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洛阳伽蓝记卷第五-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卷第五
◎城北
禅虚寺,在大夏门
外
御道西。寺前有阅武场,岁终农隙,甲士习战,千乘万骑,常在於此。
有羽林马僧相善牴角戏,掷戟与百尺树齐等。虎贲张车渠,掷刀出楼一丈。帝亦观戏在楼,恒令二人对为角戏。
中朝时宣武场在大夏门东北,今为光风园,苜蓿生焉。
凝圆寺,阉官济州刺史贾璨所立也。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
注:即汉太上王广处。迁京之初,创居此里,值母亡,舍以为寺。
地形高显,下临城阙。房庑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王公卿士来游观为五言者,不可胜数。
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高祖名闻义里。
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几刺,竟皆去之。惟有造瓦者止其内,京师瓦器出焉。世人歌曰:"洛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唯冠军将军郭文远游憩其中,堂宇园林,匹於邦君。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儜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於是京邑翕然传之。
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宅,云与惠生俱使西域也。
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
初发京师,西行四十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皇魏关防正在於此。
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其山有鸟鼠同穴。异种共类,鸟雄鼠雌,共为阴阳,即所谓鸟鼠同穴。
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沙走砾,举目皆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暖於馀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
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其城自立王,为土谷浑所吞。今城是土谷浑第二息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
从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里,至左末城。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无雨,决水种麦,不知用牛,耒耜而田。城中图佛与菩萨,乃无胡貌,访古老,云是吕光伐胡所作。从左末城西行一千二百七十五里至末城。城傍花果似洛阳,惟土屋平头为异也。
从末城西行二十二里至捍
城。
城
南十五里有一大寺,三百馀众僧。有金像一躯,举高丈六,仪容超绝,相好炳然,面恒东立,不肯西顾。父老传云:"此像本从南方腾空而来,于阗国王亲见礼拜,载像归,中路夜宿,忽然不见。遣人寻之,还来本处。即起塔,封四百户以供洒扫。户人有患,以金箔贴像所患处,即得阴愈。后人於像边造丈六像者及诸像塔,乃至数千,悬彩幡盖,亦有万计。魏国之幡过半矣。幅上隶书,多云太和十九年、景明二年、延昌二年。唯有一幅,观其年号是姚兴时幡。
从捍
城西行八百七十八里,至于阗国。王头著金冠,似鸡帻,头后垂二尺生绢,广五寸,以为饰。威仪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张。左右带刀,不过百人。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死者以火焚烧,收骨葬之,上起浮图。居丧者翦发
面,以为哀戚。发长四寸,即就平常。唯王死不烧,置之棺中,远葬於野,立庙祭祀,以时思之。
于阗王不信佛法。有商胡将一比丘名毗卢旃在城南杏树下,向王伏罪云:"今辄将异国沙门来在城南杏树下。"王闻忽怒,即往看毗卢旃。旃语王曰:"如来遣我来,令王造覆盆浮图一所,使王祚永隆。"王言:"令我见佛,当即从命。"毗卢旃鸣钟告佛,即遣罗睺罗变形为佛,从空而现真容。王五体投地,即於杏树下置立寺舍,画作罗睺罗像,忽然自灭。于阗王更作精舍笼之。令覆瓮之影恒出屋外。见之者无不回向。其中有辟支佛靴,於今不烂,非皮非采,莫能审之。
案于阗国境,东西不过三千馀里。
神龟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入朱驹波国。人民山居,五穀甚丰。食则面麦,不立屠煞。食肉者以自死肉。风俗言音与于阗相似,文字与波罗门同。其国疆界可五日行遍。
八月初入汉盘陀国界。西行六日,登葱岭山。复西行三日,至钵盂城。三日至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
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有三百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泛杀商人。盘陀王闻之,舍位与子,向乌场国学婆罗门咒。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还复王位,复咒池龙。龙变为人,悔过向王。即徙之葱岭山,去此池二千馀里。今日国王十三世祖
也
。
自此以西,山路欹侧,长阪千里,悬崖万仞,极天之阻,实在於斯。太行、孟门,匹兹非险;崤关、垄阪,方此则夷。自发葱岭,步步渐高。如此四日,乃得至岭。依约中下,实半天矣!汉盘陀国正在山顶。自葱岭已西,水皆西流,世人云是天地之中。人民决水以种,闻中国田待雨而种,笑曰:"天何由可共期也?"城东有孟津河,东北流向沙勒。葱岭高峻,不生草木。是时八月,天气已冷,北风驱雁,飞雪千里。
九月中旬入钵和国。高山深谷,崄道如常。国王所住,因山为城。人民服饰,惟有毡衣。地土甚寒,窟穴而居。风雪劲切,人畜相依。国之南界,有大雪山,朝融夕结,望若玉峰。
十月之初,至哒国。土田庶衍,山泽弥望。居无城郭,游军而治。以毡为屋,随逐水草,夏则迁凉,冬则就温。乡土不识文字,礼教俱阙。阴阳运转,莫知其度。年无盈闰,月无大小,用十二月为一岁。受诸国贡献,南至牒罗,北尽敕勒,东被于阗,西及波斯,四十馀国皆来朝贺。王居大毡帐,方四十步,周回以氍毹为壁。王著锦衣,坐金床,以四金凤凰为床脚。见大魏使人,再拜跪受诏书。至於设会,一人唱,则客前,后唱,则罢会。唯有此法,不见音乐。
哒国王妃亦著锦衣,长八尺奇,垂地三尺,使人擎之。头带一角,长三尺,以玫瑰五色珠装饰其上。王妃出则舆之,入坐金床,以六牙白象四狮子为床,自馀大臣妻皆随伞,头亦似有角,团圆垂下,状似宝盖。
观其贵贱,亦有服章。四夷之中,最为强大。不信佛法,多事外神。杀生血食,器用七宝。诸国奉献,甚饶珍异。
按哒国去京师二万馀里。
十一月初入波知国。境土甚狭,七日行过。人民山居,资业穷煎,风俗凶慢,见王无礼。国王出入,从者数人。其国有水,昔日甚浅,后山崩截流,变为二池。毒龙居之,多有灾异。夏喜暴雨,冬则积雪,行人由之,多致难艰。雪有白光,照耀人眼,令人闭目,茫然无见。祭祀龙王,然后平复。
十一月中旬入赊弥国。此国渐出葱岭,土田峣崅,民多贫困。峻路危道,人马仅通。一直一道,从钵卢勒国向乌场国,铁锁为桥,悬虚为渡,下不见底,旁无挽捉,倏忽之间,投躯万仞,是以行者望风谢路耳。
十二月初入乌场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土气和暖,地方数千里。民物殷阜,匹临淄之神州,原田膴膴,等咸阳之上土。鞞罗施儿之所,萨埵投身之地,旧俗虽远,土风犹存。国王精进,菜食长斋,晨夜礼佛,击鼓吹贝,琵琶箜篌,笙箫备有。日中已后,始治国事。假有死罪,不立杀刑,唯徙空山,任其饮啄。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随事轻重,当时即决。土地肥美,人物丰饶。五穀尽登,百果繁熟,夜闻锺声,遍满世界。土饶异花,冬夏相接,道俗采之,上佛供养。
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闻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陀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
宋云於是与惠生出城外,寻如来教迹。水东有佛晒衣处。初如来在乌场国行化,龙王瞋怒,兴大风雨,佛僧迦梨表里通湿。雨止,佛在石下东面而坐,晒袈裟。年岁虽久,彪炳若新,非直条缝明见,至於细缕亦彰。乍往观之,如似未彻,假令刮削,其文转明。佛坐处及晒衣所,并有塔记。
水西有池,龙王居之池边有一寺,五十馀僧。龙王每作神变,国王祈请,以金玉珍宝投之池中,在后涌出,令僧取之。此寺衣食,待龙而济,世人名曰龙王寺。
王城北八十里,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履石之处,若水践泥,量之不定,或长或短。今立寺,可七十馀僧。塔南二十步,有泉石。佛本清净,嚼杨枝,植地即生,今成大树,胡名曰婆楼。
城北有陀罗寺,佛事最多。浮图高大,僧房逼侧,周匝金像六千躯。王年常大会,皆在此寺。国内沙门,咸来云集。宋云惠生见彼比丘戒行精苦,观其风范,特加恭敬。遂舍奴婢二人,以供洒扫。
去王城东南,山行八日,
至
如来苦行投身饿虎之处。高山巃嵸,危岫入云。嘉木灵芝,丛生其上。林泉婉丽,花彩曜目。宋云与惠生割舍行资,於山顶造浮图一所,刻石隶书,铭魏功德。山有收骨寺,三百馀僧。王城南一百馀里,有如来昔作摩休国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阿育王起塔笼之,举高十丈。拆骨之处,髓流著石,观其脂色,肥腻若新。王城西南五百里,有善持山,甘泉美果,见於经记。山谷和暖,草木冬青。当时太簇御辰,温炽已扇,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绝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
山顶东南,有太子石室,一口两房。太子室前十步,有大方石。云太子常坐其上,阿育王起塔记之。塔南一里,
有
太子草庵处。去塔一里,东北下山五十步,有太子男女绕树不去,婆罗门以杖鞭之流血洒地处,其树犹存。洒血之地,今为泉水。室西三里,天帝释化为师子,当路蹲坐,遮嫚之处。石上毛尾爪迹,今悉炳然。阿周陀窟及闪子供养盲父母处,皆有塔记。
山中有昔五百罗汉床,南北两行相向坐处,其次第相对。有大寺,僧徒二百人。太子所食泉水北有寺,恒以驴数头运粮上山,无人驱逐,自然往还。寅发午至,每及中餐。此是护塔神湿婆仙使之然。
此寺昔日有沙弥,常除灰,因入神定。维那輓之,不觉皮连骨离,湿婆仙代沙弥除灰处。国王与湿婆仙立庙,图其形像,以金傅之。
隔山岭有婆奸寺,夜叉所造,僧徒八十人。云罗汉夜叉常来供养,洒扫取薪,凡俗比丘,不得在寺。大魏沙门道荣至此礼拜而去,不敢留停。
至正光元年四月中旬,入乾陀罗国。土地亦与乌场国相似,本名业波罗国,为哒所灭,遂立敕勤为王。治国以来,已经二世。立性凶暴,多行杀戮,不信佛法,好祀鬼神。国中人民,悉是婆罗门种,崇奉佛教,好读经典,忽得此王,深非情愿。自恃勇力,与罽宾争境,连兵战斗,已历三年。王有斗象七百头,一负十人,手持刀楂,象鼻缚刀,与敌相击。王常停境上,终日不归,师老民劳,百姓嗟怨。
宋云诣军,通诏书。王凶慢无礼,坐受诏书。宋云见其远夷不可制,任其倨傲,莫能责之。王遣传事谓宋云曰:"卿涉诸国,经过险路,得无劳苦也?"宋云答曰:"我皇帝深味大乘,远求经典,道路虽险,未敢言疲。大王亲总三军,远临边境,寒暑骤移,不无顿弊?"王答曰:"不能降服小国,愧卿此问。"宋云初谓王是夷人,不可以礼责,任其坐受诏书,及亲往复,乃有人情。遂责之曰:"山有高下,水有大小,人处世间,亦有尊卑。哒、乌场王并拜受诏书,大王何独不拜?"王答曰:"我见魏主则拜,得书坐读,有何可怪?世人得父母书,犹自坐读。大魏如我父母,我一坐读书,於理无失。"云无以屈之。遂将云至一寺,供给甚薄。时跋提国送狮子儿两头与乾陀罗王,云等见之,观其意气雄猛,中国所画,莫参其仪。
於是西行五日,至如来舍头施人处。亦有塔寺,二十馀僧。复西行三日,至辛头大河。河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竭大鱼,从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济人处。起塔为记,石上犹有鱼鳞纹。
复西行十三日,至佛沙伏城。川原沃壤,城郭端直,民户殷多,林泉茂盛。土饶珍宝,风俗淳善。其城内外,凡有古寺,名僧德众,道行高奇。城北一里有白象宫。寺内佛事,皆是石像,装严极丽,头数甚多,通身金箔,眩耀人目。寺前
有
系白象树,此寺之兴,实由兹焉。花叶似枣,季冬始熟。父老传云,此树灭,佛法亦灭。寺内图太子夫妻以男女乞婆罗门像,胡人见之,莫不悲泣。
复西行一日,至如来挑眼施人处。亦有塔寺,寺石上有伽叶佛迹。
复西行一日,乘船渡一深水,三百馀步。复西南行六十里,至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
《道荣传》云:城东四里。
推其本缘,乃是如来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迦尼色迦在此处起浮图。"佛入涅槃后二百年,果有国王字迦尼色迦出游城东,见四童子累牛粪为塔,可高三尺,俄然即失。
《道荣传》云:童子在虚空中向王说偈。
王怪此童子,即作塔笼之。粪塔渐高,挺出於外,去地四百尺然后止。王始更广塔基三百馀步。
《道荣传》云:"三百九十步。"
从此构木,始得齐等。
《道荣传》云:其高三丈。悉用文石为阶砌栌栱,上构众木,凡十三级。
上有铁柱,高三百尺,金槃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
《道荣传》云:铁柱八十八尺,八十围,金盘十五重,去地六十三丈二尺。
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时有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年岁虽久,粪犹不烂,以香泥填孔,不可充满。今有天宫笼盖之。
雀离浮图自作以来,三经天火所烧,国王脩之,还复如故。父老云:此浮图天火七烧,佛法当灭。
《道荣传》云:王修浮图,木工既讫,犹有铁柱,无有能上者。王於四角起大高楼,多置金银及诸宝物,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至心精神,然后辘轳绞索,一举便到。故胡人皆云四天王助之。若其不尔,实非人力所能举。
塔内佛事,悉是金玉,千变万化,难得而称。旭日始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西域浮图,最为第一。
此塔初成,用真珠为罗网覆於其上。于后数年,王乃思量,此珠网价值万金,我崩之后,恐人侵夺;复虑大塔破坏,无人修补,即解珠网,以铜镬盛之,在塔西北一百步掘地埋之。上种树,树名菩提,枝条四布,密叶蔽天。树下四面坐像,各高丈五,恒有四龙典掌此珠。若兴心欲取,则有祸变。刻石为铭,嘱语将来,若此塔坏,劳烦后贤出珠修治。
雀离浮图南五十步,有一石塔,其形正圆,高二丈,甚有神变,能与世人表吉凶。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遂礼神塔,乞求一验。於是以指触之,铃即鸣应。得此验,用慰私心,后果得吉反。
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惠生从于阗至乾陀罗,所有佛事处,悉皆流布,至此顿尽。惟留太后百尺幡一口,拟奉尸毗王塔。宋云以奴婢二人奉雀离浮图,永充洒扫。惠生遂减割行资,妙简良匠,以铜摹写雀离浮图仪一躯,及释迦四塔变。
於是西北行七日,渡一大水,至如来为尸毗王救鸽之处,亦起塔寺。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犹在。若服一粒,永无疟患。彼国人民须禁日取之。
《道荣传》云:至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然似仰蜂窠。至耆贺滥寺,有佛袈裟十三条,以尺量之,或短或长。复有佛锡杖,长丈七,以水筩盛之,金箔其上。此杖轻重不定,值有重时,百人不举,值有轻时,二人胜之。那竭城中有佛牙佛发,并作宝函盛之,朝夕供养。至瞿波罗窟,见佛影。入山窟,去十五步,四面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渐渐卻行,始见其相。容颜挺特,世所希有。窟前有方石,石上有佛迹。窟西南百步,有佛浣衣处。窟北一里,有目连窟。窟北有山,山下有六佛手作浮图,高十丈。云此浮图陷入地,佛法当灭。并为七塔,七塔南石铭,云如来手书,胡字分明,於今可识焉。
惠生在乌场国二年,西胡风俗,大同小异,不能具录。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阙。
衒之按惠生《行纪》事多不尽录,今依《道荣传》、《宋云家纪》,故并载之,以备缺文。
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馀。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天平元年迁都邺城,洛阳馀寺四百二十一所。北芒山上有冯王寺、齐献武王寺。京东石关有元领军寺、刘长秋寺。嵩高中有闲居寺、栖禅寺、嵩阳寺、道场寺。上有中顶寺,东有升道寺。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京西瀍涧有白马寺、照乐寺。如此之寺,既郭外,不在数限,亦详载之。
引用書目
洛陽伽蓝記集證 清吴若準 清道光十三年刻本
洛陽伽蓝記钩沈 唐晏 龍谿精舍叢書本
洛陽伽蓝記合校本 張宗祥 商務印書館印本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 清王先謙合校本
元和郡縣志 唐李吉甫 岱南阁叢書本
諸道山河地名要略 唐韋澳 呜沙石室古佚書本
太平寰宇記 宋樂史 江寧局本
通鑑地理通释 宋王應麟 玉海本
元河南志 出宋敏求河南志 藕香零拾本
清嘉慶洛陽縣志 嘉慶十八年陸繼輅魏襄纂 寫印本
讀史方舆紀要 清顧祖禹 廣州刻本
十三經注疏 清阮元刻本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唐陸璣 古經解彙函本
尚書大傳定本 清陳壽祺校注 四部叢刊本
白虎通議 漢班固 四部叢刊本
廿四史 同文書局本
國語 吴韋昭注 四部叢刊本
戟国策 漢高誘注 士禮居叢書本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 清胡克家刻本
通典 唐杜佑 商務印書館印本
文献通考 宋馬端臨 商務印書館印本
職源撮要 宋王益之 適園叢書本
廿二史劄記 清趙翼 史學叢書本
金石錄 宋趙明誠 清朱記榮刻金石叢書本
金石萃編 清王昶 原刻本
中州金石記 清畢沅 經訓堂叢書本
八瓊室金石文字補正 陸宗祥 原刻本
歷代石經考 張國淦 排印本
河南金石志圖正編第一集 關百益 河南博物館印本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趙萬里 科學出版社印本
楚辭 漢王逸注 重刊汲古閣本
文選 唐李善注 清胡克家刻本
古文苑 宋章樵注 四部叢刊本
續古文苑 清孫星衍辑 平津館叢書本
全北魏文 清嚴可均辑
全北齊文 清嚴可均辑
老子道德經 晋王弼注 四部叢刊木
莊子補正 劉文典 商務印書館印本
荀子集解 清王先谦 思賢講舍本
管子 四部叢刊本
吕氏春秋 經訓堂叢書本
新書 漢贾誼 抱經堂叢書本
法言 漠揚雄 四部叢刊本
凤俗通義 漢應劭 四部叢刊本
漢官儀 漢應劭 平津館叢書本
山海經 晋郭璞注 四部叢刊本
穆天子傳 晋郭璞注 四部叢刊本
抱朴子 晋葛洪 平津館叢書本
西京雜記 晋葛洪 學津討原本
世税新語 宋劉羲慶 四部叢刊本
齊民要術 北魏贾思勰 四部叢刊本
颜氏家訓 北齊顏之推 抱經堂叢書本
述異記 梁任昉 漢魏叢書本
列仙傳 清王圓照 郝氏遗書本
酉陽雜俎 唐段成式 四都叢刊本
荆楚歲時記 梁宗懍 漢魏叢書木
演繁露 宋程大昌 學津討原本
玉燭寶典 隋杜臺卿 古逸叢書本
藝文類聚 唐歐陽洵 明刻本
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 四部叢刊本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 影印明本
事類赋 宋吴淑 明刻本
紺珠集 宋朱勝非 四库全書本
類說 宋曾慥 四库全書本
營造法式 宋李誡 影宋刻本
弘明集 梁僧祐 大正藏卷五十二
廣弘明集 唐道宣 大正藏卷五十二
高僧傳 梁慧皎 大正藏卷五十
續高僧傳 唐道宣 大正藏卷五十
释氏疑年錄 陳垣 木刻本
歷代三寶記 隋费長房 大正藏卷四十九
大唐内典錄 唐道宣 大正藏卷五十五
開元释教錄 唐智勝 大正藏卷五十五
諸經要集 唐道世 大正藏卷五十四
法苑珠林 唐李儼 大正藏卷五十三
破邪論 唐释法琳 大正藏卷五十二
辩正論 唐释法琳 大正藏卷五十二
释門自鏡錄 唐懷信 大正藏卷五十一
北山錄 唐神清 大正藏卷五士二
法門名義集 唐李师政 大正藏卷五十四
南海寄歸内法傅 唐義淨 大正藏卷五十四
大宋僧史略 宋贊寧 大正藏卷五十四
释氏要覽 宋道誠 大正藏卷五十四
一切經音義 唐玄應 日本影印古钞本
一切經音義 唐慧琳 狮谷白莲社木
華嚴經音義 唐慧苑 清臧庸刻本
翻梵語 失名 大正藏卷五十四
優陂夷墮舍迦經 失譯名 大正藏卷一
大般涅槃經 晋法顯譯 大正藏卷一
修行本起經 後漢竺大力共康孟祥譯 大正藏卷三
六度集經 吴康僧會譯 大正藏卷三
菩薩本緣經 吴支謙譯 大正藏卷三
佛說菩薩本行經 失譯名 大正藏卷三
太子瑞應本起經 吴支謙譯 大正藏卷三
慧上菩薩問大善經 晉竺法護譯 大正藏卷十二
佛說普曜經 晋竺法護譯 大正藏卷三
佛說月光菩薩經 宋法賢譯 大正藏卷三
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凉高昌沙門法盛譯 大正藏卷三
太子须大經 西秦聖坚譯 大正藏卷三
佛說睒子經 西秦聖坚譯 大正藏卷三
方廣大莊嚴經 唐地婆訶羅譯 大正藏卷三
賢愚經 後魏慧覺等譯 大正藏卷四
妙法蓮花經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卷九
大智度論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卷二十五
释迦譜 梁僧佑 大正藏卷五十
释迦氏譜 唐道宣 大正藏卷五十
法顯行傳 學津討原本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 大正藏卷五十一
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 四部叢刊本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傳 唐慧立本、彦悰箋 大正藏卷五十
慧超往五天竺傳 新羅慧超 大正藏卷五士
悟空入竺記 唐圆照 大正藏卷五十一
释迦方志 唐道宣 大正藏卷五十一
0n Yuan Chwang's Tlavels in India, Thomas Watters(London,1914,Royal Asiatic Society)
解說西域記 日人崛謙德 日本印本
宋雲行記笺注 法人沙畹 馮承钧譯(見《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六編》,中華書局出版)
西域考古記 英人斯坦因 向達譯 中華書局出版
西域地名 馮承钧 中華書局出版
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 馮承钧 商務印書館印本
史地叢考續編 馮承鈞 商務印書館印本
爾雅 晋郭璞注 四部叢刊本
方言 漢揚雄 晋郭璞注 四部叢刊本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平津馆叢刊本
释名 漢劉熙 四部叢刊本
原本玉篇 梁顧野王 羅振玉影印本
廣韻 宋陳彭年等 泽存堂本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惟净
明·程登吉
明·通容
明·梁辰鱼
归有光
(宋)苏轼
(明)李鼎
(唐)李世民
明·高大器
(清)吴下阿蒙
岑参
唐·张怀瓘
(唐)姚汝能
梁·陶弘景
唐·冯翊
清·姚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