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四十七-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七
◎河南二
◇开封府东至归德府三百十五里,东北至山东曹州一百里,东南至南直颍州五百四十里,南至汝宁府四百六十里,西至河南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南阳府裕州五百五十里,西北至怀庆府三百里,北至直隶开州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五百八十里,至南京一千一百七十五里。
《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即此。秦属三川郡。汉置陈留郡。晋为陈留国其后没于群胡,石虎改为建昌郡。后魏亦曰陈留郡。东魏置梁州及陈留、开封二郡天平四年,梁州附于西魏,侨置北徐州。旋复入于东魏。北齐以开封省入陈留。后周改梁州为汴州。隋废陈留郡,大业初,并废州,分其地入荥阳、梁、颍川等郡。唐初,置汴州;天宝初,改陈留郡;乾元初,又为汴州;兴元二年,自宋州徙宣武军于此。朱梁建都,升东京开封府《唐本纪》:中和三年,以朱全忠为宣武节度使,封梁王。后篡唐,遂都于此。后唐复为汴州宣武军。晋复都此,仍曰东京开封府契丹入汴,仍曰汴州,寻亦为宣武军。汉、周皆因晋旧。宋太祖复定都焉,亦曰东京开封府。金曰汴京,废主亮改曰南京,宣宗?迁都焉。元曰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改汴梁路。前朝洪武初,建北京于汴梁,复曰开封府北京寻罢,领州四、县三十。今因之。
府川原平旷,水陆都会。战国时,张仪说魏哀王曰: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限。魏之地势,故战场也。楚汉间,郦生说汉王曰: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唐韩弘曰:大梁襟带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制山东。后唐郭崇韬曰: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石敬瑭说李嗣源曰:大梁,天下之要会也胡三省曰:大梁控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所凑集,且梁旧都也。故敬瑭云然。及敬瑭入洛,议徙大梁。时范延光镇天雄,谋作乱,桑维翰曰:大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形势富饶。大梁距魏不过十驿,彼若有变,大军寻至,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天福三年,晋主以大梁舟车所会,便于漕运,遂建东京。宋人谓汴都背倚燕、赵,面控江、淮,泰岳镇其左,温、洛萦其右,为天下奥区。然形势涣散,防维为难。开宝九年,太祖幸洛,欲留都之,群臣及晋王光义力谏。太祖曰:迁河南未已,终当居长安耳。光义问故,曰: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光义等复力请还汴。帝不得已,从之,叹曰: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史记》:张仪说魏曰: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鲍氏注:他国或有山川间阻,惟梁无之,以卒戍守。陈无己曰:开封无山川之阻,为四战之地,故太祖以兵为营卫,畿内常用十四万人。仁宗景?三年,范仲淹与宰相吕夷简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时不能用。庆历四年,韩琦自陕西还朝,请修京师外城先是庆历三年,琦条事所宜先者,谓莫如先营洛邑。言北戎势重,京师坦而无备,若一朝称兵深入,必促河朔重兵与之力战。彼战胜则疾趣澶渊见直隶开州。若京城坚固,戒河朔之兵勿与战。彼不得战,欲深入,则前有坚城,后有重兵,必阻而自退,退而邀之击之皆可也。故修京师,非徒御寇,诚以伐深入之谋。谏官余靖言:王者守在四裔,今无故而修京城,是舍天下而为婴城自守之计。遂不果行。及靖康之祸,金人邀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地,许之。陈东等言:无三关四镇高阳、凡桥、益津三关,太原、中山、河间、真定四镇,是弃河北也。弃河北,朝廷能复都大梁乎?杨时亦言: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要藩。一旦弃之,使敌骑疾驱,贯我心腹,不数日,可至京城。若三镇拒其前,吾以重兵蹑其后,尚可为也。既而岳飞亦说张所曰,国家都汴,恃河北为固云。明初尝幸汴梁,议徙都之,不果。盖虽恃德不恃险,而设险重闭之义,亦未可略而不讲矣。建都议曰:都汴者,以河汴流通、挽输便易为美谈。张方平曰:京师所谓陈留八达之地也。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国家浚河三道,通京城漕运,曰广济、曰惠民、曰汴河详见前,太仓蓄积,三军士庶咸取给焉。此建国之本也《宋会要》:东京以惠民、金水、五丈、汴为四渠,而汴、黄、惠民、五丈亦曰四河。虽然,苏代有言:决荥口,魏无大梁。魏公子无忌亦曰:决荥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及秦攻魏,王贲果引河沟以灌大梁,王假被执,一国为鱼。宋端平初,赵葵入汴,蒙古决黄河寸金淀水灌之寸金淀,见祥符县,葵败还《纪闻》:崇祯十五年,闯贼围城,河决城西北十七里之朱家寨,水溢城北。又数日,大水至,汴城坏,军民死者数万。盖往古之祸,复中于今日也。王氏有言:汴四战之地,受敌最深。梁末帝之祸,甚于王假;靖康之辱,几于石晋。况滔天之浸,近在咫尺之间。言建都者,其亦有鉴于往事哉?今府城,宋东京城也。旧《志》:外城周四十八里有奇周显德中,世宗所筑,名曰新城。宋大中祥符九年、元丰元年,俱增筑。政和六年,又展筑京城南面,亦曰国城,里城周二十里有奇汴州旧城也。唐建中初,节度使李勉所筑。宋亦曰阙城。金主?兴定二年,筑汴京里城,盖因旧城增修之,宫城周五里曰大内,据阙城西北。亦曰皇城。《宋会要》:大内即宣武军治所。朱梁建都,遂以衙署为建昌宫。晋天福初,为大宁宫。周世宗又少加营缮。宋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四年,按洛阳宫殿益加修治。乾德二年,导五丈河通皇城为池。自是屡增修之。靖康元年,种师道言:京师周回八十里,高数十丈。此言外城也。绍定五年,蒙古攻金汴城,京城周二十里,不能遍守。此言里城也。又宫城门凡六:南面三门,中曰乾元朱梁曰建国门,后唐因之。石晋天福三年,改曰明德门。开运三年,契丹遣降将张彦泽将骑先趣大梁,自封丘门斩关入,顿兵明德门外,城中大扰。既而契丹主入封丘门,至明德门下马,拜而后入宫。汉乾?初,郭威入汴,遣兵守明德门,诸军大掠。后周仍曰明德。宋因之。太平兴国二年,改丹凤。大中祥符八年,改正阳。明道二年,改建德。雍熙初,改曰乾元。其后因之。《金史》:宫城南外门曰南薰,以次而北,有丰宜、丹凤、承天、大庆诸门,以达于大庆殿,东曰左掖,西曰右掖《金史》:左右掖门在承天门东西,南薰门之内;东面一门曰东华旧名宽仁。石晋开运三年,张彦泽自宽仁门传契丹之命是也。宋开宝三年,改今名。又熙宁十年,改东华门内北便门曰讠移门;西面一门曰西华旧名神兽。开宝三年改;北面一门曰拱宸旧名玄武。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又熙宁十年,改门内西横门曰临华。《金史》:北一门曰安贞。明洪武初,幸宋故宫。十二年,即其处建周王府第。里城门凡十:南面三门,中曰朱雀本名尉氏门。朱温袭李克用于上源驿,克用脱围登尉氏门,缒城得出。梁开平元年,改为高明门。晋天福三年,改为薰风门。宋曰朱雀门,东曰保康,西曰崇明《宋国史》:南面本二门。祥符五年,始作保康门于朱雀门东;东面二门,南曰丽景初名宋门。胡氏曰:宋门,大梁东面南来第二门也。朱梁改曰观化。石晋天福三年,又改曰仁和。周显德六年,将士推赵匡胤为帝,自陈桥驿还汴,从仁和门入。俗仍呼为宋门。丽景,盖宋名也,北曰望春本名曹门,汴城东面北来第一门也。梁开平初,改曰建阳。晋天福三年,改曰迎春。汉乾?末,郭威自邺都南下,汉主遇弑。郭威自迎春门入,归私第;西面二门,南曰阊阖旧曰郑门,西面南来第一门也。梁改为开阳门,晋为全义门,周为迎秋门,汴人仍呼为郑门。五代汉乾?三年,大风,吹郑门扉起十余步而落,即此,北曰宜秋旧曰梁门,西面北来第一门也。朱温开平元年,改乾象门。俗仍呼为梁门。后唐同光初,军至汴,唐主入自梁门。晋天福三年,改乾明门。宋曰宜秋门;北面三门,中曰景龙,东曰安远本名酸枣门,北面东来第一门也。五代梁开平初,改曰兴和。晋天福三年,改曰玄化。汉乾?末,郭威南下,汉主自出御之,诸军逃溃,汉主还至玄化门。权知开封刘铢自门上射之,汉主走死。既而郭威至,铢复射之,威遂自迎春门入。门内有土阜曰夷山。或曰,大梁旧有夷门,盖本于此,西曰天波宋人引金水河入天波门,贯于皇城内。按旧门曰陈桥、封丘、酸枣,酸枣门在封丘之东。梁开平元年,改封丘为含耀,时人仍谓之封丘门。后唐同光初,李嗣源至大梁,攻封丘门,梁人开门出降。四年,嗣源引军至滑州,以石敬瑭为前驱趣汴。敬瑭使裨将李琼以劲兵突入封丘门,敬瑭蹑其后,自西门入,遂据其城。晋天福三年,尝改为宣阳。开运末,契丹入汴,晋主迎于封丘门外。宋太平兴国四年,俱易以新名。《金史》:都城门凡十四:曰开阳,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远,曰宜照,曰利川,曰崇德,曰迎秋,曰广泽,曰顺义,曰迎朔,曰顺常,曰广智。盖金主?修筑汴城,因增易诸门也。外城门凡二十有一:南面三门,中曰南薰亦曰朱明门。靖康二年,钦宗留于青城,金人堑南薰门路,人心大恐,既而上皇、后妃、太子俱自南薰门出就金营,东曰宣化靖康二年,金人围汴,攻宣化门,西曰安上俗曰戴楼门;东面二门,南曰朝阳金人入青城,攻朝阳门,北曰宾寅本名含晖。太平兴国四年,改曰宾寅。天圣初,复曰含晖;西面三门,中曰开远一名千秋门。《宋志》:太平兴国中,于金辉门南置,本名通远。天圣初,改曰开远,南曰顺天靖康初,马忠以援兵败金人于顺天门外,西路稍通,是也。俗名为新门,北曰金辉;北面四门,中曰通天一名天津。《宋志》:天圣初,改宁德,后复曰通天,东曰景阳《宋志》作长景。靖康初,金人攻宣泽门,又攻天津、景阳门,次东曰永泰,西曰安肃《宋志》:初号卫州门。太平兴国四年,改今名。门外有安肃教场;又南面水门二,曰普济在南薰门东,惠民河上水门也。胡氏曰:惠民河出宣化门,曰广利在南薰门西,惠民河下水门。胡氏曰:惠民河自戴楼门入京城;东面水门三,曰上善在通津门南,汴河南水门也,曰通津在朝阳门南,汴河北水门。天圣初,改广津门。熙宁十年,复曰通津。靖康二年,金人转攻通津门,曰咸通在宾寅门北,五丈河下水门也。天圣初,改曰善利;西面水门三,曰大通在顺天门北,汴河上水南门也。《宋志》:太平兴国四年,赐名大通。天圣初,改顺济,后复旧。亦曰利泽水门。汴河自此入城,曰咸丰在金辉门北,五丈河上水门也。靖康初,金人犯咸丰门,曰宣泽在咸丰门北,旧亦曰大通。熙宁十年,改曰宣泽。汴河上水北门也。靖康二年,金人攻宣泽门,北面水门一,曰永顺在安肃门西,五丈河上南水门也。熙宁十年创建。岳珂《?呈史》载:艺祖初修汴京,大其城址,纡曲纵斜,时人罔测。神宗尝欲改作而未果。政和间,蔡京擅国,乃一撤而方之,墉堞楼橹,虽甚藻饰,而无复曩时之坚朴。靖康北马南牧,二寇扬鞭城下,有得色,曰:是易攻耳二寇令植炮四隅,随方而击。城既引直,一炮所压,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然后知艺祖之沉几远睹也。又世传周世宗筑京城,取虎牢土为之,坚密如铁。蒙古将速不台攻汴,用炮石昼夜击之,不能坏,乃因外壕筑城,围百五十里,昼夜攻击,竟不能拔按:此谓汴之里城。里城,周世宗尝增筑之,金宣宗又修筑焉。时金人弃外城,专守里城。观金主守绪请和于蒙古,遣其臣杨居仁出宜秋门,以酒炙犒师可见。会崔立叛降,汴京乃下。李濂《汴京遗迹》曰:汴城,旧有十三门:南曰南薰、陈州、戴楼,东曰新宋、扬州、新曹,西曰新郑、万胜、固子新郑,西面从南第一门也,即顺天门。万胜,西面从南第三门也,即开远门。固子,西面从南第四门也,即金辉门,北曰陈桥、封丘、酸枣、卫州此兼旧里城外城而言。盖时代既移,见闻错误。今道路所通者,惟新曹、新郑、陈州、扬州、南薰、固子、封丘七门而已《城邑考》:元至元中,尽毁天下城隍,开封城亦仅余土阜。洪武元年,始营筑,?以砖石,周二十里有奇,有门五:东门曰丽景,南曰南薰,西曰大梁,北曰安远,东北曰仁和。宋金遗址,不可复问矣。
祥符县附郭。故大梁,魏都也。汉曰浚仪县,属陈留郡。后汉因之。晋属陈留国。后魏仍属陈留郡。东魏于此置梁州。后周改汴州。隋大业初,州废,县属荥阳郡。唐仍置汴州,治浚仪县。宋祥符中,改今名。今编户七十五里。
○浚仪废县在今城西北。汉县治此。故曰大梁,魏惠王始都此。秦昭王三十二年,穰侯攻魏,至大梁。始皇三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史记》:大梁东门曰夷门,侯嬴为夷门监,即此。《括地志》:今大梁城北门是也。《晋地道记》:故卫仪邑也。《舆地志》:夷门之下,新里之东,浚水之北,象而仪之,以为邑名。后魏陈留郡治浚仪。又魏主子攸永安二年,梁将陈庆之送元颢北入洛,元天穆等攻大梁,拔之。遣将攻虎牢,庆之还击,天穆败走。魏主恭普泰初,徐州刺史尔朱仲远自滑台徙镇大梁。隋亦为浚仪县治。《旧唐书》:隋浚仪县在今县北三十里,为李密所陷。县人王要汉率豪族置县于故汴州城内。义宁元年,于县复置汴州。唐武德四年,移县于州北罗城内。贞观中,移于州西一里。元和中,移入郭内。
开封废县在府南五十里。魏邑也。《史记》:韩?王二十一年,使暴鸢救魏,为秦所败,鸢走开封。汉初,曹参西至开封,击秦赵贲军,破之,围贲开封城中。又沛公以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是也。高祖封功臣陶舍为侯邑。后为县,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后魏孝昌中,改属陈留郡。东魏增置开封郡。齐郡废。隋属郑州。唐属汴州。贞观初,省入浚仪。延和初,复析置开封县,移入郭下。宋因之。明初,省入祥符。
新里城在府西南。秦旧邑也。汉武帝时废。隋开皇中,复置新里县。大业初废。隋末,复置。唐初属汴州。武德七年,废入浚仪县。又信陵亭,在府城东南隅。《志》云:魏公子无忌尝居此,因名。或曰即传梁伯所作之新里,误。
青城有二:一在南薰门外,宋祭天斋宫也,谓之南青城;封丘门外又有北青城,宋祭地斋宫也。靖康末,金人复围汴。斡离不自真定趣汴,至城下,屯于城东刘家寺。粘没喝自河阳趣汴,屯于青城,既而金人入青城,攻朝阳门。又绍定六年,蒙古速不台攻汴,至青城,金叛将崔立以汴京降,尽送后妃诸王于青城。皆南青城也。
○凤凰山在府城东北隅。宋徽宗所筑,初名凤凰山,后改寿山艮岳。上为华阳宫,峰峦嶂?,洲渚池沼,皆以人力为之,穷奇极胜。后为金人所毁,仅存土阜而已。
驼牟冈在城西北郭外。宋靖康元年,金人侵汴,据驼牟冈、天驷监,既而援兵稍至,乃守驼牟冈,增垒自固。又绍兴三年,襄邓将李横败刘豫兵,复颍昌府,传檄收东京。刘豫以金人逆战于驼牟冈,横败还。
赤冈府东北十二里。《水经注》:渠水东南径赤城北,即赤冈也。今名霍赤冈。唐光启三年,蔡州贼秦宗权寇汴州,其党分屯赤冈及板桥,列三十六寨,连延二十余里。既而朱温大败宗权将张?至于赤冈。五代石晋末,契丹主至汴,驻马赤冈,晋百官伏路侧请罪。既入城,日暮,复出屯于赤冈。汉隐帝末,郭威自邺都渡河南下,帝遣诸军屯赤冈拒之,即此。
葛家冈在府城西。《宋志》:嘉?二年,大水入京城,有司请自祥符西葛家冈开新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鲁沟,以舒京城之患,是也。今河堙而冈存。又幕天坡,亦在城西。宋靖康初,李纲帅军救姚平仲,与金人遇,战于幕天坡,却之。
○黄河今在府城北十里。旧黄河在城北四十余里。自原武入境,东达虞城。自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之黑阳山,而故道淤,河去城北不过五里。正统十三年,决荥阳,过开封西南,自陈州项城,达南直亳州,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怀远界入淮,而汴城且在河北矣。景泰中,河始复归城北。自是以后,虽数经塞治,而横决不时。梁、宋、陈、颍之交,浸淫沮洳,几无宁宇。嘉靖四十四年已后,河患移于徐、沛,而汴南之患稍纾。崇祯十五年,贼围城日久,城北枕黄河,乃决城西北十七里朱家寨灌城,城圮。颍、亳以东,皆受其患。《汴录》:汴之要害,莫甚于河。秦王贲既引河以灌大梁矣。五代时,晋、梁夹河而争,晋虽屡胜,不敢自黎阳南渡者,梁之戍守严也。宋靖康之祸,金人至黎阳,入滑州,河南无一人御敌者。金人取小舟徐济,笑曰: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吾岂得渡哉?既而李纲请固守京城,种师道亦议设策拒之,俟其惰归,扼而歼诸河。纲又请扼河津,绝饷道,分兵复畿北诸邑,而以重兵临敌营,坚壁勿战,俟其食尽力疲,然后纵其北归,半渡而击之,此必胜之计。皆不听。建炎初,宗泽守东京,据形胜,立二十四寨于城外沿大河,鳞次为垒,结两河山水寨,濒河七十二里,命十六县分守之。端平元年,赵葵入汴,蒙古引军南下,决黄河寸金淀水灌之,官军多溺死者。遂引还。寸金淀,旧在城北二十余里,盖河堤之别名也。今详川渎异同。
汴水旧在城南。宋时自荥阳东南流,经府城内,东入归德府界。今合须、郑、京、索之水,自中牟县北入河,不复引而东也。旧《志》:汴渠即故鸿沟。《战国策》: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史记》: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应劭曰:楚汉会处,在荥阳东南二十里。自荥阳以下,复分二渠:一渠东经阳武县中牟台下,为官渡;一渠东南流至浚仪县,为鸿沟。秦始皇使王贲伐魏,断故渠,引河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河沟,即鸿沟也。鸿沟口,在河口东百里。或谓之阴沟,或谓之莨荡渠,或谓之汴渠。宋张洎曰:鸿沟,即出河之沟也。太平兴国二年,汴水溢,坏开封西大宁堤,浸民田。淳化二年,汴决浚仪。景德三年,京城汴水暴溢,皆诏有司相视筑塞。盖宋漕渠之利,莫过于汴,而亦时被决溢之患。苏氏曰:自唐以前,汴泗会于彭城之东北,然后东南入淮。近岁汴水直达于淮,不复入泗。《禹贡·扬州》言: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是时江无通淮之道也。《徐州》直云:浮于淮泗,达于河。则鸿沟、官渡、汴水之类,自禹时有之明矣。详见大川汴水。
蔡水在城东南。自汴河分流为蔡水,亦曰沙水。沙,孔氏读为蔡。下流至归德府鹿邑县,合于颍水。宋开宝中,赐名惠民河,为漕运四河之一。今多堙废。详见前大川颍水。○永通河,旧在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
五丈河在城北。亦自汴河分流,东通曹、郓诸州。宋开宝中,赐名广济河,为漕运四河之一。建炎初,宗泽留守东京,开五丈河以通西北商旅,即此。今堙。亦详见大川颍水。
金水河在城西。其上源即荥阳县之京水也。宋建隆二年,命卫将军陈承昭凿渠引水,过中牟,凡百余里抵都城,架其水横绝于汴,设斗门,入浚沟,通城濠,东汇于五丈河,公私利焉。乾德三年,又引金水为渠,达于皇城,历后苑内。大中祥符二年,又诏内使谢德权引为渠,自城北天波门入并皇城,至乾元门引而东,由城下水窦入于濠。元丰五年,金水河透水槽阻碍上下汴舟,遣宋用臣按视,请自板桥为一河,引水北入汴,既而改由副堤河入蔡。以源流深远,与京西永安、青龙河相合,赐名曰天源。其后导洛通汴,自城西引洛水,由永丰门立堤三千余步入禁中,而金水河槽废。政和间,复命内侍宋?等于城内七里河开月河一道,分水灌入禁中。重和初,复导入内庭;又于城西南水磨口引索河一派,架以石梁,绝汴南北,筑堤导入天源河以助之。《宋会要》:金水河,汴都漕运四渠之一也。今涸。
白沟河在城东含辉门外。河无山源,以潦涸为盈竭。《舆地广记》:河出自封丘县界,亦曰湛渠。唐载初元年,引汴水注白沟,以通徐、兖之漕,其色甚洁,故名。宋至道元年,博士邢用之等请开白沟,自京师抵吕梁口,凡六百里,以通长淮之漕。议中止。咸平六年,白渠溢,用之乃自襄邑疏下流,以导京师积水,而民田无害。大中祥符二年,金水河决。议者谓汴河南三十六陂,古蓄水之地,必有下流通河。熙宁六年,都水丞侯叔献请开白沟,储三十六陂及京、索二水为源,仿真楚州开平河置闸,使四时可行舟,则汴渠可废。既而都水监复言:白沟自睢河至淮,凡八百里,乞分三年兴修。从之。旋废。政和二年,都水丞孟昌龄复修白沟,开堰通流,功未及成。吕梁,见南直徐州。襄邑,今睢州也。○护龙河,宣化门外城壕也。靖康二年,郭京以妖术为将,开宣化门出兵攻金人,金人击之,京兵败走,堕死于护龙河者甚众,城遂陷。金人焚南薰诸门。
浚水旧在城北。《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十一年,为大沟于北郭,以行圃田之水。县北有浚水,像而仪之,曰浚仪。《志》云:今城西三十里有寒泉陂,即《诗》所称者。浚水为汴所夺,故汴水经大梁北,亦兼浚水之名。汉明帝时,王景作浚仪渠,盖即汴渠也。《水经》亦谓之渠水。
通济渠在城西南二里。隋炀帝所凿,以引汴水。杜佑曰:陈留郡西有通济渠,炀帝大业初开,以通江淮漕运,兼引汴水。又城西十里有琵琶沟,从中牟县流入,本秦汉运路。炀帝幸江都,始凿沟入通济渠。以形似琵琶,因名。又有睢阳渠。《魏志》:建安七年,魏武至浚仪,治睢阳渠。盖东达睢阳之渠也。○掣水河,有二:一在城南戴楼门外,东流;一在城东扬州门外,南流,俱至城东南二十里入决河。前朝洪武中,黄河决溢,疏凿二河以分泄之,因名。
金明池在城西故琼林苑北。宋太祖置神卫水军以习舟师。太平兴国元年,诏凿池,引金水河分注焉。每临幸观水战。祥符六年,诏诸军选江淮习水卒,于金明池试战棹,立为虎翼军,营于池侧,又讲武池,在南薰门外故玉津园,东抵宣化门。宋建隆四年,凿以习水战,引蔡水注之,名教船池。开宝六年,改曰讲武池。又凝碧池,在城东南平台侧,唐牧泽也。宋真宗时,凿为池。今俱淤塞。
沙海在府城西北十二里。《战国策》:齐欲发卒取周鼎,颜率说曰:梁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指此也。隋文帝疏凿旧渠,引汴水注之,习舟师以伐陈。今塞。
蓬陂即蓬泽也。在府东南二十四里。《左传》哀十四年,宋皇野语向巢:逢泽有介麋焉。逢泽去宋远。或曰:逢,犹遇也;泽,即宋之孟诸。周显王二十六年,秦孝王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蓬泽以朝王。《汲郡古文》:梁惠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汉志》:开封有逢、忌之川,谓蓬陂、忌泽也。后合为蓬泽,亦名蓬陂坞。亦为蓬关。晋永嘉末,石勒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是也。其地又为陈川城。晋大兴初,蓬陂坞主陈川自称陈留太守,附于祖逖,继而以浚仪叛降石勒。逖攻川于蓬关,勒救之,逖败退。勒寻遣将桃豹守川故城,逖亦遣将韩潜分据其城,潜由东门,豹由南门。勒遣将运粮馈豹,至汴水,逖遣别将冯铁邀击,尽获之。豹宵遁,逖使韩潜进屯封丘,冯铁据二台,逖镇雍丘,威声甚振。二台,即在陈川城内。韩潜与桃豹据城时,潜居东台,豹居西台,是也。《唐志》:蓬泽,亦为蓬池。天宝六载,改为福源池,禁鱼采。○雾泽陂,在府西南。宋熙宁九年,议引陂水至咸丰门,合京索河。元?初,诏斥雾泽陂,募兵承佃,增置水匮,为广济河上源。今涸。
?堤《一统志》:在城东六里。堤东至归德,凡三百余里,亦曰蓼堤。世传梁孝王徙都睢阳时所筑。○翟桥堰,在城西,宋建隆元年置。又绍定五年,蒙古兵由唐邓趣汴,金人议开短堤,决河以卫京城。短堤,城北小河堤也。
时和驿渡府北十里,为防河要地。又府西北十五里有张家湾渡,又北五里为陶家店,与府西北三十五里之刘兽医口渡、府东北三十里之汪家楼渡,皆河防冲要也。又有翟家口渡,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汴故宫在府城内正北。朱梁始都此,曰建昌宫。石晋改为大宁宫。周显德中,尝修治之。宋营缮益广,谓之大内。正殿曰大庆,其别殿以数十计。又有苑内诸殿,绵延相属。金人南徙,复修而广之。明为周王府第。又寿圣宫,在大内之东,宋为母后所居。○龙德宫,在城内西北隅,宋徽宗潜邸也。即位后,广之,易今名。又延福宫,在府城安远门内,亦徵宗所建,为金兵所毁。又城内端礼街东西有东西景灵宫,宋时奉安历代御容处。府东南三十里又有太一宫,宋太平兴国中所建祠宫也。
临蔡关府东南四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浚闵水入蔡河,沿颍入淮,以伐南唐,曾置关于此。今土人呼其地为关头。○通津关,在府东北。五代周显德中,疏汴水入五丈河,以通齐鲁,置关于此。
繁台在府南五里。本师旷吹台也,梁孝王增筑焉。后有繁氏居台侧,因曰繁台。繁,音蒲。朱梁开平初,改为讲武台。《水经注》:台北有牧泽,中出兰蒲,方一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晋世丧乱,乞活凭居,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台城。唐中和二年,黄巢围陈州,不克,引军东北趣汴州,屠尉氏。其将尚让以骁骑五千逼大梁,至于繁台,全忠将朱珍等击却之。五代刘汉初,知远自洛阳入大梁,杀契丹所留幽州卒于繁台之下。
封台在南薰门外。洪武初,幸汴时所筑。又有奉天台,在城内布政司治后,亦幸汴时祭天之所。○岳台,在城西九里。六国魏时筑此台,遥事霍山神。宋太祖建隆三年,临幸岳台,习骑射。又讲武台,在城西千秋门外之杨村,宋太宗所筑。咸平二年,又于都城东北二十里东武村筑台,大阅。熙宁八年,又大阅八军阵于宫城南之荆家陂。
杏花营城西二十里。宋嘉定八年,蒙古由汝州间道袭金汴京,至杏花营,金人击却之。元末,刘福通据汴,察罕帖木儿遣兵四面攻围,自将铁骑屯杏花营,是也。成化十四年,黄河决于此。
陈桥驿在城东北二十里。亦曰陈桥镇。石晋末,杜重威以晋军降契丹,契丹主入汴,使重威以其众屯陈桥,谋悉诛之。不果。宋太祖为军士推立于此。咸平二年,契丹南寇,帝亲御之,车驾次陈桥,进次澶州。前朝洪武初,徐达定山东,引军攻汴梁,至陈桥,元将左君弼等迎降。今有陈桥,在驿之北。自陈桥北六十里,即大名、长垣县。
上源驿在城内。李克用引军救朱全忠,全忠宴之于上源驿,乘夜掩袭克用处也。晋天福五年,改为都亭驿,又作班荆馆于景阳门外,以延敌使。又怀远驿,在城东,周显德五年置。宋太平兴国二年,改为都亭驿。又景德三年,作怀远驿于汴河北。○大梁驿,在府治东北。《志》云:县治东有时和递运所。俱国初置。
朱仙镇在城南四十五里。宋绍兴十年,岳飞大败金人于郾城,进军朱仙镇,是也。今商旅所经,以朱仙为水陆会集之所,南舟北车,从此分岐矣。又城南五里有朱仙顿。又南五里为棘店顿,宋时尝射猎于此。○白沙镇,在城西三十里。金兀术自郑抵白沙,距汴京密迩,宗泽击却之。
八角镇在顺天门外。唐光启三年,蔡贼秦宗权败朱全忠于此。宋靖康初,梁师成赐死于八角镇。○边孝村,在城北十五里。唐光启中,朱全忠败秦宗权之兵于此,追至阳武桥。桥盖在阳武县界,时宗权退屯郑州也。
七里店在城北二十里。今圮于水。五代汉隐帝末,郭威自邺趣汴,至封丘,汉主遣诸军拒之。侯益等屯赤冈,慕容彦超军于七里店,既而南北军遇于柳子陂。陂在七里店之东北。胡氏曰:在封丘之南,汴郊之北。又汉主自将御郭威,夜宿七里寨,即此。又郭威篡汉,自澶州而南至七里店,进营于皋门村。薛居正曰:开封县郭外有皋门原。○赵村,在城西南六里,汉隐帝遇害于此。又封禅寺,在府城东。石晋末,契丹入汴,百官出迎于封禅寺,既而契丹迁晋主及其家人于寺内。
板桥在城西七里。唐大历十一年,河阳三城使马燧破汴,宋叛将李灵曜引军西屯板桥。光启三年,秦宗权寇汴,其党张?至屯北郊,秦贤屯板桥,既而为朱全忠所败。
郭桥在城西北。唐长庆二年,宣武军乱,以韩充为节度使。充自滑入汴,军于千塔。胡氏曰:其地在汴城北。既而败宣武乱兵于郭桥,进军万胜。《九域志》祥符县有郭桥镇。万胜,见中牟县。○彰化桥,旧在汴城北,跨广济河。宋天僖二年,幸彰化桥北教场阅武。
陈留县府东五十里。东北至兰阳县五十里。春秋为留地,属郑,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秦置县。汉为陈留郡治。晋陈留国治小黄,县废入焉。隋开皇六年,复置,属宋州。大业三年,属梁郡。唐初,属杞州。武德四年,属汴州。五代属开封府。后因之。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四十八里。
○陈留故城县北二十里,秦旧县也。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又郦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处也。汉元狩初,尝建行宫于城内。晋《太康志》:故城南三里又有小陈留城。今县盖隋所置。
小黄城县东北三十里。汉县,属陈留郡。高祖母昭灵后葬此,曰小黄园。晋为陈留郡治。后魏因之。北齐废。或谓之下黄。今地名小黄村。元延?中,大河自小黄村口决入,下流合颍入淮。○斗城,在县南三十五里。《左传》:子产葬伯有于此。又县境有瓶乡,后汉建武初,封王常为侯邑。
临济城在县西北五十里,秦邑也。秦二世二年,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齐、楚救魏,邯大破齐楚军,杀齐王田儋于临济下。汉初,曹参略陈留,取临济,是也。刘昭曰平丘有临济亭,即此。
牛首城在县西南十一里。《左传》桓十四年,宋伐郑,取牛首。襄十年,晋伐郑师,取牛首。俗谓之车牛城。○老丘城,在县北四十里。《左传》定十五年,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又县西北九十里有平丘城,今见直隶长垣县,盖与县接界也。
仓垣城在县西。城临汴水,一名石仓城。相传郑庄公所筑,以盛仓粟。晋怀帝永嘉三年,石勒寇信都,诏将军王堪等讨勒。勒略魏郡至黎阳,王堪退保仓垣。明年,勒攻仓垣,杀王堪。四年,石勒复围陈留太守王赞于仓垣,为赞所败。五年,豫州都督苟?以洛阳饥困,表请迁都仓垣,不果。既而洛阳陷,豫章王端自洛东奔仓垣,苟?率群官奉为皇太子,置行台。寻自仓垣徙屯蒙城。永和八年,晋将谢施屯仓垣,寻使荥阳太守刘遁守此。后没于慕容燕。太和四年,桓温伐燕,不克,奔还,自东燕出仓垣,凿井而饮。后又为姚秦所得,置兖州于此。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沈林子自汴入河,克仓垣。宋永初三年,魏将滑稽陷仓垣,陈留太守严棱降,魏仍置陈留郡于此。《水经注》:汴水出浚仪县北,东经仓垣城南,即大梁县之仓垣亭也。魏收《志》浚仪有仓垣城。旧《志》:城在陈留西南五十里。今城邑改置,故址不可复迹矣。
莘城县东北三十五里。《括地志》:陈留县东有莘城,古莘国,即传所谓莘墟也。别详见山东曹县。又县南十五里有空桑城,相传伊尹生此,盖亦因莘城而名。
○黄河在县北三十里。自祥符封丘县流入境,又东入兰阳县界。
汴水旧在县北五里。自祥符流入县界,又经小黄城南,而入杞县界。○沙水,在县西南十里,即故蔡河也。东流入杞县。
睢水旧在县东北四十里。合小黄河入杞县,又东经归德府之睢州,达宁陵县。后汉建安七年,曹操军谯,至浚仪,治睢阳渠,盖因睢水而作渠。《汉志》注:睢水于浚仪首受莨荡渠,东至取虑而入于泗。取虑,见南直虹县。
巴河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一名泌水,黄河之支流也。元大德九年,黄河决溢汴梁,因自汴梁东开董盆口,导支河入巴河,以杀其势。既而正河流缓,并趣支流,巴河不能容,因南决归德诸处,北入济宁境内,大为民害,复塞治之。今东经兰阳仪封县南,入归德府宁陵县界,复入于大河。
鲁沟在县西北十七里。源出祥符之蓬泽,又东南经杞县南,而合于汴河。○观省陂,在县东。唐贞观十八年,县令刘雅作陂蓄水,溉田百顷。
○逍遥宫在县南六里。隋大业二十年建,寻废。○莘城驿,在县治南。明初置。
杞县府东百里。东北至睢州考城县九十里。古雍国,黄帝之后。周为杞国。汉置雍丘县,属陈留郡。晋属陈留国。后魏置阳夏郡。北齐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置杞州。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梁郡。王世充亦置杞州于此。唐初因之。贞观六年,州废,县属汴州。五代晋改为杞县,汉仍曰雍丘。宋因之。金正隆后,复为杞县。元为南杞县。明曰杞县。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百二十三里。
○雍丘城今县治。《汉志》:故杞国,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于此。先春秋时,徙鲁东北,后属宋。战国属魏。雍,一作?。《左传》襄九年,郑围宋雍丘,宋皇瑗围郑师,取之。《史记·郑世家》:?公十五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又秦蒙骜拔魏雍丘。秦二世二年,沛公、项羽自定陶西略地,破秦军于雍丘。又曹参南攻雍丘,击李由军,破之。后汉兴平二年,陈留太守张邈使其弟超保雍丘,曹操攻拔之。魏曹丕改封曹植为雍丘王。东晋初,镇西将军祖逖为豫州刺史,镇雍丘,屡破石勒军,大河以南,多为晋土,是也。刘宋永初三年,魏人渡河南侵,司州刺史毛德祖遣将刘怜戍雍丘以备之。唐天宝十载,真源令张巡起兵讨安禄山,西至雍丘,贼来攻,屡败之。
外黄城县东北六十里。《左传》:鲁惠公季年,败宋师于黄。杜预曰:外黄县东有黄城。《战国策》:苏代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秦置外黄县。二世二年,沛公、项羽自雍丘还攻外黄。汉四年,项羽攻外黄,怒其不早下,将坑之,以舍人?言而止。汉亦曰外黄县,属陈留郡,郡都尉治焉。张晏曰:魏郡有内黄,故此加外。晋属陈留国。后魏主焘延和三年,置徐州于外黄。皇兴初,州罢,县亦寻废。高齐复置外黄县。隋属曹州。唐初属杞州,贞观六年废。《陈留风俗传》:外黄有大齐城、小齐城,又有莠仓、科禀二城,皆汴水所经。杜佑曰:外黄县东有黄城,兵乱之后,城邑丘墟,因曰黄墟。晋大和四年,桓温伐燕,燕慕容厉逆战于黄墟,败走。又曲棘里,刘昭曰:在外黄城中。《春秋》:昭二十五年,宋公佐卒于曲棘。
高阳城在县西二十五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郦食其居此,沛公兵过之,食其入谒,自称高阳酒徒。文颖曰:高阳,聚邑名也。亦曰高阳亭。汉文帝子武改封梁,其地北界太山,西至高阳。后汉初平中,蔡邕封高阳侯,即此。魏收《志》:雍丘有高阳城。
围城县南五十里。春秋时郑地。昭五年,晋韩起逆女于杞,还过郑,郑伯劳诸圉。《战国策》:楚人说顷襄王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汉置圉县,属淮阳国。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讨之,败于圉北,即圉城北也。后汉属陈留郡。晋属陈留国。后魏曰圉城县,属阳夏郡。北齐县废。隋复置,属宋州。唐初属杞州,贞观六年废。五代周显德三年,征淮南,驻师于圉城镇,即此。今亦曰南圉镇。
令狐城在县西三里。唐至德初,令狐潮等攻雍丘,数月不下,乃置杞州,筑城于雍丘之北,以绝张巡粮援,即此城也。既而巡弃雍丘,东守宁陵。○肥阳城,在县东北二十里。《城冢记》:禹治洪水,在肥泽之阳,因筑此城。今有西肥集。
张柔城县北七里。元张柔镇雍丘时所筑。亦名新城。《元志》杞县:元初,河决,城之北面为水所圮,遂为大河之道,乃于故城北二里河北岸筑新城置县。继又修故城,号南杞县。盖黄河至此分为三:其大河流于二城之间,其一在新城之北睢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俗称三叉口。
成安城在县城东。汉县,属陈留郡。后汉县废。《风俗传》:成安县,今名利望亭。《隋志》:外黄县,齐废成安县入。○阳乐城,在县东北四十里。《述征记》:城在汴北一里,周五里。盖苻秦时所置。又有祺城,在县西北十八里,亦曰箕城。隋末,王世充尝置县于此。又吴起城,《志》云:在县东北十里。相传吴起屯兵处。
○桃陵在县东南十里。唐至德初,张巡守雍丘,击贼众于白沙涡,还至桃陵,遇贼救兵,悉擒之,即此处也。白沙涡,在归德府宁陵县。又县东南三十五里曰青陵,亦名青陵保。县西南五十里曰翟陵,又十里为石陵。县东北二十里有武陵,皆土阜也,俗亦谓之五陵。今多漫漶者。○韩冈,在县西三十五里,又西至陈留四十里,往来所经之道。
○汴水在城北。自陈留县流入,经县东北境而入睢州界。《志》云:县北四十里有蒲口,旧时汴水分流处也。元大德初,河决于此。
睢水在县北五十里。自陈留县流入境,又东入归德府睢州界。《水经注》:睢水首受浚仪莨荡水,东经高阳故亭北,又东径雍丘县故城北。
鲁沟在县南。自陈留县流入境,下流入于汴河。○白杨陂,在县东。《水经注》:陂方四十里,储水溉田处也。今涸。
汉堤在县北。即汉永平中王景所治者。县有堤河,因此而名。又北五里有隋堤,大业中所筑,自大梁至灌口者也。灌口,或曰即老鹳河。见南直淮安府。
○鸣雁亭在县北四十里。《水经注》:氵反水东径亭南。《春秋》成二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俗谓之白雁亭。○雍丘驿,在县城东北,明初置。
通许县府东南九十里。东至杞县六十里。本陈留、扶沟二县地。宋初置通许镇,咸平中升为咸平县,属开封府。金改今名。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上仓城县西八里。五代周世宗所筑,为漕运转输之处。
??冈县东南四十里。相传有凤集此,故名。县境又有吴召冈、李大冈、青冈、竖冈、朱砂冈、扌祭子冈、七里等冈,大者绵亘数里,居民避水患,多筑庐于其上。《志》曰:县当祥符、陈留二邑之冲要,冈阜环列,河流萦绕。
○蔡河在县西。《志》曰:蔡河自祥符之范村流入县北,分为两道,名双沟河,至县西复汇而为一,下入扶沟,建闸启闭,宋时通江淮之漕道也。《宋志》:建隆二年,浚蔡河,设斗门节水,自京距通许镇。○旧黄河,《志》云:自汴西杏花营分流,经县西三里,南达扶沟。今涸。
太康县府东南二百里。东至睢州柘城县八十五里,南至陈州七十里。相传夏太康所筑城。汉置阳夏县,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后魏属阳夏郡。高齐置淮阳郡。隋初郡废。开皇七年,改县曰太康,属陈州。王世充置夏州于阳夏,即此。唐复为太康县,属陈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宋宣和初,改属拱州。金仍属开封府。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三十六里。
○阳夏城即今治,汉县也。秦为阳夏乡,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也。汉元年,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逆太公、吕后于沛,楚发兵距之阳夏。五年,追项羽至阳夏南。洪氏曰:阳夏乡,今去太康县三十里。后汉建安初,陈王宠屯阳夏,袁术遣客诈杀之。晋永嘉五年,石勒攻陈留太守王赞于阳夏,擒之,即此地。又县西北五里有霸王台,临涡水,俗谓之项王将台,亦曰汉王台。县南二十里又有南拒台、北拒台,相传楚汉相拒处,相去各一里,亦谓之南拒城、北拒城。
○涡水在县北五里。其上源自通许境接蔡水,流经县北,东南经柘城县及鹿邑县境,又东入江南亳州界。《水经注》:涡水首受蔡,东流经阳夏北,其下流入于淮。是也。今有秋江泊,在县东南二十里,渡通柘城。○五里口渡,在县西南五十里,路通西华县。
○义安驿在县南三十五里。路出陈州,此为中顿处。又县西南三十里有长陵冈,洪武初置递运所于此。
尉氏县府南九十里。西南至许州百三十里。春秋郑大夫尉氏邑。秦置县。汉属陈留郡。晋属陈留国。后魏亦属陈留郡。东魏改属开封府。北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属许州。王世充于此置尉州。唐武德四年,改置洧州,或作南汴州。贞观初,州废,县属汴州。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康阴城县东南四十里。隋末置。唐初属洧州,贞观初废。《志》云:武德四年,安抚使任瑰于古齐城置康阴县。又有苑陵城,在县西南四十里,古山氏城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山氏,即此。唐武德四年任瑰于新郑县界内,移苑陵县治山氏城,属洧州。贞观初废。
向城在县西南五十里。《左传》襄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杜预曰:向城在长社东北。又十四年,晋及诸侯会吴于向,即此。○菟氏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左传》昭五年,郑伯劳楚屈生于菟氏。又蒋城,在县西六十里,与新郑接界。或以为即春秋时蒋国,所谓凡、蒋、邢、茅者。又有钟城,魏钟繇故居,在县西北五十里。
鸡鸣城在县西南三十里。《竹书》:魏惠成王元年,韩伐魏,军于?泽陂,北对鸡鸣城。是也。又七里为三亭冈。秦王稽与范雎言:待我三亭之南。即此。○蔡陂城,在县西南四十里,与鸡鸣城相近。《志》云:隋末,尝置县于此。
○沙水县东五十里。自祥符县流入,即宋之惠民河。宋祥符元年,惠民河决于尉氏,遣使修塞。县东有康沟,流合惠民河,即长明沟之支流也。又有笔沟,在县东北四十里,端直如笔,流合于康沟,引而南,合于大沟。其合处有大流堰,宋所置也。
长明沟在县西南四十五里。源出许州长葛县界,经县西南汇为大陂,谓之蔡泽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或曰即?泽陂也,在鸡鸣城南。长明沟又东南流,与大沟合。○大沟,在县西南十五里,东南流,与县境众水汇。今下流入于决河。
○陵树亭县东北三十五里。亦曰陵树乡。汉建安中,荀攸封陵树侯,即此。其东有少曲亭。《志》云:少曲亭,在县东。《陈留风俗传》: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少城。《水经注》:康沟东经扶沟县之白亭,又东经少曲亭。此河南之少曲也。○尉氏驿,在县治东,明初置。
洧川县府西南百五十里。南至许州六十里,西北至新郑县亦六十里。春秋郑之曲洧。汉为颍川郡新汲县地。唐初为尉氏县地。宋为宋楼镇,属尉氏县。金始置洧川县,旧治在今县南十里。前朝洪武初,以水患迁今治。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新汲城在县南。春秋时曲洧也。成十七年,公会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汉神爵三年置新汲县,以河内有汲县,故曰新汲。后汉章帝封马防为侯邑。晋仍属颍川郡。后魏因之。东魏改属许昌郡。北齐废。唐初复置,属洧州。贞观初废。
匡城在县东北。《左传》文元年,卫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又定六年,公侵郑,取匡。此郑国之匡城也。
○牛脾山在县西南十里。有小阜,俗谓之牛脾山。旧传即郑庄公阙隧见母处。
○洧水在县南。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至禹州密县,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泊河,经长葛县北,为双济河,至县南,又名双泊河,西南有青龙泉水合焉,经朱曲镇,又东经鄢陵、扶沟、西华县境而合于颍水。
○朱曲镇在县东南。本属尉氏县。金曰朱家曲,改属今县。洧水至此,回曲而东,因名。○洧川驿,在县治西,明初置。
鄢陵县府南百六十里。西南至许州六十里,东至扶沟县四十里。春秋郑邑。战国属韩。汉置鄢陵县,属颍川郡。晋及后魏因之。东魏属许昌郡。北齐省入许昌县。隋开皇七年,复置县。十六年,又置洧州于此。大业初,州废。王世充复置。唐因之。贞观初,州废,县属许州。宋改今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二十九里。
○鄢陵城旧城在今县西南四十里。《春秋》隐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成十六年,晋败楚于鄢陵。韦昭曰:古鄢国,为郑武公所灭。《国语》虢、郐八邑,鄢其一也。《史记》:韩宣惠王十四年,秦败我于鄢。又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鄢、郢,破之。胡氏曰:时楚迁寿春,所谓鄢者即此;郢,谓陈州也。魏曹丕封弟燕王宇为鄢陵王,筑台于城中,名燕王台。唐初移今治。《括地志》:故城在今鄢陵县西北十五里。又县南有朱濞城。濞,汉初功臣,封鄢陵侯,因筑此城。
安陵城《括地志》:在县西北十五里。本郑地。《史记》:齐宣公四十三年,田庄子伐鲁、葛及安陵。战国时,魏襄王弟安陵君封于此。公子无忌所云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者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灭魏,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水经注》:安陵,一名富平。《陈留风俗传》:尉氏安陵乡,故富平也。汉昭帝封张安世为侯邑。盖旧为尉氏县界。又《后汉志》征羌侯国有安陵亭。征羌,见郾城县。杜佑云:安陵,在郾城东南七十里。又鲁,鲁城;葛,长葛也,俱见后。
○洧水在县北二十里。自洧川县流入境,又东南入扶沟县界。
○五女店在县西三十里,又西南三十里即许州也。相传汉献帝后伏氏,与姊妹四人为操所害,葬于此。
扶沟县府南二百里。南至陈州西华县七十里。汉旧县,属淮阳国。以小扶亭有洧水之沟,因名。光武封朱鲔为侯邑,改属陈留郡。晋省。后魏复置。东魏属许昌郡。隋属许州。唐初于县置北陈州,寻废,以县属洧州。贞观初,仍属许州。五代梁改今属。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二十九里。
○扶乐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光武封刘隆为扶乐侯,即此。晋省。隋开皇十六年,置扶乐县,属陈州。唐贞观初废。《志》云:扶乐城,亦曰大扶城,其北又有小扶城。沙水径二城之西而东南流,即蔡河矣。
固城在县西南尹村保。《通典》云:汉所筑,周回皆水,势甚固。其水亦曰二备沟。宋杨侃《东京赋》所云“城通两扶,沟逾二备”者也。
雍氏城在县西南四十里。《春秋》襄十八年,楚伐郑,侵雍梁。又襄三十年,郑伯有奔雍梁。《战国策》,楚围韩雍氏,即雍梁也。杜预曰:阳翟东北有雍氏城。今城接禹州界。
○蔡水在县城东。自通许县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陈州界。
洧水在县西。自鄢陵县流入境,又东南入西华县界。《宋志》:洧水自许田注鄢陵,东南历扶沟,合于蔡。又氵異水,自临颍历鄢陵、扶沟,亦合于蔡。盖宋时导蔡河上流以通漕处,亦谓之闵河。
○桐丘亭在县西二十里。亦曰桐丘城。《左传》庄二十八年,楚侵郑,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又哀二十七年,晋荀瑶伐郑,次于桐丘。杜预曰:许昌东北有桐丘城。今其地接许州东北境,亭盖与许州接界。《陈留风俗传》:县有白亭,楚封太子建之子胜为白公,居此。又有雕陵亭,即庄子所云游于雕陵之樊者。
中牟县府城西七十里。西至郑州七十里。春秋郑中牟邑。汉置县,属河南郡。高帝封功臣单父圣为侯邑。晋属荥阳郡。后魏省,寻复置。东魏初,增置广武郡,治此。后周移县治圃田。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内牟,属郑州。十六年,改曰郏城。大业初,又改为圃田县,仍徙旧治。唐初复改中牟,并置牟州。贞观初,罢州,以县属管州。龙翔初,改属郑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唐复属郑州。宋仍属开封。今城周六里,编户三十七里。
○中牟旧城在县东六里,县旧治也。东汉初平二年,朱?谋讨董卓,以河南残破,东屯中牟。三年,为卓将李亻?等所败。唐乾符三年,山东盗王仙芝等陷阳武,攻郑州,昭义将雷殷符屯中牟,破走之。前朝天顺中,徙今治。○清池废县,在县西。《寰宇记》中牟有清阳亭。唐初置清池县,属管州。贞观初废。
官渡城在县东北十二里,即中牟台也,亦曰曹公台。建安四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口。裴松之《北征记》: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袁绍、曹操垒尚存焉。晋永嘉初,东海王越镇许昌,以石勒寇掠兖州,遣苟?等拒之于平原、阳平间,越出屯官渡,为?声援。又县西南有林亭。《左传》宣元年,楚?贾救郑,遇晋军于北林,即此。
○牟山县北五里。县南二十里有土山。又县西南有马陵。《志》云:陵绵亘五十余里,或曰即故河堤也。
○汴水在县南。又东流入开封城南。今淤。或曰在中牟故城北。唐中和四年,李克用等败黄巢于陈州,巢自陈趣汴,至中牟,又自中牟逾汴而北,克用邀击之于封丘,是也。
官渡水在县北中牟台下。鸿沟自荥阳下分二渠,一为官渡水是也。圃田泽在其南,又北则为黄河。胡氏谓:官渡即黄河也,故袁曹相距。沮授曰:悠悠黄河,吾其济乎!按袁绍败后,幅巾渡河,则黄河在官渡北矣。
汜水在县南。东北入官渡水,今涸。杜佑曰:此为东汜水。《左传》僖三十年,晋及秦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盖此水之南也。又襄九年,晋会诸侯伐郑,师于汜,盖亦东汜云。
刁马河在县东南。旧通汴河,宋元丰五年,范子渊等开清汴渠,引洛入汴。既而汴水增涨,提举司言:京西四斗门,近京惟孔固斗门可以泄水入黄河。其孙贾斗门,虽可泄水入广济,然下尾窄狭,不能尽吞。惟于万胜镇旧减水河汴河北岸,修立斗门,淘旧河,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刁马河,是也。今堙。
圃田泽在县西北七里。《周·职方》:豫州薮曰圃田。《史记》:魏公子无忌曰: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援。刘伯庄曰:囿,读圃,即圃田泽,中多产麻黄,《诗》所谓东有甫草也。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高者可耕,洼者成汇。今为泽者八,若东泽、西泽之类;为陂者三十六,若大灰、小灰之类,其实一圃田泽耳。
五池沟在县西。亦曰五池口,今涸。曹魏嘉平二年,司马懿讨王凌还,魏主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宋张洎曰:莨宕渠自荥阳五池口出,注为鸿沟。是也。
王满渡在县南。旧为汴河所经津济之处。唐中和四年,李克用救汴州,自许州而北,追及黄巢于王满渡,乘其半济,奋击,大败之。《唐书》:渡在中牟北。
○万胜镇在圃田泽之北。亦曰万胜寨。唐长庆二年,宣武军乱,命韩充为宣武帅。充自滑州入境,军于万胜。光启三年,秦宗权将卢瑭军万胜,夹汴口为梁,以绝汴州运路,朱全忠袭取之。后唐同光四年,帝幸关东,至万胜镇,闻李嗣源入汴,遂还。宋景德二年,开封府言:万胜镇先置斗门以减河水,今汴河分注浊水,入广济河,堙塞不利。帝以斗门本泄京索河,泛流入汴,不便壅塞,命高置斗门。胡氏曰:万胜镇在中牟东,距大梁不过数十里。○白沙镇,在县东三十七里。《九域志》县有白沙镇,与祥符县接界。
曲遇聚在县西。司马彪《郡国志》:中牟县有曲遇聚,沛公破秦将杨熊于曲遇,熊走荥阳。又《世家》:曹参自开封西击杨熊,军于曲遇。是也。曲,丘羽反;遇,音?。○圃田驿,在今县治东,明初置。
阳武县府西北九十里。北至卫辉府新乡县八十里。秦博浪沙地。汉置阳武县,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东魏属广武郡。北齐省。隋复置,属郑州。唐因之。五代时属开封府。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五十四里。
○博浪城在县东南五里,即张良令力士击秦始皇处。司马贞曰:浚仪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相距于官渡,绍军阳武,依沙?追为屯,东西数十里。沙?追,或曰即博浪沙。○北埭城,《寰宇记》:在县北十里。其地又有南埭城。《左传》襄五年,楚伐陈,诸侯会于城埭以救之,即此二城也。杜预曰:酸枣县西南有埭城。
○黄河旧在县北,今在县南。自原武县流入境,又东入封丘县界。
白沟在县东南三里,又东南入封丘县界。《水经注》:济水经阳武故城南,又东为白马渊,泉流为白沟。或谓之白河。唐载初元年,引汴水入白河,即此。今涸。
原武县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南至郑州六十里,北至卫辉府获嘉县百里。汉县,属河南郡。晋省。后魏复置,属荥阳郡。东魏改属广武郡。北齐县省。隋置原陵县,开皇十六年复曰原武。唐属郑州。宋熙宁中,省入阳武县。元?初,复置。金属郑州。元因之。明初,改属开封府。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卷城在县西北七里。苏秦说魏王曰:北有卷、衍。秦昭襄王三十二年,客卿胡伤攻魏卷,取之。又始皇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汉置县,属河南郡。建初二年,帝幸偃师,东涉卷津。晋卷县属荥阳郡。后魏因之。北齐废。《水经注》:河水经卷县北,又东至酸枣之延津,二邑皆河津之要也。
垣雍城在县西北五里。春秋时为郑地,亦曰衡雍。僖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还至衡雍。又文八年,鲁公子遂会晋赵盾于衡雍。后为垣雍。秦昭王四十八年,韩献垣雍以和。《战国策》魏王曰秦许我以垣雍;魏公子无忌谓秦有郑地,得垣雍,皆此也。城濮,见山东濮州。
安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志》云:周所置城。《史记·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至大梁而去。《括地志》原武有安城。《史记》:信陵君谓魏安?王,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成,出入赋之。谓此。明初置安城驿,正统中废,改置广武驿于荥泽县。共,见卫辉府;宁,见怀庆府修武县。
长城在县西北。徐广曰:荥阳卷县有长城,经阳武到密,六国魏所筑。《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盖是时长城犹在河西。其后河西属秦,因改筑长城于此。
○黑阳山在县北二十里,连阳武县界。黄河经其下。洪武二十四年,河决于此。又正统十三年,河决荥泽县,东及黑阳山,由蒲经澶四百余里,合黄河故道,北入会通河。蒲、澶,见北直长垣县及开州。
○黄河在县北二十二里。自荥泽流入县界,达于开封城北。《水经注》:河水东经卷县北。春秋时,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楚庄祀河,告成而还:皆此处也。隋大业十三年,李密攻东都,遣徐世绩自原武济河,取黎阳仓。
○扈亭在县西北。《春秋》庄二十三年,公会齐侯盟于扈。又文七年,晋赵盾与宋、卫、齐、郑、曹、许诸侯盟于扈。其后往往会盟于此,盖其地在四方道里中也。《竹书》:晋出公二十二年,河绝于扈。又有武修亭,或以为修鱼也。《秦纪》:惠文王后七年,韩、魏、燕、齐率匈奴共攻秦,秦使樗里疾与战于修鱼。
封丘县府北七十里。北至北直滑县一百四十里,东北至北直长垣县六十里。古封父国。《左传》赐封父之繁弱,是也。汉置封丘县,属陈留郡。后汉初平四年,袁术屯封丘,曹操自鄄城引兵击走之。晋属陈留国。大兴三年,祖逖遣其将韩潜屯于此,既而石勒遣石虎引兵南侵,城封丘而还。后魏太平真君九年,并酸枣,景明二年改,仍属陈留郡。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滑州。唐属汴州。宋属开封府。金大定中,河水坏没,迁治新城。元初,城复为河所坏,乃因故城遗址,稍加修葺,迁治焉。明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四十三里。
○黑山在县北五里。后汉初平四年,袁术引军屯于黑山,曹操断术粮道,术败走,即此。
○黄河在县南五十里。旧时沁河自山西沁源县来,由阳武入县界于家店,河水挟沁东决漕运,为害甚烈。弘治中,副使张鼐从于家店疏决故道,筑堤以免泛滥之虞,至今赖之。
黄池在县西南七里。东西广三里。《春秋》哀十三年,公会晋侯吴子于黄池。薛瓒曰:《国语》吴子掘深沟于商鲁之间,以会晋公午于黄池,正此地也。杜预曰:封丘县南有黄亭及济水。《史记》:韩昭侯二年,宋取我黄池。又《魏世家》:惠王十六年,侵宋黄池,宋复取之。即此。
濮渠在县西南。首受[1111],东北流至县,引以溉田,又东北流,入北直开州界。
翟沟在县南八里。即白沟也,音转为翟。西接黄河支流,引渎东入,环带萦纡,澄澈如鉴。一名涤渠,亦曰湛渠。孟康曰:春秋时,宋败长狄侨如于此,因名。自阳武县流入,又东南经祥符县境。今涸。
○桐牢亭在县北二里。韦昭曰:古虫牢,郑地也。《春秋》成五年,公会晋侯,同盟于虫牢。襄十八年,楚侵郑,至于虫牢。定八年,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围虫牢。今谓之桐涡。○长丘亭,在县东。《左传》:宋败狄于长丘。《史记》宋武公获长狄侨如处也。
黄亭杜预曰:在县南七里黄池之上。又南三里有云响亭。晋吴之会,诸侯云集响应,共筑此城,因名云响城。又有期城,在黄池旁,亦以诸侯相期于此而名。
中栾镇在县南大河北岸。元人运道,以此为中顿。明初,徐达下汴梁,驻军中栾,然后率步骑入虎牢,既又规取河北,复自中栾渡河,下卫辉,是矣。县西北一里又有周太祖营,相传五代时郭威屯兵处。
延津县府西北九十里。东北至卫辉府胙城县四十五里,西北至卫辉府新乡县七十里。本郑之廪延。秦置酸枣县。汉属陈留郡。晋因之。后魏属东郡。北齐并入南燕县。隋开皇六年复析置酸枣县,属滑州。大业初,改属荥阳郡。唐复属滑州。五代梁开平元年,属开封府。宋政和七年,改延津县。金贞?三年,置延州。元至元九年,复为延津县。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二十七里。
○酸枣城县北十五里。本郑之廪延邑。《左传》隐元年,郑叔段侵郑,至于廪延。亦曰酸枣。襄三十年,郑以伯有之乱,游吉奔晋,驷带追之,盟于酸枣。《战国策》:苏秦曰:魏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史记》:魏文侯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取郑北而城之也。秦始皇五年,使蒙骜攻魏,拔酸枣。汉县治此。武帝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邑。后汉中平末,关东共起义兵讨董卓,兖州刺史刘岱等与曹操屯酸枣。《陈留志》:城内有韩王故宫阙,疑战国韩尝都此。又县东南二里有酸枣山,俗呼为土山,黄河昔尝绕其下。《邑志》云:山在县西南五里。后唐同光三年,治酸枣遥堤,以御决河。周广顺二年,河决酸枣,寻修塞之。
○黄河旧在县北。成化十四年,河决县西之?村,泛滥七十余里。十五年,徙流县南,入封丘县界。
濮水在县北。今涸。《水经注》:濮水自酸枣首受河而东北注,经燕城南。盖与封丘之濮渠异源而同流也。详见山东濮州。燕城,见胙成县。今黄河迁决,濮水绝流矣。
延津杜预曰:酸枣县北有延津。《水经注》: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后汉初平二年,董卓入关,袁绍自河南还军延津。建安五年,曹操以袁绍攻白马,引兵趣救。荀攸曰:今兵少不敌,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以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从之。既败绍军,引还,绍渡河追至延津南。操勒兵,驻营南阪下,及战,大破绍军。晋咸和四年,石勒破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灵昌津。《志》云:唐卫州新乡县有延津关,盖在延津北岸。曹操救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至延津,盖在延津南岸。今详见北直滑县。
乌巢泽在县东南。《三国志》:许攸谓曹操曰:袁氏辎重,在故市乌巢。操遂出奇兵攻烧之,绍因此败亡。今故市城在郑州北。《水经注》:济渎又东,经酸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亭。
○香台关在县西北。地名沙门镇,有巡简司。○廪延驿,在县治东南。县治西又有廪延递运所。
兰阳县府东北九十里。北至直隶长垣县七十里,东北至直隶东明县百二十里。汉东昏县地,属陈留郡。三国魏废县为镇。宋初,复置东明县。金析东明六乡置今县,取其首乡曰兰阳,以名,属曹州。元属汴梁路。今城周五里,编户三十八里。
○东昏城县东北二十里,故户牖乡也。《春秋》哀十三年,黄池之会,吴囚子服、景伯以还,及户牖,归之。秦属阳武县。陈平,阳武户牖人也,汉因封为户牖侯。后置东昏县。相传秦始皇东游至此,昏雾四塞,不能进,因名。有秦台废址存焉。《括地志》:东昏镇,在陈留东北九十里,即故县地。宋乾德元年,置东明县。金以县属南京。后避河患,徙河北。今见直隶东明县。○韩陵城,在县东北五十里。《志》云:元时徙县治此。又县东南八里有流渠城,旧亦为县治,以渠水所径而名,日久渐塞。
济阳城县东五十里。春秋宋地。战国属魏。苏代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秦二世二年,章邯等击灭魏咎于济阳。汉为济阳县,属陈留郡。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劭曰:即济阳县也。昭帝元平初,昌邑王初征至济阳,求长鸣鸡。又元帝永光三年,立子康为济阳王。建昭五年,徙王山阳,县仍属陈留。《后汉纪》:光武生于济阳宫,光明照室。盖县有武帝时东巡故宫。晋亦属陈留国。刘宋元嘉五年,徐州刺史王仲德攻魏济阳及陈留。又后魏延和二年,置徐州于此。皇兴初,州废。孝昌中,改属阳夏郡。隋属曹州。唐初省入冤句县。武德四年,复置济阳县,属杞州。贞观初复废。宋为济阳镇。冤句,见山东曹州。
○白云山在县西十里。山下有张良洞。山东南即张城山,周围三里,厥势如城。又县东北二十里为东冈头,有冈头铺,达仪封县十五里而近。
○黄河今在县北十五里,又东入仪封县境。旧《志》云:县北二十里有贾鲁河,元贾鲁所开。又三十里为马蹄河,旧名清河。秦始皇东游,饮马于此,因更名也。其下流俱入黄河,水势汹涌。嘉靖间,特于县东北十里开李景高河,以杀水势。万历十七年,河决李景高口,入睢、陈故道,寻塞。
巴河县南六里。自陈留县流入,又东入仪封县境。
○赵皮寨县北十余里。嘉靖五年,河臣盛应期请疏赵皮寨支河,绵延数百里,以济漕运。其地视河高数尺,功卒不集。
仪封县府东北百十五里。东至山东曹县百二十里,北至北直东明县百里。春秋时卫邑。汉为东昏县地。唐、宋为考城县地。金为考城县之通安堡。元置今县,属睢州。明初改今属。城周八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
○仪封城在县北十七里。相传仪封人请见孔子处。元于此置县。明初圮于河,因迁今所。《一统志》:仪城在兰阳东北二十里,亦为仪封乡。
○黄陵冈县东北五十里,接山东曹县界。金末,蒙古围汴,金主守绪以粮援俱绝,遂东巡,次黄陵冈,谋入开州,是也。亦曰黄陵渡。元末,察罕谋复汴梁,使舟师出汴东,略曹南,据黄陵渡,即此。详见山东曹县。又有青陵冈,在县北十五里。
○黄河在县北二十里。自兰阳县流入境,又东入睢州界。《志》云:县境有贾鲁旧河,自黄陵冈南经曹县梁进口,下通归德丁家道口。弘治中,刘大夏尝浚此以杀决河之势。今废。梁进口,亦曰梁靖口,由黄陵冈至梁靖口,凡八十余里。
巴河在县南八里。自兰阳县流入界,东南经杞县东北之乌冈,而达于睢州境。○黄渡湖,旧《志》:在县北?固阳乡,周围六十余里,盖大河所溢也。
新郑县府西南二百二十里。西南至禹州九十里,北至郑州七十五里。古有熊地,黄帝都焉。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战国时,韩哀侯亦都之。秦为颍川郡地。汉置新郑县,属河南郡。晋省县而城如故。永嘉末,荥阳太守李矩保聚于此。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郑州。王世充置溱州。唐州废,县仍属郑州。宋因之。金、元属钧州。明时隆庆中,始改今属。城周五里,编户二十九里。
○郑城古郑城,在县西北。郑武公始都此。《左传》:梓慎曰:郑,祝融之墟也。其城有渠门、皇门及?阝门、师之梁等门。《春秋》桓十四年,宋人以诸侯伐郑,焚渠门,入及大逵。宣十二年,楚克郑,入其皇门。襄十年,晋以诸侯之师伐郑,门于?阝门、师之梁及北门。二十六年,楚伐郑,门于师之梁。三十年,郑盟国人于师之梁之外,以子皙、伯有之乱也。昭七年,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又有墓门。襄三十年,郑伯有自墓门之渎入。杜预曰:墓门,郑城门。又纯门,或曰西门也。襄十八年,楚伐郑,门于纯门。又时门,郑南门也。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又哀二十七年,晋知伯伐郑,入南里,门于桔秩之门。桔秩之门,盖亦郑南门矣。又有闺门。昭元年,郑为游楚之乱,大夫罕虎、公孙侨、公孙段、印段、游吉、驷带私盟于闺门之外,实薰隧。杜预曰:闺门,郑城门;薰隧,门外道名。或曰闺门,郑内宫北门,如后世所谓复道云。
苑陵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秦邑。汉初,樊哙攻苑陵,先登。后置苑陵县,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后魏属陈留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四年,魏大都督宇文贵进据颍川,败东魏兵,东魏将任祥退保苑陵。隋大业初,省苑陵入新郑。唐初复置,属洧州。贞观初,废。
华城在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华阳亭。古华国。史伯谓郑桓公:华,君之土也。赧王四十二年,赵、魏伐韩华阳,秦昭王使白起救韩,败魏军于华阳之下,走芒卯,即此。《括地志》: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
制城在苑陵城东。《左传》成十六年,晋以诸侯之师伐郑,诸侯之师次郑西,迁于制田,即此。杜预曰:苑陵县东有制泽。又焦城,在苑陵东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
林乡城在县东二十五里。杜预曰:苑陵县东南有林乡,盖郑地。《左传》宣元年,诸侯会于?林以伐郑。又襄三十年,卫襄公如楚,过郑,郑伯有廷劳于?林。或谓之北林。《战国策》:苏代曰:兵困于林中。信陵君曰:自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是也。又有白雁陂,在长社东北,林乡西南。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前锋邓遐、朱序败燕兵于林渚,即白雁陂矣。《宋志》:许、郑间有白雁沟,下流合于蔡河。
○大?鬼山今名具茨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氵異水出焉。《山海经》:大?鬼之山,其阴多铁。《班志》河南密县有大?鬼山,山盖与密县接界也。东魏主善见元象初,侯景攻广州,闻魏救将至,别将卢勇请进观形势,以百骑败魏军于大隗山,广州遂降。时州盖治于襄城。亦曰大隗山。《唐志》:元和八年,陈州、许州大雨,大隗山摧,水流出,溺死者千余人。即此。○大山,在县西二十五里,一名自然山,黄水出焉。
陉山在县南三十里。《左传》隐十一年,周以陉田与郑。僖四年,齐伐楚,次于陉。《战国策》:苏秦说韩曰:南有陉山;说楚曰:北有陉塞。又《史记》:魏襄王十六年,伐楚,败之陉山。又秦攻陉,使人驰南阳之地。徐广曰:陉,山绝之名。今自陉山而西南达于襄、邓,皆群山绵亘,故昔以陉山为南北之险塞。○函陵,在县北十三里。《左传》僖三十三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即此函陵也。
阴坂在县西。《水经注》:洧水自刽城又东径阴坂,北有梁焉。俗谓是济为参辰口。参、阴声相近,传呼谬耳。《左传》襄九年,郑伐晋,济于阴坂,次于阴口而还。杜预曰:阴坂,洧津也。
○溱水在县北。源出密县境,一名浍水,东北流至县界,与洧水合。《诗》:溱与洧方涣涣兮。《国语》:主??鬼而食溱、洧。??鬼,即大?鬼山也。
洧水在县南。源出登封县阳城山。《水经注》洧水出密县西南马岭山,即阳城山也,经密县而东流,入县境,会溱水为双泊河,又东经长葛至西华县,入颍水。《左传》襄元年,晋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又十一年,诸侯围郑,观兵于南门,西济于济隧。或曰济隧,即洧隧之讹也。又襄二十六年,楚伐郑,涉于乐氏,门于师之梁。乐氏,亦洧津名。又有洧渊。昭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是也。
氵異水出县西南大?鬼山,南流经长葛县西,又南至许州城北,又南至临颍县界而合颍水。
黄水在城东南二十里。源出大山,下流与洧水合。《左传》襄二十八年,如楚,过郑,郑伯有廷劳于黄崖。杜预曰:黄崖,以黄水而名。《水经注》:黄水出大山之黄泉,东南流,经华城西。
棘泽在县东南。襄二十四年,楚伐郑,门于东门,次于棘泽。
○琐侯亭在苑陵城西。亦曰琐泽。《左传》成十二年,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又襄十一年,诸侯伐郑,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是也。向,见尉氏县。
韩王垒在县西南。相传战国时旧址。晋建兴末,刘聪使刘畅攻荥阳太守李矩于新郑,屯韩王故垒,相去七里,矩袭击之,畅败遁。今堙。○永新驿,在县治西。又有新郑递运所。
附见:
宣武卫在府城内。洪武六年置,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
陈州府东南二百六十五里。东至南直亳州二百里,南至汝宁府二百里,西至许州二百一十里。
古庖牺氏所都,曰大昊之墟。周初封舜后妫满于此,为陈国。楚灭陈,项襄王自郢徙此。秦属颍川郡陈胜于此自立为张楚。汉置淮阳国高帝十一年置,治陈县。世祖建武初,封更始为淮阳王。后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晋咸宁中,属梁国,惠帝复分立陈郡。宋、魏因之。东魏天平二年,置北扬州俱治项县。北齐改为信州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故名。后周改曰陈州。隋废陈郡改县曰宛丘。大业初,改州为淮阳郡。唐复为陈州,亦曰淮阳郡贞元中,忠武节度治此。五代晋开运二年,置镇安军,周因之。宋仍曰陈州。宣和初,升为淮宁府《寰宇记》:陈州城枕蔡水,周回三十里。金复为陈州。元因之。明初以附郭宛丘县省入编户六十二里,领县四。今仍旧。
州控蔡、颍之郊,绾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汉贾谊欲以淮阳禁吴楚。魏司马懿以陈、许图东南。唐以淮西多故,特置重镇于此,与汴洛相为唇齿。中和、光启之间,黄巢、秦宗权亟攻陈州,而卒不能陷也。又其地原隰沃衍,水流津通。汲黯守淮阳,益修陂塘以溉民田。贾逵为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余里。邓艾又为广漕渠,屯田积谷于陈、颍间。诚有意于富强,前轨讵不足问欤详见前大川颍水!
○宛丘废县今州治。汉置陈县,为淮阳国治。后汉为陈国治。晋初属梁国。刘宋并入项县,为陈郡治。隋改置宛丘县,为陈州治。唐、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七里有奇。
长平城州西六十里。秦始皇六年,蒙骜攻魏,拔长平。汉置县,属汝南郡。武帝封卫青为侯邑。后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兴宁初,燕慕容尘攻陈留太守袁披于长平。后魏真君七年,并入扶沟,后复,仍属陈郡。北齐省。今为长平乡。杜预曰:长平东南有辰亭。《春秋》宣十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即此。《志》云:长平城,在今西华县东南十八里。
临蔡城州东北三十里。隋开皇初,析宛丘县置。大业初废。又新平废县,亦在州东北,唐初置,属陈州。贞观初废。
荦城在州西北。王隐曰:荦北有谷水。《春秋》僖元年,公会齐、宋、郑、曹及邾人于柽。杜预曰:陈县西北有柽城。柽,即荦也。谷水上承涝陂,亦曰劳城。又有华城,在荦城南,谓之东华城。《水经注》:州城南郭内有一城,曰淮阳城,子产所置,高帝因以名侯国。
○宛丘在州城南三里,高二丈。《尔雅》:陈有宛丘,《诗》所称宛丘之上、宛丘之下者也。又州城内东北隅有池,即《诗》所谓东门之池者。○砚丘,在州东南四十里,高五丈。相传楚王灭陈,于此宴会,因名宴丘,讹为砚丘。
杏冈在州西北。元至元三年,乱民焚陈州,屯于杏冈,即此。
○颍水在州南五十里。源出登封县阳乾山,流经禹州、临颍、襄城、许州及西华、商水而达州界,下流至凤阳府寿州西北入于淮。详见大川颍水。
黄河《志》云:在州南三十里,西接汴水,东至项城,合颍以至于淮。盖嘉靖中黄河南决之道也。今涸。
百尺沟在城东,本沙水也。《水经注》:沙水自鄢陵城西北,经州东而为百尺沟,沟水东南流,谷水自陈城南注之。其水上承涝陂,陂在陈城西北。百尺沟东南流注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曹魏嘉平三年,王凌谋举兵寿春,讨司马懿。懿发军袭凌,自水道掩至百尺?曷,是矣。亦名八丈沟。《宋会要》:熙宁二年,遣大理丞陈世修经度陈颍州八丈沟故迹。初,世修言:陈州项城县界蔡河东岸,有八丈沟,或断或续,迤逦东去,由颍及寿,绵亘三百五十余里,乞因故道浚治,兴复大江、次河、射虎、流龙、百尺等陂塘,灌溉数百里内,复为稻田。王安石以蔡河今赖以通漕,不能如邓艾时并水东下,功未可就。乃诏先行相度,议遂阻。元?四年,知陈州胡宗愈言:本州地势卑下,夏秋之间,许、蔡、汝、邓、西京及开封诸处大雨,则诸河之水并由陈州沙河、蔡水同入颍河,不能容受,故境内潴为陂泽。今沙河合入颍河处,有古八丈沟可以开浚,分决蔡河之水,自为一支由颍、寿界直入于淮,则沙河之水虽甚汹涌,不能壅遏矣。诏可。功既成,谓之新河。政和初,知陈州霍端友又言:陈地污下,久雨则积潦害稼。比疏新河八百里,而去淮尚远,水不时泄。请益开二百里,起西叶,循宛丘,入项城,以达于淮。从之。今皆湮废。
陈陀沟在州北十里。世传陈公子陀所开。上承安仁沟,流入州郭。又城西南十五里有五梁沟。沟上承洧水,东流入谷水。沟有五桥,因名。其水会处有笼口之称。今与贾侯陈陀沟合为城濠。
贾侯渠在城西。《水经注》:后汉贾逵为豫州刺史所开运渠也。或谓之淮阳渠。又州南有广漕渠,《水经注》以为邓艾所开。又翟王渠,在州东。唐赵翊为忠武节度使,按邓艾故迹,决翟王渠,溉稻以利农,是也。今皆堙废。
○厄台在州城南,本弩台也。《后汉书》:陈敬王鲁孙宠善弩射,黄巾贼起,出军都亭,国人畏服不敢叛。此其弩台。唐开元中,移孔子庙于台上,俗谓之厄台,以孔子在陈绝粮也。又西二十里有贮粮台,相传汉高祖筑,北临蔡水。
故阳里在州北。唐中和四年,黄巢攻陈州,李克用会诸道军击之。巢兵屡败,退屯故阳里,陈州之围始解。
固陵聚州西北四十三里。汉王追项羽于固陵,韩信、彭越之兵不会,即此聚也。
思陵戍在州西北二十里。刘宋元嘉三年,谢晦以荆州叛,魏遣将王慧龙援之,拔思陵戍,进围项城,闻晦败,乃退。
商水县州西南九十里。西北至西华县九十里,南至汝宁府上蔡县八十里。汉汝阳县地,属汝南郡。隋开皇十六年,置〈氵殷〉水县,属陈州。唐建中二年,隶〈氵殷〉州。兴元初,仍隶陈州。宋改商水县。元末,徙治南顿县。今因之。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四里。
○〈氵殷〉水旧城在县西三十里。隋置县,属陈州。唐贞元十五年,诏夏州帅韩全义统诸道军讨淮西叛帅吴少诚,全义屡败,退保〈氵殷〉水。少诚进兵迫之,遂走陈州。元和十二年,淮西兵寇〈氵殷〉水镇,杀三将,焚刍栗而去。广明初,黄巢掠淮南,迤逦渡淮。诏河南诸道发兵屯〈氵殷〉水以拒之。中和三年,黄巢攻陈州,悉众屯〈氵殷〉水,既而感化帅时溥赴援,亦军于〈氵殷〉水。皆此处。
南顿城即今县治。春秋时顿子国。或曰古顿城,在今县北三十里。应劭曰:顿子迫于陈而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史记》:楚昭王二十一年,灭顿。汉置县,属汝南郡。光武父钦尝令此。后汉亦曰南顿县。建武十九年,幸南顿。曹魏正元二年,?丘俭讨司马师,举兵寿春,渡淮,西据项。王基言于司马师曰: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宜速进据之,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师犹豫,基曰:彼得亦利,我得亦利者,是为争地,南顿是也。遂进据之,卒败俭。晋初仍属汝南郡。惠帝时,置南顿郡。永嘉五年,石勒攻杀新蔡王确于南顿,进拔许昌。刘宋、后魏皆曰南顿郡。梁大通二年,豫州刺史夏侯?围魏南顿,攻陈、项,魏源子恭拒却之。大同初,元庆和攻东魏南顿,为豫州刺史尧雄所破。北齐郡废,改县曰和城,属信州。隋属陈州。大业初,复为南顿县。唐初省入项城县。证圣初,复析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乡也。景云初,复曰南顿,仍属陈州。后因之。元末改置商水县于此。○和城废县,在县西。晋南渡后,置县,属南顿郡,刘宋、后魏因之。北齐废入南顿县,而改南顿为和城。
汝阳城在县西北。汉曰女阳县,属汝南郡。后汉曰汝阳。永元二年,封窦景为汝阳侯。曹魏正元二年,司马师击?丘俭于项城,师屯汝阳,即此。东晋置汝阳郡。后魏因之。后齐郡废。隋并废县入〈氵殷〉水。
博阳城县东北四十里。汉县,属汝南郡。宣帝封丙吉为侯邑。王莽更名乐嘉。东汉废。魏正元中,兖州刺史邓艾击?丘俭于项城,进至乐嘉,作浮桥于颍水上,以待司马师。师遂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是也。《志》云:今县北有邓城,盖邓艾屯田时所筑。
扶苏城县东南十二里。陈涉起兵,自称公子扶苏,从人望也。隋末,越王侗因于此置扶苏县。唐武德初,废。贞元末,刺史曲环夹河筑月城以备李希烈,在县东北二十里,与扶苏城相对,互为犄角。
○广利原在故〈氵殷〉水县南。唐贞元十六年,夏州帅韩全义为招讨使,将诸道兵,与淮西叛帅吴少诚战于此,军溃,退保五楼。
○颍水在城北三十里。《水经注》:颍水过汝阳县北,又东南过南顿县,颍水注之,是也。
〈氵隱〉水在县北。亦曰大〈氵隱〉水。自许州郾城县流入境,至县东二十里而合颍水。上有〈氵隱〉桥。?丘俭军项城,王基请司马师速据南顿,累请乃听,进据〈氵隱〉水,既而师亦次于〈氵隱〉桥。〈氵隱〉,即〈氵殷〉也。○?水,《志》云:出县西召陵冈,流经项城县界,或谓之谷水,下流合于颍水。
北池湖志》云:在县北十五里,汇上游诸水而成,方四十里。又东合于颍水。○驿马沟,在县西南十里。相传孙叔敖所凿,以沟水湍急而名。屈曲六十里,入于颍水。
时曲在县西南五十里。唐元和十年,李光颜败淮西兵于时曲。胡三省曰:即洄曲也。〈氵殷〉水于此洄曲,故名。洄曲,今见郾城县。
○凌云栅在故〈氵殷〉水县西南,当郾城之东北。唐元和中,蔡人立栅于此,以凌云为名。其旁又有石、越等栅。元和十一年,李光颜等屡破淮西兵于凌云栅,寻拔之;又进拔石、越二栅。
章华台在县西北三里。楚襄王保陈时所筑。又乾溪台,亦在县西北三里。相传即楚灵王所筑。又有丛台,在县北二十里。《陈州图经》:故楚时有嘉禾丛生,故名。
五楼在故〈氵殷〉水县西南。唐贞元十六年,韩全义为淮西兵所败,退保于此;既而淮西复进攻之,全义败保〈氵殷〉水。
西华县州西北九十里。北至府二百里,南至汝宁府上蔡县百十里。汉县,属汝南郡。光武封邓晨为侯国。光和末,皇甫嵩破黄巾贼彭脱于西华。晋初省。永康元年,复置,属颍川郡。宋、魏属陈郡。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鸿沟县。大业初,复曰西华,属淮阳郡。唐武德元年,改箕城县。贞观初省。长寿初,复置,改曰武城。神龙初,复曰箕城。景云初,又改为西华,仍属陈州。宋因之。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娲城在县西,女娲氏所都也。城侧有陂。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目为柳城。《志》云:今县东北十五里有北柳城,县东南三十里有南柳城,皆以柳舒而名。
阎仓城在县东北。《左传》昭二十年,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公孙忌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杜预曰:长平西北有阎亭,曹魏筑城置仓于此,因改今名。又夏亭城,在县境。《寰宇记》: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春秋时陈大夫夏御叔之封邑。
○颍水在县城北。东南流,入陈州界,洧水自扶沟县东南流合焉。○邓门陂,在县西。唐神龙中,县令张余庆因废陂复开,引颍水溉田。盖以邓艾故址而名。
○常社关县南六十里。有巡简司。又有凉马台,在县西北十里,相传邓艾所筑。
项城县州东南九十里。东至江南太和县百二十里,东北至归德府鹿邑县百三十里。古项子国。汉置项县,属汝南郡。晋属陈国,后属梁国。刘宋为陈郡治。魏因之。东魏置北扬州及丹阳郡秣陵县。梁太清初,改置殷州。北齐为信州治。后周为陈州治。隋始改为项城县,属陈州。唐武德四年,置沈州于此。贞观初,州废,县属陈州。宋因之。元初省入商水县,后复置。城周七里有奇,今编户七里。
○秣陵废县即今县治。春秋时为项国。僖十七年,灭项,是也。后为楚地。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即此。汉为项县治。曹魏因之。正元二年,?丘俭等起兵讨司马师,西至项。甘露二年,司马昭奉车驾击诸葛诞于寿春,至项。晋咸宁五年,伐吴,以贾充节度诸军;荆州平,命充自襄阳移屯项。寻为豫州治。大元八年,苻秦大举入寇,坚发长安,至项城。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前锋檀道济入秦境,秦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宋永初三年,魏将叔孙建自平原济河,徇青、兖,豫州刺史刘粹遣高道瑾据项城。景平元年,魏人来寇,刘粹复遣将姚耸夫助守项城。元嘉二十七年,魏复南寇,拔项城。泰始三年,魏拓跋石自悬瓠攻汝阴,不克,退屯陈、项。时陈郡治项城也。梁大同初,元庆和攻东魏城父,高欢遣高敖曹拒之于项。太清初,侯景以北扬州归梁,改为殷州,命羊思达为刺史。明年,景为东魏所败,思达弃项城走还。《隋志》:项城县,东魏置扬州,兼置丹阳郡及秣陵县。开皇初,郡废,改秣陵为项城县。十六年,又分置沈州于此。大业初,州废。唐仍属陈州。中和三年,陈州刺史赵?袭击黄巢将孟楷于项城,擒斩之,是也。
公路城在县东颍水侧。袁术所筑,故以术字名城。又县北一里有互乡城。《志》云:即《论语》所谓互乡难与言者。亦曰合乡。唐中和四年,蔡州贼秦宗权攻朱全忠于宣武,天平帅朱?救之,败宗权于合乡,即此。
○颍水在县东。自陈州流入,又东入沈丘县界。
〈氵殷〉水在县西七十里,接商水县界,即合颍之口也。唐元和十一年,置淮颍转运使,扬子院米自淮阴溯淮入颍,至项城入〈氵殷〉,输于郾城,以馈讨淮西诸军,即此处也。
○项关在县西北五十里。晋永嘉五年,刘聪遣王弥、刘曜等陷洛阳,弥与曜有隙,自洛阳东屯项关,是也。今名南顿关,有巡司。
丁村集在县东三十里。又东四十里有直沟,俗名前河,至凤阳颍州水路二百二十里。正德中,贼刘六、刘七等尝出没于此。
光武台在县西北二十里。光武幸南顿时所筑。《志》云:县南四十七里有秦丘,苻坚南侵时尝屯此,因名。
沈丘县州东南百十里。东至南直颍州百二十里,北至南直太和县八十里。古沈子国。《春秋》定四年,蔡人灭沈。汉为寝县地。隋末,置沈州及沈丘县于此。唐初州废,以县属颍州,寻省。神龙初,复置沈丘县,仍属颍州。宋因之。元末,察罕败汝阴贼于此。明初,县废。弘治十年复置。城周三里,编户六里。
○养城在县东北。春秋时楚邑。昭三十年,吴二公子掩余、烛庸奔楚,楚使居养,取城父胡田以与之。盖其地近今亳、颍二州界。又砖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魏邓艾屯田置戍处也。今城址犹存。
○武丘在县东六十里。本名丘头。《水经注》:丘头南枕颍水。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击王凌于寿春,至丘头,凌面缚请降,因称武丘。甘露二年,诸葛诞据寿春讨司马昭,昭督诸军进屯丘头。胡氏云:是役也,昭改丘头为武丘,以旌武功云。又太和五年,桓温攻叛将袁瑾于寿春,慕容燕遣兵救瑾,温遣竺瑶破燕兵于武丘,即此。
沈丘在县南百步。或曰即寝丘也。楚昭王封孙叔敖子于寝丘;秦始皇二十二年,蒙恬破楚,军于寝丘:皆此地云。
○颍水在县城东北五里,流入江南颍州界。《志》云:县西南十里有小汝河,自汝水分流,经县北入于颍水。○流鞍河,在县东北二十里。《志》云:自项城县西接百尺沟,经县境,至南直颍州西二十里而入于颍河。
○界首关县东五十里。今有巡司。又沈亭,在县东五里,旧临颍水。亭南有阜阳城,今邮亭也。其旁又有青阳馆,相传汉光武尝驻跸于此。○乳香台,在县东五十里。《志》云:颍水自项城县赵家渡流入境,又东经乳香台下。
附见:
陈州卫在州城内。洪武初置,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
许州府西南二百二十里,西至河南府三百三十里,南至汝宁府二百六十里,北至郑州二百八十里。
春秋时许国。战国为韩、魏二国境。秦属颍川郡治阳翟县。汉初为韩国地,寻属颍川郡。东汉末,献帝都许,魏、晋因徙颍川郡来治《晋志》:颍川郡,治许昌。后魏因之。东魏天平初,置颍州徙颍川郡治长社,又置许昌郡治许昌,皆属之。武定七年,改曰郑州移治颍阴。后周曰许州。隋初,废颍川郡。大业初,复改许州为颍川郡。唐复曰许州,亦为颍川郡元和中,为忠武军治。五代梁为匡国军治,唐复曰忠武军。宋仍曰许州亦为忠武军许昌郡。元丰三年,升为颍昌府。金复为许州昌武军。元亦曰许州,属河南路。明初改今属,以州治长社县省入编户四十八里,领县四。今仍之。
州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曹操挟天子于此,北并幽、冀,南抗吴、蜀。说者曰: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鲁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岂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称地利乎《宋史·志》:许州长社,绕州郭有堤塘百八十里,唐节度使高?立以溉田?
○长社废县今州治。汉颍阴县地,属颍川郡。东魏武定七年,移颍州及颍川郡治颍阴,改曰郑州,复置长社县为州郡治。高齐以颍阴县并入。隋开皇初,改县曰颍川,仍为许州治。唐复曰长社。自唐以后,许州皆治此。明初,省县入州。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门四。
许昌城在州东三十里。周时为许国。秦许县,属颍川郡。陈胜将伍逢军于此,章邯击破之。汉仍曰许县。后汉章帝封马光为侯邑。建安元年,献帝都此。曹丕黄初二年,改曰许昌,为五都之一,岁尝临幸。每伐吴,命司马懿留镇于此。明帝睿太和六年,如许昌,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等殿,后亦数临驻焉。晋为颍川郡治。永嘉末,屡为石勒所攻陷,既而荀组建行台于此。大兴初,勒遣兵逼许昌,组南走。大宁三年,许昌没于石勒。永和七年始归于晋。明年,降将张遇复以许昌叛归苻秦,寻复克之。既又没于燕,秦灭燕,属于秦。太元九年,复归于晋。隆安中,陷于姚秦。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前锋檀道济克秦许昌,获颍川太守姚垣。宋景平初,为魏所陷,颍川太守李元德复袭取之。既而魏将周几复陷许昌,毁其城以立封疆而还。泰始四年,豫州刺史刘勔败魏兵于许昌。东魏天平初,始分颍川置许昌郡。北齐郡废。隋属许州。唐因之。五代唐讳昌,改曰许田县。宋熙宁四年,省入长社,为许田镇。
〈氵隱〉疆城在州西南。汉县,属汝南郡。光武封坚镡为侯邑。晋省。隋开皇十六年,置陶城县。大业初,复为〈氵隱〉疆县,属颍川郡。唐初属许州,贞观初废。
洧仓城在许昌故城东。即洧水之邸阁也。《水经注》:洧水过长社县,分一支东流过许昌,又东入汶仓城内。俗以洧水为汶水,故亦曰汶仓。东汉建安中,枣祗建议屯田,募人屯许下,得谷百万斛,此其仓城也。晋永嘉末,石勒败东海王越将何伦于此,宗室四十八王皆没于勒。○鲁城,在州西南。《左传》隐八年,郑请以泰山之礻方易许田而祀周公。后置邑于此,因曰鲁城。其旁又有刚城,或曰秦封蔡泽为刚城君,即此。
颍阳废州在州西南。本秦邑。沛公南攻颍阳,屠之。汉置颍阳县,属颍川郡。后汉章帝封马防为侯邑,建初八年幸颍阳,是也。晋省。章怀太子曰:颍阳故城,在今许州。
○颍水在州西四十里。《郡国志》:颍水下流合洧水,亦兼洧之称。水上有诫桥。晋永和八年,谢尚等攻叛将张遇于许昌,苻健使苻雄等救之。尚与战于颍水之诫桥,败绩。《地记》许昌有诫桥。
颍水在州北二里。自长葛县流入,又南经临颍县而合于颍。一名鲁固河,又名清流河。又州西七里又有石梁河,自禹州流入境,东南入临颍县界,亦合于颍水。
浊泽在州西。《水经注》:皇陂水出胡城西北。胡城,颍阴之狐人亭也,亦曰胡宗乡。皇陂,古长社之浊泽。《史记》:齐田和会诸侯于浊泽,求为诸侯。又齐威王败魏于浊泽,围魏,魏请献观以和。《韩世家》:宣惠王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将?申差于浊泽。晋永康二年,赵王伦篡位,王盛等聚众于浊泽,谋讨伦,为伦将管袭所败,即此。观,今山东观城县。
东湖在州东二十五里。湖本二合为一,颍水经其中,多菱芡鱼虾之利。元时设提领官,主办岁课。
○岸亭在州西北二十八里。亦曰岸门,今名长武亭。《括地志》:战国时,秦人败韩于岸门,即此处也。似误。○石固镇,在州西北五十里,西通密县诸山,商贾辏集于此。又许州驿,在州治西南,明初置。
临颍县州南六十里。西南至襄城县六十里,东南至郾城县六十里。汉县,属颍川郡,以在颍水之上,故名。晋及后魏因之。隋属许州。唐建中二年,属〈氵殷〉州。贞元初,仍属许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四里。
○临颍故城在今县西北十五里。孔颖达曰:郑庄公迁其母于城颍,即临颍也。汉县亦治此。宋白曰:隋大业四年,移县理临颍皋,实冈阜也,即今治矣。《郡国志》:临颍皋,东南长五十里,名曰龙牌冈。《嵩高记》:嵩山东南三百里有龙牌,沃壤可居,今县治据其上。贞元十四年,淮西吴少诚遣兵略临颍,陈、许留后上官氵兑遣军趣救,败没。少诚遂围许州。元和十年,陈许帅李光颜败淮西兵于临颍,又败之于南顿。
繁昌城在县西北三十里。旧曰繁阳亭。汉献帝延康元年,曹丕南巡,至颍川颍阴县,筑坛于曲蠡之繁阳亭,受禅,改亭为繁昌县,属汝南郡。晋属襄城郡。后魏因之。隋属许州。唐贞观初,省入临颍。宋为繁城镇。《述征记》:繁昌,在许南七十里,有台高七丈,方五十步;南有台,高二丈,方三十步,即魏受终坛。又有城皋亭,在旧繁昌县界。《左传》定四年,诸侯盟于皋鼬。杜预曰:繁昌县东南城皋亭是也。
大陵城在县北三十里。县东三十里又有黄连城。相传皆曹魏时所筑。○豢龙城,《郡国志》:在县西四十里。《水经注》:颍水东过豢龙城,即古豢龙氏之邑,城西有拒陵冈。又《城冢记》:县东北有商城,商高宗巡狩时所筑。
○颍水在县城西,自襄城县界流入。《水经注》:颍水至临颍,小〈氵隱〉水注之,又东过西华县北,又南过汝阳县北,又东南过南顿县北,大〈氵隱〉水从西来注之。○氵異水,在县北,自许州南流至县,合于颍。宋时分流,自鄢陵、扶沟合于蔡水。
小〈氵殷〉水在县西南。以郾城南有大〈氵殷〉水也。东流合于颍水。唐贞元十五年,诸道军讨淮西吴少诚,溃于小〈氵殷〉水。元和十年,李光颜等败淮西兵于小〈氵殷〉水。又十二年,诸镇讨淮西,夹〈氵殷〉水而军,无敢渡者。陈许将王沛先渡,据要地为城,于是诸军皆渡,败贼于郾城。又中和四年,朱全忠击秦宗权,败之于〈氵殷〉水,即小〈氵殷〉水也。《水经注》:小〈氵殷〉水自颍分支,复入颍水。又毖水,在县西十里,或曰小〈氵殷〉水之支流也。唐元和十年,李光颜及吴元济战于临颍,败之于毖水上。
枣祗河在县北二十里,颍河之支流也。曹魏初,枣祗募民屯田许下,引流以溉,得谷数百万斛,后人因以名河。或谓之枣村河。○泥河,在县西南四十里,一名玛瑙河,自襄城界流入。又有石梁河,在县北三十里,自许州界流入。旧俱入颍,今溷流而东南注于决河。
灌沟在县西二十里。北接颍水,南接泥河。南北二口,俱有陡门,亦曹魏时引水溉田处。
○尚书台在县东南四十里。汉马融尝读书其上,因名。唐高宗于此阅武,更名讲武台。
小商桥在县南小〈氵殷〉水上。宋绍兴十年,岳飞大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次于临颍,飞将杨再兴遇之于小商桥,骤与战,败之。○临颍驿,在今县治西,明初置。
襄城县在州西南九十里。北至禹州七十里,西至汝州之郏县六十里,西南至裕州叶县六十里。春秋郑汜地。汉置襄城县,属颍川郡。晋泰始二年,置襄城郡。后魏永安中,以襄城郡属广州。武定中,徙广州治襄城。周又改为汝州。隋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唐初,复置汝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许州。开元四年,改属仙州,寻复旧。天宝七载,又改属临汝郡。乾元初,仍属汝州。宋因之。金属许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二里。
○汜城在今县城南。春秋郑汜地,谓之南汜。《左传》僖二十四年,王适郑,处汜。成七年,楚子重伐郑,师于汜。又襄二十六年,楚伐郑,涉于汜而归。杜预曰:于汜城下涉汝水南归也。又昭五年,楚子使令尹子荡如晋逆女,过郑,郑伯劳诸汜。《史记》:晋成公十五年,伐郑,取汜。后属魏。以周襄王避狄难,出居此,故谓之襄城。魏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后属楚。怀王二十九年,秦取楚襄城。秦为襄城县,属颍川郡。二世二年,项梁使项羽别攻襄城,是也。汉亦置县于此。晋为襄城郡治。后魏兼置广州。东魏天平十三年,入于西魏,寻复取之。明年,西魏将赵刚复拔广州,旋弃不守。武定五年,侯景以河南州郡归西魏,西魏荆州刺史王思政引兵屯襄城,欲以长社为行台,崔猷曰:襄城控带京洛,实当今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既临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潜来,径至城下。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之所;颍川置州,遣良将镇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思政不从,卒致覆败。唐建中四年,淮西叛帅李希烈作乱,进据许州。官军进讨,相持于襄城,寻以粮尽引还,襄城陷而贼势益炽。盖县为控扼要地也。
汾丘城在县东北。《左传》襄十七年,楚伐郑,治兵于汾。《战国策》:楚北有汾陉之塞。《史记》: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汾陉,拔之。盖与新郑陉山俱为南北隘道,楚尝于此为塞以御北方。
西不羹城在县东南,楚别都也。《左传》昭十一年,楚大城陈、蔡不羹。羹,音郎。不羹有二,此其一也。又县东北有襄亭。汉光武徇襄城,傅俊以亭长出迎,拜为校尉,即此处。○论城,在县东北,魏武行营也。中有论事台。《志》曰:县北四十里有阎寨,即古阎乡,旧传周襄王屯戍之所。又五里为郑庄公城。《春秋》楚伐郑,庄公出师境上,与楚相拒处。
○首山在县南五里。《史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皆黄帝所游。首山其一也。或以为即此山。首山者,县西诸山,迤逦直接嵩、华,而实起于此,故名。山上有圣泉。又紫云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上有庙塔,俗呼半截塔,乃襄、郏二县之界。
白草原在县东二十五里。唐元和十二年,裴度督征淮西,军行过白草原,淮西以轻骑要度,镇将曹华击却之。
○颍水在县东北。一名渚河。东入临颍县界。又玛瑙河,在县北二十里,东北流,达临颍县而入颍水。
汝河在县南。自南阳裕州之叶县流入。有河堰在汝河之南,垒石为岸,长五里,势甚险峻,汲者若梯而达。又东达郾城县境,而入汝宁府上蔡县界。○蛟龙池,在县北七十里,祝穆以为郑之洧渊也。
○颍桥镇在县北十五里。唐建中四年,哥舒曜讨李希烈,自襄城进兵至颍桥,遇大雨,还保襄城,即此。○襄城驿,在县治西,襄城递运所亦置于此。
郾城县州南百二十里。东至陈州商水县百十里,南至汝宁府西平县六十里。古郾子国。汉置郾县,属颍川郡。晋因之。后魏置颍川郡于此。北齐改置临颍郡。隋郡废,改县曰郾城。开皇十六年,置道州,寻废道州,以县属许州。唐初复置道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豫州。建中二年,于县置〈氵殷〉州,寻废,县仍属许州。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氵殷〉州城今县治。古郾国。战国属魏。《史记》:楚昭阳伐魏,取郾。汉为郾县,更始封尹尊为郾王。建武二年,贾复击郾,尊降。唐建中二年,置〈氵殷〉州治焉,兼领临颍及陈州之〈氵殷〉水县。《旧唐书》:郾城本治〈氵殷〉水南。开元十一年,因大水,移治〈氵殷〉水北。元和十二年,平淮、蔡,高承简为〈氵殷〉州刺史,开屯田,列防庸,濒〈氵殷〉绵地二百里无复水患,皆为腴田。长庆元年,州废。○司州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刘宋元嘉中,改汝南为司州,盖治于此。隋开皇十六年,置道州治焉。《志》云:今县西南五里又有道州城。
召陵城县东四十五里。《春秋》僖四年,齐楚盟于召陵。昭十四年,楚子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定四年,诸侯会于召陵,谋伐楚也。《史记》:秦惠王后十四年,伐楚,取召陵。汉置县,属汝南郡。东汉光和末,黄巾贼败汝南太守赵谦于召陵。晋属颍川郡。刘宋永初三年,魏人南侵,司州刺史毛德祖遣长社令王法政戍邵陵,是也。及景平中,许昌既失,乃徙颍川郡治召陵。后魏因之。齐改郡曰临颍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并废召陵入郾城。又有陉亭在其南,传齐伐楚次于陉,即此。
邓襄城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曰邓城。《春秋》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又昭十三年,楚蔡公子干子?盟于邓。战国时,楚怀王伐秦,败于蓝田。韩、魏闻之,南袭楚至邓。又秦昭襄十六年,司马错取邓,封公子悝于邓,此邓城也。
征羌城在县东南。后汉建武十一年,封来歙为征羌侯,改汝南之当乡为国。《郡国志》征羌县属汝南郡。《水经注》云:光武以歙征羌有功,因筑城以宠之。晋省。后魏复置,属汝阳郡。高齐废。
青陵城县西南三十里。唐时淮西叛帅所置。元和十二年,李光颜讨吴元济,度〈氵殷〉水,围青陵以绝郾城归路,郾城遂降。○葛伯城,在县南。相传古葛伯国也。唐元和十二年,宣武军奏克蔡州古葛伯城,即此。《志》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
○大〈氵殷〉水在城南。以临颍有小〈氵殷〉水也。自裕州叶县境流入,至陈州商水县而入于颍。《水经注》:汝水支分为大〈氵殷〉水。
○洄曲在县东三十里。唐元和中讨吴元济,降将李?言于李?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是也。洄曲者,县有蔡水,在城东南五里,即汝水也。源自汝州鲁山县来,亦曰汝河。又有澧河,从裕州舞阳县来,经县南境,至县东螺湾渡,北流合汝河,又东南流,其处谓之洄曲也。吴元济以重兵委董重质守洄曲,拒郾城之兵,即此。
讨虏渠在县东五十里。曹魏黄初六年,幸召陵,通讨虏渠,谋伐吴也。
○沱口镇在县东南二十里。又南七里曰五沟,与洄曲接境。或讹为鲍口。北魏永平初,悬瓠降于梁,魏主命邢峦击之。峦兼行至鲍口,叛将白皂生离城二百里逆战,峦击败之,长驱至悬瓠,是也。唐元和十二年,裴度讨淮西,屯郾城,观筑连城于沱口。贼将董重质率骑兵出五沟邀击,李光颜等力战却之,且扼其沟中归路,贼众大败。连城,一作赫连城。
贾店在县东南十余里。唐元和十二年,李光颜等讨吴元济,与淮西兵战于贾店,败绩。又郾城驿,今在县治西北,明初置。
长葛县州北五十里。春秋郑地。隐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又曰?葛。汉为颍川郡长社县地。隋开皇六年,置长葛县,属许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长社故城在县西一里。应劭曰:宋之长葛也。其社中树暴长,因更名长社。战国时,属魏。秦昭襄三十三年,取魏长社。后汉建武八年,以颍川盗贼初定,留寇恂于长社,镇抚吏民。光和末,皇甫嵩大破黄巾贼于长社。建安十三年,曹操使张辽屯长社。晋仍属颍川郡。宋元嘉二十七年,豫州部将梁坦出上蔡,向长社,魏荆州刺史鲁爽弃城走,坦因进攻虎牢。二十九年,时鲁爽降宋,宋遣爽等自汝南向许、洛。爽取长社,进败魏兵于大索。魏为颍川郡治。东魏天平初,为颍川治。四年,颍州附魏,东魏将任祥等来攻,宇文泰遣宇文贵等赴救,至阳翟,东魏军已去颍川三十里。贵等疾驰据颍川,大破东魏兵。《九域志》阳翟在长社西北九十里,是也。武定五年,侯景以郡降西魏,魏将王思政镇守。东魏攻围,逾年始陷。以城多崩颓,因移郡治颍阴县。
长箱城即今城。东魏武定五年,清河王岳率众围西魏将王思政于颍川,筑此。初以车箱为楼,因名长箱城。俗亦呼长平城。○东、西两城,在县东北五里,相去各一里。《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又使郑大夫公孙获处许西偏,或以为即此两城也。又凤凰城,在县之北张保。《寰宇记》:汉黄霸治颍川,有凤凰集此,因名。城周三里有奇。
○洧水在县北三里,自新郑县流入境。西魏大统十五年,王思政守颍川,东魏人攻之,逾年不能陷。刘丰生建策堰洧水灌城。城中泉涌,悬釜而炊,自长社以北,皆为陂泽,城卒不下。高澄自将来攻,督众作堰,既而大风从西北起,吹水入城,城坏。今一名双济河。○氵異水,在县西,从新郑县流入境,又南入许州境。
狼沟在县东。《水经注》:洧水又东南,与龙渊水合。水出长社县西北,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渊水清洁澄深。《寰宇记》曰:即狼沟也。《左传》文九年,楚伐郑,师于狼渊。杜预曰:颍阴县西有狼陂。
禹州府西南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府二百八十六里,西至汝州百七十里,东至许州九十里,东南至汝宁府三百七十里。
夏禹初封此《汲冢周书》:禹都阳城,后居阳翟。春秋时,郑栎邑也。战国属韩,自新郑徙都此。秦始皇十七年灭韩,置颍川郡《战国策》:游滕谓向寿,公何不以秦为韩求颍川于楚?此韩之寄地也。颍川之名,盖不始于秦。汉高帝五年,封韩信于此。六年,仍为颍川郡。晋属河南郡徙颍川郡治许昌。后魏因之。东魏兴和初,置阳翟郡。隋废郡,属伊州。大业初,属襄城郡。唐初,属嵩州。贞观初,改属许州。龙朔二年,属洛州。会昌三年,复属许州。宋属颍昌府。金置颍顺州,寻改为钧州伪齐刘豫置颍顺军。金大定二十二年,改为州。二十四年,又改钧州,以州有钧台也。明初因之,以阳翟县省入。万历三年,避御讳,改曰禹州编户七十六里,领县一。今因之。
州控汴、洛之郊,通汝、颍之道颍,谓许州,山川盘纡,形势险固。一旦有警,此腹心之患也。若其根抵淮、沔,凭依襄、邓,纵横北向,鸿沟不能限,成皋不足恃矣。战国时,韩都阳翟以角群雄。汉初,高祖封韩王信于此,既而以信壮武,颍川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徙封信于太原。其后蒙古攻金人于河南,先陷钧州而汴遂不可守。
○阳翟城今州治。本春秋时郑之栎邑。《左传》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自栎侵郑。庄十年,王室乱,郑伯以王归,处于栎。僖二十四年,狄伐郑,取栎。宣十一年,楚伐郑,及栎。又昭元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城栎。盖是时栎已属楚。《史记》:秦景公十五年,救郑,败晋兵于栎。后改为阳翟。战国初,入于韩。《郑世家》:?公二十三年,围韩之阳翟。既而韩灭郑,都新郑,后复自新郑徙都焉。秦置阳翟县,为颍川郡治。二世三年,沛公拔颍川,令韩王成留守阳翟。后仍为颍川郡治。后汉光和七年,皇甫嵩等破黄巾贼波才于阳翟。建安十三年,曹操使乐进屯阳翟。晋属河南郡。大兴三年,郭诵保阳翟,石勒将石生屡攻之,不能克。东魏置阳翟郡于此。隋属伊州。唐初属嵩州,后属许州。宋因之。金为钧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门四。
颍阴城州东南四十里颍水南。汉县,属颍川郡。高祖封灌婴为侯邑,有灌台,今曰思故台。更始二年,封宗佻为颍阴王。建安十三年,曹操使于禁屯颍阴,曹魏典农都尉治焉。魏明帝封侍中辛毗为侯邑。晋亦曰颍阴县,仍属颍川郡。永康二年,赵王伦篡逆,齐王冏起兵许昌讨伦。伦遣其党张泓等拒冏,进据阳翟,冏军颍阴,泓乘胜济颍,攻冏营。后魏仍为颍阴县,属颍川郡。东魏武定七年,改颍州曰郑州,移治颍阴,复置长社县。北齐时,颍阴并入焉。○黄台城,在州东北四里,有黄台冈。东魏兴和元年,分阳翟置县,属阳翟郡。隋大业初废。
康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水经注》:颍水又东历康城南,夏少康故邑也。魏明帝封尚书卫臻为康乡侯,邑于此。晋大宁二年,石勒将石生攻郭诵于阳翟,为诵所败,退保康城。后魏孝昌中,置康城县,属阳城郡。隋仁寿四年,废入阳城县。大业末,李密起兵于荥阳、梁郡间,败隋兵,密西至康城,说下数城,是也。唐武德三年,复置康城县,属嵩州。贞观三年省。今为安康里。
上棘城在州南。《左传》襄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遂涉颍,是也。又州西南有高氏亭。《左传》成十七年,卫侵郑,至高氏。○小韩城,在州西北三十里,战国韩哀侯所筑。
○三峰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上有三峰,亦曰三封岭。有泉,谓之?水。其西五里有黄榆店。宋绍定四年,蒙古兵自唐州趣汴,金将完颜合达等自邓州赴援,至黄榆店,雨雪,不能进。又前至三峰山,皆饥困,为蒙古所败。○禹山,在州城北颍水之南。又州东北有官山。蒙古败金兵于三峰山,追获其将移剌蒲阿,杀之于此。
荆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洛阳记》:齐武帝于此采玉。又州西五十里有三磴山,其山上下俱有龙潭。又六盘山,在州北十五里。○七女冈,在州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又州西北颍水上有竹林。蒙古败金人于三峰山,金将武仙遁入竹林中,走密县。
○颍水在州北二里。自河南府登封县流入,经三峰山及禹山之北,东入许州界。或谓之沙河。蒙古败金人于沙河,即州西之颍水矣。○马跑泉,在州东北四十里。世传汉光武驻兵于此,乏水,马跑泉涌,因名。
石梁河在州北。自密县流入,又东入许州界。
○钧台在今州城北门外。《左传》昭四年,楚椒举曰:夏启有钧台之享。杜预曰:阳翟县南有钧台陂。魏收云:阳翟有钧台陂,陂方十里。司马贞曰:桀囚汤于夏台,即此。○清颍驿,在州城东。又城北有禹州递运所。
密县在州西北百二十里。北至荥阳县八十里,西至河南府登封县八十五里。古密国,亦郐国地。汉置密县,属河南郡。晋属荥阳郡。后魏因之。后省。隋末复置,属郑州。唐武德三年,于县置密州。四年,州废,以县属郑州。龙朔二年,改属河南府。宋属郑州,寻属河南府。金还属郑州。元改今属。县城周七里,编户二十七里。
○密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即春秋之新密。《左传》僖六年,诸侯伐郑,围新密,以郑城不时也。汉县治此。晋永嘉五年,洛阳陷,司空荀藩等建行台于密;既而秦王业自洛阳南奔密,藩等奉之,南走许昌。隋大业间,始移治法桥堡,即今治。○曲梁城,在县东北。后魏分密县地置曲梁县,属荥阳郡。东魏属广武郡。北齐废。
郐城在县东北五十里。周郐国也。《诗》有《郐风》。《国语》:史伯曰:郐仲恃险。谓此。平王时,郑武公灭郐而并其地。《左传》僖三十三年,郑葬其公子瑕于郐城之下。杜预曰:城在密县东北。
○横山在县西三十余里。有二山,一大一小,东西对峙,横而不断。○云珑山,在县北三十里,一名侵云山。其西南又有承云山,东南有石楼山。山皆高峻。
龙岩山县西北二十五里。起伏连延,其势如龙。又香峪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志》云:县西北又有兰岩山,与汜水接界,峭拔千丈。
○洧水在县南十五里。自河南府登封县流入县境。又溱水,亦曰郐水,出古郐城西北鸡络坞下,东南流,至新郑县而合洧水。○石梁河,出县西南山谷中,经禹州北境,达许州临颍县而合颍水。
○眉山店在县东。宋绍定五年,蒙古逼汴京,金将武仙自宛邓入援,至县东眉山店,败还。眉,应作梅,以近郑州梅山而名。
附见:
禹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洪武初,置钧州所,直隶都司。万历初,改禹州所。
郑州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南至许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府二百六十里,北至卫辉府获嘉县界黄河中九十六里。
州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周初封管叔于此,又为虢、郐之地。郑武公从平王东迁,灭两国而有其地。战国属韩。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晋泰始二年,分置荥阳郡《宋志》:晋末,有东京兆郡,领六县,寄治荥阳。魏亦曰荥阳郡。东魏因之。后周置荥州。隋开皇初,改郑州《隋志》:俱治成皋。十六年,分置管州。大业初,改曰郑州,又为荥阳郡俱治管城县。唐武德四年,又兼置管、郑二州管州治管城,郑州治虎牢。贞观七年,改管州曰郑州自是郑州遂治管城。愚按:盖周时自荥阳移郡治成皋,故于城皋置荥州。隋改郑州,既而分管城置管州。大业初,又自成皋移郑州于管城,遂改管州为郑州也。天宝初,曰荥阳郡。乾元初,复为郑州。宋因之,亦曰奉宁军。熙宁五年,州废,属开封府。元丰八年,复置。金、元仍旧。前朝亦为郑州,以附郭管城县省入编户三十六里,领县四。今因之。
州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史伯谓郑桓公: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柔、历、莘八邑名,君之土也。若前莘后河,右洛左济,主??鬼读浮隗而食溱、洧,可以少固。范雎说秦昭王:王下兵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路不通。张仪曰:从郑至梁,不过百里。魏公子无忌谓魏王:秦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汉十二年,诏陈平、灌婴将十万众屯荥阳故荥阳,在今荥泽县西南。帝以天下新定,恐易世之际人心动摇,故以信臣重兵屯南北之冲。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反,周亚夫曰: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吕氏曰:荥阳、成皋,自春秋以来,尝为天下重镇。由秦而上,晋楚于此争霸;由秦而下,楚汉于此分雄。后之有事者,未尝不睥睨此地而决成败焉。
○管城废县即州治。周初,管叔封于此。春秋时郑地。《左传》宣十二年,楚伐郑,晋人救郑,楚军次于管以待之。后为韩地。《战国策》:秦攻韩之管。又《韩非子》:魏安?王攻韩,拔管,使缩高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汉为中牟县地。晋因之。隆安二年,邓启方等将兵击慕容德于管城,败还。隋开皇十六年,始析置管城县,又置管州治焉。唐武德四年,亦置管州。贞观元年,州废,县属郑州。七年,移郑州治此。宋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有门五。
衍氏城在州北三十里,与原武县故卷城相近。苏秦谓魏北有卷、衍。《史记·魏世家》:景氵昏王五年,秦拔我衍。又秦始皇九年,杨端和伐魏,取衍氏。《曹参世家》:柱天侯反于衍氏,参破取之,是也。○武疆城,在州东三十一里。曹参击项羽,破衍氏,还攻武疆城,即此。
故市城州北三十五里。汉县,属河南郡。高祖封功臣阎泽赤为侯国。后汉县废而城存。建安五年,曹操将徐晃击袁绍,烧其辎重于此。
必阝城在州东六里。《左传》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与楚子重战于必阝,即此。又祭城,在州东北十五里。周公子所封,后并于郑。成四年,晋伐郑,取汜、祭。汜在中牟南,祭即祭城。汜、祭,盖二邑也。○莘城,《郡国志》:在州东。《国语》史伯对郑桓公,所云依、?柔、历、莘者,此即莘邑矣。
○梅山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春秋》襄十八年,楚?子冯率师侵郑,右回梅山,侵郑东北,即此。
○郑水在州东二十五里,源出梅山。京、索二水,自荥阳而东,合于郑水,又东北至中牟县,溉田千余顷。其余水下入于汴,亦名即不家水。《水经注》:不家沟水,流经管城西,俗谓之管水。
须水在州西。自荥阳废京城流入境,合于索水,久涸。明正德八年,以河患,河臣赵璜于州西凿须水河,又于荥泽西凿分水河,以分河流,俱导入孙家渡决河,以纾河患。寻淤。
大小回湖在州东三十里。二湖相连,下达中牟县,迤逦入黄河。又仆射陂,在州东南四里。元魏文帝赐仆射李冲,因名。唐天宝六载,更名广仁池。
○万岁亭在州东。后汉建安中,曹操表封荀?万岁亭侯,即此。○管城驿,在州城西南。城西又有郑州递运所。
荥阳县在州西七十里。东至府城二百里,南至禹州密县八十里。古东虢国地。汉置荥阳县,属河南郡。晋置荥阳郡。北齐改郡曰成皋。隋初郡废,县属郑州。唐因之。武后天授二年,分置武泰县,属洛州,寻又并入荥阳,而改荥阳为武泰。神龙初,复故。宋仍属郑州。今城周三里,编户二十三里。
○荥阳城在县北。《括地志》:在今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之敖地也。亦曰?敖,在敖山之阳。战国时,韩曰荥阳。《史记》:韩宣惠王二十四年,秦拔我成皋、荥阳。秦二世元年,陈涉以吴广为假王,监诸将西击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弗能克。既而章邯击破涉将李归等于荥阳下。汉二年,汉王败于彭城,收散卒至荥阳,军复振,败楚军于荥阳东。既而项王围荥阳,拔之。三年,汉军围钟离昧于荥阳。吕后八年,后崩,齐哀王起兵诛诸吕,灌婴军荥阳,与诸侯连和,以待吕氏之变。文帝三年,幸太原,济北王兴居反,发兵欲袭荥阳。诏祁侯缯贺为将军,屯荥阳。景帝三年,七国反,以窦婴为大将军,屯荥阳,监齐、赵兵;周亚夫将兵击吴、楚,会兵荥阳。后汉初平二年,曹操自酸枣引兵西,将据成皋,进至荥阳、汴水。晋置荥阳县为郡治。永兴二年,东海王越等共起兵,讨河间王?于关中。时范阳王?镇许昌,进屯荥阳,既而?为豫州刺史刘乔所败,走河北。?使其将李朗等屯荥阳,寻复败散。永嘉末,石勒攻荥阳,太守李矩击却之。大宁三年,没于石勒。咸和三年,刘曜围金墉,勒会军荥阳,前救金墉。永和末,荥阳复归于晋。隆和初,为燕所陷。太和五年,秦王猛取洛阳,燕慕容臧自石门进屯荥阳,猛遣将梁成等击走之。自后燕至姚秦皆为重地。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取荥阳。其后没于后魏,亦为荥阳郡治。梁大通三年,陈庆之送元颢北还,魏遣杨翌镇荥阳,庆之攻拔之。东魏天平四年,荥阳郡降西魏,寻复取之。齐郡废。隋大业九年,杨玄感围东都,分遣其将韩世咢围荥阳。皆故荥阳城也。隋末,移治大索城。五代时,始移于今治。
京城县东南三十里。春秋时郑邑,庄公封弟叔段于京。汉二年,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蒯通曰:楚人起彭城,转斗至荥阳,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间,迫西山而不敢进。谓此也。寻置县,属河南郡。建武初,宗室刘茂聚众京、密间,自称厌新将军,遣将击降之。晋属荥阳郡。后魏因之。后齐省入荥阳县。○大索城,在故京城西二十里。东北四里为小索城。《春秋》昭五年,晋韩起如楚送女,郑子皮劳诸索氏,是也。宋元嘉二十九年,鲁爽破魏将拓跋仆兰于大索,进攻虎牢。《水经注》: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保此,名为大栅坞。太平真君中,颍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后还治荥阳,改州为荥阳郡,城遂废。京相?曰:京县有大索、小索亭,昔索氏兄弟居此,故有大小之称。《括地志》:今荥阳县,即大索城;小索故城,在县北四里。《元和志》亦云。
垂陇城在县东。《春秋》文二年,晋士?会诸侯,盟于垂陇。又襄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京相?曰:在荥阳东二十里,世谓之都尉城。曹魏典农都尉治此,故名。又东二十里有?城。《春秋》公会郑伯于时来,即?也。亦曰?。
宅阳城县东十七里。战国魏惠王五年,与韩王会于宅阳。《史记》:赵、魏合攻秦,不利于宅阳。又魏冉走魏将芒卯,入于北宅,即宅阳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又惠王三十三年,王及郑?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水经注》:荥阳泽际有沙城,即巫沙。
平桃城在县东北二十里。《郡国志》: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兆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自滑台舍石济,西还洛阳,太子恂出迎于平?兆城,是也。?兆,亦作桃。石济,见卫辉府胙城县。
须水城在县东三十里。唐初置须水县,属管州,以须水自此入京水而名。贞观初,并入郑州管城县。宋曰须水镇。
○嵩渚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陉山,俗亦名周山。《水经注》以为黄堆山也,京、索二水出焉。其西又有万山,须水出焉。又有贾峪山,贾峪河出焉。二水下流皆入于京、索。
灵源山在县治西。山多灵秀。又西有檀山,山多檀木,《水经注》谓之檀山罡。《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以为檀台罡。是也。按:荥阳,本作荣椽;檀台,详见直隶邢台县。
○黄河在县北二十五里。自汜水县流入境,又东入河阴县界。
京水源出嵩渚山,经郑州西南十五里,东北入郑水。五代唐天成二年,自荥阳至京水,遂入大梁。又蒙古围汴,金主召邓州守将完颜思烈入援,至京水,兵溃。《水经注》:黄水发源京县之黄堆,东南流,俗名祝龙泉,世谓之京水也。○须水,在县东。《水经注》:须水出京县东北二里榆子沟,亦谓之小索水,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
索水亦出嵩渚山,北流入京水。《水经注》:索水,即旃然水。《春秋》襄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寰宇记》:京水在县东二十二里,索水在县南三十五里。后唐同光二年,诏蔡州刺史朱?浚索水通漕。宋人每浚京、索二水,以为金水河之源。
鸿沟《通典》:在县南,楚汉分境处。《史记·河渠书》: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应劭曰:鸿沟在荥阳县东南二十里。《水经注》:尉氏有鸿沟乡、鸿沟亭,睢阳东有鸿口亭,萧县西又有鸿沟亭。苏秦所云南有鸿沟者,非欤!然则楚汉所分特就荥阳东西言之耳。《方舆纪胜》:鸿沟在河阴县东,北接广武山,与荥泽连。
冯池在县西。东北流,历河阴县敖山南。《水经注》:池水经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亦谓之砾溪。司马贞曰:战国时,韩有宛冯之剑,盖宛人铸剑于冯池而名。
○金堤关在县东北。章怀太子贤曰:汴自荥阳首受河,所谓石门,在荥阳山北一里,过汴而东,积石为堤,谓之金堤,成帝阳嘉中所作也。按:汉文十三年,河决酸枣,东隤金堤,金堤非始于成帝时矣。胡氏曰:河堤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河古口,咸曰金堤。金堤关,盖因堤以名。隋大业十二年,李密说翟让取荥阳,于是破金堤关,攻荥阳诸县,多下之,即此。又县东北四十里有大海寺。李密与隋将张须陀战,伏兵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战死处也。金堤关,盖在今河阴县东。○索亭驿,在县城西,明初置。
荥泽县在州北五十里。北至卫辉府新乡县百里,西南至汜水县四十五里。汉荥阳县地。晋属荥阳郡。隋开皇四年,置广武县。仁寿初,改为荥泽县,属郑州。唐因之。宋熙宁中,省入管城。元?中,复旧。元属汴梁路。明初,改属郑州。成化十五年,以水患徙筑县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六里。
○王宫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左传》僖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今故城内东北隅有践土台。宋白曰:荥阳故城,在今县南十七里平原上,索水经其东,即项羽围汉王处。
○黄河在县北三里。自河阴县流入境,又东入原武县界。又有孙家渡,在县东南五十里。明正统十三年,大河决荥阳,寻自孙家渡决而南,全河遂南徙,久之,始塞。弘治七年,河决封丘,河南抚臣徐恪议以孙家渡经朱仙镇下至项城南,旧决河余流犹未尽湮,疏而浚之,使由淮入泗,可以杀上流之势。从之。自是屡开屡塞。正德八年,复于县东浚分水河,以杀河患。万历十八年,复筑堤以固塞口云。
荥泽在县治南。今县本荥泽地。《禹贡》:济水入于河,溢为荥。又曰:荥波既潴。《春秋》闵二年,卫侯及狄人战于荥泽。杜氏曰:战处当在河北,非此荥泽也。又宣十二年,楚潘党逐晋魏?及荥泽,即此矣。郑玄曰:自平帝以后,荥泽塞为平地。荥阳人犹谓其地曰荥播。《史记》:波,亦作播。京相?曰:荥泽在荥阳东南,与济隧合。《春秋》襄十一年,诸侯围郑,观兵于南门,西济于济隧,即此。恐误。盖春秋时济水或经郑城西也。
○广武驿在县治西,即原武县之安城驿。正统末,改置于此。治北又有荥泽递运所。
河阴县在州西北五十里。西南至荥阳县三十里,北至怀庆府武陟县五十里。本汜水、荥泽二县地。唐开元二十年,析置河阴县治此,属河南府。会昌三年,改属孟州。宋因之。金属郑州。明初县城圮于水,洪武三年徙筑。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一里。
○河阴旧城在县东。本荥阳、汜水县地。唐开元二十年,析置河阴县,管河阳仓。二十三年,徙治输场之东渠口,以便漕运。元时徙治于广武山之大峪口。明初,又徙今治。
○广武山县东北十里。《括地志》:在荥阳县西二十里,一名三皇山,亦曰三室山,又名敖?山。《史记》: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或以为即此地也。戴延之《西征记》: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汴水从广武涧中东南流,今涸。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郭缘生《述征记》:山上一涧横绝,相对皆立城堑,遂号东西广武。汉四年,汉王壁河内,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又项王已定东海,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既而项王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皆此处也。今东广武亦曰楚王城,西广武亦曰汉王城。唐武德四年,窦建德救王世充,军于成皋东原,此即东广武。世民拒建德于虎牢,北济河,南临广武,察敌形势,此即西广武也。《志》云:广武山连亘五十里,其麓东跨荥泽,南跨汜水,傍有小山,名金山。又武济山,在县北十余里,即广武山北之支陇,以地连孟津。相传周武王从此济河,故曰武济。宋元丰以后,范子渊等议导洛通汴,屡请于武济山麓修堤置埽处也。
敖山在县西二十里。皇甫谧曰:殷仲丁自亳徙嚣,即敖也。《水经注》:济水又东经敖山北,山上有城,即仲丁所迁。周宣王薄狩于敖。《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之间。秦时立敖仓于此。二世二年,陈胜将田臧自荥阳西迎秦军于敖仓,败死。汉二年,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郦生说汉高据敖仓之粟,是也。惠帝六年,修敖仓。武帝曰:洛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厄。王莽地皇三年,以东方兵起,遣杨浚守敖仓。光武建武二年,遣盖延南击敖仓。安帝永初元年,调滨水县谷输敖仓。四年,虞诩为朝歌长,谒河内太守马棱,曰:朝歌去敖仓百里,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此不足忧也。建安四年,曹操济河降射犬,还军敖仓。《括地志》:敖仓在荥阳县西北十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射犬,见怀庆府。
牛口峪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亦作牛口渚。窦建德与世民战于虎牢,自板渚出牛口置阵,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属鹊山,亘二十里。及战,大败,建德窜于牛口渚,为唐所擒。
○黄河在县北十三里。自荥阳县流入界,又东入荥泽县界。宋大观三年,诏沈纯臣开撩兔源河,河在广武埽对岸,分减埽下涨水也。宣和二年,复浚治焉。后废。
石门渠县西二十里。荥渎受河之处,即《禹贡》导荥水之道,亦曰荥口。苏代曰:决荥口,魏无大梁。魏公子无忌所云决荥泽而水大梁者也。或曰:即秦王贲引河沟灌魏都之处。司马贞曰:荥泽口与汴河口通,水深可灌大梁。始皇二十六年,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灌大梁,谓之梁沟。《水经注》:济水又东,合荥渎于此,亦兼必阝之称。《左传》宣十三年,晋楚之战,楚军于必阝,即是水也。渎水受河有石门,谓之荥口石门。后汉永平中,河流入汴,兖、豫皆被其害,明帝使王景修治处也。又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浚仪渠口。水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渠水盛则通于河,水耗则辍流。魏黄初中,大水,是后河、济泛溢,邓艾议开石门以通之。晋武帝时,复坏,傅祗为荥阳太守,乃造沉莱堰,于是兖豫无水患。咸和三年,石勒击刘聪于金墉,使石虎进据石门。永和八年,殷浩北伐,遣河南太守戴施据石门。升平二年,诸葛攸击燕,入自石门,屯于河渚。太和四年,桓温伐燕,使豫州刺史袁真攻谯郡、梁国,开石门以通水运。真克谯、梁而不能开石门,水运路塞。既而慕容德等率骑屯石门,断温粮道。五年苻秦王猛克燕洛阳,燕慕容臧击败秦兵于石门。太元九年,慕容垂称王于荥阳,自石门济河,长驱向邺。十五年,朱序自洛阳引还襄阳,留别将朱党戍石门。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遣沈林子、刘遵考将水军出石门,自汴入河。魏太和二十年将如嵩高,至汴口而还。周、齐之间,更名汴口堰。隋开皇七年,使梁必阝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自是更名梁公堰。大业初,又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胡氏曰:大河自板城渚口,东过荥阳县,莨荡渠出焉。是渠南出为汴水,汉之荥阳石门,即其地也。唐开元二年,河南尹李杰奏:河、汴间有梁公埭,岁久埭破,南方漕不通,请自故渠浚之。从之,公私便利。十四年,洛阳人刘宗器请塞汜水、旧汴河,于下流荥泽界开梁公堰,置斗门通淮、汴。明年,新漕填塞,行舟不通,乃命将作大匠范安及检行郑州河口斗门,疏决旧河,旬日而毕。广德二年,刘晏为转运租庸使,至河阴、巩、洛,见宇文恺梁公堰,厮河为通济渠,视李杰新堤,尽得其利病,于是转输无壅。后周显德五年,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江淮舟楫始通。六年,复命王朴如河阴,按行河堤,立斗门于汴口。既又命韩令坤导汴入蔡,以通陈、颍之漕。胡三省曰:自汉筑荥阳石门,而济与河合流入海,不入荥渎矣。旧《志》:石门在荥阳山北一里。余详大川汴水。
清水在县东北,即济水旧流也。晋太安十二年,成都王颖自邺举兵内向,进屯河南,阻清水为垒,即此。
八激堤在县西。《水经注》:河水又东径八激堤。汉安帝永初元年,命谒者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河口仓在石门西。亦曰武牢仓。唐时江淮舟运悉至东都含嘉仓,僦车陆运三百里,至陕。开元二十年,用裴耀卿议,置仓于汴水达河之口。二十二年,又于河口置输场,东置河阴仓,西置柏崖仓,江淮舟运,悉输河阴仓,更用河舟转运至东都陕州仓。大历中,刘晏掌漕运,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教漕卒以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大仓。河阴仓,即河口仓也。元和十年,淄青叛帅李师道遣盗攻河阴转运院,焚谷帛,以救淮西。盖时以河口仓为转输中顿之处。柏崖,见孟县。
麻田在县境。晋永和八年,姚襄率其众自荥阳而西,与苻秦将李历等战于麻田,为历所败。胡氏曰:荥、洛间有豆田、麻田,各因时所种而名之。
汜水县州西百十里。西至河南府巩县六十里,西北至怀庆府温县二十五里。汜,读曰凡,今俗呼曰犯水。古东虢国,郑之制邑。昭元年,诸侯之大夫会于虢,又名虎牢。秦属三川郡。汉置成皋县,属河南郡。魏晋因之。晋末,于此置司州。北魏泰常中,置豫州。皇兴中,置豫州于汝南,以虎牢为北豫州。太和十九年,改置东中府,以县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复置北豫州,兼置成皋郡治焉。后周置荥州,隋改郑州,俱治于此。开皇十八年,改成皋曰汜水县。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初仍属郑州。显庆中,改属洛州,移治武牢城。垂拱四年,改曰广武。神龙初,复曰汜水。开元二十九年,移治武牢城。乾元后属河阳三城,后属孟州。宋熙宁五年,省入河阴。元丰二年,复置,仍属孟州。金属郑州。今城周七里,编户十四里。
○成皋城在县西北。唐武德四年,分汜水置成皋县。贞观初,省。显庆二年,移汜水县治武牢城。县北有故成皋城,兴虎牢俱详见前重险。
虎牢城在今城西,自古戍守处也。刘宋永初末,毛德祖守虎牢,魏奚斤等攻围二百余日,毁其外城,德祖于内更筑三重城以拒之,魏又毁其二重,德祖惟保一城,昼夜相拒。久之,粮尽援绝,乃陷。《通典》:城侧有广武城,东魏将陆子章增筑虎牢城。其城萦带山阜,北临黄河,绝岸峻涯,以为险固。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临河直上,升眺清远,势尽川陆。武德二年,将军张孝珉袭王世充汜水城,入其郛,即武牢城也。贾至云:关上二城,一则张飞城,一则吕布城也。《舆地广记》汜水县有故虎牢城,有汜水关,东南有成皋故关,西南有旋门故关。《通释》:成皋关在汜水县南二里。近《志》谓今城即故关城。
○方山在县南四十里。《山海经》:浮戏之山,汜水出焉。长罗川亦出于此。隋大业十三年,李密掠荥阳、梁国诸县,说翟让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盖是时裴仁基守虎牢,密从间道西出登封,北逾方山也。《水经注》:罗水出方山,西北流为长罗川。或谓方山为玉仙山。又鹊山,在县东南数里。又县有三山,上有三峰。
九曲山县西二里。其山自下而上,有干沟相间,上有吕布城。○紫金山,在县南五十里,西与白玉岭相对。
罂子谷在县西,即成皋之关口。唐天宝十四载,封常清拒安禄山于武牢,贼至,败走;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后唐同光四年,李嗣源入汴,帝自汜水关西还,过罂子谷,道狭,每遇卫士,皆慰抚之。既而李嗣源入洛,自罂子谷而西。《河南志》:谷在巩县东二十里。葵园,在罂子谷南。
○黄河在县城北一里。从河南府巩县而东,洛水入焉。李世民与窦建德相持于武牢,建德欲俟唐军牧马河北,乃袭武牢。世民于是北济河,南临广武,留马千余匹于河渚以诱之。盖河、洛之交,多牧马之渚云。
汜水源出方山。《水经注》:汜者,水决复入之义,音凡,后讹为巳。汜水北径虎牢城东,又北注于河。《左传》昭二十二年,子朝之乱,王师军于汜。又项羽大司马曹咎守成皋,渡汜水击汉,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隋大业十三年,虎牢镇将裴仁基等自汜水西入,与东都合兵攻李密等于洛口,东都兵先败,仁基引还。唐武德四年,李世民击窦建德东,涉汜水,直薄其阵。显庆二年,幸许州,畋于氵蚩水南,至汜水曲。
板渚津名也,在县东四十里。《水经注》:河水过成皋而东,合汜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又东过荥阳县,莨荡渠出焉。隋大业初,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唐武德四年,窦建德救王世充,军于成皋东原,筑宫板渚,是也。
竹芦渡在县东。宋建炎二年,岳飞败金人于汜水关,驻兵于此,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缚刍为交炬,?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溃。
○古崤关即虎牢也,在县西二里。《志》云:一名车从关。又玉门,成皋北门也。《战国策》:周武王有玉门之难。汉三年,汉王自荥阳收兵复保成皋,项羽进兵围之,汉王跳,独与滕公出玉门,渡河走修武,楚遂拔成皋,是也。宋时,西关门亦曰玉关。又有厄井,在县东南七十里。汉高祖与项羽战,败于京索,尝遁入此,因名。详见重险虎牢。
黄马关在县西十五里。《水经注》:河水径黄马阪北,又东而径旋门阪。晋咸和三年,刘曜攻金墉,闻石勒济河来救,始议增荥阳戍,杜黄马关。盖关在黄马阪,因名。
旋门关在县西南十里,即旋门阪。曹大家《西征赋》:陟伊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是也。汉灵帝时,河南八关之一。自旋门而东,至板城渚口,皆成皋门之道。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徐镛
李清
徐述夔
(近人)金毓黻 主編
(北宋)蔡襄
明·焦竤
(宋)魏庆之
梁·周兴嗣
明·戚继光
汉·应劭
清·严则庵
清·张宜明
明·高儒
顾诚
陈述
清·张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