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庸闲斋笔记-(清)陈其元著
庸闲斋笔记目录: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自序
同治壬申之秋,解组归来,侨寓武林。兵燹之后,休养生聚,又十年矣。老成凋谢,昔日知交存不十一;族中长尤为零落,即与子伯仲行者,亦复寥寥。岁月不居,无怪吾衰之甚也!端居多暇,尝举吾宗旧事与儿辈言之,恐其遗忘,笔之简牍,俾免数典忘祖之诮。残冬未尽,倏已成帙。今年因公事滞迹吴门半载,日长务闲,追念平生旧闻,及身所经历目睹事,有所记忆,辄拉杂书之。纷纶丛脞,虽诙谐鄙事无所不登;而国典朝章、庄言至论、异闻轶事、军情夷务及展卷所得者,间亦存焉。隐恶扬善,事徵诸实,不敢为荒唐谬悠之谭,如《碧云琐缀录》之诬诋名贤。庶几欧阳文忠《归田录》所言:
...更多
卷一
余家系出渤海高氏,宋时以勋戚随高宗南渡,籍临安。始祖东园公讳谅者,明初居仁和之黄山,游学至海宁,困甚,偶憩赵家桥上,忽坠于水。陈公明遇设豆腐肆于桥侧,昼寝,梦青龙蟠桥下,惊起,见一男子方入水,急援之。询知世族,乃留之家。公老无子,止一女,因以女女之,而以为子焉。东园公一传为月轩公讳荣,承外祖姓为陈氏,而世其腐业。业腐者起必以戊夜,一日者,于门隙见双灯野外来,潜出窥之,则一儒衣冠者,一道士也。道士指公室旁一地曰:“此穴最吉,葬之子孙位极人臣,有一石八斗芝麻官数。”儒冠者曰:“以何为验?”曰:“以鸡卵二枚坎其中,明日此时,鸡子出矣。”
...更多
卷二
○没而为神三则
(一)
吴少村中丞昌寿,少负奇气,踔厉风发,魁硕类武夫。与余居相距不里许,晨夕过从,相与角艺论文,间有不合,必反覆争辩,时或攘臂大呼,惊动邻里;遇契合相赏处,又复为之叫绝。当鸳湖书院课时,每与沈西卿笔山昆季及余醵钱数百文,至酒肆饮敢,杯盘狼藉,必罄尽以为乐。如是者有年。道光甲辰,余铨金华校官,少村亦成进士,以知县分发广东,自是不相见矣。有人自粤中来者,传其政声卓然,有“吴青天”之号。比擢抚河南时,百姓号哭罢市,制万民伞相送,至千有余柄,即乞丐亦为制伞。好官之名满天下。然
...更多
卷三
○鬼神报应之灵两则
(一)
鬼神报应之说,儒者所不道,然确有其事,足为世人鉴戒者。先大夫官福建时,有李某者,江苏常州人也,以巡检需次充督辕巡捕官。其人有干才,白皙в须眉甚口。总督阿公林保深爱之。会有相士自都中来,曾识阿公于微时者也。阿公馆之外,而令李某于同官处为之推毂。未两月,获千金,相士深感之。将别去,李饯之,谓曰:“君此行得多金,ム谁之力?”相士谢曰:“公之赐也”。曰:“仆有一事奉烦,可乎?”曰:“何不可之有!”曰:“君将行,总督必问君历观省中各官员何人最贵,君第曰:‘无逾于李巡捕者
...更多
卷四
○考据之难
少时阅《阁帖》,右军书多有“死罪”字,不解其义。后见唐国子祭酒李涪所撰《刊误》云:“短启出于晋、宋兵革之际,时国禁书疏,非吊丧问疾,不得辄行尺牍,故羲之书首云‘死罪’,是违制令也。”乃恍然悟。又《史记》屡言家累“千金”以为富者,窃思千金即于今世亦不能称富,岂秦、汉之际金固贵重耶?后见如淳注:“战国时以一镒为一金,汉时以一斤为一金。”又恍然悟。然此二义,人多不知者,因附记之。
○闽海鱼斗
先大于道光初年官福建石码场盐大使时,忽天大风雨,隐隐有雷声者,三日乃
...更多
卷五
○蒋振生书法论
金坛蒋振生,原名衡,字湘帆,虎臣修撰之侄也。康熙时,以书名一时,碑版照耀四裔。年五十六岁,矢志书《十三经》,共八十余万言,阅十二年而讫事。南河河道总督高公斌特疏上呈御览,奉旨以墨刻颁行天下,授国子监学正。当写经时,以恩贡选英山教谕,又举博学鸿词,皆力辞不赴,其专精如此。尝云:“学书者,不能为人宗祖,亦当与古人弟昆,何至为人子孙,甚至甘同奴仆!”云云。自负之高,有不可千古之概。所为古文,亦希踪龙门,出入唐、宋诸大家。余五世从祖文勤相国曾为序而行之。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骊
...更多
卷六
○泰西测量法
泰西各国最喜测量之法,专门名家父死子继,不精其技不已,其用志极为专一。每以极好千里镜测月,谓月中有山,有川,有海,兼有火山三座,独不能见人物。盖彼以月亦有地球也。其说以我所处之地球,亦是天内一星,凡天内之百千万亿星,皆地球也;金、木五星,亦一地球,人强名之金、木、水、火、土耳,彼地球中人不知此名也。月之地球与我处之地球最为近,故可以镜测之。又言日中本有一黑子,以盆水照验自得。黑子之见,不为灾异,所论甚辨,亦非无理也。
○大蛇追轮舟
西国来往,近时总用轮
...更多
卷七
○梦王十朋
上海余见韦文荣晚年登第,梦五十朋以侍生帖来谒。时年已老,私念岂能鼎甲乎?后列三甲,除县令。又梦十朋以治生帖来拜,不解其故。嗣选乐清,始悟前梦。至县,遂修其墓,访其子孙,又梦十朋来谢。未几,猎人以虎皮送,云是十朋墓所获也。
○开吴淞江
同治十年冬,大府奏开吴淞江,合昆山、新阳、宝山、嘉定、华亭、娄县、南汇、川沙、青浦、上海九县一厅之民以赴役。余时摄上海县事。江之浚,起于青浦,讫于上海,共一万一千余丈。而江之在上境者十之七,故上海承派之工居十之四,彼八县一厅
...更多
卷八
○李广遗裔之蕃昌
司马迁与李陵善,陵生降,堕其家声,故《史记》于其祖李广之有功不侯,三致意焉。后人遂以广杀降致族灭之报,其实广之十六世孙在晋霸有秦、凉,及薨,国人谥曰武昭王。又七世至唐高祖,遂有天下,子孙相传三百年,国祚与汉相等。陵之子孙至唐为戛黠斯,称可汗,君于漠北,亦垂百年。是广遗裔之蕃盛昌炽,远胜卫、霍。杜甫诗“李广无功缘数奇”,奇于生前,而昌于身后,广固无遗憾,迁亦不必代抱不平矣。
○古人姓字因避讳改称
古人姓字因避后世帝王之讳,易以他音,而导复原称,亦有
...更多
卷九
余于同治壬申曾著《笔记》八卷,德清俞荫甫太史劝令付梓。两年来,索阅者甚夥,因之时时有人以新事来相告语,余亦藉此破岑寂,过而听焉,或过而忘之,或过而存之,皆付之无心而已。今年长夏酷署,适后微疴,杜门不出者累月,闲居无事,只以笔墨自娱。追忆旧闻,并参新得,日或记数纸,或数日记一纸,投笔之余,随手散弃,不复再检,盖不过以之消磨日月,初非欲再续前书也。秋冬之间,忽见案头有一新册,阅之,乃儿子德浚、德嵩拾余所弃,抄录而成者。读之,尚觉足资掌故,因略加排检,又益以近事及偶记者补缀之。复得四卷,不更别为名目,仍续于前记之后。自兹以往,倘天假之
...更多
1
2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五代·荆浩
唐·张文成
宋·郭允蹈
宋·张澡
(宋)王禹偁
元·完颜纳丹
熊大木
梁·孟安排
宋·张世南
(唐)易静
(清)申涵光
清·邹存检
(清)潇湘迷津渡者 著
清·聋道人
春秋齐·晏婴
宋·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