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三十四-水经注疏
卷三十四
◎江水二
(戴删二字。)
又东出江关,入南郡界。
(朱此下至谓之鸟飞口为上卷之末,又此九字讹作《注》。全、赵仍在上卷。戴改为首,首九字并改《经》。)
江水自关,东迳弱关、捍关。
(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赵捍改扦,云,捍关,《国策》、《史记》作插关。字得通用。)
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
(会贞按: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见《夷水注》。)
弱关在建平、秭归界。昔巴、楚数相攻伐,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
(会贞按:《华阳国志》一,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插关、阳关及沔关。阳关见上卷,此钞变插关之文,惟沔关无考。据《后汉书·公孙述》、《岑彭》两《传·注》及《御览》三百三十四引并作巴、楚相攻,故置江关。则今本《华阳志》,沔关为江关之讹。此《注》两弱关又沔关之讹。江、沔、弱并形近也。然此《注》讹文实衍文,盖弱关即江关,不得言江水自江关东迳弱关,且以下杂说捍关、弱关,词绊参错,断非原文。细绎此段,乃专说捍关,当本作江水自关东迳捍关,捏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在建平云云。校者依误本《华阳志》臆注沔关二这於捍关旁,又臆注沔关二字於在建平旁,久这,俱混入正文,又变沔沔为弱也。若删去两弱在字,则辞意秩然矣。《史记·楚世家》,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楚为插关以距之。《索隐》引《续汉志》,巴郡·鱼复有扦关。《张仪传·集解》徐广说同。据《汉志》江关都尉鱼复,岂江关亦有扦关之名乎?然江关、扦关明为二关,安得混而一之?魏王泰、章怀、杜佑并谓扦关在峡州巴山县。《一统志》巴山城在长阳县西,其北为归州,即古秭归地,与此所云在建平、秭归界合,而《环宇记》云,废巴山县在长阳南七十里,即古捍关。则非江水出江关所迳,南字疑是西字之误。惟《史记》以关为楚置,郦氏不引共说,而云廪君浮夷水置,又从常璩言巴、楚相攻置。盖疑莫能定也。)
秦兼天下,置立南郡,
(守敬按:秦置南郡见本卷后江陵县下。)
自巫下皆其域也。
(朱讹作自巫上皆其城也,赵、戴增作东上,改城作域。戴云:此乃注释《经》文入南郡界句。守敬按:《汉志》南郡西至巫县而止,再上则为鱼复,属巴郡矣。当作自巫下皆其域也,今订。又直至上为三十三卷末。)
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朱此十五字讹作《注》,戴改《经》,全、赵同。赵以此为三十四卷首。)
江水又东,鸟飞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又东作入东,《笺》曰:克家云,当作又东。戴改《注》,改又。全、赵同。守敬按:《环宇记》,鸟飞山在巫山县西南六十里,言山高鸟飞,有能越也。水盖以山得名,而此作鸟,异。)
水出天门郡?中县界,
(守敬按;县见《澧水》篇。)
北流迳建平郡沙渠县南,
(守敬按;县见《夷水》篇。)
又北流迳巫县同,
(守敬按:县见下。)
西北历山道三百七十里,注于江,谓之鸟飞口。
(守敬近:《一统志》以大溪当此水,是也。但大溪出今奉节县西南山谷中,东北流百馀里入江,源流甚短。郦说出?中,迳沙渠,又迳巫县注江。无此水道,信心似以出今宣恩县之水,东北至恩施县东。又以清江北源为逆流,?俞山下通大溪也,盖郦所见之图书馆籍有误耳。)
江水又东迳巫县故城南,
(朱此十字讹作《经》,又别为卷首。戴改《注》,与鸟飞口接。全、赵同。)
县故楚之巫郡也。
(守敬按:《战国·楚策》,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括地志》,巫郡在夔州东百里。《通典》,巫山县,楚置。巫郡。)
春省郡,立县以隶南郡。吴孙休分为建平郡,治巫城。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取巫郡。《舆地广记》,秦昭王到以为县。两汉巫县并属南郡,建安中,先主分属宜都郡。孙权又分置固陵郡,见《吴志·潘?章传》。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置建成平郡,见《休传》。《通典》谓吴置建平郡,在秭归县界,与《注》治巫城异。晋、宁、齐、梁县并为建平郡治,故成在今巫山县北,晋移於今治。)
城缘山为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东西北三面皆带A2深谷,南临大江,故夔国也。
(朱故下有谓之二字,赵同,全、戴删。会贞按:熊挚后徙。见后夔城下。)
江水又东,巫溪水注之。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戴云:考下文巫溪,即《经》之盐水也。全、赵改同。)
溪水导源梁州晋昌郡之宣汉县东。
(朱晋昌作晋兴,全、戴同,赵改。会贞按:宋之宣汉属梁州魏兴郡,齐属梁州晋昌郡,观上卷注称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则此作晋昌郡无疑。赵改是也。今水曰大宁河,出大宁县北界。)
又南迳建平郡泰昌县南,
(朱又作入,《笺》曰:当作又。戴、赵改。守敬按:晋置县,属建平郡,宋、齐、梁因。在今巫山县北一百二十里。)
又迳北井县西,
(守敬按:晋置肥,初属巴郡东,泰始五年改属建平郡,宋、齐、梁因。在今巫山县北。)
东转历其县北,水南有盐井,
(朱水讹作井,戴、赵改。)
井在县产,故县名北井,建平一郡之所资也。
(守敬按:《汉志》巫有盐官后为北井县地。《文选·蜀都赋》滨以盐池。刘《注》,盐池出巴东北新井县,水出地如涌泉,可煮以为盐。《方舆胜览》,宝山在大宁县北十七里,山半工半续石穴,出泉如瀑,邓盐泉也。以《晋志》建平郡论,统巫、北井、泰昌、信陵、兴山、建始、秭归、沙渠八肥,为今巫山、兴山、建始、恩施等县及归州地。)
盐水下通巫溪,溪水是兼盐水之称矣。
(戴云:按此乃注释《经》文盐水。守敬扫:所谓互受通称也。此盐水在江北,《夷水》篇之盐水,则在江南。)
溪水又南,屈迳巫肥东。县之东北三百步,有圣泉,谓之孔子泉。其水飞清石穴,洁并高泉,
(朱洁字讹在石穴上,戴、赵移并字上。守敬按:明抄本作洁并高泉。《御览》七十引盛弘之《荆州记》,巫城东北三百步,有孔子泉,其水甘馨,虽帝浆无以过也。此云洁并高泉即指帝浆。《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高泉之山。《山少》经,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环宇记》,内乡县高前山,今名天池山。)
正注溪水。溪水垒又南入于大江。
(守敬按:今大宁河自大宁县东方舆纪要南,巫峡在巫山县东三十里,为三峡之一,《水道提纲举目张》,江水东迳巫山南麓,曰巫峡。南岸大山,士人亦曰巫山,以在县东者为十二峰也。)
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
(守敬按:杜宇使{敝邑}令凿巫峡,通水,蜀得陆处,详见上卷南县下。)
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
(会贞按:《渚宫故事》郭促产为荆州从事,同义宣之谋,被诛。《唐志》,促产有《荆州记》二卷,此盖《记》中语也。巫山在肥西南,乃应劭说,师古引之,非班《志》文也。)
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环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吴船录》,自神女庙东二十里,至东奔滩,东奔当新崩之讹。在今巫山县东,巴东县西。)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
(朱讹作十三年。赵改云:《续汉书·五行志》是十二年。全、戴改同。会贞按:《后汉书·和帝纪》在十二年,与《续汉志》并称秭归山崩,盖以山在秭归也。观下文,知既崩后,乃有新崩滩这目。)
晋太元二睥又崩。
(会贞近:《晋书·孝武帝纪》、《五行志》及《宋书·五行志》皆不戴此事。)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馀里,涌起数十丈。
(会贞按:《东观汉记》,秭归山高四百馀丈,崩溪水,压杀百馀人。)
今滩上有石英钟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朱笥讹作屋,戴、赵同。会贞按:屋与简不类,不得对举,考郑玄《典礼·注》圆曰简,方曰笥。郦氏盖本以为说,则屋当作笥,今订。)
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春颓岩所馀,比之诸岭,
(朱此作北,《笺》曰;当作比。戴、赵改。)
尚为竦桀。其下十馀里,有大巫山,
(会贞按:陆游《入蜀记》亦云,新奔泾滩下十馀里有大巫山。)
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会贞按:岷山、峨眉山上卷,峨眉又见《青衣水》篇。衡山、九疑山见《湘江水》篇。)
其翼附群山,并?青云,更就宵汉,辨其优省耳。神孟涂所处。
(朱孟作血,下同,《笺》曰:《山海经》作戴、赵改。)
《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
(守敬按:今本《山海经》脱此巴字。)
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
(守敬按:《第内南经》文。)
郭景了云:丹山在丹阳,属巴。
(守敬按:今本《山海经》误以郭《注》为《经》文,又误巴作居,当据上订正。丹山当在今归州境,或谓在今巴东县西,大量也。丹阳城见下。)
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守敬按:《山海经》言,孟涂所居之山,在丹山西,郦氏谓丹山西即巫山。故直定巫山为孟涂所处,而今本郭《注》云,今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邓孟涂所居,与《经》不合,疑是后人羼入,当以郦说为正。)
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
(赵改台作阳,云:《御览》引此文作阳。又李善《高唐赋·注》引《襄阳耆旧传》曰,赤帝女姚姬,未行而亡,葬于巫山之阳。戴改同。守敬按:《渚宫故事》、《御览》引《襄阳耆旧记》并作巫山之台,又与《注》合。)
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
(赵改姬作?,云:《环宇记》引《江源记》曰,《楚辞》所谓巫山之阳高邱之?,?字与上下文叶。全、戴改同。守敬按:《渚宫故事》引《襄阳耆旧记》精魂为草,摘而为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御览》引亦有媚而服四句,姬与上芝、期为韵。其下文又云,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旦为行云,云云。赵氏未睹《襄阳耆旧记》全文,故有改姬作?之失。戴亦为所惑。)
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守敬按;自宋玉以下,全本《襄阳耆旧记》,见《渚宫故事》三,《御览》三百九十和亦节引,与《高唐》唐有异。《环宇记》,阳云台,高一百二十丈,机枕长江。《吴船录》,阳台在巫山来鹤峰上。又云,自巫峡三十五晨,至神女庙。《元一统志》,神女祠,唐仪凤元年置。则非故斋矣。而《隋志》甑山肥有阳台山。《环宇记》亦谓阳台庙在汊川肥南二十五里,今误传在巫峡中,县令裴敬为碑以正之。)
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会贞按:此三句乐变盛驻之《荆州记》文。引见《环宇记》。)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扦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氵斥阻绝,或王命急宣,
(朱脱或字,赵据《御览》增,戴增同。)
有时朝发白帝,墓到江陵,其羊千二百里,虽条奔御风,不以疾也。
(赵以改似,云;《环宇记》引此作加。)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曩,绝?多生柽柏,
(赵云:《御览》柽作怪。全、戴改怪。会贞按:宋本《御览》作柽。)
悬泉瀑布,飞氵敕其间,清荣峻茂,
(朱荣讹作荥,戴、赵改。)
良多趣味。
(朱《笺》曰:旧本作趣谓。会贞按:《御》作雅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朱属作屡,《笺》曰:《世说·注》引《荆州记》作属引清远。全、赵、戴改。会贞按:《御览》作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会贞按:《御览》作入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会贞按:自三峡七百里中以下,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御览》五十三,又《类聚》九十五引《宜都山川记》,戴一歌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江水又东迳石门滩。
(朱此八了讹作《经》,戴乞讨《注。,全、赵同。守敬按:陆游谓石门滩为天下之至险。在今巴东县东,中有巨漩。)
滩北岸有山,山上合下开,洞达东西,缘江步路所由。守敬按:《通典》,巴东县有石门山。《环宇记》,石门山在巴东县东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径,深若重门。《舆地纪胜》引《图经》以为石门关在今巴东县燕北。)刘备为陆逊所破走迳此门,
(朱走作是,《笺》曰:谢云,一作走。戴、赵改。)
追进甚急,备乃烧铠断道,
(守敬按:《蜀志·先主传》,章武元年,帅诸军伐吴。二年,陆逊大破先主军於夷道犭虎亭,先主由步道远鱼复。《吴志·陆逊传》,备遁,烧铠断后。)
孙桓为逊产驱,夺不顾命,斩上夔道,
(朱《笺》曰;《吴志》作兜道。何焯云:夔字是也,史误文。)
截其要长,备?俞山越险,仅及得免,忿恚而欢曰:吾昔至京,儿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
(守敬按:《吴志·孙桓传》文。)
遂发愤而梦矣。
(守敬按:《蜀志·先主传》,章武三年四月,殂于永安宫。距败归仅数月耳。)
又东过秭归县之南。
(守敬按:汉置县,属南郡,后汉因,吴为建平郡治,晋属建平郡,宋、齐因,梁属信陵郡,即今归州治。)
县故归乡。《地理志》曰:归子国也。
(会贞按:《汉志》,归归乡,故归国。)
《乐纬》曰:昔归典叶声律。
(会贞按:玉函山房辑本,采入《乐纬·动专用仪》。)
宋忠曰:归好夔。
(守敬按:《后汉书·刘表传》作宋忠。王粲《荆州文学记》作宋衷,《经典释文叙录》同。惠氏栋曰,衷与忠通。《蜀志·许靖传》,南阳宋仲子。裴《注》引《益州耆旧传》言,儒者宋忠,则仲子,忠之字也。《隋》、《唐志》并称《乐纬》三卷,宋均注。又《史遍·司马相如传·索隐》、《文选·上林赋·注》并引《乐叶图徵》及宋衷说,则宋衷亦注《乐纬》。归、夔音近,古通用。)
归乡盖夔乡矣。古楚之嫡嗣有熊挚者,以废疾不立,而居中于夔,为楚附庸。后王命为夔子。
(守敬按:《左传·僖二十六年·疏》引《国语》孔晁《注》,叙挚事略同,此郦氏溯夔国之始。《史记·楚世家·正义》以为宋朝均《乐纬·注》,误。宋《注》但解典乐之归,即夔耳,元缘亮度涉后世之夔国。张我盖即据郦书,误以此为《乐纬·注》文,而又误宋忠作宋均也。夔城见下。)
《春秋·僖公二十六年》,楚以其不祀灭之者也。
(守敬按:《左传》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成得臣、斗宜申师师灭夔。)
袁山松曰:出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业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
(会贞按:《御》一百六十七引袁山松《记》,屈在此县人,既被流放,忽然暂归,其姊亦来,因名共地为秭归。此《注》分引流放二句於后归乡县下,而此引姊事罗详,盖山松《记》全文也。)
即《离骚》所谓女Ч婵媛以詈余也。
(会贞按:《离骚》,又Ч婵媛佤,申申其詈予。王逸《注》,女Ч,屈帮姊也。《说文》贾侍中说,楚人谓姊为Ч。)
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古老相传,谓之刘备志,盖备征吴所筑也。
(会贞按:《蜀志·先主传》,章武元年伐吴,军次秭归。《舆地纪生》,刘图示志即今归诈成,昔先主征吴,连营七百里,下至秭归,此盖当时所筑。)
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
(会贞按:《名胜志》,屈原宅有二,一在归州东北六十里,即三闾乡也,有玉禾田,相传屈原所种禾,色如白玉,故名。)
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会贞按:《名胜志》,屈原宅一在归州东百里,即平乐宅,平乐为乐平之误。《舆地纪胜》亦称乐平里,可证。)
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Ч庙,扌寿衣石犹存。
(会贞按:《续汉志·注》引《荆州记》自县北至月女Ч庙同,是《注》本盛说。《类聚》六、《御览》一百八十并引庾促雍《荆州记》,秭归县有屈原宅、女Ч庙在县东北。)
故《宜都记》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
(全云:按既曰熊绎之始国,则非熊挚附庸所居参,自相参辰,何也?守敬按:《括地志》亦云,归州巴东郡东南四里,楚子熊绎之始国志。本此为说。详见下。)
而屈原之张里也。原田宅一今具存,
(朱原田宅讹作屈原宅,戴改,赵据黄本改。守敬按:明抄本作原田宅。《名胜志》引此同。)
指谓此也。江水又东迳一城北,
(朱此句讹作《经》,无一字。戴改《注》,赵同。赵从胡渭增其字戴增一字。守敬按:江水过城尖江北,又东迳此城北,则此需在江南,截然两城,赵增其字,则增一字为是,在职今归州东南。)
基城凭岭作固,
(赵删其字。)
二百一十步,夹溪临谷,据山枕江,北对丹阳城,赵阳作杨。)城据山跨阜,周八进而二里八十步,东北两右,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
(守敬按:《史记·楚世家》,成王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居央阳。《正义》引《舆地志》,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舆地纪胜》,丹阳城在秭归东三里,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周十二里。又引《元和志》,在秭归东南七里。陆游《入蜀记》,楚王故城,在山谷间,城中无尺寸土。在今归州东。)
《地理志》以为吴之彤阳,
(朱吴下有子字。赵删,阳改杨,云;《汉志》丹阳郡丹阳县,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此是班固误记。宋祁曰丹阳当作丹杨。是也,《晋书地道记》,云,丹杨县丹杨山多赤柳,在西。《环宇记》润州丹阳县下云,本汉曲阿县地。诏在宝元年,复为庆杨县,以邑界杨树生丹为名,故今字从木为称。按《样志》亦从木,作丹杨,乐《记》故以复为释之。何焯校,心阳为杨。全、戴删子字同。)
论者云:寻吴楚悠隔,纟监缕荆山,
(会贞按:《左传·昭十二年》,子革曰,我先主熊绎辟在荆山,毕路蓝缕,以处划莽。)
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
(赵云:观子革僻处荆山之语,则枝江为近,郦氏故辞而癖之。会贞按:《续汉志》,枝江有丹阳聚。《史记·楚世家·集解,徐广曰,庙阳在南郡枝江县。《正义》,颍容《三传释例》云,楚居丹阳,今枝江县城,与秭归之说异。《通典》又谓熊绎初都彤阳,在秭归,后徙枝江,亦曰丹阳。《环宇记》引《郡国志》同。赵氏盖以枝江尤密迩荆山,故举以为说,不知与本《注》不相应也。)
又楚之先王陵墓在其间,
(朱之讹作子,无同,戴改。)
盖为徵矣。
(会贞按;本篇上卷江水又东迳故陵北,江侧有六大坟。庾促雍曰,楚都丹阳所葬。又《括地志》,熊绎墓在归州秭归肥。又《剑南诗藁》,归州光季寺后有楚冢,近岁或发之,得宝玉剑佩之类。)
江水又东南迳夔城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舆地纪》引此,东下无南字。《环宇记》,夔子城在秭归县东二十里。《名胜志》,地名夔沱,在今归州东。)
城跨据川阜,
(朱无城字,戴同,赵增。)
周回一里百一十信步,西北皆枕深谷,
(戴、赵皆改背。会贞按:《名胜志》引亦作皆,盖谓西、北两面俱枕深谷耳,与上东北两面翻临绝涧同,改皆作背,失之。)
东带乡溪,
(赵乡土下增口字,云:乡口溪风下,戴增同。会贞按:非也。夔城在江北,东带乡溪,则此溪自在并北。下乡口溪则在满面,安得混而为一?《名胜志》,归州东乡溪一名香溪,今香溪自兴山县南流主江。)
南侧大江。城内西北角有金城,东北角有圆土狱,西南角有石井口,径五尺。
(会贞按:《名胜志》,夔子城内有楚王井。)
熊挚始治巫城后复移此,
(朱复讹作疾,戴、赵同。会贞按:《舆地纪且》引此作复,今订。)
盖夔徙全也。全云:熊挚不得为熊绎后,故封夔,非自巫徙。守敬按:《环宇记》夔子城亦称为夔子所都,盖初封宇彼而灭于此。《舆地纪胜》引《环宇记》,接引此文,知郦言夔徙,必有所徵,故从共说。全氏以今存之书无考,遽驳之,何耶?)《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楚令尹子玉灭夔者也。
(朱灭讹作城,《笺》曰:《左传》,作灭。协、赵改。会贞按:,楚成得臣灭夔。杜《注》,成昨臣,令尹子玉也。僖二十六年灭夔,已见上,此复。)
服虔曰:在巫山之阳,秭归归乡矣。
(朱脱山字,全、赵、戴同。会贞按:《史记·楚世家·集解》引服说,有山字,惟脱一归字。)
江水又东迳归乡肥故城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东晋置县,属建平郡,宋、齐因,梁徙废。在今归州东。)
袁山松曰:父老传言,原既流放,忽然暂归,
(戴暂作?,守敬按;暂、?同。)
乡人喜悦,因名曰归乡。抑其山秀水清,故出亻隽异,地险流疾,故其性亦隘。《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守敬按:《大雅·嵩高》篇文。)
信与!
(守敬按:《御览》但引山松《记》流放二句见前。)
余谓山松此言,
(朱山松作彭松。赵云:袁松即袁山松,《晋书》有传。《谢安传》作袁崧,而是《注》前后亦多作袁崧,盖合二字为一,终当以山松为是。)
可谓因事而立证。恐非名县之本旨矣。县城南面重岭,北背大江。
(会贞按:城以南为向,以北为背,说见《氵?水》篇灵泉池下。)
东带乡口溪,溪源出县东南数百里,西北入县。
(朱北作南,戴改,赵据黄本乞讨。会贞按:《名胜志》引此同。)
迳狗峡西,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形状具足,故以狗名峡。
(会贞按:《舆地纪胜》,白狗峡在秭归县东三十里,又名鸡笼山。《荆州记》,蜀江水中,两右如削紫色壁之际,隐出白石,如狗形具足,故名。天欲雨,则狗形青,居人世间上卜阴蜻。在今归州东南十七里。)
乡口溪又西北迳县下入江,谓之张口也。
(会贞扫:水在今归州东南。)
江水又东迳信陵县,
(守敬按:吴置县,属建平郡,晋因。宋废。在今归州东。)
南临大江,东傍深溪,溪源北发梁州上庸县界,
(会贞按:县见《沔水注》堵水下。)
南流迳县下,而注于大东也。
(朱脱于字,戴增。赵据黄本增。会贞按:明抄本有于字。《一统志》但云,此水在归州东北准图,郦氏似亦指今之香溪别无水可以当之。)
又东过夷陵县南。
(朱又东上衍江水二字,戴删,直删同,全误以此七字作《注》。)
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
(守敬按:下言峡即宜都建平二郡界,此为宜都之西界,即建平之东界,故谓之东界峡。)
盛弘之谓之空冷峡。
(朱谓下脱之字,冷讹作冷。赵增改。云:《通典》、《环宇记》俱作空ぎ峡。顾祖禹曰,夏秋水泛,必空ぎ乃可上。然作冷字,于义亦得。《湘水注》有空冷峡。戴增、改同。守敬按:明抄本作冷。盛弘之《荆州记》文,仅引见此。《归州志》,峡有大石,大石左下三石聊珠,峙伏水中,舟行毫?失顾,即糜石上。明万历时,知州吴守忠凿平之,改名通ぎ峡,在今州东南四十里,)
峡甚高峻,邓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守敬按:此为夷陵、秭归二县分界处。自二国至晋、宋,夷陵属宜都郡,秭归属建平郡,《注》本刘义庆《幽明录》则就宋时言也。)
其间过望,势交岭表,
(朱无势字。赵云:以《环宇记》校增。戴增同。守敬按:《环宇记》不载,《名胜志》引此有势字。)
有五六峰,参关互出,上有奇石,如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传两郡督邮争界于此,宜都督邮,厥势小东倾,议者以为不台也。
(守敬按:《初学记》五、《御览》五十二引《幽明录》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云云,至争界于此旧。与《注》合。《注》宜都督帽子三句,与上意相属,此条当全本《幽明录》。惟《初学记》、《御览》奇石和倚石,又《类聚》六引秒略,亦作事烃赋倚七引作奇石,与《注》同。)
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灶下,
(朱此十三字讹)
作《经》,插讹作?垂,下同。戴改《注》、改插。全、赵同。守敬按:插灶岩在今归州东,宜昌县见下。崖间、崖侧指此也。)江之左岸,绝崖壁立数百丈,
(朱崖讹作岸,戴、赵改。守敬按:《宜都记》和崖。)
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
(朱作炉,《笺》曰;当作烬。戴、赵改。守敬按:《宜都记》作烬。)
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
(赵改尺作丈。守敬按:《宜都记》作尺。)
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薄舟崖侧,
(守敬按:据《宜都记》此下当脱爨字,《环宇记》引《荆州图记》亦云泊舟崖侧,爨於此。)
以馀烬插之岩侧面,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
(朱《笺》曰:《洽闻记》云,空ぎ峡绝壁上有一火烬,长数尺,名曰插灶。相传尧时洪水,行者泊舟崖侧,炊爨,以馀烬插之,郑、常盖亦据此《注》耳。守敬按:《御览》一百八十六引《宜都记》,与《注》此条文略同,当是郦所本。)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
(朱此句讹作《经》,脱迳字。戴改《注》。全赵同,并增迳字。守敬按:《通鉴》陈祯明元年,隋崔仲方曰,陈於流头等处置船。二年,隋杨素引舟师下三峡,军至流头。胡《注》引此作东至流头滩,然此篇叙各泠皆言迳,不言至也。或作虎头滩,顾祖禹斥其误。在今东湖县西一百里。)
其水并峻激奔暴。
(朱峻作浚。何焯校改。赵暴改瀑。守敬按:《通鉴·注》引此作峻,作暴。)
鱼鳖所不能游。守敬按:《泗水注》称吕梁悬涛崩氵奔,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与此同。)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丁持,倏忽沦没别无期。
(朱倏作倏,戴,赵改。)
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馀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守敬按:唐人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则下水一日千里,与山松说同。)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分夷道亻艮山所立也。
(朱亻艮作狼,《笺》曰:当作亻艮。守敬按,晋末置宜都昌县,属宜都郡,宋、齐因,梁徙废。在今东湖县西,夷道县见下,亻艮山县见《夷水篇》。)
县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与夷陵对界。)《宜都记》曰:渡流头滩十里,便得宜昌县也。
(朱脱也字,戴同。赵云:据《御览》引此增。守敬按:明抄本、黄本并有也字。)
江水又东迳狼尾滩百历人滩。
(朱此十二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通鉴》陈桢明二年,将军戚昕守狼尾滩。《地理通释》引《无和志》远安县江有狼尾滩。《明史·地理志》夷陵州峡中有狼尾滩,江流至险处。在今东湖肥西北九十馀里,人滩在其下。)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守敬按:《御览》六十九引此须作鬓,误。《名胜志》引亦作须。)
因名曰人滩也。江水又东迳黄牛山,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戴以下句下字上属。守敬按:《隋志》,宜昌有黄牛山。《新唐志》,夷陵有黄牛山。在今东湖县西北信十里,亦曰黄牛峡。)
下有滩,名曰典牛滩。
(守敬按:《类聚》九十四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自峡口)
江百许里,至黄牛滩。今去东湖尚不及百里。)南岸
(孙星衍曰:《御览》作崖。守敬按:《御览》五十三引盛驻之《荆州记》作崖,误也。《环宇记》引盛说作岸,《御览》六十九引此,亦作岸。)
重岭叠起,最外高崖羊有石色
(朱无石字,《笺》曰:孙云,色当作石。赵云;按当作有石色,《荆州记》校增。全、戴增同。守敬按:《御览》引此作有石色。)
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能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
(朱脱以字,赵据《环宇记》增。戴增同。守敬按:《御览》引此有以字。)
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朱脱三朝以下八字。赵云:据《御览》引此增。戴增同。守敬按;《御览》引亦无八字。其引盛说,有作三日三作,惟《环宇记》引盛说作三朝三暮。)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朱纡讹作行,《笺》曰:《御览》引此《注》云,言水路纡深回环望如一矣。守敬按:《御览》引盛弘之《荆州记》比《注》此条舟略。《注》盖盛氏全文也。)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舆地纪胜》引《荆州记》,自夷陵氵斥江二十里,入峡口,名西陵峡。长二十里,在今东湖县西北二十五里。)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册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洲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冷冷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会贞按;《类聚》六、九十五、《御览》五十三、《舆地纪胜》并节引《宜都记》,与此有异同。三峡说见上卷。)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
(朱境讹作意。直同,从孙潜改跻作赍。戴改意作境。守敬按:戴改是也。)
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意亲见矣。
(朱之字讹在耳闻上,赵、戴乙。)
其叠?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府映,弥习弥佳。
(朱无佳字,《笺》曰:疑脱佳字。戴、赵增。)
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守敬按:以上皆山松说。或以为郦语,未寂。)
江水历禹断江南。
(朱截上六字讹作《经》,惟南字作《注》。戴并改《注》。全、赵同,南字仍下属。戴属此句。会贞按:断江上在偏不今东湖县西北二十馀里。)
峡北有七谷村,
(朱七讹作北。赵据《环宇记》引《郡国志》,西陵县有七谷村,改作七。戴改同。会贞按:《名胜志》引此作七。)
两山间有水清深,潭而不流。又耆旧传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泻水,禹更开今峡口,水势并重,此江遂绝,于今谓之断江也。江水出峡,东南流,迳故城洲。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会贞按:洲在今东湖县治南。)
洲附北岸,
(会贞按:《通鉴》晋泰始八年,《注》引此作洲北附岸。《方舆练习本》引同。)
洲头曰郭洲,长二里,广一里。
(会贞按:《一统志》,郭洲在东湖县西北三里。非古郭洲也,古郭洲为今东湖县治,以下步阐城知之。)
上有步凌晨入城方圆称洲,周回略满。
(会贞按:《唐志》,峡州,贞鸡肉九年佧治步阐垒。《一统志》,步阐垒亦称步阐故城,即今东湖县治。)
故城洲上,城周一里,
(朱《笺》曰:里上疑缺一字。赵增一字,戴增五字。会贞按:《通鉴·注》引作周里,则脱误已久。朱疑缺一字者,谓缺一数目字,非谓即缺字民。赵依增。《方舆纪要》同,泥矣。戴增五字,亦意以为比上城为大而率增耳,究当阙疑。)
吴西陵督步陟所筑也。
(会贞按:《吴志·步陟传》,黄武五年,都督西陵,在西陵二十年。《陆抗传》,步阐叛,抗令左奕等赵西陵,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通鉴·注》,故市即步陟故城,所居成市,而单别筑城,故曰故市。)
孙皓凤凰元年。陟息阐复为西陵督,据此城降晋,晋遣太传傅羊佑接援
(朱脱一晋字,戴、赵增。)
未至为陆搞所陷也。
(会贞按:《吴志·步陟传》,子阐,继为西陵督。凤凰元年,召为绕帐督,阐惧祸,降晋。晋命羊佑救阐,孙皓使陆抗西行,佑等遁退,抗陷城,斩阐。《御览》一百六十七引《宜都记》,郡城即陆抗攻步阐於此。)
江水又东迳故城北,
(朱此八字讹作《经》,《笺》曰:宋本作南抗故城嵫。戴改《注》,无陆抗二字。全赵同。)
所谓陆抗城也。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
(朱天讹作大,戴、直改。会贞按:《初学记》八、二十四引《荆州图记》,夷陵肥南对岸有陆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邓山为墉,四面天花板险。此城在江之南。《通鉴》晋泰始八年,《注》谓在江北,误。在偏不湖县东南。)
江南岸有山扳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袁山松为郡,尝登之瞩望焉。故其《记》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凫雁矣。
(守敬按:《初学)
六、《御览》六十并引袁山松《宜都记》,对西陵南岸有山;其峰孤秀,人自山南上至顶,府临大江如萦带,视舟如凫雁。不如此详。人自山南,此人作今。疑误。山松为宜都郡,《晋书》本传失载。今孤山在东湖县南五里。)北对夷陵县这故城。
(守敬按:秦置县,属南郡,两汉因,建安中,魏武属临江郡,蜀为宜都郡治,吴曰西陵,晋仍曰夷陵,并为宜都郡治,宋属宜都郡,齐、梁因。在今东湖县东南。)
)城南临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
(会贞按;《史记·白起传》,秦昭王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五城,明年,拔郢,烧珍陵。《楚世家》,顷襄王二十年,白起拔西陵,二十一年,拔郢,烧先王墓夷陵。《六国表》则戴楚顷襄王二十年,秦拔鄢,西陵,二十一年,拔郢,烧夷陵。郦氏殆以拔鄢、拔西陵、拔郢为三虞,故云三战而烧夷陵乎?)
应劭曰:夷山在西北,
(会贞按:《汉志》颜《注》引应说。)
盖因山以名县也。
(会贞按:此郦氏释夷县之语。)
王莽改曰居利。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也。
(会贞按:见《吴志·孙权传》。)
后复曰夷陵。
(朱脱曰字,戴、赵增。会贞按:《宋志》晋下帝太康元年复旧。)
县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马穿。
(朱曰作白,《笺》曰;旧本作曰。守敬按:此条至下一步相去数千里止。全本《宜都记》,引见《御》首称自西陵北行三十里,即谓夷陵县北也。《书钞》一百五十八引盛弘之《荆州记》,亻艮山县北三十里,有马穴。亻艮山当夷陵之误。《隋志》亦云,夷陵有马穴,在今东湖县北。)
尝有白马出穴食,
(朱《笺》曰:食字下疑有禾梦字,乃成文理。《白贴》引《荆州记》正同,但云,昔有马从穴出,因复远入,潜行乃出汉中。赵云:按尝有月马出穴,人逐之,自足成文,正不必有禾梦字也。戴删食字。守敬按:《宜都记》作出食。)
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数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苏南诸山,数十百重,
(朱作里,赵同,全、戴改。守敬按:《名胜志》引此作重。)
莫识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褰雨霁,
(守敬按:《名胜志》引此褰作搴。)
不辨见此远山矣。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
(朱再见人见其,赵据黄本改,戴作再见。守敬按:明抄本作再见。《明胜志》引此同。)
江水又东迳白鹿岩。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在今东湖县东南,江南岸,)
沿江朋峻壁百馀丈,援所不能游。有一白鹿,陵峭登崖,
(守敬按:当人岸。)
乘岩而上,故世名此岩为白鹿云。
(戴改云作岩。守敬按:《类聚》九十五引袁山松《白鹿诗·序》,荆门山临江,皆绝壁峭峙,壁立百馀丈,亘带激流,禽兽所不能履。北岸有一白鹿,泅过江,行人见之,乘刀况遂,谓至山下必得鹿,忽然若飞,超冈而去于今此壁谓之白鹿山。《御览》九百六引略同此。钞变其辞。)
江水东历荆门、虎牙之间。
(朱此十一这讹作《经》,又间讹作门,戴改《注》,全、赵同。赵据《后汉书·注》改间。全、戴改同。会贞按:《续汉导》,夷陵有荆门,虎牙山,郦氏盖以为据,故先言荆门,后立虎牙。其实江水先迳虎牙,后迳荆门。今虎牙山在东湖县东南五十里,荆门山在宜都县西北五十里,二山隔江斜对。)
荆门在南,上合下开,ウ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
(朱讹作此,赵据《后汉书·注》引改,戴改同。)
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以物像受名此二山,
(朱二讹作三,戴、赵改。)
楚之西塞也。
(会贞按:自荆门在南以下,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文选·江赋·注》。《御览》四十九、一百六十七引袁山松《宜都记》称异。)
水势包峻,故郭景纯《江赋》
(守敬按:《赋》见《文选》。)
曰:虎牙桀A3以屹?,荆门阙竦而磐礴,
(朱阙作斗,《笺》曰:《江赋》作阙。赵仍,戴改。又朱磐作磐薄,戴、赵改同。会贞按:赋作磐磐是也,赋下文有惊波飞薄之文,此不得先用薄字,今改。)
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而电激者也。
(朱圆作图,湓作溢,《笺》曰:《江赋予》作圆,作湓。戴、赵改。)
汉建武十一年,公逊述贵遣其大司佧任满、翼江王田戎,将兵数万,
(朱脱数字,戴、赵增。)
据险,为浮桥横江,以绝水路,营垒跨山,以塞陆道。光武遣吴汉、岑彭将六万人击荆门,汉等率舟师攻之,直重浮桥,因风纵火,遂斩满等矣。
(守敬按:此条本《后汉纪》及《后汉书·岑彭传》。《后汉纪》於建武十一年,载吴汉等击荆门,先追叙之曰,初,公逊述遣任满、田地戎云云,则不以为此年事。《岑彭传》明言述遣满等在九年,《述传》同。郦氏概系之十一年,欠分析。)
又东南过夷道肥北,夷水从亻艮山县南,东北注之。
(会贞按:《夷水》篇见后,亻艮山县见《夷水》篇。
夷道县,汉下帝伐西南夷,(朱西字下有南字,戴、直同。会贞按:明抄本、黄本无南字。《史记·西南夷传》本西南夷分著此,盖郦氏节去南字。)
路由此出,故曰夷道矣。
(会贞按;汉县属南郡,后汉因,建安中,魏武分属临江郡,刘先主以属宜都郡,天、晋因。宋为宜都郡治,齐因,梁复属宜都郡。在今宜都县西一里。)
王莽更名江南。
(朱作湖,《笺》曰:宋本南。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南。)
桓温父名彝,改曰西道,
(会贞按:此避彝嫌名,与《沔水注》温改夷水曰蛮水同。《晋书·桓玄传》玄兄子后,降封西道县公,即此,非交州新昌郡之西道也。)
魏武
(朱有临江二字,赵同,戴删。)
分南郡置临江郡,刘图示改曰宜都。
(朱脱改字,赵据孙潜校增,戴增同。守敬按:《宋志》引习凿齿云,魏武平荆州,倒退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四年,刘备改为宜都郡。)
郡治在县东四百步。
(守敬按:《舆地纪胜》,故临江郡城。《图经》,在峡州南二十里。《通典》,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戍城则临不郡治在夷陵县地。《环宇记》引《吴录》,蜀昭烈皇帝立宜都郡於西陵,即夷陵也。则先主时宜都郡治夷陵。《晋书·王睿传》,太康元年,伐吴,克西陵,获宜都太守虞忠。是吴郡亦治夷陵。《晋志》宜都郡先书夷陵。又《御览》一百六十一引《宜都记》,郡城即陆抗攻步阐於此。是晋郡亦治夷陵,惟《宋》、《齐志》宜都郡先书夷道,郦氏於刘图示改宜都下称郡治在夷道东,盖因宋、齐郡治,牵叙先主事於此耳。《方舆纪要》乃以为据,谓先主及吴、晋时郡并治夷道,失之。)
故城,吴汪相陆逊所筑也。
(守敬按:《舆地纪胜》,故宜都郡城。《荆州记》云,陆逊筑。)
为二江之会也。
(全云:按夷水别名清江,其入江也,有泾渭之分,故曰二江之会。)
北有湖里渊,
(守敬按:渊在今宜都县西北。)
渊上橘柚蔽野,桑麻ウ日,西望亻艮山诸岭,
(守敬按:亻艮山见《夷水》篇。)
重峰叠秀,青翠相临,时有丹霞白云,游曳其上。城东北有望堂,地特峻,
(守敬按:堂在今宜都县西。)
下临清江,
(赵云:即?艮山清江也。)
游瞩之名处也。县北有女观山,
(会贞按:《隋志》,夷道有又观山。据《方舆纪要》,隋之夷道在江北,则山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江北,为今宜都县北境。《一统志》谓在县西北,特就故夷道推言之耳。)
厥处高显,回眺极目。古老传言,昔有思妇,夫官于蜀,屡愆秋期。
(朱秋作归,《笺》曰:旧本作愁期,不是秋期,当是秋期之讹。《毛诗》秋以为期也。戴、赵改。守敬按:明抄本作秋。)
登此山绝望,忧感而死,山木枯翠鞠为童枯。
(守敬按:童枯当童岵之误。《毛诗·传》,山无草木曰岵。然考《尔雅》,山多草木,岵。《说文》亦云,岵,山有草木也。郦氏未遑深考。)
乡人哀之,因名此山为女观焉,葬之山顶,今孤坟尚存矣。
(守敬按:此条本《荆南图副》,引见《类聚》七,稍略,又《御览》九百十引《荆州图经》,宜都夷道县西山顶上,有古墓,名曰女王冢。疑指此坟。而字有讹误。)
又东过枝江县南沮水从北来注之。
(朱此十四字讹作《注》,戴改《经》,全、赵同。守敬按:《沮水》篇见后。)
江水又东,迳上明城北。
(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渚宫旧事》五《注》引《荆州志》,上明、中明、下明谓之三明,明犹渠也。《通鉴地理通释》引《元和志》,上明故城,亦谓桓城,在松滋县西一里,居上明之地,而桓所筑,故兼二名。在今松滋县西。)
晋太元中,苻坚之寇荆州也,刺史桓冲徙渡江南,使刘波筑之,移州治此城。
(朱此城讹作城也,赵同,戴改。会贞按:明抄本人也志城。)
其地夷敞,北据大江,
(守敬按:《晋书·桓中传》,冲为荆州刺史,以苻坚疆盛,欲移阻江南,上疏言,南平孱陵县界,地针上明,田土膏良,北枕大江,西接三峡。於是移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不言波筑城事。《波传》亦但云,累适桓冲中军谘议参军。)
江汜枝分,
(《笺》曰:当作江沱,赵改沱,会贞按:《通鉴》晋太元二年,《注》引此作汜。)
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
(会贞按:下引盛弘之云,县旧治沮中是也。此谓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似初即治百里洲者,与盛说戾。汉县属南郡,后汉、吴、晋、宋、齐、梁因,在今县东。)
《地理志》曰:江沱出西南,东入江是也。
(朱作江沲,《笺》曰:当作江沱。《地理志》蜀郡郫县《注》,《禹贡》江沱在西,东主大江。赵云:按《汉志》南郡枝江县,江沱出西,东入江。师古曰,涨即江别出者也。按此是荆州之沱,朱氏引梁州之沱以相证,可谓疏卤矣。又班《志》枝江之沱无南字,恐是世本脱失耳。戴删南字,守敬按:据盛弘之云,县旧治沮事则有南字是也。郦氏言江汜枝分,证以《汉志》,盖谓与《志》合。而郑康成独云枝江之沱尾入江,首不出江,意以夏水当荆州之沱。康成生於汉顺帝时,去班氏不过百馀年,岂有变迁若此?然郦氏何以不言中羊有通塞之事耶?会贞按:《环宇记》百里洲下,引《荆州图》洲首派别周岁为外江,北为内江。又云,辊江在松滋县北一里,在枝江县南九里,宋初,松滋,即今县治,枝江治百里洲,蜀江既在松滋北,枝江南,是以作其民故罗国,盖罗徙也。)
罗故居宜城西山,
(会贞按:《汉志》枝江故罗国。《续汉志》枝江本罗国,非始封之罗。《左传·桓十二年》二《注》,罗在宜城县西山中,后徙南郡枝江县。《沔水注》,夷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又东南,迳罗川城,故罗国也。)
楚文王双徙之于长沙,今罗县是矣。
(会贞按:《汉志》罗县,颜《注》引应劭曰,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罗为长沙之属县,见《湘水》篇。)
县西三时有津乡,
(会贞按:此语未详贩出。观下云,江陵之津乡,今无闻,则枝江之津乡必见於当时图籍。津乡既在旧县西三里,则在今枝江县东。《一统志》谓在今县西,失之。)
津乡,里名也。《春秋·庄公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败于津。
(朱此一有乡字,赵云:何焯据《左传》校,衍乡字。戴、赵删。)
应劭曰:南郡江陵有津乡,
(会贞按:《左传》杜《注》,或曰江陵县有津乡,盖本应说。《续汉志》,江陵有津张,《通鉴》晋义熙元年,《注》引《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有津乡。《后汉收·岑彭传》,津乡当荆州要会。《注》所谓江津也。江津见面礼后。)
今则无闻矣。郭促产云:寻楚御巴人,枝江是其涂便。
(会贞按:仲产《荆州虻》文。巴都江州,在今四川巴县。楚都郢,在今湖北江陵。枝江在巴之东,楚之西,故为楚御巴人必由之道)
此津乡殆即其地也。
(朱殆作县,《笺》曰:津乡县旧本作津乡弘,弘字实讹,吴改作县,亦无所据。《汉》、《晋地志》无津乡县也,或是似字之讹。何焯曰:弘疑当作殆。戴、赵改殆。会贞按:《后汉书·岑彭传·注》,津乡,县名,所谓江津也。《环宇记》,津乡,汉为县,故城在今江陵县东。则吴改津乡县,亦非无本,便是江陵之津张,非此也。弘为殆字之脱烂,何校至审。)
盛弘之曰:县旧治沮中,
(会贞按:《通鉴》晋元兴三年《注》,沿沮水上下为沮中。)
后移同百里洲,
(会贞按:《沮水经》,沮水东南过枝东县东南,入于江。此县旧治沮中之证。其移出百里洲,古地志皆不言在何时。《枝江县志》,东晋进时,,避苻坚之通俗读物多治百里洲。《舆地纪胜》,百里洲在枝江县。《图经》云,其上宽广。在今县东,接江陵县界。明嘉靖中,为江水重断,分为上百里洲、下百里洲。)
西去郡一百六十里,
(会贞按:郡谓南郡民。南郡在南郡也。南群枝江东,此焉得虎子东之误。盖此是东去郡,非西去郡也。说见《河水》二板支下。)
县左右有数十洲,?布江中,其百里洲最为大也。中有桑田甘果,
(朱脱有字,戴、赵增。会贞按:《初学记》二十八引《荆州记》,枝江有名甘。又《御览》六十九引《荆州图副》,百里洲出甘、柰、梨、蔗。)
映江依源程序。自县西至上明,东及江津,
(会贞按:江津见下。)
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谚云:洲不百,
(朱论作洲下石,《笺》曰:当作洲不百。戴、赵改。会贞按:明抄本作洲不百。《名胜志》同。《环宇记》、《御览》并作洲不满百。)
故不出土王者,桓玄有问鼎之志,乃增一洲以充百数。
(朱增讹作漕。赵改云:《环宇记》作增。全、戴改同。会贞按:《御览》亦作增。)
僭号数旬,宗灭身屠。及基倾败,洲亦消毁。今上在西,忽有一洲自生,沙流因薄,成不淹时,其后未几,龙飞江汉矣。
(朱《笺》曰:此今上是盛弘之《荆州记》中语,谓宋文帝也。《隋志》,盛弘之是宋临川王侍郎,撰《荆州记》三卷。赵云:《日知录》曰:凡引前人之言,秘用原文。《水经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所指今上,则南宋文帝以宜都王即帝位之事,古人不以为嫌,会贞按:《环宇记》、《御览》六十才、《名胜志》引盛弘之《荆州记》互有删节。今上,《环宇记》、《御览》作宋文帝)
,盖追改。)县东二里,有县人刘凝之故宅。
(会贞按:宅在今枝江县东。)
凝之字志安。兄盛公,高尚不仕。
(渚宫旧事守五,刘盛公,南郡人,少有肥遁之操,司空桓害在荆镇,亲诣期庐,必凿垣而去。)
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之为人,立惊天动地江湖,非力不食。妻梁州否则史郭铨女。
(朱铨作诠,戴、赵同。守敬按:《宋书·刘凝之传》和铨,《御览》五百四引《传》亦铨。《晋书》杨丛期、桓石民、桓玄《传》并同,则诠字之误无宋书·刘道规传》作钤,亦误,今订。)
亦能安贫。宋元嘉中,夫妻隐于衡山,终焉不返矣。
(守敬按:此条钞略《宋书·刘凝之传》六。)
县东北十里,土台北岸有迤洲,长十馀里,
(会贞按:《梁书·蔡道薛传》,齐中兴元年,巴西太守鲁休烈寇上明,道薛西讨,次土台,与贼合虞,即此土台也。《方舆纪要》引《荆州记》,迤洲在枝江肥东北十馀里。又《通鉴》东祯明元年,隋崔仲方言,陈於延洲等处置船。隋开皇九年,东吕忠录据荆门这延洲胡《注》荆门之下为延洲,延与迤虽形近,但荆门去枝江甚远,决非一地。《一统志》谓迤洲在枝江肥东北,一名延洲,右以为即《通鉴》之延洲,大量也。)
义熙初,烈武王斩桓谦处。
(朱讹作武烈王,《笺》曰:武烈王不是武陵王。赵云;按《宋书》,高祖讨桓玄,玄败走江陵,乃奉王遵为大将军,承制大赦天下。玄走至枚回洲,斩首传京师,义熙元年正月,刘毅等至江津,破桓振、桓振,江陵平。何焯云:武烈乃烈武之讠为。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也。事见本传。朱氏盖未庆桓谦复以谯纵蜀师寇江陵之事耳。会贞按:《刘道规传》,谯纵以谦为荆州刺史,谦至枝江,军败,追斩之,不言斩於迤洲,此别有所据。)
县东南二十里,富场面洲上,有道士范侪精庐。
(守敬按:《名胜志》,富场面洲,范侪所居,后为宝寺,陈希夷建栖真台於寺内。在今枝东北。)
自言巴东人,少游荆土,而多盘桓县界。晋衣鹿食,萧散自得,言来事多验,
(守敬按:《舆地纪胜》引此,言下有未字,)
而辞不可详。人心欲见,炊然而对,貌言寻求,终费遇也。虽迳跨诸洲,而舟人未尝见其济涉也。后东游广陵,卒于彼土。侪在洲无定止处。
(朱作本洲,《笺》曰:疑作在洲。赵依改。全、戴删洲字。守敬按:《笺》说是也。在、本形近致误。《名胜志》引作在、本洲,亦非。)
宿憩一小?而已。
(朱侨汇小巷,《笺》曰:疑作小)
。戴、赵改。)弟子慕之于其昔游,共立精舍,以存共人。
(守敬按:此条未详所出。)
县有孙留王子香庙。颂子香于渗透帝之时,
(全、戴此句子香上增称字。)
出为荆州刺史有惠政,天子徵之,道卒,枝江亭中。淇常有三白虎,出入入间,送丧?俞境。百姓追美甘棠,以永元十六年,
(攫作十八年,戴、赵同。会贞按:和帝永元只十六年,此八为六之误,今订。)
立庙设祠,刻石铭德,号曰枝江白虎王君。其子孙至今,犹谓之为白虎王。
(朱此今讹作世令,赵据《隶释》改,戴改同。会贞按:此条《陈留耆旧传》文,引见《御览》八百九十二、《事类赋注》二十称略,又《环宇记》雍丘县下载白虎墓云,今子孙号为白虎王氏,当依此作白虎王,与《鲍邱注》,今犹谓之为玉田阳同。)
江水又东会沮口,
(朱此七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会贞按:沮水东南流注于江,谓之沮口,见《沮水》篇。)
楚昭所谓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全、戴昭上增王字。会贞按:语见《左传·哀六年》,沮作睢,沮与睢同。)
又南过江陵县南。
(全此七字讹作《注》。)
县江有洲,
(赵据《名胜志》改江作北,戴改同。会贞按:枚回洲不得名胜志在误。胡谓改作西,较胜,然实不必改也。)
号曰枚回洲,
(朱枚作枝,《笺》曰:沈约《宋书》作枚回洲,斩桓玄处。全氏曰:或云枝枝江所回绕,故亦曰枝回。赵仍枝,戴改。会贞按:《通典》亦误作枝回。考《晋书·桓玄传》、《宋书·武帝纪》、《毛?之传》、《魏书·岛夷·西式玄传》并作枚回,《通鉴》同。《类聚》八十六引伍端休《江陵记》,洪亭村下有梅回村,旧云是梅、槐合生成树,是以名之,今音讹,谓之梅加,梅、枚音同,尤作枚之确据。全氏不知枝为误字,而以权江回绕为解,失之。《环宇记》枚回洲在江陵胰西南六十里。宋江陵即今县治。)
江水自此两分两为南、北江也。
(赵云:《禹贡锥指》曰,袁中道《澧游记》,郦道元注《水经》于江陵枝回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陵谷为迁,专其澎湃,而南江之迹,稍稍湮来仅为衣带细流。然江水会澧故道,犹可考云。小修此义,最为精核《水经注》澧水自石门以西,与导江无涉。其南江会澧故道,能以近志,东入洞庭,此导江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东陵之故道也。一清按:《水经》及《注》则是澧水注江,非江苏会澧,所云略有差错。守敬按:郦氏言分类南、北江者,以下有故乡、龙、宠、邴里、燕尾诸洲,在江之中,入分为南、北江。观下江水断江通会之文,是明明谓南、经工合会也。袁小修以今之虎渡口,江水盛涨之时,溢入洞庭,遂传会为江水会澧故道,胡氏更傅会以洞庭为九江之说,不知自晋以前,江水南、北岸无堤障,江南之水,皆东北流,氵危水、油水是也。江北之水,亦夏时泛涨,溢而北出为夏水。后世江射愈高,北岸之水,为堤所障,不复分出为夏水,南岸之水,亦不复北出,此正古今水道变过,小修文人,不足深求,胡氏专门名家,亦信此燕廉洁,保耶?)
北江有故乡洲。
(会贞按:《环宇记》引《荆南志》,北江呼为蔷薇江。此《注》但叙北江,而下以江水断洲通会一语,东上南、北江之文,或者北江较大乎?故乡洲在今江陵县西南。)
元兴之末,桓玄西奔,毛佑之与参军费恬射玄于此洲。玄子升,年六岁,辄拔去之。
(会贞按:《晋书·桓玄传》叙玄西奔,毛佑之与参军费恬射玄,及玄子升拔箭并中。惟谓射玄在枚回洲,不言故乡洲。)
王韶之云:
(朱韶讹作昭,戴、赵改。)
玄之实奔也。经日不得食,左右进鹿粥,
(会贞按:《魏书·岛夷桓玄传》亦作粥,《晋书·桓玄传》作饭,误。)
咽不能下。
(朱无能字,戴、赵同。会贞按:《书钞》一百四十四引《晋安帝纪》桓玄败走经日云云至此句止,即王韶之说也。不下有能字,《御览》八百五十九引亦有能字,此脱审矣。今增。)
升抱玄胸抚之,玄悲不自胜。至此,益州督设冯迁
(朱督作都,戴、赵同。会贞按:《晋书·安帝纪》、《桓玄传》,《魏书·岛夷桓说传》并作督,《御览》三百二十三引《晋中兴书》亦作督,则都字之误无疑,今订。)
斩玄于此洲,四升于江陵矣。
(会贞按:《晋书·桓玄传》与王韶之说略同。其云斩玄在枚回洲,异。而《晋书·安帝纪》斩玄於貊盘洲,又异。下有龙洲,(守敬按:《晋书·桓玄传》,保无忌等攻醒蔚於龙洲,破之,即此。《方舆纪要》,语辞一十里。在今不陵县西南十六里。)
注东有宠洲,
(守敬按:《晋书·王澄传》,澄为荆州刺史,袭巴蜀流人於宠洲,即此,在今江陵县西南。)
二洲之间,
(朱作二渊,《笺》曰:渊当作渊。戴、赵改。)
世擅多鱼矣。渔者投罟历网,
(《笺》曰:《荆州记》,作投罟挥网。)
往往纟圭绝,
(朱纟圭作继,《笺》曰:宋本作维。赵改维,戴作纟圭。会贞按:明抄本作纟圭,《荆州记》原作纟圭。)
有潜客泳而视之,见水下有两石牛,尝为罾害矣。故渔者莫不击浪浮舟,鼓?而去矣。
(朱?讹作??,赵同。戴改。会贞按:鼓?而去,本《楚辞·渔父》。自龙洲以下,盛弘之《荆州记》文,引见《御览》六十九九百、《环宇记》、互有详略。)
其下谓之邴里洲。
(守敬按:《初学记》八,《吴志》曰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度景里洲,在江陵肥界。《环宇记》引《荆州志》,大洲有三,首曰枚因,中曰景里,下曰燕尾。景里洲在南郡西,即今江陵县西。)
洲有高沙湖,
(守敬按:《御览》六十六。引《荆南志》,高沙湖在枚回洲下,湖南林野清旷,可以丁托。徵士宗炳某时尝家焉。《渚宫故事》,在江陵城西二十里。《名胜志》,在江陵肥西北七里。当有脱误。)
湖东级小水通江,名曰曾口。
(守敬按:《御览》六十六引《荆南志》,北有小水,自湖通江,谓之曾口。)
江水又东迳燕尾洲北,
(朱此九字截上八讹作《经》,北字仍作《注》,下属。戴改八字作《注》,以北字上属。全、赵同。守敬按:《通鉴》齐永明八年,胡谐之等至江津,筑城燕尾洲,即砦今江陵县西南十五里。)
合灵溪水,
(守敬按:《文选·郭景纯<游仙诗>·注》引瘐仲雍《荆州记》,大城西九里有灵溪水。即此水也。《注》叙江水东流,先合灵溪水,后迳江陵城,适合。在今江陵县西。)
水无泉源,上承散布水,合成大溪,
(朱成讹作承,戴同,赵据黄本改。守敬按:明抄本作成。《名胜志》引此同。)
南流注江。江、溪之地有灵溪戌,
(守敬按:戌在今不陵且西南。)
背阿面江,西带灵溪,故戌得其名矣。江水东得马牧口,
(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在今江陵县西南。)
江水断洲通会。
(守敬按:谓至此江中洲,断南北通通会也。)
江水又东迳江陵县故城南,
(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秦置县,为南郡治,两汉因。吴属南郡,晋复为郡治,宋、齐、梁因。即今江陆县治。)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盖即荆高山之称而制州名矣。
(会贞按:《释名》,荆州到名於荆山。荆山见《沮水》、《漳水》二篇。)
故楚也。子革曰:我先君僻处荆山以供王事。
(会贞按:《左传·昭十二年》文。)
遂迁纪郢,
(会贞按:《史记·楚世家》,文王熊赀始都郢。《春秋释例》,楚国都於郢。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括地志》,纪南故城在江陵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纪南城即故郢城。后平王更城郢,以此为纪城。郢城见下。)
今城,楚船官地也,《春秋》之渚宫矣。
(会贞按:《左传·文十年》楚子西沿汉)
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孔《疏》,渚宫当郢都之南。《舆地纪胜》引《元和志》楚别宫,梁元帝即位於楚宫,盖取渚宫以名宫也。在今江陵县城城内西北隅。)秦昭襄王二十九年,使白起拔鄢郢,以汉南地而置南郡焉。
(守敬按:《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拔楚,取鄢,二十九年,攻楚取郢为南郡。《名胜志》襄阳府引习凿齿《襄阳记》,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御览》一百六十八引《楚地记》,汉江之南为南郡。)
《周书》曰:南,国名也。南氏有二臣,力钧势敌
(赵改钧作均,守敬按:钧、均同。《左传·成六年》,善钧从众。杜《注》,钧,等也。)
竞进争权,君弗能制,志氏有分为二南国也。
(朱《笺》曰:出《周书·史记解》。)
按韩婴叙《诗》云: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
(守敬按;韩婴说,玉函山房辑本入《韩诗》故。)
《吕氏春秋》所谓禹自涂山巡省南土者也。
(守敬按:《音初》文。)
是郡取名焉。后汉景帝以为临江王荣国。王坐侵庙垣地为宫,
(戴改垣作ヂ。)
被徵,升车,出北门而轴折。父老窃流涕曰:吾王不远矣!自后北门不开。盖由荣百理终也。
(会贞按:荣事自吾王句以上见《史记》、《汉书》本传。《世说·言语·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有从此不一北门句,又张守节引《荆州图副》云,自此后北门存而不启,盖为芝不以道终也。)
汉景帝二年,改为江陵县。
(全云:秦置南郡,即治江陵。高帝元年,改郡名曰临江,以封共敖,而本《表》曰《都江陵,高帝五年,复曰南郡。景帝二年,又曰临江郡,以封子荣。中二年,复为南郡。盖郡名有更易,县名无改移,《注》非是。守敬按:《汉书·王表》,景帝子哀王阏二年立,三年梦,亡后,愍王荣,七年立,三年自杀。郦氏失书阏事,全氏亦略之。《通典》,秦发郢置江陵县。《史记·项羽纪》共敖都江陵,亦江陵为秦置之徵。而《舆地纪胜》,引《元和志》,秦分郢为江阳县,景帝三年,改江阳为江陵。《渚宫殿故事》,楚有旧郢县,秦人为临江,至汉景,改临江为江陵。似俱可证此景帝改江陵之说。然江陵既见於《项羽纪》,则非景帝所改无疑。)
王莽更名郡曰南顺,
(朱无郡曰二字,赵同。戴增。)
县曰江陆。
(朱陆讹作陵,赵据《汉志》改,全、戴改同。)
旧场面,关羽所筑。羽北围曹仁,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入也。乃引而退。
(守敬按:《舆地纪胜》引《元和志》,荆州城本有中隔,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羽北围曹仁於樊,留糜芳守城。及吕蒙袭破芳,羽远救城,关芳已降,退住九里。曰,此成吾所筑,不可攻也。乃退人梦城,与此《注》同。然考《吴志·孙权传》,关公自襄阳远当阳,西保梦城,伪降遁去为潘璋司马马忠所获,未得至不陵也。又《权传》,赤鸟九年,朱然城不陵。关公既言不可攻,则基城坚可知,何以不久得筑?此均有可疑者。)
杜元凯之攻江陵也,城上人以瓠紧狗戏曲示之,元凯病瘿故也。及城陷,杀城中老小,血流沾足。论者以此薄之。
(守敬按;《晋书·杜预传》详略互异。《渚宫旧事》四,文小异。)
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
(守敬按:《类聚》八十九引盛弘之《荆州记》,缘城堤边,悉植细柳。《通鉴》齐永明八年,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与百馀人,操万钧弓,宿江堤上。《南乐·梁始兴王忄詹传》,天监六年,荆州大水,东溢堤坏。忄詹亲率将吏,卓越雨筑之。皆此堤之证。《一统志》,金堤在江陵县东南二十里,一名黄潭堤,盖仍故迹也。)
桓温令陈遵造。遵善于于方功,
(朱作防狼,《笺》曰:孙云,当作主功,谓以方计土功也。赵云:按《汉书·张汤传》治方中,孟康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师古曰,古谓掘地为?亢曰方,今荆楚俗,土功筑作算程课者,犹以方计之。朱氏言之不详。)
使人打鼓,远听之,知地势高下,依傍创筑,略无差矣。
(守敬按:《晋书·桓温传》,为荆州刺史,不载造城事。《旧唐志》,今江陵治所,醒温所筑城也。)
城西有栖霞楼,俯临通隍,吐纳江流。
(会贞按:《初学记》二十四引盛弘之《荆州记》,城西百馀步,有栖霞楼,宋临川康王置。《御览》六十九引云,杰下洲上,{艹果}竹交荫,长杨傍映,高梧前竦,虽即城隍,趣同邱壑,在今江陵县西。)
城南有马牧城,西侧马径。
(会贞按:《类聚》九十七引盛弘之《荆州记》,马手城在蚌城西三里。《荆州府志》,马牧城旁即马物口。马牧口见上。)
此洲始自枚回,下迄于此。
(会贞按:《环宇记》引《荆南志》,此洲始自第回,下迄燕尾。)
长七十馀里,洲上有奉城,故江津长所治,旧主度州郡贡于洛阳,因谓之奉城。
(会贞按:《环宇记》,故奉城在燕尾洲上。郭促产《荆州记》,江津长车之领百家,主渡江南诸州贡奉,谓之奉城。)
亦曰江津戍也。
(会贞按:《通鉴》胡《注》,江津戍在江陵南。《方舆纪要》在荆州府东南二十进而。《一统志》仍谓在江陵南。)
戍南对马头岸。昔陆抗屯此,与羊佑相对,大宏信义,谈者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矣。
(会贞按:《吴志·陆抗传·注》引《晋阳秋》不言语屯马头。《环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灌羊湖西三十里有马戍,吴大司马陆抗所屯云云,与此文全合,是郦所本。华元、子反事,见《左传·宣十五年》。《通典》,马头故城在公安县西兹有今公安县东北。)
北对大岸,谓之江津口,
(会贞按:马头戍对江津口,亦见《环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
故洲亦以名焉。
(会贞按:江津洲不见他书。)
江大自此始也。
(朱作江水,《笺》曰:旧本作江火,疑火乃大之讠为。吴改为水,未安。戴、赵改大。守敬按:《初学记》六引《荆州记》,江至楚都,遂广十晨。盖至上江中无洲,南、北江合流,故江大。)
《家语》曰:江水至江津,非方秒避风,不可涉也。
(守敬按:出《家证·三恕》篇。今本《家语》方人舫。考《荀子·子道》篇、《韩诗外传》三,并有此说。)
故郭景纯云:济江津以起涨,
(守敬按:景纯《江赋》语,见《文选》,济作跻。)
言其深广也。江水又城南,
(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
子囊遗言所筑城也。
(会贞按:《左传·襄十四年》,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昭二十三年,囊瓦为令尹,城郢。)
《地理志》曰:楚别邑,故郢矣。
(会贞按:秦置郢县,见《元和志》属南郡,汉因,后汉省。在今江陵到东北三晨。)
王莽以为郢亭,城中有赵台卿冢,岐平生自所营也。冢图宾主之容,用存情好,叙其宿尚矣。
(守敬按:《后汉书·赵岐传》,岐字?卿,京兆长陵人,初字台卿。焉闰中,卫将军董承遣岐使荆州,督租粮,遂留荆州。建安六年卒。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像,居宾位,又自尽其像,居主位,皆赞颂。章怀《注》,家在荆州古郢城中。洪适《隶续》但引范《史》,不云得此尽像,盖已佚。)
江水又东得豫章口,
(朱此八了讹作《经》,全、赵、戴改《注》。会贞按:《通鉴》晋义熙元年,刘毅等击破冯该於豫章口。胡《注》引此文云,其地去江陵城二十里。在今江陵县东南。至《史记·淮南王安传》绝豫章之口。《正义》,即彭蠡湖口。乃别一豫章口也。)
夏水所通也。
(会贞按:本篇下卷接言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夏水注》,豫章口本与夏水近,故为夏水所通也。)
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矣。
(会贞按:《荆州府志》,豫章冈在沙津北。)
或言因楚王豫章台名,所未详也。
(会贞按:《湖广通志》,江陵城东南十五里,沙市有章华台。《方舆纪要》料曰豫章台。今为章台寺。然郦叙章会台於《沔水》篇。此《注》但称豫章则章华之说,盖出后人傅会耳。豫章台未诚意何王所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后秦·鸠摩罗什
(梁)萧子显
(明)王世貞
(清)孫星衍 等輯
唐圭璋
明·冒襄
清·柳华阴
明·孙一奎
清·骆云
元·李京
清·陈忱
南唐·佚名
明·谢肇淛
(宋)灌圃耐得翁
邵廷采
明·王余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