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


  纳谏篇第四十二审察篇第四十三纳谏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夫纳其理则言语绝。乖其趣则诤论兴。然直言者德之本。纳受者行之原。所以籍言而德显。纳受而行全。譬目短于自见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自通。故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之功也。行之所以芳。  盖言之益也。是故身之将败。必不纳正谏之言。命之将终。必不可处于良医也。

  引证部第二如杂宝藏经云。佛言。昔迦尸国王名为恶受。极作非法。苦恼百姓残贼无道。四远贾客珍奇胜物。皆税夺取不酬其直。由是之故国中宝物遂至大贵。诸人称传恶名流布。尔时有鹦鹉王在于林中。闻行路人说王之恶。即自思念。我虽是鸟尚知其非。今当诣彼为说善道。彼王若闻我语必作是言。彼鸟之王犹有善言。

  奈何人王为彼讥责。傥能改修。寻即高飞至王园中。回翔下降在一树上。值王夫人入园游观。于时鹦鹉鼓翼嘤鸣。而语之言。王今暴虐无道之甚。残害万民毒及鸟兽。含识嗷嗷人畜愤结。呼嗟之音周闻天下。夫人苛克与王无异。民之父母岂应如是。夫人闻已瞋恚炽盛。此何小鸟骂我溢口。遣人伺捕。尔时鹦鹉不惊不畏入捕者手。夫人得之即用与王。王语鹦鹉。何以骂我。鹦鹉答言。说王非法乃欲相益。不敢骂王。时王问言。有何非法。答言。有七事非法能危王身。问言。何等为七。答言。一者耽荒女色不敬真正。二者嗜酒醉乱不恤国事。三者贪着棋博不修礼敬。四者游猎杀生都无慈心。五者好出恶言初不善语。六者赋役谪罚倍加常则。七者不以义理劫夺民财。有此七事能危王身。又有三事俱败王国。王复问言。何谓三事。答言。一者亲近邪佞谄恶之人。二者不附贤良不受善言。三者好伐他国不养人民。此三不除倾败之期。非旦则夕。夫为王者率土归仰。王当如桥济度万民。王当如称亲疏皆平。王当如道不违圣踪。王者如日普照世间。王者如月与物清凉。王如父母恩育慈矜。王者如天覆盖一切。王者如地载养万物。王者如火为诸万民烧除恶患。王者如水润泽四方。应如过去转轮圣王。乃以十善道教化众生。王闻其言深自惭愧。鹦鹉之言。至诚至□。我为人王所行无道。请遵其教奉以为师受修正行。尔时国内风教既行恶名消灭。夫人臣佐皆生忠敬。一切人民无不欢喜。尔时鹦鹉者我身是也。尔时迦尸国王恶受者。今辅相是也。尔时夫人者今辅相夫人是也。  又萨遮尼干子经云。时严炽王言。大师颇有众生聪明大智利根有罪过不。答言有。何者是。答言。大王即是。王甚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  好喜布施威德具足。亦有罪过。王言。大师我之罪过云何。答言。大王之罪太极暴恶。太严太忽太硬太卒。大王当知。若王子性太恶者。彼为一切多人不用。多人不爱。多人不喜。乃至父母亦不喜见。何况余人。是故大王。不应太恶。所为作事当安详不应太卒而说偈言。

  若王行恶行瞋心不见事动则怖众生乃至父母畏何况余非亲而当有念爱大王应当知智者舍瞋恚尔时严炽王在坐对面闻尼干子毁訾自身。心生不忍瞋心不喜。心生毒害即作是言。萨遮尼干子。汝云何于大众中说我过患。我从昔来无人敢正看我。汝今毁我罪应合死。作是语已告诸臣言。汝当捉此断其命根。尼干惊怖语言。大王。汝今莫卒作如是恶。我有善言。愿王暂时施我无畏听我所说。王言。汝何所说当速说。尼干答言。大王当知。我亦有罪由太实语不虚语称事语以我如是。大恶人前。急性人前。无慈悲人前。卒作事人前。如是行人前说如是实语。大王当知。

  点慧之人不应一切时一切处常说实语。应当善观可与语人不可与语人可语时不可语时。当知实语世人不爱不善赞叹。而说偈言。  智者不知时卒随意说实彼人智者呵何况无智者智者一切处亦不皆实语是实憍尸迦实语入恶道尔时王闻尼干子说自身过罪。即便开解归诚忏悔。  又大庄严论云。佛言。我昔曾闻。有羌老母入于林中采波罗树叶卖以自活。

  路由关逻。逻人税之。时老母不欲令税。而语之言。汝能将我至王边者。税乃可得。若不尔者终不与汝。于是逻人遂共纷纭。往至王所。王问老母。汝今何故不输关税。老母白王。王颇识彼某比丘不。王言。我识是大罗汉。又问。第二比丘王复识不。王言。我识彼亦罗汉。又问。第三比丘王复识不。王答言识。彼亦罗汉。老母抗声而白王言。是三罗汉皆是我子。此诸子等受王供养。能使大王受无量福。是则名为与王税物。云何更欲税夺于我。王闻是已叹未曾有。善哉老母。

  能生圣子。我实不知彼罗汉是汝子者。应加供养恭敬于汝老母。即说偈言。  吾生育三子勇健超三界悉皆证罗汉为世作福田王若供养时获福当税物云何而方欲税夺我所有王闻是偈已身毛皆竖。于三宝所生信敬心。流泪而言如此老母宜加供养况税其物。

  又旧杂譬喻经云。昔有沙门行至他国。夜不得入城于外草中坐。至夜有阅叉鬼来持之当啖。沙门言。汝相离远矣。鬼言。何以为远。沙门言。汝欲害我。我当生忉利天上。汝当入地狱。是不为远耶。鬼则致谢作礼而去。

  又摩邓女经云。时阿难持钵行乞食已随水边行。见一女人在水边担水。而阿难从女乞水。女即与水。女随阿难视所止处。女归告母。母名摩邓。女便于家内委卧而啼。母问何为悲啼。女言。母欲嫁我者莫与他人。我于水边见一沙门从我乞水。我问阿谁。答字阿难。我得阿难乃可嫁。如不得者我不嫁也。母出行问阿难。知阿难承事佛人。母已知还告女言。阿难事佛道人。不肯为汝作夫。女啼不食。母知蛊道。请阿难饭。女便大喜。母语阿难。我女欲为卿作妻。阿难言。我持戒不畜妻。复言。我女不得卿为夫者。便欲自杀。阿难言。我师是佛。不与女人交通。母入语女具述此意。女对母啼言。但为我闭门无令得出。暮自为夫。母便闭门。以蛊道法缚阿难至于晡时。母为女布席卧处。女便大喜。遂自庄饰。阿难不就。母令中庭地出火。牵阿难衣言。汝不为我女作夫。我掷汝火中。阿难自鄙。为佛作沙门今反不能得出。佛即持神心知阿难故救。还佛所具白前事。女见阿难去于家啼哭不止。续念阿难。女明日自求阿难。复见阿难行乞食。随阿难背后。视阿难足。视阿难面。阿难惭避。女随不止。阿难白佛言。摩邓女今日复随我后。佛使追呼。佛问女云。汝追逐阿难何等所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又无夫。欲为作妇也。佛告女言。阿难无发汝今有发。汝能^2□发。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能^2□。佛言。归报汝母^2□头竟来。女归具白母知。母言。我生汝护汝头发。何为欲得沙门作妇。国中大有豪富。我自嫁汝。女言。我宁生死为阿难作妇。母言。辱我种族。母为下刀剃头已。女还到佛所言。我已^2□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涎。耳中但有□。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有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生儿子。已有儿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中有何所益。女即思念身中恶露。便自正心即得罗汉。佛知得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难所。女即惭愧低头长跪佛前言。  女实愚痴故逐阿难。今我心开如冥中有灯火。如人乘船船坏依岸。如盲人得扶。

  如老人持杖。今佛与我道令我心开。如是诸比丘俱问佛。是女人何因得道。佛告诸比丘。是摩邓女先世时。五百世为阿难作妇常相爱敬。故于我法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如弟。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说是经。诸比丘闻已皆大欢喜。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婆罗门名曰梵摩。多闻辩才明解经论。四韦陀典无不鉴达。其妇生女。端正殊妙智慧辩才无有及者。闻诸婆罗门共父论议。悉能受持一言不失。如是展转所闻甚多。与耆旧长宿皆来咨启无不通达。闻世有佛始成正觉教化众生咨受法昧。寻自庄严往诣佛所。见佛发心求索出家。佛告善来比丘尼。头发自落法服着身。成比丘尼。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

  阿难见已白佛言。此须漫比丘尼。宿殖何福。今值佛出家得道。佛告阿难。

  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号曰迦叶。入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比丘尼心常喜乐说法教化。精勤无替。因发誓愿。使我来世释迦牟尼佛法之中明解经论。发是愿已便取命终生天人中。聪明智慧无有及者。今值我出家得道。多闻第一。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又中阿含经云。禅以声为刺。世尊亦说以声为刺。所以者何。我实如是说禅有刺。持戒者以犯戒为刺。护诸根者以严饰身为刺。修习恶露者以净相为刺。修习慈心者以恚为刺。离洒者以饮酒为刺。梵行者以见女色为刺。入初禅者以声为刺。入第二禅者以觉观为刺。入第三禅者以喜为刺。入第四禅者以入出息为刺。  入空处者以色想为刺。入识处者以空处想为刺。入无所有处者以识处想为刺。入无想处者以无所有处想为刺。入想知灭定者以想知为刺。复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痴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拔绝根本灭不复生。是为阿罗诃无刺(除此刺者是名纳谏)。  又大鱼事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时有一池水饶诸大鱼。尔时大鱼敕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他。处所备为恶人所得。尔时小鱼不从大鱼教。便往至他处。尔时渔师以饭网罗线捕诸鱼。诸小鱼见便趣大鱼处所。尔时大鱼见小鱼来。

  便问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至他所不。尔时小鱼便答大鱼曰。我等向者已至他所来。大鱼便敕小鱼曰。汝等既至他所。不为罗纲取捕耶。小鱼答大鱼曰。我等至彼不为人所捕。然遥见长线寻我后来。大鱼便语小鱼曰。汝等已为所害。所以然者。汝所遥见线寻后来者。昔先祖父母等尽为此线所害。汝见必为所害。汝非我儿。尔时小鱼尽为□师所捕。举着岸上。如是小鱼大有死者(为不受语为网所害)。

  又僧只律云。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柰。国名伽尸。时有一婆罗门。于旷野中造立义井。为放牧行者皆就井饮。并及洗浴。时日向暮。有群野干来趣井饮地残水。有野干主不饮地水。便内头罐中饮水。饮已戴罐高举扑。破瓦罐。罐口犹贯其项。诸野干辈语野干主。若湿树叶可用者。尚当护之。况复此罐利益行人。云何打破。野干主言。我作是乐。但当快心。那知他事。时有行人语婆罗门。汝罏已破。复更着之。犹如前法。为野干所破。乃至十四。诸野干辈数数谏之。犹不受语。时婆罗门便自念言。是谁破罐。当往伺之。正是野干。便作是念我福德井。而作留难。便作木罐。坚固难破。令头易入难出。持着井边。然捉杖屏处伺之。行人饮讫野干主如前入饮。饮讫扑地不能令破。时婆罗门捉杖打杀。空中有天。说此偈言。

  知识慈心语狠戾不受谏守顽招此祸自丧其身命是故痴野干遭斯木罐苦佛告诸比丘。尔时野干主者。今提婆达多是。时群野干者。今诸比丘谏提婆达多者是。当知于过去时已曾不受知识软语自丧身命。今复不受诸比丘谏。当堕恶道长夜受苦。

  颂曰。  智人受谏愚人拒违譬同明镜影照瑕疵见过须改慕在知机顽戆固执困厄何依审察篇第四十三(此有四部)

  述意部审怒部审过部审学部述意部第一夫圣人利物审境观心。调识情于宝所。运假实于妄诚。故审非慧无以穷其实。慧非审无以察其照。然则照察之源审定之要。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后缘法察境。乃知同趣于玄功交养于万法也。

  审怒部第二如僧只律云。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婆罗门家贫。有妇不生儿。家有那俱罗虫。便生一子。时婆罗门以无子故养如儿想。那俱罗子于婆罗门亦如父想。于后妇便有身。满月生子。便作是念。由那俱罗生吉祥子。使我有儿。时婆罗门欲出乞食。便敕妇言。汝若出行当将儿去。慎莫留。后妇与儿食已便至比舍。借碓舂谷。是时小儿有苏酪香。时有毒蛇乘香来至。张口吐毒欲杀小儿。那俱罗虫便作是念。我父出行母亦不在。云何毒蛇欲杀我弟。便杀毒蛇段为七分。父母知者必当赏我。以血涂口当门而住。欲令父母见之欢喜。时婆罗门始从外来。见妇舍外便瞋恚言。我教行时当将儿去。何以独行。父欲入门见那俱罗口中有血。便作是念。我夫妇不在将无杀食我儿。徒养此虫。即前打杀。既入门内自见己儿□指而戏。复见毒蛇七分在地。时婆罗门深自苦责。是那俱罗善有人情救我子命。我不善观卒便杀之。可痛可怜。迷闷躄地。空中有天。即说偈言。

  宜审谛观察勿行卒威怒善友恩爱离枉害伤良善喻如婆罗门杀彼那俱罗又佛说大子沐魄经云。佛告诸比丘。昔者有国名波罗柰。王有太子。字名沐魄。生无穷极之相。端正好洁无有双比。父母奇之供养瞻视。须其长大当为立字。结舌不语十有三年。澹泊拙朴志若死灰。身如枯木。耳不听音。目不视色。

  状类喑哑聋盲之人。于是父王患而苦之。王语夫人当奈之何。此子必为他国所笑。夫人语王。当召相师使相之。王即召婆罗门师相之。婆罗门言。此子非世间人。但荧惑耳。外为端正内怀不祥。宜国剪弃将是不久。不可育养。宜当生埋诛而杀之。今不除此子恐后无复立子。于是夫人即随王所为。王即召国中大臣共议之。一臣言。但弃于深山之中无人之处。一臣言。投于深水之中。一臣言。但随师所语。掘地作深坎而生埋之。王即召国中外障兵二千余人。使掘地作藏。给二十岁储资粮。时以太子奴仆珍宝璎珞。尽还太子。于是夫人伤绝。我独无相。子生薄命乃值此殃。事不获已。于是送太子正殿上。五百夫人来观太子。见太子端正好洁无有双比。而言。太子何以不语而当生埋。五百婇女来观太子。见太子端正好洁无有双比。而言。太子何以不语而当生埋。各为太子作伎乐。太子默然不观不听。于是送太子外殿上。五百大臣来观太子。见太子端正好洁。驰白大王。

  此子非不语之人。且见小留。语在不久。婆罗门师不可审信。王言。此是国事非卿所知。作藏已讫来追太子。王语其仆。使太子乘四望象车。令国中人民使观太子。太子当语。若语者使载来还。于是太子乘车在路。时国中耆艾大臣宛转车前。太子要当一语。若不语者以车劈我上去。诸龙虎贲扶侍使过。时数千万人皆围绕于是太子复不得前。飞鸟走兽。绕藏三匝复塞藏户。于是太子复不得前。便举手住而言。正欲不语。而当生埋。正欲发语。恐入地狱。所以不语欲令全身避害。济神离苦所以不语。而信欺诈之言。谓我聋盲。为实喑哑。尔时人民闻太子绝妙之音。行者为止。坐者为起。皆前叩头愿赦我罪。其仆闻之欢喜踊跃。驰白大王。太子已语。上彻苍天下彻黄泉。飞鸟走兽皆来伏听于太子前。太子以语欢喜踊跃。王即与夫人乘四望象车往迎太子。太子顾见父王下车避道。四拜而起。

  劳屈大王远来见迎。今父子生相捐弃恩爱已离。其义甚乖。不可听观。王语太子。不可不可。汝为智者当原不及。共还入国。举位与汝我自避退。太子答言。

  我前身已为国王。用行漏失下入地狱六万余岁。蒸煮割裂甚痛难忍。父母宁能知我苦痛以不。我厌畏地狱。是以结舌不语十有三年。冀望免出尘埃之外。不与罪会去道以远。高翔远逝自济于世。世间无常恍忽如梦。室家欢娱须臾间耳。忧苦延长欢乐暂有。王知至故惟听学道。于是太子弃国捐王。入山求道思惟禅定。命终即生兜率天上。福尽下生人间为迦夷国王作太子。太子自知作佛。佛告阿难。

  尔时太子沐魄者我身是也。王者悦头坛是也。夫人者摩耶是也。五仆者阇居轮等是也。时婆罗门者调达是也。调达与我世世有怨。诸天龙神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审过部第三如付法藏因缘经云。时宿罗城中有一商主。为僧造作般遮于瑟大会。有一比丘尼得阿罗汉。观察众中谁为福田。又复思惟何者僧首。见诸罗汉及与学人久断烦恼堪受供养。观一比丘名阿沙罗。未得解脱最居众首。时比丘尼即往语言。大德今者应自庄严。时此比丘未达其意。便着净衣^2□发澡浴。复于后时此比丘尼更语严饰。时阿沙罗极大瞋忿。我随汝语甚自严洁。有何丑恶屡出斯言。比丘尼曰。大德当知。此俗庄严非佛法也。佛法庄严者。谓获四果。奇哉大德。甚为轻劣。长者设会多诸贤圣。汝为僧首未免生死。以有漏心最初受供。是故我今欲相觉寤。阿沙罗比丘闻已惨然悲泣。自惟老朽何能尽漏。比丘尼言。佛法无时岂简壮老。闻此语已因向忧波□多所。即为说法成阿罗汉。复有一比丘。性嗜饮食。  由此贪故不能得道。忧波□多请令就房。以香乳糜而用与之。语令待冷然后可食。比丘口吹糜寻冷。语尊者言。糜已冷矣。尊者告曰。此糜虽冷汝欲火热。应以观水灭汝心火。复以空器令吐食出。既吐食已还使食之。比丘答言。涎唾以合。云何食耶。尊者语言。凡一切食与此无异。汝不观察妄生贪着。汝今当观食不净想。即为说法得罗汉道。

  又百喻经云。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欲得二。二鬼纷纭竟日不能使乎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瞋忿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伏无敢与诤。着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有挂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审学部第四如旧杂譬喻经云。昔有二人从师学道。俱到他国路见象迹。一人言。此是母象怀雌子。象一目盲。象上有一妇人怀女儿。一人言。尔何以知之。答曰。以意思知。汝若不信前到见之。二人俱及象。悉如所言。一人自念我与汝俱从师学。

  我独不见。而汝独知。后还白师。师为重开。乃呼一人问曰。何因知此。答曰。  是师常所导者。我见象小便地知是雌象。见其右足践地深知怀雌也。见道边右面草不动知右目盲。见象所止有小便知是女人。见右足蹈地深知怀女。我以纤密意思惟之耳。师曰。夫学当以意思稳审乃达也。

  又百喻经云。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宣应履行远求胜果。方求名誉憍慢贡高增长过患。

  又智度论云。有人一切时见有异事。皆审问之。后时旷野行道逢罗刹执捉其人。其人见捉定死不惑。然见罗刹胸白背黑。怪问所由。罗刹答言。我一生已来不喜见日。所以常背日而行。故前白后黑。其人解意。急掣其手逐向日走。罗刹回面向日不见其人。其人得脱。因说偈言。

  勤学第一道勤问第一方道逢罗刹难背阴向太阳颂曰。

  审察是非清浊难测善观邪正巧施轨则内忿滥罚外诤何息愿澄心腑详审慧力感应缘(略引三验)

  博物志验白泽图验抱朴子验博物志曰。水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知礼。泽有委蛇。状如毂。长如辕。

  见之者霸。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岂河伯也。

  白泽图曰。厕之精名曰倚。衣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又筑室三年不居其中有满财。长二尺。见人则掩面。见之有福。又筑室三年不居。其精名忽。长七尺。见者有福。又筑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儿。长三尺而无发。见人则掩鼻。见之有福。又火之精名曰必方。状如鸟一足。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木之精名鼓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而食之。又千载木其中有虫。名曰贾诎。状如豚有两头。烹而食之如狗肉味。又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间生精。名曰必方。状如鸟长尾。此阴阳变化之所生。又玉之精名曰岱委。其状美女衣青衣。见之云桃尖刺之。而呼其名则得之。又金之精名曰仓^2□。状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水之精名曰罔象。其状如小儿。赤目黑色大耳长爪。以索缚之则可得。烹之吉。又故门之精名曰野。状如侏儒。见之则拜。以其名呼之宜饮食。又故泽之精名曰^2□。其状如蛇。一身两头五釆文。以其名呼之有使取金银。又故废丘墓之精名曰无。状如老役夫。衣青衣而操杵好舂。以其名呼之使人宜禾谷。又故道径之精名曰忌。状如野人行歌。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又故车之精名曰宁野。状如辒车。见之伤人目。以其名呼之不能伤人目。又在道之精名曰作器。状如丈夫。善^7□人。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故臼之精名曰意。状如豚。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故井故渊之精名曰观。状如美女。好吹萧。以其名呼之则去。又绝水有金者精名侯伯。状如人。长五尺。五彩衣。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故台屋之精名曰两贵。状如赤狗。以其名呼使人目明。又左右有山石水生。其涧水出流千岁不绝。其精名曰喜。状如小儿黑色。以其名呼之使取饮食。又三军所战精名曰宾满。其状如人头。无身赤目。见人则转。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故水石者精名庆忌。状如人乘车盖。一日驰千里。以其名呼之则可使入水取鱼。又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与人斗不休。为桃棘矢羽以鸱羽以射之。狼鬼化为飘风。脱履投之不能化也。又故市之精名曰门。其状如囷而无手足。以其名呼之则去。又故室之精名曰孙龙。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以其名呼之则去。又山之精名夔。状如鼓一足如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狼豹。又故牧弊池之精名曰硴顿。状如牛无头。见人则逐人。以其名呼之则去。又夜见堂下有儿被发走勿恶之精名曰沟。以其名呼之则无咎。又百岁狼化为人女名曰知女。状如美女。坐道傍告丈夫曰。我无父母兄弟。若丈夫取为妻。经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则逃走去。又故溷之精名曰卑。状如美女。而持镜呼之。

  知愧则去也。

  抱朴子曰。山中大树能语者非树语也。其精名曰云阳。以其名呼之则吉。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之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也。在水之间见吏者名曰四激。以其名呼之则吉。山中寅日有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居者狼也。称令长者狸也。卯日称丈夫者兔也。称东父者麋者。称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已日称寡人者社中蛇也。称时君者龟也。午日称三公者马也。称三人者老树也。未日称主人者羊也。称吏者獐也。申日称人君者猴也。称九卿者猿也。酉日称将军者老鸡也。称贼捕者雉也。戌日称人姓字者犬也。称城阳公仲者狐也。亥日称臣君者猪也。称妇人者金玉也。子日称社君者鼠也。称神人者伏翼也。丑日称书生者牛也。知其物则不能为害。又荧惑火精生朱鸟。辰星水精生玄武。岁星木精生青龙。太白金精生白虎。镇星土精生乘黄。抱朴子曰。山川石木井灶洿池渑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神精。则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五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