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十四国事类-七修类稿
卷十四国事类
○本朝科场
本朝科场,自洪武三年第一场经义一篇,限五百字;四书义一篇,限三百字。第二场礼乐论,限三百字。逮至第三场,时务策一道,务直述,不尚文藻,一千字以上。三场之后,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书,观其笔画端楷;律,观其讲解详审。此乡试、会试之式也。殿试亦止策一篇,却是时务。其时取士,各省四十名,广西二十名,南直隶一百名,不知何年定以今格。然而刊试录亦尚与今不同,前后序文有三四篇者,经义一题,或刊二文者。永乐十年,录有减场五篇者,亦中魁选。又殿试一二甲选部属,三甲选县佐,今则皆异于前矣。 ○初起义兵功臣
《续纲目》所载,从我太祖初起义兵渡江者十人,中山王徐达、郑国公冯国用、平章政事邵荣、信国公汤和、鄂国公常遇春、卫国公邓愈、长兴侯耿君用、楚国公廖永安、文臣太师李善长、参议毛广;方渡江而附者一人,虢国公俞通海;外甥一人,曹国公李文忠;义子一人,西平侯沐英。
○太庙配享功臣 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和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右六公,洪武初追封赐谥。虢国公俞通海、蔡国公张德胜、越国公胡大海、梁国公赵德胜、泗国公耿再成、永义侯桑世杰、右六公,洪武末复追封赐谥,皆配享太祖者也。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宁国公王真、少师姚广孝、已上四公,永乐初追封赐谥,皆配享成祖者也。
○土地
太祖常微行,遇一监生,同饮于酒家,奈坐已满,回观惟有土神之几,太祖遂移神于地曰:“且让我。”因对饮,问生曰:“何处人?”生曰:“重庆。”帝因出对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生对:“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帝甚喜,散后,酒主复移土神上坐。是夜梦神曰:“皇帝命我不可上坐。”方疑之,则闻朝廷召昨日饮酒监生与官矣,然后知太祖焉。故今天下土地,多坐于下。
○南北卷 国初会试,多中南人,故名臣多出南人,观建文死节之士可知矣。《余冬序录》以为洪武元年定南、北、中三色卷以取士,恐不然也。予见《三朝圣谕录》载:仁宗时,杨文贞公奏分南北卷,及蹇义等议定各处额数。议上,宫车宴驾。宣宗行之。 ○南都二墓
京师城中不许有墓,虽古者发之。太祖一日微行,至朝天宫前,见一妇人大笑,问:“何为也?”曰:“吾夫为国死,为忠臣;吾子为父死,为孝子。天下妇人好夫好子,无出我右,故笑之。”太祖曰:“汝夫在何所?”妇人以手指之:“此去数十步。”遂不见。明日,太祖命有司往视之,惟草木森翳而已;掘地数尺,有志,乃晋卞壶之墓。遂命掩之。孝陵城西门内,有吴孙权墓,筑城者奏欲去之,诏曰:“孙权亦好汉子,留为门主。”遂止。
○黄?厷 宪宗皇帝在东宫,景皇帝有子曰见济,奸臣黄?厷具奏,请立为皇太子。上大悦,命礼部会多官议,学士陈循力主之,将复本署名;吏部尚书王翱有难色,不得已,亦署本。上如所请。于是出宪宗就沂邸,大臣皆进官受赏,翱得所赐元宝,顿足叹曰:“此朝廷何等大事,乃出一蛮夷也,吾俦愧死也!”时景泰二年五月八日之事。英宗复辟,宪宗复正位东宫,?厷已死,发棺枭首。
夫景皇帝病不可起,奏请早建元良,后又请复东宫,即宪宗也。故程学士敏政序文云:“少保尝奏立之。”《文刺史漫抄》亦曰:“后宪宗见有请立章疏,遂复于官,并官其子;但以易太子,锢南宫为于公之罪,理宜诛之。”殊不知易太子乃黄?厷之发,众官迫于景帝,而何文渊首出“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传之子”之诏语,于公亦难于言矣。南宫之锢,又岂当时不出于帝,出于少保。况英宗未回时,亦自言“得回处闲足矣”;既回,而楫逊让位久之,然后英宗退处南宫,岂国有二君理耶?又曰:“当时实欲迎襄王。”殊不观迎襄之意,自是王文。又曰:“于之死,非徐害之。”不观英宗犹豫良久曰:“于谦曾有功。”众相顾未对,有贞前曰:“若不置谦等于死地,今日之事为无名。”则此一言而公遂遇害,果非徐耶?又曰:“迎复出自张石夫。”文刺史亦苏人也,何不见《苏林小记》耶?呜呼!私心一萌,欲掩人过,遂致颠倒是非,使天下彰彰者,犹将只手掩护,多见其不知量也。予著黄?厷之事,并辩《漫抄》乱言,黄乃广西思明府土官之弟,都指挥使也,因坐死罪,故为此举,遂得释复官。
○石亨奸党 英宗皇帝光复宝位,改元天顺,武清侯石亨等诬大学士王文、大司马于谦等迎代之罪,都给事中王镇等亦皆吠形,至有誓不同朝之语,而精功不传。余得其弹文,备录于册,所以著小人同恶之罪,亦若《道命录》之传也。
刑科等科都给事中王镇等谨奏,为奸臣谋为不轨等事:尝谓背主负恩者,人臣之首恶;大逆不道者,王法所必诛。犹典甚明,常刑罔赦。切照犯人王文、于谦,俱以小人滥膺重任,一以不学无术之庸才而司台辅,貌实陋而心实险;一以舞文弄法之小智而与兵权,言实清而行实浊。不思保乂王家,却乃肆为奸宄;交结权宦,挟天子以令群臣;树立党私,引凶邪以充庶位;内则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为之腹心,外则内阁陈循、江渊、萧鎡、商辂等同其党恶。附合黄?厷之邪议,易立储君;逢迎人主之非心,废黜汪后;公攘名器,酬平时贿赂之私;强立刑诛,钳当代言官之口。台谏多为之鹰犬,忠义咸畏其挤排。数年以来,内外显官,皆出其门;奔竞成风,谄谀充位;君子无以安其位而行其道,小人得以遂其志而售其奸。遂使天下之人,但知有王文而不知有人主,但知有于谦而不知有朝廷。忠良解体,义士痛心;流毒生灵,贻殃兆庶。至于咎征屡见,构巧辞以粉饰太平;灾异迭臻,献谄言以荧惑圣听;诚国家之巨蠹,一代之奸雄。乃者景泰皇帝不豫,连日不能视朝,岂意王文、于谦、舒良、王诚等,不顾宗社之重,惟务身家之谋,阴结异图,包藏凶祸,欲召外藩继位,紊乱宗枝,事虽传闻,信实显著,人心汹涌,中外危疑。仰荷皇上俯从群臣之请,入定大难,祸机末发,元恶就擒,安宗社于几危,成国家于再造。臣民欣忭,日月增光,万万年太平之福,实基于此矣。臣等切闻春秋之法,治奸恶,毋分于存殁,诛乱臣,必严其党与。且如王文之党,固非一人,而少卿古镛、参议丁澄为甚;于谦之党,亦非一人,而侍郎项文曜、都御史蒋琳为首。又如尚书俞士悦,邪妄深为,惨酷残忍;侍郎王伟,虽有小才,贪淫狡诈;不行罢黜,安示将来?况当拨乱反正之时,命德讨罪之日,伏望皇上奋乾纲之勇,昭日月之明,乞将王文、于谦、王诚、舒良等,明正典刑,榜示天下;其陈循等并奸恶古镛等,诛其一二,以示至公;余则屏之远方,终身不录。庶得乱臣贼子,无以效其尤;义士仁人,得以伸其气。宗社幸甚,生民幸甚。臣等职居言路,与此奸党誓不同朝,昧死上言,伏乞圣断。谨具奏闻。 此正月十九日也,呜呼冤哉!
○散粥施药
嘉靖二十年起,朝廷每岁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药六千囊。粥则人给一杓,可三五口供也;药则衣金者百丸,并符篆汤方各一纸,银五分,铜钱十五文,共贮绫锦,计价三钱。惠下之心甚矣。
○本朝内官忠能 洪武间,云奇,南粤人,守西华门,知丞相胡惟庸谋逆,冀其因隙以发。未几,胡诳上所居井涌醴泉,邀上观之,车驾当西出。公闻,虑上及祸,奔冲跸道,勒马衔以言,气喘舌鴂,不能达,上怒不敬,左右挝搥乱下;公垂死,忍痛指贼第。上悟,遂命左右回驾;登城,近胡第而观之,见其内伏壮士于屏帷间数匝,亟还。则罪人就缚,时召公,则息绝矣。遂赠官,赐葬地于钟山之西,至今春秋祭焉。 又沐敬,建文朝太监,从永乐征北,逾月不与虏遇,人马困顿,上犹未已也。敬谏再四,上詈之曰:“反蛮敢尔!”敬仰视曰:“固不知谁是反蛮!”上怒,命曳斩之,颜色不动。上曰:“我家养人皆若人,岂不有益!”释之。
又阮安,交趾人,清介善谋,尤长于工作之事。北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五府、六部及塞杨村驿诸河,凡语诸役,一受成算而已。后为治张秋河道卒,平生赐予,悉上之。
又金英,不知何许人,正统己巳,虏骑薄都城,廷议有欲南迁者,英大言曰:“死则君臣一处死,尔敢有迁都为言者,上命必诛之!”众心稍定,惜不知英始终也。
天顺间,东宫典玺局郎覃吉,广西人,读书识大体,宪宗尝赐东宫五庄,吉告不当受,曰:“天下山河,皆主所有,何以庄为?徒为左右利而已。”东宫尝念《高里经》,吉至殿下,骇曰:“老伴来矣!”即以《孝经》自携,吉跪曰:“得无念经乎?”曰:“否,吾才读《孝经》。”见畏如此。
怀恩,不知何许人,成化间,御史林俊劾季晓,诏下狱,且不测;恩叩头,极言救解。上大怒曰:“汝与林俊合谋讪我!不然,彼何知宫中事?”以砚掷之,不中;复扑以笔,脱帽俯伏不起。上命扶出,至东华门,遇镇抚,曰:“若等谄梁芳倾俊,俊死,若等不得独生!”章瑾,以宝石得幸,上命其传旨进锦衣镇抚。恩曰:“镇抚掌天下狱,极武臣之美选也,奈何以小人得之?”不肯传。上曰:“汝违我?”对曰:“非敢违命,恐遭法也!”都御史王公恕屡上疏切直,恩每阴扶之,免祸。弘治初,大开言路,言官指内臣为刀锯之余,太监覃昌等大怒。恩曰:“彼言是也,吾等本刑余之人,何为怒之也?” 又常随何鼎,余杭人,性俭,素好读书,冬夏衣服,止是数袭。弘治间,目见张后兄弟出入宫中,心甚忿之,以为祖宗法度,不许外人到此。一日,孝宗与张饮,偶起如厕,除御冠于执事者,张戏之,又带酒污宫人。鼎遂持瓜候宫门击之,赖太监李广传露得脱。明日上疏,随被张后杖死海子。时翰林某有诗曰:“外戚擅权天下有,内臣抗疏古今无;道合比干惟异世,心于巷伯却同符”之句。
又萧敬,闽人,知累朝制度,而且勤学善书。弘治间当国,甚慊时宜。正德间,内臣用事,萧不与其党。以至景泰间,兴安刚直,亦俱可取。
○土木之败
正统间,自宦官王振专权,上下受害,灾异迭见:丁卯、戊辰年,浙江绍兴,山移地动,白毛遍生;陕西二处山崩,一处有声叫,三日移数里。皆不敢详奏。又黄河改流东向,淹没千家;南京之殿,一火而尽。是夜大雨,明日殿基生荆棘,高尺余,方始下诏,则四方盗起矣。
至己巳七月八日以后,胡虏入寇之报,一日数次,振乃不与人谋,而遂挟天子亲征。九卿科道上章留之,不从。连夜传旨驾出,总兵官以下亦弗预知,军士俱无备,文武大臣匆匆随焉。初至龙虎台札营,一鼓即虚惊,众以为不祥;明日,过居庸关,建牙枭来集上,人心愈疑;又明日,过怀来;又二日,过宣府;日去一日,非风即雨,声息愈急,人情汹汹。大臣七奏班师,皆不报,亦王振主之也。时虏逼近,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奈公有勇无谋,冒入鹞儿岭,寇则两翼夹攻,杀之殆尽。时方移营土木,近水草也。盖此山旧有泉,流入浑河,未尝干涩,至此适涸。军士二日无水,掘地至二丈不得。寇见不行,亦退围。我军因抬营南就浑河,行未三里,寇见之,遂群噪而冲,我军颠顿,无一人执戈,相与枕藉,任胡骑蹴踏之矣。由是车驾蒙尘,太师英国公、兵部邝尚书,竟不知死所也。盖北虏临敌,必待人动而后来冲;使我师坚壁,未必如此速。奈何天绝其水耶!幸而胡虏贪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伤者半而死者三之一,骡马衣甲器械,尽为胡所得,岂偶然耶?时八月十五日。
○平头巾网巾 今里老所戴黑漆方巾,乃杨维祯入见太祖时所戴。上问曰:“此巾何名?”对曰:“此四方平定巾也。”遂颁式天下。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至今二物永为定制,前世之所无。
○二卫
太祖国初时,立君子、舍人二卫。君子卫居文官子弟,舍人卫居武官子弟,以宣使李谦安子中领焉;昼则侍从,夜则直宿,以为心腹。登报后,总兵官家眷俱要京中居住,谓同享富贵,二者虽若宠之,实防之也。
○国初状元
国家洪武元年乃戊申,以辰戌丑未论为殿试,则当在庚戌是也。故苏州《钱氏世谱》:庚戌安大全为状元;《姑苏志》又以为金璹。殊不知当时求才之急,一年二三开科也,如乙丑之榜。吾杭花伦,又有丁显,是春秋二次矣。且或每年或间一年,亦不可知。《登科录》以为自四年始,则为辛亥,而非子午卯酉之期,是国初不可以今日论也。洪武丁丑,福州人陈安阝知天文,传胪之日,私语同辈曰:“今岁状元必不利。”唱名乃安阝,太祖以其榜中皆南人,诛考官刘三吾等并安阝,后复别取,乃北人韩克忠为首。杨升庵在本朝极博者,亦以韩为辛未,与许观一年而二状元,且不知陈事,盖世远难知故耳。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罗廪
清·胡渭
明·黄虞稷
金·刘处玄
宋·圆悟
宋·朱熹
清·吴趼人
姚秦·昙摩崛多
(清)马建忠
(宋)丁特起
唐·张读
韦居安
(宋)乐史
宋·李廌
吴航野客
清·方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