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三-水经注疏
卷三
○河水三
又北,
(朱又上衍河水二字,赵同,戴删。)
过北地富平县西。
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
(朱无也字。全增谷字,云:以宋本补。赵据《御览》引此增也字。戴增也字同。守敬按:全未检出,《御览》假托宋本,不知峡、谷义近,二字不可连称。古书无称上河峡谷者。此与《浊漳》篇滥水下,全氏称宋本者,皆不可信。会贞按:河水至富平有上河之名,故峡亦有上河之目。)
世谓之为青山峡。
(朱脱峡字,赵据《寰宇记》引此增,戴增同。守敬按:《通鉴》唐武德九年,安州大都督李靖与突厥战于灵州之硖石。又长庆元年,灵武节度使李进诚败吐蕃于大石山。乐史云,大石山即上河峡也。《明史·地理志》,灵夏卫西南有峡口山,黄河流其中,一名青铜峡。董佑诚曰,峡口山在灵州西。)
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
(董佑诚曰:即下枝津。赵云:《寰宇记》庆州乐蟠县马岭山,俗名箭?岭,与青山相连亘。有马岭坂,左右带川,相传汉之牧地也。有水出县西北。《水经注》云,与青山水合。今本无之。乐蟠县,汉北地郡富平县地。章怀《后汉书》注,青山在北地参?界。青山水所出也。《续志》,北地郡参?县,故属安定,有青山。马岭水亦见补附洛水。守敬按:《寰宇记》乐蟠之青山,在今环县西,去河甚远,与北青山峡无涉。赵氏以之当青山峡,谬甚。又马岭水即汉泥水,青山水入泥水,则与青山水合,盖《泾水》篇佚文。洛水与泥水隔越重山,赵补洛水,搀入亦非。)
河水又北,迳富平县故城西,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经》举当时郡县,至道元时,或废或徙,《注》是以目为故城,后并同。全、赵改同。会贞按:《注》称县故城,始终上卷叙漓水迳白石县故城,戴氏此条当移彼。《汉志》不载立县时代。据《注》下句治县城之文,则秦置也。汉县属北地郡,后汉徙废,在今灵州西南。)
秦置北地郡,治县城。
(朱作北地都尉治县城,赵地改部,云:《汉志》北地作北部,北部都尉治神泉障,非县城,道元误。戴改同。守敬按:此有误文,当作秦置北地郡,治县城。都尉二字是郡字之误,今订。)
王莽名郡为威戎,
(守敬按:今本《汉志》作威成,讹。)
县曰持武。
(朱持作特,《笺》曰:《汉·地志》作恃。戴改持。赵同。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作持。)
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
(守敬按:《曹全碑》,祖父凤历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险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
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丈,
(朱讹作尺,戴、赵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丈。《太平广记》四百十八引此同。)
大十围,梢至十余丈。
(朱梢作稍,赵、戴校改。)
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守敬按:曹凤,范《书》无传,但见《西羌传》中,不及为北地守时事,《注》盖本他家《后汉书》。)
河水又北,有薄骨律镇城,
(朱此句讹作《经》,无有字,戴改《注》。全、赵同。全从胡渭说,北下增迳字,赵增同。守敬按:《御览》一百六十四称,《十道志》引《水经》云,河水北有薄骨律镇城。《十道志》,唐梁载言撰,引《注》作《经》,足见《经》、《注》混淆,自唐已然。又《寰宇记》引亦同。据二书引北下脱有字,今增。《魏书·刁雍传》,太平真君五年为薄骨律镇将。《地形志》,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中改灵州。董佑诚曰,城即唐、宋灵州城,在今灵州西南十余里。)
在河渚上,朱在上有城字,全、赵同,戴删。会贞按:《括地志》,城在河渚之中,随水上下,未尝陷没。)赫连果城也。
(会贞按:《元和志》,赫连勃勃置果园,后魏平赫连昌,置薄骨律镇。而《括地志》云,镇初在河北胡城,大统六年,于果园复筑城。盖误。《注》言镇城即赫连果城,则郦氏时治果园,不待大统时,且《注》下叙胡城,亦不言尝为镇治。)
桑果余林,仍列洲上。
(守敬按:《十道志》,《寰宇记》引此并作桑果榆林,列植其上。)
但语出戎方,
(朱语讹作诸,赵、戴改。)
不究城名。访诸耆旧,咸言,
(朱言下有故老宿彦言五字,赵、戴言改云。全云:按五字重文。今删。)
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马骝。
(朱马作口,赵、戴同。守敬按:《寰宇记》灵州下,白马骝城,《十六国春秋》云,赫连勃勃时,有骏马死,即取毛色为号,故名其城为白马骝。然则此《注》白口为白马之误。)
韵转之谬,
(朱无转字,《笺》曰:韵下当有转字,谓白口骝转读作薄骨律耳。赵增转字。守敬按:朱尚不知口为误字。)
遂仍今称,所未详也。
(赵云:《汉志》,北地郡灵州县,有河奇苑,号非苑。师古曰,苑谓马牧也。骏马之称,或因汉旧牧苑而得名也。守敬按:赵说足正俗传之失。)
河水又迳典农城东,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又下增北字,复据《寰宇记》引《水经注》,典农城上有朔方郡宏静县六字,依增,惟改县作镇。孔刻戴本增同。全增宏静镇三字。董佑诚谓典农城既两见,而宁夏亦非朔方郡地。《寰宇记》所引当非原文,今删朔方郡及典农城六字。会贞按:董谓宁夏非朔方郡地,是也。但宏静镇即汉城不得又以此城当之。《寰宇记》亦不足据,盖杂采后世地志而误为郦《注》也。董增宏静镇三字,反删典农城三字,尤非,详下。)
世谓之胡城。
(会贞按:《元和志》灵武县下,后魏破赫连昌,收胡户徙之,因号胡地城。据称东南至灵州八十八里,则在今灵州西北。)
又北迳上河城东,
(董佑诚曰:在今宁夏县南。)
世谓之汉城。
(会贞按:《寰宇记》引隋《图经集》云,汉城居河外三里,乃旧薄骨律镇仓城,后魏立弘静镇,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元和志》亦云,后魏立弘静镇,俗谓之汉城。)
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
(赵云:《卮林》曰,《汉书》,冯参为上河农都尉。《百官表》曰,农都尉,武帝置。《后汉·百官志》武帝时,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建武六年,边郡往往置都尉。《注》引《汉官仪》曰,农都尉不治民。《御览》引《魏略》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然则汉官无典字,至当涂始更耳。《水经》及《注》作典农,皆非。《梁统传》,光武拜梁腾酒泉典农都尉,蔚宗亦误。一清按:《续志》注,农都尉以下无《汉官仪》一条,而《御览》所引《魏略》之文,则见于大司农之下,作《魏志》也。然愚窃有疑者,裴世期注《三国志》引《先贤行状》云,陶谦表陈登为典农校尉,则在曹氏之先,已有典农之称矣。此与《卮林》所引范《书》可参证也。守敬按:《冯参传》注,师古曰,上河在西河富平,于此为农都尉。齐召南云,《地理志》,西河郡有富昌县,无富平县,且富昌县下亦不云农都尉治。又颜注《叙传》曰,上河,地名,农都尉者,典农事。二《注》自相矛盾。按《地理志》富平有二,一属平原郡,故名厌次,宣帝时更名也。一属北地郡,亦不云农都尉治也。惟张掖郡番和县,有农都尉治明文。余考《通典》,河经灵武郡西南,便北流千余里,汉人谓之西河。瓒因上河是河名,因以西河、富平实之,非谓西河郡也。师古注《参传》,即用瓒说,其注《叙传》,又云上河,地名,偶有不照耳。《参传》、《叙传》并称上河农都尉,则富平有农都尉治,毫无疑义。《汉志》不载,自是脱漏。或谓北地都尉,或偶更名,《志》不详载。不知《志》明云北部都尉治神泉障,浑都尉治塞外浑怀障,不治此也。)
河水又北,迳典农城东,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城当在今甯夏县东。)
俗名之为吕城,皆参所屯,以事农氓。
(朱脱氓字,《笺》曰:宋本农下有一毗字。赵云:按毗字绝无意义,当是氓字。守敬按:《方舆纪要》合上三城以为参所分屯,是也。盖典农城有三,河水初迳典农城,谓之胡城,又北迳上河城,谓之汉城,即参所治典农城也。又北迳典农城,谓之吕城,故云皆参所分屯,可见董氏删河水初迳典农城之非。)
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东,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二《汉志》,县皆属北地郡,汉末废。《注》于高平川水下引阚る曰,在富平北,当在今甯夏县北境。)
王莽之西河亭。《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
(钱坫曰:疑即今贺兰山也,在甯夏府城西北五十里。)
河水又北,与枝津合。
(朱上七字讹作《经》,北讹在与下,《笺》曰:宋本津下有合字。戴改《注》,全、赵同。作北与枝津合。)
水受大河,东北迳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无水。
(董佑诚曰:今灵州汉伯渠,自青铜峡之麓,酾河东出,相传为汉时所凿,当即枝津,亦即《汉志》之河沟也。下流数改,在郦氏时已无水,则今渠亦非尽旧迹矣。会贞按:《史记·河渠书》,汉时用事者,争言水利,西河引河以溉田,当指此,非谓西河郡地也。观西河、河西连举,河西非郡名,可证。《元和志》,汉渠在灵武县南五十里,从汉渠北流四十余里,始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余顷。与《注》言所在分裂合,盖至唐即复通流矣。)
《尔雅》
(《释水》)
曰:氵?,反入,言河决复入者也。河之有氵?,若汉之有潜也。
(守敬按:三句,郭《注》,原书作犹江之有池。观此条,知郦氏凡河决复入者,皆谓之氵?。则无疑于《瓠子河》篇复引《尔雅》矣。)
河水又东北迳浑怀障西。
(朱此十字讹作《经》,障作鄣,戴改《注》。全、赵同。又改障,后并同。董佑诚曰:《注》云,南去北地三百里;《元和志》,废灵武城在怀远县东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蒙恬所筑,古谓之浑怀障。案怀远即今宁夏。浑怀障当在河东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界中。)
《地里志》
(朱志下衍曰字,赵同,戴删。)
浑怀都尉治塞外者也。
(守敬按:《汉志》北地郡富平县,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
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
(守敬按:《魏书·献文帝纪》,皇兴三年,东阳溃,虏沈文秀,徙青州民于京师。沈钦韩据以驳此《注》,谓非文帝之太和。吾意太和初,必亦有徙民之事,而史略之 勃氏溯厥由来,故有三齐平之说,特置于太和初之下,致成语病耳。)
遂有历城之名矣。
(朱城作地,全、赵、戴改。守敬按:《通典》作遂有历城之名,则《注》地为城之误无疑。《隋志》灵武县下云,后周置历城郡,则又以城名郡矣。)
南去北地三百里。
(朱北地作北城,《笺》曰:《汉志》,浑怀都尉治在北平,此北城误,当作北平。赵云:按《汉志》在北地郡,北城是北地之误。朱氏以为治在北平,何其缪也!下同。)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当即今阿尔布斯诸山,在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界中。)
去北地五百里。
(朱北地讹作北城,《笺》曰:城当作平,误同上。)
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
(朱讹作战马。赵云:《御览》五十引此作兽马,兽马原作虎马,唐避讳改。邺中三台,以金虎为金兽,可证也。)
粲然成著,类似图马,
(朱《笺》曰:当作颇似图画。赵云:依文自通,无容更易。)
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
河水东北,迳三封县故城东,
(董佑诚曰:二《汉志》,三封俱属朔方郡,汉末废。《元和志》,汉三封在今丰州西一百里。又云,夏州长泽县,本汉三封县地,即今县北二十里三封故城。二说互异。长泽在今榆林,非汉朔方地;且《志》言夏州西北至丰州七百五十里,长泽又在夏州西南一百二十里,相悖显然。《志》又方丰州治九原县,本广牧县;州西一百六十里永丰县,本临戎县;三封又在临戎之西,则所云丰州西百里,亦有误字。此《注》引《十三州志》曰,三封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中旗西北河外。)
汉武帝元狩三年置。
(守敬按:《汉志》武帝元狩三年城。)
《十三州志》曰: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朱四作三,赵同,戴改。会贞按:《大典》本、黄本并作四。)
河水又北,迳临戎县故城西,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二汉,县属朔方郡,《注》云旧朔方郡治。而《元和志》谓朔方理三封。赵氏据《续汉志》,谓郦《注》所称,系后汉治所,然郦《注》多详前汉事迹,而《前志》所书,每郡第一县,不必皆为郡治。且《志》称元朔二年开朔方郡,而临戎即城于五年,当与郡同置。三封之置,则《汉志》及此《注》俱在元狩三年。朔方之治临戎,二汉当无改易也。《元和志》永丰县,丰州西一百六十里,本汉临戎旧地,后汉末废。北人谓之贺葛真城,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界内,与三封城隔河相望。)
元朔五年立,
(赵据黄本,元朔上增汉字。守敬按:《汉志》武帝元朔五年城。)
旧朔方郡治,
(赵云:按《续志》云,凡县名先书者,即所治也。此是东汉郡治。)
王莽之所谓推武也。
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东迳沃野县故城南,
(朱此四句讹作《经》,又脱县字,戴改《注》,增县字。全、赵同。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朔方郡,汉末废,当在广牧、临戎二县之间,今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境。《元和郡县志》所称天德军北沃野故城,当是后魏镇城,非汉旧县。《注》叙枝渠于河水迳临戎县故城西之下,屈为南河之上,则沃野之在临戎东北及南河之南可知。而南河下不言迳沃野县北,疑不能明也。会贞按:《注》言河水枝渠东出,东迳沃野南,则沃野在河东岸。《一统志》谓汉沃野与三对、窳浑凡三县,在河套外,盖误以东迳沃野南为指河水言也。)
汉武帝元狩三年立,
(守敬按:《汉志》,武帝元狩三年城。)
王莽之绥武也。枝渠东注以溉田,
(会贞按:《史记·河渠书》,汉时,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引河以溉田。又《汉书·食货志》朔方穿溉渠,作者数万人。此渠在朔方之地,当汉之所穿也。董佑诚曰,渠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界中。)
所谓智通在我矣。
河水又北,
(句,)
屈而为南河出焉。
(守敬按:南河详下。)
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故城东。
(朱此二十五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为下增屠申泽三字。守敬按:此句与下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一例,无脱文。赵增屠申泽三字,殊非。且下言河水又北方溢为屠申泽,则泽更在南河之西北,亦不在此。董佑诚曰:《汉志》,县属朔方郡,后汉省。故城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北河外,腾格里鄂谟之西。)
汉武帝元朔二年开朔方郡,县即西部都尉治。
(朱县即二字讹作治又有三字。全云:汉之守尉不同城,窳浑亦非首县,此必不学人,见此处有脱误而妄填之。今据《汉志》改正作,开朔方郡,以县为西部都尉治,于事方合。守敬按:此条赵氏所引,戴删改作县即西部都尉治。今全本同,盖刊全书者又依戴改。有道自县西北,出鸡鹿塞,(守敬按:此《汉志》文。鸡鹿塞见《匈奴传》。《唐志》以奚结部置鸡鹿州。《明志》榆林卫西北有鸡鹿塞,东北为光禄塞。)
王莽更郡曰沟搜,县曰极武。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一百二十里。故《地理志》曰:屠申泽在县东,即是泽也。阚る谓之窳浑泽矣。
(朱脱窳字,赵增云:《寰宇记》引此作窳浑泽,县即以窳浑泽得名。全、戴增同。董佑诚曰:今曰腾格里鄂谟,在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河水西岸。)
屈从县北东流。
(朱此句讹作《注》,无东字,戴改,增东字。戴云:今考文义,乃承上经临戎县,非《注》文体例。全、赵改同,全增,赵否。守敬按:《大典》本有东字。)
河水又屈而东流,为北河。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戴云:今考其脉络,乃承上注屈而为南河之北迤西之文。孙星衍曰:杜佑云,河经灵武郡西南,便北流,凡千余里,过九原郡乃东流,汉人谓之西河。自九原以东,汉人谓之北河。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后五年,游北河。昭襄王二十年,王之上郡北河,则战国已有北河之名。又郦氏专就河水分流处言,对南河谓之北河,与杜氏统称北河亦不同。)
汉武帝元朔二年,大将军卫青,绝梓岭,梁北河,是也。
(朱此二十字在后王莽之监河也。赵同,戴移此。守敬按:见《史记·卫青传》。)
东迳高阙南,
(董佑诚曰:《括地志》,临戎县北有连山俗名曰高阙。当即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西北河外阿尔坦山也。)
《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
(守敬按:代详《漯水》篇,阴山详下。)
下,至高阙为塞。
(守敬按:见《匈奴传》。《汉书·窦融传》称高阙塞。)
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峨然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
(朱峨然作善能,即讹作节,《笺》曰:《大事记》注引此作峨然云举,节作即。全、赵改。戴但改节作即。守敬按:善能二字不可解,戴何以不依朱说耶?)
胡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
(守敬按:《通鉴》,梁普通五年,魏广阳玉深上言,高阙戍主,御下失和。)
自古迄今,
(朱自作上,《笺》曰:《大事记》引此作自。赵仍,戴改。)
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汉元朔五年,卫青将十万人败右贤王于高阙,
(各本作元朔四年。守敬按:《汉书·武帝记》及《卫青传》,事在五年,今订。)
即此处也。
河水又东,迳临河县故城北。
(董佑诚曰:《汉志》,县属朔方郡,后汉省。《元和志》,西受降城,汉临河县故理。盖临河兼有河北地也。故城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北,两河之间。)
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贤为侯国。
(全云:代恭王子皆封西河,此或是西河之临水县。赵云:按西河近代,宜是也。而《史》、《汉表》俱作临河。)
王莽之监河也。
(朱此下有汉武帝元朔二年大将军卫青绝梓岭梁北河是也二十字,赵同,戴移上。)
至河目县西。
(朱此五字误入《注》内,戴改《经》。全、赵同。)
河水自临河县东迳阳山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文义,乃承上《注》文临河县。董佑诚曰:当即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北,河外翁金硕隆迤东,达尔德尔诸山。)
《史记音义》曰:
(朱作《汉书》注曰,全、赵、戴同。守敬按:此徐广《史记音义》文,非《汉书》注也,详见下。)
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
东流迳石迹阜西,
(董佑诚曰:当在今乌喇特旗西境,大河之东。)
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马之迹,故纳斯称焉。
(朱作故斯阜纳称焉,赵同,戴改。)
南屈,迳河目县故城西,
(朱无故城西三字,全、赵、戴同。守敬按:《史记·始皇本纪·正义》引有此三字,是也。今补。董佑诚曰,《汉志》县属五原郡,后汉省,当在今乌喇特旗西境,大河之东。)
在北假中,
(朱作左北假,有脱误,全左下增历字,与董佑??本同,亦非。赵左改在,假下增中字,云:《史记·匈奴传·正义》引《括地志》,五原河目县故城在北假中,是也。戴改、增同。守敬按:《始皇本纪·正义》引此,正作在北假中。)
地名也。
(戴云:此三字《注》内之小《注》。守敬按:《史记·匈奴传·索隐》韦昭曰,北假,地名。《汉书·元帝纪》注,晋灼说同。)
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往,
(朱作云,《笺》曰:谢云,宋本作西。赵同。戴改往。会贞按:西与东对举,似是。但《注》叙河水东流,先言阳山,后言北假,则北假不得但在阳山以西,戴和往,较胜。)
皆北假也。
(守敬按:《汉书·王莽传》,五原、北假,膏壤殖谷,异时常置田官。董佑诚曰:今自阿尔坦山迤西至乌喇特,南至黄河,皆古北假地。)
《史记》曰:秦使蒙恬将十万人,北击胡,度河取高阙,据阳山北假中。
(守敬按:《匈奴传》文。《始皇本纪》、《蒙恬传》,十万并作三十万)
是也。
北河又南,合南河,南河上承西河,
(朱此句脱南河二字,赵同,戴增。守敬按:《史记·卫青传》,元朔二年,度西河,至高阙,破匈奴。即此西河,说见上北河下。董佑诚曰,今河水自鄂尔斯右翼后旗西境,腾格里鄂漠之南,别支东出。)
东迳监戎县故城北,又东迳临问县南。董佑诚曰:并见上。)又东迳广牧县故城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并属朔方郡,魏、晋移置,属新兴郡,非此城也。《元和志》,丰州九原县郭下,本汉之广牧旧地。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界内地。)
中部都尉治,各本中作东,上衍有字,戴但删有字。会贞按:河水东流,先迳广牧,后迳渠搜,则广牧在西,渠搜在东,而广牧下云,东部都尉治,渠搜下云,中部都尉治,是东部反在中部之西矣。检《汉志》亦然。当是《汉志》东中二字传刻互讹,后人又据以改郦书也。《元和志》,九原县,本汉之广牧旧地,中部都尉所理。则广牧之为中部,渠搜之为东部,审矣。)王莽之盐官也。迳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
(董佑诚曰:今南河迳鄂尔多斯后旗之北,东会北河也。)
河水又东,迳马阴山西。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并改东作南。守敬按:以水势证之,东下当增南字,不当改东作南。董佑诚曰,今自乌喇特旗西北,噶札尔诸山迤东,历茂明安旗四子部落旗,南接归化城诸山,皆古阴山。侯应所谓阴山东西千余里是也。)
《史记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
(守敬按:《史记·蒙恬传·集解》,徐广曰,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匈奴传·索隐》亦引徐说此三句 勃氏下引西安阳句作《史记音义》是,而上引阳山句作《汉书》注,此引阳山阴山二句作《汉书音义》,误也。今订正。)
谓是山也,而即实不在河南。
(会贞按:《史记·始皇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言阴山甚浑,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似分阴山、阳山为二。水北曰阳,水南曰阴,此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之说所由来也。然《史》、《汉·匈奴传》,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代与高阙皆在河北,则马、班以阴山在河南可知。足徵《始皇纪》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乃言河北之山,非言河南之山,徐广《音义》,未遑参稽耳。胡渭曰,阳山即阴山也,山在中国之极北,故名阴山,水北曰阳,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
《史记音义》曰: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
(守敬按:《集解》作阴山,《续汉志》亦云西安阳北有阴山,是知马阴山省言之即阴山也。安阳县详下。)
今县在河北,
(朱讹作今山在县北,赵、戴同。守敬按:山在县北,与徐广言安阳县北有阴山无异,何足以驳阴山在河南之说?考河水迳西安阳县故城南,则县在河北,审矣。山又在县北,则阴山不在河南可知。今订正。此郦氏妙语解颐,不知何时庸妄人改为山在县北,赵、戴囫囵读过,毫不致疑,何论他人?)
言阴山在河南,又传疑之非也。余按南河、北河及安阳县以南,悉沙阜耳,无佗异山。故《广志》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无山以拟之,是《音义》之僻也。
(朱音义作仪志,赵改义志,云:议志即上《音义》,《广志》旁加言,非也。戴改同。守敬按:余按以下同郦氏实指河南无山,而引《广志》为证,是据《广志》以驳《音义》,不得以《广志》为僻,当作是《音义》之僻也。)
阴山在河东南则可矣。
(会贞按:阴山本在河北,就河水屈流处言,河水迳马阴山西,则山在河之东,郦氏至此又回护《音义》南字,故迁就其辞,谓阴山在河东南则可也。)
河水又东南,迳朔方县故城东北,
(朱此十三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二《汉志》县俱属朔方郡。汉末废。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境内。《注》引《魏土地记》,县有大盐池,当即今之哈拉莽乃鄂谟。《汉志》谓盐泽在县南,则故城在鄂谟北矣。)
《诗》所谓城彼朔方也。
(守敬按:《小雅·出车》篇文。)
汉元朔二年大将军卫青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使校尉苏建筑朔方城,
(守敬按:见《史记·卫青传》。)
即此城也。王莽以为武符者也。
(赵云:《寰宇记》夏州朔方县下引《水经注》曰,有?水合金河而流。《初学记》八引《水经注》云,朔方县有?水》紫河,今本无之。《陕西行都司志》曰,高居诲《使于阗记》云,甘州西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关,是也。《方舆纪要》云,紫河在大同府西北塞外。杜佑曰,胜州榆林县有金河、紫河,自马邑郡善无县流入境,合金河南流入大河。魏道武帝击刘卫辰,自五原金津济,即金河之津。守敬按:唐、宋之朔方县,与汉朔方县非一地,则?水、金河、紫河不在此。至肃州之金河,又别一金河,尤风马牛不相及。据《隋志》定襄郡大利县有紫河,在今归化城境,则《方舆纪要》说是。但考归化城有二大水,为此《注》之荒干、白渠、中陵、树颓等水,下文明叙之,无?水、金河、紫河之名。当是后世名称改易,见他家《水经注》,而徐坚、乐史载之也。)
按《地理志》云:金连盐泽、青盐泽并在县南矣。
(朱《笺》曰:《汉志》,朔方县有金连盐泽、青盐泽,皆在南。赵云:二盐字,今《汉书》并作盐,朱氏误引。)
又按《魏土地记》曰:县有大盐池,其盐大而青白,名曰青盐,又名戎盐,入药分。汉置典盐官。
(守敬按:《元和志》与《魏土地记》说同。又云,胡洛盐池在长泽县北五百里,周回三十里,亦谓之独乐池,声相近也。汉有盐官。《水道提纲》,套中产盐池,以喀喇莽尼为大,即古金连盐泽及青盐泽,唐时名胡洛盐池者。)
池去平城宫千二百里,
(朱城讹作地,《笺》曰:疑作平城。赵、戴改。会贞按:平城宫见《漯水》篇。)
在新秦之中。服虔曰:新秦,地名,在北,
(句,)
方千里。如淳曰:长安以北,朔方以南也。薛瓒曰:秦逐匈奴,收河南地,徙民以实之,谓之新秦也。
(会贞按:《史记·平准书·集解》引服说、如说、瓒说同。又《匈奴传·索隐》引如说,较详。《正义》引服说,方千里作地广六七百里。)
屈南过五原西安阳县南,
(朱此十字误入《注》内,戴改《经》。全、赵同。)
河水自朔方东转,迳渠搜县故城北。
(朱此十四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汉志》县属朔方郡。后汉省。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之东,接左翼后旗界。)
《地理志》朔方有渠搜县,东部都尉治,朱东讹作中,各本皆同,说见上。)王莽之沟搜亭也,
(赵云:今本《汉书》落亭字。会贞按:赵谓《汉志》落亭字,是也。盖莽改朔方郡为沟搜,则此县当有亭字,以别于郡名。凡莽改郡县同名者,其县例有亭字。)
《礼·三朝记》曰:北发渠搜,南抚交趾。此举北封南,
(朱举讹作与,戴改,赵同。守敬按:明抄本作举,)
《禹贡》之所云析支、渠搜矣。
(赵云:《禹贡锥指》曰,传同叔云,陆氏曰,《汉志》朔方郡有渠搜县,《武纪》云,北发渠搜是也。以余考之,汉朔方之渠搜,非此所谓渠搜,此亦当是金城以西之戎也。后世种落迁徙,故汉有居朔方者。若禹时渠搜居朔方,则不应浮积石,陆说非也。渭按,《水经》,河水自朔方东转,迳渠搜县故城北。《注》云,《礼·三朝记》曰,北发渠搜,南抚交趾,此举北对南,《禹贡》之所云析支、渠搜矣。误始道元,而陆氏因之。《大戴礼》、《汉武诏》,并有《三朝记》语,渠搜与交趾对举,则不在朔方可知。《凉土异物志》曰,古渠搜国在大宛北界。《隋书·西域传》曰,钅发汗国,都葱岭之西五百余里,古渠搜国也。渠搜之在西域明矣。守敬按:《汉武纪》北发渠搜,南抚交趾,比举北以南为对也。《禹贡》渠搜在雍州西北,渠搜在朔方。今考《大戴礼》,只北发渠搜南抚交趾二语。举北对南以下,皆臣瓒说,已明谓《禹贡》之渠搜在西。此渠搜在北,一西一北,判然两地,是瓒不以在北者为《禹贡》之渠搜 勃氏从瓒说,何得谓即《禹贡》之渠搜耶?《注》原文《禹贡》上,必有非字,而今脱之。又《礼·三朝记》上,当有臣瓒云三字。会贞按:钱大昕曰,《大戴礼·少闲》篇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之文,凡四见,而南抚交趾仅一见,其文又不相属,则非以南北对举明矣。孔子三见哀公,为《三朝记》七篇,今在《大戴记》即《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用兵》、《少闲》七篇也。瓒何不考而妄为此说乎?惟《公孙宏传》载元光五年,制词,有北发渠搜,南抚交趾之语,明以南北相对,此实制词之误。渠搜西域之国,以为北方,亦未通于地理。然则臣瓒承用武帝制词,虽本《三朝记》之文,而非《三朝记》之义,又不知《三朝记》之渠搜即《禹贡》之渠搜,而谬以为朔方之渠搜 勃氏未遑参稽而遂沿之。)
河水又东,
(朱无东字,赵同,戴增。)
迳西安阳故县城南,
(朱无县字、南字,赵、戴增。守敬按:《汉志》亦作西安阳,汪校云,代郡东安阳,阚る曰,五原有安阳,故此加东也。据此不当有西字。然《漯水》篇引《地理风俗记》,五原有西安阳,故此加东也,则当作西安阳,故上引《史记音义》虽省称安阳,《集解》仍作西安阳。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当在今乌喇特旗南,北距阴山,南临河水。)
王莽更之鄣安矣。
(赵据《汉志》鄣改漳。戴改同。会贞按:非也。汪本《汉志》作鄣,与障同。西安阳本与成宜之田辟城近,或西安阳自有障,亦未可知。赵乃据毛本《汉志》改作漳,戴从之,亦思漳安何义耶?)
河水又东,
(朱无又字,赵同,戴增。)
迳田辟城南,
(董佑诚曰:当亦在乌喇特旗南,为西安阳之东。)
《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
(守敬按:见成宜县下。)
屈东过九原县南,
(朱此七字误入《注》内,戴改《经》。全、赵同。)
河水又东,迳成宜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云:今考成宜、宜梁县皆在九原之西,河水又东,乃承上《注》文田辟城。全、赵改同。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
王莽更曰艾虏也。
(守敬按:师古曰,艾读曰刈。)
河水又东,迳原亭城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阚る《十三州志》曰:中部都尉治。
(赵云:原亭,今本《汉书》作原高,疑彼文为误。盖中部治原亭,西部治田辟,辟与壁同,城障之名。二语皆孟坚自注,道元不应一引班《书》,一引阚《志》也。似《十三州志》曰下,别有阚语,而今缺失矣。会贞按:郦氏好奇,往往有事同出一书,而复引他书以示博者,此不引《汉志》而引阚说,即斯意也。赵乃谓曰,下别有阚语而今缺失,未达郦意。)
河水又东,迳宜梁县之故城南。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
阚る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
河水又东,迳副阳城南,
(朱此九字讹作《经》,副作?固。《笺》曰:?固阳,旧本作副阳。戴改《注》,全、赵同,并作?固。戴云:考《汉志》五原郡下,东部都尉治?固阳,即此?固阳城也。亦谓之?固阳塞,别有?固阳县故城,塞在县西北。董佑诚曰:旧本皆作副阳,或郦氏所见《汉书》本作副阳,亦未可定,今姑阙疑,仍从旧本。自西安阳以下诸城,当并在今乌喇特旗之南,大河之北,东西相列。守敬按:《汉志》,都尉不必治县城,如上郡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西河郡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皆因无县,叙于郡下。此副阳有城而无县,故亦叙于郡下。若是?固阳,则当叙于县下。而《汉志》及郦《注》?固阳县下,皆不言东部都尉治,则副阳是而?固阳非,审矣。戴氏不知?固阳为副阳之误,而据《史记·魏世家》塞固阳之文,以?固阳城为?固阳塞。然《正义》明指固阳县言,且《汉志》何不言治?固阳塞?董谓或郦氏所见《汉书》本作副阳,犹两歧之见,其实当据《注》旧本,以订今本《汉志》之误。)
东部都尉治。
(赵云:《汉志》此语在五原郡下,而?固阳县下反无之。道元《注》于临沃县下,重叙河水又东迳?固阳县故城南,一地而再见,岂别是一城耶?殆不可晓也。守敬按:副阳城在河阴、九原、临沃之西,?固阳故城在河阴、九原、临沃之东,《注》文叙叙次分明,截然两城。赵因今本《汉志》误副阳为?固阳,今本郦《注》亦误,遂与?固阳县城混视,几不敢定为是一是二,亦太无识别矣。)
又东,迳河阴县故城北。
(朱迳上有脱文,戴增又字。赵增又东二字。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当在今鄂多斯左翼后旗界内。)
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二《汉志》,五原郡治九原县,汉末废。《元和志》,敬本故城在中受降城北四十里。贾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当在乌喇特旗东南境。)
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
(守敬按:《史记·赵世家》,武灵王攘地,西至九原。《汉志》五原郡,秦九原郡。《通典》,赵置,秦因之。)
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
(守敬按:全氏《汉志稽疑》云,汉初,入匈奴,武帝始与朔方同置,非但更名而已。)
王莽之获降郡成平县矣。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当在今乌喇特旗之东,近茂明安旗界。)
王莽之填河亭也。《竹书纪年》云:
(戴删云字。)
魏襄王十七年,
(今本《竹书》周隐王十三年。)
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
(朱戍作伐,貉作貂,《笺》曰:今《竹书》作适子代史。全云:伐吏当是戍吏,貂服当是貉服之误。貉服即胡服也,北方豸种曰貉。戴、赵改戍改貉。守敬按:《大典》本作戍吏。)
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
(守敬按:此二句申叙五原长河即大河,连山即阴山。上言河水迳九原南,九原西北接五原,下言阴山在五原北,则五原南为长河,北为连山,故谓其城面长河,背连山也。)
秦始皇逐匈奴,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筑亭障为河上塞。徐广《史记音义》曰:阴山在五原北,即此山也。
(朱阴并作陶。赵云:《史记·始皇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徐广曰,阴山在五原北。此陶山是阴山之误,阴、陶字形相似故耳。非别有一陶山也。刘向《七略》,古文或误以见为典,以陶为阴,如此类多。)
始皇三十三年,
(朱讹作二十四年。全云:《史记·年表》是三十三年。赵、戴改三。守敬按:《年表》三十三年,蒙恬将三十万筑长城河上,则全说是,故赵、戴从之。但《始皇本纪》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年表》同。《注》下文明引其辞,疑三十三年是三十四年之误。)
起自临洮,东暨辽海,
(守敬按:二句详下。)
西并阴山,筑长城及南越也。
(赵、戴及下增开字。守敬按:《史记》无开字,《史记志疑》谓及字当作取。)
昼警夜作,民劳怨苦,
(守敬按:二句未详所出。)
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妇哺用?,
(守敬按:《意林》、《御览》作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
(守敬按:《意林》作白骨。)
相支柱。
(按《意林》五、《御览》五百七十一并引《物理论》此条。)
其冤痛如此矣。蒙恬临死曰:夫起临洮,属辽东,城堑万余里,
(按:《恬传》堑作{渐土}。按《括地志》,秦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
不能不绝地脉,此固当死也。
(守敬按:自蒙恬临死以下,《史记·蒙恬传》文。)
又东过临沃县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五原郡,汉末废。当在今乌喇特旗东南,接归化城土默特界,苏尔哲河之西。)
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东,枝津出焉。
(董佑诚曰:枝津见下。)
河水又东流。石门水南注之。
(朱此十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石门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门鄣,
(赵、戴改鄣作障。守敬按:见?固阳县下。)
即此山也。
(董佑诚曰:当在今茂明安旗南,乌喇特旗东。)
西北趣光禄城。
(赵云:《汉志》,五原郡?固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
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还,诏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等,将万六千骑,送单于居幕南保光禄。
(朱保作堡,赵据黄本改,戴作保。守敬按:明抄本作保。以上《汉书·宣帝纪》文。)
徐自为所筑城也,
(守敬按:此句孟康《注》文。《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遣光禄大夫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
故城得其名矣。城东北即怀朔镇城也。
(守敬按:此后魏六镇之一。《魏书·孝文帝纪》,太和十八年八月,幸怀朔镇。《地形志》,朔州本汉五原郡,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通典》,镇在马邑郡北三百余里。董佑诚曰:《元和志》,光禄城东有怀朔古城,在今中受降城界,向北化栅侧近。光禄城当在今乌喇特旗界内,怀朔城当在今茂明安旗界内。)
其水自障东南流,迳临沃城东,东南注于河。
(孙星衍曰:石门水,俗以为皇甫川,在今府谷县北,东入河。会贞按:孙说于地望大差,此尚在今归化城之西,去府谷甚远,安得以皇甫川当之?董佑诚曰:今苏尔哲河,自茂明安旗南,南流入河,当即石门水也。)
河水又东,迳?固阳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汉志》,县属五原郡,后汉省。当在今归化城所属萨拉齐厅西境,苏尔哲河之东,南临大河。)
王莽之固阴也。
(此下,朱有《地理志》曰自县北出石门障十一字,与上复,系衍文,今删。戴本有。)
河水决其西南隅,又东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于临沃县,东流七十里,北溉田,南北二十里。注于河。
(全改南北作南流,赵从之。会贞按:非也。《注》叙河水东流,又东南流,此枝津既东流七十里,如又南流二十里,何能注于河?窃以此句无讹误,惟上北溉田之北字,当移于下注字上,作北注于河,方合。董佑诚曰,水当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北境。)
河水又东,迳塞泉城南而东注。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董佑诚曰:城当在今萨拉齐厅西境。)
又东,过云中桢陵县南,又东过沙南县北,从县东屈南,过沙陵县西。
大河东迳咸阳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汉末废。当在今萨拉齐厅西境。)
王莽之贲武也。
河水屈而南流,白渠水注之。
(朱此二句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又朱脱南字,赵同,官刻戴本亦同,孔刻戴本增南字。守敬按:增南字是也。《经》称屈南,《注》叙河屈,当有南字以合《经》。乃全增西字,与水道不合,或是刊刻之误。)
水出塞外,
(守敬按:《汉志》武进下,白渠水出塞外。董佑诚曰,白渠水当即今黄水河。蒙古曰西拉乌苏,出托克托城东山。)
西迳定襄武进县故城北,董佑诚曰:《汉志》县属定襄郡,《续汉志》属云中郡,汉末废。城当近今托克托城。)西部都尉治,
(《汉志》。)
王莽更名伐蛮。
(戴名改曰。)
世祖建武中,封随宪为侯国也。
(朱随宪作赵虑,赵、戴同。守敬按:《后汉书·卢芳传》,建武十二年,封随宪武进侯,此以形近致误,今订。)
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
(朱脱城字,戴增。赵增固字,云:黄本有固字。《方舆纪要》,盛乐城在大同府西北三百余里。汉置成乐县,为定襄郡治。后汉改属云中郡,后废。鲜卑拓跋力微始居其地。晋元康五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一居定襄之盛乐故城。建兴初,猗卢城盛乐以为北都,后为石虎所败,部旗东徙。至拓跋翳槐于咸康初复城盛乐而居之。弟什翼犍,于咸康六年始都云中之盛乐宫。明年,筑盛乐城于故城南八里,即汉成乐县之故地也。董佑诚曰:《汉志》成乐属定襄。《续汉志》作盛乐,属云中。后魏初,都于此。《魏书》有云中之盛乐,有定襄之盛乐。《通鉴》注定襄之盛乐,即云中之盛乐。《魏书》,什翼犍立三年,移都于云中之盛乐,明年,筑盛乐于故城南八里,则已非后汉之盛乐城。疑定襄之盛乐,乃前汉之成乐城也。云中、定襄,地名混乱,而盛乐则一。今案:此《注》作成乐,又引《郡国志》成乐故属定襄之文,知同在一地。又案:定襄郡县在东,云中郡县在西,疑此为定襄之盛乐,下云中宫为云中之盛乐也。城当在今归化城南。)
《郡国志》曰:成乐故属定襄也。《魏土地记》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
(守敬按:《地形志》,云州有云中郡,永熙中,寄治并州界,在今祁县东,非此也。)
一名石卢城也。白渠水又西迳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云中宫在云中故城东四十里。
(赵、戴故上增县字。守敬按:《通鉴》晋咸康六年《注》、唐贞观四年《注》,引此并无县字。《魏书·大宗纪》,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永兴五年,行幸云中旧宫之大室。《寰宇记》,云中故宫,后魏所都筑之,在故城东四十里,董佑诚曰:《注》引《魏土地记》,成乐在云中城东八十里,云中宫在云中城东四十里,则宫在成乐西亦四十里。)
白渠水又西南,迳云中故城南,
(赵故上增县字。董佑诚曰:二《汉志》,云中郡治云中。后魏,云中治盛乐,故此言故城,当在今归化城西南。今黄水河自托克托城北,左合南来一水,西北流至归化城西南,会黑水河入湖,不西南流,亦不迳入湖,或古今之异也。)
故赵地。《虞氏记》云:
(守敬按:《虞氏记》无考。疑是虞喜《志林》。又卢植有《冀州风土记》,此《注》或即指卢氏书。卢、虞形近致讹。《寰宇记》,冀州下引作虞植《冀州风土记》,即其证也。但此地后汉属并州,卢植盖就古冀州为说乎?)
赵武侯
(朱脱武字,何焯曰:当作赵武侯。会贞按:《寰宇记》胜州下,《通鉴》唐贞观四年《注》引,并作武侯。)
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鹄
(会贞按:《寰宇记》鹄作鸿。)
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
(朱《笺》曰:大一作火。赵云:大光,言光之非常,作火非。黄本是大字。会贞按:明抄本作大。《寰宇记》、《通鉴》周赧王四年《注》、《天中记》十二作大。《通鉴》唐贞观四年《注》作火。)
武侯曰:此为城乎?
(朱城作我,赵、戴同。会贞按:《寰宇记》我作城。)
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
(会贞按:《寰宇记》城上有古字,《通鉴》唐贞观四年《注》有故字。)
秦始皇十三年,立云中郡。
(守敬按:《史记·赵世家》,武灵王破林胡、楼烦,置云中郡,则赵置而秦因之。)
王莽更郡曰受降,
(朱无此七字。赵云:按《汉志》云中郡,秦置,莽曰受降。云中县,莽曰远服。今《注》云云,有缺失矣。戴增。(县曰远服矣。白渠水又西北,迳沙陵县故城南,(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汉末废,当在今归化城西南,黑水河之南。)
王莽之希恩县也。
(守敬按:毛本《汉志》同,汪本作希思,误。)
其水西注沙陵湖。
(董佑诚曰:湖见下。)
又有荒干水,
(朱作芒于,戴于改干,全、赵据《汉志》改荒干,下同。守敬按:黄本作芒,而上文作荒中,下文作芒中,朱氏因之。考《史记·历书》大荒落,《索隐》本荒作芒,是荒、芒通用,郦氏好奇,或故意错出,今各仍原文。)
出塞外,
(守敬按:《汉志》,荒干水出塞外。董佑诚曰,今黑水河,蒙古曰哈喇乌苏,出绥远城东北境,近四子部落旗界。)
南迳钟山,山即阴山。
(守敬按:《山海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郭《注》,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考《淮南·?形训》,烛龙在雁门北,则钟山者,雁门北之山也。其神烛九阴,故知山即阴山矣。《一统志》翁公山在归化城北三十五里,势最高峻,即阴山也。今黑水河导源西南,迳锡拉德布色克山,盖《注》所谓钟山也。其山西与翁公山连麓,乃阴山之所蔓衍也。阴山详见前马阴山下。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匈奴失阴山,过之未尝不哭。(守敬按:见《汉书·匈奴传》。)
谓此山也。其水西南迳武皋县,
(守敬按:县下疑有故城南三字。董佑诚曰,《汉志》,县属定襄郡。后汉省。当在今绥远城东北,四子部落旗之南。)
王莽之永武也。又南迳原阳县故城西。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后汉末省。当在今绥远城东北,黑水河西。)
又西南与武泉水合。其水东出武泉县之故城西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后汉末废。当在今归化城东。武泉水疑即今之哲尔德必拉也。)
县即王莽之所谓顺泉者也。水南流,又西屈,迳北舆县故城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汉末废。当在今归化城东,哲尔德必拉之北。)
--按《地理志》:五原有南舆县,
(守敬按:今本《汉志》作南兴,与郦氏所见本异。)
王莽之南利也,故此加北。--旧中部都尉治。
(守敬按:见《汉志》。《十三州志》曰:广陵有舆,(王本载朱《笺》曰:舆上当有南字。守敬按:朱本无此说,而钟、谭本有之,王氏未见朱氏原本,故误以为《笺》语。且两《汉志》俱作舆,本无南字,其说亦非。戴云:按舆,《汉志》属临淮郡,后汉蜀广陵。)
故此加北,
(守敬按:《汉志》颜《注》引阚说,阚氏所见《汉志》,五原下之县,必是南舆,故以广陵之舆县封云中之北舆为说。)
疑太疏远也。其水又西南入芒干水,
(董佑诚曰:今哲尔德必拉西流至归化城东境,合哈喇乌苏,通为图尔根必拉。)
又西南,迳白道南谷口。
(朱西南上有脱文,赵同,戴增芒干水又四字。守敬按:据全书通例,只增又字足矣。又上不必标水名也。)
有城在右,
(朱有下衍长字。赵据黄本删,戴无。守敬按:《通鉴》唐贞观四年,《注》引此无长字。《大典》本、明抄本并无长字。)
萦带长城,
(朱萦和侧,赵同。戴改萦。守敬按:明抄本作荣,《通鉴》注作策,皆萦之误。)
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
(朱白道下有南谷口有四字,戴、赵删。董佑诚曰:城当与今归化城相近。)
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
(会贞按:《魏书·太宗纪》,泰常四年,西巡至云中,逾白道北,猎野马于辱孤山。《寰宇记》阴山道引《冀州图》云,欲至山上,当路有千余步地,土白如石灰色,遥去百里即见之,即阴山路也。从此以西,及紫河以东,当阴山北者,惟此道通方轨。自外道皆小而失次者多。《辽史·地理志》,大同府德州有白道坂。《一统志》,白道在归化城北。)
沿路惟土穴出泉,挹之不穷。余每读《琴操》,见《琴慎相和雅歌录》云:饮马长城窟,
(守敬按:《文选·饮马长城窟行》,李善标为古辞,云不知作者姓名。《玉台新咏》谓此诗蔡邕所作,而郦引《琴操》有是名,《琴操》正邕撰也。)
及其扳陟斯途,
(戴改扳作跋。)
远怀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
(赵云:李善《文选》注引郦善长《水经注》曰,余至长城,其下往往有泉窟可饮马,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信不虚也。盖隐括其辞,此引书钞变之例也。)
顾瞻左右,山椒之上,
(朱椒讹作树,《笺》曰:谢云,宋本作椒。赵、戴改。)
有垣若颓基焉,
(守敬按:《史记·匈奴传·正义》引此作有长垣若颓毁焉。)
沿溪亘岭,
(赵云:亘当作亘,音?恒,《说文》作?恒,竟也。经史通作亘,从二,从舟,与从二从月之亘有别,亘即恒字。若从二从日作亘,音宣。本字从二从回,即回字,大非。)
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守敬按: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见上。)
荒干水又西南,
(朱讹作又南西,全、赵、戴乙。)
迳云中城北,
(董佑诚曰:即上云中故城也。)
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武川北塞中。
(会贞按:下称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荒中,此武川下当有镇字。)
其水南流,迳武川镇城,
(朱脱一城字,赵、戴增。守敬按:此后魏六镇之一。《魏书·孝文帝纪》,太和十八年八月,幸武川镇。董佑诚曰,《元和志》,武川镇今名里城,在东受降城北三百里,当在今归化城西北,今克鲁伦必拉出归化城西北,接茂明安界,西南流迳城西境,会图尔根河,疑即白道中溪水也。会贞按:《寰宇记》引《冀州图》云,白道川当原阳镇北。原阳镇乃故原阳县,为荒干水所迳。盖以荒干水当白道川,与此《注》不合。董氏疑即克鲁伦必拉,考克鲁伦必拉即下塞水。今克鲁伦东有水曰哈尔几,当即白道中溪水矣。)
城以景明中筑,以御北狄矣。
(沈炳巽曰:景明是宋少帝年号。全云:非也。善长岂用南朝之年乎?是魏世宗年号。守敬按:《世宗纪》不载筑城事。)
其水西南流,历谷,迳魏帝行宫东,
(董佑诚曰:当在今归化城西。)
世谓之阿计头A14,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
(守敬按:白道岭见上。)
其城圆角而不方,
(会贞按:角当匝之误,《漯水注》称圆匝而不方,可证。)
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而已。其水又西南,历中溪,出山,西南流,于云中城北,
(朱此下重于云中城北五字。赵云:杭世骏云,下五字重文,宜衍。)
南注芒干水。芒干水又西,
(朱脱水字。赵、戴增。赵删又字,误。)
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
(赵改塞水出作出塞外。会贞按:非也。上已言荒干水出塞外,安得至此又言荒干水出塞外?此自别一塞水。董佑诚曰,怀朔镇见上。今克鲁伦必拉之西,有多罗图必拉、察苏七必拉,皆南流入图尔根必拉,未知何水为塞水也?按:塞水出怀朔镇东北,则其源甚远,今惟克鲁伦必拉足以当之。)
南流迳广德殿西山下。
(董佑诚曰:殿当即在行宫中,二水夹之。)
余以太和十八年,从高祖北巡,
(守敬按:《北史》及《魏书·道元传》,俱不载太和十八年从巡事,略也。)
届于阴山之讲武台。
(守敬按:《魏书·高祖纪》,十八年甲辰,行幸阴山,丁未,幸阅武台,临观讲武。)
台之东有《高祖讲武碑》,碑文是中书郎高聪之辞也。
(守敬按:《魏书·高聪传》,拜中书博士,积十年,转侍郎。据《官氏志》有中书侍郎,无中书郎,此郎上当脱侍字。)
自台西出,南上山。山无树木,惟童阜耳。即广德殿所在也。其殿四注两厦,
(朱注讹作柱,赵同,戴改。又戴厦作夏,云:夏、厦通。守敬按:明抄本作注,作夏。)
堂宇绮井,
(朱井讹作ㄆ。赵据孙潜校改,云:绮井出左思《魏都赋》。戴作井。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井。)
图画奇禽异兽之象。殿之西北,便得?煌堂,雕楹镂桷,取状古之温室也,
(会贞按:《三辅黄图》,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西京杂记》,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以?宾氍毹。)
其时帝幸龙荒,游鸾朔北,南秦王仇池杨难当,舍蕃委诚,重译拜阙,陛见之所也。故殿以广德为名。
(会贞按:《魏书·世祖纪》,太平真君三年,行幸阴山之北,南秦王杨难当朝于行宫。先是起殿于阴山,殿始成而难当至,因名曰广德。难当见《北史·氐传》。)
魏太平真君三年,刻石树碑,勒宣时事。碑颂云:肃清帝道,振摄四荒。
(戴改摄作慑。)
有蛮有戎,自彼氐羌;无思不服,重译稽颡。恂恂南秦,佥?々推亡。峨峨广德,奕奕?煌。侍中、司徒、东郡公崔浩之辞也。
(会贞按:《魏书·崔浩传》,始光中,进爵东郡公,后加侍中,又迁司徒。碑久佚,惟见此。)
碑阴题宣城公李孝伯、尚书卢遐等。
(会贞按:《魏书·李孝伯传》,世祖时,进爵宣城公。卢遐无传。)
从臣姓名,若新镂焉。其水历谷,南出山,
(朱山上有阴字,赵同,戴删。)
西南入芒干水。芒干水又西南注沙陵湖。
(赵云:《汉志》,荒干水西至沙陵入河。《南齐书·魏虏传》云,平城南有干水,出定襄界,流入海,去城五十里,世号为索干都。干水,即荒干水也,而云流入海。与《汉志》、《水经注》异,盖南人不习北地故耳。守敬按:漯水一名桑乾水,正在平城之南流入海。乾、干音同。即《南齐书》所指之干水也。赵氏误认作荒干水,反谓南人不习北地,疏矣。董佑诚曰:,今图尔根必拉,迳萨拉齐厅南境,又西南汇为泽,西流入河,泽即沙陵湖也。)
湖水西南入于河。
(董佑诚曰:《汉志》,白渠水出武进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荒干水出武皋塞外,西至沙陵入河。是汉时二水各入河也。此《注》二水俱入沙陵湖,是白渠下流徙而东北,与荒干水相合。今黄水河合黑水河,更在沙陵湖之上流,是白渠益徙而东也。)
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又桢讹作?真,戴改《注》,?真改桢。全、赵同。)
缘胡山,
(董佑诚曰:桢陵,《汉志》属云中郡,后汉省。《志》云,缘胡山在西北。当即今托克托城西北临河诸山。桢陵城当在托克托城之西南。《寰宇记》谓在榆林县西北,非。)
历沙南县东北,
(董佑诚曰:二《汉志》,县属云中郡,汉末废。当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界中。)
两山二县之间而出,
(朱《笺》曰:而一作南。赵改,戴云:此以上二十六字为句。全云:东北两山四字疑衍,观上文祗缘胡一山耳,下文则是东西二山,非东北。守敬按:全说非也。桢陵县西北缘胡山,沙南县东北两山,相对为文,因沙南东北之山无名,故浑言两山也,四字非衍。此东北是就县言,下东西是就山言,亦不得混视。)
余以太和中为尚书郎,
(会贞按:《魏书·道元传》,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
从高祖北巡,亲所迳涉。
(赵改陟。守敬按:非也。)
县在山南。
(守敬按:上从《汉志》称桢陵县西北缘胡山,此实指县在山南,则山在县北,北可以该西北也。)
王莽之桢陆也,北去云中城一百二十里。
(守敬按:云中城见上。)
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
(守敬按:此东西大山,即上所云两山也。因叙桢陵县北之山,连叙县南六十许里有此山,即沙南之东北也。)
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似非关究也。
(全云:按胡渭曰,桢陵故城在河东岸,沙南故城在西岸,《经》文当云又南迳桢陵县西,又南迳沙南县东则合矣。戴亦云:此驳正《经》文东过桢陵沙南之误。会贞按:《经》称东过桢陵、沙南,《注》叙二县,一则曰河水南入,再则曰河水南流,以南字为驳《经》东字,是也,而犹未尽。盖《经》言先过桢陵、沙南,后过沙陵;《注》谓白渠水迳沙陵入河,河水方至桢陵、沙南境,则河水先迳沙陵,后迳桢陵、沙南,《经》所指次第不合,故驳之,谓乖川去之次。全、戴不察耳。)
又南过赤城东,
(全云:胡三省曰,后魏明元帝泰常八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即此城也。但考登国二年,幸赤城,三年又幸东赤城,疑有两赤城,而今不可考矣。赵云:按顾祖禹曰,赤城堡在万全指挥司东北二百里,其地相传蚩尤所居,后魏主?登国二年幸广宁,遂如赤城。主嗣神瑞二年如赤城。此东赤城也。司治即今宣化府。史云幸广宁,遂如赤城,其为东赤城无疑。东赤城见《沽水》篇《注》,河水所迳之赤城,在朔州西北。守敬按:全氏以泰常中筑长城所起之赤城,为此赤城,误。又不知有两赤城,尤疏。赵氏辨之,亦未详尽。互见《沽水》篇。董佑诚曰,城当在今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界中。)
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
(二《汉志》,县属定襄郡,汉末废。董佑诚曰:当在今托克托城西南,乌兰木伦河之北。)
定襄郡,汉高帝六年置,
(朱无帝字,赵、戴增。守敬按:《汉志》但云高帝置。)
王莽之得降也。桐过县,王莽更名椅桐者也。河水于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
(朱此十三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全云:二县为定襄君治之成乐与桐过。赵云:按《寰宇记》云州云中县下引《冀州图》曰,云中郡南有郡子津,即大河之津。又胜州河滨县下云,本汉沙南县地,有君子济,引《水经注》云云,今《注》云河水于二县之闲,似指云中之沙南、定襄之桐过而言也。守敬按:沙南在河西,桐过在河东,赵以二县为指沙南、桐过,是也。若前白渠水所迳之成乐,去河甚远,且成乐与桐过俱在河东,济亦不得在此二县间,全说失之。董佑诚曰,今曰湖滩河朔。)
皇魏桓帝十一年,
(朱讹作昔汉桓帝十三年。赵云:《卮林》曰,《后汉书》,桓帝再幸函谷,一临云梦,乘与卤簿,不届榆中。且京雒宅中,代畎不为东地。元号屡易,纪年不得十三。其嘉君子之名,必非蠡吾之主。案魏收《书》,以猗?为桓帝,幽、并之间,水草是逐,度沙漠而饮马,据参合以张毡,故以榆林为西,桑乾为左矣。寻厥昆嗣,屡游斯津,则桓即猗?,差无乖爽。但猗?统部止十一年,此言十三年,又非佳证。且桑氏已著济名,则事在汉桓之先矣。一清按:十三、十一,字画讹误,君子济名,《经》、《注》混淆,方叔之言,义犹未尽,敢附窥虎之末,以成析郦之功。戴改昔汉作皇魏,十三作十一。)
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
(朱《笺》曰:《御览》引此无曰子封三字,?韦疑当作田子封,是津长姓名。赵云:按《通鉴·晋纪》胡三省《注》,亦引此文作曰子封,古人文义简质,书名不书姓者多矣,何必改为田字以实之乎?守敬按:究以朱说为长,不然则不必有曰字矣。《御览》引作往投津长,津长送之渡河,盖以曰子封三字舛误难通,改作津长二字耳。)
送之渡河。贾人卒死,
(守敬按:卒死,谓仓卒死也。)
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
(朱囊讹作费,赵改囊,云:《通鉴》注引此作资货,《寰宇记》作资囊,从之。戴改同。)
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
(朱脱一帝字。《笺》曰:《御览》有两帝字。赵、戴增。守敬按:《寰宇记》亦有两帝字。)
即名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
(守敬按:云中城见上。)
河水又东南,左合一水,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孙星衍曰:左疑右字。会贞按:孙说非也。河水东南流,此水西流注河,则水在河之左,是左合审矣。)
水出契吴东山,
(守敬按:当在今清水河厅西北。)
西迳故里南,
(朱南下衍而字,赵、戴删。守敬按:里疑亭之误,亦当在今清水河厅西北。)
北俗谓之契吴亭。
(守敬按:《元和志》云,契吴山在朔方县北七十里。《夏录》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叹曰,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又云,契吴城在朔方县北一百二十里,契吴山,赫连昌因山所筑,以立勃勃之庙。此《注》称契吴东山、契吴亭,似即指赫连事。但赫连之契吴在河南,此《注》之契吴在河东,显有不合。岂真如孙氏所疑,左合为右合之误,而西迳西流,西亦并东之误与?然准以地望,在唐逆方县之北八九百里,与《元和志》究未能恰合,今仍原文而附记于此。又按:《御览》一百六十四引郦元《水经注》曰,朔方县有契吴山,勃勃北游登之,叹曰,云云。与《夏录》文同。考汉之朔方县不在此,唐有朔方县,又非道元所及,《注》不当标朔方县之名。据《御览》上二条,一引《十六国春秋》,载勃勃于朔方筑大城,一引《水经注》载统万城,疑此条本接引《十六国春秋》称朔方有契吴山,传抄者误衍县字,又错入《水经注》下也。)
其水又西流注于河。
(董佑诚曰:水当在今湖滩河朔南,乌兰木伦河北。)
河水又南,树颓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云:《史记·周本纪》,吾闻犬戎树敦。韦昭曰,树,立也,言犬戎立性敦笃也。《方舆纪要》,《志》云,周穆王时,犬戎树?居此,有城,在西宁卫西。《周书》,凉州刺史史宁曰,树敦、贺真二城,吐谷浑之巢穴也。《魏书·地形志》,朔州神武郡,领殊颓县。今《注》云树颓,盖语出戎方,音之异耳。守敬按:顾氏明谓犬戎树?所居在西宁卫西,据史宁说,树敦城当在今青海境,去此树颓水甚远,此既非犬戎地,不知赵氏何以混而为一?考《周书·杨忠传》,高祖元寿,魏时家于神武树颓,则县本名树颓,当因树颓水得名,《地形志》作殊颓,变文也。)
水出东山,
(守敬按:今有一水出清水河厅东南,疑即树颓水也。)
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
(朱脱西字,《笺》曰:县下黄本缺一字,吴本补作东字。谢云,宋本作西字。赵、戴增西字。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有西字。今水曰兔毛河,出平鲁县西南。)
北俗谓之大浴真山,
(朱脱真字,山下衍其字,赵同,戴增、删。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真山。)
水亦取名焉。东北流,迳中陵县故城东北,俗谓之北右突城,王莽之遮害也。《十三州志》曰:善无县南七十五里,有中陵县,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
(赵云:班《志》已有中陵县,不应置自光武也。司马彪《郡国志》,定襄郡中陵,故蜀雁门,以言改隶则可耳。会贞按:建安末废,在今平鲁县北。)
其水又西北,右合一水,水出东山,
(朱出讹作自,戴改。赵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出。今有水出右玉县东南山,盖即此水也。)
北俗谓之贷敢山,水又受名焉。其水西北流,
(朱水下衍自字,赵同,戴删。)
注于中陵水。又西北流,迳善无县故城西,王莽之阴馆也。《十三州志》曰:旧定襄郡治。《地理志》,雁门郡治。
(朱志下衍曰字,赵同,戴删。守敬按:地理志七字,当在《十三州志》上。《史记·匈奴传》,赵武灵王置雁门郡。《汉志》,秦置。盖赵置而秦因之。前汉县为郡治,《续汉志》定襄郡治善无,则《十三州志》云云,指后汉言也。灵帝末,县废。后魏复置。《地形志》,天平二年置善无郡,则郦氏后事。在今右玉县南。)
其水又西北流,右会一水。
(朱右作又,全、赵、戴改。)
水出东山下,北俗谓之吐文水,
(孙星衍曰:疑今蔚文水,在保德州南。守敬按:孙说于地望大差,且今蔚汾水在岚、兴二县界,亦不蜀保德。今有水出右玉县东山,盖即此水也。)
山又取名焉。北流迳锄宁南,
(赵锄作Θ。守敬按:亭当在今右玉县东北。)
又西流,迳土壁亭南,
(朱脱又字,迳字。戴增,赵但增迳字。守敬按:亭亦当在今右玉县东北。)
西出峡,左入中陵水。中陵水
(朱脱中陵二字,赵同,戴增。会贞按:依通例,此句本不必有中陵水三字,但朱既有一水字,则水上当有中陵二字方成文。戴增,是也。)
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
(朱沃讹作流。赵依下文改,戴改同。会贞按:此水枝津也。沃水在今右玉县东北,观下文东北流注盐池,水本与今宁远厅之代哈池通流,今则自中陵水分出处,已湮塞矣。)
又东迳沃阳县故城南,
(朱故讹作坎,《笺》曰:李云,当作故。赵、戴改。守敬按:汉县属雁门郡,后汉废。后魏复置,属善无郡。在今右玉县东北。)
北俗谓之可不泥城,王莽之敬阳也。又东北迳沃阳城东,又东合可不泥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
(朱不重水字,又无县字,赵据《通鉴》注引此增。戴但增水字。)
西北流注沃水,
(守敬按:水当在今右玉县东。)
合流而东,
(朱合流而三字讹作又会二字。赵据《通鉴》注引此改。戴改作沃水又三字。)
迳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
(守敬按:汉已有参合县,属代郡,不在此。参合陉盖即今右玉县东北之长城。)
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
(朱在讹作左,赵、戴改。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作在。)
即《燕书》
(守敬按:《隋志》,《燕书》二十卷,记慕容隽事,燕书范亨撰。《史通·正史》篇曰,前燕有起居注,杜辅全禄为《燕记》,后燕董统草创《后燕书》三十卷,其后申秀、范亨各取前后二燕,合成一史。是董统有《后燕书》,申秀、范亨亦并载后燕事。)
所谓太子宝自河
(赵河下增西字,云:《漯水注》引《燕书》,建兴十年,慕容宝自河西还军,败于参合,戴增同。守敬按:宝未至河西,《漯水注》引《燕书》本作自河而还,赵、戴于彼篇改而作西,此亦增西字,皆为谬矣。)
还师参合,三军奔溃,即是处也。魏立县以隶凉城郡也。
(守敬按:《地形志》,县属梁城郡。在今左云县北。考梁、凉音同通用,《通鉴》陈太建八年,周主遣凉城公辛韶守蒲津关。《注》,此凉城郡公也。郡详下。)
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
(守敬按:当在今右玉县东北。)
县北十里有都尉城。
(守敬按:当在今宁远厅西。)
《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
(守敬按:见沃阳县下。)
北俗谓之阿养城。其水又东合一水,水出县东南六十里山下,北俗谓之灾豆浑水,西北流注于沃水,
(守敬按:水当在今宁远厅南。)
又东北流,注盐池。《地理志》曰:盐泽在东北者也。今盐池西南去沃阳县故城六十五里。
(朱无县字,赵同,戴增。守敬按:陈澧云,盐泽,今宁远厅代哈池。)
池水?氵亭,渊而不流,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
(守敬按:今代哈池东西狭而南北广。然皆不及郦氏所言里数,盖有淤塞矣。)
池北七里,
(朱七作十,赵同。戴改。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作七。)
即凉城郡治。
(朱治作注,《笺》曰:疑作治。赵、戴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治。《地形志》,梁城郡,天平二年置。盖就天平二年恒州寄治秀容郡城时言,据《注》文,则先有凉城郡,在今宁远厅东北。)
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地理志》曰:泽有长、丞。
(守敬按:沃阳县下,戴云,汉官制有令、有长,令、长皆有丞。)
此城即长、丞所治也。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东南流注池,北俗谓之大谷北堆,
(朱北堆讹作此佳,《笺》曰:此佳二字疑误。戴改,赵亦改价佳作堆,而乙此字下属。全又改佳作阜,乙此字同。守敬按:非也,北俗变阜之目,不得仍称阜,上言水亦取名,水又受名,皆不作此水也。)
水亦受目焉。中陵川水,自枝津西北流,右合一水于连岭北,
(守敬按:连岭盖即今右玉县北之长城。)
水出沃阳县东北山下,
(朱脱水字,赵、戴增。守敬按:当在今杀虎口北之水。)
北俗谓之乌伏真山,
(朱谓作名,赵同,戴改。)
水曰诰升袁河。
(朱《笺》曰:袁河当作缘河。赵云:按《晋书》,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子曰诰升爰。《魏书》,铁弗刘虎,南单于苗裔,左贤王去卑之孙。虎父诰升爰,一名训兜诰,则此河以人得名。爰、袁音同通目。)
西南流,迳沃阳县,左合中陵川,乱流西南,与一水合,北俗谓之树颓水。水出东山下,西南流,右合诰升袁水,
(会贞按:上已叙树颓水上流,此西南与一水合下二十七字,只云西南与树颓水合,足矣,不应复述。郦氏盖欲补出树颓为北俗之名,又以所合之中陵川水兼有诰升袁水之名,故变例书之,然水出东山下句,究是重文。)
乱流西南注,分为二水。
(官刻戴本为作谓,非,孔刻不误。)
左水枝分南出,
(守敬按:当分于今清水河厅西北。)
北俗谓之太罗河。
(守敬按:太罗河详下。)
右水西迳故城南,
(守敬按:此树颓水正流。)
北俗谓之昆新城,
(朱谓作名,赵同。戴改。)
其水自城西南流,注于河。
(守敬按:今水至清水河厅西北,名乌兰穆伦河,西南流入河。)
河水又南,太罗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源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迳武县故城南。
(朱武字上下有脱文,赵作武州,下同。赵云:按《禹贡锥指》云,河水折而南,迳废胜州东入塞。其东岸则平卤卫。杜佑曰,胜州东至黄河四十里,北至黄河五里,西北至黄河二十里。平卤卫在山西大同府西少南二百四十里,本汉雁门郡之武州县,隋、唐以后为朔州地。今山西朔州有武州城,亦谓之河套。《地形志》,恒州代郡,领武周县。戴增州同。会贞按:《地形志》无武县,赵、戴因改为武州县。考《漯水注》,武州川北流迳武州县故城西。武州川为今大同县西之十里河,西去树颓水数百里。东流入漯,尚在武州之西。树颓水西流入河,安得西迳武州之南,则此非武州县审矣。胡渭谓平卤卫为武州县地。非谓平卤以西至河皆武州地也。赵、戴求其县而不得,遂漫以武州填之。据《十三州志》,此县在善无西南百五十里,则在汉定襄郡地,定襄所属有武进、武要、武皋等县,皆不在树颓水滨。又有武城、都武两县,今失其地,此县必居其一,然莫能定,未敢以意增字。)
《十三州志》曰:武县在善无城西南百五十里,
(朱脱城字、南字,戴增。赵但增城字。)
北俗谓之太罗城,
(会贞按:《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诏将军束州侯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五年,车驾南次定襄太洛城。洛、罗音近错出。《通鉴》晋义熙九年《注》,以《汉志》定襄郡骆县释大洛城。城当在今清水河厅西南。)
水亦藉称焉。其水西南流,一水注之。
(朱一作右,赵同,戴改。)
水导故城西北五十里,
(守敬按:此别一故城,非上武县之故城也。观下文北俗之名不同,可见。)
南流迳城西,北俗名之曰故?回城。
(朱脱俗字,赵、戴增。守敬按:故与俗形近,疑传钞者讹俗为故,又错入曰字下也。)
又南流注太罗河,太罗河又西南流,注于河。
(守敬按:水当在今清水河厅西南长城北。)
河水又右,得湳水口。
(朱此八字讹作《经》,又右讹作左。戴改《注》,仍左。全、赵同。孙星衍曰:左疑右。会贞按:孙说是也。)
水出西河郡美稷县,
(守敬按:汉县属西河郡,后汉同,汉末废。段玉裁云,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南。《说文》,湳,西河美稷保东北水。未审今河水?按今府谷县北有黄甫川,出鄂尔多斯境,盖即湳水也。)
东南流。《东观记》曰:郭?,字细侯,
(朱无字字,《笺》曰:当作字细侯,赵仍,戴增。)
为并州牧。前在州,素有恩德,老小相携逢迎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拜。?问: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君到,喜,故迎。?谢而发去。诸儿复送郭外,问使君何日还,?计日告之。及还,先期一日。念小儿,即止野亭,须期至乃往。
(守敬按:《后汉书·郭?传》略同。)
其水又东南流,羌人因水以氏之。
(会贞按:《文选·潘岳〈关中诗〉》注,湳,羌号也,羌人因水为姓。)
汉冲帝时,羌湳狐奴归化,盖其渠帅也。
(会贞按:《后汉书·西羌传》,冲帝永嘉元年,左冯翊梁并以恩信招诱叛羌,于是离湳狐奴等五万余户诣并降,陇右平。则不在西河。又《传》称安夷县吏略妻卑湳种羌妇,离湳当与卑湳近,亦离湳不在西河之证 勃氏云云,盖羌种有迁徙于此者耳。)
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
(守敬按:今黄甫川于府谷县北入长城。)
碱水出长城西碱谷,东入湳水。
(守敬按:据内府图,黄甫川有二源,其南源自西入长城,合《注》,当即碱水也。)
又东南,浑波水出西北穷谷,东南流注于湳水。
(守敬按:水亦当在府谷县北,不言入长城,盖发源长城内也。)
湳水又东,迳西河富昌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西河郡,后汉废。段玉裁云,在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界。)
王莽之富成也。湳水又东流,入于河。
(朱河讹作湳,下又脱河字,而以水字属湳字。全、赵改入于湳水作谓之湳口。戴改湳作河,并增河字下读。守敬按:戴是,赵非也。)
河水左合一水,出善无县故城西南八十里。
(此一水盖好今之六涧河,但出今神池县西南,在古善无城西南约二百里,《注》作八十里,不合,八上当有脱文。)
其水西流,历于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衍,
(朱《笺》曰:古本作岩层岫行,?韦疑当作岫复。赵云:衍字不误,惟其下增山字。戴增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衍。其下不必增字。《江水注》,其重岩叠嶂,是其词例。)
涧曲崖深,巨石崇竦,璧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
(朱电作?,《笺》曰:一作电。赵、戴改。)
震天动地。昔吕梁未辟,
(朱昔作曰,《笺》曰:当作昔。赵、戴改。全增作《淮南子》曰。守敬按:全盖据下卷孟门山下文,然郦氏引古,不必定出书名也。且下卷《淮南子》为《尸子》之误,全亦失考。)
河出孟门之上。
(守敬按:二句《尸子》文,详下卷。)
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
(守敬按:《庄子·达生》篇释文,吕梁,引司马彪云,河水有石绝处也。今西河离石西有此县绝,世谓之吕梁。考吕梁有二,一在彭城,一在离石。《列子·黄帝》篇,记孔子观吕梁事,张湛《注》,在彭城,是也。又《说符》篇孔子自卫反鲁,息驾河梁而观焉,实一事。《庄子》吕梁即孔子所观,当在彭城,而司马彪以离石之吕梁解之。《吕氏春秋·爱类》篇,吕梁未发,本离石之吕梁,而高诱《注》云,在彭城,是乃互错 勃氏载司马彪之说于此,而于泗水引孔子事,真绝识也。)
今于县西历山寻河,并无遏?,
(朱作乃无过?亘,《笺》曰:过?亘字讹,当作遏?。赵、戴依改。又赵据黄本乃改并,依改。戴改同。)
至是乃为河之巨?,
(朱无河之二字,赵据黄本校增,戴同。守敬按:《大典》本有河、之二字。)
即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余里也。
(朱无也字,赵据孙潜校增。戴有。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有也字。赵云:按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曰,道元言吕梁之水势,与龙门无异,而以为在离石。离石,明之石州,改名永宁州者是。必求其地以实之,永宁州东北,则今静乐岢岚州之地,西去黄河约二百里,无所谓河流也。土人欲当以河曲县西南二十五里天桥峡,亦有禹凿之迹,天将阴雨,激浪如雷,几相似矣,而无所谓千仞巨石,又南去离石四百余里,皆与郦《注》不合。当阙疑。《禹贡锥指》曰,吕梁即禹贡之梁山,龙门之南山也。《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先言龙门,次言吕梁,其为夏阳之梁山无疑。董佑诚曰,今河曲县西南天桥峡,河经其中,激浪如雷,声闻数十里,即《注》所云吕梁也。)
又南过西河┯阳县东。
(全云:《汉志》,西河郡自圜阳、圜阴二县。师古曰,圜字本作┯,音银,县在┯水之阴,因以为名也。王莽改为方阴。则是当时已误作圜字矣。今有银州、银水之称,即是旧名犹存,但字变耳。然观善长所见之本却不错,岂后人因王莽有方阴之名,而妄改为圜字以实之乎?董佑诚曰:┯阳,二《汉志》皆作圜阳,《少室开母石阙》所刻圜阳、圜阴,字皆从?,此汉时已作圜字之证。至银州之水,即此《注》之奢延水,与此┯水迥异。《元和志》谓银州治儒林县,本汉┯阴县地,亦与颜氏同误。儒林在奢延水北,当汉龟兹肤施诸县地,今为米脂县境。┯阴则今葭州也。惟麟州有银城县,则当以┯水得名耳。)
西河郡,汉武帝元朔四年置,
(守敬按:此《汉志》文。戴云,汉西河郡治平定县,见《东观记》。《元和志》谓理富昌者,谬。《续汉志》治离石。)
王莽改曰归新。┯水出上郡白土县┯谷,
(守敬按:汉县属上郡,后汉因,汉末废。《一统志》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南。今水曰屈野河,出左翼中旗西北台石坡。)
东迳其县南。《地理志》曰:┯水出西,东入河,
(戴云,东近刻作南,盖后人所妄改。守敬按:《汉志》作东入河,朱本、黄本并同,惟钟、谭本作南,盖刊刻之误。王校乃谓朱讹赵改,不知朱不讹,亦非赵改也。然以今日水道证之,当作东南入河 勃氏叙此水,通言东不言南,亦为《汉志》所惑。)
王莽更曰黄土也。东至长城,
(守敬按:今屈野河于中旗东南入长城。)
与神衔水合。
(朱衔讹作御,下同。《笺》曰:古本作衔。赵仍,戴改。守敬按:《大典》本、黄本并作衔。)
水出县南神衔山,
(朱脱神字,赵、戴增。)
出峡,东至长城,
(朱讹作峡山东出至长城,赵峡改夹,戴移出字于峡字上,删山字。守敬按:《沮水注》有夹山之文,但是先言东南流,后言屈而夹山西流,此水东流,无夹山之可言,赵改,非,戴订得之。)
入于┯。
(守敬按:水当在今左翼中旗东南长城外。)
┯水又东,迳鸿门县,县故鸿门亭。
(守敬按:汉鸿门县,属西河郡,后汉废。省为亭,于文当作又东迳鸿门亭,亭故县城也方合 勃氏变文书之,不称故城,下┯阴、┯阴也不称故城,此郦氏之率笔。在今神木县西南。)
《地理风俗记》曰:┯阴县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
(朱讹苑作宛,《笺》曰:张衡《南都赋》云,天封、大狐,列仙之陬。赵、戴改苑。)
火井庙,火从地中出。
(守敬按:天封苑以下三句,本《汉·地理志》、《郊祀志》注,如淳引《地理志》同。今本《地理志》庙作祠,脱中字。)
┯水又东,梁水注之,水出西北梁谷,
(赵出下有县字。)
东南流,注┯水。
(守敬按:今神木县南有曲源水,出长城内,东入屈野河,即梁水也。)
又东,迳┯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
(守敬按:《汉志》文,汉县并属西河郡,后汉因,汉末废,在今神木县南。)
王莽改曰方阴矣。又东,桑谷水注之,水出西北桑溪,
(朱此下衍东北桑溪四字,赵、戴删。)
东南流入于┯。
(朱南作北,会贞按:上言水出西北,则此当作东南流,北为南之误无疑,今订。今有秃尾河出神木县西南长城外,东南流入屈野河,即桑谷水也。)
┯水又东,迳┯阴县南,
(朱阳讹作阴,赵同,戴改。会贞按:上言┯水又东,迳┯阴县北,安得┯水于此又东迳┯阴南耶?则戴改阳是也。汉县属西河郡,汉末废。钱坫云,在今葭州北,屈野河之北。)
东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端水入焉。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西出号山。
(守敬按:《山海经》,诸次山北八十里曰号山,当在今葭州西北。)
《山海经》曰:其木多漆??,
(朱其下衍山字,赵同,戴删。)
其草多芎穷,
(全依原书作芎穷,赵作芎?,戴作穹穷。守敬按:黄本作穹穷。)
是多氵今石,
(朱氵今作冷,《笺》曰:《经》作氵今石。郭《注》,或音今,未详。)
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守敬按:《西次四经》文。《葭州志》有宁河,出州北八十里王元沟,东南流入河,疑即端水也。)
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上郡诸次山。
(孙星衍曰:山当在榆林府北套外。会贞按:《元和志》真乡县茄芦水,源出县理西北。《水道提纲》谓之沙河,即诸次水也。但考下文,黑水历沙陵,交兰水,出龟兹,诸次水自诸次山东历沙陵,届龟兹西北,则诸次水出黑水,交兰水西北,当出今榆林府西北鄂尔多斯境。今沙河出府治东,则上流有湮塞矣。)
《山海经》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
(朱脱之字、焉字,赵、戴增。)
是山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赵众改象,云:施廷枢曰,众当作象,今本《山海经》亦误。戴改同。守敬按:象蛇乃鸟名。《北山经》,阳山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盖施氏所据。然此经上言鸟兽莫居,若是象蛇,则多鸟矣,不相违反乎?施氏未及合参,致赵、戴皆为所惑。俞樾《俞楼新纂》亦沿之。此《经》自指蛇言,但众与多复,当是讹字。以上亦《西次四经》文,至节末复引《经》以结之。)
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
(守敬按:《卫青传》,青西定河南地,案榆溪旧塞。如淳曰:案,寻也。榆溪,旧塞名也。《通典》,榆溪塞在胜州榆林郡南界。《元和志》,榆林县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一统志》,塞在鄂尔多斯左右翼界内。)
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
(朱柳作林,赵据黄本及《通鉴》《注》引此改。戴作柳。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柳。)
缘历沙陵,
(守敬按:据后文,黑水历沙陵东南注奢延水,则沙陵当在今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东北。)
届龟兹县西北,
(朱北讹作出,赵同,戴改。守敬按:龟兹县久废,此当脱故城二字。县详后交兰水下。)
故谓广长榆也。
(会贞按:《史记·淮南王安传》,伍被曰,广长榆,开朔方。亦见《汉书·伍被传》。)
王恢云:树榆为塞,
(会贞按:《汉书·韩安国传》,王恢曰,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谓此矣。苏林以为榆中在上郡,
(会贞按:《汉书·项羽传》颜《注》引苏说。《史记·项羽本纪·索隐》亦引。)
非也。案《始皇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
(会贞按:在三十三年。)
然榆中在金城东五十许里,
(会贞按:《始皇本纪·集解》,徐广曰,榆中在金城。本篇上卷引之。)
阴山在朔方东,以此推之,不得在上郡。《汉书音义》苏林为失,是也。
(朱失是讹作是失,赵同,戴乙。全云:按胡三省曰,苏林之说,固未为尽是,而道元所谓榆中在金城东五十许里,亦非也。卫青取河南地,案榆溪旧塞,正在唐麟、胜二州界,其西则接古上郡之境。况诸次水出上郡,迳榆林塞入河,则榆中在上郡之东明矣。诸次水无西流至金城、榆中之理。夷考其故,道元特以金城郡有榆中县,遂牵合之。不知此误尤甚于苏林。守敬按:榆中有二,其在金城者,秦、汉以为县,古西羌地也。其在上郡者,《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赵策》同。又云,楚扦关至榆中者千五百里。是《汉书》卫青、伍被、韩安国诸《传》所谓榆塞者,皆指此也。而《史记·始皇本纪》西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集解》引徐广谓榆中在金城,阴山在五原北。《项羽本纪》,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索隐》引,服虔云,金城县所治。苏林曰,在上郡。崔浩云,蒙恬树榆为塞也。两说并载,已不能决。按《蒙恬传》,北逐戎狄,收河南,渡河,据阳山,居上郡。且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未得至金城榆中也 勃氏序诸次之水,引《史》、《汉》,正本苏林说,何以又以苏说为非,自相矛盾?窃意郦氏原文必是苏林以榆中在上郡,是也。而《汉书音义》谓榆中在金城东五十里,不得在上郡,随又按云《蒙恬传》,北逐戎狄,收河南,渡河,据阳山,居上郡,以驳《音义》。不知何时将郦驳语脱去,后人将《音义》驳苏林说,以续于郦氏,遂以《音义》苏林为郦氏语,值矣。)
其水东入长城,
(守敬按:在今榆林县东。)
小榆水合焉。
(朱榆下衍林字,赵、戴删。)
历涧西北,
(朱涧讹作源,《笺》曰:古本作涧。赵、戴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涧。)
穷谷其源也。
(守敬按:今葭州西北有一水,东南入沙河,盖即小榆水也。)
又东合首积水,水西出首积溪,
(朱脱水字,重一溪字,戴增、删。赵但增水字。东注诸次水,(守敬按:今葭州西有一水,东入沙河,盖即首积水也。)
又东入于河。
(守敬按:今沙河东南至葭州南入河。)
《山海经》曰:诸次之水,东流注于河,即此水也。
河水又南,汤水注之。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山海经》曰:水出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
(守敬按:毕沅曰:硌当为落,见《玉篇》。)
下多榛?苦。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也。
(孙星衍曰:今有水出米脂县桃花茆,东流迳葭州南入河,即汤水也。米脂县北诸山,当即上申山,今俗有白云山、冯家山之名也。守敬按:亦《西次四经》文。)
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出陵川北溪,南迳其川,西转入河。
(朱此二十二字错入下奢延水条《山海经》曰生水东流注于河下,又讹河水又南陵水注之八字作《经》,戴改八字作《注》,全、赵同。而仍错入奢延水条下。守敬按:陵水入河,在河水过离石县之前,今移此。今水曰湫河,出临县东北,西南流至永宁州西北入河。)
又南过离石县西。
(朱脱过字,戴增,赵增同。全增迳字,改此句作《注》。守敬按:全非也。)
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水出离石北山,
(朱脱水出二字。何焯曰:二字诸本所无,应有之。赵、戴增。守敬按:《元和志》,离石山今名赤洪岭。《水道提纲》,北川河即古离石水,出永宁州北赤坚岭,则山属变名矣。)
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西河郡,后汉为郡治,灵帝末废,魏复置,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后乱废。今永宁州治。)
《史记》云:秦惠王伐赵取离石者也。
(朱作昭王,赵、戴同。守敬按:此《赵世家》肃侯二十二年事,在秦惠文王十年,非昭王也,今订。)
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侯国,
(守敬按:《史》、《汉表》同。)
后汉西河郡治也。
(守敬按:《续汉志》西河郡,县名先书离石。)
其水又南出西转,迳隰城县故城南。
(守敬按:汉县属西河郡,后汉废。在今永宁州西。)
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忠为侯国,
(守敬按:见《史》、《汉表》。)
王莽之慈平亭也。胡俗语讹,尚有十城之称。
(朱讹作千城,戴同,赵千改十。全改十,云十者,隰之讹。会贞按:全改是也。《大典》本原作十,明抄本同,戴氏不从,可谓失之眉睫。)
其水西流,注于河也。
(守敬按:今北川河于永宁县西入河。朱此离石水一条,接上陵水条,亦错入奢延水条下,今移此与《经》过离石县相比。)
又南,奢延水注之。
(朱无又南二字,以奢延水注之五字作《经》,在离石县西下。赵同,戴改《注》,云:今考《水经》必云某水从某来注之,不言从某来者乃《注》文。全改同。董佑诚曰:五字旧刻俱作《经》,戴氏以不言从某来改为《注》。又《注》文奢延水入河,本在陵水、离石水上。按:离石,今永甯州;离石水,今州西之北川河;奢延水,今绥德州之无定河。奢延水入河,实在离石水入河之下,河东西俱在万山中,水口当无改易。详绎《经》文,河水先过离石西,而后右会奢延水,则以五字仍作《经》文,正与水道相合。其不言自某来者,或更有脱佚,而《注》中奢延水一条,当移在离石水口之下,则《经》、《注》皆符矣。守敬按:董移奢延水一条于离石水口之下,以合水道,是也。但以奢延水《注》之作《经》,亦非。今仍作《注》,增又南二字,则无不合矣。)
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
(会贞按:《水道提纲》,无定河西源曰额图浑河,古奢延水也,出河套右翼前旗贺通图山。则此山即赤沙阜矣。孙星衍乃谓今榆林县北有江山,即赤沙阜,失之。)
东北流。《山海经》所谓生水出盂山者也。
(戴改盂作孟,下同。守敬按:《西次四经》文。)
郭景纯曰:盂或作明。
(赵云:按八字《注》中《注》,又《山海经》注无此文。《西山经》曰,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郭璞曰,音于。黄本讹盂作孟,后之读者,只闻孟津之为盟津,孟猪之内盟猪,遂谓字得通用,因改郭《注》以就之,而不知其元文之不可掩也。此八字并非郦《注》之旧。守敬按:赵说至审,故全氏取之。毕沅、郝懿行俱谓郭《注》脱,此说非也。)
汉破羌将军段?破羌于奢延泽,虏走洛川。
(会贞按:二句,《后汉书·段?传》文,《传》洛作落,误。)
洛川在南,
(会贞按:即《汉志》归德之洛水,郦《注》当有《洛水》篇而亡之,今曰洛河。)
俗因县土,谓之奢延水,又谓之朔方水矣。
(朱脱方字,赵据《通鉴》《注》引此增。戴增同。会贞按:奢延水出奢延县,两汉为上郡地,西北去朔方甚远。而《元和志》、《寰宇记》遂谓夏州即汉朔方郡,故辨其误。然《地形志》有朔方郡,复有朔方县,即此地,《注》又字承上言,盖俗本因奢延县谓之奢延水,及置朔方县,又或谓之朔方水也。则当作朔方明甚。《通鉴》注至审,《元和志》两称朔水,乃惑于误本《水经注》也。)
东北流,迳其县故城南,
(会贞按:汉县属上郡。后汉因,汉末废。在今怀远县西北鄂尔都斯界内。)
王莽之奢节也。赫连龙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
(守敬按:《北史·僭伪传》,黑水去城二十余里。黑水详下。)
遣将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
(朱作叱于阿梨。赵云:叱干,姓也,于字误,梨当作利。何焯据《晋书·载记》校正。沈氏曰:是年三月,赫连改元凤翔,然后以阿利领将作。)
改筑大城,名曰统万城。
(守敬按:《御览》一百九十二引《夏录》曰,赫连勃勃下书曰,今都城已建,宜有美名。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国,可以统万为名。《魏书·胡方回传》,为屈丐《统万城铭》,行于世。)
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
(守敬按:《元和志》,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堞楼,峻险非力可攻。)
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
(全云:崔鸿《十六国春秋》久无存者,明人钞撮成篇,而不甚确。如《夏录》载是铭曰,可以怀远,可以柔迩,是但以属对而不知叶韵之误。以九区为九域,则下四句非复铭音矣。若崔鸿原文之引入诸书者,多不知收拾。守敬按:尝疑明人《十六国春秋》是崔鸿真书,若云钞撮而成,则其所徵引事实,多有出于今存古书之外者。如《圣水注》慕容垂图还上京,惟见此书,是也。惟无《赞》、《表》,是其与《史通》不照耳。概底为伪书,过矣。若有人将其事实,一一考其所出,以决斯疑,亦快事也。)
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又铸铜为大鼓及飞廉、翁仲、铜驼、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
(守敬按:自是水之北至此,《晋书·载记》略同。)
则今夏州治也。
(守敬按:《地形志》,夏州,赫连屈孑所都,始光四年平,为统万镇,太和十一年改置,治大夏。)
奢延水又东北,与温泉合,源西北出沙溪,
(守敬按:今有西拉乌苏河,出右翼前末旗南,疑即温泉之源也。)
而东南流,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黑水入焉。水出奢延县黑涧,
(朱脱水字,《笺》曰:谢兆申云,按宋本,黑水入焉,水出奢延县黑涧。戴、赵增水字。守敬按:《通鉴》晋义熙九年《注》引此有水字。《元和志》,乌水出朔方县黑涧,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讳改。今曰哈柳图河,出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东。)
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合交兰水,水出龟兹县交兰谷,
(朱脱水字、县字,赵、戴增。守敬按:汉县属上郡,后汉因,汉末废。当在今榆林县北鄂尔多斯界。)
东南流,注奢延水。
(守敬按:今有他克拉布河,出右翼前旗之东南,流入无定河,疑即交兰水也。此《注》称温泉、黑水、交兰水分注奢延水,今西拉乌苏河、哈柳图河、他克拉布河合流入无定河,则水道有变迁矣。)
奢延水又东北流,与镜波水合。水源出南邪山南谷,东北流,注于奢延水。
(守敬按:水当在今怀远县东北。)
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
(守敬按:今水在榆林县西,曰西河,出县北鄂尔多斯境葫芦海。)
东南流,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
(守敬按:龟兹国,西域,详本篇卷一。《汉书·冯奉世传》,上郡属国归义降胡万余人反去。)
又东南,注奢延水,又东
(朱无东字,赵、戴增。)
迳肤施县南。秦昭王三年置,上郡治。
(会贞按:《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盖魏置而秦昭王因之。《汉志》但云秦置。秦及两汉,县并为郡治,汉末废,当在今榆林县东南。)
汉高祖并三秦,复以为郡。
(会贞按:《史记·项羽本纪》,三分关中,王秦降将。立章邯为雍王,都废邱;立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后又称汉还定三秦,即所谓并三秦也。《汉地》高帝元年更为翟国,八月复故。)
王莽以汉马员为增山连率,归世祖,以为上郡太守。
(会贞按:《后汉书·马援传》,王莽败,兄员,时为增山连率,去郡。世祖即位,员先诣洛阳,帝遣员复郡。章怀《注》,莽改上郡为增山,连率亦太守也。莽《法典》,郡者,公为牧,侯称卒正,伯称连率,无封爵者为尹。后汉郡名官制皆复旧。)
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
(全云:朱谋?韦曰,《汉志》西河自有增山县。愚谓班固不书王莽所改上郡之名,是脱文,意者莽即以增山名上郡,故司马彪云然。今世本缺失,当以《水经注》补之,正不碍西河之别有增山县也。)
东入五龙山,
(守敬按:《地形志》襄乐郡肤施有五龙山。考北魏之肤施,在今庆阳府境,去汉县甚远,而魏收以五龙山属之,据旧地为说也。《一统志》,合龙山在绥德州西南五里,疑即五龙山。孙星衍亦云,山在州南五里,以《注》文考之,当在今榆林县东南。)
《地理志》曰:县有五龙山、
(朱山下衍也字,全、赵、戴删。)
帝、原水,
(会贞按:《汉志》,肤施县有五龙山、帝、原水、黄帝祠四所。钱大昕曰,《郊祀志》,宣帝立五龙山仙人祠及黄帝、天神帝、原水凡四祠于肤施。五龙山,一也,帝即天神帝,二也,原水,三也,黄帝,四也。钱说甚审。据《郊祀志》又云,黄帝、天神、原水之属皆罢,是只称原水,不称帝原也。)
自下亦为通称也。
(守敬按:《汉志》有帝原水,无奢延水,则《注》奢延水之下流,即帝原水也,故郦氏谓自下通称。)
历长城东,出于赤翟白翟之中。
(全云:按《史记》,晋文公攘赤狄、白狄于┯洛间。张守节曰,赤狄在潞州境,白狄在延、银、绥三州境,今曰赤狄亦居┯、洛,所未详也。考《国语》亦但曰齐桓攘白狄至于西河,而无赤狄,则张氏之言是也。善长盖亦据《史记》。戴删赤狄二字。守敬按:晋文公攘戎狄,居于河西┯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见《史记·匈奴传》,《汉书》同。司马贞云,《左传》晋灭赤狄潞氏。杜《注》,潞,赤狄别种,今上党潞县。潞州之赤狄,当是赤狄故地,晋文攘之,居于河西┯洛间,故《史》、《汉》皆云,号曰赤狄、白狄 勃氏本《史》、《汉》为文,未为误。梁玉绳谓洛当作潞,不思潞不在河西也。)
又有平水,
(朱平作年,《笺》曰:谢兆申云,宋本作平。赵、戴改。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平。)
出西北平溪,东南入奢延水。
(会贞按:《隋志》,大斌县有平水。今曰大理河,出怀远县东南,东流南屈,至绥德州北入无定河。)
又东,走马水注之。水出西南长城北,
(会贞按:今水曰怀宁河,出安定县东北。)
阳周县故城南桥山。
(会贞按:汉县属上郡,后汉废。在今安定县北九十里。《汉志》,阳周桥山在南。)
昔二世赐蒙恬死于此。
(会贞按:《史记·蒙恬传》,二世囚恬于阳周,恬吞药自杀。)
王莽更名上陵?,山上有黄帝冢故也。
(会贞按:《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汉志》,桥山有黄帝冢。钱坫曰,山在今安定县东北,俗谓之高柏山,而《括地志》、《元和志》并云,桥山在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通典》,罗川县有桥山,黄帝葬处。今子午山在庆阳府真宁县东北,黄帝冢山之一,误矣。《册府元龟》大历四年四月,?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黄帝陵阙。坊州,今中部县,此黄帝冢山之再误矣。钱说甚核。考《地形志》,赵兴郡阳周县有桥山,黄帝冢。魏之阳周在正宁县北,而载桥山黄帝冢,盖据《汉志》旧说,而唐人遂因之。)
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黄帝仙矣。
(会贞按:《列仙传》,黄帝卒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惟剑舄在焉。)
其水东流。昔段?追羌出桥门,至走马水,闻羌在奢延泽,
(会贞按:三句,《后汉书·段?传》文。)
即此处也。门即桥山之长城门也。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
(守敬按:始皇三十五年,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见《史记·本纪》。恬筑长城,起临洮,属辽东,本卷上文已载《恬传》说。而《太康地志》又称乐浪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起。此复兼采之以示博,而仍以起临洮为主,故易起碣石为至于碣石也。)
即是城也。其水东北流,入长城,又东北注奢延水。
(会贞按:今怀宁河于绥德州南,东南入无定河,疑此东北为东南之误。)
又东,与白羊水合。其水出于西南白羊溪,巡溪东北,注于奢延水,
(戴改巡作循。会贞按:今有白家河,出清涧县东二十里吐谷岭,东北流入无定河,疑即白羊水也。)
奢延水又东,入于河。
(会贞按:今无定河于清涧县东北入河。)
《山海经》曰:生水东流注于河。
(守敬按:《西次四经》文。朱此下接陵水条并离石水条,今移前。)
又南过中阳县西。
中阳县故城在东,
(朱阳讹作南,《笺》曰:孙云,中南疑作中阳。赵、戴改。)
东翼汾水,隔越重山,不滨于河也。
(董佑诚曰:中阳,二《汉志》属西河郡,汉末废。《一统志》云,西河郡,前汉治富昌,后汉治离石,所领诸县,皆夹黄河两岸,从无东附汾水者。汉末寇乱,诸郡荒芜,曹魏时始移郡东出,县亦随之。《元和志》云,曹魏移中阳县于兹氏县界,是已 勃《注》反以魏所移之城为两汉故县,误案《经》所称河水过中阳县西者,两汉之中阳,在今宁乡县西者也。《文水注》所称文湖迳中阳县故城东者,曹魏移治之中阳,在今孝义县北者也。《注》于文湖所迳之中阳故城下,仅引晋代地志,初不以为二汉之中阳,于原公水下,又明言魏置西河郡,分割太原四县以为邦邑,而此乃误证以驳《经》,盖偶有不照耳。守敬按:戴氏据《元和志》,谓孝义之中阳,是曹魏所移置,又见《河水》篇《经》文称南过中阳县西,当在今宁乡,见戴氏所作《汾州府志》,段氏《说文》注亦引其说,而董氏因之。)
又南过土军县西。
吐京郡治。
(全云:按《地形志》,真君九年置吐军郡。以文例准之,当有今字。守敬按:依全说以治字断句,治下故字当衍。)
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
(董佑诚曰:《汉志》,土军属西河郡,后汉省。《元和志》,石楼县本汉土军县,今石楼县治即唐旧治。会贞按:《方舆纪要》,土军城在石楼县西三十里。)
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
(朱音作皆,为讹作伪,戴改,赵仍。皆改为讹同。)
其城圆长而不方。
(会贞按:《元和志》石楼下,县理城,汉土军城也,其城圆而不方,俗谓之团城。《寰宇记》同。二书并作圆而不方,又称团城,似不当有长字。考《漯水注》有圆币而不方之文,此长岂币之误乎?)
汉高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
(赵云:按《汉表》谥式,此从《史表》。又《索隐》曰,按位次曰信成侯也。)
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
(赵据《九域志》引此作牧龙川,改马作龙,又重一川字下属。会贞按:《元和志》,龙泉水出石楼县东南,去县十里。今曰屈产水,出县东南石楼山。)
上多产名驹,
(赵作川上,全删名字,以下骏字上属。会贞按:《寰宇记》,传有白马饮此泉,生得龙驹。春秋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盖此地生良马也。)
骏同滇池天马河。
(朱讹作滇池元河,《笺》曰:元下脱马字。全改天马,云:《续汉志》注及《华阳国志》皆误作元马。赵、戴改同。会贞按:朱谓脱马字,是也。而不知元字为误字。全、赵、戴作天马,是也,而不知河字不可省。盖《注》举二事为证。谓同滇池及天马河也。滇池生骏驹,天马河产骏驹,见《华阳国志》,《温水》、《若水》二篇载之。)
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高山,
(会贞按:《方舆纪要》,土军川在石楼县西五十里,出县西北团圆山。)
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于河。
(会贞按:今屈产水于石楼县西北入河。)
河水又南合契水,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又南至禄谷水口,水源东穷此溪也。(孙星衍曰:二水当在石楼县南。会贞按:当在县西。)
河水又南,得大蛇水,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发源溪首,西流入河。
(会贞按:水当在今永和县西北。)
河水又南,右纳辱水。
(朱此八字讹作《经》,右作又,《笺》曰:旧本作河水又右纳辱水。戴改《注》,改右,全、赵同。)
《山海经》曰:辱水出鸟山,
(朱出下有于字,赵同,戴删。会贞按:《一统志》,泰重岭在安定县西三十里,高插天半。毕沅曰,鸟山疑即泰重岭。)
其上多桑,其下多楮。阴多铁,阳多玉。其水东流注于河。
(会贞按:《西次四经》文。)
俗谓之秀延水。
(会贞按:《元和志》谓之吐延川,今仍曰秀延河,出安塞县北王家掌下流曰清涧河。)
东流得浣水口,傍溪西转,穷溪便即浣水之源也。
(会贞按:今安定县西北有黑牛河,东北流入秀延河,疑即浣水也。)
延水又东,
(戴改延作辱,赵延上增秀字,下同。会贞按:皆非也。戴盖以俗称不足凭,故改延水作辱水。然考《清水注》,仓水俗谓之雹水,后又称雹水入清水,与此同。则此不必改延作辱。《漯水》篇于延水或单称延河,亦犹此秀延水省作延水也,则此不必增秀字 勃氏好奇,往往名称错出,以示变化,赵、戴不审耳。)
会根水,
(朱会下有于字,赵同,戴删。)
西南溪下,根水所发,而东北注延水。
(会贞按:今安定县西南有马儿河,东北流入秀延河,疑即根水也。)
又东南,
(朱脱又字,赵、戴增。)
露跳水出西露溪,
(朱出西作西出,赵、戴乙。)
东流,又东北入延水,
(会贞按:今有站川水,出延川县西山,东流入清涧河,或疑即此《注》之根水,今以当露跳水为合,以此下别无水可以当露跳水也。)
乱流注于河。
(会贞按:今清涧河于延川县东南入河。)
河水又南,左合信支水,水发源东露溪,
(朱脱溪字,赵、戴增。)
西流入于河。
(守敬按:水当在今永和县西。)
河水又南,左会石羊水,巡溪东入,
(戴改巡作循。)
导源穷谷,西流注于河。
(朱于讹作入,赵、戴改。会贞按:水当在今永和县西南,而《一统志》云,石羊水在石楼县西南。旧志,一名沙河,西南流经县西南十五里,又西流九十里入河。以指今之屈产水。不知屈产水乃上龙泉,非石羊水也。赵云,按《汉志》,西河郡谷罗县武泽在西北。武泽本曰虎泽,唐人避讳改之。后汉建武二十六年,诏南匈奴居西河美稷之虎泽,即此泽也。胡三省曰,虎泽应在五原、曼柏之北,在今榆林镇之东北。而是《注》无闻焉。)
又南过上郡高奴县东。
域谷水东启荒原,
(朱原讹作源,赵、戴改。会贞按:今日仙芝河,出石楼县翠金山。)
西历长溪,西南入于河。
河水又南,合孔溪口,
(朱无河字、孔字,赵、戴增。)
水出孔山南,
(山详下。)
历溪西流注于河。
(会贞按:水当在今大宁县西北。)
孔山之上,有穴如车轮,三所。
(会贞按:《元和志》亦作三所,《寰宇记》作二所,误。据下称相去各二丈许,则不止二所也。)
东西相当,相去各二丈许,南北直通,故谓之孔山也。山在蒲城
(会贞按:蒲城见下。)
西南三十余里。
(会贞按:《隋志》,楼山县有孔山。《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山在大宁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在县西北三十里。)
河水又右会区水。《山海经·西次四经》之首
(朱西讹作曰,赵、戴改。)
曰阴山。
(会贞按:毕沅曰,山在今甘泉县南二十里,《汉志》谓之雕阴山。)
西北二百七十里曰申山。
(朱脱二字,赵、戴同。会贞按:郝懿行曰,自阴山至申山二百七十里,今增。毕沅曰,申山疑即安塞县北芦关岭。)
其上多谷柞,其下多?丑??,其阳多金玉。
(朱无其阳二字。赵据《山海经》校增,戴增同。)
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会贞按:以上并《山海经》文。)
世谓之清水。
(会贞按:《隋志》、《通典》并称金明县有清水,今曰延水。《水道提纲》,出保安县北境山。)
东流入上郡。长城,
(朱上郡二字讹在东流上。入下有于字。戴乙、删,赵据《寰宇记》所引,上郡上增清水出三字。会贞按:《寰宇记》乃钞变原文,赵依增,非也。证以上文辱水,引《山海经》言水所出、所注,后实指俗谓之秀延水,随叙东流得浣水口,不再复说秀延水之出。此引《山海经》,言区水所出、所注,后实指世谓之清水,随叙东流入上郡长城,正是一例,安得又复说清水之出乎?)
迳老人山下,又东北流,
(会贞按:今延水东南流,非东北流,疑此北为南之误。)
至老人谷,
(会贞按:《寰宇记》引此,老人谷下,有俗谓老人谷水句。)
傍水北出,极溪便得水源。
(会贞按:此水当在今保安县东北延水之北,则上老人山、老人谷并在延水北。)
清水又东,得龙尾水口。水出北地,神泉鄣北山龙尾溪,东北流,注清水。
(守敬按:《汉志》,北地郡治富平,北部都尉治神泉障。即《注》所指。惟富平在今灵州,去此甚远,地不相接。然考灵州以东定边、靖边、保安诸县,皆峰峦绵延,郦氏盖就山势概言之耳。今有洧水出保安县东北山,东入延水,疑即龙尾水也。)
又东,会三湖水,水出南山三湖谷,东北流入清水。
(守敬按:今有杏子河,出保安县东山,东流入延水,疑即三湖水也。)
清水又东,迳高奴县,
(县详下。)
合丰林水,
(守敬按:《元和志》,周宣帝改广武县为丰林,盖取此水为名。)
《地理志》谓之洧水也。
(守敬按:《注》,清水合龙尾、三湖二水而后合洧水。今舆图有洧水,在保安县东北,去清水之源不远,若谓即古洧水,则其间别无水可以当龙尾、三湖等水,今以洧水当龙尾水,以洧水南之杏子河当三湖水,而以杏子河南之水当洧水,则无不合矣。)
胡言:高奴县有洧水,肥可{难灬}。
(朱《笺》曰:古然字。赵云:按俗本《汉书》落肥字。)
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
(会贞按:接疑采之误。《酉阳杂俎》十,高奴县石脂水,以腻浮水上,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不凝膏,然之极明,
(朱脱不字、之字,全、赵、戴同。守敬按:《续汉志》注引《初学记》,并作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今订。)
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甚佳,
(朱?讹作缸,赵、戴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字从金,水碓所用,若缸从缶,何可用耶?戴不从《大典》,是其偶疏也。今订。)
彼方人谓之石漆。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博物记》,与此互有详略,作谓之石漆同。《初学记》八引亦同。乃《书钞》一百三十五引入泽字下作石泽,误。孔广陶校,反以漆字为误,更误之误矣。)
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项羽以封董翳为翟王,居之,三秦,此其一也。
(会贞按:《史记·项羽本纪》,立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三秦详见《渭水》篇槐里下。)
汉高祖破以县之,
(会贞按:《史记·高祖本纪》,二年,东略地,翟王翳降。《舆地广记》称,高奴,秦县,汉乃因秦之旧。汉县属上郡,后汉因,汉末废。在今延安府西北百里。)
王莽之利平矣,民俗语讹,谓之高楼城也。
(会贞按:楼、奴音近。)
丰林川长津泻注,北流会清水。
(朱清作洧,下同,又脱水字,戴改、增。)
清水又南,
(朱南讹作有,赵、戴改。)
奚谷水注之。
(朱奚讹作溪,赵据下奚川改,戴改同。)
水西出奚川,
(会贞按:今曰清化水,出肤施县东北。)
东南流入清水,又东,注于河。
(会贞按:今延水于延长县东南入河。)
河水又南,
(句,)
蒲川水出石楼山,
(朱此二句及下句讹作《经》,无水出二字,戴改《注》,增水出二字,全、赵改同,又南下增迳字。守敬按:戴增是也。于文当云,河水又南,蒲川水注之,水出石楼山,方合。但《注》中不先言某水注之,下即接叙某水者甚多,如《洞过水》篇又西北,下接黑水出西北;又西,下接蒲水南出蒲谷之类,即其例也。赵乃于又南下增迳字,是以《注》实叙蒲川水为叙河水所迳矣。《通鉴》梁承圣三年《注》,引此作河水东迳蒲川石楼山南,尤误。《元和志》,石楼山在石楼县东南六十里,蒲水出此。今水曰罗儿沟,出永和县佶北山,盖与石楼山连麓而异名也。孙星衍乃谓石楼山在兴县东北,于地望不合矣。)
南迳蒲城东,即重耳所奔之处也。
(守敬按:《左传·庄二十八年》,晋侯使重耳居蒲城。僖四年,重耳奔蒲。杜《注》但言蒲今平阳蒲子县,郦氏实指蒲与蒲子为二城,更为密矣。《括地志》,蒲邑故城在隰川县北四十五里。在今隰州西北五十里。)
又南历蒲子县故城西。
(守敬按:汉县属河东郡,后汉因,魏属平阳郡,晋因,后魏废。《隰州志》,在州东北八十里,俗名蒲子村。)
今大魏之汾州治。
(守敬按:《地形志》云,汾州,太和十二年置,治蒲子城。又云,孝昌中陷,移治西河,则郦氏后事矣。)
徐广《晋纪》
(守敬按:《隋志》,《晋纪》四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广撰。)
称: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
(守敬按:《晋书·载记》,刘元海始都离石,旋迁左国城。永兴二年,离石大饥,迁黎亭,就邸阁谷。后入都蒲子。比《晋纪》为详。离石见上。左国城属离石,在今永宁州东北二十余里。黎亭在今长治县西南三十五里。)
阚る曰:蒲城在西北,汉武帝置。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应劭曰,胡蒲反旧邑。师古已斥其误。又云,武帝置,则阚说所本也。)
其水南出,得黄卢水口,东出,历蒲子城南,
(戴东上增水字,删历字。会贞按:非也 勃氏此文为变例,盖即黄卢水口,逆溯入谷,谷尽处即黄卢水之源,乃就人经历言,非谓黄卢水出蒲子城南也。如上文叙小榆水,称历涧西北,穷谷其源也,叙契水,称傍溪东入,穷谷其源也,叙浣水称傍溪西转,穷溪便极沅水之源也,皆是。)
东北入谷,
(赵入下增黄卢二字,云:《初学记》八引《水经注》,黄栌水出隰川县东北黄栌谷。又任广《书叙指南》,《水经》叙隰川曰紫川黄谷,黄谷即黄卢谷也。此北宋见行之本,宜为可据。会贞按:二书引此文,皆系钞变,以隋始有隰川县之名也。谷虽指黄卢,但细绎《注》语作东北入谷,到为了当,无脱文。然《元和志》亦承《初学记》,称黄栌水出隰川县东北黄栌谷矣。)
极溪便水之源也。
(会贞按:盖即今之义泉河,出隰州东山谷中。)
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紫川谷。
(朱此下衍出字,赵删,戴删水下出字。守敬按:《初学记》八引《水经注》,紫川水源出隰川县东紫谷,虽钞变原文,然足徵北下无出字。赵删是,全、戴删水下出字,非也。《一统志》,黄卢水在隰州北。未实指为今何水,而以义泉河当紫川水。考义泉河南之第一河,其流较义泉河尤长,郦氏不应道之,今以义泉河当黄卢水,而以出蒲县东北之第一河当紫川水为合。)
西南合江水,江水出江谷,西北入紫水。
(赵、戴紫下增川字,下同。守敬按:不必增。《注》称水名往往省字,今有南川河,出蒲县东南,西北流入第一河,当即江水也。)
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
(赵又西南上,据《寰宇记》引此,增出石楼山下五字。守敬按:非也。《寰宇记》所引,即《注》上出石楼山之文。赵误以上石楼山为河水所迳,故于此又误增出石楼山下五字。不谓赵差谬乃尔?今罗儿沟下流曰昕川,于大宁县西南入河。)
河水又南,
(朱又讹作入,赵、戴改。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又。)
黑水水出定阳县西山,
(朱重一水字,戴黑上增合字,以合黑水上属,赵删一水字。会贞按:赵是也。《寰宇记》,黑城,赫连勃勃置,在临真县东二十五里,库利东流川交口。城取此水为名。今曰麻洞川,出甘泉县东。)
二源奇发,同泻一壑。东南流,迳其县北,又东南流,右合定水,俗谓之白水也。
(会贞按:《元和志》,后魏太和十八年,于白水川置永宁县,指此水也。《地形志》,定阳郡临真有白泉。泉或水之误。)
水西出其县南山定水谷,
(会贞按:《一统志》,定水在宜川县西北。当出麻洞川源之南。)
东迳定阳县故城南,
(朱东讹作更,赵、戴改。会贞按:汉县属上郡,后汉因,汉末废。在今宜川县西。)
应劭曰:县在定水之阳也。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应说。)
定水又东,注于黑水,乱流东南,入于河。
(会贞按:今麻洞川下流曰汾川水,东流,于宜川县东北入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陈歧
明·甄伟
明·智旭
宋·吕祖谦
清·祁隽藻
清·黄凯钧
(明)杨慎
清·王清源
宋·非浊
(清)四明西亭凌雪
唐·郑氏
明·刘伯温
唐·张怀瓘
(宋)确庵、耐庵 编
清·卢德嘉
明·张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