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1075]又尽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了,无不知敬其兄也。——「爱其亲」「敬其兄」皆承「知」字。然爱者与敬者,亦即知爱知敬之童,是「爱」「敬」之行同为知爱知敬之童所发,故「爱」「敬」二字直承「知」字而已,此与助动无异。
[1076]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八字承读,所观之事也。
[1077]左襄二十五: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太史尽死」四字,「闻」字之承读,「既书矣」亦然。惟所为书之事己见上文,故不重现。
[1078]又僖三十二: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079]又庄十: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80]又桓十三:不然,夫岂不知夫楚师之尽行也。
[1081]庄骈拇: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1082]又在宥: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
[1083]汉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1084]又霍光传:去病不早知为大人遗体也。
[1085]史平准书: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
[1086]三李斯列传: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
[1087]韩送齐皡下第序: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诸所引坐动,皆记官司之行,而后皆以承读承之也。
○1马氏把止词之读中的动字也列于散动,超出西方语言不定式动词范围。但马氏对「云」「曰」等动字又区别其后为间接引语(即转述)或直接引语,前者为承读,后者非承读,这是很有见识的。
○2一读指「他人有心」,一句指「予忖度之」。这种句式,现在都认为是两个分句,但马氏认为在前者为读,在后者为句,可参看第十章。
【5.13.2.2】二,凡动字记内情所发之行者,如「恐」「惧」「敢」「怒」「愿」「欲」之类,则后有散动以承之者,常也。惟散动所词之事,心欲其然而恐其不然者,则加弗辞以状之;冀其不然而虞其或然者,则不加弗辞。
[1088]孟梁下: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恐」字坐动,内情所发,「王之不好勇也」六字,承读。民愿王之好勇而恐其不然,故状以「不」字。
[1089]又公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字坐动,亦内情所发,「其苗之不长」五字,承读,状以「不」字者,心欲其长也。
[1090]又公上: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恐」字后一曰「不伤人」者,幸其能伤人也;一曰「伤人」者,求其不伤也。
[1091]孟梁上:寡人愿安承教。——「愿」者,王自谓也,「承教」者亦王也。坐、散两动,同一起词,共成一句。
[1092]又: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辅」字上承「愿」字而另有起词,故为承读。此愿其如是而无所恐也,故不以弗辞状之也。
至[1093]孟子公孙丑上云: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1094]又滕文公上云: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1095]又云: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1096]又离娄下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097]又告子下云: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诸句内曰「敢侮」,曰「羞与比」,曰「好驰(与)试」,曰「乐有」,曰「愿留」,皆坐、散两动的一起词,故祇后先并置耳。
[1098]左昭元: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子晳」至「也」字止,为承读,乃所忧之事也。愿其不然,故无弗辞。
[1099]又成十三: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君之二三其德也」承读,楚人所恶也。
[1100]论语阳货云: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三句,「恶」字后皆有承读。而恶其诚然也,故皆无弗辞。
[1101]又昭三十:初而言伐楚,吾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一「恐」字,一「恶」字,后各有承读,而不加弗辞者,一恐其或然,一恶其诚然也。
[1102]论公冶: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103]史韩非列传: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1104]又高帝本纪: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
[1105]又: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1106]又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107]又: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108]又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09]汉司马相如传:恐远所溪谷用泽之民不遍闻。
[1110]又杨恽传: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1111]秦策: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12]公隐元: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1113]魏策: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诸所引「愿」「恐」等坐动后,皆为承读,而以「也」字煞者为常。
[1114]吴语: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
[1115]又襄三十一: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1116]又僖二十八: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1117]孟公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六引「敢」字,其后散动直记所「敢」之事,故不另为一读也。
【5.13.2.3】「请」字之后,其承读起词如为所请之人,往往置先「请」字。有解为所呼之名者,非是。
[1118]孟梁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犹云「请王无好小勇」也。夫「请」者,孟子所请之人,谓「王」也;所请之事,「王无好小勇」也。今「王」字先于「请」字,一若「王」为「请」字起词矣,故有以王为对呼之名者此也,是则「王」字当为一顿。至如
[1119]王请勿疑∣王请度之∣王请大之——等句,皆此例也。
[1120]左襄二十七: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前文云‘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今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犹云「齐秦两国外,其余各国请令其相见也。」「他国」见先「请」字如前。然此非与他国对语,则「他国」之先「请」字,不得以呼名使例之矣。至如
[1121]又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
[1122]又昭元年:请垂櫜而入。
[1123]又桓五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
[1124]又桓六年: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诸句,皆常例也。
[1125]秦策云:秦相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
[1126]齐策云: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
[1127]韩策云: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发兵救韩。’——而史记韩世家作‘请今发兵救韩。’
[1128]赵策云: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以上所引,凡言「请令」者,经生家以为「请今」之讹也,而以史记本为证。然「请」后加「令」之者,犹云「请人转令他人以为所请之事。」盖所请之事,既非请者所可专,亦非为请之人可自为,故加「令」字,于义甚顺。若以「请令」改为「请今」,则所请之事,似即请者所自为也。①
①章云:此字国策作「今」,马氏此文,盖自读书雑志转引,未检原书。然雑志此字,明系镌刻之误。原文云‘“……臣请令发兵救韩”,「令」亦当为「今」,言请即发兵救韩也。史记韩世家作「今」,是其证。凡言「请今」者,皆谓「请即」也。赵策“秦王谓谅毅曰:……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史记项羽纪“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是其证也。’王氏既以赵策与项纪并举,证「令」之当为「今」,则此文不当为「令」可知。章氏又云:马氏所云「经生家」云云,指王念孙读书雑志战国策第一。
【5.13.2.4】「使」字后有承读,以记所使为之事,常语也。然「使」「令」诸字,用以明事势之使然者,则当视为连字,而非动字也。至禁令无然者,则用「无得」「无令」「无使」「使无」诸字,皆当作连字观。「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彼」「其」两字亦间用焉。①
「使」作动字。
[1129]孟梁上: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字代字而为起词也,「使」字坐动,「民」字起至「无憾」止,乃承读也。
[1130]又公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盖大夫」起至「辅行」止,「使」字承读也。
[1131]左僖二十八:栾枝使舆曳柴而*遁,楚师驰之。——「舆曳柴而*遁」者承读,即栾枝所使之事也。
[1132]又僖三十三: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戳于秦,寡君之以为戳,死且不朽。——「归就戳」者,「累臣」也,「使」字承读也。
[1133]史张释之列传: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使承诏赦太子」者,即薄太后所使之事也。②
[1134]又三王世家: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臣去病待罪」者,陛下所使之事。皆为承读。
「使」作连字。 [1135]孟梁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使不得耕耨」者非「彼」也,乃「彼夺民时」之事使然者也,故「使」字当作连字观也。
[1136]又: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云云。——「天下仕者」皆欲如是者,非王所能使然也,乃「发政施仁」之效使然也。
[1137]左隐元: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使滋蔓」者,乃能「早为之所」之效,非谓庄公能禁其不滋蔓也。故「无使」二字应为连字,以记禁令之事也。
[1138]又成二:寡君不忍,使羣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无令」二字,与「无使」同。
[1139]史张释之列传: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无得」亦禁令之连字也。
[1140]左成十三: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俾」字,使令之连字也,与「使」字同。③
[1141]史匈奴列传:愿寝兵……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
[1142]又:明告诸吏,使无负约。
[1143]汉李广传: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1145]又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146]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1147]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使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诸所引曰「使少者」,曰「令汉」,曰「使得」,曰「令诸君知」,皆以明事势之使然者也。又曰「使无负」曰「无使」,曰「使无以」,曰「使寡君无」,曰「使神无」,皆禁令其无然者,皆连字也。而引论于此者,凡以为「使」字区别,故连及之。
「使」后承读起词为「之」「其」「彼」者。
[1148]史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鱼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之逐鱼盐之利」,「使」字后承读也。承读起词例用「其」字,今以「之」字,唯「使」之后承读有然也。
[1149]荀子议兵: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犇。——「使」字后亦用「之」字。
[1150]燕策: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使」字后承读起词亦用「之」字。
[1151]史李斯列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此起词亦用「之」字。
[1152]庄齐物论:夫吹万不的而使其自已也。——「使」字后承读用「其」字者不常。
至[1153]孟子尽心上云: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一句,则用「彼」字者,指道之高美不可及也。盖「彼」字之用,或褒或贬,皆有不与己类之意,而用为贬者居多,已详代字。④
○1「之」字不居主次,即不作起词,这是大原则,现在说:‘「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足证「之」(以及所有名字、代字)为「使」之止词,「使」非连字。准此,「无使」「无令」「无得」亦非连字。
○2太后使承诏所赦不仅太子,亦有梁王。
○3[1140]与上[1132]同。彼处马氏称「归就戳」为「使」之承读,则「使」是动字,今又称「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之「俾」为‘使令之连字’。两说相较,似以将「使」和「俾」解作动字为妥。
○4此指【2.2.3】节。

【5.13.2.5】三,凡动字记有形之动,如「往」「来」「奔」「驰」之属,皆有形迹可指,其后承以散动,以记所为动之事者,则惟以两动字先后置之,而不另为承读。以两读之行,异先后而不异所自也。
[1154]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出」字有形之动,「舍」内动字承之,以言所为出之事也。「出」者,「舍」者,皆景公也,故「出」「舍」之行皆景公所自发,惟以「出舍」二芓先后幷置,而「舍」字可不另为承读矣。
[1155]又公下:今病小愈,趋造于朝。——「趋」「造」二字同一起词,故连书。
[1156]又梁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欲疾」,又「欲赴愬」,同上。
[1157]又滕上: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1158]公宣六: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1159]庄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1160]左成十三: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
[1161]史信陵君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所引曰「来取」,曰「往杀」,曰「往贷」,曰「来求」,曰「争往归」,诸动字并置,皆此例也。
有形动字后如有止词或转词者,则附于后,而后以散动承之,以记所为动之事。
[1162]孟滕上:然友之邹,问于孟子。——「之」字有形动字,「邹」字其转词也。「问」者,所为之邹之事也。「之」字后系以「邹」字,而后承以「问」字,此同前例,惟两动字间参以转词耳。
[1163]秦策:楚绝齐,齐举兵伐楚。——「举」字有形动字,「兵」者其止词也,「伐楚」者,所为举兵之事也,此则两动字间参以止词耳。
[1164]左僖二十八: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如」「告」两动字间参以转词。
[1165]又: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1166]史项羽本纪:汉果数挑楚军战。①——「挑楚军战」,四字同上。
[1167]又魏其列传: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名士家居者」一读,「进」字之止词也,句法同上。
[1168]又李斯死传: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从荀卿学」四字亦同例。
「至」字内动也,其后承以散动者,甚言事势可至之极处也。
[1169]史酷吏列传: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匈奴至为」云云者,犹云「郅都之可畏惮,甚至匈奴为偶人」云。
[1170]又: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天子至视」者,犹云「张汤之隆贵,甚至天子往视其病」也。
[1171]又游侠列传: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1172]又: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1173]又货殖列传:畜至用谷童马牛。
[1174]汉张禹传: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诸引「至」字皆此例也。
①「挑楚军战」,意即「挑动楚军使之参战」,「挑」与「战」所指不同,「挑」指汉,「战」指楚军。此例与他例不侔。

【5.13.3.1】两动字意平而不相承者,则间以「而」字连之。两意相反者亦如之。
两动字意平者。
[1175]孟梁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王」两动字,事分先后,两意平列而不相承,故间以「而」字连之。
[1176]又: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牵」「过」两动字,意平列而不相承,故连以「而」字。
[1177]又滕下: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枉」「直」二字亦然。此种句法,不胜屈指。
两动字意相反者。
[1178]论卫灵: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党。
[1179]又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矜」「争」,「羣」「党」,「和」「同」六动字,意皆相反,亦以「而」字转之。
[1180]庄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两动字意相反者,皆以「而」字连之。
[1181]左昭元: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弗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忧必及之。——三用「而」字,皆以直连动字也。
[1182]又僖二十二: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起之,不亦可乎?——两用「而」字同上。
推此例也,凡句以「而已」两字煞句者,亦此志也。「已」止也,亦动字也,犹曰事惟如是而止。
[1183]孟子滕文公上曰:夫道,一而已矣。
[1184]又告子上云: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1185]左襄二十七: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1186]后汉孔融传: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1187]韩守戒: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诸引「已」字皆为动字,故以「而」字连之。
【5.13.3.2】若两外动字参以「而」字,止词同者,有三例焉:① 一,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而第二动字后代以「之」字。
二,其止词已见于上文者,惟于第二动字后置「之」字以代之。
三,第二动字如有弗辞,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止词已见于上文者,亦惟于第一动字后代以「之」字,而第二动字后皆无加焉。
动1名而动2之。
[1188]孟梁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属」「告」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皆「耆老」也。「耆老」二字未见上文,故「属」字后直接「耆老」二芓,而「告」字后置「之」字以代焉。
[1189]又公上: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得」「君」两外动字,参以「而」字,其止词一为「百里之地」,一以「之」字代之。
[1190]又尽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与「教育」两外动字,同上。
[1191]又尽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1192]左宣十二: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
[1193]又襄二十五: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
[1194]公隐元: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1195]公宣六: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1196]庄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1197]史汲郑列传:择丞史而任之。
[1198]又淮阴侯列传: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
[1199]汉李广传:徒斩车辐而持之。
[1200]史伯夷列传:采薇而食之。
[1201]汉张禹传: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
[1202]韩送文畅师序:如欲闲浮屠之说,当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
[1203]又与柳中丞书:一旦去文就武,鼓三军而进之。
[1204]又南海神庙碑:明年祀归,又广庙宫而大之。——诸所引皆第一例。
动1而动2之。
[1205]孟梁下: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斫」「小」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即「大木」,已见上文,故「斫」字后不附以「大木」二字,惟于「小」字后代以「之」字而已。
[1206]左襄二十三:豹自后击而杀之。
[1207]又三十一: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宫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12-8]又昭二十: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1209]又哀十六:胜如卵,余翼而长之。
[1210]又僖三十三: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1211]又宣十二: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
[1212]识汲郑列传:上贤而释之。
[1213]又廉颇列传: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214]又项羽本纪:拔剑撞而破之。
[1215]秦策:大夫种为越王……以禽劲吴,成霸功,勾践终掊而杀之。——或云‘掊,背也。’郑世家赞有云:‘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秦策盖本此也。②
[1216]韩与李拾遗书: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1217]又乌氏庙碑: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诸所引皆第二例。
动1名而不动2。
[1218]孟公下: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求」「得」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牧与刍」也。今置「牧」「刍」于「求」字后,而「得」字后则无止词无代字者,盖「不」字状之也。
[1219]又梁下: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救」外动字,后无止词者,「不」字状字也。
[1220]又离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此皆第一动字后,名其止词,而其后动字有弗辞者,则无加焉。
动1之而不动2。
[1221]又尽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第一句「爱」「仁」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物」字,已见上文,故代以「之」字,而「仁」字后无加焉。第二句亦然。
[1222]又告下: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受之而不报」两句皆同上。
[1223]赵策: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不攻」后无「王」字并无「之」字者,同上。
[1224]韩科斗书后记: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汉魏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愈宝蓄之而不暇学。——「蓄」「学」二字亦同上。此三例也。
○1此处所云三例,以公式表之如下:
一, 动1 名而 动2之
二, 动1 而 动2之
三甲,动1 名而不动2
三乙,动1 之而不动2
今于例句前分别冠以公式。
② 章云:黄丕烈氏国策札记云:‘「棓」,鲍本作「掊」。丕烈案:史记作「负」。「棓」,声之转也。’王念孙氏读书雑志云:‘「棓」当为「倍」字之误也。「倍」与「背」同,言越王背德而杀之也。史记作「勾践终负而杀之」,「负」亦「背」也。史记郑世家曰:……,语意正与此同。’马氏盖茨本此,然谓秦策本史记,则误矣。
【5.13.3.3】再,第一动字为有形动字,如「往」「坐」「从」「随」之属,其后承以第二动字,往往于第一动字后即以「而」字连之,一若两意平列而不相因者然。
[1225]孟梁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往」字,动字之有形迹可指者。「往征」二字,未可相连,如前第三例之动字,①今于「往」字后即以「而」字尾之,盖茨变例也。
[1226]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后从而刑之。
[1227]又梁惠王下: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1228]又公孙丑下:故从而征之。
[1229]又滕文公上:又从而振德之。
[1230]又离娄下:可立而待也。
[1231]又:可坐而致也。
[1232]又:有进而与右师言者。
[1233]又:又顾而之他。
[1234]又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等句,皆如上。
[1235]左襄三十: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1236]又:子张怒,退而征役。
[1237]又襄三十一: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1238]公桓二: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1239]公庄十七: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
[1240]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1241]齐语: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
[1242]秦策: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1243]赵策: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1244]又: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
[1245]庄田子方:出而见客,入而叹。
[1246]史封禅书: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
[1247]汉司马迁传: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凡所引,皆变例也。
①「第三例」指前【5.13.2.5】节,非指【5.13.3.2】之第三例。
散动诸式五之四
【5.14】以上所喻,散动直承动字,与止词无异。而句读中所用散动之式,不止此也。有用如起词者,有用如表词者,有用如司词者,有用于偏次者。无论内外动字,各可以其止词、转词从之。
【5.14.1】散动用如起词者。
[1248]孟梁下: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交」外动字,「邻国」其止词,「有」坐动也,「道」则其止词也。「交邻国」三字为「有」字之起词,「交」字散动而为「有」字之起词。盖齐王问交邻国之道,非交邻国之人之道也。
[1249]又离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历数不孝之事,皆散动字与其止词,而为各句之起词。所谓「一不孝也」「二不孝也」云者,则皆表词也。
[1250]又告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教」「用」两皆散动字,「民」与「之」字各为止词也。「谓」坐动字,「不教民而用之」一顿,其起词也。犹云「用未教之民,所谓殃民之事」也。
[1251]庄胠箧篇: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意」「知」「分」三外动字,而「入」「出」二内动字,各与其所属而为起词,「圣」「勇」等字则各为表词。
[1252]礼中庸: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①孝之至也。——七顿各有散动与其止词,共为起词,「孝之至」为极品,亦表词也。
[1253]庄达生: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足」「忘腰」两散动字与其止词,而各为句之起词。「履之适」与「带之适」,各为其表词也。
[1254]左僖三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同上。「不仁」「不知」「不武」各为表词。
[1255]论为政: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256]楚策: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257]荀子议兵: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
[1258]汉霍光传: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
[1259]史贾谊列传: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1260]公僖十六: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
[1261]又: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②,记见也。——诸所引,皆以散动为起词也。
○1「事生如事死」「事亡如事存」与「践其位」等不同,应是读,非顿。作为句之起词的构成部分的,是整个的读,非其中的动字。
○2用如起词者是「六鹢退飞」这一读,不是「退飞」这两动字。

【5.14.2】散动用如表词者。
[1262]孟公下: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货」散动字,「之」其止词,「货之」二字,乃以表「无处而馈之」之非道也。
[1263]又梁上:及谄乎罪,然后从而刑事责任之,是罔民也。
[1264]又滕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1265]又: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1266]又滕上: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1267]又: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1268]又滕下: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
[1269]又离下: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1270]又万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1271]又告下: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诸所引散动字,或有止词,或无止词,皆以为断语之表词①。
[1272]论子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弃之」二字可谓表词,②所以明以不教民战之实情也。
[1273]史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救赵」所以表其名也,「持两端」所以指其实也,皆表词也。
[1274]史货殖列传: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因之」「利道之」等动字,皆表词也。
[1275]又汲郑列传: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同上。
[1276]左成二:先入必属耳目焉,是代帅受名也,故不敢。
[1277]又昭七: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
[1278]又桓六: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日昏也。——诸「是」字后散动等字,皆表词也。
○1「断语(=断词)之表词」的说法欠妥,只可说是句之表词,或起词之表词。
○2【5.2.4】说:‘「谓」「言」诸动字后所有顿、读皆为止词’,与此处说法不同。

【5.14.3】散动用如司词者。
[1279]孟梁上: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于」介字,「率」散动字,「率兽」乃「于」字之司词也。
[1280]又: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以」介字,「挞」散动字,「挞」字与其止词,皆「以」字之司词也。介字后可以散动字为司词者,惟「于」「以」二字为习见。
[1281]孟子梁惠王上云: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1282]又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83]又尽心上云;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等句,皆在此例,惟「以」字尤为习见。
[1284]榖僖十:吾宁自杀以安吾君,以重耳为寄矣。——「以安吾君」者,介字与其司词,「安」字又为散动字也。
[1285]史大宛列传: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1286]又日者列传: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
[1287]榖僖十:子何迟于为君?
[1288]礼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1289]汉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1290]又: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辠而不自知也。
——诸所引「以」「于」两介字后,其司词皆散动也。其详则见于介字篇。
【5.14.4】散动用于偏次者。
[1291]孟梁上: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挟」「折」两散动字,「太山」与「枝」字各为其止词,「以超北海」四字则又为「挟太山」之转词,要皆用于偏次,而「类」字乃其正次也。
[1292]又公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大有为」与「不召」,皆散动字与其状字,皆在偏次,以附于「君」「臣」二字者也。
[1293]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弃」「上」两散动字,皆在偏次,以附于「国」字。
[1294]庄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胠」「探」「发」三散动字皆在偏次,以明其为何为之「盗」。
[1295]史匈奴列传:诸引弓之民,幷为一家。——「引弓」在偏次,以言何为之「民」也。
[1296]又: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行」「息」「动」三散动字皆在偏次。
[1297]荀子修身篇: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治」「养」二字同上。
[1298]庄人间世: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几死」二字用如静字,以表「散人」之为何如,故用于偏次。
[1299]韩张中丞叙后: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出师意」即云「出师之意」也,故「出」字亦在偏次。
[1300]又与柳中丞书:良用自爱,以副见慕之徒在心。
[1301]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见慕」与「感慨悲歌」诸字,皆在偏次,用若静字者然。

【5.14.5】散动后殿「者」字以指其事之人物者,最为习用,盖与静字之附以「者」字者无误。
[1302]孟梁下: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耕」「仕」两散动字殿以「者」字,即指耕田之人与出仕之人也。其实「耕者」「仕者」各为一读,而以「者」为起词,其「者」字即接读代字耳。
[1303]左昭二十七: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羞者」进食之人也,「执羞者」「执铍者」两读,上与「羞者」对待,故「羞者」二字亦读也。
[1304]史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来者。——「来者」即来事也,「者」字所以指事也。
[1305]又淮阴侯列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亡者」即所逃亡之人也。
[1306]又曹相国世家: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飮以醇酒。——「来者」「至者」皆指来此与至此之人也。
[1307]庄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使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其中所用动字后附以「者」字,皆指声也。
[1308]韩书记: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人立者,龁者,飮者,溲者,陟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相戏者,怒相踶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所引凡动字后附「者」字,皆指马也。记内动字偕其止词,殿以「者」字,多不胜记,如所引有「痒磨树者」,「载服物者」,又有「喜相戏者」之类,皆谓之读,与此例实同而名异。①
①‘与此例实同而名异’,意思是:内动字殿以「者」字与静字附以「者」字相同,都不名为读,而外动字偕其止词殿以「者」字则皆谓之读,这是‘名异’;但二者都是以动字指其事,殿「者」字指其人,这是‘实同’。
实字卷之六
状字诸用六之一
【6.1】状字,所以貌动静之容者。
状字之于动字,亦犹静字之于名字,皆所以肖貌字之者也。凡状者,必先其所状,赏例也。
【6.1.1】状动字则先动字。
[1]孟梁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与一矣。——「油然」者状字也,所以肖「作云」之状,故先之。「沛然」以状「下雨」,「浡然」以状苗之「与」起,故皆先焉。
至[2]孟子梁惠王云:卒然问曰「填然鼓之」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①——等句,皆此例也。
[3]史滑稽列传: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卒然」「欢然」两状语,②同上。
状字之状动字其常,故不多引。

○1 ‘卒然问曰’‘填然鼓之’在梁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在梁下。
○2「语」应作「字」,上「油然」等皆称状字。

【6.1.2】状静字则先静字。
[4]庄庚桑楚: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知者」本静字,「画然」状之,「挈然」之状「仁者」亦然。①
[5]史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浊世之佳公子」六字,用于静字,以表「平原君」为何如人;「翩翩」重言,所以状也,故先焉。②
[6]庄逍遥游:非不呺然大也。——「大」静字,「呺然」状之。
[7]史封禅书: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绝」状「殊」字。
[8]左襄二十九: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盛」静字也,「甚」字状之。
[9]又二十八: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泽」静字也,「甚」字状之。
[10]论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善」二字皆静字,「尽」字状之,而皆先焉。

○1「画然」状「知」,「挈然」状「仁」,「者」乃后加。
○2马氏说「浊世之佳公子」用如静字,意思是用如表词,论字类仍是名字,「翩翩」应为静字。马氏以「翩翩」为状字,乃拘于凡重言皆状字之成见。①

【6.1.3】自状亦然。
[11]孟离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既」「又」「不」三字皆状字也,两句「不」字,一以「既」字状之,一以「又」字状之,而皆先焉。①
[12]又梁下:君是以不果来也。——「不」「果」两字皆状字;「不」状「果」字,故先焉。
[13]又告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终」「亦」「必」三字,皆状字也,状者各先其所状焉。盖意谓「今之人如是必亡之道也,虽修天爵亦无不亡之理,即或偶稽天戮而不即亡,然天道昭然,终亦有亡之一日也。」
[14]左昭五:楚王汰侈已甚,子其戒也。——「已」「甚」二字皆状字。②
[15]庄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亦」「大」「早」三字皆状字,而状者各先所为状。
[16]庄庚桑楚: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③——「释然」状字也,「不」字状之。

○1「既」状「不能令」,「又」状「不受命」,皆非状「不」一字,下各例仿此。又,「既」「又」二字【8.2.4.2】节解作承接连字,与此解作状字不同。
○2下【6.1.5】节[40]例与此重,彼处说「甚」是‘用如静字而为表词’。
○3「释然」应为静字,如为状字则不得为表词矣。

【6.1.4】不惟此也,名字,代字,顿也,读也,皆为状焉。
状名字。
[17]孟离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草芥」名字也,「犹」字状之。①盖舜视天下之归己,其不足重轻,非眞为草芥也,惟视同草芥耳,此「犹」字之所以为状也。
[18]又离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六「如」字皆状字,而所状又皆名字。
[19]左定十: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夹谷」地名也,「实」字状之。
[20]史封禅书:获一角兽,若麟然。——「若麟然」者,有似于麟也,非眞麟也。先以「若」字,复以「然」字为殿者,亦常例也。解见后。
状代字。
[21]孟告上:是以若彼濯濯也。——「彼」代字,「若」字状之。
故「若此」「若是」「如何」「或此」「或彼」诸语,经籍中常常有之,皆此例也。②
状顿。
[22]汉霍光传: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为中孺」三字,司词与其介字,是为一顿。「大」字本静字也,用如状字以状之。盖去病之买田宅奴婢,皆为中孺之故,故「大」字不状「买」字,而状「为中孺」三字。③
[23]又同传云:长主大以是怨光。——「大」字亦状「以是」二字,不状「怨」字。④盖长主之所以怨光者,多由是耳。
[24]又司马迁传: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云云。——「以此时」三字一顿,「不」字状之。
[25]左定九:吾从子如骖之靳。——「骖之靳」一顿,「如」字状之,而先焉。
[26]孟离上: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曾子者」三字一顿,「若」字状焉。
状读。
[27]礼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或」状字,六用之以状读焉。⑤
[28]孟离下:王使人瞯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有以异于人乎」,「瞯」字后之承读也,「果」字状之。
又,凡「惟」字之在一读之首者,如:
[29]孟告上:惟奕秋之为听|惟耳亦然|惟目亦然。——等读,皆为「惟」字所状。
[30]孟梁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犹」亦状字,以状所比之读而先焉。
[31]史游侠列传:此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顺风而呼」一读,「如」字状之。
[32]庄外物: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蜳不得成,心若悬于天地之间。——「若」字亦状读也。
[33]韩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麟凡介之品汇匹俦也。
[34]又:盖十八九矣。
[35]又: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盖」辜较之辞,状字也,今置诸句之首以状焉。状字之状句有如此者。

○1杨云:「犹」字当为同动字。马认为状字,未安。 今案:「犹」与「如」「若」「似」「类」同属一类,【5.7.3】节已将「如」「若」「似」「类」归入动字。以下各例中「如」「若」等字视此。
○2「或」,【2.5.3.2】节解作指示代字中的约指代字,【8.2.4.1】节解作承接连字,皆与此解为状字不同。
③④ 杨云:「大为仲孺买」云云,言其所买之多;「大以是怨光」,言怨光之深,「大」字仍状「买」与「怨」也。盖古人状字,不必紧接其所状之字。
⑤ 【8.2.4.1】节又引此例([八?527])说:‘此「或」字分承读也……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

【6.1.5】「甚」字本状字也,以煞句读,则用如静字而为表词矣。
[36]孟梁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之好乐甚」者,犹云「王好乐之心能至于极」也,故「甚」字所以表好乐之心也。「王之好乐」一读而为起词,「甚」字其表词也。夫如是,
[37]孟离上:暴其民甚。
[38]孟告下:鲁之削也滋甚。①——皆此类也。
[39]左成二:子若不许,雠我必甚。
[40]又昭五:楚王汰侈已甚,子其戒也。
[41]史汲郑列传: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42]又六国年表序: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43]汉李将军传:名声出广下远甚。
[44]史封禅书:天子病鼎湖甚。——所引诸句,皆以读为起词,而以「甚」字为表词者也。
[45]史魏其列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灌夫家在颍川横」七字,为读之起词,「甚」字其表词也。有云「横甚」二字犹言「甚横」也,则「横」字为表词,「甚」字状之而后焉。此异于常例,似不然也。②
[46]汉万石君传:事有可言,屛人恣言极切。——「极切」者,极至也,「切」状字而用为表词。
若此之类,不可胜记,特举隅耳。

○1[37][38]两例原无出处,今补。
○2[45]例应在「川」字后断,‘灌夫家在颍川横’殊难索解。
状字假借六之二
【6.2】状字本无定也,往往假错他类字为状字者,然必置先于其所状。
【6.2.1】有假借名字为状字者,此与宾次节与内动字节内所引同例。
[47]孟梁上:庶民子来。——「子来」者,如子之来也。「子」名字,先乎动字而成状字。
[48]孟万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犬马畜伋」者,犹言「畜伋如犬马」也,「犬马」二字名字,置「畜」字之先而用如状字。由是,
[49]左传庄公八年云:射之,豕人立而啼。
[50]史记酷吏传云:两人交欢而兄事禹。
[51]赵策云: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52]汉书梅福传云: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
[53]又赵光汉传云:见事风生。
[54]班固答宾戏云:游说之徒,风*电激。
[55]汉书成帝纪云: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56]又蒯通传云: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57]又叔孙通传云:此特羣盗鼠窃狗盗。
[58]庄子达生篇云:柴立其中央。
[59]秦策云:庭说诸侯之主。
[60]又云:嫂蛇行匍伏。
[61]史记酷吏传云: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
[62]庄子则阳云:欲恶去就,于是桥起。
[63]韩愈潮州谢表云:孽臣奸隶,蠹居棋处。
[64]又太原郡公神道碑云:宾接士磊夫,高下中度。
[65]又房公墓碣铭云: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学以能。——诸句皆以名字状动字而先焉。
【6.2.2】有假借静字为状字者。
[66]庄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新」字本静字也,今先「发」字而为状字。
[67]左襄二十七:志诬其上,而公怨之。——「公」字本静字,以状「怨」字。
[68]史刺客列传:于是襄子大义之。——「大」本静字,以状「义」字。
[69]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东」「西」「南」三静字,今先动字,以状其处也。
[70]韩与冯宿论文书: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小」「大」二字同上。
[71]又王公神道碑:公嫉其为人,不直视。——「直」字同上。
【6.2.3】有假借动字不状字者。
[72]史张释之列传: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立」动字也,今假以「诛」字而先焉。
[73]左哀十六: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
[74]又隐元:庄公寤生,惊姜氏。
[75]汉食货志:双动欲慕古,不度时宜。
[76]又李广传:破广军,生得广。——所引「生」「寤」「动」「生」等字,本皆动字,今假为状字矣。
状字诸式六之三
【6.3】状字用以象形肖声者,其式不一。有用双声者,有用迭韵者,而双声迭韵诸字概同一偏旁者。有重言者,有重言之后加以「焉」「然」「如」「乎」「尔」诸字者。
【6.3.1】状字为双声迭韵且同一偏旁者。①
双声状字。 如:「流离」「含糊」「留连」「陆梁」「展转」「土苴」「闛鞈」「犹豫」「盘薄」「颠倒」「萧散」「率眞」②等字。至「踌躇」「踟蹰」「嗫嚅」「砰磅」「踯躅」「逼迫」「凄怆」等字,则双声而同偏旁矣。
迭韵状字。 如「胡卢」「相羊」「仓忙」「支离」「灭裂」「章皇」「郁律」「轧易」③等字。至「炰烋」「仿佯」「猖狂」「蹉跎」「缠绵」「绸缪」「逡巡」「彷徨」「迁延」「劻勷」「淹滞」④「*嶫」「鸿蒙」「沆茫」「駍驞」「峥巆」「觩*」「峛崺」「埢垣」「岭巆」「嶙峋」诸字,则迭韵而同偏旁矣。

○1下面例字中,「流离」「留连」「陆梁」「土苴」「犹豫」「盘薄」「颠倒」「萧散」「踌躇」「相羊」「仓忙」「支离」「猖狂」「蹉跎」「缠绵」「绸缪」「逡巡」「迁延」「劻勷」等,【5.12.3】节已归入动字,但又说:‘双声迭韵诸字,所以状容者居多,故概通状字。’在马氏看来,这些字既可看作动字,也可看作状字。
○2章云:「率眞」非双声,疑有误。
○3章云:「轧易」非聊绵字。 今案:疑有误字。
○4章云:「淹滞」非迭韵字。

【6.3.2】有重言者。①如:
「匈匈」「鞅鞅」「謷謷」「陈陈」「累累」「录录」「期期」「郁郁」「默默」「喋喋」「沾沾」「勤勤」「恳恳」「卒卒」「渊渊」「洞洞」「属属」「融融」「泄泄」。
【6.3.3】有重言之后加以「然」「如」「乎」诸字者。②
[77]论语泰伯云:荡荡乎,民无能名焉!③
[78]又: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③
[79]庄子秋水云: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80]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喁喁然皆乡风慕义,欲为臣妾。
[81]孟子公孙丑上云:芒芒然归。
[82]论语先进云:侃侃如也|行行如也。
[83]双述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84]汉书万石君传云:僮仆欣欣如也。
[85]又公孙刘车等传赞云:断断焉,行行焉,虽未详备,斯可略观矣。
[86]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云: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
[87]礼檀弓云:夫子诲之髽,曰:‘尔毋从从尔,尔毋扈扈尔。’
[88]又云: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
[89]又祭义云: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然则「尔」「诸」两字亦可加于重言之后也。

①② 重言及重言后加「然」「乎」等,这两类字,绝大多数应归入静字。
○3论语泰伯‘巍巍乎……’在前,‘荡荡乎……’在后,马氏原引顺序颠倒而合作一例。今依原来次序,并分为两例。

【6.3.4】有任用何字为状,煞以「然」「焉」「如」「乎」「尔」「若」「斯」诸字者。
[90]孟子梁惠王上云: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与之矣。——「油」「沛」「浡」三字,各以「然」字为殿而成状字。
[91]汉书陆贾传云:于是佗乃蹶然起坐|士大夫怅然失望
[92]又文帝纪云:故*然念外人之有非。
[93]又匡衡传云:学士歙然归仁。
[94]又陈汤传云:排妒有功,使汤块然。
[95]又食货志云:江淮之间,萧然烦费矣。
[96]又武帝纪云:屑然如有闻。
[97]又董仲舒传云:今子大夫褒然为举首。
[98]又韩信传云:诸将皆呒然阳应曰:‘诺。’
[99]左传庄公十一年云:其与也悖焉|其亡也忽焉。
[100]又襄公八年云:翦焉倾覆,无所控告。
[101]又昭公五年云:若观焉好逆使臣。
[102]易离云:突如其来如。
[103]汉书叙传云:荣如辱如,有机有枢。
[104]又高帝纪云:意豁如也。
[105]又诸侯王年表序云:而海内晏如。
[106]论语泰伯云:焕乎其有文章。
[107]易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
[108]论语阳货云:夫子莞尔而笑曰。
[109]又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
[110]又诗小雅皇皇者华云:六辔沃若。
[111]易干云:夕惕若。
[112]公羊传文公十四年云:力沛若有余。
[113]礼玉藻云:二爵而言言斯。——夫如是,则「若」「斯」二字亦可藉以为状辞之助语矣。

①「状辞」涵义不明,似即指状字。「助语」当与今言「后缀」相当。

【6.3.5】有时或用名字,或用静字,甚或用读,以状一相似之情者,则先已「若」「如」等字,而复殿以「然」字者为常,且必置于所状之后,此变例也,已见平比节内。①
[114]孟公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者,本名也,所以状助长相似之情者也。今则先以「若」字以为比,而后殿以「然」字者,即所以状之也,而「无若宋人然」五字,置于「勿助长也」一句之后,即置之于所状之后也。
[115]又滕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小」静字也,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者,同上。
[116]又尽下:道则高矣,美若登天然。——「登天」二字一读,②解同前,犹云「道之高美,其不可及之状,如人之登天者一般」云。
[117]又公上:今言王若易然。③
[118]又公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119]又:夫子若有不豫色然。——三句皆同前。
[120]公庄三十二: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以疾死」三字一读,④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解与前同。
[121]韩送文畅师序: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
[122]又画记:见之戚然若有感然。
[123]又进士策问: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然。——三引皆同前。
惟[124]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云:任有小大,唯其所能,若器皿焉。——是则「焉」字亦可用如「然」字。

○1本节可与【4.5.2】节互相参照。
②④ 按照马氏关于读的定义,「登天」「以疾死」似均非读。
③ 此下三例([117][118][119])原来次序不顺,今改正。
状字别义六之四
p233
【6.4】状字往往单词双字,而以义可别者有六。
【6.4.1】一,以指事成之处者。
[125]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东」「西」「南」三字,各记其败丧与见辱之地,盖记其丧败之地,即所以状其丧败时之情境,故曰状字。惟其为状字,所以先于动字也。
[126]史张释之列传: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127]又:独奈何廷辱张廷尉?——「左右」两字记所视之处,「廷」字记所辱之处。
[128]又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129]又:乃病免家居。——「郊」「北」与「家」三字,亦记处也。由是,
[130]史记万石君传云: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
[131]又汲郑列传云: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
[132]又淮阴侯列传云: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133]左传文公七年云: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以上诸句内,「南」「东」「北」「西」「上」「下」「右」「左」「外」「焉」诸字,皆记处而先所状也。
【6.4.3】二,以记事成之时者。
[134]孟梁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已」者,记驾车之时,故先「驾」字。
[135]又:鲁平公将出。——「将」者,记其「出」时也,故先「出」字。
[136]左隐元:逐恶之。
[137]又:君将不堪。
[138]又:不如早为之所。——「逐」「将」「早」三字,皆状时也。
[139]庄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140]史叔孙通列传: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141]又:我几不脱于虎口。
[142]汉赵充国传: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143]史淮阴侯列传: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
[144]又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
[145]又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6]又:今暴得大名,不祥。①
[147]魏文帝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148]史陆贾列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
[149]又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
[150]又陈丞相世家: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
[151]汉卜式传: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152]汉高帝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153]又:高帝常繇咸阳。
[154]汉于定国传:率常丞相议可。
[155]韩柳子厚墓志铭:率常屈其座人。
[156]史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诸句中所有「日」「岁」「急」「几」「初」「中」「最后」「旦」「暮」「立」「方」「暴」「既」「行」「未尝」「始」「竟」「终」「常」「业」诸字,皆状时也。
至[157]庄子逍遥游云: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且」字解如「将」字。
[158]史记冯唐列传:臣父故为代相。——「故」字解如「本」字。「故」得为「本」者,「故」旧也。
[159]汉书赵广汉传云: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此「故」字亦解如「旧」字。
[160]又贾谊传云:天子春秋鼎盛。
[161]又贾捐之传云:显鼎贵,上信用之。
[162]又匡衡传云:无说时,匡鼎来。——三引「鼎」字,解如「方」字,「当」字,亦状时也。
[163]史记晋世家云:犁二十五,事冢上柏大矣。——「犁」者,「比」也。
故[164]又吕后纪云:犁明,孝惠远。——「犁明」者,「比明」也。
[165]又酷吏列传云:梨来会春,温舒顿足叹。——「梨」通「犁」。
又有两字重状一时者。
[166]庄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既已」二字意重,并记过去之时也。
[167]汉贾谊传:夫尝已在贵宠之位,天子改容而礼貌之矣。——「尝已」「已尝」并重言也。
[168]魏文帝与吴质书:别来行复四年。——「行复」二字,皆记时也,似此者,如「方且」「尝复」「曾复」诸重言,②见于古籍者,往往有之。
至记时之字置于句首以为起句之辞者,亦可列为状字。
[169]左隐元: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初」者,原始之辞,今置句首以为记事推原之例,左氏文习用之。
[170]汉高帝纪: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前」字置句首,与「初」字同例。
[171]论公冶: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始」「今」两字同上。
[172]史高帝本纪: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史记之用「始」字,与左氏之用「初」字,汉书之用「前」字同,可见诸书皆各有字例也。
[173]秦策:已一说而立为太师。
[174]史夏本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已」字在句首,与「初」「前」诸字同例。

○1[146]的「暴」和[140]的「急」、[141]的「几」似非记时,而为记状态与情景,置于【6.4.3】节较妥。
○2此处及[167]例说明中,称意义相近两字连用为「重言」,异于一般理解(如【6.3.2】节)。

【6.4.3】三,以言事之如何成者。此记成事之容,前所谓双声迭韵与重言诸字,以为象形肖声者,皆此类也。惟彼必双字,此论单字耳。
[175]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大」字假以肖所戒为如何也。
[176]又离下:施从良人之所之。——「施」者,言其从之容也。
[177]汉汲黯传: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空」字以言所取之状也。
[178]又韩信传:军殊死战。
[179]史刺客列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
[180]汉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雑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181]又金日磾传: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
[182]楚策: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
[183]礼檀弓:壹似重有忧者。
[184]汉食货志:畜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诸句内所有「殊」「徒」「纯」「妄」「重」「痛」诸字,皆以肖成事之容也。
【6.4.4】至「犹」「若」「如」等字用以为比者,亦以记成事之容,可与论比章参观。①
犹。
[185]孟告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性」与「杞柳」,「义」与「桮桊」,本无相关之义,今以「犹」字先乎「杞柳」,则「性」为所状矣;①先乎「桮桊」,则「义」为所状矣。此「犹」字所以记容之状字也。
[186]礼记大学云:听讼,吾犹人也。②
「如」「若」诸字同例。
[187]左传昭公十二年云: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
[188]史记酷吏列传云:有势家,虽有奸如山,弗犯。
[189]又货殖列传云: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190]又云: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191]老子云: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③
[192]史货殖列传: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193]又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诸句内所有「如」「若」等字,皆以状所比也。而「犹」「如」「若」诸字之所状,或为名字,或为静字,或为一读皆可。

至「如是」「如此」「如斯」「若此」「若彼」,又「若何」「若之何」「奈何」「如何」诸语,则所状皆为代字,④经籍习用,已详于前,故不赘。
「然」字「尔」字解作「如是」者,亦肖容之状字也。
[194]孟梁下:今也不然。——犹云「今非如此」也。此「然」字解作「如此」而为表词者,实肖容之状字也。⑤
[195]又告上: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尔殊」者,如此有异也。「尔」解如「然」字。下「然」字同前。
[196]左成八:唯然,故多大国矣。——「唯然」者,犹云「惟其事之如上」也。
[197]汉贾谊传: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证矣,其执尽又复然。——「所以然」者,「所以为如此」也,「复然」者,「复为如此」也。
[198]公庄三十二:公子牙今将尔。——「今将尔」者,犹云「今将如此」也。
[199]韩答冯宿书:仆何能尔?
[200]又答陈商书:不知君子必尔为不也。——「能尔」者,「能为如此」也。「必尔为不也」者,「必如此为抑否也」。推此类也,「然而」「然则」诸连辞之「然」字,亦有然矣,解见连字篇。⑥

○1本节前半与【6.1.4】节部分内容重复。
○2此例原置‘「如」「若」诸字同例’一句之下,今移上。
○3章云:语见史记老庄传,老子无此文。
○4马氏说「如是」「如此」等,所状皆为代字,其意似为「是」「此」等代字为「如」等所状,与[185]的解说又不同。
○5此下各例「然」「尔」多作表词,但马氏在【0.2】节界说十六后讲「表词」时,限于静字,没有说状字可作表词。
○6此指【8.3.1】节。

【6.4.5】四,以度事成之有如许者。如许者,言事成而有多少、浅深、厚薄、偏全之各别也。
言事成之多少、厚薄等。
[201]孟离下: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亟」者,言其称之如许次也。
[202]又万下:叠为宾主。——「叠」者,言互为宾主之频频也。
[203]左昭十四: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灭。——「三」者,言数恶之次也,「末」者,言所灭之如许也。
[204]史记游侠列传云: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
[205]又云: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206]汉书朱云传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207]又霍光传云:长财七尺三寸。
[208]荀子荣辱篇云:是其为相悬也,几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①
[209]左传昭公十六年云:韩子亦无几求。
[210]汉书赵后传云:今儿安在,危杀之矣。
[211]蜀志先主传云:今大事垂可立。
[212]魏文帝与吴质书云: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213]庄子人间世云: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214]史记曹相国世家云: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
[215]又张叔传云:自欧为吏,未尝言按人,专以诚长者处官。②
[216]又三代世表云: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
[217]汉书田窦传云:于是上使御使簿责婴所言灌夫,颇不雠,劾系都司空。
[218]又礼乐志云:质朴日消,恩爱寖薄。
[219]又贾谊传云: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
[220]又周勃传云:吏稍侵辱之。
[221]后汉书马援传云: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
[222]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云: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而更肤引公羊榖梁,适足自乱。
[223]史记萧相国世家云:列侯毕已受封。——以上所引句内,「盖」「厚」「薄」「连」「财」「几」「危」「垂」「微」「直」「专」「颇」「寖」「虑」「稍」「更」「毕」诸字,或言其事之多少,或言其事之厚薄也。

至于言成事之浅深者,则有「愈」「滋」「甚」「益」「极」「至」诸字以为状,盖与论比篇内所谓泛称夫极者,大略相似耳。
[224]孟子公孙丑上云: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225]史记五帝本纪云:舜居*汭,内行弥谨。
[226]荀子荣辱篇云: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
[227]史记秦本纪云: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228]汉书成帝纪云:其申饬有司以渐禁之。
[229]史记五帝纪云:余幷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
[230]汉书卜式传云: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231]史记平准书云: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232]又秦本纪云: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
[233]礼记射义云: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
[234]汉书贾谊传云: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廑得舍人。
[235]史记封禅书云: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
[236]又游侠列传云: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237]又高帝本纪云:人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
[238]又云:丰,吾所生长,极不忘尔。
[239]荀子正论篇云: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
——诸句中「滋」「弥」「俞」「愈」「渐」「尤」「甚」「仅」「*」「廑」「绝」「益」「极」「至」诸字,皆以言事所至浅深之境也。
[240]水经注言:沁水两岸蒙龙拔密,奇为翳荟也。
[241]又言:庙前有攒柏数百根,……青青弥望,奇可玩也。——宋本「奇」字皆作「最」字,亦通。③
[242]韩愈与陈给事书云:其后阁下位益尊,伺侯于门墙者日益进。
[243]又答窦秀才书云:是故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益困。
[244]庄子渔父云: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
[245]史记魏其列传云:诸士在己之左,俞贫贱,尤益敬与钧。
[246]韩愈顺宗实录云:叔文最所贤重者李景俭,而最所谓奇才者吕温,故最在后贬。——诸引句皆以「益」「愈」「逾」诸字,两两相比,以状其所至之深浅也。

○1章氏引杨倞注:‘「几」与「岂」同。’
○2此例汉书‘欧’作‘*’,‘专’作‘剸’,‘欧为吏’上无‘自’字。马氏原书,人名从史记,
○3章云:说本刘淇氏助字辨略。然刘氏仅谓「奇为翳荟」之「奇」,宋本作「最」,不谓皆作「最」也。

【6.4.6】五,以决事之然与不然者。①
[247]孟公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必」字所以决胜之当然者也。
[248]又:士诚小人也。——「诚」字以决其实为小人也。
[249]史吕后本纪云: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后必喜。
[250]诗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
[251]周语云: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人。
[252]左传昭公十一年云: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
[253]又隐公六年云:宋卫实难,郑何能焉?
[254]又僖公二十四年云:实纪纲之仆。
[255]易系辞云: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256]孟子梁惠王下云:君是以不果来也。
[257]史记高帝本纪云:雍齿雅不欲属沛公。②
[258]又张耳列传云:吾王审出乎?
[259]汉书五行志云:乡亡桓公,星逐至地,中国其良绝矣。
[260]史记冯唐传云:上既闻谦颇李牧为人,良悦而搏髀曰。
[261]孟子梁惠王上云: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62] 史记五帝本纪云: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263]礼少仪云: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
[264]论语子罕云: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265]史记田齐世家云: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
——诸句中,如「诚」「洵」「实」「断」「果」「雅」「审」「良」「固」「信」诸字,皆以决事之诚然者也。
答语可单用一字,不必附于他字。
[266]礼内则云:男唯女诺。——然则「唯」「诺」二字皆可单用矣。
[267]论语里仁云:曾子曰:‘唯。’
[268]又阳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269]礼檀弓云:有子曰:‘然。’——此皆单用一字以为答也。
[270]史记自叙云:唯唯,否否,不然。——此重言亦所以为应答之辞也。
若以决辞合于助字,则成为表词矣。
[271]论语子路云:必也正名乎!——犹云「为政所先必为正名也。」
[272]又宪问云: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273]左传桓公十八年云:人曰:‘祭仲以知免。’仲曰:‘信也。’
[274]史记鲁仲连列传云:新垣衍怏然不悦曰:‘噫噫,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吾将言之。’
[275]又李斯列传云: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焄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眞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
——诸句内皆以决辞合于助字而为表词也。即如「信也」「固也」,虽皆为答语之辞,而其起词即为所答之事,故以「信也」「固也」答之,即以决言其为如此者。③

○1原书‘五’包括状字之表肯定与否定者,今分作两节,本节举例以表肯字者为限,表否定者见下节。
○2集解引服虔曰:‘「雅」,「故」也。’苏林曰:‘「雅」,「素」也。’故此例应属【6.4.2】节‘记事成之时者’。
○3此处所说「决辞」,指意在肯定的字眼,非系词之谓。又,「必」「信」「固」等既为表词,就不是状字而应是静字了。

【6.4.7】状字之决不然者实多,今各详之。
【6.4.7.1】「不」字用于静字、动字、状字之先,以决事理之无者,常语也。
[276]孟梁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四用「不」字,一先「多」字,静字也,余皆先乎动字。又「不为不多」者,言事理之当然者也。「不夺不餍」者,决功效之当然者也。
至[277]孟子梁惠王下云:不若与人。
[278]又云:今也不然。
[279]又公孙丑上云:虽有智慧,不如待时。——三句,「若」「然」「如」三皆状字「不」字先之,皆所以言事理之如此也。
惟「不」字先于静字,如「不仁」者「不贤」者等语,则两字合成一语,解见静字篇内,并非藉以决事理之当然也。
[280]史淮阴侯列传: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281]汉高帝纪:旦日不可不早来谢。
[282]又王嘉传: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阔略,令尽力者有所劝。——所引句内,迭用两「不」字,业已互相对销,无异正说,然所决者仍为事理之当然也。
[283]孟子梁惠王上云:直不百步耳。
[284]韩愈送杨支使序云:虽有享之以季氏之富,不一日留也。——两句「不」字皆先名字,似含一动字。第一句犹云「直不走百步耳」,第二句犹云「不愿一日留也」。似此之类,经籍时有,然未可拘定为所含何字,总以可解为要。
「不」字有代「非」字者。
[285]礼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86]又云:苟不固聪明圣知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287]庄子让王篇云:先生不受,岂不命耶!——前引三节内,所云「苟不」,解以「苟非」较顺。所云「岂不」,解以「岂非」较顺。
[288]大戴礼王言篇云:毕弋田猎之得,不以盈宫室也;征敛于百姓,非以充府库也。
[289]墨子非命篇: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不暴故罚也。——前引二节内,「不」「非」两字互用,释词引为相代之证。
「不」字有代「无」字者。
[290]汉武五子传赞:不一日而无兵。
[291]又枚皋传:凡可读者不二十篇。①
[292]诗王风:不日不月。
[293]周官大司马: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诸「不」字皆可解作「无」字,以其先乎名字故也。故释词谓
[294]论语先进: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闲」当作「非闲」者,失之矣,②以「闲」字为动字故也。
释词解「不」「丕」二字,有解为语词,有解为发声者。
[295]书西伯勘黎云:我生不有命在天。
[296]又君牙云:丕显哉!③
[297]逸周书芮良夫云:④不其乱尔。
[298]诗小雅常棣云:鄂不*。
[299]又小雅桑扈云:受福不那。
[300]又大雅文王云:不显亦世。——等句,皆解作语词无解。愚案,似此句法,仍解作「岂不」为顺。
故[301]论语阳货云:不曰坚乎?——犹云「闻之人岂不曰坚乎。」
[302]左传宣公四年云: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犹云「岂不馁而」也。
[303]孟子公孙丑上云:吾不惴焉。——犹云「吾岂不惴焉」也。⑤

○1章云:汉书作「百」,马氏误引。
○2章云:释词第十解此句云:‘言人无有非其父母昆弟之言也。’盖以「无」释「不」,「非」释「闲」,非以「非闲」释「不闲」也。马氏殊误。
○3章云:「丕」字古未有训「不」者,马氏以「丕显」作「岂不显」解,似误。
○4芮良夫乃逸周书篇名。马氏原作「芮良夫诗」,误。今案:「诗」字乃涉下「诗云」而误(篇名乃校注本所加)。
○5[302][303]原无「犹云」二字,今加。

【6.4.7.2】「未」字以决事之过时者,常语也。
[304]孟离上:舍馆未定。——「未定」者,言时尚未定,故不来也。
[305]又离下:民未病涉与。——犹云「杠梁及时可通,民无病涉之时也。」
「未」字有与「尝」字相并者。如:
[306]孟子离娄下云:而未尝有显者来。
[307]又告子上云: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
[308]史记冯唐列传云: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309]汉书儒林传云: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未尝」二字,皆言已往之无其事也。而「未尝不」者,犹云「往时先不如此」也。
「未」字后于「犹」字者,言事之有及时也。
[310]孟子离娄下云: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由未」者,犹云「同为人,而我及时尚不如是」也。①
[31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若犹未也,又将及难。——「犹未」者,犹云「及今尚无知」也。
至[312]榖梁隐元年云: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313]左传文元年云:君之齿未也。——两「未也」皆「犹未」之意。
而[314]孟子公孙丑下云:或问:‘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此「未也」直是无辞耳。「未也」之「未」字,用如表词,而非状字矣。

○1「由」同「犹」。

【6.4.7.3】「勿」「毋」二字,禁戒之词。
[315]论先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6]孟尽下:勿视其巍巍然。
[317]左文公元年:享江芊而勿敬也。
[318]又成二:非礼也,勿籍。
[319]讼公冶:毋以与尔邻里乡乎!
[320]史张释之列传:卑之,毋甚高论。
[321]又赵世家: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
[322]汉王尊传:贤为上,毋以富。——所引「勿」「毋」诸字,皆禁止之辞。
「无」通「毋」,亦禁止之辞。
[323]孟梁上:王无罪岁。
[324]又告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325]庄德充符:子无乃称。
[326]又人间世: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四引「无」字,皆戒辞也。
虽然,「勿」「毋」「无」三字有无禁戒之意者。如:
[327]论语宪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两句两「勿」字。
[328]又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句四「勿」字。
[329]又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毋」字。
[330]又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两句两「无」字。皆陈述之辞,而无命戒之意。①
[33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332]又昭公三年云: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
——两节内「无」字皆代「不」字。左氏文类此者甚多。
至[333]尔雅释训云:勿念,勿忘也。——郭璞注曰:勿念,念也。
[334]诗大雅文王云:无念尔祖。——传曰:无念,念也。
[33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服虔注曰:毋宁,宁也。
——似此之句,经生家皆以「勿」「无」「毋」三字为发声而无解者,②恐未尽然也。盖古书往往有省文两字幷作一字者,与其武断而强解,毋宁知所省乎?

○1[328]四「勿」字乃禁戒之辞。今案:[328][329][330]三例马氏引文简略,今补全。
○2章云:见经传释词。

【6.4.7.4】论语公冶长正义云:‘「弗」者,「不」之深也。’与「不」字无异,惟较「不」字辞气更遽耳。
[336]论公冶: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极言其不如之甚,有不待思索而急遽言之之状。故孟子尽心下历数大人之巍巍者,即遽断之曰:‘我得志,弗为也。’至以后总言不足畏之理,则用「不」字,故曰:‘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337]左传宣公十二年云: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两「弗」字用以深责,亦匆遽口气。
【6.4.7.5】「靡」「蔑」「罔」「匪」「休」。
[338]史记平准书云: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靡」字解同「不」字。
[339]左传文公十七年云: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蔑」字解同「无」字而为动字。盖「蔑以」犹「无以」也。
「罔」字「匪」字,或解如「无」字,或解如「不」字,则为书诗专用之字。
「非」「无」二字之为动字,已见前矣。
他如「微」字,「否」字,非此处所应解。
「休」字解作「勿」字,乃方言也。
【6.4.8】六,以传疑难不定之状者。
【6.4.8.1】凡疑难之事而为名字,则有询问代字以表之,疑难之口气,则有助字以传之,兹姑不论。第论疑难之状字合于动字,以肖其拟议恍惚之貌耳。疑难状字,有与询问代字同字而不同用者,如「何」「焉」「胡」「乌」「曷」「安」诸字。至如「岂」「讵」「庸」等字,惟用为状字耳。其或两代字用为状字,则不同义。①
何。
[340]论先进:夫子何哂由也?——犹云「夫子为何哂由也?」「为」字不言,单用「何」字合于动字,故为状字。若「何」字为动字之止词,则又为代字矣。
[341]论语先进云:回何敢死?
[342]又云:何必读书?——两「何」字皆状字也。
[343]史记高帝本纪云: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344]又刺客列传云:何必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两「何」字有「为何」或「何故」之解。
总之,凡「何」字单用而代转词者,②则为状字;若为止词,为表词,与为司词者,则代字矣。
凡「何」字合静字者,所以状之也,故为状字。
[345]论语子路云:何晏也?
[346]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云:何肥也?
[347]汉书东方朔传云: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状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诸「何」字犹云「何其」,叹异之辞也。「无礼」二字合用,与静字无异。
[348]史记陆贾传云:何念之深也!——「何」虽不紧靠「深」字,然实贴「深」字。由是,
[349]又项羽本纪云:是何楚人之多也!
[350]齐策云: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③
——皆此类也。
焉。
[351]论语先进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52]又公冶长云:焉得刚?
[353]左传闵公二年: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354]史记河渠书云:关内则辅渠灵轵是也,焉说三河之地哉?④
[355]韩愈答李翊书云: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诸「焉」字皆合助动字以状之。
胡。
[356]诗邶风日月云:胡能有定!
[357]庄子庚桑楚云: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
[358]汉书贾谊传云: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359]史记萧相国世家云: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360]后汉郑玄传: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五引「胡」字,皆为状字。
乌。
[361]秦策云:秦乌能与齐悬衡!
[362]班固东都赋:乌睹大汉之云为乎!——两「乌」字用如状字。
至[363]孟子尽心上云:居恶在?
[364]又万章下云:恶乎宜乎?
[365]论语学而云:人焉廋哉?——「恶」字与「焉」字虽为疑辞,然以询何处者,非以状犹豫之情者也。
曷。
[366]书盘庚中云:曷虐朕民?
[367]又召诰云:曷其奈何弗敬?——两「曷」字皆解「何故」,常语也。
至[368]荀子强国篇云:曷若是而可以持国乎?——「曷」字解作「岂」字。子史诸籍,用作如此解者,往往有焉。
安。
[369]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370]汉书霍光传云:安得遗诏封三子事?
[371]汉书陆贾传云: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诸「安」字,经生家皆解作「何」字,故
[372]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所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此「安」「焉」「何」三字连用解互用之证。惟所引「安」字,间可解作「岂」字。
而诸子籍内「安」字有别解者,兹不及论也。

○1句意不明。似是两个同义代字用作状字则不同义之义,但无例证。
○2这里所说「转词」指「何」在动词前作「为何」「何故」讲这种用法。
○3【2.4.3】节[二?571]‘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 [二?572]‘何子求绝之速也!’与此[349]‘是何楚人之多也!’[350]‘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的「何」用法相同,而彼处说「何」上表词,归入询问代字,此处却列入状字。
○4章云:按此文见汉书儿宽传颜师古注,史记无之。 今案:师古注只‘关内则辅渠灵轵’六字引自河渠书,余为颜氏语。

【6.4.8.2】「岂」字,广韵云:‘「安」也,「焉」也,「曾」也。’有作「宁」字解者。
[373]孟子梁惠王上云:岂能独乐哉?——「岂」字作「安」字解。若假以相比,与「如」「若」「况」诸字相合,则可解作「何」字矣。
[374]论语微子云: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岂若」者,「何若」也。
[375]汉书贾谊传云: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岂如」者,「何如」也。
[376]后汉爰延传:夫以光武之圣德,严光之高贤,君臣合道,尚降此变,岂况陛下今所亲幸,以贱为贵,以卑为尊哉?——「岂况」者,「何况」也。
至[377]汉书卜式传云: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378]又西南夷传云:追观太宗填抚尉佗,岂古所谓招携以礼,怀远以德者哉?——两「岂」字皆未定之辞。
[379]吴语曰:天王岂辱裁之?
[380]庄子外物篇曰: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两「岂」字作「其」字解。「岂」字之用,解虽不一,然皆用如状字。
【6.4.8.3】「讵」字,广韵云:‘「岂」也。’与「巨」「渠」「遽」「巨」「距」通。
[381]邓小平书高帝纪云: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史记项羽本纪作‘公岂敢入乎?’故「巨」与「岂」同解而互用也。
[382]吴语云: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
[383]荀子正论:是岂巨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384]史记陆贾传云: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385]庄子齐物论云: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386]史记张仪列传云: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曰「岂遽」,曰「岂巨」,曰「何渠」,曰「庸讵」,曰「宁渠」,皆重言一义而已。
[387]左传庄公十四年云: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
[388]汉书南越王传云:虽王之国,庸独利乎?——两「庸」字并「宁」「岂」之辞。
[389]荀子有坐篇云: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390]左传襄公十五年云:将庸何归——「庸安」,「安」也;「庸何」,「何」也,皆重言也。
[391]后汉杨秉传云:盖郑詹来而国乱,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容」通「庸」,亦「岂」辞也。
[392]公羊傅哀公十四年云: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末不亦」犹云「无亦」,此「末」字亦疑辞也。
「其」字有拟议不定之意者,亦状字也。
[393]礼中庸云:舜其大孝也与!
[394]又云: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395]论语学而云: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①
[396]庄子齐物论云;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39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
[398]论语为政云: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凡引「其」字,皆未定之词也,「其或」重言也。
[399]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
[400]论语为政云:其何以行之哉!——两引「其」字,可解作「将」字,亦状字也。

①「其诸」连用,有时表测度语气,有时用于抉择问句,公羊传达室七见,论语仅此一见,其它先秦古籍罕见。

【6.4.8.4】易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
[401]左传哀公元年云:今年内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
[402]又昭十三年云: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两「或」字并疑词。
[403]易系辞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404]礼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诸「或」字皆辞之未定为一者也,故皆状字。①
① 参【6.1.4】节注②。

【6.4.8.5】 曾。
[405]吴语云:越曾足以为在虞乎?
[406]闵公二年公羊传云:设以齐取鲁,曾不与师,徒以言而已矣。①
[407]论语八佾云: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408]又先进云: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②
——诸「曾」字,或训「乃」,或训「则」,或训「宁」,广韵训「岂」为「曾」,则「曾」亦可为「岂」矣。说文曰:‘「曾」,词之舒也。’盖犹豫之词也。
[409]闵元年公羊传云: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曾」犹「尝」也,记时之状字也。

①② [406]的「曾不与师」是「简直不用出兵」的意思,[408]的「曾由与求之问」是「没想到你问的是由与求」的意思,这两个「曾」字都不是犹豫之词。

【6.4.9】六者皆单字状字也。更有记时与记处状字合于他字以成一语者,此种成语,概位句读之首,非若单字状字之必先乎动字也。至记处记时之语,率用「上」「下」「左」「右」「外」「中」「间」等字,缀于地名人名时代之后,与夫记价值、记度量、记里数诸名字,皆可名为状辞,已详于宾次节矣。
[410]孟尽下: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闲」状字也,「为」动字也,两合焉以成一顿,置诸句首。
[411]史信陵君列传: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居」动字也,合于「顷」字,又一顿。

惟动字合状字为顿,如「居顷」「为闲」之类不概见。静字合状字,如「良久」等亦罕见。习见者,状字合于「之」字与「者」字也。
[412]史张释之列传:久之,文帝称善。
[413]又:顷之,太子与梁五共车入朝。
[414]又曹相国世家:间之,欲有所言。——曰「久之」,曰「顷之」,曰「间之」,皆与「之」字合以记时者。
[415] 汉司马迁传: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逐,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所云「上之」「次之」「外之」「下之」,皆以历数地位,列为状语,则诸「之」字无解而有解矣。
故[416]韩文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仿之云: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儒宗文师,磊落相望。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召而使之,无有不可。——所云「外之」「内之」者,亦以历数也。匪直此也,
[417]齐策云:无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犹之」云者,犹云「与上文鱼失水比,犹无益」也。「之」字不为义,故「犹之」亦状语也。
[418]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义同。
[419]史曹相国世家:乃者我使谏君也。
[420]汉文帝纪:间者诸吕用事擅权。
[421]又杨恽传: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
[422]又魏其传:今者又与夫有郗。
[423]韩答张籍书:愈始者望见吾子于人人之中,因有异焉。
[424]又:近者尝有意吾子之阙焉无言。——「乃」「间」「顷」「今」「始」「近」诸字合「者」字,皆以记时也。仿此例者甚多,如「日者」「前者」「昔者」之类。
[425]汉书霍光传云:不者且有大患。
[426]史记项羽本纪云: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者」与「不然」「非然」者,皆状语之为顿者,均在此例。
[427]论语先进云:今也则亡。——曰「今也」,则状字合于「也」字矣。
虚字卷之七
介字
【7.0】凡虚字用以连实字相关之义者,曰介字。
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夫名、代诸字,先乎动字者为主次,后乎动字者为宾次。然而实字相关之义,有出乎主、宾两次之外者。泰西文字,若希腊拉丁,于主、宾两次之外,更立四次,以尽实字相关之情变,故名、代诸字各变六次。中国文字无变也,乃以介字济其穷。文心雕龙章句有云:‘「之」「而」「于」「以」者,札句之旧体。’「札句」也者,盖以为实字之介绍耳。
介字习见者,曰「之」,曰「于」,曰「以」,曰「与」,曰「为」,共五字。五字之用,先所介者常也。

之字之用七之一
【7.1】「之」字训为代字,训为动字,已详于前。训为介字,则不为义,故曰虚字。经生家训「之」字云:‘言之间也。’「之」字所间之言不一。
【7.1.1】一,以介于两名字之间者。两名相续,意有偏正,偏者先而正者后,偏、正之间,概介「之」字。然未可泥也,大抵以两名字之奇偶为取舍,论次篇已缕陈之矣。又以意之轻重为「之」字之取舍者,宣公三年榖梁传云:‘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之口」缓辞也,伤自牛作也。’是则「之」字加否,即为辞缓急之别。疏释以为范氏所引别例,其理迂诞,而不尽然也。若以缓急二字以解意之轻重,似有可解之处。
秦汉文虚字最少者莫若汉书。汉书诸篇记事最长者莫若霍光传。傅文字约六千,所用「之」字,所用「之」字间于两名者共计十二,如云:
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今日之议,不得旋踵∣万姓之命,在于将军∣服斩缞亡悲哀之心∣五辟之属,莫大不孝∣昌邑羣臣,坐亡辅导之谊∣在人之右,众必害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霍氏之祸,萌于骖乘。①
诸句内所间「之」字,皆为意之所重,删之则不辞矣。而诸句用法,与论次篇各例可互证也。②

○1章云:按霍光传中尚有「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古者放废之人,屏于远方」,「乡使听客之言」,「贵曲突徙薪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诸「之」字,不止所举之十二字也。 今案:章氏所补之例中,「放废」「曲突徙薪」非名字。又案:马氏所举之例中,「悲哀」「辅导」「裂土出爵」「逆乱诛灭」亦非名字。
○2此指【3.2】节。

【7.1.2】二,以介于静字、名字之间者。
[1]《左》昭六年: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圣哲」「明察」等皆静字之偶者,而所附名字各皆单字,故参「之」字以四之,此例已见静字篇。①
数目静字之为分数者,或母为名而子为数者,如:
[2]《汉书?律历志》云: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八十一分日」者,母也,「四十三」者,子也,间以「之」字。
又或母子俱为数者,如:
[3]左传文公十八年云:于舜大功二十之一也。——「二十」与「一」,母子皆数也,亦间「之」字。而不间者,如「什一」「万一」之类。
凡言分数,「之」字加否,皆已散见于代字与静字篇矣。②

○1此指【4.2.1】节。
○2此指【2.5.3】节和【4.3.3】节,但前一节所谈非‘母子俱为数,这种情况,也没有涉及‘「之」字加否’的问题。而【3.2.2】节末倒涉及此。

【7.1.3】三,以介于代字、名字之间者。①
[4]史秦楚之际月表序: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若斯」者,指示代字也,②「亟」字单,故加「之」字以足焉。
[5]又: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6]又伯夷列传: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若斯之难」,两句同,并同上。
[7]汉匈奴传: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如彼之难也。既服之后,慰荐抚循,交接赂遗,威仪俯仰,如此之备也。——「如彼」「如此」后缀以「之」字,皆以「难」「备」两静各为单字故也。
[8]汉书刑法志云: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缪论如此甚也。
[9]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
[10]论语子路云: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11]汉书刑法志云:有君若上其贤也。③——所引四句,与前同一句法,而「如此甚也」「如是甚也」两句,不加「之」字;「若是其几也」「如是其贤也」两句,易以「其」字。是则「之」「其」两字之加否,与文义无涉也。
[12]又贾谊传云: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此」指示代字也,后加「之」字,不为义,犹曰「此政」「此令」云尔。然且加「之」者,所以四之耳。此种句法罕见。
至其篇末有云‘此之不为’者,「之」为代字,非此例也。

○1杨云:「名字」当作「静字」。下文云‘「难」「备」两静各为单字’,足证马氏本谓代静之间也。此盖刻本之误。又案:马下引贾谊传以「此之政」「此之令」连读,又似谓代名之间,殊觉可疑。
○2「斯」为指示代字,不应连「若」字在内。
○3【2.3.1.3】节引此例([二?341]),说「其」是接读代字,作读的主次,与此说异。

【7.1.4】四,以介于名字、动字之间者,又别三式:
【7.1.4.1】其一,散动字用于偏次,而名字在正次者,率间「之」字以明之。
[13]汉贾谊传: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记过」者,动字及其止词也,「宰」,名字也,中间「之」字,以明偏、正之次。下句同解。
[14]又赵后传:乃反复校省,内暴露私燕,诬污先帝倾惑之过,成结宠妾妒媚之诛,甚失贤圣远见之明,逆负先帝忧国之意。
[15]又:不然,空使谤议,上及山陵,下流后世,远闻百蛮,近布海内,甚非先帝托后之意也。盖孝子善述父之志,善成人之事,①惟陛下省察!——引内诸句,以「过」「诛」「明」「意」「志」「事」六字为煞字者,皆此例也。诸句动字用如名字,而正次名字又皆双字,故以「以」字四之也。此例已详于散动之为偏次节矣。②

○1「述父之志」与「成人之事」,非散动字用于偏次之例。「父之志」为「述」的止词,「人之事」为「成」的止词。
○2此指【5.14.4】节。

【7.1.4.2】其二,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字焉。要之,读无「之」字者其常,而有「之」字者,必读也,非句也。
读非起词、止词。
[16]孟梁上: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大旱之望云霓」,所以比之读也。「大旱」起词也,「望」坐动也,中间「之」字,缓辞也。比读概以「也」字助之。
[17]又离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三读三「之」字各以参于起词、坐动之间,凡所为比者与所以比者皆读,表词也。「犹」「若」诸字,用若断词,所以决其可比之理。
[18]史平原君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两比读皆间「之」字。
[19]孟告上: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为」言故之连辞也,故「为」后之读间以「之」字。
[20]左宣十二: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献诸从者。——两读言请献之故,间以「之」字,辞气一宕。
[21]史卫将军传: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
[22]吴语: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于藩篱之外。——两读亦言故也。
[23]汉匈奴传: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
[24]庄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两引皆记时之读也。
至[25]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于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
[26]又成公二年云: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27]又僖公二十三年云: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经生家皆谓所引传语各节,首句皆间「之」字,而下以「若」字对之,故「之」与「若」互文耳。不知凡起词、坐动有「之」字为间者,皆读也。而凡读挺接上文者,时有假设之意,不必以「之」字泥解为「若」字也。非然者:
[28]书盘庚上云:邦之臧,惟女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
[29]又金滕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
[30]又洪范云: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尔家,凶于而国。——凡读有「之」字间者,皆有假设之意,而对句并无「若」字以为互文也,则又何说?以上所引诸读之有「之」字为间者,皆非起词与止词之读也。
读为起词。
[31]孟离上: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与存亡者亦然。——「三代之得天下也」,读之为起词者,故间以「之」字,且率以「也」字助之,所以跌宕其辞气也。「国之所以废与存亡者」,亦读之为起词者也;「之」字先乎「所」,定例也。
[32]又: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夫子之不援」,问句之起词也,无「也」字为助者,辨辞欲其急也。
[33]又梁上: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之谓我爱也」,乃「宜」字之起词也,犹云「百姓之谓我爱也宜哉!」
[34]又公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35]又: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纣之云武丁」,亦起词之读也。后句犹云「且王者之不作疏于此时者未有也。」故「王者之不作」五字,乃「疏」字之起词,而「疏于此时者」,又「有」字之止词也,下句仿此。①三句皆无「也」字为助者,②以述事之辞欲其急也。孟子七篇,读之助以「也」字者不可胜数,盖孟子之文欲其疏畅故耳。
[36]庄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7]论学而:夫子之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③
[38]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任其鄙。
[39]史李斯列传:彼贤人之用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矣。
[40]又张陈列传: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
[41]又商君列传: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
[42]蜀志诸葛亮传赞: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共引书七次,其读之为起词,各间「之」字而助以「也」字者,皆以记同时之事也。④如鹏之水击三千里,皆其徙南冥时之事也。余可类推。
[43]汉大宛传: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44]史日者列传: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
[45]楚策: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
[46]礼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47]汉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所引诸读,皆有「之」字为间而无「也」字为助者,以全读字义皆为起词,故直接坐动,无令助字相间以缓辞气也。
[48]汉东方朔传: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
[49]礼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50]史李斯列传: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51]又黥布列传: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
[52]汉贾谊传:秦王之欲尊宗庙、安子孙,与汤武同。——所引诸读,惟间「之」字,以读之起词亦即坐动之起词,故不助「也」字,使辞气较直捷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读,其起词即为「者」字,而复冠以「古」字者,欲「之」字有可间之地也。
至[53]庄子秋水云: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四读所间「之」字,皆先「所」字。
读为止词。
[54]孟离下: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良人之所之也」者,读也,而为「瞰」之止词。间以「之」字,置先「所」字,助以「也」字,结句也。
[55]又万上: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瞽瞍之非臣」者,「问」字承读与,⑤不助「也」字者,非结句也。
[56]又: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虞公之不可谏」者,「知」字承读也,「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者,亦「知」字承读也。两读皆间「之」字,而「也」字则一助一否者,解同上。
[57]又告上: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58]又告下: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两读皆有「所」字,而「之」字先焉。两读又皆为止词,而置先于句;一则为「贱」之止词,而复以「之」字重指者,所以偶「贱」字,且正言也。一则为「识」之止词,而不复重指者,「不」状「识」字,已偶矣,又反言也。
[59]又: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两读一为起词,一为表词,皆有「之」字先乎「所」字,而两读之起词,各以「今」「古」二字代之,⑥所以为间「之」字之地也。
[60]左传僖公四年云: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61]秦策云: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
[62]燕策云: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63]汉书孔光传云:有所荐辟,唯恐其人之闻知。
[64]赵策云:恣君之所使之。
[65]史记管晏列传云:知与之为取,政之实也。
[66]又大宛列传云: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
[67]又老子韩非列传云: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这所敬,而灭其所丑。
[68]又商君列传云: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
[69]庄子则阳云: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乎?
[70]韩送孟东野序云: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⑦——所引诸读,皆为止词,而各有「之」字间焉者也。
又介字后,读之为司词者,亦有「之」字间之,与读之为止词者同。盖司词、止词,两皆宾次也。
[71]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舜之所以事尧」者,读也;「尧之所以治民」者,亦读也,⑧两读后乎「以」字,而为其司词,皆有「之」字间之。

○1马氏措辞欠周,应云:「疏于此时者」合上「王者之不作」为「有」之止词。‘下句仿此’指「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
○2‘三句’指[34]一句,[35]两句,其起词之读皆无「也」字为助。
○3「之」字衍,马氏误记,章氏失校。
○4读既记同时之事,则是用如状字,不应定为起词。
○5「问」的承读应是「瞽瞍之非臣如何」。
○6‘以「今」「古」二字代之’的意思是用「今」「古」二字填空。
○7「草木之无声」一读,不是止词,「风挠之鸣」的「之」代「草木」,不代读。「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同此。
○8[71]解说中,「舜之所以事尧」后原书涉上误衍「事君」二字,「尧之所以治民」后误衍「治民」二字,今删。

【7.1.4.3】其三,凡止词先乎动字者,倒文也。如动字或有弗辞,或为疑辞者,率间「之」字;辞气确切者,间参「是」字。
名字为止词先置参以「之」字。
[72]论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者」句之起词,「不出」其坐动也,「言」则「出」之止词也。今止词先置,而「出」为「不」字所状,故间「之」字以明焉。①
[73]又公冶:子曰:‘吾斯之未能信。’——「信」者「吾」也,所信者「斯」也,「能」乃助动,而为「未」字所状,故「斯」先置而间「之」字。至动字有弗辞者,其止词原可先置。故此句可易云「吾未之能信」,文义虽同,而辞气迥异。若云「吾未斯能信」,又不辞矣。故以「斯」为代字,间以「之」字,则神情勃然矣。学者其审辨之。
[74]又阳货: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犹云「今也或亡是也」。
[75]又: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犹云「何必之公山氏也」。
[76]又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犹云「吾以为子所问之有异也,乃所问者由与求耳」,盖皆疑辞也。②
至[77]论语为政云: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无弗辞,无疑辞,而亦间「之」字者,盖有「唯」字先之也。如
[78]孟子告子上云:惟奕秋之为听。
[79]庄子达生云: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80]韩原道云:惟怪之欲闻。
[81]又与崔羣书云:少饮食而思虑,惟此之望。
[82]又送李愿序云: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83]又答李翊书云:惟陈言之务去。——以上六引,皆有「惟」字先焉。夫「之」字以间倒文,此种句法,左氏论语最所习见。后则韩文袭用者最多。
[84]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云: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
[85]又成公十七年云:不然,岂其死之不恤,而受敌使乎?
[86]又昭公三十一年云:君与之归,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
[87]又云: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
[88]又宣公十二年云: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
[89]又僖公十五年云: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忧,惠之至也。
[90]又桓公十三年云: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
[91]又隐公元年云:姜氏何厌之有?
[92]论语子张云;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93]又述而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94]史记虞卿列传云:赵且亡,何秦之图乎?
[95]又项羽本纪云:赵举而秦强,何敞之承?
[96]又酷吏列传云: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97]韩文许国公神道碑云:天子曰:‘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
[98]又孔公墓志铭:海道以年计往复,何月之拘?
[99]又五箴云:余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100]又守戒云:贲育之不戒,童子之不抗,鲁鸡之不期,越鸡之不支。——以上所引,皆名字之为止词者先置,而或有弗辞,或为疑辞,故间以「之」字。③
更有承动先置者。
[101]左传僖公七年云:郑将覆亡之不暇,岂敢不惧?——「覆亡」动字也,以承「不暇」者。今倒置焉,犹云「郑将不暇于覆亡」也。
[102]又襄公二十四年云: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犹云「非患无贿而难无令名」也。
[103]韩郑尚书序云:及既至,大府帅先入据馆,帅守屏,若将趋入拜庭之为者。——犹云「若将趋入为拜庭者」。以上三引,皆承动先置,而间以「之」字者,盖非弗辞即疑辞耳。
至介字后司词,间亦先置而参以「以」字者。
[104]论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为」介字也,「夫人」其司词也,犹云「非为夫人恸,将为谁乎?」
[105]左隐十一: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犹云「不唯为许国」也。
[106]越语: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龟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渚。——犹云「与鼋龟鱼鳖处,而与蛙黾渚」也。
[107]昌黎上宰相书云:今所以恶衣食,穷体肤,麋鹿之与处,猿狖之与居,固自以其身不能与时从顺俯仰,故甘心自绝而不悔焉。——犹云「与麋鹿处,与猿狖居」也。原其句法之所自,则庄子庚桑楚有‘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案:见[425])两句,始知「为」「与」两介字,其司词先置,而可间以「之」字也。
不宁唯是,状字必先所状,常也。而
[108]庄子养生主云: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未尝」两字,所以状「经」字也,今后置焉,犹云「技未尝经乎肯綮」也。或云「技经者綮者未尝也」,亦通。则「未尝」两字用如表词,而「技经肯綮」则为读矣,亦无不可。
[109]汉书贾谊传云: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诸句内所谓「习与正人居之」者,犹云「习与正人居者」也。「之」当解如「者」字,于义;较顺。④
「之」字之用,有时不为义,而惟以足他字之语气者,如「顷之」「久之」「上之」「下之」等语,见状字卷尾一节。以上诸引,皆以「之」字为间者。
止词先置参以「是」字。
[110]左僖十五: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犹云「君之愎谏违卜者,固惟以求败也」,故「败」为「求」之止词,今先置焉,而语气急切,间以「是」字,常若含有「惟」字之义。
[111]又: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是践,岂敢以至?——犹云「此行也,亦惟实践尔国人之妖梦而已。」「梦」字乃「践」之止词,今先置而间以「是」字,亦含有「惟」字之义。
[112]又:吕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忧,惠之至也,将若君何?’——犹云「君不恤其身之亡,而惟忧羣臣,惠之至也。」一间「之」字者,以「恤」合「不」字,已成偶矣;一则间以「是」字者,义含「惟」字,语较急切故也。⑤然则
[11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除君之恶,唯力是视。——两句明用「唯」字者,以「力是视」三字不能句也。
故[114]又宣公十二年云:赵同曰:‘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115]又成公十三年云: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116]又云: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等句,皆此义也。
[117]又隐公三年云: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118]又成公二年云: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119]又襄公十四年云:荀偃令曰:‘鸡呜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120]又襄公二十一年云: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
[121]又僖公四年云: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
[122]又襄公八年云: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也。
[123]又昭公二十三年云: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124]又云: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已小矣。
[125]又昭公二十一年云:释君而臣是助,无乃不可乎!
[126]又襄公三十年云: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祸国也。
[127]又昭公九年云: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亦其废队是为,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128]又僖公五年云: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129]又襄公三十一年云: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压覆是惧,何暇思获?
[130]太史公史记自序云: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131]韩文上于襄阳书云: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
[132]又上柳中丞书云: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
[133]又送石处士序云:使大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
[134]又祭十二郎文云: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35]又送陈密序:今将易其业而三礼是习。——所引诸句内间以「是」字者,皆此例也。
惟[136]左传襄公九年云: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犹云「郑国如不从有礼与强能庇民之人,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是句有弗词而亦间以「是」字也。盖句长而「唯」字语气或恐不足也。

○1【6.4.9】节说「今者」「昔者」之类是状语之记时者,「古者」性质应相同,然则「言」非「出」之止词,而为读之起词矣。
○2「曾」非疑辞。【6.4.8.5】节称「曾」为‘犹豫之词’。参看该节注②。
○3[87]的「其罪之恐」,[97]的「其秋之待」,[[99]的「君子之弃」「小人之归」,皆无弗辞无疑辞而间以「之」字者。
○4此例中两「之」字在读的起词与语词之间,起词与语词皆动字之顿,马氏所谓散动。马氏解「之」为「者」,未安。且如马氏言,则「之」非介字,何得引以为例?
○5义含「惟」字,非必须加「是」,亦可加「之」,本节[77]至[83]七例,皆为「惟……之……」式。
于字之用七之二
【7.2】「于」介字也,联缀实字也,而为用不一。
【7.2.1】用于比较,则以表相差之义。「于」字用以表相差之义,已详于论比篇矣。①
[137]孟告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金」与「羽」比重,表其相差之义者,「于」字也,而联缀其所比者,亦「于」字也。
[138]又: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
[139]又: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140]又公下: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所引同上,「乎」字间代「于」字。
[141]秦策: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142]汉贡禹传:其于变世易俗,调和阴阳,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两引比语,皆同例也。

○1此指【4.5.3】节。
【7.2.2】用附静字,则以系所司之词。静字后往往附有司词以足其义者,而所以联缀司词以附于静字者,率用「于」字。详见静字篇内。①
[143]汉东方朔传:夫谈有悖于目,拂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或有说于目,顺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有明王圣主,孰能听之?——凡八用「于」字,皆以联缀司词以附于静字也。
[144]庄子骈拇篇:侈于德∣侈于性∣骈于明∣骈于辩∣枝于手∣枝于仁∣多于聪。
[145]论语述而: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6]又泰伯:与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诸句,皆以联静字之司词也。①

○1可参【4.2.7】节后半部。
○2[145]的「据」「依」「游」,[146]的「与」「立」「成」皆动字,非静字。

【7.2.3】用附动字,则以介转及之词。外动字于止词之外,有转词以言其行之所归与其行之所自者。又有内动字虽无止词,而有转词以言其行之所向与其行之所在者,皆已详论于内外动字诸篇矣。
介外动字之转词。
[147]孟告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外动字,「大任」其止词也,而「是人」则「降大任」之所归也,「于」字所以介转词也。
[148]又梁上: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加」外动字,「彼」为其转词,而「诸」代「之于」两字,「之」字其止词也,「于」字所以介转词也。
[149]公隐三: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宗庙社稷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字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纳国乎君」,「致国乎与夷」,句法同上。「乎」代「于」字。
[150]孟离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受命」者,外动字与其止词也,「于先师」者,言「受命」之所自也。
[151]又: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于羿」者,亦言「学射」之所自也。凡「于」字言所自者,以「乎」字代者盖寡。①
[152]又公下: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诸」代「之于」两字,同上。
[153]汉扬雄传:夫蔺先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业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訾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六用「于」字,皆所以介外动字之转词,有言所在者,故并及焉。
介内动字之转词。
[154]孟离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明」「察」两作内动字,介以「于」字,以表「明」「察」之所向。
[155]又离上: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乎」代「于」字,与上同。
[156]又离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呜条,东夷之人也。——三介「于」字以记所在也。
而[157]孟子滕文公上云: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林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出于幽谷」者,「于」字以言所自,犹云「出自幽谷」也。以后一用「于」字,一用「于」字,皆言所至也。
[158]韩原鬼: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时,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七用「于」字,有言其行之所在者,所向者,所受者,阅者可自辨之。
内外动字后介「于」字为转词者,各详本篇。

○1此说未必然。下【7.2.10】节[242]的「得乎丘民」「得乎天子」,[249]的「擢之乎宾客之中」,[250]的「出乎闺」等,皆「乎」表所自之例。

【7.2.4】用附受动,则以明行之所自发。凡外动字之止词变为起词,是即外动字之转为受动矣。至外动字之起词转为受动,则有书有不书者,其书者往往介以「于」字者,明其行之所自发也,已详于受动字篇矣。①
[159]孟滕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曰「治人」,曰「食人」,则外动字与其止词;至转为受动,则曰「治于人」,曰「食于人」,介以「于」字者,以言「治」与「食」之行所自发也。
[160]左成二: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伤于矢」者,「为矢所伤」也。

○1此指【5.3.3】节

【7.2.5】以上「于」字之用,要皆缀于所附之后。若「于」之司词为意之所重者,则可先所附焉。「有」「无」两动字如有转词,以言所于有、所于无者,往往先焉。
介外动字之转词。
[161]孟尽下: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取」外动字,「于武成」者,附于「取」字而为转词也。以其为意之所特重者,故置于动字之先。
[162]又告上:万锺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锺于我何加焉?——「加」外动字也,「于我」者,其转词也。
[163]庄徐无鬼: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于不己若者」,「比」字之转词也。①
[164]史平原君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于毛先生」者,「失」字之转词也。
[165]韩上张仆射书: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方进。——「于执事」也者,「进」字之转词也。
[166]又释言:是三者,于敌以下受之,宜以何报?——「于敌以下」,「受」字之转词也。以上所引,转词要皆附于外动字,以其为意之所重,故置先于所附焉。
介内动字之转词。
[167]论阳货:于女安乎!——「安」内动字也,「于女」者,附于「安」字而为其转词,以其为意之所重,故先之。
[168]礼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辟」,内动字也,「之」代「之于」两字,已见代字篇。②故「人之其所亲爱」者,即「人之于其所亲爱」也,乃「辟」之转词。
[169]史留侯世家: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足」内动字也,「于良」者,其转词也。以上所引转词,要皆附于内动字,以其为意之所重,故先附焉。
介静字之司词。
[170]汉高帝纪: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多」静字也,「于天下」,附于静字之司词也。今司词置先静字者,以其为意之所重也。
[171]史虞卿列传: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几其于长者薄而于妇人厚也。——「于长者」「于妇人」,「薄」「厚」两字之司词也。
[172]庄逍遥游: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难」静字,「于光」其司词也。
[173]三国志诸葛亮传: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长」「短」两静字,「于治戎」「于奇谋」其司词也。
[174]韩孔君墓志铭: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③ ——以上所引,皆司词置先于所附之静字,以明其为意之所重也。④
然则内、外动字之转词,静字之司词,皆可先其所附。惟受动与差比两端,所有「于」字为介以缀于其后者,则未见有先乎所附者也。
至「有」「无」两动字后,其转词往往置先所附者。
[175]孟梁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我心」,「有」字之转词也。犹云「有戚戚于我心」也。今先置者,亦以明意之所先也。
[176]孟梁下: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同上。
[177]史信陵君列传: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于赵」「有功」同上。
[178]韩守戒:先事而思,则其于祸也有间矣。
[179]又徐偃王庙碑:天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180]汉文帝纪: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
[181]论先进: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于吾言」,「无」字之转词也。余同上。
[182]汉高帝纪: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亡」同「无」。
[183]韩与崔羣书: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
[184]又窦公墓志铭:自始及终,于公无所悔望,有彼此言者。
[185]又论捕贼行赏表:臣于告贼之人,本无恩义。
[186]又送何坚序:于其不得顾而归,其可以无言邪?
——凡「有」「无」两动字后,所有转词皆先置焉者,盖皆为意之所先也。
有特此也,外动字之止词,间有介以「于」字而先焉者。其止词之重否,一以字之奇偶为定。表词之偏次,若与起词有对待之义者,率介「于」字而先之。
介外动字之止词。
[187]孟万下: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师」外动字,「子思」其止词,今为意之所重,故介「于」字而先之。「师」字奇,故加「之」字以偶焉。
[188]又公上:我于辞命,则有能也。——「不能」二字已偶矣,止词不重。
[189]论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如」二字,用如外动字。
[190]庄天道;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
[191]韩上李侍郎书:愈少鄙钝,于时事都不通晓。
[192]又燕喜亭记: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所引诸外动字后,止词不重者,字偶故也。
介表词之偏次。⑤
[193]左昭二十五:我不输粟,我于周为客。——「我于周为客」者,犹云「我为周之客」也,则「客」为表词,「周」其偏次也。今「周」与「我」有对待之义,故介以「于」字而先焉。
[194]又哀十三: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
[195]史廉颇列传:君于赵为贵公子。
[196]韩郑公神道碑:曰嘉范,于公为曾祖。
[197]又送何坚序:坚以进士举,于吾为同业。
[198]又新修滕王阁记:袁于南昌为属邑。
——六引皆同例,而句中皆有「为」字为断词。间无断词而句法亦同者。
[199]秦策:子,秦人也,寡人于子,故也。——「寡人于子故也」者,犹云「寡人乃子之故」也。句法同上,而少断词耳。
[200]汉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
[201]韩答刘正夫书: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进者。——两引皆无断词。

其非表词之偏次,又非转、止两词,而与起词若有相关之义者,亦从此例。
[202]论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职浮云。——「我」字与前后文义实有相属,而于义则与浮云之富贵有相关之义,故介「于」字以系之。
[203]孟万上:父母之不爱,于我何哉!——「父母之不我爱」一读,而为「何哉」之起词,犹云「父母之爱我与否,何有于我哉!」
[204]左成二: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205]汉赵充国传:于臣之计,先诛先零,已则罕开之属,不烦兵而服矣。⑥
[206]汉叔孙通传: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何如?
[207]史淮阴侯列传: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208]庄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诸引句中,其介「于」字者,皆与起词有相关之义,故先焉。

○1「不己若者」为「比」之止词,此例应属‘介外动字之止词’项下。
○2此指【2.2.5.5】节。
○3后半句的「于」所介的「利与禄」是外动字「畏避」的止词,应属下,前半句的「于为义」与「嗜欲」之间隔一「若」字,按文通的系统难以说明。
○4本节开头总说明‘若「于「之司词……’云云,但例句的说明都把「于」字算在司词之内,措辞欠周慎。
○5‘「于」介表词之偏次’的说法有些费解。他的意思是说,作司词的名字与作表词的名字之间有意念上的领属关系,如[193]的「周」和「客」,因而虽不连属,也称「周」为「客」之偏次。
○6此例「于臣之计」与下[207]的「于诸侯之约」的「于」有「按照」义,跟他例「于」表「对于」义略有不同。

【7.2.6】是故凡与起词有对待之义者,必介「于」字以系于其后,而又参以「之」字者,所以读之也。故「之于」二字,即所以申其对待之义,而用若读之坐动者然。
[209]论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与「天下」,两相对待者也,故以「于」字介「天下」,以系于「君子」之后,参以「之」字者,所以成读也。故「之于」二字相连,一若用为读之坐动者然。
故[210]孟子告子上有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211]又万章下云: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212]又万章上云: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
[213]又梁惠王上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14]论语八佾云: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215]吴语云:君王之于越也,翳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216韩文论小功不税书云:君子之于骨肉,死则悲哀而为之服,岂牵于外哉!
[217]又进学解云: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
[218]又云: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219]又云: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统观所引「之于」两字,离之则各有其义,合之则有对待之义,玩其口气,若为读中之坐动者然。
【7.2.7】「于」字司词未见用指名「之」字者,用「所」字者亦罕见也。
[220]榖僖五:晋人执虞公。执不言所于地,缊于晋也。——「执不言所于地」者,犹云「不言所于执之地」也。「所」为「于」之司词而先焉者,例也。
[221]韩送杨少尹序: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所于归」同上。「于」司「所」字,①实所罕见,而司「之」字则未一见也。大抵「之」字惟用于宾次,而「于」字所司概非宾次故也。②且「焉」字可代「于此」,详代字。

○1原书误作‘「所」司「于」字’。
○2【3.3】节云:‘名代诸字,凡为动字之止词与为介字之司词者,则在宾次。’此处又说‘「于」字所司概非宾次’,不免龃龉。其意殆为「之」字惟用为外动字之止词及「以」「为」「与」等介字之司词,独不用为「于」之司词。

【7.2.8】「于」字司读者为常。
[222]孟梁上: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一读,乃「异」字转词,今为「于」字所司。
[223]又离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其所往」一读,「于」字司词。
[224]又万下: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秦养牲者」一读,「于」字司焉。
[225]论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其所不知」一读,「于」字司之。
[226]公庄元: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
[227]又定四:于其归焉,用事乎河。——「其出焉」「其归焉」,两读之记时者,各司于「于」字。①
[228]秦策: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王之为帝」,「禁」字止词,「禁王之为帝」,乃「以」字司词,「以禁王之为帝」,又「于」字司词,句法奇创。
[229]礼中庸云: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以化民」者,介字与其司词,今又为「于」字司焉,与前同一句法。
[230]史黥布列传:用此得王,亦不免于身为世大僇。
[231]又刺客列传: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232]汉韩安国传:孝文寤于兵之不可宿,故复合和亲之约。
[233]韩与孟尚书书: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②
[234]又送实从事序:于其行也,其族人殿中侍御史牟,合东都交游之能文者二十有八人,赋诗以赠之。
——诸引句,「于」字所司皆读也。

① 「于」字所司为「其出」「其归」,「焉」字不在其中。
② 「于」字所司为「故」,「故」前之读居偏次。

【7.2.9】司词后乎介字,转词后乎动字者,常也;内外传有反是者,后此则未之见也。
[235]左昭十一: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憾。——所于憾者「蔡」也,故「于蔡」乃「憾」之转词,今先焉,「蔡」乃「于」字司词,今亦先焉。此皆反乎常例,而词气较劲。
[236]又十九: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私族于谋」者,「谋于私族」也。或云「私谋于族」也,是则「私」为状字,而与「谋」字有合也,于例不安。
[237]又四:亡于不暇,又何能济!——「亡于不暇」者,「不暇于亡」也。
[238]又僖九:入而能民,土于何有!——言「何有于土」也。
[239]又昭十九: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言「怒于室,色于市」也。
[240]齐语: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言「有蔽于海,有渚于渠弭,有牢于环山」也。诸引句惟见于内外传者。
至[241]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转词之先乎动字耳,非倒文也。
【7.2.10】「乎」「于」两字同一用法,而有时不能相易者,此则系乎上下文之语气耳。「于」字亦同「于」字,见于经籍者居多,后人未之习用也。
[242]孟尽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乎丘民」者,犹云「得之于丘民」也,如易「于」字,则不词矣。余仿此。
[243]又: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与起也。
[244]又离下: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245]又离上: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若云「奋于百世之上」,「放于四海」,「不明于善」,词义同而语气不顺。
[246]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
[247]庄养生主: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48]汉王吉传:口倦乎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乎车舆。
[249]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羣臣之上。
[250]公宣六:夫畚曷为出乎闺?
[251]韩上李侍郎书:沈潜乎训义,反潜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252]又不贰过论:夫行发于身,加于人,言发乎迩,见乎远。
[253]又祭田横墓文: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所引句内,「乎」字用同「于」字,易之则语气不劲。惟所用「乎」字,率以名字为司词,罕见有司读者。
[254]论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55]孟梁上:天下恶乎定?——两引「恶乎」,犹云「于何」也。
[256]列子力命篇:仲父之病疾矣,不可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恶乎属国」者,犹云「属国于谁」也。「恶乎」两字连用,成语也。
[257]书舜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258]诗秦风:王于与师。
[259]又召南:于沼城沚∣于涧之中。
[260]易豫:介于石。——经籍中用「于」字者,往往而是,然罕有用以介读者。
[261]左传宣公十一年云: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云云。——「于」非「于」解,杜注训「曰也。」
「于」字用作别解者有赘。
「于」字合代字,如「于是」「于此」之类,散见他处,此故不论。
以字之用七之三
【7.3】「以」介字也,联缀实字也。而用法有二:一司名字者,一司散动字者。
【7.3.1】其司名字者,先于所系动字者常也,而为义不一。
【7.3.1.1】「以」字以言所用者。
[262]孟梁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梃」「刃」所用以杀人者也,「以」字介之。
[263]又滕上: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釜甑」与「铁」,所用以爨、耕者也。
[264]又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65]又尽心上: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诸句「以」字所司同上。
[266]庄徐无鬼: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
[267]史匈奴列传:以呜呼镝射单于善马。
[268]又淮阴侯列传: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69]庄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人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270]左僖二: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271]庄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诸句内「以」字所司名字,皆以言所用者。此即内、外动字之转词也。
【7.3.1.2】「以」字以言所因者。
[272]孟梁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时」者,「因时」也。
[273]又告下: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以微罪行」者,犹「因微罪行」也。
[274]又万下: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以位」「以德」者,犹云「案位」「案德」也,「案」亦「因」也。
[275]庄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276]公隐元: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77]汉高帝纪:乡者夫人儿子皆以君。
[278]又南粤传: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阴侯。
[279]双陆贾传:以客从高祖定天下。
[280]又张禹传:禹虽家居,以特进为天子师。
[281]史万石君列传: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282]又卫将军列传:将军公孙敖,义渠人,以郎事武帝。
[283]又平原君列传: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
[284]韩蓝田丞壁记:例以嫌不可否事。
[285]又不贰过论:于是居陋巷以致其诚,饮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诸所引句内,「以」字的司皆名字,①凡以言所因也。
统观两节,「以」字司词概先动字,其有后乎动字者,则司词长,不则语意未绝也。见外动字篇。

① [276]「以」所司「长」「贤」「贵」,[284]「以」所司「嫌」,[285]「以」所司「富贵」「隐约」均非名字。

【7.3.2】其司散动字者,则必后乎其它动字,凡以言所向也。①「以」字间有可省者。
用「以」。
[286]孟万上: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第一「以」字司名字,解「用」也。「以伐虢」者,「伐」外动字,「虢」其止词,皆为「以」字所司,今后乎「假」字者,以言所为「假道」也,即假道之初意也。此「以」字以联先后动字之法,见于书者,所在皆是。
[287]史日者列传: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288]双匈奴列传: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以应始古。
[289]吴语: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劝之以高位重畜,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所引「以」后散动字,皆言其前动字之所向也。
省「以」。
[290]史淮阴侯列传: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犹云「以衣我」「以食我」也,今省「以」字。故同传下文即云,「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291]又管晏列传:解左骖赎之。——犹云「以赎之」也。
[292]汉叔孙通传:剸言诸故羣盗壮士进之。——「以进之」也。
[293]汉赵充国传:击之恐不能伤害,适使先零得施德于罕羌,坚其约,合其党。——「以坚其约合其党」也。
[294]又沟洫志: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以溉冀州」「以分河流」也。
大抵《汉书》省「以」字者居多。

○1马氏说「以」字后面的动字是它的司词,欠妥。如果这里的「以」字有司词,无宁说是「以」字前面的动字(及其止词),下文【7.3.6】节[331]例正是这样说明的。马氏又说:‘此「以」字以联先后动字之法’(见[286]例的说明),不提「司词」,较为实际。

【7.3.3】「以」字先乎动字,间蒙上文而不言所司,助动后「以」字,必以为例。
[295]孟滕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为」动字也,「以」字先之而不言所向。盖「以」字司词即行王政之君,已见上文,故蒙而不书。
[296]又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此「为」字作决辞用。①「以为」二字不一其解,已见表词篇内。②
[297]又: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犹云「有司中无以前事告者。」
[298]又滕文公上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299]又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诸句「新」「陈」两动字前「以」字,皆不言所向,其司词皆蒙上文。

至助动后「以」字习用此例,已见助动篇矣。
[300]礼大学「所恶」节内:毋以使下∣毋以事上∣毋以先后∣毋以从前∣毋以交于左∣毋以交于右。——诸句「以」字皆此例也。
[301]史叔孙通列传: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
[302]又冯唐列传: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303]汉杨胡等传: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
[304]史信陵君列传: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
[305]左僖三十三: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306]史刺客列传: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诸「以」字后司词皆蒙上文而不书。

○1【5.13.2.1】节曾引此例([五?1074])说:‘「以为」二字,即「意谓」也,’认为是一个词,与此处「以」字司词蒙上而省之说不一致。
○2此指【4.4.4】节。

【7.3.4】「以」司「何」「是」两代字,倒置为常;司「之」「此」诸字则否。
何以。
[307]孟梁下:夏谚曰:‘吾主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以」司「何」字而后置焉。
[308]史淮阴侯列传:后有大者,何以加之?——「何以」者,犹「以何」也。
是以。
[309]左昭十二: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310]庄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311]汉司马迁传: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12]左僖十五: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引句内「是以」者,犹「以是」也。「是以」皆冠句首,然如「楚是以无分」句,则「是以」置于起词之后,亦顺。
[313]汉书杨王孙传云:吾是以臝葬,将以矫世也。——同一句法。
以之。
[314]韩原道: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315]又与冯宿书: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316]又上张仆射第二书:及以之驰球于场,荡摇其心腑,振挠其骨筋,气不及出入,走不及回旋,远者三四年,近者一二年,无全马矣。——所引书内,六言「以之」,皆如常例。「以之」二字,经籍罕用。
以此。
[317]左僖四:以此众战,①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318]韩与崔羣书: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羣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所引「以此」两字,亦未倒置。
[319]礼大学有云:此以没世不忘也。——是「此」为「以」字所司而先之者。不知此句暗函「所」字,犹云「此所以没世不忘也」,已见代字篇矣。②

○1「此」在「众」前,居偏次,非「以」之司词。
○2此指【2.1.3】节。[二?21]例与此[319]例重。

【7.3.5】「以」司「所」字,则必后焉。
[320]孟滕上: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指上文「学」字,「以」字司之而后焉。
[321]又尽下:人病舍其田而耘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所以」同上,「所」指「者」字。
[322]史李斯列传: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
[323]左襄四:鹿呜,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
[324]燕策: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325]史平准书赞: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兢所以为治。——诸句内「所以」两字,皆「以」后于「所」,此书中最习用者。
【7.3.6】后名字者不常。
[326]孟离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犹云「以夜继日」也。「以」司「夜」字,今反后焉。
[327]左僖十五:且晋人戚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犹云「且晋人以戚忧重我,以天地要我」也。「戚忧」「天地」两双名,各为「以」之司词,而「以」字位其后焉。
[328]又成九: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诸排句犹云「以仁接事,以信守之,以忠成之,以敏行之」也。此种句法,亦最习见。
[329]论语卫灵公: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正与此同。
[330]又僖十五: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犹云「以朝入」「以夕死」也。余同。
[331]孟滕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履,妻辟纑以易之也。’——犹云「彼以身织之履妻辟之纑易之」也。「身织履」「妻辟纑」,两读而用如名者也。
[332]左隐三: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犹云「其将以何辞对」也。诸所引,皆「以」后司词之证。
[333]左传昭公十三年云: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杜注云:‘不共晋贡,以鲁故也。’倒文也,见「之」字篇。①

○1此指【7.1.4.3】节。

【7.3.7】两静字义可分者,参「以」字以联之。
[334]礼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安」「乐」两静字,参「以」字以联之,犹「安而乐」也。余同。见静字篇。①
[335]大戴礼曾子制言:富又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同上。所引「以」字,前后间有动字,而亦视同静字者,为其言已然之境也。
[336]礼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以」「而」两字互用之证,故用义必同也。
[337]荀子议兵: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从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道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诸用两静字,皆联以「以」字。
[338]韩送郑尚书序: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同上。
[339]晋语: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
[340]公庄二十四:戎众以无义。——曰「有谋」,曰「多识」,曰「无义」,皆可视同静字,故「以」字联之。

○1此指【4.2.6】节,彼处引例与此多有重复,并云:‘一用「而」,一用「以」,则「以」「而」两字可通用之明证。’但「而」是连字,这种用法的「以」是连字还是介字,马氏无说明。

【7.3.8】「以为」二字,或省「为」字,而单用「以」字者焉。
[341]左昭二十五: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以难」者,犹云「以为难」也。其所「以」者,即上文逐季氏也。释文曰:‘「郈孙以可」绝句,「劝」,劝公逐季氏也。’犹云「郈孙以逐季氏为可而劝之」也。「难」「可」两字皆静字而为表词者。又有以「以」字解作「谓」字者,文义虽同,而以释字法,则强合矣。
[342]齐策: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公,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犹云「皆以为美于徐公」也。「美」亦表词。
[343]史张释之列传: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344]又萧相国世家:高祖以萧何功最盛。——犹云「以绛侯周勃为何如人」也,「以萧何功为最盛」也。
[345]赵策: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犹云「以臣为为秦」也。所引皆含「为」字。此种句法,见于今文者盖寡。
【7.3.9】「以」字司「上」「下」「往」「来」与方向等字,皆以为推及之词。
[346]论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曰「以上」,曰「以下」所言不止「中人」也,由「中人」而推及于高乎「中人」者与降乎「中人」者也。
[347]左僖二十八:自今日以来,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
[348]孟公上:自有生民以来。
[349]左襄九: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
[350]史冯唐列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351]左定四: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
[352]史平准书: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诸引「以」字后缀以「上」「下」「往」「来」「内」「外」「南」诸字者,皆以推方其人、其地、其时也。①

○1「内」「外」二字原无,今补。原「南」字后有「北」,今删。

【7.3.10】「以」字司顿,冠于句首,或顿后联以「而」字者,最习见。
[353]史滑稽列传: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楚国堂堂之大」一顿,「以」字司之,冠于句首,文势一振。
[354]汉匈奴列传:曾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355]又: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带甲四十余万,然不取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
又,如是句法,习以「且以」「夫以」为冒起。
[356]孟公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
[357]史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一顿,文气更劲。
[358]史张陈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灭燕易矣。
[359]又淮阴侯列传: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回应矣。
[360]汉贾谊传: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361]韩答杨子书:夫以平昌之贤,其言一人固足信矣。况又与崔与李继至而交说邪? ——统观诸引句,「以」字冒起一顿,提振文势,最为得力,故史籍论事往往用之。
至「以」字冒起一顿后联以「而」字者,句法亦同。
[362]史蔺相如列传: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以秦之强」后联以「而」字,文气较为宛转耳。
[363]庄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我其杓之人邪!
[364]史张释之列传:今陛下以啬父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365]鲁语: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怨也。
[366]史刺客列传: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此种句法,经史所在皆是。
【7.3.11】「以」字用作别解,不在此例。
[367]列子周穆王云:宋人执而问其以。——注云:‘以,故也。’
[368]诗邶风旄丘云:何其处也?必有以也。
[369]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序云:有以也夫!——两用「以」字,亦解「故」也。
[370]论语为政云: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犹云「敬忠与劝」也。
[371]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否。——犹云「当克与否」也。
[372]左传襄公二十年:赋常隶之七章以卒。——犹云「赋七章与卒章」也。
至[373]易鼎云:得妾以其子。——言「与其子」也。
[374]又剥云:剥床以足。——言「及其足」也。
「以」代「与」字,已见同次篇。「以」代「及」字不无牵合,姑存之。

与字之用七之四
【7.4】「与」,介字也,凡以联名、代诸字之平列者。其与乎动字之功用者,则必先焉,见动字篇。①
【7.4.1】联名、代诸字平列者。
[375]论公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及「天道」两名平列,盖皆为夫子所可言者也,故以「与」字联之。
[376]论语子罕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利」「命」「仁」三者,皆夫子所「罕言」,故联以「与」字。
[377]左庄二十八: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有云下「嬖」字衍,当作「东关五」。盖东关五第二,见于汉书古今人表者也。故「梁五」及「东关五」皆为「外嬖」,皆所当「赂」者也,故联以「与」字。

① 【5.4.7】节在[五?621]解说中说:‘诸句转词以「与」字为介者,皆与起词同发一行者也,故位先动字。

【7.4.2】联与乎动字功用者。
[378]孟离下: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379]又: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380]又离上:的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所引「与」字之司词,或名字,或代字,而位皆先乎动字者,盖皆与乎动字之行也。
[381]庄德充符:使日夜无却而与物为春。
[382]燕策: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383]汉贾山传:人与之为役,家与之为雠。
[384]史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
[385]又平原君列传:约与食客门下二十八偕。
[386]又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387]又项羽本纪: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所引「与」字司词,或名字,或代字,皆先动字。凡动字有偕同之意,则必有与同者,故介以「与」字。曰「连和」,曰「偕」,曰「同列」,曰「同命」,皆有偕同之意。
动字前有互指代字者亦然。
[388]齐语: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人与人相畴,家与家相畴。世同居,少同游。
[389]汉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俱居」「相善」同上。
[390]韩上于相公书:故其文章言语,与事相侔。
[391]又权公墓碑:前后考第进士,及庭所策试士,踵相蹑为宰相达官,与公相先后。 ——凡引句内动字前有「相」「俱」诸互指代字者,皆有「与」字先之与。
【7.4.3】凡历数诸名、诸代字与顿、读之用如名者,可参用「及」字。「与」「及」两字互文也,见同次节。①
[392]孟梁上: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予」「女」代字,「及」以联之。
[393]汉食货志: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394]韩复上宰相书: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
[395]又: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任未任者。
[396]史叔孙通列传: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三顿。以「及」「与」两字联之。
[397]韩原性: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398]左昭元: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
[399]史六国年表序:此与以耳食无异。
[400]汉贾谊传:太子之道,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
[401]论子罕: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402]韩上郑留守启:及见诸从事说,则与小人所望信者少似乖戾。——所引顿、读,有联以「及」字者,有联以「与」字者,可与同次节参观。

○1此指【3.4.6】

【7.4.4】句法有两者相较,则以所与者为此。
[403]史李斯列传: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404]又淮阴侯列传: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与,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两引「与」字,皆以联相比与。
[405]秦策:夫取三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与,孰利?——「与」字以联两比之事 。「孰利」者,两者之中何为利也。
[406]秦策:今日韩魏孰与始强?——犹言「与始孰强」也。详询问代字矣。
[407]汉书高帝纪云: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同一句法。
[408]吕氏春秋贵直篇: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此以「与」字为比者。
即[409]论语微子云: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410]礼大学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411]汉书刘韵传云: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412]庄子大宗师云: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413]孟子万章上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414]韩文对禹问云: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诸引句法皆同。①
惟[415]左传闵元年云: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两句倒置。
[416]汉书司马迁传云: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此比词之所以联以「与」字也。有云「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绝句,以「与」字解作「谓」字,犹云「不谓我能死节」也,盖未知「比」字之义耳。

○1[408]至[414]诸例中「与」与「与其」皆连字,参【8.4.4】节。

【7.4.5】「与」司「谁」「何」两代字,后所司者常也。
[417]汉贾谊传:陛下虽贤,谁与领此?
[418]又东方朔传: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419]孟滕下:王谁与为善?——所谓「谁与」「何与」者,即「与谁」「与何」也。「孰与」二字,不在此例。「孰与」二字所司见上。①
司「所」字则必后焉。
[420]论乡党:揖所与立。——「与」司「所」字而位于其后。
[421]孟离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422]史淮阴侯列传: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423]汉霍光传: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绘,赏赐所与游戏者。
[424]韩柳子厚墓志: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引句内「所与」二字,皆司者后于所司。
后于名字者不常。「与」司名字而倒置者,必间「之」字,已见「之」字节矣。②
[425]庄庚桑楚: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犹云「与拥肿居」也。
[426]韩上宰相书:麋鹿之与处,猨狖之与居。
[427]左昭十五: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428]越语:王孙子,昔吾先君,固周室之不成子也,故滨于东海之陂,鼋龟鱼鳖之与处,而蛙黾之与同渚。——所引句法同上,皆间「之」字。其不间者,则惟
[429]论语微子云: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言「吾非与斯人之徒而与谁」也。「与」外动字也。

○1此句费解,应云:「孰与」用例见上。
○2参【7.1.4.3】节。彼处之[106][107]例与此处之[428][426]例重出。

【7.4.6】「与」先动字,其所司有蒙前文而不书者。
[430]孟万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犹云「晋平公弗与亥唐共天位」也。「亥唐」在前,故隐而不书。
[431]汉陆贾传:留与饮数月。
[432]又霍光传: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433]史李斯列传:乃召高与谋事。
[434]汉韩延寿传: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诸引句内「与」字司词皆在前文,故含而不书。
【7.4.7】「与」字于助动后,无司词者常也。
[435]论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与共学」者,言「可与之共学」也,「之」者,以指可与共学之人,下同。「可」,助动也。此等句法,动字往往解为受动。
[436]又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言「可与赐论诗矣」,「赐」司词而为起词。故「可」「言」诸动字皆可视同受动。①有谓
[437]礼中庸云:可与入德矣。
[438]论语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439]易系辞云: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440]史记袁盎列传云:妾主岂可与同坐哉!——诸「与」字作「以」字解。而引
[441]史记货殖传云: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
[442]汉书扬雄传云: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与为朋。
——诸句,以「与」「以」两字互文为证。不知古人用字不苟,其异用者正各有其义耳。况助动后,「与」字实有本解。如
[443]汉书陆贾传云:越中无足与语。——若云「无足以语」,则不词矣。
书籍中「与」字往往有不可解之处,释词所拟之解,颇可释疑,然不敢据为定论也。

○1【5.8.1】节说:‘「可」「足」两助动字后,所续其它动字,概有受动之解。’此处则不但「可」字,连「言」等动字亦可视同受动。两说相较,前者为胜,后者疑有误。
为字之用七之五
【7.5】「为」,介字,以联字也,解「因」也,「助」也。又凡心向其人曰「为」。要之,凡行动所以有者曰「为」,故「为」必先乎动字。而「为」为动字,解「作为」也;「为」为连字,解「因为」也,皆与此异。
【7.5.1】「为」字司名者其常。
[444]孟离上:故为渊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獭」之所以「驱鱼」者,「为渊」也,故「为渊」者,乃「獭」之所以「驱鱼」也。「为」与司词先乎「驱」字者,此也。
[445]又告上:乡为身死而有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六「为」字司词皆先动字,而「为之」之「为」,动字也。
[446]庄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447]秦策: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448]又:今臣之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不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抒也。
[449]汉陆贾传:为天下与利除害。
[450]史淮阴侯列传: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451]公隐元: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452]庄知北游:夫道窅然难方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453]韩谏佛骨表: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诸引句,「为」之司词皆先动字。
然[454]孟子告子下云: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
[455]又万章下云: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诸「为」字之司词,皆以煞句,而后无动字者,则以皆为句之表词也。①故「为肉」者,乃不知者妄度孔子所为不税冕而行与。他句同此。

○1这一句的意思是:前各例的「为……」位于动字之前,是动字的修饰语,后二例的「为……」后面没有动字,因此不是动字节的修饰语,而是句子的表词。

【7.5.2】司代字,则「之」字居多。
[456]孟滕下:汤使亳众往为之耕。——「为之耕」者,「为葛耕」也。
[457]又离上:况于为之强战?
[458]论先进: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459]史淮阴侯列传: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
[460]韩上留守郑相公书:为其长者,安得不小致为之之意乎?——所引「为之强战」,「为之聚敛」,「为之尽力」,「为之之意」皆介字也。至「为之禽」者,犹云「为所禽」也,不在此例,见代字篇。①
[461]庄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是」代字,「为」字所司。其它代字之所司者,详代字篇。②

○1代字篇内只有【2.2.5.3】节论及「为之……」的格式,但「之」字皆名字,与此异。马氏说「之」居偏次。惟【5.3.2】节论受动字,曾引[329]例,与此处[459]例相同。马氏误记为代字篇。
○2代字篇无专门讨论「为」司其它代字的文字,只有【2.2.9】节谈到「为」司「自」字。

【7.5.3】司「所」字必后之。
[462]史大宛列传:所为来诛首恶者母寡,母寡头已至。——「为」司「所」字而后焉。
[463]又周昌列传: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却邪?
[464]又项羽本纪:谕以所为起大事。
[465]又萧相国世家: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
[466]汉司马迁传:诗三百篇,大氏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四「所为」同上。
【7.5.4】司询问代字亦然,且可拆置焉。
[467]论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468]公隐元: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469]论先进: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470]史淮阴侯列传: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曰「谁为」,曰「曷为」,曰「奚为」,曰「何为」,皆「为」字后于询问代字也。
[471]史张陈列传: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洿王为乎?——言「乃何为洿王乎」也。「为」「何」字,先后拆置。
[472]又汲郑列传: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言「乃为何取高皇帝约束而纷更之」也。
至[473]孟子万章上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474]又滕文公下云:恶用是鶃鶃者为哉?
[475]庄子逍遥游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76]楚辞渔父篇云: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477]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78]又昭公十三年云: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诸句内「何」「为」两字或首尾拆置,或间以「以」字。然「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①今皆解作介字亦通,②至因所解而音韵有别者,皆后人为之。孰是孰非,未有确证。

○1此指【2.4.3.4】节。
○2杨云:庄子云‘予无所用天下为’,并无「何」字在句中,此知马氏所引史记庄子孟子楚辞之「为」皆助字,与「何」字不相关连,其非介字明矣。左传二「为」字皆是动字,非介字。

【7.5.5】先乎动字,其所司可蒙前文而不书。
[479]史张释之列传: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皆为轻重」者,言「皆为一倾之故而有轻重」也。「一倾」在前文,故「为」字后不重言而上蒙焉。
[480]又孟荀列传:自如淳于髠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冲,高门大屋,尊宠之。
[481]汉匡衡传:臣匡见大赦之后,奸邪不为衰止。
[482]庄养生主: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83]秦策: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484]韩王公神道碑:公独省问,为计度论议,直其冤。
[485]史李将军列传:无老壮,皆为垂涕。
[486]韩薛君墓志铭;军帅武人,君为作书奏,读不识句,传一幕以为笑,不为变。——诸引动字前「为」字,其司词皆蒙前文而不书也。
古籍中「为」字有难解者,释词诸书,只疏解其句义耳,而「为」字之真解未得。如是句法,既非数觏,故不列焉。
由用微自诸字七之六
【7.6】由、用、微、自诸字。
【7.6.1】由,尔雅云:‘「从」「自」也。’介字。司名字与「是」「此」诸代字,如常;司「所」「何」诸字,则后焉。
[487]左僖四:贼由大子。
[488]孟公上:礼义由贤出。——此司名者。
[489]孟告上: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
[490]史张释之列传:文帝由是奇释之。
[491]左僖二十四:请由此亡。——此司「是」「此」诸字,常例也。
[492]史三王世家赞: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
[493]孟梁上:何由知吾可也?——此司「所」「何」诸字而后之者。
「由」之司词,有隐寓者。
[494]汉文帝纪: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
[495]又刑法志: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犹云「上无所从闻过失」也,「道无所从至」也。「繇」通「由」,并训「从」。
【7.6.2】用,广韵云:‘「以」也。’介字,司名字不常。司「是」「此」「何」诸字,则后焉。先动字,则司词可省。
[496]史酷吏列传:用廉为令史。
[497]韩郑公神道碑:公之为司马,用宽廉平正得吏士心。
——「用」「以」也。所司皆静字而名用者,司名字罕见,否与名字无异矣。
[498]汉杨恽传:不意当复用此为几议也。
[499]论公冶:怨是用希。
[500]左成十三: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501]又:是用宣之。
[502]又:斯是用痛心疾首。
[503]书大禹谟:兹用不犯有司。
[504]史越世家: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此「用」字之司「是」「此」诸字而位于后者。②
[505]后汉邓晨传:何用用非仆邪?——此司「何」字者。
[506]左僖二十六:我敝邑用不敢保聚。
[507]周语: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
[508]史封禅书:是以即事用希。——所引「用」字,即「用是」也,不言「是」者,蒙上文也。
[509]史诸侯年表序:帮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用」司散动字,与「以」字同,此避重耳。

○1此句弗解,疑「司名字罕见否」六字为衍文。
○2[498]「用」位于「此」前,[504]「用」位于「是」前。

【7.6.3】微,非也,介字,惟司名字,置句前则为假设之辞职。
微。
[510]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酰鸡与!微夫子之发吾履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微夫子」者,「非夫子」也。
[511]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马注云:①‘「微」,「无」也。’未确。
[512]汉赵充国传:微将军,谁不乐此者?——如云「无将军」,则失之矣。
[513]史李斯列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514]韩答崔立之书: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
[515]又伯夷颂: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516]左哀十六:微二子者,楚不国矣。——所引「微」字,皆可代以「非」字,且皆冠于句首,以为假设之辞。
非。
[517]书大禹谟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
[518]左传僖公四年云:君非姬,居不安。
舍。
[519]孟子公孙丑下云:舍我其谁也?——「非」「舍」两字,与「微」字同意,亦可视同介字。②

○1「马」谓马融。
○2本节例句中的「微」「非」「舍」都应认为动字,马氏定为介字无充分理由。

【7.6.4】自,尔雅释诂云:‘「由」,「从」,「自」也。’介字,司名字,司代字,有倒置者,有合「于」「至」诸字者,①要皆与用为连字者异。
[520]诗关雎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自北」者,言「化」所自来也。
[521]庄德充符:自其异者礼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两「自」字,皆言同异之由,两读用如名。
[522]庄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以上司名、代诸字,皆先于所司,常例也。
[523]左隐三: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524]史冯唐列传:父老何自为郎?
[525]又留侯世家: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此司「所」「何」两字,而位于后者。
至[526]左传成十三年云:康公,我之自出。——言「康公出自我家」也。康公,晋甥也。倒置者,「之」字间之也。
[527]韩上于相公书:自幕府至邓之北境,凡五百余里。自庚子至甲辰,凡五日。
[528]礼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529]左昭四: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
[530]韩许国公神道碑:自是讫公之朝京师,廿有一年,莫敢有欢呶叫号于城郭者。
[531]史礼书: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所引「自」字后曰「至」,曰「以至于」,曰「至于」,曰「讫」,曰「下至」,诸字同一句法,皆自此以往历叙之辞。
[532]韩赠崔复州序:趋走之吏,自长史司马已下数十人。
[533]汉贾谊传: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所引「自」后承以「已下」「以上」,与前引「自此以往」又一句法,皆原始而统括之辞。
至[534]韩文答刘正夫书云: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自于」二字连用,亦训「从」也,「由」也。

○1应云:‘有与「至」「至于」「讫」等字合用者。

【7.6.5】总之,介字用法与外动字大较相似,故外动字有用如介字者;反是,而介字用如动字者,亦有之。
[535]史张释之列传: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从」,本动字也。曰「从旁」,则以联「旁」与「代」之实字矣。故「从」字用如介字。
[536]又: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从桥下」,则以联「桥」与「走」之实字也。
[537]史高帝本纪: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从此」者,「自此」也。
[538]史大宛列传: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极」,亦动字也。曰「极望」,则以联「望」与「蒲」「苜」矣,谓为介字,亦无不可。
[539]汉高帝纪:前有大蛇当径。——「当」,动字,今联「蛇」「径」两字。
[540]易系辞云:易之与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541]史记项羽本纪云:当是时,楚兵冠诸侯。——两「当」字,皆用如介字。
史籍中以动字用如介字者,所在而有,学者可自得之。至介字用如动字者,说见下卷「而」字章内。
虚字卷之八
连字总论
【8.0】凡虚字用以提承推转字句者,曰连字。
故连字界说,明分是宗:曰提起,曰承接,曰转捩,曰推展。四宗连字,其不为义而有当虚字之称者盖寡。盖皆假借动字、状字以为用。
提起连字
【8.1】连字用以劈头提起者本无定字,而塾师往往以「夫」「今」「且」「盖」四字为提起发端之辞,今姑仍之。
【8.1.1】尔雅郭叙:‘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发语辞,亦指示语。’孝经谏诤章注疏云:‘「夫」,发言之端。’刘瓛云:‘「夫」犹「凡」也。’ ①而「凡」亦代字。然则古人以「夫」字为发语之词者,亦非定论。总之,夫字以冠句首者,皆以顶承上文,重立新义,故以「夫」字特为说明。是则「夫」字仍为指示代字,而非徒为发语之虚字也。
[1]孟离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2]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两「夫」字,皆顶承上文,重推一义,而以「夫」字特为揭明耳。
[3]左隐四: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弒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连用三「夫」字,皆顶承上文,特指其人其事以为推论耳。故「夫」字必用于论事之文者,此也。
[4]史汲郑列传: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
[5]又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6]又张陈列传: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
[7]又屈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8]史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9]礼中庸: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以上所引「夫」字,或冠顿,或冠名,或冠句读,皆以特指其人其事而为更立一义之地耳。
○1章云:注本作‘经称「夫」有六焉,盖发言之端也。’马氏盖引助字辨略者。今案:章引全句,是也,作「注」则非,应云「邢疏」。刘瓛,南齐人,南齐书有传,云:‘儒学冠于当时。’

【8.1.2】今,状字也。文中往往先叙他事,而后说到本题,则用「今」字。是「今」字非以别时也,乃以指见论之事耳。「今」字助以「也」字者,亦习见焉。
今。
[10]孟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上言汤征葛,今说到本题齐伐燕,故以「今」字冠之。
[11]又滕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上言人皆可为舜,今说到治滕亦然。
[12]左文十八: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庶几免于戾乎!
[13]又成二: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14]又: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
[15]史淮阴侯列传: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16]齐策: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氏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梁近。今齐将近矣。
[17]史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诸引「今」字,皆承上文而拍到本题也。国策说士,条陈利害,反复譬喻,后落到本旨,则用「今」字以起句。更有如所引齐策之连用「今」字以取势者。
今也。
[18]孟梁下:今也不然。——上引古事,落到今时,「今」字后助以「以」字,则辞较为急切。
[19]又离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助「也」字,文势一顿,有疑讶之辞。
[20]又离下: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今也」同上。
至[21]孟子告子上云: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2]庄子寓言云: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两节皆以「向」「今」两字对待,则言时矣。「乡」「向」同。

【8.1.3】且字冠于句首者,紧顶上文,再进一层也。亦有助以「也」字者。「且」字在句读中者,不一其义,而非连字也。
「且」在句首为连字。
[23]孟公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顶上文以齐易王之可惑,即文王有德之久而论,犹尚如此云云,故「且」字更进一层,以明所惑之是。
[24]论季氏:且尔言过矣。——上责二子当谏,下将责二子居位不去,不得辞其责,故以「且」字进说也。
[25]又微子: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26]齐策: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27]庄人间世: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
[28]又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梦者乎?——诸「且」字之在句首,皆顶接前文,更进一层说。
「且也」在句首。
[29]庄子大宗师云: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
[30]又人间世: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两云「且也」,义与单用「且」字无别。
「且」字雑句出中者,为义不一,在皆状字也,今附志焉。
[31]汉冯唐世传:丞相御史两将军,皆以为民方收敛时,未可多发,万人屯守之且足。
[32]后汉冯鲂传:襃等闻帝至,皆自鬄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曰「且足」,曰「且赦」,幷是「聊且」「姑且」之辞。
[33]孟梁上:且人恶之。
[34]又公下:然且至。
[35]又:管仲且犹不可召。
[36]后汉孔融传: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刑。——诸「且」字,皆「且犹」之解。
[37]史秦本纪:宾客羣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立。
[38]又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9]汉杜钦传: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诸「且」字,犹云「将且」也。
[40]齐策: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
[41]韩与柳中丞书:环寇之师,殆且十万。——两「且」字,「几且」也。
[42]诗邶风:终风且曀。
两「且」连用。
[43]汉郊祀志:黄帝且战且学僊。
[44]又鼌错传:险道倾仄,且驰且射。
[45]又李陵传:陵且战且引南。
[46]水经注:且田且漕。——诸「且」字,「又且」也。凡两「且」字,皆两务之词,言方且如此,又复如彼。释词引
[47]公隐元: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48]又隐三: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
[49]燕策:燕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谓三「且」字皆借也,若也,假设之辞,不知所引三节,「如」「使」「苟」三字,各有假设之辞,不必以「且」字为解。三「且」字皆承上文而另申一义之连字也。古人用字,各有各义,不可牵混。且假设之词,有不必书明而辞气已隐寓者。如释词引[50]吕氏春秋知士篇剂貌辨答宣王曰: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涿视,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泫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
[51]又去尤篇曰: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君曰:‘不若以组,凡甲之所以为固者,以满窍也。今窍满矣,而任力者半耳。且组则不然,窍满则尽任力矣。’——两节,谓「且静郭君」云者,齐策「且」作「若」,而「且组则不然」者,亦与「若」同义。不知「且静郭君」一句,原是假设之事,而「且组则不然」者,申明事理,并无假设之意,何以强解为哉?且假设之辞气,有时隐寓于句读,而不必明言者。
至「且」字在句读中,实无义之可解者,经史所罕见,而亦时雑出于诸子之书。
【8.1.4】盖字,孝经天子章正义云:‘辜较之辞。’刘炫云:‘辜较,犹梗概。略陈如此,未能究竟也。’①刘瓛云:‘不终尽之辞。’然则「盖」字用为状字者多,而用若提起连字冠于句首者,实罕见也。
「盖」用于句首。
[52]汉高帝纪: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此以「盖」字提起者。然细玩此诏全文乃知高帝胸中,先有治天下必与贤人共之之意,故以古为证,而以「盖」字起之。是「盖」字仍有「大率」「辜较」之义,而非徒以发语也明矣。
[53]又董仲舒传天人策第二起动:盖闻虞舜之时。
[54]第三起云: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两策之起以「盖」字者,②与求贤诏「盖」字。③
史记习用以传疑,如
[55]大宛列传云: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
[56]货殖列传云: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试矣。
[57]老庄列传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58]封禅书云: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
[59]外戚世家云: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此盖上文所言诸事,不可根究,故每云「盖」以疑之。此即辜较之意也。
「盖」字有用于句中者。
[60]史周本纪云:西伯盖即位五十年。
[61]又伯夷列传云: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62]又平原君列传云: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诸「盖」字虽在句中,义与前同,仍不外辜较梗概不定之意。
○1章云:此两句见助字辨略,马氏误为刘炫语。 今案:文通此处全引助字辨略,而助字辨略引文有误。正义原文为:‘案孔传云:“「盖」者辜较之辞。”刘炫云:“辜较,犹梗概也……”刘瓛云:“「盖」者,不终尽之辞……。”皇侃云:“略陈如此,未能究竟”是也。’
○2章云:二语皆为武帝策问起语,非天人策起语也。
○3「盖」字下疑夺「同」字。
【8.1.5】至「夫」字合「今」字曰今夫,合「且」字曰且夫者,皆各循本义,并无别解也。
今夫。
[63]礼中庸云:今夫天∣今夫地∣今夫山∣今夫水。——承上文浑说,而「今」则分提四项也,「夫」指分提之物也。
[64]汉书邹阳传狱中上书云: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逄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此节以「今夫」起者,「今」说到本人塞士,「夫」指之,有激昂慷慨之气。
故[65]韩文柳子厚墓志铭有云: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段文气,与前节相同。统观所引,「今」「夫」两字,皆各循本义。
且夫。
[66]汉书鼌错传言边务书云: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埶,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所云「且夫」者,「且」字顶上文而更进一层也,「夫」则重指其事耳。
[67]庄子逍遥游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8]魏策云: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在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69]汉书匈奴传云: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壑而不悔也。——所引诸节,以「且夫」两字起者,皆各具本义。而有此一提,文气亦为一振。
是则「夫」「今」「且」「盖」四字,古未有以为发端之辞者。惟以顶承上文而弁于句读耳。惟然,而名为提起连字也可。不然,与承接连字何异?
承接连字八之二
【8.2】承接连字者,所以承接上下之文,而概施于句读之中也。承接连字,惟「而」「则」两字,经籍中最习见。经生家以「而」「则」两字之别,惟在文气之缓急。上下文气缓者,连以「而」字,急则连以「则」字。盖第味乎「而」「则」之音韵,故为此浮泛之说耳。虽然,两字之为用甚广,故分疏于下。

【8.2.1】而字之为连字,不惟用以承接,而用为推转者亦习见焉。然此皆上下文义为之。不知「而」字不变之例,惟用以为动、静诸字之过递耳,是犹「与」「及」等字之用以联名、代诸字也。
【8.2.1.1】「而」字用以过递动字者。
前后两动字,中间「而」字以连之。①此种句法,有自三字以至七八字,数十字者,爰分引之。
三字句。
[70]庄逍遥游:怒而飞。——「怒」「飞」两动字,中间「而」字,以明「怒」「飞」两事先后过递之情。
[71]又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
[72]楚策:骥于是俛而喷,伸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所引句中,「而」字皆参两动字间。
至上下两动字一反一正而成为四字者。如:
[73]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4]又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75]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云: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荣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此种句法,经传有不胜引者。
又前后动字,其第二动字有「之」字为止词者,中参「而」字,亦成四字。如:
[76]孟子公孙丑下云:环而攻之∣委而去之。
[77]又万章上云:予既烹而食之。
以及第一动字为有形迹可见者,后承其它动字,率以「而」字联之,可成为四字者。如
[78]孟子离娄下云:又顾而之他∣仰而思之。
[79]又梁惠王上:反而求之。
[80]韩文张中丞传后叙: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81]论语微子云: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82]左传隐五年云: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飮至,以数军实。——诸句皆详于动字相承篇矣。
[83]汉书陆贾传云:陛下安得而有之?
[84]又匈奴传云:其世传不可得而次。
[85]孟子万章上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86]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诸句助动「得」字后直承散动,往往间以「而」字,亦变例也。②动字相承篇内未载,今补志焉。
至五字句最古,今则古文家用成滥觞矣。
[87]论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质直」者,名字与其表词也。而「好义」「察言」「观色」三者,皆动字偕其止词也。中参「而」字,其法不板。
[88]孟尽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截皆动字与其止词也。
[89]庄胠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工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川竭」者,起词与其坐动也。「谷虚」「丘夷」「渊实」同,中参「而」字,句法有蝉联之势。
[90]史自序: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91]又: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92]又: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93]汉贾谊传: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埶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
[94]韩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95]又文畅师序: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
[96]又盘谷序:粉白黛縁者,列屋而闲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以上所引,五字之变尽之矣。
至后人为之,类皆以静字塞之,文气弱矣,见下。
六字句,有上截三字,下截两字,中间「而」字者,亦有上两下三者。
[97]孟离上: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旷安宅」者,外动与其止词也,此上截三字。「弗居」者,即「弗居安宅」也,下截两字。中间「而」字,此动字相承例也。
[98]史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99]庄齐物论: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此皆上截两字而下截三字,皆各为一读,故「而」字连之,以明其相因之理。
[100]韩上李侍郎书:惟是鄙钝,不通晓于时事,学成而道益穷,年高而智益困。
[101]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02]又: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103]又燕喜亭记: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
——所引皆六字句,可见一斑矣。
七字句法不一。
[104]孟离上: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在求诸难。——此上下两截各为三字,中间「而」字,最习见也。
[105]又: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106]史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在知荣辱。
[107]庄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在大盗起。
[108]史李斯列传:今弃击瓮叩*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109]汉贾谊传: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110]又吾丘寿王传:安居则以制猛兽而备非常,有事则以设守卫而施行阵。
[111]韩答李翊书: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112]又与孟尚书书: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
——所引七字句,皆上下截各三字者。
[113]史淮阴侯列传: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114]齐策:淳于髠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
——两引皆上截四字,下截两字,中间「而」字以为句者。同为七字句,而与前引异焉。
至八字句,则冗长而不习于用。
[115]汉扬雄传: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此八字句,实同五字,以「欲谈者」「欲行者」可另为一读也。
至[116]韩文进学解云: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四句虽皆八字,然间以「虽」字,转以「而」字,一推一转,句法不板。
九字句。
[117]前汉书吾丘寿王传云: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则为九字。然上下开阖,故不见冗。
过此以往,十余字者往往有之,然总以自为转折为主。如:
[118]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也。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所忽者也。——此段「而」字七见,互为呼应。首两「而」字,乃五字句法。其三「而」字「而况」云者,乃自段首「且夫」起直贯至「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句止,「而」字横担前后四十八字。其四「而」字,则上下两截各六字,「而」字连之。其五「而」字,上截九字,下截十二字,中间「而」字以转焉。其六其七两「而」字亦然,要皆以为上下截诸动字之过递也。故录此段,以见「而」字用法之不穷。
○1此处云‘前后两动字’,但引例中颇有静字,如[74][75]皆是。又,所谓‘两动字’,多连带起词、止词、状语计入句法字数。
○2‘「得」后直承散动,往往间以「而」字’,这种情况并不都是四字句,如[84]的「得而次」,[85]的「得而臣」「得而子」,[86]的「得而相」,皆只三字。

【8.2.1.2】「而」字用以过递动、静诸字者。
诸静字附名而有浅深对待之别者,概参「而」字。「以」「且」两字,亦间用焉,已详静字篇矣。其或动、静两种字先后参用,而义有相关者,亦以「而」字为过递焉。
[119]礼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淡」「厌」「简」「文」「温」「理」六静字,三耦,各为对待,以肖君子之道,故参以「而」字,以明其相关之义。
[120]论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21]左桓元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122]公隐元: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123]左庄四: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
[124]汉疏广传: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25]韩进学解: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126]又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所引「而」字,皆参上下两静字以为过递者。至如[127]又盘谷序有云:泉甘而土肥∣宅幽而势阻∣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四句,首两句静字后于民,后两句则静先焉,中以「而」字联之者,凡以为静字也。
[128]贾谊过秦论云: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三句,首句上下截皆为静字,中一句上截静字,下截动字,第三句则皆动字矣。他本第三句无「而」字。①
[129]韩答窦秀才书: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
[130]又: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
[131]又与于襄阳书:侧闻合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
[132]又答胡生书:志深而喻切,因事以陈辞。古之作者,正如是尔。
[133]又与陆员外书:地薄而赋多。
[134]又:文丽而思深。
[135]又:强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
[136]又: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
[137]史赵世家: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所引皆五字句,上下截静字附名字者居多,其雑用动字者亦有焉。
[138]礼中庸: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139]论公冶:久而敬之。
[140]又:敏而好学。
[141]左隐三: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142]又襄二十九: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
[143]孟梁上:不远千里而来。
[144]韩原道: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145]又: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上引诸句,皆一静一动,而以「而」字为转折者。可知动、静两类字,古人于遣词造句,视同一律,并无偏重也。
至[146]论语为政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47]又子罕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148]史记自序云: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诸句内如「十有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又「二十」,皆滋静也。下连「而」字者,则以未经言明所数之岁耳,不在此例。
且凡言时之字,无论为名字、代字、静字,皆可视同状字,②其例详下。
○1章云:史记汉书均无「而」字,此依文选。
○2此「状字」实已越出字类范围,而与今「状语」相当矣。
【8.2.1.3】不特此也,「而」字亦可用为状字与动、静诸字之过递者。
状字原以肖动、静之貌,与静字无别。古人于静字、状字,统以静字名之。今以两者为用不一,故特别焉。
[149]孟万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攸然」,状字,所以肖将逝之容。下接「而」字,以连「逝」字者,则「攸然」非「逝」时之容,乃「逝」前之容也。
[150]又: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如是,「常常」两字,不直状「见」字,盖犹云「欲见之常常」也。「源源而来」者,犹云「故其来之源源」也。夫然,
[151]庄知北游: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152]史匈奴列传: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
[153]礼中庸: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54]论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
[155]庄德充符: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156]史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
[157]韩通解:若然者,天下之人,促促然而争,循循然而佞,浑浑然而偷,其何惧而不为哉!——所引句内,状字后以「而」字承之者,明其与下截诸动字判为两事也①。
至[158]礼大学云:见君子而后厌然。——「厌然」者,「见君子」后之容也。
凡状字言时者,与非状字而亦记时者,皆可自为上截而以「而」字承之也。
[159]左隐元: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言时,状字也,今为上截,后以「而」字承之。
[160]史记管晏列传云:已而事齐公子小白。
[161]又云:既而归,其妻请去。
[162]汉书贾谊传云:今而有过,帝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灭之可也。
[163]公羊襄二十九年云: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164]又桓公二年云: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165]汉书班婕妤传云:始为少使,蛾而大幸。——师克云:‘「蛾」与「俄」通。’所谓「既」「已」「今」「迮」「俄」者,皆言时状字也,今皆自为上截,而以「而」字承之。
[166]孟滕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167]又:一朝而获十禽。——「终日」「一朝」,皆名字也。今记时,则自为上截止频率而接以「而」字矣。
故「[168]鲁语云:士朝受业,昼而贯通,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朝」「昼」「夕」「夜」,皆名字之记时者,今用如状字。
[169]汉赵充国传: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
[170]燕策: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
[171]史大宛列传: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
[172]又刺客列传:其后百六十有七年而吴有专诸之事。
[173]汉贾谊列传: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174]又: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175]赵策: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176]庄徐无鬼:三年而国人称之。——曰「不二三岁」,曰「一日」,曰「岁余」,曰「百六十有七年」,曰「此时」,曰「当是时」,曰「今日」,曰「三年」,皆滋静附名字而记时者也。②故前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等句,惟言数而不言年岁,其实皆此例也。至如[177]孟子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然」,状字一顿,指上文,「而」字转下,故当分读,详后。
[178]庄子德充符云: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且」亦状字,「且」后接以「而」字,与「然而」两字同例,然不数觏。「然」「且」两字皆状字,虽不记时,亦可自为上截,而以「而」字转接,有如是者。
○1马氏强调「而」之前后两项‘判为两事’,意在表明前者不状后者。实则不然,所引诸例「而」前成分多可视为「而」后成分之状语。
○2「岁余」「此时」「当是时」「今日」等非‘滋静附名字’。
【8.2.1.4】又可用为介字与动、静诸字之过递者,①惟不常耳。介字除「之」字外,其本义皆用如动字,「与」「以」等字是也。
[179]论语为政云:视其所以。
[180]又先进云:则何以哉?
[181]又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182]易系辞云: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所引「以」字皆作「用」字解,所引「与」字可作受动观。
故「以」「与」两字,用为动字,与本义无异。惟「之」字之为动字,则解「往」也,「至」也,与本义远矣。又「用」「由」等字,介、动两用者,往往而有。夫然,介字既可视同动字,则以「而」字为过递者,非连介字也,连动字也明矣。
[183]周语: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怨也。——「歜之家」,「以」字之司词也。下连「而」字,则意进一层。犹云「以歜之家世如此,而家主犹自纺绩,惧干季孙怨」也。凡以「以」字为上截,而后连以「而」字者,皆应重读。重读,则含有动字之意。
[184]庄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问,我其杓之人耶!
[185]史张释之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186]汉东方朔传:欲以匹夫徒走之人而超九卿之右,非所以重国家而尊社稷也。
[187]史游侠列传: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188]史刺客列传: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189]韩策:且夫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190]史屈原列传: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七引「以」字,莫不接以「而」字者,皆先将上截顿足,为「而」字跌进一层地步。夫顿足上截,则「以」字司词外,必有若动静等字含而未申者之余音矣。学者可玩索而得之也。
其余介字之为上截者,盖不数觏。
[191]魏策:此三子者,皆布文献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与臣」两字,介字与其司词也。
[192]庄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193]又: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幷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将为」云云者,「为」介字也,后「盗」字其司词也。又「并与」云云者,「与」介字,「法」字其司词。后皆连以「而」字。其以「为」「与」两介之司词为上截者,亦以为顿足后跌进一层地步。犹云「将为如是善盗之盗而为守备」云,又犹云「所盗者不惟其国,并与其治国最圣最知之善法而一切盗之」也。
○1此所云‘介字’包括其司词,犹之所云‘动、静诸字’包括止词、状语等。

【8.2.1.5】若「而」字之前若后惟有名字者,则其名必假为动、静字矣。不然,则含有动、静之字者也。不然,则用若状字者也。
名字用若动、静字。
[194]史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虎」「冠」本皆名字,今「虎」用如静字,而「冠」用如动字,故以「而」字参焉。
[195]左襄十四: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狐裘」「羔袖」两名字,今假为静字。
[196]庄列御寇:古之人,天而不人。——「天」「人」两字,皆假为静字。
[197]左成九:南冠而絷者谁也?——「南冠」者,「冠南方之冠」也,用如动字。
[198]又僖十五:臣而不臣,行将焉入?——两「臣」字假为静字。①
[199]汉枚乘传: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在度之,至丈必过。——「铢」「寸」两字重言者,每之也。每之者,则皆用如动字矣。②然则凡名字之用为动、静字者,亦动、静字也,「而」字参之。
[200]孟公上: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人役」「弓人」「矢人」三名也,而自为上截者,盖上截当重读,犹云「既为人役而耻为人役」云云,故「人役」「弓人」「矢人」虽自为上截,而其意含有动字者也。
[201]又梁上: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贤者」,静字而成为名字也。③犹云「惟贤者也而后能乐此」也。至如
[202]礼大学: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203]又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04]论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5]又述而: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206]庄德充符: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207]史大宛列传: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马善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泼使矣,为外国笑。
[208]又李斯列传:父而赐子死,安用复请?
[209]左隐十一: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所引诸名字,若「人」,若「君子」,若「小人」,若「君」,若「子」,若「小国」,若「父」,若「王室」,各为上截,皆当重顿,则下接「而」字,神情跃然矣。有谓
[210]左襄二十九: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
[211]又昭二十六: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先君」与「陈氏」,皆自为上截,所接「而」字当作「若」字解,且以本文比,则襄公二十九年一节,其前文有‘先君若有知也’一句,昭公二十六年一节上文‘后世若少惰’,接云‘陈氏而不亡’。是「而」「若」两字互用之明证。夫「而」字解如「若」字之义亦通,然将两上截重读,接以「而」字,其虚神仍在。如云‘且先君虽死而或有知也’,又如云‘陈氏之为陈氏,至后日而仍夫亡也’,是将余味曲包之字补出,则「而」字仍不失为动、静诸字之过递也。而况「若」「而」句者,经史往往而有。如执以「而」「若」两字互用为解,遇有「而」字而无「若」字处者,又将何以自解也?④
[212]论语述而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必将「富」字重顿,而云「富之为富而可求也」,则下句「虽」字已跃然矣。
[213]左传宣公十二年云: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犹云「且为一国之君而逃臣」云,如是上截顿足,则下截跌进更有力。若惟「君若逃臣」云云者,则无余音矣。
[214]孟子万章上云: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此句重在「匹夫」,故当重读。犹云「以匹夫之绝无凭借而能有天下者,则其德必若舜禹」云云。
名字用若状字。
[215]孟万上: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一言「南面」,两言「北面」,各为上截,承以「而」字者,皆记处也,与状字同功。
[216]又: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微服」者,记容也,亦状字也。至如:
[217]孟子公孙丑下云: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曰「千里」者,记所经之地。曰「三宿」者,记所历之时,皆状字也。
[218]又离娄下云:君子之泽,五世而后仁,小之之泽,五世而斩。
[219]论语子路云: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曰「五世」,曰「世」,皆记时也。
[220]公羊文公十二年云: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曰「千里」,记所历之处。曰「一曲」,记所流之容,皆视同状字,皆可以「而」字连之。
[221]越语云:余虽*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然」,状词也,「人面」,记容也,与状字同功,故参以「而」字。
○1第一「臣」字似仍为名字。
○2「铢铢」「寸寸」为「而」后动字之状语,不应说是用如动字。
○3「贤」是静字,「贤者」是如用名字之读,‘静字而成为名字也’,殊嫌含混。
○4这一段话暗射经传释词等书,可参经传释词「而」字条。

【8.2.1.6】代字单用为上下两截者,惟询问代字则然,为其为表词也。是则「而」字之上下截,无论字为何类,然必用若动、静字者然,而后「而」字乃为之过递也。此不变之例也。①
[222]左僖二十四:主晋祀者,非君而谁?——「谁」,询代字也。系于「而」字之后,犹云「非君而将为谁」也。故「谁」为表词。既表词矣,则视同静字,故「而」字用以为「非君」与「谁」之过递耳。
[223]又哀十六: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而谁」同上。
[224]孟万上:奚而不知也?——「奚」,询问代字,亦表词也,故单用,以「而」字承之,犹云「何为而不知」也。
[225]齐策: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孰」,询问代字,表词也。「子」者,称之也。
[226]左传昭公四年云:牛谓叔孙:‘见仲而何?’——犹云「见仲而何如」也。
[227]齐策云:威王不应,而此者三。——「而此者」,即「而如此者」也。两引皆可视同状字。
至[228]庄子人间世云: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予」指名代字,今单用「而」字承之者,「予」字应重读,犹云「使予之为予而见用于世」也云。故「予」乃名字,非表词也,不在此例。
统观此篇所引「而」字,先后两截,要皆不失有动、静诸字之意者近是。然则谓「而」字惟以过递动、静诸字也,信然。
○1马氏执着于「而」字前后皆动字、静字这样一个‘不变之例’,对若干例句的说明显得非常勉强,甚至违背常识,如把[224]「而」前的「奚」,把[225]「而」前的「孰」都说成是表词。

【8.2.2】夫然,「而」字之位,不变者也。而上下截之辞意,则又善变者也。惟其善变,遂使不变者亦若有变焉。其变有四。
【8.2.2.1】一,凡上下截两事并举,则以「而」字递承,若有「又」字之意。故「而又」两字相连者,常也。
[229]论学而:学而时习之。——犹云「既已效学,又应时时服习」也。「学」「习」两事连书,「而」字承之,意同「又」字。
[230]礼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极生悲其乐而利其利。——「贤」「亲」「乐」「利」两各并举,犹「又」字也。
[231]孟公上: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232]又万上: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
[233]左文元: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
[234]又成二: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桑中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235]又襄二十七:纵无大讨,而又求赏,无厌之甚也。
[236]又昭十:大夫之事毕矣,而又命孤。
[237]吴语:今天王既封殖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238]左襄十: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
[239]秦策: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240]庄应帝王: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241]韩为人求荐书:以某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者也。
[242]又上崔虞部书: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
[243]又答崔立之书:凡二试于礼部,一既得之,而又黜于中书。
[244]周语: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
[245]韩送韩侍郎序:莫不涕泣感奋,相率尽力以奉其令,而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法。——诸引上下截,皆以「而又」两字递辊。
惟然,「而亦」「而复」「而况」「而且」,凡进步者,皆在「又」字甲里,经史亦习见焉。
[246]孟梁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247]史匈奴列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
[248]左襄二十一: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
[249]又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
[250]韩禘祫议:昔者鲁立炀宫,春秋非之,以为不当取已毁之庙,既藏之主,而复筑宫以祭。
[251]庄在宥:自王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
[252]孟公上: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253]左僖二十四:臣之罪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而况」两字,见于书者,所在皆有。其实「而况」与「又况」义无区别。
故[254]庄子人间世云: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至如
[255]韩文南海神庙碑云:今王亦爵也,而礼海岳尚循公侯之事,虚王仪而不用,非致崇极之意也。
[256]庄子逍遥游云: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所谓「而尚」与「而犹」者,仍在「又」字甲里也。
[257]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若使太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所谓「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者,即「又使重耳」之意也。
[258]史记刺客列传云:羣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而秦法」云者,即「又秦法」云云之解也。至如
[259]又大宛列传云:而楼兰姑师小国耳。
[260]庄子逍遥游云:而宋劳子犹然笑之。——皆遥承上文而接言所事之又同,故两「而」字又与「又」字无别。
其它「而」字过递,虽无「亦」「又」等字,而意则犹是者,盖不胜书也。

【8.2.2.2】二,凡上下截两相背戾,则以「而」字捩转,似有「乃」字「然」字之意。故「而乃」「然而」常各相连者,此也。
[261]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与「犯上」两截意相反,犹云「孝弟顺德之人,乃好为悖逆犯上之事者盖寡」云。故「而」字有「乃」字之意。
[262]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犹云「其学问虽不见于人,然而未见有愠色」也。故「而」字意同「然」字。是以
[263]孟子公孙丑下云: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64]又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65]汉书贾谊传云:然而天下少安,何也?——诸「然而」字当拆读,「然」字一顿,以承上文,「而」字所以拗转也。至于
[266]孟公上: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267]又尽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268]又梁下: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
[269]论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70]孟万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271]左隐四: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272]又僖七:君以礼与信属诸侯,而以奸终之,无乃不可乎!
[273]又僖二十四: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274]又文七: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
[275]又襄二十七: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之,不亦诬乎?
[276]又襄二十三:栾氏所得,其唯魏氏乎!而可强取也。
[277]又昭元: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278]又成八: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279]又昭七: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凭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280]榖僖二: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281]史酷吏列传: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时而五族乎?
[282]汉赵充国传:释致虏之术,而从为虏之所致之道,臣愚以为不便。
[283]史淮阴侯列传: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284]又平原君列传: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285]齐策:夫不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羣臣之计过也。
[286]魏策: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287]史秦本纪: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288]韩柳州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媿矣!
[289]又张中丞传后序: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90]又答陈商书:今举进士于此世,求禄利行道于此世,而为文必使一世人不好,得无与操瑟立齐门者比欤!
[291]荀子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诸引上下截皆两相背戾,所连「而」字,不出「然」「乃」两字之意。
而经籍中不惟「而乃」两字,即「而竟」「而反」「而独」等字,意与「乃」字相若者,亦时见于书。
而乃。
[292]史田儋列传: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
[293]汉司马迁传顶承上文一段云: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294]庄子逍遥游亦承上文一段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95]史赵世家: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辠,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
[296]韩与孟尚书书: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自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
而竟。
[297]史项羽本纪;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
[298]又魏世家: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
而反。
[299]孟公上: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300]韩改葬服议:又安可取未葬不变服之例,而反为之重服欤?在丧当葬,犹宜易以轻服;况既远,而反纯凶以葬乎?
而独。
[301]孟公下: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302]汉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303]史六国表序: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304]汉霍光传: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惟陛下察之。——诸引上下截意有所背,故以「而竟」「而反」「而独」等字各为转捩,既有证矣。
然有时下截之于上截,虽非事理之所必有,而转以「而」字设一或有之境者,亦此例也。故「而或」两字并用者有焉。
[305]左襄九: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
[306]又襄二十一: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
[307]又昭三: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三引皆以「而或」为转,是特设一或有之境,以与上截相反者。①
其无「而或」字样而惟有其意者亦如之。前节所引,有单用名字为上截,先为重读,而后转至下截者,亦此志也。
[308]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犹云「为人而或不仁,如礼何」也。②他如
[309]左传僖二十三年云: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310]又云: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311]又僖二十八年云:战而捷,必得诸侯。
[312]管子权修第三云: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313]汉书贾谊传云:使筦子愚人也则可,筦子而少知治礼,则是岂可不为寒心哉?
[314]又云: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315]史记赵世家云: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所引诸句内,其以「而」字为转者,皆有假设之辞气也。
至[316]论语雍也云: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一节,「而有」皆解作「与有」之意,又以「不」字直贯两句。③愚谓「而」乃转捩之辞,常解,方与孔圣平日所言‘是故恶夫佞者’与‘焉用佞’诸句口气相合。夫「不」字状字也,若能直贯两句,则为连字矣。学者不可不辨。
[317]孟子万章下云: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一节,经生家以「而」字作「如」字解。
[318]左传襄公三十年云:子产而死。——一句,则以「而」字解作「若」字,又雑引他句,「而」字乃解作「乃」字。不知「而」字之解「若」「如」等字者,非其本字,乃上下截之辞气使然耳。
○1[306][307]中的「或」似为代字,「有人」也。
○2【8.2.1.5】节[204]「人而无信」的「而」与本节[308]「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同,但彼处说「人」在「而」前‘必假为动静字’。而此处只说「而」有‘假设之辞气’,为说不一。
○3此指经传释词卷七「而」字的说明。

【8.2.2.3】三,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以「而」字直承,若有「因」字「则」字之意,此则「而」字之本意也。
[319]礼大学: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犹云「尧舜帅天下以仁,民因而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民亦因而从之」也。
[320]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犹云「上老老则民兴孝」也。「而」「则」两字,其辞气虽有缓急之分,而所以决言其效者则一也。
[321]礼中庸云: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322]史始皇本纪云: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两引书,「而」「以」两字皆互用,盖「因而」「因以」两语,用意不甚相悬也。
[323]礼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324]论子路:子欲善而民善矣。
[325]孟滕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326]左成一:遂奔晋,而因郄至以臣于晋。
[327]又襄八: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
[328]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29]庄齐物论: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330]史礼书: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
[331]又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32]又: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333]孟离上: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334]齐策:谋成于堂上而魏将已禽于齐矣。
[335]秦策: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诸引虫下截皆一意相因,「而字承之。有说开球效者,有言其向者,故「而」字一似有「因」「则」两字之意者此也。
惟然,煞句「而已」两字,亦在此例。
[336]论语里仁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37]汉书赵充国传云: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盖凡云「而已」者,犹云「如是而止耳。」
故[338]韩文读荀子云: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339]汉书儒林传云:至获麟而止。——两引「而止」,与「而已」同解。
[340]韩文上宰相书云:今若闻有以书进宰相而求仕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荐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书于四方,枯槁沈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①此所谓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因人之所欲而遂推之之谓者也。——此段八用「而」字,皆此例也。故「而」字之用最广者在此,「而」字之所以为承接连字者亦在此。
①「于于焉而来」之「而」,与【8.2.1.3】节[151]例之「欣欣然而乐」与[157]例之「促促然而争」等之「而」的用法相同,是作为状字与动字之过递者,与他例不同。

【8.2.2.4】四,凡上下截有言时者,则以「而」字连之,以记其时之同异。
凡两事并论,以其时相较,则有同时异时之判。及时者,状以「方」「适」等字;异时者,则状以「后」「先」等字,而不状者为常。盖连以「而」之,其上下截两时之较,有判别然者。
[341]论语阳货云: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犹云「而后往拜之」也。
[342]又为政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犹云「而始志于学」也,「三十而始立」也。
[343]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犹云「而诗始亡」也。
[344]又万章下云:尧老而舜摄也。
[345]春秋定十五年云:丁巳,葬我君定公,而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
[346]孟子告子上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犹云「而寒之者即至矣。」
[347]左传僖二十三年云: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犹云「又如是而后嫁」也。
[348]又僖二十六年云: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犹云「而即弃命废职」也。
[349]又襄二十三年云:许诺,伏之而觞曲沃人。——犹云「在乃觞曲沃人」也。
[350]又隐元年云: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犹云「而即有文」也。
[351]史记大宛列传云: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犹云「而关东蝗适大起」也。
[352]又刺客列传云: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犹云「而适见死者果政也。」
[353]又云: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犹云「而匕首即见」也。
至[354]又平准书云: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
[355]又管晏列传云: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356]又云:既在归,其妻请去。
[357]公羊襄二十九云: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358]汉书贾谊传云:今而有过。
[359]又云: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360]燕策云: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所谓「前」「已」「既」「迮」「今」与「今日」「明日」诸字,皆言时也,已详本篇。
[361]史记陆贾传云: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
[362]韩文上宰相书云:而方闻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
[363]史记自序云: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而」字后状以「方」「适」等字,书不概见。
状以「后」字者,则不胜书矣。
[364]礼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
[365]又云:物格而后知至。——两皆排句迭用「而后」者。
[366]左传僖二十八年云: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
[367]又二十七年云: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368]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盖「而后」两字,不惟纪时也,凡言因果,言次第者胥用焉。
总观所引,上下截之变,尽于是矣。「而」字之用,盖未有外乎是者。经史中遇「在字有作别解者,则解经家一家言也,要未可据为定论,故不具论。
○1这里所说「转词」,应作「捩转之辞」解,与作为句子成分之「转词」不同。
承接连字八之三
【8.2.3】承接连字最习用者,「而」字而外,则惟则字。「则」字乃直承顺接之辞与上文影响相随,口吻甚紧。而为用有三,一以上下文为别。
【8.2.3.1】一,凡上下文事有相感者,「则」字承之,即为言效之词。
[369]礼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财」之「聚」「散」与「民」之「散」「聚」,两相感者也,「则」字承之,以言其效。
[370]又: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此亦感应之事,「则」字指其效而复助以「矣」字者,所以必其效也。
[371]孟公上:仁则荣,不仁则辱。
[372]又: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373]左庄二十八: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
[374]又文七: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375]又襄二十四: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376]史李斯列传: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
[377]史始皇本纪: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姧止矣。
[378]赵策: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熟计也。夫秦下轵道,则南阳动,劫韩包周,则赵自销铄,据卫取淇,则齐必入朝。秦欲已得行于山东,则必举甲而向赵。秦甲涉河踰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379]史李斯列传: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得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之富,则君乐丰。故督责之责设,则所欲无不得矣。
[380]庄胠箧: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铒罔*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知诈渐毒颉滑坚白解垢同异之变多,则俗惑于辩矣。
[381]又庚桑楚: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之患;呑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382]又外物: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
[383]史大宛列传: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
[384]韩与孟尚书书: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袵而言侏离矣。——所引诸句,长短不同者,所以尽其句法之变也。「则」字后则皆以言上下文相感之效。至句尾助字,不用则已,用则概皆「矣」字。
【8.2.3.2】二,凡上下文事有相因者,「则」字承之,即为继事之词。
[385]论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孝」「出弟」与「以余力学文」,皆相因之事,「则」字承之,所以明其后之继乎先也。
[386]又:过则勿惮改。
[387]又雍也: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388]又述而:子行三军,则谁与?
[389]孟滕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390]又离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391]又梁下: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392]又离下: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
[393]又尽下:说大人,则藐之。
[394]左文七:出朝则抱以适赵氏。
[395]又成二: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396]周语: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397]庄人间世: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东薪。
[398]赵策: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
[399]又: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澶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
[400]史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①
[401]汉路温舒传:故囚人不胜痛,则节辞以视之。吏治者也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402]史信陵君列传: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在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403]又项羽本纪: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404]韩后上宰相书: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405]又与陆员外书: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得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所引各节,其上下文无相感之效,而有相因之序,「则」字承之,所以明先后事之有以相继也。
若两事相遭,绝无相涉之情者,「则」字承之,以记其时,亦此例也。
[406]孟滕下: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仲子之归与其馈生鹅者,两不相涉也。而仲子「归」时,适与「馈鹅」之事相值,故「则」字承之,所以记其相遭之时也。
[407]又尽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从逐虎。——「则之野」者,「适之野」也。
[408]论微子:至则行矣。
[409]左僖三十三:郑穆公使视客馆,则东载厉兵秣马矣。
[410]又: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11]又襄二十三:范鞅逆魏舒,则成列既乘,将逆栾氏矣。
[412]又定十一:吾*固而授之末,则**也。
[413]史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
[414]又淮阴侯列传: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415]又廉颇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16]汉赵充国传:先诛先零已,则*开之属不烦兵而复矣。
[417]史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飮帐中。②
[418]又虞卿列传: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419]公宣六: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420]韩新修滕王阁记: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所引「则」字,各记两事相遭之际,而其事则本无相关之情者也。
○1[404]「则」字前借用上句「将欲延年益寿」,不重复。
○2[417]引述不全,看不出上下文事有相因。全文为:‘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飮帐中。’

【8.2.3.3】三,凡上下文事有异同者,「则」字承之,即为直决之词。事之所谓异同者有三:
(一)其事本要同也,或本相异也,「则」字承之,所以决其为是为非,故「则」字之后,即为表词。
[421]孟尽下: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道」之为「高」为「美」,固不待人言而已然,今以「则」字承之,此公孙丑之所为赞叹也。
[422]孟离下:其妻问所与飮食者,则尽富贵也。——「则」字以承所问,决「所与飮食者」之皆为「富贵」也。
[423]论宪问: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424]又公治: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425]孟滕上:滕君则诚贤君也。
[426]左隐四: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
[427]又襄二十六: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
[428]又成二:其自为谋也则过矣,其为吾先君谋也则忠。
[429]榖隐元: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430]庄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431]又: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432]又至乐: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
[433]又田子方: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肢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434]公庄十三: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
[435]又僖十六: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
[436]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437]榖僖二: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438]齐语: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439]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与战,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
[440]赵策: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
[441]又: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
[442]秦策: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443]史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444]汉扬雄传:故有造萧何律于唐虞之世,则誖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缪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
[445]史匈奴传赞:孔氏着春秋,隐桓之间则章,至定哀之际则微,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忌讳之辞也。
[446]韩伯夷颂: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
[447]又争臣论: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
[448]又: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