马鞍山北。《泾县志》《乾隆府志》同

天格山,在县东南六十里,迤西曰抱儿峰,又西曰梨树峰,又西曰黄连峰,又西曰金钗峰,

其上曰中峰,曰白马峰,相传唐黄巢将白马将军驻此。最高者曰豸峰,悬崖陡壁,远眺黄山

,一览无际。《泾县志》

按:《乾隆府志》梨树峰作梨尖峰,白马峰作白马山,豸峰作豸峰山,亦不载去县里数,止

云与淘金山相接,则亦当在县东南六十里也。

唐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陵阜回环,峰峦耸拔。东南至北诸山皆其支岫,其阴为旌德东界。

《乾隆府志》《泾县志》略同

乌雀岭山,由磨盘后之唐山北趋十里至此。岭路崎岖,登陟不易,逾岭有叶家坦,为宁邑界

。《乾隆府志》

战岭山,上有磨崖箭石。同上

猫儿岭山、百山尖、犁尖山,俱从叶家坦入,仍系泾山。同上

磨盘山,在唐山北二十里,连峰簇拥,溪水出焉。《泾县志》《乾隆府志》略



塘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上有大圣殿、龙王祠。《嘉定宣城志》

椿岭,在县东八十里,一作东南九十里。广数百亩,高五里余,路通旌德

。《泾川志》

大山,在椿岭西,横亘六七里,中为旗墩岭,南为玉屏峰,北为笔架峰,居民种菽于其上。

《乾隆府志》

龙王坑,在大山南十余里,盘折幽僻,中通一径,有黑虎洞、风洞,磨盘石上有古篆,人不

能识。同上

烟墩山,在龙王坑南,晋将军俞纵守兰石驻军处。同上

承流山,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窦子明尝隐于此,以其为陵阳令故名。今有醮星坛、炼丹灶

存焉。《方舆纪胜》。山有九峰,皆极耸秀,为邑之冠山,从有避兵洞。

山之西有赤土洞,自承流而南,峰岫盘旋,百有余里,如城垒然。东达旌德,西接太平,溪

谷幽深,最为嘉胜。山之东有东流山,《大清一统志》。承流山县治之对

山也,峰峦耸秀,一望积翠,为八景之一。其峰有九,中为状元峰,左为挂榜峰,下为莲华

峰,右为纱帽峰,又左为积翠峰、望云峰,右为毓秀峰、友爱峰,又左为览胜峰,皆承流之畔,拱挹学宫。山半有玄虚洞,窦子明辟谷所,醮坛、丹灶存焉。后有

避兵洞,下为承流府君祠。望云峰下龙井泉,神龙居之,有蜥蜴可以致雨,有兽焉曰天马。

《泾县志》《乾隆府志》同

大小幕山,在承流山东。《乾隆府志》作东西大幕山。晋、唐间用兵驻幕

于此。《泾县志》

徐家岭,在承流山西北。《乾隆府志》

东流山,初名嵩山,在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号东流府君,自此号东

流山。《方舆纪胜》

蓝山,在县南五十里,南江北径安吴县。东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立县,南有落星山,山有悬水

五十余丈,下为深潭。《水经注》《方舆纪胜》误入南陵县下。山在县

西南六十里,周三十里,下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大清一统志》

大蓝山,卓如列屏,俯瞰落星潭。三国时建安吴县于溪东。峰岩回曲,一望苍翠。李白经此

山麓,有故歌台。悬水成溪,流五里许曰活泼滩。沿滩而上,高矗数百仞,境渐幽深,其东

南支冈曰嵩岭,曰画树岭。《泾县志》《乾隆府志》嵩岭误作高岭

按:《一统志》安吴故城在泾县西南五十里蓝山南。又《乾隆府志》大蓝山去县西南五十五

里,南有安吴城趾,皆与《水经注》合,则蓝山即右落星山也。

合山,在县南五十里,两峰尖秀,高约千百丈,周围十余里,地名李树村,山之巅有一平地

,方圆十余丈。《嘉定宣城志》

南山、旗头山、金项山、战坦山、粟山、康琅山、障北山、白茅山、赵家山、赤土山

,放杖岭,一老人双鬓如雪,幅巾藜杖,过此曾放杖少憩,因名。《泾县志》。

吴家岭、沙岭、龙门岭以上俱在合山南。

阳山,在县南五十里,阳山一峰危耸,高约一二里,周围十余里,其山有五垄围绕,遍于一

村如土城然。《泾川志》。传有老人拄杖登山不返,人调为山神,遂立阳

山府君祠。《嘉靖府志》、《乾隆府志》作尖阳山,余同。

稠岭,在县南五十里,广百余步,高数十丈。《嘉定宣城志》

黄虎山,在稠岭西南,后有天川坞,坑曰西坑,有龙潭。康熙甲午旱,知县贾祈祷,得一

物昂首出潭,迎归,雨随注三日,乃作记,镌碑潭上。《乾隆府志》

铜岭,在县南五十里。《乾隆府志》作二十五里。山甚高,腰有小径,人

往来践之,有声相应。《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略同

小山《乾隆府志》从平田特起如舟。南大山《乾隆府志》中

条诸山至此尽。

齐云山,一名石女山,在县南六十里。《大清一统志》作四十里,与承流对峙。

约高五十余丈,周围七八里。顶上有平地,约十余亩,有庵曰齐云,其侧产茶与白云

茶味相类。《泾川志》。山在县南七十里,有石如女郎形,故名。又有石

如箱,中有一窍,天久晴,其箱漏,明必雨。《嘉靖府志》《方舆纪胜》误入

南陵县下。山西曰茯岭,断而起曰贮元岭。《泾县志》

狮子山,在齐云山东南。同上

德音山,在齐云山东。《乾隆府志》

舍坑山,在齐云山西。同上

万竹山,在舍坑山西。同上

柘南山,在万竹山西。同上

钓丝冈,在万竹山西。同上

浮龟山,一名浮盖山,在县南七十里,约高二百余丈,周围十五里。下有狮子石。昔人有诗

云:“曝背玄夫不暂移,山前人尽寿期颐。绿毛暗逐春风长,应笑灵鳌上钓丝。”《泾川志》

小山,在县南七十里,周围十五里,顶上有平地,约百余亩。黄巢叛逆,有乡民逃于项上,

率众立寨拒敌。《泾川志》。山在齐云之下,高百余丈。《乾

隆府志》

丁家山,接浮盖之麓,在县南五十里。《泾川志》作七十里。下有凌家湾

。《乾隆府志》

马鞍山,在县南七十里,由舍坑过佛子岭西趋至此。《乾隆府志》。昔有

骆驼庙,久废。《泾县志》

按:县有二马鞍山,故县志有东马鞍山,以别于此。又《乾隆府志》误分马鞍山为骆驼山,

今从县志。

黄象山,在县南七十里,约高五百余丈,周围约十余里。《嘉定宣城志》《乾

隆府志》作万象山,余略同。

铜坑岭,在黄象山北。《乾隆府志》

蒋公岭,在铜坑岭西北。同上

水东大山,在蒋公岭北。同上

园岭,在县南七十里,山由马鞍山趋西北至此。又名泪夫山,相传吴烈

妇哭夫于此,泪着地皆成血斑。同上

西山,在园岭北,山接园,峻绵数里,阴临大河,有钓鱼台。《乾隆府志》《泾县志》略同

魁山,在县南七十里,周围五六里,峰峦耸秀,草木畅茂,举目远视,圆如钟形。昔有谚云

:“魁峰顶秀,石女峰高,入仕路者,紫绶金章,入法门者,紫衣释老。”今前广东吴运判

时显居其下,宗族颇盛。《泾川志》。魁山宋吴显登第立魁字旗于其上,

因名。由东流山南折而西趋至此,峰峦孤秀,形如覆钟。《乾隆府志》

东山冈,由魁山逦迤而下。《泾县志》《乾隆府志》东山又称红流山,与魁山

连。

按:《泾川志》所载与《方舆纪胜》同,王、王象之皆系南宋时人,盖同采常时方志之说

,今从其详者。

榧林山,在县南七十里,《乾隆府志》由麻岭北趋十余里至此。约高百余

丈,周围十五里。一峰挺立,形如卓笔,半山上有仙人洞。始因负薪者见而言之,其后游人

欲观者,燃烛而进,内有石佛像、石鼓、石马等物,每遇阴晦,闻有音乐鼓吹之声。《泾川志》、《嘉靖府志》同

连岭,在榧林山东北。《乾隆府志》

丕岭,在榧林山东。乾隆府、县志同

博道岭,在丕岭东。同上

伏牛山,在博道岭北,西有石岩曰裴相公岩。《泾县志》相传唐裴休修道于此。

又有井曰石井。《乾隆府志》

梓坑山,在伏牛山东南。同上

连坑上保山,在县南八十里,约高百余丈,周围二十里。内有燕儿砻,冬暖夏凉,遇秋风飒

飒,燕子多巢于内。《泾川志》。山有石岩悬复,可容数十人,滴水不竭

。《乾隆府志》

铜山,在县南九十里,有一岭名曰麻岭。山势巍峨,若登天然,通太平、旌德二县往来之冲

。左有密岩山,一峰耸立,形如卓笔,其中产茶。《泾川志》。南接为脉

峰山,银岭山北曰密岩山,东曰画屏山,其余重崖峻壁,四围周绕,皆名铜山。相传昔冶铜

于此,或曰吴王濞尝鼓铸焉。外有九里三湾之径,水急如箭,山陡如壁,最称险地。麻岭亦

在县南九十里,为泾之南境,跨旌太之间。《乾隆府志》

按:《乾隆府志》分铜山麻岭为二山,又以麻岭为大麻岭山,皆足贻误考证,今从宋、明地

志以归核实。又吴王濞鼓铸之地亦非此山,有与吴别驾论铜山书,见《艺文志》。

高岭,在县南九十里,峰峦重叠,岭外无更上也,太平诸山涌界而出,最为南境奥区。《泾县志》

朝山,一名樵山,在县南一百里,与太平共界,多产榧。下有洞曰樵洞,溪谷僻远,最称幽

胜。《乾隆府志》、《泾县志》略同

按:县志以朝山樵山铜山下云西有樵山为二山,今从府志。

小尖山,在朝山西。《乾隆府志》

水西山,在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胜》。北距湖山百余步,其脉自青阳格

口,支分九华之秀,高二百余丈。宝胜、崇庆、白云三寺各占其胜,二浮屠对峙,楼阁参差

,自城东望之如云锦然。唐李白诗云:“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宣宗尝寓于此,诗云

:“长安若问江南事,报道风光在水西。”谓此。《嘉靖府志》。山在县

西南五里,林壑深密,下临赏溪,循溪而入有坞,曰水西坑,最幽胜。《方舆纪

要》《大清一统志》同

按:唐宣宗隐于水西,史无其事,恐皆沿讹。又泾县旧志载唐宣宗小字风光一事,更属俚鄙

,今不载。

白云山,在县西南七里,下临白云潭,旧产茶入贡,今废。《方舆纪要》《大

清一统志》

五城山,在县西南七十三里,《江南通志》作七十里,《乾隆府志》作六十五里

。耸于郭山之旁蓝山之中者,形势相衔,屈指有五,落落如城郭然。熙宁中,县尉刘

谊精通地理,奉檄至是乡,尝下蓝舆,凝伫久之,酷喜是山,因定名五城。《泾

川志》

石柱山,在县西南九十里,山有二峰对如柱。《嘉定宣城志》。界接青阳

县,其南与石埭陵阳山相望,合溪出此。《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有石柱坑,坑口有观音岩,上有磨崖碑。《乾隆府志》

湖山,在县西七里,《大清一统志》作五里。即格山之派,高三百六十丈

。其下灵惠庙在焉,上有龙池古庙,基险峻,人迹罕至。后半山间有走马垄居庵废基,井泉

并存。《泾川志》《方舆纪胜》误入南陵县下

桂山,在县西十里,亦格山之派,坡陀东出,高十余丈。黄州太守方廷瑞揭名兼有题咏,

今其阁已废,然林木辉映,亦林壑之胜。《泾川志》。双桂山旧作桂山,

在水西白云之北,高数十仞,下环池塘二十余亩,沿堤皆柳,名柳湖,下坊河西镇在焉。《乾隆府志》《泾县志》略同

枫坑山,在县西二十里,高二百丈,亦曰柏林,山与湖山接。《泾川志》



湖岭山,一名巫岭,在枫坑山西,高四百余丈,绝顶可以望江,路通栎山。《大

清一统志》

盘坑山,在县西二十里,《大清一统志》:以崖谷宛转而名,新坑涧出此。山产薪炭茶竹,居人资之以为业。中有西峰大圣祠,虽路险难进,然祈祷极验。《泾川志》

石牌山,在县西二十里,下有洞可容数十人,洞出寒泉,冷熨人齿,形如龟草,木如绿毛,

然山四面皆美石。《方舆纪胜》《嘉靖府志》本此。

按:此山《乾隆府志》皆作石碑山,又以为在县东北,当有错误。

四顾山,在县西二十里,山平原陡起,高出群岫。上有聚龙庵并龙池,东望黄山三十六峰,

隐现天末。西眺南陵、芜湖,绿烟浮空。南瞻九华如屏,长江如带,北瞰文脊、敬亭,如在

有无间。瞬息千里,一览无际,诸山之最胜者。《乾隆府志》

大小岭,在县西二十里,《乾隆府志》云由四顾山西趋至此,为通安池孔道。土产薪茶竹木,居民樵贩以供县市。《泾川志》

下麻岭,在县西二十里。

按:此岭乾隆府、县志皆不载,今据《泾川志》补入。

后山,在县西二十五里,赏溪径其下。《大清一统志》。山在四顾山东北

。《乾隆府志》

西江山,在县西二十五里,与枫坑山相接,有路通栎山。有伏虎石禅师乘虎往来憩息之所。



按:此山乾隆府、县志皆不载,据县志,巫岭深岩邃谷,周回数十里,路通栎山,此山盖巫

岭之支峰也。

大宁山,在县西三十里,唐猷州城在其下,今大宁寺地是也。《康熙府志》《

乾隆府志》略同

栎山,在县西四十里,高数百丈,周回五十里。形势高耸,竹木森然,入山有松径数里,乃

唐乾元大师卓锡之所,塔迹见存。《泾川志》《乾隆府志》略同

蒋山,一名云岭,在县西二十余里。《乾隆府志》作四十五里,上有云岭栅,置

兵。下有小路入义上、义下两乡,云岭约高五里,周围二十余里。《泾

川志》

纪家岭,在县西五十里,路通青阳界,接南邑。《乾隆府志》

北拱山,在纪家岭东,绵亘数重,环回如堵,俗名毕公里,由山西趋,始至纪家岭。同上

管岭,又名管林,在北拱山东五里,通安池间道。同上

丹山,在县西北五十余里。《泾川志》、《乾隆府志》俱作西七十里。世

传窦子明炼丹其上,池灶犹存。乡士名登天府,丹必先见。《嘉靖府志》



龙珠山一名文门墩,在县西七十里,高二十余丈,广约五里。状似圆珠介

于丹山、南蓝之间,二山奔趋而来,势若争吞其珠。旧有奇术士,号为二龙争珠形。《泾川志》《方舆纪胜》误入南陵县下。

南蓝山,一名鸿峨山,在县西七十里,卓如屏立,萦纡圆转,四时苍翠,故名之曰南蓝。《泾川志》

清风岭,在南蓝山北,绵亘数里。《乾隆府志》

震山,由清风岭南趋十里,高矗雄峙,横堵大溪。同上

寨山,在县西七十里,高百余丈,广十里。昔乡人遇盗掠,曾立寨其上,故曰寨山。《泾川志》。山下有汪公栅。《乾隆府志》

白沙山,在县西七十里,由黄蘖岭北趋至此,高亘数里。芦岩山、香炉山俱与白沙山并峙

。同上

按:芦岩、香炉二山不见县志,盖皆白沙山支峰。

盘龙山,在白沙山北。《泾县志》

殿子岭,在县西七十里,《乾隆府志》由丹山趋东北至此。高十丈余,广

约五里。昔西峰大圣以道杖拄地泉涌,四时不竭。乡人遇旱祈祷,挹其水以祀之,常获感应

,故为之立殿,而因以命名焉。《泾川志》

郭山,在县西七十五里,约高数百丈,迢迢发骨,盖自池之九华下,距邻邑之南陵,回旋曲

折约三百里。是山之中奇异迭见,不时牡丹见焉,红紫遍色,在于俄顷。远而视之,向者如

迎,背者如诀,近而执之,则花没根移,万状皆绝,此殆一时神花也。《泾川志

》。相传郭璞楼此,因名。自趾至颠皆叠崖成山,有通天洞、仙人桥、炼丹锅、郭洞

墓诸迹。山麓有泉通江,曰潮泉。右为玉屏峰。《乾隆府志》

四角山,在县西七十五里,高数百丈,周围二十里。峰顶夷坦,可容千余人。昔黄巢乱,有

寨于是山之上,一旦人马忽至,洋洋如神,在其上者云雾兴,贼倒戈而退,亦名四角寨云

。《泾川志》。上有塞址,俗称章公寨,有泉取之不竭。《乾

隆府志》

苏岭,在四角山西。乾隆府、县志同

凤山,在苏岭南,相传成周时,有凤翔于此。《方舆纪胜》《嘉定宣城志》谓

在长乐寺侧,余同。

大城山,在县西七十五里,昔郭璞尝凿泉眼于山椒,以视潮候。今人以潮之大小为雨之占

云。《方舆纪胜》。山周围五里,形如覆钟,下有潮泉,昔郭璞所凿泉眼

以应潮,视潮之往来,信如四时。时值不雨,人有斋庄盥沐趋其祠所,立木为像,祷而潮应

者,可立而待。潮之应期,或大或小,而潮之大小,雨之远近系焉。其潮小,通七日作雨,

潮若大涌,三日乃雨。苟祷之再三而潮不至,则是岁必有旱之虑,故时人多以潮之应否为

喜戚。《嘉定志》《嘉靖府志》略同

血岭山,在大城山北,旧传黄巢战此,血流山谷,因名。有间道通青阳。《乾隆

府志》

一人泉山,在县西七十五里,高约三十丈,广三里余,中间石迸泉流,四时不息,号曰一人

泉,因以名山。《泾川志》

按:此山乾隆府、县志皆不载,今补入。

回军山,在县西七十五里,传有叶民居此,捕贼有功,赐爵尚书。尝以木为箭,书名于上,

黄巢军见惊骇而回,因名。高百余丈,下临涧水,为回军潭。《乾隆府志》

按:郭山在县西七十五里,此山是其支峰,则远近亦当相类。

阳山、飞虹山一

名绯红、赤麓山俱在回军山东。同上

望江山,在县西八十里,巍然峙于郭山之背,高实倍之。如天朗气清,长江潇然在目,刍荛

雉兔者皆往焉。《泾川志》

石垄洪头山,在望江山西。《大清一统志》。山上石植如堵,是为天宝磨

崖碑。山麓有石,曰子瞻。泉曰珍珠。东下三里,有洞曰燕儿。《泾县志》

碧山,旧作石碧山,隔溪与石门山对峙,沿溪窄径,别自幽奇。是产名茶,多瑞香奇石。李

白诗“问君何事栖碧山”,即此。《泾县志》《乾隆府志》略同

乌龙山,在县西八十里,与丹山相接,高七十丈,广约五里余。遍地碎石,色黑如鳞甲,屈

伸起伏,奔蹶盘旋,状若龙马。《泾川志》

野炉坑山,接乌龙山左,上有天井池,将雨则池水先涌,间有帆席蒲草随流而出。《乾隆府志》

铜峰山,在县西八十里,高百余丈,广十余里,势似云屯。《泾川志》。

由乌龙山西趋至此,上有唐枫、宋塔、双笋、石油、盐石、朱砂井、宿云亭、大士崖、仙人

桥、雀浴池诸迹。下为壁山,产马牙石,可镌印章;又产天星石,晶润胜宁邑仙石。《乾隆府志》

宝峰山,在县西八十里,石岩高数十寻,有人物鸟兽状,雕绘不能及。山背一窦,甚纡折,

出窦又平远空旷,飞流千尺,铿訇趾下。《大清一统志》

眠牛石山,一名黄蘖岭,在县西八十里,高百余丈,广五里。有大石耸出,状若牛眠。《泾川志》

天河尖,在眠牛石山西南。乾隆府、县志同

万峻岭,在天河尖南。同上

芝岭,在眠牛石山北。同上

冰山,由芝岭东趋至此,绵峻雄特,自西而北,诸岫之脉,多从此分。《乾隆

府志》

菥荻山,在县西八十里,顶平衍有泉沸出,居民垦以为田。《方舆纪要》。山高三百仞,有走马冈、水竹坞、杨柳街、跨归桥诸迹,往来莫知为峰顶也。

同上

石门山,由菥荻东趋十余里至此,突起团墩,俗呼团圆山。绝顶磊石,凭空划然中断,双阙

巍然。有碧茗坡、丛兰坞、小赤壁、断虹冈、百折垄诸胜。宋隐士徐时居此,号为小辋川。

同上

巴山,由岑山东趋十里至此,广袤七八里。巨石横亘,不生草木,有穴曰仙人洞。同上

石壁山,在县西一百里,李白诗云:“石壁望松寮,宛然在碧霄。”即此。《嘉靖府志》旧

作玉屏山,土人呼前山南山不一名。在丹山南二十里,由太平游山分支人邑西境,起苍坑岭

、桐树岭、高岭诸山而东趋至此。高三百余丈,列岫如屏,多松竹,产美茶。《

乾隆府志》

欧家坞山,由石壁山东趋至此,上有洞出异风,隔河山当之,夏凉如冰,土人称另家风冰坡

山。同上

祈龟山,在石壁山东。同上

岑山,由黄龙山分支而南趋至此,在县西一百里,高约五百仞,接马鞍岭,间道通太平。同上

黄龙山,在县西一百里,跨青阳界,与佛回尖、望江尖、天门岭诸峰起伏相连。

同上

西香岭,在黄龙山北。同上

蛮唐山,在县西一百里,高数百丈,周回五十余里。中有大岩,上有石台,旧仙人曾奕棋于

上,下有蛮王殿基及上马台石存焉。《泾川志》《乾隆府志》略同

西公山,由冰山别为一支而西趋至此。丛林密箐,最称孤僻。北曰阴坑冲,西接蛮唐山。《乾隆府志》

响山,在县西北十里《乾隆府志》作五里,亦格山之派,石壁屹然,高五

十六丈。前有白石,纹状如人立,下有石岩,广深各三四丈,其后有石穴,广深又倍之,石

壁之上草木倒生旁出,葱倩可爱。前临官道一里许,每行人过此呼啸,其山声辄相应,故名

曰响山,俗亦曰白额山《泾川志》。石壁屹立,状若狮蹲,又称狮山。后

为观音洞。南一洞尤为幽奇,与隔溪幕山对峙,为通县水口。明万历间,知县邵买隶儒学

,培养树木,荫庇风水。《乾隆府志》

孤坑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乾隆府志》作二十里。两山之间有两路出

焉,故有上孤坑下孤坑之名。下坑旧有官路通南陵,今徙于李冲,上坑有路出双涧通池州,

坑有陶灶,出陶器以资乡邑之用。《泾川志》

青峰岭,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数十仞。《乾隆府志》

茅山、景山,俱在青峰领东。同上

双涧分界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与南陵县澄清乡抵界,中有官路通孔镇,入池州长驿道。《泾川志》《乾隆府志》同

马姑山,一名马公山,在县西北四十里,由石岩山过伏岭北趋至此。《乾隆府志



石岩山,由萧坑垅东趋五里至此,削峭异,相连曰松木冈,与洞山俱在县西北四十里。同上

亭子山,在县西北四十里,西三里曰杨木冲,接南陵界。同上

团水山、岩山、诸吉岭,俱在县西北四十里,低平不起峰峦,岩山有洞。同上

鱼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下有一窟,阔逾三尺,脉通江海,时有涌泉,则有鱼随波而出。

《方舆纪胜》《大清一统志》、《方舆纪要》略同

按:此山乾隆府、县志皆不载,盖县西北四十里即接南陵界,而此山与和尚山皆在七十里外

,故前志遗之。然地势有犬牙相错处,考之南陵县界,又无此山,则宋以地志列此山于泾县

下,必非无据。今仍附于西北诸山之末。又县志载涌泉在县西北鱼山下,而山水门失载此

山,亦属疏漏。

和尚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胜》,绝顶有仙洞二所,洞口仅三尺余

,专磬折可入,阔六丈,长约七八里,石结其顶,旁有石阁,上垂石铤,状如鹅管,下有水

池,泉甘于蜜,炼丹药灶在焉。药灶大小有三,见者随取随盈,自是怪毒,间见人莫敢前,

独樵夫采斫不废,或闻敲金击玉如奏乐者,推局布子如奕棋者,属耳听之,则寂然无声,至

今传曰仙洞。《泾川志》

桐山,在县北门外,与漠山相比,高五十余丈《嘉定宣城志》。山有三峰

相连,数百亩。《泾川志》

磊坑山,一名石磊山,在县北五里,山皆陂阜,中多怪石,磊块如乱珠,因名曰磊坑。同上

玉龙山,在县北十里,形如半月,高十余丈,广百余步,盖池州长九华山派,山尾实属青阳

,地名曰格口,自此东出百余里,临赏溪故山之首,名曰格山。其下支分派别,冈峦万状,

得其壮而据上游者,为湖山灵惠庙基,得其秀而中处者,为水西三寺,得其正而屹立乎后者

,实为县治坐山云。《泾川志》

北石山,在县北十五里,自泾之南陵道出其中,土产灰垩碑石。《嘉定宣城志》

萧山,在北石山西。乾隆府、县志同

柏山,在县北二十里。《乾隆府志》作十五里。旧图经云:自旌德发脉而

来,穴如龟形,俗云宣城未建,尝卜基此地,役者锸石而偶破白龟之首,流血满溪,遂名其

港曰红子港,滩曰赤滩。龟行至宛水而止,遂定为州基。故宣城曰白龟城者,盖原于此山,

有城尚存。《嘉靖府志》

龟湖山,在县北二十里,极高而大,上有灵湫。同上乾隆府、县志不载



孤山,在县北二十五里,高约二里,自县城北望实为水口。《泾川志》。

上有黄巢寨及走马垄,池沼存焉。北有高岭庙,祀汪王。南有黄埭庵,奉西峰大圣。《嘉靖府志》

石龙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下有水洞庵,有林壑泉石之胜。《泾川志》

石结岭,在石龙山南,由纪家岭逾南陵境二十余里,复入泾界,北趋至此。《乾

隆府志》

萧坑垄,在石龙山东。同上

阆山,在县北二十五里,马头山之东南,根盘五里余,山不甚高,中多叠,仿佛蓬壶,故

昔人以阆目之。《嘉靖府志》

鸡子岭,在县北二十五里,下南陵官道由此,南五里有村墟,曰麻园市。《泾川

志》

岩洞,在县北二十五里,广袤数丈,高三丈,如螺旋,顶不柱而屋。洞后有一洞,高丈余

,深十丈,东西可往来。《大清一统志》

白塔山,一名丞相山,上有白塔寺,下有金鸡洞,岩洞接山之西。《乾隆府志



马鞍山,在岩洞西,石壁,俯瞰凉潭,上有幽洞,多海棠。同上

贺堂山,在县北三十里,宋守昌森读书堂在焉。《泾川志》《乾隆府志》同

李冲分界山,在县北三十里,与南陵梅根乡抵界。《泾川志》

按:《泾川志》别著李冲二字,盖以别于双涧分界山尔,此足见古志之详核。

榔山,在县北三十里,高三百余丈,旧多榔木,故名。有上榔中榔,俱与关旗岭接。《乾隆府志》



幕山,一名漠山,在县东北五里。相传左难当与辅公拒战于此,故垒尚

存。《大清一统志》《方舆纪要》同。左难当与辅公相持处,北峰最高曰小幕山,又有香炉峰、甄箪山,皆在山侧。《乾隆府志》

《泾县志》略同

画眉岭,在幕山东,重崖密壑,百十数里,通本郡孔道,由岭而西为幕山。《乾

隆府志》

马头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以其山似马首,故名。《嘉定宣城志》。山在

阆山之北,县东北之尽山也,嘉木美竹,盘结岩隙,下临深渊,商舟凑集。《乾

隆府志》

豸山,在县东北七十里,由金牌领分支西趋二十余里至此。高峻雄亘,伟然大观,东北一巨

镇也。东北有葛泥垄,跨宣邑界。同上

按:金牌岭,在县东九十里。

鼓楼山,在豸山南十里,其北五里曰竹丝冈,设兵,下有界牌。南属泾,北属宣,去县治

东北三十五里也。同上

按:此与县东七里之鼓楼山同名。



宁国县

显山,在县东四里鸡山乡。《乾隆府志》

妙山,在县东五里鸡山乡,下有潭名妙潭。《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同

女儿山,一名响山,又名语山,在县东二十里芦城乡。旧传唐开元中,有神女现岩上,罗隐

尝诗于石,岁远剥蚀不可复识。宋太学上舍县令丁济等有题。《嘉靖府志》

《乾隆府志》略同

蒋山,在县东三十里,高数百丈,世传有人姓蒋显灵于此,因以名山。有马践坑石蹄迹,宛

然山巅有寺,乃唐东禅师道场。寺前有田数十亩,冬夏流泉不竭。山之东南有苍坑潭龙王祠

,岁旱祈祷于此。《嘉靖府志》

按:乾隆府、县志别分苍坑为苍坑山,又不载去县里数,殊为牵混。今从《嘉靖志》。



银山,在县东六十里,《寰宇记》云,旧有银冶,故名。《方舆纪胜》《嘉定

宣城志》

按:今本《太平寰宇记》无银山,盖刊本脱落耳,此山乾隆府、县志皆不载,今补入。

冷渡五山,在县东九十里,东曰桂山,西曰金字,南曰青红,北曰周壁,东北曰黄封。山脉

皆自傍郡经数百里绵亘而来,形势皆秀,山下有溪,遇霖潦仿佛江湖,民皆病涉。宋宝佑丙

辰,里人蕲州通判郑希深架石为桥,往来便之。《嘉靖府志》乾隆府、县志略



禹尧尖,在县南七十五里,《乾隆府志》作一百里。高四百丈。峰峦耸特

,上有龙池,俗传禹治水过此因名。俚谚无据,但以祈祷有感,故录之。《嘉靖

府志》

朗山,一名长安山,在县东一百十里。《乾隆府志》

汤公山,在县东一百二十里,高二百八十丈,周回八十里。傍一峰名仙人尖,有石坛。山下

有庙,俗或讹为成汤庙。又谓其山为商山。《嘉靖府志》《方舆纪要》略同。

右为马蹄岭,路通昌化,左有铜岭关,路通于潜。《大清一统志》



千秋岭,在县东一百里,《大清一统志》作百二十里,《江南通志》、《乾隆府

志》作百五十里。罗隐诗“想望千秋岭上云” 《方舆纪胜》,冈

峦属,溪谷幽胜,道通西浙。岭下有云梯,旧置仙郎巡司于此。《大清一统志》。岭界于潜,回合幽胜,蔽翳白日。亢旱时云气一起,辄雨久潦

,时他山未霁,此岭云散辄晴。吴招讨使李涛出千秋岭讨山越,见《通鉴》。《

乾隆府志》

按:诸山去县里数及东西准望,皆据《乾隆府志》,以一方专志较之统志寰宇者,稍为详密

也。他县仿此。

西山,在县南五里。昔有虞隐居教子,邑人以虞有高风,过必式焉。《嘉定宣

城志》乾隆府、县志略同

石仙尖,在县东南四十里,高插云汉。上有仙人祠,旧传葛仙翁曾采药于此。据

《嘉靖府志》补

东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南溪洞,逼隘至此独豁然开朗。下有渡曰石口,即东溪所经也。

《方舆纪略》《大清一统志》同

按:此山乾隆府、县志不载去县里数,余与二书所载同。

岳山关,在县东南六十五里,高三百丈,周围四十里。由乡之金村石径入山百余步,东西两

峰对立如门,山各有岩洞,深邃莫测。溪流由山中达于县之东关,通杭州之昌化县。《宁川

志》山在慕信乡八都之程村。《嘉靖府志》

县东南有岳山巡检司,旧置岳山下。《明史·地理志》

关口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一名狮象山。其中境隘溪深,泉壑纵横,《方舆纪要

》、《大清一统志》。多油漆纸皮之利,山尽处有悬崖,隐飞瀑龙湫。《

大清一统志》

按:岳山旧置关于其上,乾隆府、县志遂分岳山、关口为二山,又别有关山。以《嘉靖府

志》及《方舆纪要》诸书细校之,道里既同,形势亦合,实皆一山,故于关口山外,不复别

分名目,今据以订正。《乾隆府志》备列异名于下,以俟后人参考。又《乾隆府志》于一山

分作二山之处,即不复载道里,岐误显然,如蒋山分作苍坑山之类皆然。

驻跸山,在县南一里,本名薛家山。明大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方舆

纪要》乾隆府、县志同

鸡山,一名凤山,在县南五里鸡山乡。世传有金鸡鸣其上,故名。峰峦秀拔为县之镇山。《嘉靖府志》《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同

泰山尖,在县南十里,与学宫对峙。山南二里许有古县故址。《乾隆府志》

琴山,在县南三十里,大慧杲禅师访杨氏万卷堂,见其山似琴,因名之。《乾隆

府志》

屏山,在县南五十里,形如屏。大慧杲师名之。《乾隆府志》

象鼻山,在县南六十里,形如象鼻,因名。有岩曰宝陀,飞泉一道自绝顶而下,其声如雷,

因桥涧出村口。《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略同

阳濠山,在县南七十里,又名平茗山。脉自歙而来,最高为邑南障,奇峦异岛若飞,皆顿驻

于此,绝顶有龙湫,喷涌而出,远望如练。《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略同



黄尖山,在县南七十里,山上有葛仙岩,俗传葛仙翁炼丹于此,有石室在焉。据

《嘉靖府志》补

黄颜山,在县南八十里,高二百余丈。上有石室,可容数百余人,无径可入,攀木沿崖以登

。相传晋永嘉中有仙人黄颜炼丹于此。《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

县志略同

丫髻山,在县南八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余丈。山有巨石如丫髻,南唐时尝作烽燧楼于其上,

外有仙燕洞容百余人,乡民尝避兵于此。《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

府县志略同

周庄山,在县南八十五里,有瀑布泉穿成井,深不可测,大慧杲禅师曾游此有题。

岩山,在县南九十里。宋绍兴中溃兵为寇,乡里苦之,土豪杨岩寨老幼于此山,率丁壮据险

邀击走之,岩中流矢死,故名。以上二山据《嘉靖府志》补

北姑山,在县南百里,高三百丈,周回三十里。自天目山来,委蛇舒衍,忽然峭拔。有杨龙

岩,深邃可容百余人,下为泉流飞泻。《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

府志》并同

中台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与昌化县接境。《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



千顷山,在县南百二十里,上有池约千顷,池中一山形似钵盂,因名钵盂山。《

乾隆府志》

黄冈岭,在县西南四里。《方舆纪要》乾隆府、县志同

紫山,西北蜀洪山《方舆纪要》,在县西一百里,其径僻险,湖乐巡司置

于此,有三曲瀑布泉出此。《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县志俱不载道里



笼丛山,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南属绩溪界,峻岭崇关,宣、歙扼塞处,正德间姚源盗起,

官军于此防戍,丛山关在焉。高二百丈,周围三十里。《方舆纪要》、《大清一

统志》、《乾隆府志》略同

独山,在县西五里,自铁陵屏发脉过为县治来脉。乾隆府、县志

嵩山,在县西北七里延福乡,高二百丈,周围三十里。四面望之,其峰笔立,近邑惟此山殊

秀。旁有大黄山、小黄山。《乾隆府志》。独山又西三里曰嵩山,环望如

笔,大黄、小黄二山夹峙其旁,下临西津。《大清一统志》

宝山头,在县西十里,相近有观音山、龙潭坪、仁村岭、修道山、豪山,自浙界分脉。乾隆府、县志同

阳和峰,在县西六十里,峭拔如笔,有甘露王祠,俗传每遇上元夜,灵光烛天,祈祷多有应

。据《嘉靖府志》补

石柱源,在县西六十里,石笋高五丈余,壁立独耸,四山环峙。《乾隆府志》

遥嘉岭,在县西七十五里,界连昌化,设关稽巡。《乾隆府志》

石柱山,在县西七十里,石柱高二十余丈。《乾隆府志》

麈岭,在县西八十里,高一百六十丈,阔五十里,道通新安,山势险峻。按越国汪公行实云

:兵至麈岭时大暑,士马皆渴,公以戈石得泉。后人因加浚凿石,上有马足印。又有藏马

洞在岭之右。岭多麈鹿,故名。《嘉靖府志》

枫树岭,在麈岭北二十里,与独蛇、伏岭、分水、丛山四关,皆茂密险隘之地。明嘉靖中,

建哨台其上。《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同

云门山、蟠龙山,俱在枫树岭北。《乾隆府志》

击鼓山,在县西九十里,《太平寰宇记》作东南一百二十五里,《方舆纪胜》作

县南八十五里。上有石鼓,天雨则鸣,《寰宇记》云。《大清一统志》

乾隆府、县志同

按:王象之引《寰宇记》云云,则南宋时《寰宇记》刊本尚作在县南八十五里,后乃误作东

南一百二十五里也。“上有石鼓”等八字,今本《寰宇记》亦无,疑似此脱误者当复不少。



高峰,在县西九十里云门乡,西坑山之上。峰最耸秀,东趋郡城,北有小溪,旁则八角峰,

山顶产茶。《乾隆府志》

按:《乾隆府志》又有济坑山,注云即西坑山,实与此山为一,今削去。又《乾隆府志》于

峰岭下必赘一山字,殊非体裁,今皆删去。

八角峰,在县西九十里,自黄山发脉,势最耸秀,绵亘郡城于高峰旁断而复起,状如九嶷。

左有文笔峰,相近有敏子岭,又有福金山,又有顺岭,路通徽、浙。《乾隆府志



紫山,在县西一百里,《一统志》作西南。周二百里,高数百仞。中有龙

池龙井,其北为前坞岭斌坑。《方舆纪胜》《乾隆府志》略同

按:《乾隆府志》于此山下又有三曲水瀑布泉,乃误引《一统志》蜀洪山下之语,今不录。



柏山,在县西一百里,当往来通道,又名琴山。《方舆纪胜》《乾隆府志》并



石镜山,在县西一百十里,有石如镜,照之形多变异,有龙岩瀑布。《大清一统

志》

将军石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石在山巅,约高十余丈,雄伟耸拔,如介士带剑屹立。《嘉靖府志》《乾隆府志》略同

白云山,在县西北五里,西津渡之左。唐刺史许浑题诗“一片白云千丈峰,殿台楼阁架虚空

”即此。山下潭清碧可爱。《嘉靖府志》《乾隆府志》略同

石岩山,在县西北十里,山顶泉涌,岁旱祈祷辄应,下为五河渡口。《乾隆府志



通灵峰,在县北二十五里,高二百丈。四山如环,孤圆挺秀,绝顶平处六七亩,有二井,庵

后石壁然,号鸡冠石。《乾隆府志》云:石马通灵,并接宣城。又相近有紫岩山,山巅有

池,泉味清洌。《乾隆府志》

文脊山,一名曷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何法盛《晋中兴书》云,有瞿硎先生不知姓名,住宣

城文脊山,即此。人祀之,祈祷有灵。高数千丈,周三百余里,西接泾旌诸山,北接宣城柏

枧山,峰峦攒秀,岩洞盘曲为郡雄镇。《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要》、《大清

一统志》略同

山门山,一名石门山,一名灵岩山,在文脊山东南。诸洞胜概,萃于一寺,即灵岩也。梅圣

俞与宣城簿张献民同游,留六题刻石存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

有山洞五,水洞一,岩石最为幽胜。《嘉定志》《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



按:方志云:山旧有七十二洞,惟灵岩、紫云、连漪、朝阳、夕阳、碧云六洞最著。今考山

有应真洞尤奇,俗所号罗汉窟也。余以丁卯上巳日同人游此,凡接梯百丈方得入洞门,自洞

中盘折而上约五百步,则已出山顶矣。然山径稍远,游人至者百无一二,故题咏亦绝无,今

特表出之,以为后来者导云。

石岭,在山门山东十里。建炎二年叛将戚方犯宁国,邑人方致尧拒之于石岭,不克,死之。

《方舆纪要》乾隆府、县志略同

鸦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五十四丈,周三十里,与广德州界。出茶尤为时贡,《茶经》云

味与靳州同。梅询诗“茶煮鸦山雪满瓯”,梅圣俞诗亦云“茶咏鸦山佳”。 《

太平寰宇记》《方舆纪胜》、《大清一统志》

按:《乾隆府志》皆作鸦,今依《一统志》校正。

龙潭山,在县西北一百里,下有龙潭,山谷深远,与文脊山相连,亘宣城旌德错界处。《方舆纪要》乾隆府、县志不载道里。

乌石峰,一名仙人山,在县北十里。成化间,杨氏幼女年十三,结茅此山,白日举。观者

千百人,收其遗物葬焉。水旱疾疫,祷者辄应。相近有游鱼山,在县北洲中,其形似鱼。《乾隆府志》

旗鼓山,在县北十五里,左旗右鼓,夹西浔水对立,拱护县治。相近有蟹山。《

乾隆府志》

石马山,在旗鼓山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佛岭,在县北十五里。相传大慧杲禅师卓锡处,手植古枫一株尚存。《乾隆府志



狮子岩,在县北二十五里,万山之中,别开一境,明汤宾尹、叶诜读书处。岩下有香泉井、

夹路松、罗汉石诸胜,泉内多螭虎,每天阴雨,乘雾飞跃。《乾隆府志》



洪公山,在县东北四里,高一百丈,周回二十里,旧名长洪岭。昔有隐士洪伯礼居此,故名

。山有水源独西流,深至二三丈,岁旱祷之辄有雷雨。《嘉定宣城志》。

长洪岭在县东三十里,有关通广德州界。《大清一统志》

按:《乾隆府志》皆以洪公山长洪岭为二山,今据《嘉定志》,洪公山旧名长洪岭,周回二

十里,则实一山也。盖后人因山势绵延,因其起讫而别名之,故道里或有不同耳,今仍其旧



叠洪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高数百仞,周数十里。自五渡河北抵宣城,东南诸山皆发脉于

此。东去为泽岭,冬夏常湿,故名。《乾隆府志》

按:乾隆府、县志以县境诸山皆发脉于浙江之天目山,遂以天目山载入此县,可谓无稽。志

山而必究发脉,本属堪舆风水之说,不可据以定方舆。若穷其弊而谕,则山水一也,山可究

发脉,水亦通源委,江以南支渠,皆受大江,委输或百里数百里不等,亦可照天目山之例,

不在县境而以之入县志乎?今特将天目一山削去,庶使后人按图索记,不致传疑,如飞来之

峰,罗浮之岭,有变幻合离之惑也。



旌德县

高家岭,在县东二里许,有窦子明丹井。相传井在塘中,水涸则见,有壅之者,越数月井复

如故,雨后每闻异香。《乾隆府志》

后妃岭,在县东四里,旧传潘阆女为齐帝妃,故名。又有甘子岭,距后妃岭七里。《乾隆府志》

按:《齐书·东昏侯纪》潘淑妃父名长庆,此名闻,当系又一人耳。

华阳山,在县东五里,半山平旷可居。《嘉靖府志》引李瞻《旌川志》

按:李瞻《旌川志》久已亡,惟《嘉靖志》偶引之,今分列诸山下,以存宋时故事。

感化山,在华阳山西,今县城东门曰“感化”,以山名也。《方舆纪要》



凤凰山,一名唐山,在县东七里。《乾隆府志》

百凫山,在县东十里,从石凫西来,蜿蜒崛起,有石岩,高数丈,产风兰。《乾

隆府志》

黄栗山,在县东十里,宠耸绵亘,山顶矗起三台,周回二十余里。乾隆府、县志



大鳌山,在县东十里,若大鳌,盘屈十数里,有瀑布,泉流不竭。《乾隆府

志》

玉壶山,在县东十五里。昔窦令君指壶以饮,滕公于此有“饮客指玉壶,炼丹烧火井”之句

。有会胜寺,后有金井泉,本梁滕公相宅。《方舆纪胜》《旌川志》、《乾隆

府志》略同

石岭,在县东十五里,有水东西分注。《乾隆府志》

凫山,一名石凫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有白龙潭、梅溪出焉,有巨人迹、马蹄石、捣药臼,

俗传陵阳子明二女化青凫随父仙去,故名。又云子明初炼丹于栖真山顶,后游凫山,遇一隐

者相与为友,俱仙去。今有显道祠,盖祠二人焉。《方舆纪胜》《嘉靖府志》

、《大清一统志》

石鼓山,在县东二十里。《九域志》云,山有石如鼓,天将雨则鸣。有白云峰,高数百仞,

与狮子山、凤亭山俱在八都。《乾隆府志》

白望岭,在县东二十五里。乾隆府、县志

华容山,在县东三十里,形似莲花故名。《方舆纪胜》《乾隆府志》同



嗣溪山,一名嗣续山,在县东三十里。源口两山峻壁,仅容一溪,萦纡陟级数里,才有人烟

。其间有田数百亩,低原平坂,茅店石桥,村聚处略有里巷,民居多胡姓。谓山相连相接欲

嗣续不绝,是名嗣溪山。接宁国县界,连五十余里,一峰峭突为龙峰。《方舆纪

要》《旌川志》、《乾隆府志》略同

范峰,在县东三十五里,高若插天,右有狮子怪石。《乾隆府志》

夏昌山,在县东五十里。据《嘉靖府志》补

石岭,在县东南里许,不通车马,与县东十五里之石岭同名。《乾隆府志》

南长岭,在县南门外二都,通徽郡孔道,相近有倪村岭,白杨岭。同上

梓山,在县南二里,山源自徽境,连属至此,耸立千余仞。山顶有甘露王行祠,半山有览众

亭,今废。仅有梓山祠。有三台峰,有石涧,有桃树不花而实。《旌川志》《

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

檀树岭,在县南五里。乾隆府、县志同

横城山,在县南十五里,山形横障,隐龙村口,望若城。相近有琴山、平子岭、银屏山、

隐龙岭、黄托岭,通绩溪界,龙王尖皆在一都白砂村左近。同上

古唐山,在县南十五里,高三十五人,周十五里,与绩溪县分界。《嘉靖府志》

《方舆纪要》、《一统志》、《乾隆府志》并同

金竹岭,在古唐山东。《乾隆府志》

黄高峰,在古唐山西,两峰对峙。有登仙桥、朱砂石壁、狮子崖、龙栖池,旁有岩洞,溜下

成潭,俗传昔黄高公隐此。《一统志》《嘉靖府志》

狮山,在县南五十里。《乾隆府志》

羊岭,一名羊冈,在县南五十里。山多白石如卧羊,通贵乡,岭阳接绩溪界,近地有中羊下

羊,相近有松岩,在南湾,孤松挺秀。《旌川志》《乾隆府志》

芝兰山,在县南六十里。山多芝草兰蕙,有瀑布。二十二都诸村南北倚之,为镇南与绩溪界

。《乾隆府志》

虎口山,在县南六十里。《嘉靖府志》

清潭山,在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按县志清潭在县西十里石山中即此。

金鳌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江村东,相近有卯龙山、石鹰山,又有凤台山,在村北。《乾隆府志》

大洪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春涨最盛,故名。同上

铁帽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山形如兜鍪。同上

鹊岭,在县西南七十里。与箬岭接,黄山、天都、狮子三峰罗列在目。岭西太平县界。《方舆纪要》《乾隆府志》略同

箬岭,在县西南八十里,高四百八十仞,山多箬,故名。西接太平县境,南接歙县境,相传

汪华所开。《方舆纪要》、《嘉靖府志》、《一统志》、《乾隆府志》

西长岭,在县小西门外。乾隆府、县志同

栖真山,在县西五里,昔窦子明曾居此山,其坛迹存焉。长孙迈所述《神仙传》,子明既来

江左,晋元帝嘉之,拜陵阳宰。在县三年,民服德化,后弃官寻访名山,搜采奇药,至徽水

之阳,结庵西山,炼丹高岭焉。《太平寰宇记》、《一统志》、《旌川志》。山北为西岭、仙峰、黄龙冈诸山。《方舆纪要》

按:以陵阳子明为晋人,其误始于迈,有辨证。见太平县陵阳山下栖真为此县名山,而乾隆

府、县志于此山下惟引《方舆志》、《神仙传》之言,亦不载去县里数,其陋略此可概见。



城子山,在县西五里,栖真山西,地名谷冲。《方舆纪要》《乾隆府志》

齐柳山,在县西十里,山圆如画眉。《乾隆府志》

黄茅尖,在县西十五里,最为秀拔。同上

正山,一名尖山,在县西二十里。唐时尝因厌胜之说,凿断山脉,今断垄存焉。南唐将方道

项、洪锐尝屯兵于此,以备吴越。山有仙人台、仙人园,旧有石刻,漫不可辨。有龙祠祷雨

辄应。有隐士汪文谅家其下,义聚至千三百余口。《嘉定志》、《方舆纪要》、

《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

大岭,在县西二十里,旌岭之最高者,为西乡孔道。《一统志》、《乾隆府志》



岩山,在大岭东,高与正山、凫山、黄高峰齐。土人望云占雨。《乾隆

府志》

大幕山,在县西三十里,形如帘幕,傍起一峰,谓之小幕。《方舆纪胜》、《方

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东山,在县西三十里。《乾隆府志》

高金山,在县西四十里。同上

豸山,在县西四十里,山麓有狮子峰,下即唐将军方元荡故居,今犹称方家园。

同上

石柱山,在县西六十里,《乾隆府志》作四十里。有双石挺起一巨石承之

,号豹子尖,尤为奇秀。或曰此山先有四石,高大相若,后为雷击其二。相传梁武帝时,新

安程灵洗将兵趋姑孰,道过其下,率众登山,筑坛歃血,誓平侯景。因揭此石立旗帜,又抽

矢射一山,山摧一角,今其山曰射的山。《方舆纪胜》、《泾川志》、《乾隆府

志》

白山、花园山、佛子岭,俱在县西四十里。《乾隆府志》

千秋岭,在县西四十五里。同上

栅山,在县西五十里,地名丰溪。俗传昔有吕氏女结茅于此山之岭,学道修真,已而仙去,

今呼为仙姑坛,山下多吕姓。《嘉定志》察上山与栅山俱在庙首东。乾隆府、县

志同

蛟山,一名蛟峰,在县西南五十里,山形蛟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

永太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其中,招讨使袁击平之。自唐末至今有吕氏居其下,族属繁衍

,以文学登显仕者,世不乏入。《方舆纪要》、《嘉靖府志》、《大清一统志》



九峰山,一名科峰岭,在县西五十里,通太平太路,一名九峰。《乾隆府志》

万岁岭,在县西五十里。同上

上枭山、下枭山,在县西五十五里。同上

黄华岭,在县西六十里,与太平县接界。《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九屈岭,在县西六十里,高十里,阔六里,岭九屈,故名。

石莲岭,在县西六十里。二岭俱据《嘉靖府志》补

凫阳岭,在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乾隆府志》作凫羊

仙峰岭,在县西北十里。《乾隆府志》

乌岭,一名枫木岭,在县西北十五里,亦曰乌山。《方舆纪要》

按:此岭向不见于志,盖县东北别有一乌岭,《乾隆府志》疑为一,而误并之耳。

鸡公岩,在县西北三十里,十六都新建后,崇岩峭峙,石如鸡冠,高数十仞。其东南为木

岭,相近有钟山、天马山、笔峰山。《乾隆府志》

唐峰,在县西北四十里,其东南为玉屏峰,在十八都孙村。同上

按:《乾隆府志》峰作山,与乔亭之玉屏山相混,今据县志图作峰。



龙首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峰,形如龙首。下有泽溪龙王祠,水旱必祷焉。《方舆纪胜》、《旌川志》、《嘉靖府志》。三溪镇又北为龙首山,山西北有龙潭

,徽水径其下,与泾接界。《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

纪家山、马鞍山、黄姑峰,俱在县西北四十里。《乾隆府志》

金钱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同上

碎石岭,在县北七里,岭多碎石,因而名之。据《旌川志》补

柳山,在县北十里。柳相公不详何代人,山南有石室,深不可测,神祠在焉。里人祈祷辄应

。《嘉定宣城志》《嘉靖府志》、《乾隆府志》并同

松树岭,在县北十七里,凫溪北,汤村南。《乾隆府志》

仕坑山,在县北二十里。同上

玉屏山,在县北二十里,乔亭横嶂十里,为邑北障。同上

碜岭,在县北二十里太平乡,岭北泾县界。《嘉靖府志》《乾隆府志》略同

柘树岭,在县北二十里,凫溪东北。同上

石壁山,在县北二十五里,一名文山,高数百丈,连亘数里。一水中流,两崖对峙,峰峦峻

绝,县境之厄塞也。旧时路在半山,悬崖千尺,行者难之。明嘉靖初,郡判李默摄县事,缘

溪凿石,遂成通途。旧有石壁巡司,久废。宋宣和中,贼方腊由宁国转寇县境,统制王可成

帅师拒战于石壁,贼败却即此。《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佛子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胜》作二十里。地名钟村。唐乾符

中,尝有紫芝、碧莲之异,有寺曰瑞莲。《嘉靖府志》

天井山,在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胜》作县西。山巅巨石峭峻,中有飞泉

,激湍自两窍中出,俗称为牛鼻。其下有龙潭,清深可爱,尝有羽流居之。《旌

川志》、《大清一统志》

南山,在县北三十里南湾,对河系汉、晋故道。由石壁口上山,通蛮王尖至东固大路。《乾隆府志》

蛮王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宣城志》云,昔蛮人盗据此山,殁葬山下,然不可考。《旌川志》

按:此即《乾隆府志》南山下之蛮王尖。

凤形山,在县北四十里十八都礼村,相近有郭公岭。《乾隆府志》

蠢岭,在县北三十里,自凫山华容峰亘二十里,南障县治,北界泾邑。同上

按:此即泾县之椿岭,与旌德分界处。《乾隆府志》不载里数,据《疆域志》云,旌德北四

十里至泾界,此山在旌德北,里数可知。

鹊岩,在县北三十里十七都三溪东,兴云占雨。同上

大岭,在县东北三十里。同上

乌岭,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十都,通宁国要道。同上

白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为九都祖山,相近有方山、丫髻山。同上

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十一都,岭上有塘,水长不涸。同上

剥岭,在县东北五十里柳山乡,岭北接宁国界。同上



太平县

黄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胜》作县南三十里。上有泉水,泉侧多

黄连,故名。《元和郡县志》。北黟山在宣、歙二州界,高一千一百七十

丈,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北黟山。浙之东西,歙、池、饶等山皆其支脉。《太平寰宇记》旧经云,山以黄帝栖真之地,故名。当宣、徽二郡界有三十六峰,

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八六岩。《方舆纪胜》。山当宣、徽二郡界,东属

歙县,西属休宁,各一百二十里,属本县者八十里。穷高极邃,诸峰秀拔,山下时闻上有仙

乐声。《神仙传》云:黄帝昔日问道于浮丘公,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公曰,江南黟山,

神仙所居,无荤秽腥腐,而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之,万病皆愈。

遂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于此。《嘉靖府志》。山高三千七百余丈,盘亘

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县境者有八,曰翠微,曰天都,

曰望仙,曰九龙,曰圣泉,曰叠嶂,曰仙人,曰芙蓉,诸峰为之冠,余属徽州。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黄山旧名黟山,唐天宝改为黄山。山有三十六峰,

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岩。第二天都峰,高九百仞,其峰耸翠,峻洁俨若天中群

仙所都,下有香谷源,尝闻异香馥郁。有天都观,高人隐士居焉。第十二叠嶂峰,高八百仞

,峰形如障,下有石乳岩,岩中滴孔,其白如雪,四时不绝,今俗呼云滴水岩。又有阴坑源

,阴不见日,源水东流,入白云溪。溪中有一潭如盆,下又有一大潭,黄帝曾向此取水炼丹

,感白龙见,名曰龙潭水,入朱砂溪。第十六仙人峰,高八百六十仞,顶有二石仙,其状宛

然如刺成,相对而坐。俗谓南向者为轩辕黄帝,背倚一石屏,迥如玉记,北向者为浮邱公

。其下石壁高五百余仞,猿猱亦不能到,游玩者上紫石峰望之,宛如二仙人对坐。下有仙人

洞,因此名焉。

第十九翠微峰,高八百五十仞,下有翠微源、翠微洞、翠微寺、青牛溪,昔有樵人于此见一

青牛,遂前逐之,走入水中不见。峰畔有布水倾下。第二十一望仙峰,在山北,高八百五十

仞,《周书异记》云,黄帝、容成子、浮丘公于此汤池,见一珠函玉壶,持归中峰,下石室

中,饮壶中甘露琼浆,披函中霞衣,簪宝冠,蹑朱履,光照山谷。须臾,黄帝乘飞龙,前引

彩幢珠盖,三仙飘然从峰顶上升,闻彩云中有弦歌之声。今峰西有弦歌乡、弦歌洞、弦歌溪

。第二十二九龙峰,连望仙峰东南,高八百仞,九朵合成如九龙相缠,下有九龙岩、九龙源

、九龙洞、九龙溪、九龙观、九龙寺。第二十三圣泉峰,在九龙峰西南,宛如削成,上下大

,中央小,状如腰鼓,高八百七十仞。顶上有一汤池,人不能到,于邻峰顶上望见,池中波

浪腾沸,从地中涌出一布,水向顶东南下,入甘泉源、甘泉溪。《周书异记》云,浮丘公谓

黄帝曰,黟山中峰之顶上有一汤池,水味甘美,可以炼丹煮石。盖此处也。第三十四芙蓉峰

,高七百五十仞,下有白马源,即黄帝辇游之所,隔溪南面有马迹石,石上马迹犹存,深者

可尺,浅者可二三寸,宛如泥中所印。《黄山图经》

按:乐史以为黄山唐天宝将改名北黟山,《图经》又以为黟山唐天宝时改名黄山,未知孰是

。按黄山之名见于刘向《列仙传》,相传已古,则《寰宇记》之言稍得其实耳。

陵阳山,在县西六十里。《列仙传》曰,陵阳子明者,钓乡人也,好钓鱼于延溪。钓得白鱼

,肠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文

选·游仙诗》李善注引之。按:《列仙传》为刘向所撰,见《隋书·经籍志》,据此可以破

长孙迈以陵阳子明为晋人之误。又司马相如《大人赋》:反大壹而从陵阳。张揖曰:陵阳仙

人陵阳子明也。则以子明为汉人亦属臆说。盖词人取材必凡近,相如赋中所见如大壹、元冥

、黔雷、长离、皇保侨、岐伯、祝融、勾芒、唐尧、虞舜、灵娲、冯夷、西王母之类,皆

三代以前神人,服虔、应劭作注,且有不能举其时代者。则作赋时必不杂入一本朝人无疑。

《列仙传》所载七十二人,见于《世说·文学篇》注及《直斋书录解题》。今本虽系后人所

辑,亦复多因其旧书中如容成、赤松、昌容、啸父、师门、浮丘公皆三皇虞夏时人。降至秦

穆公女周灵王子乔已为晚近,则子明为秦汉以前人又可概见,但不能定其为何代人耳。《前

汉·地理志》郡县名多皆秦定,丹阳郡即有陵阳县,除获嘉、柏人、闻嘉之外,其不假当时

事迹以名县,又明证也。《乾隆府志》多为迈说所误,土人又多感于《乾隆府志》之说,今

确考书传,附识于此,以破流传之(讹)。

丹阳郡陵阳县,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为名。

《续汉书·郡国志》、《宋书·州郡志》同。按:此乃司马彪《续汉书》本文误刊入注中,

非刘昭补注也。昭所注皆引众书,又汉人说其所自言,必称“臣昭曰”以别之。班固《汉书

·地理志》本文亦有误刊入注中者,并非自注及他人注也。彪之解陵阳县当亦因汉人之说。

山在泾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列仙传》云陵阳子明钓得白龙放之,后五年龙来迎子明

上丹阳陵阳山,一百余年乃得仙去。山高一千余丈,《元和郡县志》、《太平寰

宇记》。按:唐永泰中,分泾县立太平,疆界与今时略同。今泾县西南九十里麻口,即接太

平界,则山在太平可知。盖太平即在泾县西

南,无缘分立太平县后,其西南境尚有一百三十里之远也,今山在太平西六十里,其去泾县

里数正与古同。吉甫作《志》时,县已分立,而山仍载入泾县,并复载明里数,几忘泾

县之西南已久分立太平县矣。盖沿《乾隆府志》之失,而不校乐史作记,遂仍其误,可见志

地理之难。王象之《舆地纪胜》遂两载之,云泾县有陵阳山,引《元和郡县志》以实之。下

复云太平县亦有陵阳山,不复详校二县分合之故,竟以一山为二山,可谓无识。山有

三峰

矗立,属县者一,西属石埭者二。下有三门六刺滩,舒溪所经。《方舆纪胜》

《大清一统志》同。有白鹤池面黄海如芙蓉秋水。乾隆府、县志

按:黄山、陵阳为此镇山,今从敬亭之例,列于诸山之首。

石凫岭,在县东二十里,泾水出焉,山多碎石,高下起伏如凫雁。《嘉靖府志

》《乾隆府志》同

白衣岭,在县东二十五里。通泾、旌二邑,崎仄难行。明知县崔钦筑砌以便行者,有碑曰崔

公路。《乾隆府志》

挂榜山,在县东三十里,诸水环抱,为县治水口,其形绵亘,横敷如榜。同上

黄华岭,在县东三十里,与旌德接壤,旧名黄瓜岭。同上

天马山,在县东南天里,学宫巽地,昂藏奔突,下映麻川。同上

箬岭,在县东南五十里道泰乡 ,甚高峻,上下六十里。山顶中分为歙县界,东麓属旌德县

,往来径道也。《方舆纪要》《乾隆府志》同

按:此岭及黄华岭皆与旌德分界,故两县并载。

丹山,一名文笔峰,在县南三里,为学宫前案。峰顶本平,明弘治中教谕邹累石为峰,后

教谕王佳士复增之。《乾隆府志》

仙皇山,一名洞清山,在县南十里。同上

镇山、墨斗山、横山,俱在县南十里,横山东连小马鞍山。同上

夫子山,在县南三十里。上有石横挺数丈,曰鹰嘴。下有千百石,参差如列戟,水流其间,

寒冽逼人。旁有石室幽折难入。同上

碧山、赤山、石冈山、醉翁山、和云岩,俱在县南三十里。和云岩高五百仞,上名火龙尖,

遥望长江如练,中有梵宇精舍,傍有虎垄龙潭。同上

大横山县志作大洪,在县南四十里,谭家桥边,河水环绕。同



庆云岩,在县西南三里,山与天马山遥峙。同上

尚书山,在县西南二十里望仙乡,高百余仞,相传隋尚书胡裕隐此。同上



大鳌岭,在尚书山西南十里,高十五丈,形若巨鳌,泾水出焉,其源为溪。《

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略同

汤岭,在县南六十里《乾隆府志》作西南西乡,其山多悬崖峭壁。《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

梨木岭,在县西南七十五里,上下三十余里,接歙县界。《嘉靖府志》乾隆府

、县志作接休宁界。

棠梨岭,在梨木岭西南五里。《嘉靖府志》作在弦歌乡西。

桃岭,在县西南九十里,接石埭境。《乾隆府志》

庄岭,在县西南一百十里,接黟县境。《嘉靖府志》《方舆纪要》、《乾

隆府志》同

石矾岭,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接石埭境。《嘉靖府志》《方舆纪要》、《乾

隆府志》

金鸡山,在县西五里。《乾隆府志》

雾山,在县西十五里, 高五百余仞。东接龙门山,西抵三折岭,林木阴翳,为一乡胜境。

《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同

肖黄山,在县西二十里,云根嵌空,仿佛黄山中,有奇松怪石及喷玉泉、牧龙池诸胜。《乾隆府志》

三折岭,在县西二十里,高峻曲折,上有石洞,下有潭曰香潭。《大清一统志》

、《乾隆府志》

铁甲岭,在县西二十三里,三折岭又西三里。峭壁千寻,下临大河,中一线通往来,石骨

,行者艰险。《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同

新岭,在县西二十五里。《乾隆府志》

磐峰山,在县西三十里,一峰插汉,绝顶见九华大江。同上

穰岭,在县西三十里,在章村苍步东,大鳌岭脚横过,上七里,下七里,岭上与石埭县分界

,相近有白沙岭、白茅岭。同上

按:乾隆府、县志于此岭不载去县里数,今考《嘉靖志》得之。

密崖关,在县西五十里泾阳乡。两崖对峙,下瞰深溪,从山腰凿石开径以通人行。《嘉靖府志》。陵阳山稍东曰密崖山,冈峦连亘二十里,至此两崖对峙,下瞰深溪

,径险道绝,一名密王关。《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同

真金山,在县西六十里长寿乡,东高二百余丈,相传昔尝产金。《嘉靖府志》

乾隆府、县志同

古山,在县西六十里穰溪东,下有浚潭,山嘴湾环插潭上,有石如龟浮其中,相近有狮山,

朱子题“秀荫”二字。《乾隆府志》

仙都山,一名游山,在县西六十五里龙门乡。高二百丈,亘三十里,与仙都峰相望,故名

。俗传左难当尝隐于此。《方舆纪胜》、《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乾

隆府志》

黄城山、青云山,俱在县西七十里。《乾隆府志》

拓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山上有白虎尖,下有明暗二洞。同上

庾岭山,在县西百四十里,山半有古梅,寒香独早,故名。中有鸡峰、花坞、银屏、石印诸

胜。同上

龙门岭,在县西北十五里,岭上下十余里,势甚高峻,通龙门三乡及泾阳乡。《

大清一统志》、《乾隆府志》

龙门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龙门乡之东,高百余仞。产百药,邑人皆采之

,其林麓最为幽深。《方舆纪胜》

异松岭,在县北二里,当地脉分脊处,上有异松一本二干,曲奇古,因名。相近有碧云山

在城北,矗列绣错如屏,以顶上三峰如髻,俗又呼丫髻山。《乾隆府志》



三门岭,在县北十里,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其阳为县治。《方舆纪要》《大

清一统志》、《乾隆县志》并同府志误作三十里。

寨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乾隆府志》

樵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接泾邑界。同上

卷十一·舆地志水◇宁国府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