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刻晏子春秋序跋


  晏子春秋總評 楊慎

  楊升菴曰:「六韜述兵法,多奇計,申子覈名實,韓子攻事情,管子多謀略,晏子危言行善順衡,施之後主,正中其病,其藥要在對病而已。吾就晏子而觀其顯名當世,誠不可及,而孔明偏疾之,亦不識時務矣。」

  又曰:「晏子春秋譚端說鋒,與策士辨者相似,然不可謂非正也。孔子論五諫曰:『吾從其諷。』觀其說苑及晏子春秋口載以諷而從,不可勝數。蘇洵作諫論,欲以管、晏之術而行逄、干之心,是或一道也。故當時諷諫之妙,惟晏子得之,司馬上林之旨,惟楊子校獵得之,並垂不朽。」

  又曰:「易曰:『謙、亨,君子有終。』晏子顯名天下,而意念常有以自下,太史公稱之,蓋其謙而有終也。若夫王莽之下白屋,則又謙之賊矣。」又曰:「鄭肅不入牛、李之黨,晏嬰不入崔杼之黨。易曰:『馬匹亡。』二子有焉。」

  又曰:「淮南浮偽而多恢,太玄多虛而可效,法言錯雜而無主,新書繁文而鮮用,獨晏子春秋一時新聲,而功同補衮,名曰春秋,不虛也。」

  綿眇閣本題辭 余有丁等

  余有丁曰:「按漢書藝文志八篇,即劉大夫所校定也。今刻本分諫、問上下六篇,重而駁者二篇,每章復括大義為標目,甚有次第,其為劉氏書晰矣。自漢及隋、唐皆列于儒家,惟柳柳州謂墨好儉,晏子以儉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為己術者,當列之墨家。又其書時稱墨子,孔叢子詰墨後二章稱墨子者具載此書,則柳州似不為無據者。第篇中惓惓忠愛,可為人臣事君盡言者法程,間有淆雜,或後人附益之,不得直概之墨也。丁丑夏日」。

  李茹更曰:「晏子八篇,即孔子三朝記之類,殆後人錄其言論諷議成書,書號『春秋』,亦同『記年』之意。其文多平實,少奇崛,少波瀾,疑當時記者手筆稍不逮故耶?然其書亦多傳古意,不可廢也。余文敏取內篇分為上下卷,外篇重而異出者附注各章之下,不合經術者附於篇末,不為無見,今仍宋本刻之,明舊式也,不妨兩存。」

  晏子刪評題辭 王僎

  景公僅一國之雄,晏子非王佐之器,而諫行言聽,具都俞喜起之風,此何也?蓋言之一術,往往正言恆迕而談言恆中,莊言寡合而巽言多收,靡聽者能受而投之者之巧也。以故平仲一生,事君惟是,交鄰接物惟是,雖聖門游、賜亦弗過已。予嘗讀其書,竊謂策名委質者,疇不欲致君堯、舜,能操是法而進之,則蔑不入矣。雖然,翠翎兔穎,通體未純,排沙撿金,不如觸目見寶,每憾不得剗君山手使湘水平舖倘佯容與也。不意余友會稽馬巽倩櫛比嚴,惟盡美者存,稍冗者去,想平仲精神面目盡在阿堵中矣。予故亟請梓之,以公同好,如謂多多益善者,此不善讀晏子者也。

  凌刻本題識 凌澄初

  博雅自六經外,侈談子史,子首老、莊、管、晏、申、韓六家之指,同出于道,各有本領。老氏以清淨無為為主,而漆園之要本歸之;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而晏子之節儉力行繼之。一以道,一以術,其比輔一也。吾族道德、南華點校俱得善本,管子亦得朱太復、趙定宇兩先生評,行于世,獨晏子春秋尚自缺然。先君以棟甫端心鄴架,既彙史、漢兩評林,五車韻瑞諸書,而于晏子春秋復手加丹鉛,實有會心。不肖童習之,誠不忍秘,隨付剞劂,以公先人之志,全四書之美,使高明者讀管氏因不沒晏子云。

  平津館刻本序 孫星衍

  晏子八篇見藝文志,後人以篇為卷,又合雜上、下二篇為一,則為七卷,見七略(史記正義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在儒家。」)及隋唐志。宋時析為十四卷(玉海「四」作「二」,疑誤),見崇文總目,實是劉向校本,非偽書也。其書與周、秦、漢人所述不同者:問下景公問晏子轉附朝舞,管子作「桓公問管子」;昭公問莫三人而迷,韓非作「哀公」;諫上景公遊于麥邱,韓詩外傳、新序俱作「桓公」;問上景公問晏子治國何患,患社鼠,韓非、說苑俱作「桓公問管仲」;問下柏常騫去周之齊見晏子,家語作「問于孔子」。此如春秋三傳,傳聞異辭,若是偽書,必采錄諸家,何得有異。唐宋已來,傳注家多引晏子。問上云「內則蔽善惡于君上,外則賣權重于百姓」,藝文類聚作「出則賣重寒熱,入則矯謁奴利」,一作「出則賣寒熱,入則比周」;雜下「繁組馳之」,文選注作「擊驛而馳」,韓非作「煩且」;諫下「接一摶猏,而再搏乳虎」,後漢書注作「持楯而再搏猛虎」;問上「仲尼居處惰倦」,意林作「居陋巷」;諫上「天之降殃,固于富彊,為善不用,出政不行」,太平御覽作「當彊為善」(此誤「富」字為「當」,又諛讀其句)。此皆唐宋人傳寫之誤,若是偽書,必采錄傳注,何得有異。且晏子文與經史不同者數事:詩:「載驂載駟,君子所屆」,箋訓「屆」為「極」,諫上則作「誡」,以箴駕八非制,則當以誡慎之義為長。諫上景公遊于公阜,言「古而無死」,及「據與我和」,日暮四面望睹彗星,云「夫子一日而三責我」,雜下又云「昔者吾與夫子遊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聽寡人」,是為一時之事,左傳則以「古而無死」「據與我和」之言在魯昭二十年,其「齊有彗星」降在魯昭二十六年者,蓋緣陳氏有施之事,追遡災祥及之耳。此事本不見春秋經,然則彗星見實在昭二十年、齊景之二十六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誤在魯昭二十六年,齊景之三十二年,非也。問下越石父反裘負薪息于塗側,曰:「吾為人臣僕于中牟,見使將歸」,呂氏春秋及新序則云「齊人累之」,亦言以負累作僕,實非攖罪,史記則誤云「越石父在縲紲中」,又非也。他若引詩「武王豈不仕」,「仕」作「事」,引左傳「蕰利生孽」,「蕰」作「怨」,「國之諸市」作「國都之市」,皆足證發經義,是以服虔、鄭康成、郭璞注書多引之。書中與管、列、墨、荀、孟、韓非、呂覽、淮南、孔叢、鹽鐵論、韓詩外傳、說苑、新序、列女傳、風俗通諸書文辭互異,足資參訂者甚多。晏子文最古質,玉海引崇文總目十四卷,或以為後人采嬰行事為書,故卷帙頗多于前志,蓋妄言矣。晏子名「春秋」,見于史遷、孔叢子、順說及風俗通,疑其文出于齊之春秋,即墨子明鬼篇所引,嬰死,其賓客哀之,集其行事成書,雖無年月,尚仍舊名,虞卿、陸賈等襲之,書成在戰國之世,凡稱子書,多非自著,無足怪者。儒書莫先于晏子,今荀子有楊倞注,孟子有趙岐注,唯晏子古無注本,劉向分內、外篇,亂其次弟,意尚嫌之,世俗所傳本,則皆明人所刊,或以外篇為細字附著內篇各章,或刪去詆毀仲尼及問棗諸章,訛謬甚矣。惟萬曆乙酉沈啟南校梓本尚為完善,自初學記、文選注、藝文類聚、後漢書注、太平御覽諸書所引皆具于篇,末章所缺,又適據太平御覽補足,即得諸本是正文字,恐或疑其臆見,又為音義于後,明有依據。定為八篇,以從漢志,為七卷,以從七略,雖不能復舊觀,以為勝俗本遠矣。善乎劉向之言:「其書六篇,皆忠諫其君,文章可觀,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是以前代入之儒家。柳宗元文人無學,謂墨氏之徒為之,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承其誤,可謂無識。晏子尚儉,禮所謂國奢則示之以儉,其居晏桓子之喪,盡禮亦與墨異。孔叢云:「察傳記晏子之所行,未有以異于儒焉。」儒之道甚大,孔子言「儒行有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故公伯寮愬子路而同列聖門;晏子尼谿之阻,何害為儒?且古人書,外篇半由依託,又劉向所謂疑後世辨士所為者,惡得以此病晏子!乾隆五十三年歲在戊申十月晦日書

  全椒吳氏刻本敘 吳鼒

  嘉慶甲戌九月十日,鼒犬馬之辰,春秋六十矣,將避人遊焦山,妻兄孫淵如先生遣人以采錦一端影寫元刻晏子春秋八卷為壽,且曰:「此書傳世尚無善本,足下能刻之,可以嘉惠來者。」先生曾為故尚書吳門畢秋帆前輩校刊是書,今其言如此,足見君子虛心樂善,故能與人為善也。明年,余與元和顧君千里,同有文字之役在揚州,因請顧君督梓之,一切仍其舊文;又明年,書成,略敘緣起。此書盧抱經前輩舊有定證,及淵如音義分見兩家著錄,又顧君新得具其所撰後敘,予不敢掠美以滋贅文。余中年早衰,春夢久覺,思彙刻古書以消月日,稍勝於鈴癡符而已。校勘之良,多得之執友,不足自壽,姑於是書發其凡云。丙子斗指乙,全椒吳鼒敘。

  重刻晏子春秋後序 顧廣圻

  嘗謂古書無唐以前人注者易多脫誤,晏子春秋其一也。乾隆戊申,孫伯淵觀察始校定之,為撰音義,發凡起例,綱舉目張矣。嗣是盧抱經先生群書拾補中晏子即據其本,引申觸類,頗復增益,最後見所謂元人刻本者,補二百十五章之目,而觀察亦得從元刻影鈔一部,手自覆勘,嘉慶甲戌九月,以贈吳山尊學士,於是學士屬廣圻重刻於揚州。別錄前有都凡,每篇有章次題目,外篇每章有定著之故,悉復劉向之舊,洵為是書傳一善本已。廣圻讎字之餘,尋繹文句,閒有一得知。問上篇第十二章,當云:「故臣聞義(句),謀之法也(句),民(句),事之本也。」下文當云:「及其衰也,建謀反義(四字句),興事傷民。」問下篇第十五章,當云:「晉平公饗之文室(句),既事(句),請以燕。」第十九章,當云:「其事君也盡禮道忠(句),不為苟祿,不用則去,而不議其交友也,諭義道行(句),不為苟戚,不則同疏而不誹。」今本皆脫誤不可讀,此類相承雖久,尚有可以為之推求審正者。其音義、拾補方行於世,既所共睹,不事贅述,倘取以參稽互證,尊舊聞而資新悟,將見讀晏子者之自此無難矣。元和顧廣圻謹後序。

  讀晏子春秋雜志序 王念孫

  晏子春秋舊無注釋,故多脫誤,乾隆戊申,孫氏淵如始校正之,為撰音義,多所是正,然尚未該備,且多誤改者。盧氏抱經群書拾補據其本復加校正,較孫氏為優矣,而尚未能盡善。嘉慶甲戌,淵如復得元刻影鈔本,以贈吳氏山尊,山尊屬顧氏澗薲校而刻之,其每卷首皆有總目,又各標於本篇之上,悉復劉子政之舊,誠善本也。澗薲以此書贈予,時予年八十矣,以得觀為幸,因復合諸本,及群書治要諸書所引,詳為校正,其元本未誤,而各本皆誤,及盧孫二家已加訂正者,皆世有其書,不復羅列;唯舊校所未及,及所校尚有未確者,復加考正。其諫下篇有一篇之後脫至九十餘字者,問上篇有併兩篇為一篇而刪其原文者;其他脫誤及後人妄改者尚多,皆一一詳辯之,以俟後之君子。道光十一年三月九日,高郵王念孫敘,時年八十有八。

  指海本晏子春秋跋 錢熙祚

  晏子春秋俗刻以第八篇合於第七,又脫去十二章,惟沈啟南本刻于萬曆乙酉者,尚為完善。近孫氏(星衍)即依沈本校刊,定為二百一十五章,與劉向序適合,而後附音義二卷,所列正文,與本書或不相應。盧氏(文弨)群書拾補、王氏(念孫)讀書雜志皆就孫本重加校勘,補脫正誤,咸有據依,然不載全文,頗不便于觀覽。今以三家之說合而參之,間下己意以補未備,雖仍有脫誤,不可讀處亦已僅矣。孫氏知古音之合而不知其分,所論多未中窽;王氏書又多旁引曲證,以暢其說。今概從節省,惟書中假借通用之字,間為注釋,以袪學者之疑。俗刻刪去各章標題,盧氏據元刻本補入,然群書治要所引篇名多不合于今本,雜下第十五、第廿二兩章並後人以左傳文竄易,而元刻已與今同。問上第六章合兩章為一,雜下第十五章首三句誤置于問上第二章之末,其分合亦多未當。疑元刻章數雖與序合,未必即劉向所校之舊。且據原序「中外書八百三十八章,除復重六百三十八章」,則當云「定著二百章」,若定著二百一十五章,則當云「除復重六百二十三章」,參差若此,亦必後人改竄,非劉向原文。第俗刻相沿,脫誤尤甚,惟此可與沈本互證,姑存以備考焉。漢志晏子八篇,七略七篇蓋合外篇上下為一,治要所引止有諫上下、問上下、雜上下六篇,而外篇六章亦與其列,可見以外篇附內篇,唐時已有此本,不始于明。崇文總目作十二卷,即此六篇之文各析為二,而孫氏謂「二」為「四」字之誤,亦考之未盡矣。四庫本八篇,篇各為卷。今依孫氏為八篇,以從漢志;為七卷,以從七略云。壬寅首夏,錢熙祚錫之甫識。

  晏子春秋重校本序 黃以周

  晏子春秋以陽湖孫刻、全椒吳刻為最善,孫氏據明沈啟南、吳懷保兩本,又合韓詩外傳、說苑、新序、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書,推求審定。吳氏一依元刻,舊文無所改竄,近時稱為元刻本者,即此。孫、吳兩刻各有短長,盧抱經據吳勉學、李從先本互相推勘,群書拾補所錄是也。後又參合各書,復校孫刻,凡拾補所詳者用朱旁點正文,不復箸錄;其所箸錄者,核之拾補,亦閒有出入。今據吳、盧諸本,參校孫刻,又以凌澄初本、梁處素、孫頤谷二校本佐之,又以王懷袓讀書雜志、洪筠軒讀書叢錄、俞蔭甫諸子平議輔之,其文字之異同,有見孫氏音義者略之,而校讎之餘,閒有一得,亦并附之。時在書局,校() 是書,限以時月,悤悤付梓,疏陋之譏,自知不免。嗣後主講南菁,鈕惕生永昭更為詳校,今采其說之精覈者以補前校之未備,而他書所引文義有短於本書者不復箸錄,此與鈕校體例有異也。

  (儆季文鈔卷二)

  晏子春秋序 蘇輿

  晏子春秋之名,肇見于太史公,第不詳篇數,索隱以為嬰所箸書名,今有七十篇。漢隋志載晏子八篇,七略謂晏子春秋七篇,在儒家,而陳氏、晁氏書目又皆作十二卷,蓋諸所見本不同如是。今流傳本篇數合于漢志,而真膺固不能無疑。崇文總目謂晏子六篇已亡,今書出後人采掇,唐柳子厚疑其為墨子之徒為之,言其恉同於墨。然觀史公傳贊云:「其書世多有,故不論,論其軼事。」夫必自其書之所無者而後謂之軼,而史公所載贖石父、薦御者二事,今書皆有,近世管氏異之已辨正之,則史公所見,決非今之傳本,是書之作,雖不能定為何人,其在史公後可知,去墨子之世已遠,柳說誠不足據。欽定四庫全書列之傳記部,以為是書所記,乃唐人魏徵諫錄、李絳論事集之流,允為定論已。余因歎古人志事之顯晦亦有幸不幸,魏、李時代稍近,其勛澤在天下,世傳之也詳,則尊之也彌至。齊國僻處東海,晏子又在春秋之世,書經秦火,往蹟半湮,故其勳業少隱,猶賴是書之存,千載下得睹其梗概,而知所處之難有百倍魏、李者,斯不幸中之幸也。夫景公,庸主耳,梁丘貢媚于內,陳氏弄權于外,君志營惑,民無固心,齊之亡幾不待簡、平之世,晏子內安社稷,外靖鄰邦,觀當日所以輔弼其君者至一日而三責之,其苦衷蓋可想見。以彼居海隅偏霸之國,盡心朝廷,雖中主危邦,猶堪枝柱,況于遇明君,際全盛之運,假手以宏其功業者乎!公孫丑之對孟子也,曰:「晏子以其君顯。」使景公悉聽其言,其功效固不止于顯;如所處非春秋之世,將與魏、李比烈,亦何至以霸佐為孟子所少哉!是書古無注本,陽湖孫氏作為音義一書,意在復漢志、七略之舊,至以是書為先于左傳,亦其蔽也。厥後大師宿儒,多所闡發,近淛局又仿刻孫本,別有校勘。頃從長沙王祭酒師遊,受讀之下,因采諸說附之正文,取便瀏覽,間參管見,自維學識淺陋,奚足以窺古人之深,師以為可教也,亟取付梓,固辭不獲,愧汗交集。承命作敘,敬誌吾師樂育之殷懷,輒推論是書源委,而于古賢身世之閒,亦為發其隱微而明其忠藎,猶是史公執鞭欣慕之意云。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春二月,平江蘇輿謹序。

  校吳刻本題識 葉昌熾

  晏子春秋是刻之外,尚有陽湖孫氏本,並稱精善。是刻出全椒吳氏,顧澗薲敘云:「孫伯淵觀察從元刻影鈔一部,手自覆勘,以贈山尊學士,學士屬廣圻重刻于揚州。」其影寫之原本,今存罟里[瞿氏,余曾見之,緝褫補正,並出澗翁之手。又有明綿眇閣本,亦出自元刻,行款悉同,今又從芾卿處假得元刻本,即孫觀察所見者,因統校一過。元刻誤處,是本皆已改正,益信澗翁之善,然亦有未當者。如第四卷「苟得不知所亞」,「亞」古「惡」字,今竟改作「惡」,誤矣。今元本異者並注於旁,擇其佳處加○別之,至於點畫之差,則不悉著焉。丙子五月鞠常校畢記。元刻本有不知誰何以黃筆校過,頗有一二精當處,為顧氏所未及,今亦以黃筆臨之。頌魯又識。

  晏子春秋斠補序 劉師培

  晏子春秋,元本已多訛脫,孫刻略依沈啟南本,又較元本為遜。以今考之,有佚文,有錯簡,兼有脫之字,而盧、王、俞、黃諸家或未及審正,因以孫、徐(疑誤)二刻為主,旁及唐、宋類書所引,兼及明刊各本,凡諸子之文與互同者亦互相勘正,疑義奧詞,間加發正,成晏子春秋斠補。惟第二篇「謂於民」與「節於身」對言,以第三篇「民有加利」及「厚民饒下」證之,「謂」疑「譄」誤。第四篇「君饗寡君」誼不可通,疑「饗」為「貺」「慶」諸字假音,亦並存其說,以俟折衷,其所不知,則從缺如之例云。

  晏子春秋校注敘 張純一

  周季百家之書,有自著者,有非自著者。晏子書非晏子自作也,蓋晏子歿後傳其學者采綴晏子之言行而為之也。計孔子之稱九(見諫上二十章,諫下五章、廿一章,問上三十章,問下廿九章,雜上十六章、廿一章、三十章,外上廿七章),其最恉曰:「雖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諸侯」;曰:「不出尊俎之間,折衝千里之外」;曰:「救民之生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吾今乃知晏子時知晏子者,孔子一人而已。墨子之稱二(見問上五章,雜上五章),其最恉曰:「為人者重,自為者輕。」吾今乃知晏子後知晏子者,墨子一人而已。綜核晏子之行,合儒者十三四,合墨者十六七,如曰:「先民而後身,薄身而厚民。」是其儉也,勤也,兼愛也,固晏子之主恉也。夫儒非不尚儉,未若墨以儉為極;儒非不尚勤,未若墨勤生之亟;儒非不兼愛,未若墨兼愛之力:此儒墨之辯也。然儒家囊括萬理,允執厥中,與墨異趣也。晏子儒而墨,如止莊公伐晉,止景公伐魯伐宋,是謂非攻;曰「男不群樂以妨事,女不群樂以妨功」,是謂非樂;曰「不遁於哀,恐其崇死以害生」,是謂節葬;曰「粒食之民,一意同欲」,是謂尚同;曰「稱事之大小,權利之輕重」,是謂大取;曰「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是謂尚賢;曰「獨立不慚於影,獨寢不慚於魂,行之難者在內」,是謂修身:皆其墨行之彰彰者。又必墾闢田疇而足蠶桑豢牧,使老弱有養,鰥寡有室,其為人也多矣,其取財也,權有無,均貧富,不以養嗜欲,所謂事必因於民者矣。政尚相利,教尚相愛,罔非兼以正別,況乎博聞強記,捷給善辯,前有尹佚,後有墨翟,其揆一也。劉略、班志列之儒家,柳子厚以為不詳,謂宜列之墨家,郡齋讀書志、文獻通考承之,是已。法言云:「墨、晏儉而廢禮。」張湛云:「晏嬰,墨者也。」均可證晏子生為貴冑,而務刻上饒下,重民為治,進賢退不肖,不染世祿之習,故能以其君顯,純臣也。其學蓋原於墨、儒,兼通名、法、農、道,尼父兄事之,史遷願為之執鞭,有以夫。吾服膺晏子書久矣,竊歎其忘己濟物,不矜不伐,駸駸有大禹之風,覃思積年,錄為校注八卷,俾有志斯學者研尋云爾。庚午六月,漢陽張純一敘。

  墨、晏尚儉,儉在心,不在物,所以不感於外也;尚勤常行而不休,所謂道在為人也;本儉無為而勤無不為,是之謂能盡其性以盡人物之性。呂氏春秋知度篇云:「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旨哉言乎,墨、晏有焉。純一又記。

  晏子春秋新證序 于省吾

  晏子春秋舊本無解,自平江蘇氏為之校注,徵引清儒說,解已略具,惟清儒所稱元刻本,即明刊活字本也。劉師培晏子春秋補釋考證頗詳,蘇氏未及采入。晏子書多古義古字,如「死」之讀「尸」,「辟」之訓「輔」,「十一月」之作「冰月」,「疆」之作「彊」,「萊」之作「斄」,「對」之作「敓」,「聞」之作「惛」,「綏」之作「妥」,「治」之作「司」,「禮儀」之作「豐義」,「如」之作「女」,「龍」之作「竜」,「厥」之作「久」,「依」之作「韋」,「翼」之作「翌」,「期」之作「其」,具詳篇中。惟自揆學識譾陋,庸能宣其疑滯,究其奧窔乎!世有通學,當能匡其不逮也。

  六晏子春秋版本題識

  晏子春秋八卷 元刊本 吳方山藏書

  周晏嬰撰。凡內篇六卷,外篇二卷,合八卷,卷首有「吳岫」印記。

  吳氏手跋曰:「顧英玉先生,南都清介丈夫也,以憲副罷官,而兄時為大司寇,家無長物,出宦日所得書,貨以給日,躬疊冊門左,顏無怍色。予重其所為,隨所質得二書。嗚呼!誦往哲之懿言,法時賢之景行,小子何幸,於此兼得二書,晏子春秋其一,大唐六典其一。蘇郡後學吳岫筆。」(見愛日精盧藏書志)

  晏子春秋八卷 元刻本

  元刻本晏子春秋八卷,篇目內如首章莊公矜勇力不顧行義晏子諫第一,後同,明時本作「諫矜勇力不顧行義」,不書全題;又篇內按語,俱作大字,加圓圍以別之,明時本則作小字分注于下,與此敻然不同矣。惜首闕半頁,有「書帶草堂」「疑冬書屋」「馬叔靜圖書記」諸印,紙墨俱古。抱經堂群書拾補云:「劉向敘錄云:『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予所見者,明吳勉學本止七篇二百三章,今陽湖孫氏星衍得沈啟南、吳懷保本校梓者,分八篇,多十二章,與敘錄之數適合。」今此本篇章亦同,學士曾借校並補刻全目於後,書云:「余校晏子將竣,吳槎客示余元人刻本,其每卷首有總目,又各標於當篇,今本皆缺目錄,以此補之。」(拜經樓藏書題跋)前有目錄、劉向校上晏子奏,每篇又分小篇目,列於每卷之首,總二百十五章。盧氏群書拾補稱:「吳槎客示余元人刻本,其每葉首有總目,又各標於當篇。」即此本。每葉十八行,行十八字。(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卷一)

  吳山尊刻本出影元鈔,行款與此同,當是其祖本也。舊為拜經樓藏書,盧抱經學士借以校勘,其異同載入群書拾補。

  附藏印:「疑冬書屋」「馬叔靜圖書記」。(滂喜齋藏書記卷一)

  晏子春秋八卷 明成化間刊本 懷仙樓藏

  首有篇目及劉向序,卷首題「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一,凡二十五章」,次行列篇目,題「莊公矜勇力不顧行義晏子諫第一」。每半板九行,行十八字,界長五寸四分,強幅三寸八分,左右雙邊。

  竹蔭書屋藏,根本遜志手書本,即傳鈔此本者。(經籍訪古志卷三)

  晏子春秋八卷 明活字本

  漢志惟作「晏子」,隋志乃名「春秋」,兩志皆作八篇。晁氏讀書志云:「嬰相景公,此書著其行事及諫諍之言。」崇文總目謂後人採嬰行事為之,非嬰所撰。此八卷本,前有目錄及劉向校上晏子奏,每篇又分小目,列於每卷之首,總二百十五章。平津館有影寫本,云:「盧氏群書拾補稱:『吳槎客示余元人刻本,每卷首有總目,又各標於本篇。』當即此本。」每葉十八行,行十八字,與此符合。有「讀書小子實穎之印」「古鹽馬氏」「笏齋珍藏之印」諸章。(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九)

  晏子春秋八卷,明活字印本,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前有目錄,載內、外篇章次第,下接劉向校錄文。書分八篇:內篇諫上第一,諫下第二,問上第三,問下第四,雜上第五,雜下第六;外篇重而異者第七,不合經術者第八。版心不載卷數,惟「晏內」「晏外」等字。孫星衍祠堂書目有仿元寫本,即以付吳山尊撫刻,而顧千里為之跋者,其實即此活字本,因其排印整齊,字近元體,故誤以為元刻耳。仁和丁松生八千卷樓藏有元刻本,為馬笏齋舊藏,亦即此本。余丙申三月游浙時曾借觀之,不誣也。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儒家」類晏子八篇,隋唐志加「春秋」二字,作七卷,自後崇文總目、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均作十二卷,則此作八篇蓋猶漢志之舊也。四庫全書提要入史部傳記類,云:「此明李氏綿眇閣刻本。」內篇分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外篇分上下二篇,與漢志八篇之數相合,故仍從此本著錄,庶幾猶略近古焉。綿眇閣本,余亦有之,乃萬曆中刻,在此本之後。此本嘉靖時亦繙雕,世亦罕見。孫星衍於乾隆戊申為畢制軍沅刻是書,所據為萬曆乙酉沈啟南本,附著音義二卷,并不採及他本。盧文弨群書拾補所校晏子春秋,亦僅摭拾音義未引據者,補勘所遺,而未博攷其餘明刻,亦可謂疏漏之甚矣。丙午上巳,德輝。

  光緒戊申三月,余回蘇州洞庭展墓,道出江寧,因訪陶齋尚書端方公于金陵節署。時方有收買仁和丁氏八千卷樓藏書儲之江南圖書館之議,居間媒介者為江陰繆小山太夫子荃孫,所有宋、元舊本,均取頭本呈送,此晏子春秋亦在其內。當時均以為元本,余力證其為明時活字印本,且告以余有藏本,與此無異。陶齋曰:「即是明活字印,亦見所未見,能割愛以貽我乎?」余曰:「公前年贈余以宋本南嶽總勝集,余正未有報也,是直可謂拋玉引磚矣。」五月還湘,遂郵寄歸之,臨封為識數語於後。德輝。(郋園讀書志卷五)

  晏子春秋四卷 明鈔本

  明鈔本晏子春秋作四卷,卷三後書「萬曆十六年冬吳懷保梓」,卷一後書「崇禎十三年庚辰閏四月初六日校錄於雪履齋,仁和鄭紹孔伯翼甫識」。蓋即從吳刻本傳錄者,未附柳宗元辨晏子春秋一篇,史記管晏列傳及孔叢子六條。按文獻通考引崇文總目:「晏子春秋十二卷,晏嬰撰。晏子八篇,今亡,此書後人采嬰行事為之,以為嬰撰則非也。」(錢侗按:玉海引崇文總目同,隋志、唐志七卷,今本八卷。)書錄解題:「晏子春秋十二卷,齊大夫平仲晏嬰撰。漢志八篇,但曰『晏子』,隋唐七卷,始號『晏子春秋』。今卷數不同,未知果本書否。」蓋晏子八卷早佚,後人采嬰行事為之,加以「春秋」之名,其作八卷者,猶仍漢志之舊。此併為四卷,且篇目不載全文,視前舊刻本,漸失古意矣。惟崇文總目、書錄解題俱十二卷,而四庫書目及余家舊刻作八卷,疑又經後人併合。以符漢志八篇之數也。(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四)

  晏子春秋八卷 明綿眇閣刻本

  此明李氏綿眇閣刻本,即出自元刻,篇次行款悉合。卷首有「孫印從添」「慶氏息」朱記。(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

  晏子春秋二卷 萬曆五年刊

  見藝風藏書再續記。則虞案:即南監刻子彙本。

  晏子春秋八卷 影元鈔本

  是書烏程閔氏本,竄亂舊第,惟元刻本尚存舊式。內篇分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六篇,外篇兩卷,一為重而異者,一為不合經術者,共八篇,與漢志合。總目後係劉向序,以下每卷目後接本文,此本即全椒吳氏刊本之底稿,卷末有陽湖孫氏題記云:「影元版本鈔晏子,據別本改正數字,用朱筆記之。」(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

  晏子春秋 明本

  司馬遷傳晏嬰,謂讀晏子春秋,稱「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索隱云:「嬰所著書名晏子春秋,今其書有七十篇。」正義據七略云:「晏子春秋七篇。」漢書藝文志及隋書經籍志俱作七卷,蓋其書雖存,而篇次不一,原本面目唐以前已多離合,誠難究其顛末耳。崇文總目作十四卷,謂其書已亡,所傳者蓋後人采嬰行事而成。因疑柳宗元所云「墨子之徒有齊人者為之,墨好儉,晏子以儉名於世,故尊著其事以增高為己術者」。宋儒猶沿其說,如晁公武之讀書志,馬端臨之通考,均改列墨家,其書益混淆不為世重。宋元著錄其書,如宋史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俱作十二卷,與今本出入,又不可蹤跡焉。宋本既不復睹,百年前藏家著錄,惟元刻九行十八字之八卷本為最善。孫淵如影寫以贈吳山尊,山尊屬顧澗薲覆校付梓;而孫氏自據沈啟南、吳懷保本校刊,復假拜經樓所藏元本補卷首總目,由是九行十八字之為元刊,已成千古不易之定論。拜經藏本後歸吾家滂喜齋,余曾取勘吳刻,其誤處悉經澗薲改正。間有未當者,如第四卷「苟得不知所亞」,「亞」古「惡」字,吳刻竟改作「惡」,誤矣。諸如此類,瑕不掩瑜,固未足以訾議前賢耳。竊謂拜經元刻,字體結構全無蒙古遺意,細審尚是正、嘉以前雕槧。蓄疑未敢臆定,旋閱雙鑑樓所藏明刻本,行款與此相同,馳書藏園先生,悉其源流,與此相合。藏園明眼,固所折服,僕雖不敏,猶不敢徇前賢之訛,以耳為目,差足自慰耳。廿載以來,所見所藏,此本而外,當推活字本及綿眇閣本為善。吳懷保所刊九行二十字本,改次四卷,已非舊觀,又於劉向表文後「故亦不敢失」句下竄易「復以為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十一字,固未足以當善本耳。余別藏明黃之寀校刊九行十八宇之四卷本,與吳刻殊堪伯仲。其他所藏如楊慎評本、閔氏朱墨本,俱作六卷,子彙本又併為二卷,等諸自鄶,不足重焉。頃吾友黃君永年閱肆得此明刻本,攜示商榷,審與拜經藏本字體行款一一吻合,其為明刻之上駟可無疑義。固不必沿襲前人之失,徒以元本取重耳。(著硯樓書跋)

  晏子春秋七卷 孫星衍校本

  右晏子春秋七卷,以元槧本校自刊本。藝文志「儒家」晏子八篇,蓋內篇六,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外篇二,後世始并為一,故七篇。向敘云:「定著二百一十五章。」明吳勉學本止二百三章,余有十子彙本,又以詞相同者附注,亂其次第。予嘗以沈啟南、吳懷保本校梓,分八篇,多十二章,適符敘錄之數。及勘元本,亦如此。元本每卷首有總目,又各標於本篇,唯缺末章之大半,因據太平御覽九百三十五引此書補足之。儒家書此為第一,又是劉向手定,篇第完備,無訛缺,甚可寶也。(廉石居藏書記卷上)

  晏子春秋八卷 葉昌熾校本

  「全椒吳氏得孫淵如所贈影元本晏子春秋,倩顧澗薲先生覆勘付梓,世稱精善之本。其所據元刻實為明代雕槧,藏家著錄,同一淵源,前賢千慮之失,余固未敢雷同,曾跋藏本以正其訛。惟傳世之本當以此為最佳,自不必以蒙古雕槧炫燿藏笈也。此吳刻本經葉鞠裳先生據吾家所藏拜經樓著錄本重校一過,元本誤處悉經思適先生校正,然亦有未當者,如第四卷「苟得不知所亞」,「亞」古「惡」字,今竟改作「惡」,誤矣。一字之正,足當思適諍友。先生校是書,凡元本異者並注于旁,擇其佳處加「。」別之,至於點畫之差,則不悉著焉。又拜經藏本舊有黃筆校過,頗有一二精當處,為思適所未及,亦以黃筆臨之。即此可當精善之本。吳刻成於嘉慶丙子,而先生校此書在光緒丙子,相距適六十年,文字因緣,自非偶然。余既藏拜經本,而又得先生手校之帙於丙子歲,足當佳話。今此書存篋又二十年矣,未被論斤之厄,其亦先生有靈,特為呵護耶!爰檢出裝池,并誌顛末於後。(著硯樓書跋)

  六晏子春秋重言重意篇目表

  卷別  篇第  標題  卷別  篇第  標題

  內諫上  二  景公飲酒酣願諸大夫無為禮晏子諫  外上  一  景公飲酒命晏子去禮晏子諫

  內諫上  十二  景公病久不愈欲誅祝史以謝晏子諫  外上  七  景公有疾梁丘據裔款請誅祝史晏子諫

  內諫上  十八  景公遊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         

  內諫上  十九  景公遊寒塗不卹死胔晏子諫  外上  六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諫

  內諫上  廿五  景公所愛馬死欲誅圉人晏子諫   外上  八  景公見道殣自慚無德晏子諫

  將加誅晏子諫

  內諫下   二  景公欲殺犯所愛之槐者晏子諫   內諫下   三  景公逐得斬竹者囚之晏子諫

  外上  九  景公欲誅斷所愛橚者晏子諫

  外下  十一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辭不受

  內諫下   十一  景公為臺成又欲為鍾晏子諫   外下  九  景公為大鍾晏子與仲尼柏常騫知將毀

  內諫下   十九  景公登路寢臺望國而歎晏子諫   問下  十七  晉叔向問齊國若何晏子對以齊德衰民歸田氏

  外上  十  景公坐路寢曰誰將有此晏子諫

  外上  十五  景公問後世孰將有齊國晏子對以田氏

  問上  九  景公問治國何患晏子對以社鼠猛狗  外上  十四  景公問治國之患晏子對以佞人讒夫在君側

  問上  十五  景公問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對以六說  外上  十七  吳王問齊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對以豈能以道食人

  問上  廿一  景公問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對以愚君所信也  外上  十四  景公問治國之患晏子對以佞人讒夫在君側

  問下  十  晏子使吳吳王問可處可去晏子對以視國治亂  外上  十六  晏子使吳吳王問君子之行晏子對以不與亂國俱滅

  問下  十一  吳王問保威強不失之道晏子對以先民後身  外上  十七  吳王問齊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對以豈能以道食人

  問下  十七  晉叔向問齊國若何晏子對以齊德衰民歸田氏  諫下  十九  景公登路寢臺望國而歎晏子諫

  問上  八  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

  外上  十  景公坐路寢曰誰將有此晏子諫

  問下  二十  叔向問事君徒處之義奚如晏子對以大賢無擇  外上  十八  司馬子期問有不干君不卹民取名者乎晏子對以不仁也

  問下  廿九  梁丘據問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對以一心可以事百君  外上  十九  高子問子事靈公莊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對以一心

  外下  三  仲尼見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見寡人宰乎

  外下  四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

  雜上  四  晏子再治阿而信見景公任以國政  外上  二十  晏子再治東阿上計景公迎賀晏子辭

  雜上  五  景公惡故人晏子退國亂復召晏子  外上  廿二  有獻書譖晏子退耕而國不治復召晏子

  雜上  廿八  景公欲見高糾晏子辭以祿仕之臣  外上  廿三  晏子使高糾治家三年而未嘗弼過逐之

  雜下  四  柏常騫禳梟死將為景公請壽晏子識其妄  外上  廿一  太卜紿景公能動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曉公

  雜下  十二  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晏子稱有飾  外上  廿六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貧

  雜下  十八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晏子固不受  雜下  十九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無宇致封邑辭

  雜下  二十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辭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

  外上  廿四  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辭不受

  雜下  廿四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惡欲內愛女晏子再拜以辭  外下  十  田無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對以去老謂之亂

  雜下  廿五  景公以晏子乘弊車駑馬使梁丘據遺之三返不受  外上  廿五  景公使梁丘據致千金衣裘晏子固辭不受

  雜下  廿六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貧晏子稱有參士之食  雜下  十二  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

  外上  廿六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貧晏子稱有飾

  外上  一  景公飲酒命晏子去禮晏子諫   諫上  二  景公飲酒酣願諸大夫無為禮晏子諫

  外上  二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諫   諫上  十七  景公登牛山悲去國而死晏子諫

  諫上  十八  景公遊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

  外上  四  景公問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諫  諫上  十七  景公登牛山悲去國而死晏子諫

  諫上  十  景公遊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

  外上  五  景公謂梁丘據與己和晏子諫   諫上  十八  景公遊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

  外上  六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諫  諫上  十八  景公遊公阜一日有三過言晏子諫

  外上  七  景公有疾梁丘據裔款請誅祝史晏子諫  諫上  十二  公病久不愈欲誅祝史以謝晏子諫

  外上  十  景公坐路寢曰誰將有此晏子諫   諫下  十九  景公登路寢臺望國而歎晏子諫

  問上  八  景公問莒魯孰先亡晏子對以魯後莒先

  問下  十七  晉叔向問齊國若何晏子對以齊德衰民歸田氏

  外上  十五  景公問後世孰將踐有齊國晏子對以田氏

  外上  十一  景公臺成盆成适願合葬其母晏子諫而許  諫下  二十  景公路寢臺成逢于何願合葬晏子諫而許

  外上  十二  景公築長庲臺晏子舞而諫  諫下  五  景公冬起大臺之役晏子諫

  諫下  六  景公為長庲欲美之晏子諫

  外上  十三  景公使燭鄒主鳥而亡公怒將加誅晏子諫  諫上  廿四  景公欲誅駭鳥野人晏子諫

  諫上  廿五  景公所愛馬死欲誅圉人晏子諫

  外上  十四  景公問治國之患晏子對以佞人讒夫在君側  問上  九  景公問治國何患晏子對以社鼠猛?

  問上  廿一  景公問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對以愚君所信也

  外上  十五  景公問後世孰將踐有齊國晏子對以田氏  外上  八  景公見道殣自慚無德晏子諫

  問下  十七  晉叔向問齊國若何晏子對以齊德衰民歸田氏

  外上  十六  晏子使吳吳王問君子之行晏子對以不與亂國俱滅  問下  十  晏子使吳吳王問可處可去晏子對以視國治亂

  外上  十七  吳王問齊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對以豈能以道食人  問上  十五  景公問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對以六說

  問下  十二  晏子使魯魯君問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對以庇族

  外上  十九  高子問子事靈公莊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對以一心  問下  廿九  梁丘據問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對以一心可以事百君

  外下  三  仲尼見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見寡人宰乎

  外下  四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

  外上  廿二  有獻書譖晏子退耕而國不治復召晏子  雜上  五  景公惡故人晏子退國亂復召晏子

  外上  廿三  晏子使高糾治家三年而未嘗弼過逐之  雜上  廿八  景公欲見高糾晏子辭以祿仕之臣

  雜上  廿九  高糾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

  外上  廿四  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   雜下  十八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邑辭不受晏子固不受

  雜下  十九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無宇致封邑辭

  雜下  二十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辭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

  外上  廿五  景公使梁丘據致千金衣裘晏子固辭不受  雜下  廿五  景公以晏子乘弊車駑馬使梁丘據遺之三返不受

  外上  廿六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貧晏子稱有飾  雜下  十二  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

  雜下  廿六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貧晏子稱有參士之食

  外上  廿七  仲尼稱晏子行補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  外下  三  仲尼見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見寡人宰乎

  外下  四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

  問下  十二  晏子使魯魯君問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對以庇族

  外下  三  仲尼見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見寡人宰乎  外下  四  仲尼之齊見景公而不見晏子子貢致問

  問下  廿九  梁丘據問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對以一心可以事百君

  外上  十九  高子問子事靈公莊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對以一心

  外下  十一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辭不受   諫下  二  景公欲殺犯所愛之槐者晏子諫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