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唐文拾遗-陆心源
唐文拾遗目录:
唐文拾遗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三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唐文拾遗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清嘉庆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内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册体例未协,选择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学士董诰任总裁。董氏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有主编巨书的经验,故非徒以位高而领衔,具体规划皆有裁定。全书凡六易寒暑,至嘉庆十九年(1814)成书,共计1000卷。和《全唐诗》相比,《全唐文》投入了更多的编撰力量。先后参与其事者近百人,其中既有词章之士法式善、周之琦、秦恩复辈,又有渊博学者阮元、徐松、胡承珙等。这一人员组合,对本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
...更多
卷一
◎ 高祖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卷一。 ◇ 劳王君廓诏
卿以十三人破贼十万,自古以少制众,未之前闻。非惟骁勇绝人,亦足显卿忠节也。(《册府》四百十九)
◇ 问慧乘诏 道士潘诞奏,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子弟。故佛经云:「求於无上正真之道。」又云:「体解大道,发无上意。」外国语云「阿耨菩提」,晋音翻之「无上大道」。若以此验,道大佛小。於事可知。(《续高僧传》三十一)
◇ 禁非礼祈祷
...更多
卷二
◎ 中宗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十六。
◇ 依旧给功臣家所食实封制
功臣段志玄、屈突通、萧?、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弘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庞卿〖恽〗(挥),窦琮、苑君璋、李子孙、张平高、张公谨、梁洛仁、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彦云、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君绰、李孟尝等二十六家,所食实封,并依旧给。(《册府》五百五) ◇ 答权若讷手制
卿资孝践忠,怀才蹈义,讨论今古,皆据典章,循览所陈,再三嘉尚。(《册府》〖
...更多
卷三
◇ 元宗皇帝(二)
◇ 给京司文武防阁士力白直敕
王公已下视品国官及京官五品已下,每月别给仗身悉停。凡京司文武职事宜,五品已上给防阁,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已下给庶仆,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县主(四十人)、特封县主(四十二人)。京官任两职者从多给。凡州县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
...更多
卷四
◎ 玄宗皇帝(三)
◇ 禁婚部民敕
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诸州县官人在任之日,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违者虽会赦仍离之。其州上佐以及县令,于所统属官同。其定婚在前,居官在後,及三辅内官门阀相当情愿者,不在禁限。(《唐曾要》八十三) ◇ 定户敕
定户之时,百姓非商户,郭外居宅及每丁一牛,不得将入货财数。其杂匠及幕士并诸色同类,有番役合免征行者,一户之内,四丁已上,任此色役,不得过两人;三丁已上,不得过一人。(《唐会要》八十三)
<
...更多
卷五
◎ 代宗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四十六。 ◇ 选择郎官制
周有六卿,分掌国柄,各率其属,以宣王化。今之尚书省,即六官之位也。古称会府,实曰政源,庶务所归,比于喉舌,犹天之有北斗也。朕纂承丕绪,遭遇多艰,典章故事,久未克举。其尚书宜申明令式,一依故事。诸司、诸使及天下州府,有事准令式各申省者,先申省司取裁,并所奏请。敕到省,有不便于事者,省司详定闻奏,然後施行。自今以後,其郎官有阙,选择多识前言、备谙故事、志业正直、文史兼优者,勿收虚名,务取实用。六行之内,众务毕举,事无巨细,
...更多
卷六
◎ 宪宗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五十六。
◇ 赐爵叙除制
旧例皆云三品以上赐爵三品,为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已上。若职事官难是三品,散官四品以下,并不得叙爵。但有三品以上散官,虽四品职事官,并合叙爵。其所叙爵,止於郡公。其郡公更蒙赐爵,即听回授。其国公及封王,并须特恩,不在叙限。其国公及封王准赐爵,亦听回授。其制书中有诸色职掌,临时处分,其职掌即池发高卑,准制便叙,有司更不得妄授,须三品阶例。近日有司起请中,往往有言其叙爵须限职事三品官,此乃深昧典章,紊
...更多
卷七
◎ 敬宗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六十八。
◇ 条流沧德二州官吏俸料诏
沧、德二州州县官吏等,刺史每月料钱八十贯,录事参军三十五贯,判司各置二人,各二十五贯,县令三十贯,尉二十贯。其俸禄且以度支物充,仍半支省估匹段,半与实钱。(《册府》五百七)
◇ 放宫女敕
在内宫女宜放三千人,愿嫁及归近亲,并从所便,不须寻问。(《唐会要》三)
◇ 罚殷侑俸料敕
...更多
卷八
◎ 武宗皇帝 事迹详《全唐文》七十六。 ◇ 置降神圣节敕
玄元皇帝降诞日,近览天宝二年敕:「我圣祖澹然常在,为道之宗,既殊有尽之期,须展事生之礼。」今太清宫荐告,皆用朝谒之仪,即降诞昌辰,理难停废。宜改为降神圣节,休假百官,庶表贻谋之庆,以申严敬之诚。(《唐会要》五十)
◇ 金云卿授淄州长史敕 左右神策军,先有奏正员官大将请授官事,起今已後,宜依资改转。如无正员官者,军司欲为奏论,须有功绩者,腚具事迹奏闻,当为甄奖,不在注拟之限。(《唐会要》七十二)
...更多
卷九
◎ 梁太祖
事迹详《全唐文》一百一。
◇ 改宫殿门名制 东京宫殿诸城门,宜赐名额。正殿为崇元殿,东殿为玄德殿,内殿为金祥殿,万岁堂为万岁殿。门如殿名,大内正门为元化门,皇墙南门为建国门,滴漏门为启运门,下马门为升龙门,玄德殿前门为崇明门,正殿东门为金乌门,西门为玉免门,正衙东门为崇礼门,东偏门为银台门,宴堂门为德阳门,天王门为宾天门,皇墙东门为宽仁门,浚仪门为厚载门,皇墙西门为神兽门,望京门为金凤门,宋门为观化门,尉氏门为高明门,郑门为开明门,梁门为乾象门,酸枣门为兴和门,
...更多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史温
(清)李希圣
唐·释玄觉
宋·胡仔
明·黄龙德
晋·僧肇
清·恽格
(清)陈澧 注
(清)罗惇曧
清·锡山
清·倪赞元
汉·崔寔
清·延昌
元结
元·陈少微
清·天花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