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四-浪迹续谈
卷四
◎宫僚雅集杯
余官都中时,曾承纪文达师召饮,谈及康熙间有“宫僚雅集”酒器十事,彼
时十人各制一具,分守之,今不知入何人之手,此器既分制有十,断不至尽行消
磨,属余与及门便中物色焉。前数年,始闻富海帆督部家藏一具,曾致书询其梗
概,时海帆方抚浙,复书言此杯为那文毅师所赐,每杯底各有题名,最大者为睢
州汤公,最小者为新城王公,想当时以酒户之大小分属之,制造古雅,其光黝然,
拟即仿制一具寄赠,仿制不难,惟杯底题名,系于白银上作黑字,历久不灭,此
闲银工尚未得其法,容稍迟报命云云。未几而宦辙分移,杯亦不至,余且久忘之
矣。今冬就养温州,与孙雨人学博晤谈,乃知雨人处亦得一具,亟向索阅,则与
海帆所述正符。盖以白金作沓杯,合重二十八两,外界乌丝花草,内镌诸公姓字
里居,旁镌“宫僚雅集”四字,以量之大小为次。首汤斌,字潜庵,河南睢州人;
次沈荃,字绎堂,江南华亭人;次郭,字快圃,直隶清苑人;次王泽弘,字昊
庐,湖北黄冈人;次耿介,字逸庵,河南登封人;次田喜{},字子湄,山西
代州人;次张英,字敦复,安徽桐城人;次李录予,字山公,顺天大兴人;次朱
阜,字即山,浙江山阴人;次王士慎,字阮亭,山东新城人,皆一时同官坊局讲
读者。十人中,如汤文正公、沈文恪公、张文端公、王文简公,人人皆熟知其名,
此外六人,如郭、耿介,均为顺治壬辰进士,王泽弘为顺治乙未进士,田喜
{}为顺治辛丑进士,朱阜、李录予均为康熙庚戌进士,名位皆在显晦之间,
转因此牵联以传,则古人骥尾青云之喻,良有以也。雨人言此器为其先侍御颐谷
先生所得,当时里中诗酒之会,必举此杯,以杭堇浦、梁谏庵二先生为大户,各
有诗,余家宝此盖数十年云。适十二月十九日,杨子萱、蔡子树二邑侯招同人集
张鉴湖观察如园中,借此杯传观,而传饮之,余是日有诗云:“烦阴老雨久迷离,
觑得晴朝慰所期。巧借苏公生日酒,来寻谢客旧时池。小园合让归田筑(园为张
观察归田后所筑),胜迹何妨择地移。消受名贤好杯,岁寒此会可无诗?”第
七句即咏此杯也。翼日雨人复以所刻《清尊集》见示,则吴子律广文衡照、汪小
米舍人远孙及雨人此题佳篇咸在焉。余因之忍俊不禁,别为五古以答雨人云:
“名流作雅集,或传或不传。此杯奚足多,重在姓字镌。当时十君者,一一官僚
联。酒户有大小,杯亦随差肩。潜庵实领袖,名德当开先。渔洋杯独小,翻疑最
少年。华亭与桐城,声望齐凌烟。余亦卓荦徒,风雅相牵连。经今百余载,家世
多推迁。后尘景芳躅,神往觥筹边。君家几何时,得此封酒泉。武林盛耆彦,风
采殊蹁跹。人新物则旧,事往情弥鲜。颇闻樽簋间,击钵多名篇。豪饮复豪吟,
何论名位偏。转笑渔洋集,此题俄空焉。吾曹生愈晚,感故兼怀贤。良辰追古欢,
摩挲亦良缘。愿君慎守宝,灵光同岿然。引满为君寿,当歌《宾初筵》。”按此
器除孙雨人处现存一具,合之富海帆处一具,皆凿凿可据。昨次儿丁辰从京假旋
省视,述及大兴刘宽夫侍御位坦处,亦有一具,曾屡饮之,则今海内实已有三具,
想此后亦必有续出者,特未必皆属当时物主耳。余正拟召匠仿制,雨人来函云:
“道光丁亥,杭州张柳泉太守曾来借观,并命银工仿为之,作手不精,未免有玷
斯器,窃思此杯之可贵重,在当时共饮此杯之人,今即用黄金为之,亦无足取。
况今日之银工如朱碧山者,亦何可得?若不能得庐山真面,刻画无盐,徒滋后人
之疑,似不如省此一番制作也。”其言颇为有理,因附记于此。
◎小沧浪七友杯
余初意欲仿制官僚杯,以孙雨人之言而止,而温州银工极欲献技,且言白质
黑章,亦所优为,恭儿为请曰:“何不姑试之,仿其意制为小沧浪七友杯,亦传
家之一器也。”余诺之。盖余为苏藩时,与陶云汀中丞师有小沧浪七友之集,皆
乏戌同岁生,既合绘成长卷,又勒石于沧浪亭,诸同年皆张之以诗,其事益喧播
人口,为江南佳话,且寿诸贞珉矣,今若铸成银杯,则金石之缘,更当传之不朽,
因与恭儿商量铸式。官僚杯系海棠样,兹改为六角沓杯,间用乌丝花草,仍以酒
户之大小为序,各镌名于杯底,首安化陶文毅公树,元和吴棣华廷琛次之,泾县
朱兰坡存次之,余又次之,宝应朱文定公士彦次之,吴县顾南雅莼次之,华阳
卓海帆秉恬殿焉。小沧浪者,江苏抚署东偏之池馆也,七友画卷藏余家,七友图
石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之左庑壁。此集在道光戊子、己丑间,迄今已二十年,存
者惟兰坡、海帆及余三人而已,焉可以不记。杯既成,乃系以诗云:“我怀小沧
浪,水石犹清妍。我忆七友集,当时半华颠。中天落落小聚星,盛事独许江南偏。
行藏出处不一致,天涯邂逅如飞仙。陶公伟躯最大户,小饮亦如鲸吸川。祗今树
立重南国,文毅之谥非唐捐。棣华风雅轶流辈,能诗能饮情弥鲜。中间仕宦稍不
达,诗诣已到三唐前。兰坡惯以书下酒,酡颜自摩腹便便。我亦眷此杯中物,连
床谈艺时涣然。咏斋南雅各志气,飞腾酩酊常差肩。尚书风采萧朝右,学士疏草
喧中边。海帆独不胜酒力,但矜潇洒宗之年。人生聚散会逢适,抟沙放手亦可怜。
匆匆廿载如电掣,七友俄剩三人焉。海帆相业在钟鼎,兰坡著述多巨编。独我德
功两不立,主恩未报惭归田。相望南北幸健在,相见何日团初筵。一杯聊似鸿爪
印,遑计后来传不传。但比康熙之间‘官僚雅集’器,煌煌名榜后起何必输前贤!”
◎老饕
余酒户不大,而好为豪饮,家本贫俭,而好讲精馔,每读《孟子》“饮食之
人”语,辄为汗颜,然历观古近之人,不好此者盖鲜。坡公诗“我生涉世本为口”,
乃真实无妄之语,非俗流所可诋讥也。惟性不佞佛,而雅不喜杀生,半生宦迹所
经,于吴中之沧浪亭、桂林之五咏堂,皆举放生之会。近年于脚鱼、水鸡、黄鳝、
白鳝诸物,皆不入厨下,又与坡公《岐亭》诗旨正合,所愧者仍不能不察于鸡豚
耳。中年以后,每作诗多自称老饕,往往为家人所笑,余谓老饕字见用于坡公,
宋人诗中亦屡见,《翁牖闲评》引谚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故
苏东坡作《老饕赋》,盖眉毫耳毫皆寿征,老而能健饮健啖,则亦寿征,故谚连
类及之。余以悬车余年,就养子舍,养非一事可竟,而以饮啖为大端,《孟子》
言曾子养曾皙,即以酒肉为养志之征,后世亦何尝有以老饕笑成阝国公桥梓者哉!
惟《左氏传》称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之民,谓之饕餮。
杜注:“贪财曰饕,贪食曰餮。”盖分注饮食货贿二义,《玉篇》亦同,今人于
饕字似皆误用,而以贪食为餮,则绝无他文字可证,盖自坡公以后,皆不免沿讹
至今耳。
◎精馔
先大父天池公尝语人曰:古人之讲求精馔者,非徒以狗口腹之欲,盖实于养
生之道为宜。人不能一日离饮食,若所入皆粗而不精,即难免有损而无益,故
《乡党》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朱子注云:“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
人。”盖圣贤于饮馔之事,亦无不以精粗为养人害人之分也。先大父年至八十,
犹健饮健饭,七十余岁时,每饭后犹必稍习铅椠之事,常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甚有碍于荣卫,故藉此以消导之。稍后则目力腕力俱差,饭毕犹令人扶掖徐行百
十步,最后并脚力亦差,亦必与人对弈一局,曰饭余必脾倦,纵不能劳力以疏通
之,亦必须劳心以运动之。家虽贫而烹饪必致精,故先资政公及先叔父太常公,
多方侍奉,时亲戚中有陈甥者,颇工烹调,专倩之入厨下。先大父每食,旁无陪
侍,清酒不过三巡,嘉肴亦不过三簋,然不喜以宿物复进,毕即以分赐孙曹。余
时方髫龀,最承慈爱,沾赐独多,次则曼云兄,此外诸孙则有间矣。余家本寒素,
而讲求饮馔者,惟先大父一人,五服周亲凡百十人,而享大年者,亦惟先大父一
人而已。自余入仕途,所见师友中,惟孙寄圃师、黄左田师、石琢堂先生及董琴
南观察四人最精烹饪,而皆享大年,琴南至今尚健啖如昔,闲询余曰:“世言三
世仕宦,方解着衣吃饭,此话究出自何典?”余按《明道杂志》载钱文穆公云云,
《老学庵笔记》亦载谚云云,而不知魏文帝诏语云:“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
者知饮食。”实此语所由来,《困学纪闻》尝引之。
◎东坡肉
今食品中有东坡肉之名,盖谓烂煮肉也,随所在厨子能为之,或谓不应如此
侮东坡,余谓此坡公自取之也。坡公有《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
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
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食禄
《宣室志》云:“李德裕分司东都,尝召僧问休咎,对曰:‘相公平牛当食
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公惨然曰:‘我昔梦行至晋山,尽目皆羊,有牧儿数
十迎拜曰:此侍御平生所食羊。吾识此,未尝泄于人,今果如师之说耶?’后旬
余,灵武帅致书于公,且馈五百羊,公大惊,即召僧告其事,曰:‘吾不食之耳。’
僧曰:‘羊至此,已为相公所有。’未几贬没荒裔。”按俗以此事又误属之吕蒙
正,谓当食万羊,而晚达不及食之,仅抉其目为羹,一啜而卒,则无所据也。近
人又传朱竹坨先生喜食鸭,一日病中梦游一园,园后推门入,有一大池,池中养
鸭无数,问池边叟曰:“此鸭属何家?”叟曰:“当尽以供君食耳。”未几病愈。
又数十年,病中复梦至其处,宛然旧游地,则池中仅存两鸭,复问人曰:“前此
池中鸭甚多,何以今仅剩此?”则曰:“尽被君吃完矣。”答然而醒,从此敕
家人永不食鸭,越日,有出嫁女从远乡来省病者,知老人素喜食鸭,携两熟鸭来
献,先生嘿然,不数日逝矣。此与李文饶事颇相类,因类记之。
◎酒名
今人嗜酒者,称酒为天禄,憎饮者,又呼酒为黄汤,不知古人但称杯中物,
无咎无誉,最为质实。余生平屡戒饮而屡破戒,忆《事类合璧》中,载吴衍戒饮,
阮修以拳驱其背曰:“看看老逼痴汉,忍断杯中物耶?”此语若预为我捧喝者,
悬车以后,遂止不戒,且无日不与酒为缘。按陶渊明诗云:“天运苟如此,且进
杯中物。”孟襄阳诗云:“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杜老诗云:“赖有杯中
物,还同海上鸥。”又云:“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高达夫诗云:“长歌
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外名。”知自古名流,皆不能忘情此物者,故口吻如一,
非必有故实相传也。
◎烧酒
烧酒之名,古无所考,始见白香山诗:“烧酒初开琥珀光。”则系赤色,非
如今之白酒也。元人谓之汗酒,李宗表称阿剌古酒,作诗云:“年深始得汗酒法,
以一当十味且浓。”则真今之烧酒矣。今人谓之气酒,即汗酒也。今各地皆有烧
酒,而以高梁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粱所为,而水味不同,
酒力亦因之各判。尝闻外番人言,中国有一至宝,而人不知服食,即谓高粱烧酒
也,并教人服食之法,须于每夜亥、子之间,从朦胧睡梦中起服此酒一杯,以薄
肴佐之,服毕仍复睡去,大有补益。余以仕宦劳碌之身,亥、子间未必都能就枕,
且温酒庀肴,起居扶侍,亦难得此恰当之人,适山左有属令,授以夜半服烧酒之
法,制一小银瓶,略如洋烟壶,口用螺丝转盖,以暖酒灌满,怀于汗衫兜肚之夹
里,酒可通夜不凉,兼以小银盒贮薄肴,置于枕侧,夜中随起随服,随服随寝,
不烦人力而恬适自如,最为简易。余自山左即如法行之,迄今将二十年,凡遇知
交,即以此法语之,信从者亦众,每当寒宵长夜,服此尤有风趣,非党家羊羔会
中人所知也。
◎绍兴酒
今绍兴酒通行海内,可谓酒之正宗,而亦有横生訾议昔,其于绍兴酒之致佳
者,实未曾到口也。世人每笑绍兴有三通行,皆名过其实者,如刑名钱谷之学,
本非人人皆擅绝技,而竟以此横行各直省,恰似真有秘传。州人口音实同舌,
亦竟以此通行远迩,无一人肯习官话而不操土音者。即酒亦不过常酒,而贩运竟
遍寰区,且远达于新疆绝域。平心而论,惟口音一层,万无可解,刑钱亦究竟尚
有师传,至酒之通行,则实无他酒足以相抗。盖山阴、会稽之间,水最宜酒,易
地则不能为良,故他府皆有绍兴人如法制酿,而水既不同,味即远逊。即绍兴本
地,佳酒亦不易得,惟所贩愈远则愈佳,盖非致佳者亦不能行远。余尝藩甘、陇,
抚桂林,所得酒皆绝美,闻嘉峪关以外则益佳,若中土近地,则非藏蓄数年者,
不堪入口。最佳者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
门,即以此酒陪嫁,则至近亦十许年,其坛率以彩缋,名曰花雕,近作伪者多,
竟有用花坛装凡酒以欺人者。凡辨酒之法,坛以轻为贵,盖酒愈陈则愈缩敛,甚
有缩至半坛者,从坛旁以椎敲之,真者其声必清越,伪而败者其响必不扬,甚有
以小锥刺坛,出好酒,而以水灌还之者,视其外依然花雕,而一文不值矣。凡
蓄洒之法,必择平实之地,用木板衬之,若在浮地,屡摇之,则逾月即坏,又忌
居湿地,久则酒味易变。凡煮酒之法,必用热水温之,贮酒以银瓶为上,瓷瓶次
之,锡瓶为下。凡酒以初温为美,重温则味减,若急切供客,隔火温之,其味虽
胜,而其性较热,于口体非宜,至北人多冷呷,据云可得酒之真味,则于脾家愈
有碍。凡此皆嗜饮者所宜知也。今医家配药用酒,必注明无灰酒,佥言惟绍兴酒
有灰,近闻之绍兴人,力辨绍酒无灰,其偶有灰者,以酒味将离,用灰制之,非
常法也,语似可信。
◎沧酒
沧酒之著名,尚在绍酒之前,而今人则但知有绍酒,而鲜言及沧酒者,盖末
流之酿法,渐不知其初耳。阮吾山谓沦州酒,止吴氏、刘氏、戴氏诸家,余不尽
佳,盖藏至十年者,味始清冽云云。试思酒至十年,虽凡酒亦未有不佳者。何必
沧酒耶?相传沧州城外酒楼,皆背城面河,列屋而居,明末有三老人,至楼亡剧
饮,醉去,不与值,次日复来饮,酒家亦不问也,三老复醉,临行以余酒倾泼门
外河中,水色渐变,以之酿酒,味芳冽胜他处,中间仅数武,过此,南北水皆不
佳,沧酒之得名以此。刘紫亭凤翔为阮吾山述之甚确,载在《茶余客话》。余初
次由运河舟旋,过沧州,至村中极意坊之,始购得一壶归,饮之果佳,此后屡过
其地,则皆饬仆往沽,无一如前味者吴。
◎浦酒
浦城土物,以红酒为最,浦人最珍惜之,饷客以此为此敬,然三巡后,必以
他酿易之,谓此酒性热,不宜多饮,其实不尽然,乃惜酒之故也。余侨居五年,
始得畅饮。浦人言此酒不能移动,稍易地即恐变味,然余官粤西,长女筠如自浦
来署省视,途经三千里,时阅两月余,姑带此酒一坛,到日发之,甘美如故,盖
亦初意所不及料也。酒色如琥珀,真所谓色香味兼之者,若能于酿时,即选泉加
米,复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
◎燕窝
燕窝出广东,阳江县最多,或云海燕采小鱼营集(疑当为“巢”),故名燕
窝,或云海燕啄食螺肉,肉化而筋不化,并精液吐出,结为小窝,衔飞过海,倦
则漂水上暂息,小顷又衔以飞,人依时拾之。《闽小纪》云:“燕窝有乌、白、
红三种,红者最难得,可治小孩痘疹,白者愈痰。”今闽、广入贡者,鲜白无纤
翳。云系人力折制所成,非天然如是也。吾乡许青岩方伯松佶云:“燕窝产海岛
中,穷岩邃谷,足力绳竿之所不及,估舶养小猿之善解人意者,以小布囊系猿背
上,纵之往,升木蹑崖,尽剥塞贮囊以归。猿之去也。苦不得食,三数日始返,
估客以果饵充囊中,俾之远出不饥,拙者出即剥塞囊中,归而倾囊,不过数片,
为果饵占地也,黠者将果饵倾岩窦间,剥塞满囊,往返数四,尤为便捷,此一猿
值数日金,价数倍于拙者。”许谨斋黄门志进每晨起,用燕窝合蔗浆蒸食之,以
融软为度,谓他人皆生食也,可终日不溺云、
◎熊掌
熊掌味洵美,余在甘肃,曾同时购得十副,以两副寄福州家中,闻家人不知
制法,过夏遂为虫蛀尽,不堪用矣。记得《茶余客话》有一条云:“熊掌用石灰
沸汤剥净,以布缠煮熟,或糟尤佳,曩见陈春晖邦彦故第墙外,砖砌烟筒高四五
尺,上口仅容一碗,不知何刚,云是当日制熊掌处,以掌入碗封固,置口上,其
下点蜡烛一枝,微火熏一昼夜,汤汁不耗,而掌已化矣。”
◎豆腐
余每治馔,必精制豆腐一品,至温州亦时以此饷客,郡中同人遂亦效为之,
前此所未有也,然其可口与否,亦会逢其适,并无相传一定之方。前阅宋牧仲
《筠廊随笔》,载康熙年间,南巡至苏州,曾以内制豆腐赐巡抚宋荦,且敕御厨
亲至巡抚厨下传授制法,以为该抚后半辈受用,惜当时不将制法附载书中。近阅
《随阅诗话》,亦有一条云:“蒋戟门观察招饮,珍羞罗列,忽问余:‘曾吃我
手制豆腐乎?’曰:‘未也。’公即着犊鼻裙,亲赴厨下,良久擎出,果一切盘
餮尽废,因求公赐烹饪法,公命向上三揖,如其言,始口授方,归家试作,宾客
咸夸美。”却亦未详载制法,想《随园食单》中,必缕及此,手边无此书,容
再考之,惟记得所最忌者二事,谓用铜铁刀切及合锅盖烹也。
◎面筋
今素食中有面筋,若得佳厨精制之,可与豆腐同称佳品,惟烹制之难,亦与
豆腐同。余在桂林时,厨子最精此味,以饷同人,无不诧为稀有,而吾乡人多不
食之,家人尤相率戒此,诘其故,则以店中制面筋者,率以两足底踹之,此诚不
能保其必无,若系家厨自制,则断无此弊。此物自占即重之,《梦溪笔谈》云: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老学庵
笔记》云,“仲殊性嗜蜜,豆腐、面筋皆用蜜渍。”近人《一斑录》中,亦有制
面筋乾一法,亦雅人清致,非俗子所知也。
◎不食物单
《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
致。余由寒俭起家,更何敢学制食单,徒取老饕之消,而恰有生平所深戒及所深
恶者,列为不食物单,聊示家人,兼饬厨子,以省口舌之烦云。
牛肉。犬肉。(以上两物,系守祖戒,十数传至今,别房子侄,或有出入,
而余本支从未破戒也)水鸡(一名石鳞,一名骨冻,亦名乌皮,惟南省山中有之,
种类极多,而皆可于口)、脚鱼(广西山中有极大省,名曰山菜)、白鳝、黄鳝。
(以上四物皆近年始戒)鳇鱼骨(一称明骨,一种鲟脆,质甚洁白,而了无馀味
可寻,徒借他物作羹材而已。其价甚昂,故厨子侈为珍品,因之有伪为者,其无
味则同)。羊肝肺(羊腰同)。猪头肉。烧肝花。大肉丸。鸡蛋汤。排骨。香肠、
鸡卷。铁雀。(以上皆荤品)
葛仙米(产自广西,而通行于各省,余在桂林五年,并未尝一以饷客也)。
百合(扬州人最喜用之,其味略苦,余素未下箸也)。莼菜(此江、浙雅品,不
食之未免不韵,然不能强所不好也)。黄瓜(北人最嗜之,新出嫩条者尤所珍贵)。
金瓜(最毒,闻取绝大金瓜藏贮月余日,腹中便生蛇于)。红罗卜、香椿、延荽、
锅渣(以上皆素品)。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戴肇辰
(明)朱权
(清)虫天子
(宋)陈世崇,徐铉著
宋·谈钥
司马光
(清)戴震
唐·史徵
明·朱明镐
三国魏·蒋济
明·方以智
明·俞大猷
清·孙涛续
(明)闻龙
宋·李昌龄
江左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