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欽定續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州郡二十五-續通典
欽定續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州郡二十五
明六
○明六
【福建 廣東 廣西】
福建
廣東
廣西
△福建
福建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
【 治福州路】
屬江浙行中書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為行中書省明太祖吳元年十二月平陳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七年二月置福州都衛
【 與行中書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福州都衛為福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八直隸州一屬縣五十七
福州府
興化府
建甯府
延平府
汀州府
邵武府
泉州府
漳州府
福甯州
·福州府
福州府元福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太祖吳元年為府領縣九閩
【 倚】
候官
【 倚西北有懷安縣明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內與閩候官同治萬曆八年九月省】
長樂 福清
【 元福清州明洪武二年二月降為縣】
連江 羅源 古田 閩清 永福
·興化府
興化府元興化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二莆田
【 西北有興化縣正統十三年四月省】
仙遊
·建甯府
建甯府元建甯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八四年正月置建甯都衛於此八年十月改為福建行都指揮使司建安
【 倚】
甌甯
【 倚】
建陽 崇安 浦城 松溪 政和 壽甯
【 景泰六年八月以政和縣楊海村置析福安縣地益之】
·延平府
延平府元延平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七南平
【 倚】
將樂 沙 尤溪 順昌 永安
【 本沙縣之浮流巡檢司正統十四年置永安千戶所於此景泰三年改置縣析尤溪縣地益之】
大田
【 嘉靖十五年二月以尤溪縣之大田鎮置析永安漳平德化三縣地益之】
·汀州府
汀州府元汀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八長汀
【 倚】
甯化 上杭 武平 清流 連城
【 本曰蓮城明洪武十七年後改蓮曰連】
歸化
【 成化七年正月以清流縣之明溪鎮置析將樂沙縣甯化三縣地益之】
永定
【 成化十四年以上縣溪南里之田心地置析勝運等四里益之】
·邵武府
邵武府元邵武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太祖吳元年為府領縣四邵武
【 倚】
光澤 泰甯 建甯
·泉州府
泉州府元泉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七晉江
【 倚】
南安 同安 惠安 安溪 永春德化
·漳州府
漳州府元漳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十龍溪
【 倚】
漳浦 龍巖 長泰 南靖 漳平
【 成化六年以龍巖縣九龍鄉置析居仁等五里地益之】
平和
【 正德十四年六月以南靖縣之河頭大洋陂置析漳浦縣地益之】
詔安
【 本南詔守禦千戶所弘治十八年置嘉靖九年十二月改為縣】
海澄
【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以龍溪縣之靖海棺置析漳浦縣地益之】
甯洋
【 本龍巖縣之東西洋巡檢司正統十一年置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置縣又析大田永安二縣地益之】
·福甯州
福甯州元屬福州路明洪武二年八月降為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三月升為州直隸布政司領縣二甯
【 明洪武二年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來屬】
福安
【 明洪武二年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來屬】
△廣東
廣東元置廣道宣慰使司
【 治廣州路】
屬江西行中書省又置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
【 治雷州路】
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三月以海北海南道屬廣西行中書省四月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六月以海南海北道所領并屬焉四年十一月置廣東都衛
【 與行中書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衛為廣東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直隸州一屬州七縣七十五
廣州府
肇慶府
韶州府
南雄府
惠州府
潮州府
高州府
雷州府
廉州府
瓊州府
羅定州
·廣州府
廣州府元廣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五南海
【 倚】
番禺
【 倚】
順德
【 景泰三年以南海縣大良堡置析新會縣地益之】
東筦 新安
【 本東筦守禦千戶所明洪武十四年八月置萬曆元年改為縣】
三水
【 嘉靖五年五月以南海縣之龍鳳岡置析高要縣地益之】
增城 龍門
【 弘治六年以增城縣之七星岡置析博羅縣地益之】
香山 新會 新甯
【 弘治十一年以新會縣德行都之土坑□置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
從化
【 弘治二年以番禺縣橫潭置析增城縣地益之】
清遠連州
【 元桂陽州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三月省入連州四月連州廢地屬連山三年九月連山廢地屬陽山十四年置連州於此屬府】
領縣二陽山
【 元屬桂陽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桂陽州廢屬連州四月連州廢屬韶州府十四年四月改為連州徒州於桂陽州舊治復置縣屬焉】
連山
【 元連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廢屬韶州府三年九月省入陽山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十四年四月屬州】
·肇慶府
肇慶府元肇慶路屬廣東道明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一高要
【 倚】
高明
【 水高要縣高明鎮巡檢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為縣析清泰等都益之】
四會 新興
【 元新州治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
開平
【 本恩平縣之開平屯明末改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
陽春
【 元屬南恩州明洪武元年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
陽江
【 元南恩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明洪武元年南恩州廢改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
恩平
【 本陽江縣之恩平巡檢司初治縣東北之恩平故縣後遷恩平堡成化十四年六月改堡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
廣甯
【 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以四會縣地置】
德慶州
【 元德慶路屬廣東道明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府治端溪縣省入來屬】
領縣二封川
【 元封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三月州廢改屬】
開建
【 元屬封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改屬】
·韶州府
韶州府元韶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六曲江
【 倚】
樂昌 英德
【 元英德州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三月降為縣來屬】
仁化 乳源 翁源
【 元屬英德州明洪武二年三月改屬】
·南雄府
南雄府元南雄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二保昌
【 倚】
始興
·惠州府
惠州府元惠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歸善
【 倚】
博羅 長甯
【 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鴻雁州置析詔州府英德翁源二縣地益之】
永安
【 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安民鎮置析長樂縣地益之】
海豐 龍川
【 元循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
長樂
【 元屬循州明洪武二年四月來屬】
興甯
【 元屬循州明洪武二年四月來屬】
連平州
【 本連平縣崇禎六年以和平縣惠化都置析長甯河源二縣及韶州府翁源縣地益之尋升為州】
領縣二河源
【 舊屬府崇禎六年改屬州】
和平
【 正德十三年八月以龍川縣之和平司置析河源縣地益之屬府崇禎六年改屬州】
·潮州府
潮州府元潮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為府領縣十一海陽
【 倚】
潮陽 揭陽 程鄉
【 元梅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明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
饒平
【 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陽縣三饒地置治下饒】
惠來
【 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陽縣惠來都置析惠州海豐縣地益之】
鎮平
【 本平遠縣石窟巡檢司崇禎六年改為縣析程鄉縣地益之】
大埔
【 嘉靖五年以饒平縣大埔村置析灤州清遠二都地益之】
平遠
【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以程鄉縣豪居都之林子營置析福建之武平上杭江西之安遠惠州府之興甯四縣地益之屬江西贛州府四十二年正月還三縣割地止以興甯程鄉地置縣來屬】
普甯
【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陽縣■〈氵戎〉水都置析洋烏黃坑二都地益之寄治貴山都之賣嶼萬曆十年移治黃坑以洋烏■〈氵戎〉水二都還潮陽】
澄海
【 本海陽縣之關望巡檢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為縣析揭陽饒平二縣地益之】
·高州府
高州府元高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電白明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九年四月復為府後治茂名領州一縣五茂名
【 倚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
電白 信宜 化州
【 元化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明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九年四月又降為縣來屬十四年五月復為州】
領縣二吳川
【 元屬化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府十四年五月改屬州】
石城
【 元屬化州路明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州府十四年五月改屬州】
·雷州府
雷州府元雷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三海康
【 倚】
遂溪 徐聞
·廉州府
廉州府元廉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九年四月屬雷州府十四年五月復為府領州一縣二合浦
【 倚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北有石康縣成化八年省】
欽州
【 元欽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明洪武二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以州治安遠縣省入九年四月降為縣來屬十四年五月復為州】
領縣一靈山
【 元屬欽州明洪武九年四月屬廉州十四年五月仍屬欽州】
·瓊州府
瓊州府元乾甯軍民安撫司元統二年十月改為乾甯安撫司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十月改為瓊州府二年降為州三年仍升為府領州三縣十瓊山
【 倚】
澄邁 臨高 定安
【 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天曆二年十月升為南建州明洪武元年十月復為縣】
文昌 會同
【 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
樂會 儋州
【 元南甯軍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月改為儋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宜倫縣省入】
領縣一昌化 萬州
【 元萬安軍屬海北海南道明洪武元年十月改為萬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萬安縣省入】
領縣一陵水 崖州
【 元吉陽軍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明洪武元年十月改為崖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甯遠縣省入】
領縣一感恩
【 舊屬儋州正統五年來屬】
·羅定州
羅定州元瀧水縣屬德慶路明洪武元年屬德慶州萬曆五年五月升為羅定州直隸布政司領縣二東安
【 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東山黃姜峒置析德慶州及高要新興二縣地益之】
西甯
【 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西山大峒置析德慶州及封川縣地益之】
△廣西
廣西元置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
【 治靜江路】
屬湖廣行中書省至正末改宣慰使司為廣西等處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三月因之六年四月置廣西都衛
【 與行中書省同治】
八年十月改都衛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一州四十有八縣五十長官司四
桂林府
平樂府
梧州府
潯州府
慶遠府
南甯府
思恩軍民府
太平府
思明府
田州
歸順州
泗城州
向武州
都康州
龍州
江州
思陵州
憑祥州
安隆長官司
·桂林府
桂林府元靜江路明洪武元年為府五年六月改為桂林府領州二縣七臨桂
【 倚】
興安 靈川 陽朔 全州
【 元全州路屬湖廣道明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省州治清湘縣入焉屬湖廣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來屬】
領縣一灌陽 永甯州
【 元古縣明洪武十四年改為古用縣隆慶五年三月升為永甯州】
領縣二永福
【 舊屬府隆慶五年三月改屬州西南有理定縣舊屬靜江路正統五年九月省】
義甯
【 舊屬府隆慶五年三月改屬州】
·平樂府
平樂府元大德五年十一月置明洪武元年因之領州一縣七平樂
【 倚】
恭城 富川
【 元屬賀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屬潯州府後來屬】
賀
【 元賀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初以州治臨賀縣省入屬潯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後來屬】
荔浦
【 舊屬桂林府弘治四年來屬】
修仁
【 舊屬桂林府弘治四年來屬】
昭平
【 萬曆四年四月析平樂富川二縣地置五年又析賀縣地益之東南有龍平縣元屬府明洪武十八年廢】
永安州
【 元立山縣屬府明洪武十八年廢為立山鄉屬荔浦縣成化十三年二月置州曰永安屬桂林府弘治三年九月改為長官司五年復為州來屬】
·梧州府
梧州府元梧州路明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九蒼梧
【 倚】
藤
【 元藤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省州治鐔津縣入焉十月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
容
【 元容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來屬十年五降為縣省州治普甯縣入焉】
岑溪
【 元屬藤州明洪武十年五月改屬府】
懷集
【 元屬賀州明洪武初屬平樂府十年五月來屬】
鬱林州
【 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南流縣省入十月來屬】
領縣四博白 北流
【 元屬容州明洪武十年五月來屬】
陸川
【 元屬容州明洪武十年五月來屬】
興業
·潯州府
潯州府元潯州路明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三桂平
【 倚東北有武靖州成化三年置萬曆末廢】
平南 貴
【 元貴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降為縣來屬】
柳州府元柳州路明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二縣十馬平
【 倚元為府屬明洪武元年徒府治於此】
洛容 柳城
【 元為府治明洪武元年徒】
羅城
【 明洪武二年十月以羅成鄉置屬融州十年五月來屬】
懷遠
【 元屬融州明洪武十年廢十三年十一月復置縣來屬】
融
【 元融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以州治融水縣省入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
來賓
【 元屬家州明洪武十年五月來屬】
象州
【 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十月來屬以州治陽奉縣省入】
領縣一武宣
【 舊曰武仙宣德六年更名】
賓州
【 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嶺方縣省入十月來屬】
領縣二遷江 上林
·慶遠府
慶遠府元慶遠路明洪武元年為付二年正月改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三年六月復曰慶遠府領州四縣五長官司三宜山
【 倚】
天河 忻城 河池州
【 元河池縣弘治十七年五月升為州】
領縣二思恩
【 舊屬府正德元年二月改屬州】
荔波
【 明洪武十七年九月析思恩縣地置屬府正統十二年改屬南丹州成化十一年九月又屬府正德元年來屬州】
南丹州
【 明洪武七年七月置二十八年廢尋復置】
東蘭州
【 明洪武十二年置以西蘭州省入又省安習忠文闕州入焉】
那地州
【 元地州明洪武元年改置南有那州明洪武元年省】
永順長官司 永定長官司
【 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置】
永安長官司
【 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縣十八里地置】
·南甯府
南甯府元南甯路明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七縣三宣化
【 倚】
隆安
【 嘉靖十二年四月析宣化縣那久地置】
橫州
【 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甯浦縣省入屬潯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來屬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仍置甯浦縣為州治縣尋廢】
領縣一永淳
【 元屬橫州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橫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
新甯州
【 隆慶六年二月以宣化縣定祿洞地置】
上思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初廢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屬思明府弘治十八年來屬】
歸德州
【 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弘治十八年來屬】
果化州
【 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嘉靖九年十二月來屬】
忠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初廢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屬思明府萬曆三九月來屬】
下雷州
【 元下雷峒明洪武初屬鎮安府嘉靖四十三年來屬萬曆十八年升為州】
·思恩軍民府
思恩軍民府元思恩州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後屬雲南廣西府永樂二年八月直隸廣西布政司正統四年十月升為府六年十一月升軍民府
【 東有鳳化縣正德六年七月置嘉靖八年十月廢】
領州二縣二 奉議州
【 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五年省入來安府七年二月復置直隸行省二十八年復廢尋復置直隸布政司嘉靖六年二月來屬】
上映州
【 元屬鎮安路明洪武五年廢為洞萬曆三十二年復置來屬】
上林
【 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嘉靖七年七月來屬】
武緣
【 舊屬南甯府萬曆五年十月來屬】
·太平府
太平府元太平路至元二十九年閏六月置明洪武二年七月為府領州十七縣三崇善
【 倚】
陀陵 羅陽
【 以上三縣元俱屬太平路】
左州 養利州
【 有舊州三一在州北一在西北一在東北以上二州元屬太平路】
永康州
【 元永康縣屬太平路明初因之萬曆二十八年六月升為州西南有思同州舊屬府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省】
上石西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末省永樂二年復置萬曆三十八年來屬】
太平州
【 自此以下十一州元屬太平路】
思城州 安平州萬承州 全茗州 鎮遠州 茗盈州 龍英州 結安州 結倫州 都結州 上下凍州
【 元屬龍州萬戶府明洪武初來屬】
思明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二年屬思明府萬曆十六年三月來屬】
·思明府
思明府元思明路明洪武二年七月為府直隸行省九年直隸布政司領州三 下石西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二年屬府】
西平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永樂二年復置宣德元年與安南】
祿州
【 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尋沒於交趾永樂三年收復宣德元年與安南】
鎮安府元鎮安路明洪武二年為府
【 西有鎮安舊城明洪武二年徒於廢凍州即今治也】
·田州
田州元田州路明洪武二年七月為府嘉靖七年六月降為州徒治八甲而置田甯府於府城八年十月府廢州復還故治直隸布政司
【 西有來安路元屬廣西兩江道明洪武二年七月為府領歸仁州羅博州田州十七年復廢北有上隆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府成化三年徒治潯州府東北更名武正靖州又有思城州元屬太平路明洪武初屬府弘治五年廢】
·歸順州
歸順州元屬鎮安路明洪武初廢為洞弘治九年八月復置屬鎮安府嘉靖初直隸布政司
·泗城州
泗城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七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
【 東北有程縣明洪武二十一年以泗城州之程丑莊置屬州尋屬慶遠府宣德初還屬州嘉靖元年廢西南有利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七年十一月直隸布政司正統六年五月徒治泗城州古那甲嘉靖二年廢又西有上林長官司永樂七年以州之上林洞置直隸布政司萬曆中省入州崇禎六年分司西地入雲南廣南府】
·向武州
向武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七月屬田州府二十八年廢建文二年復置直隸布政司
【 北有富勞縣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尋為夷僚所據建文四年復置後廢東有武林縣元亦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永樂初省入富勞縣】
·都康州
都康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後為夷獠所據建文元年復置直隸布政司
·龍州
龍州元龍州萬戶府明洪武二年七月仍為州屬太平府九年六月直隸布政司
·江州
江州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二十年直隸布政司領縣一羅白
【 明洪武三年置屬思明府後來屬】
·思陵州
思陵州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三年省入思明府二十一年正月復置直隸布政司
·憑祥州
憑祥州本憑祥縣永樂二年五月以思明府之憑祥鎮置屬思明府成化十八年升為州直隸布政司
·安隆長官司
安隆長官司元致和元年三月置安隆州屬雲南行省後廢為案屬泗城州明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安隆長官司仍屬泗城州後直隸布政司
欽定續通典卷一百四十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李密
唐·郑处诲
唐·成伯屿
唐·白云子
元·德辉
(民国)老吏
清·许遯翁
刘义庆
清·谢泰阶
(清)申涵光
宋·陈襄
明·佚名
明·韩奕
清·惠觉
清·李荫
清·谢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