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第9部分-康熙字典
第9部分
【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音跗。【說文】籀文作臚。【玉篇】皮也。【廣韻】皮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詩衞風】膚如凝脂。【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脆之物也。 又豕肉爲膚。【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又切肉爲膚。【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又【博雅】美也。【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又【博雅】傳也。【又】離也。【又】剝也。 又大也。【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又【正韻】四指爲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又膚受。【論語】膚受之愬。【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又地名。【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又【韻補】叶音浮。【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膛 【未集下】【肉字部】 膛 【玉篇】【集韻】□他郞切,音湯。肥貌。
膜 【未集下】【肉字部】 膜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肉閒脉膜也。【廣韻】肉膜。【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爾雅釋器肉曰脫之疏】治肉除其筋膜,取好者。【博雅】膜也。 又撫也。【揚子方言】膜,撫也。【註】謂撫順也。 又【廣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糢。【廣韻】膜,拜也。【穆天子傳】膜拜而受。【註】長跪拜也。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母迥切,明上聲。巊,山貌。【左思吳都賦】巊鬱岪。【註】山氣暗昧之狀。一曰山高貌。
膝 【未集下】【肉字部】 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說文】脛頭卪也。本作厀。【徐曰】今俗作膝。膝,人之節也。【釋名】膝,伸也,可屈伸也。【儀禮旣夕】袂屬,幅長下膝。 又【韻會】楯名。【揚子方言】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膝。【唐書王志愔傳】鶴膝犀渠。【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 又齧膝,良馬名。【前漢王褒傳】駕齧膝。【註】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膝也。考證:〔又齒膝,良馬名。【前漢王褒傳】駕齒膝。〕 謹照原文兩齒字□改齧。
苙 【申集上】【艸字部】 苙 【韻會】【正韻】□力入切,音立。【揚子方言】苙,圂也。【郭註】謂蘭圂也。【孟子】旣入其苙。 又【廣韻】其立切,音及。艸名。【博雅】白苙,□薋也。【集韻】藥艸,白芷也。 亦作芨。
膞 【未集下】【肉字部】 膞 【唐韻】市沇切【集韻】【韻會】主兗切【正韻】乳兗切,□音轉。【說文】切肉也。【廣韻】細割也。【博雅】膞,臠也。 又【正韻】腓膞,腸也。 又一挺肉亦曰膞。【淮南子說林訓】一膞炭熯,掇之則爛指。【註】一膞,一挺也。膞,音轉。 又人名。【史記外戚世家】有男一人,爲昌邑王。【註】名膞。 又【廣韻】旨兗切【集韻】豎兗切【正韻】止兗切,□音腨。義同。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股骨也。【儀禮少牢饋食禮】升羊豕肩臂臑膞胳。【註】髀下爲膞,猶前足之臂。膞下爲胳,猶前足之臑也。【釋文】音純。亦讀之兗反。 又【集韻】【韻會】□淳沿切,音遄。陶人作器具。【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器中膞。【註】膞,鄭康成讀如車輇之輇。 又【廣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音專。膞,鳥胃也。 又【集韻】食川切,音船。義同。
膟 【未集下】【肉字部】 膟 【廣韻】呂卹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說文】血祭肉也。【玉篇】膟膋。【詩小雅或燔或炙傳】燔取膟膋。 又【集韻】一曰腸閒脂。【禮郊特牲】取膟膋,燔爎升首,報陽也。【註】膟膋,腸閒脂也。【正字通】祭則合蕭□之,使臭達牆屋也。 又【集韻】朔律切,音率。義同。 【說文】本作□。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章移切,音支。病也。
【戌集中】【音字部】 【唐韻】【集韻】□魚音切,音唫。【說文】本作吟。同訡。詳口部吟字註。
【戌集中】【阜字部】 【玉篇】咨以切【集韻】祖似切,□音子。【玉篇】地名。
膠 【未集下】【肉字部】 膠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昵也。作之以皮。【徐曰】昵,黏也。【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廣韻】膠漆。【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凡昵之類,不能方。【註】昔音錯。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紾,縝密。摶,音團,團圓也。廉,利也。昵,本作□。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疏】膠者,所以固物。【詩小雅】德音孔膠。【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正字通】東膠,周學名。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詩鄭風】雞鳴膠膠。【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揚子方言】膠,譎詐也。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義同。 又【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動撓貌。【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澩膠,雜亂貌。又乎刀切,音豪。戾也。【楚辭九辯】何况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註】膠加,戾也。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膠必厚施。〕 謹照原文改施膠必厚。
膡 【未集下】【肉字部】 膡 【廣韻】【集韻】□以證切,音孕。【廣韻】大視。【集韻】美目也。 又【廣韻】雙也。 又【五音集韻】增益也。一曰送也。 又物相贈也。 又【集韻】徒登切,音騰。美目也。一曰大視。【廣韻】作□。 又【廣韻】詩證切,音勝。又【集韻】持陵切,音澂。義□同。
膢 【未集下】【肉字部】 膢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說文】楚俗,以二月祭飮食之神也。【廣韻】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集韻】臘祭名。或从示。【韻會】鹽鐵論,非膢臘祭祀無酒肉也。膢八月旦,今河東俗奉之爲大節,祭祀先人。【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如淳曰:音樓。漢儀注:立秋貙膢。服虔曰:殺也。蘇林曰: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臘,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又【說文】一曰祈穀食新曰離膢。 又【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婁。義同。 又【類篇】力求切,同劉。【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師古曰:續漢書,貙膢作貙劉。膢、劉義各通耳。
膣 【未集下】【肉字部】 膣 【篇海】音窒。肉生也。
膦 【未集下】【肉字部】 膦 【廣韻】【集韻】□力展切,音輦。膦腝,無力。
膧 【未集下】【肉字部】 膧 【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集韻】肥貌。 又【集韻】傳江切,音幢。膧腔,尻骨。亦作□。
【午集上】【田字部】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說文】木生條也。从弓,象枝條華函之形,由聲。引商書若顚木之有枿。【徐曰】謂已倒之木,更生孫枝也。者,猶可也,止之言也。《今文尚書》作由。
膨 【未集下】【肉字部】 膨 【廣韻】【集韻】□蒲孟切,音□。脹也。 又【廣韻】薄庚切【集韻】蒲庚切,□音彭。【廣韻】膨脝,脹貌。【集韻】膨脝,大腹。【韓愈石鼎聮句】豕腹脹膨脝。 又【集韻】普孟切,亨去聲。義同。
茊 【申集上】【艸字部】 茊 【正字通】古文茲字。註詳六畫。
膩 【未集下】【肉字部】 膩 【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說文】上肥也。【玉篇】垢膩也。【廣韻】肥膩。 又滑也。【宋玉招魂】靡顏膩理。【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膪 【未集下】【肉字部】 膪 【廣韻】陟駕切【集韻】蒲駕切,□音吒。□膪,肥也。 又【廣韻】竹賣切,音□。腏肉也。亦作。
膫 【未集下】【肉字部】 膫 【唐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同膋。【說文】牛腸脂也。詩:取其血膫。◎按詩小雅今作膋。 又【集韻】侯國名。在南陽。【前漢功臣表】膫侯次公。又【西南夷傳】粵將畢取以軍降,爲膫侯。【註】屬南陽。 又【廣韻】【集韻】力照切【韻會】【正韻】力弔切,□音尞。炙也。【集韻】本作爒。 又【集韻】郞刀切,音勞。腸脂也。
膬 【未集下】【肉字部】 膬 【唐韻】七絕切【集韻】促絕切。□與脆同。【說文】耎而易破也。从肉毳,轉入龤聲。 又【廣韻】此芮切【正韻】蚩瑞切,□音毳。【管子霸言篇】釋堅而攻膬。【枚乗七發】飮食則溫淳甘膬。【註】膬,昌芮反。 又【集韻】租悅切,音蕝。義同。 【集韻】或作脺。
膭 【未集下】【肉字部】 膭 【廣韻】公回切【集韻】姑回切,□音傀。【廣韻】肥貌。【集韻】肥大貌。 又【廣韻】【集韻】□胡對切,音潰。義同。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下大貌。
膮 【未集下】【肉字部】 膮 【唐韻】許幺切【集韻】【韻會】馨幺切,□音憢。【說文】豕肉羹也。【禮內則】膷臐膮醢。【釋文】豕羹也。【儀禮聘禮】膷臐膮。【釋文】豕□也。 又【博雅】膮,香也。 又【廣韻】馨皛切【集韻】馨鳥切【韻會】【正韻】許照切,□音曉。又【集韻】香幽切,音烋。義□同。
膯 【未集下】【肉字部】 膯 【廣韻】他登切,音鼟。飽也。【類篇】吳人謂飽曰膯。
膰 【未集下】【肉字部】 膰 【集韻】符袁切【正韻】符艱切,□音煩。【說文】宗廟火熟肉。春秋傳,天子有事,焉以饋同姓諸侯。或从肉。【玉篇】膰,肝也。【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又【孔子世家】如致膰乎大夫。【註】膰,祭肉。【後漢劉長卿妻傳】縣邑有祀,必膰焉。【註】膰,祭餘肉也。 又與燔通。【左傳襄二十二年與執燔焉釋文】燔,亦作膰。【穀梁傳定十四年】熟曰膰。【釋文】本作燔。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義同。
膱 【未集下】【肉字部】 膱 【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集韻】脯脡也。長尺有二寸。【儀禮鄕射禮】膱長尺二寸。【註】膱,猶脡也。 又【韻會】一曰肉敗也。【博雅】膱,臭也。
膲 【未集下】【肉字部】 膲 【廣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音焦。【廣韻】人之三膲。【集韻】三膲,無形之府。通作焦。【韻會】醫經云: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三焦者,水榖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又黃庭經云:五藏之上系管爲三焦。雲笈云:肝心肺頭爲三焦。焦熱也。 又去聲。肉不滿也。【淮南子天文訓】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蛖膲。【註】膲,肉不滿。音醮。
膳 【未集下】【肉字部】 膳 【唐韻】常衍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說文】具食也。【徐曰】言具備此食也。庖人和味,必加善,胡从善。【韻會】熟食曰饗,具食曰膳。【周禮】鄭註: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前漢宣帝紀】其令大官,損膳省宰。【註】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又牲肉也。【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膳,牲肉也。 又【廣韻】食也。【禮文王世子】食下問所膳。【註】問所食者。 又【博雅】膳,離也。 又官名。【釋小雅】仲允膳夫。【箋】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飮食膳羞。 又【韻會】亦作善。【莊子至樂篇】具太牢以爲善。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繕。義同。 【集韻】或作饍。考證:〔【正韻】膳之言善也。今時美物曰珍膳。〕 謹按二句出周禮天官敍官註,不始於正韻,謹改正韻爲周禮鄭註。〔【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飮食膳羞。〕 謹按膳夫二字重出,謹省下膳夫二字。□照原文飲食改食飲。
膴 【未集下】【肉字部】 膴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說文】無骨腊也。揚雄說,鳥腊也。 又大臠也。【博雅】膴,脯也。【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膴,肉大臠,所以祭者。【禮少儀】祭膴。【註】膴,大臠,謂刳魚腹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義同。 又法也。【詩小雅】民雖靡膴。【箋】膴,法也。【釋文】膴,沈音無。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廣韻】土地腴美膴膴然。【集韻】美也。【韻會】厚也。【詩大雅】周原膴膴。【傳】膴膴,美也。【釋文】音武。又【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張載七哀詩】原陵鬱膴膴。【註】膴膴,肥美也。 又【集韻】【韻會】□火羽切,音詡。【集韻】脯也。一曰腂肉大臠。【韻會】大臠謂刳魚腹。讀如哻。【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其上。【註】膴,讀如殷哻之哻。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集韻】謨杯切,音枚。背肉也。心上口下也。 又蒙脯切,音橅。無骨腊也。
膷 【未集下】【肉字部】 膷 【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香。【廣韻】牛羹。【集韻】膷,牛臛。臐,羊臛。膮,豕臛。【禮內則】膷臐膮醢。【釋文】膷,音香,牛□也。 又【博雅】膷,香也。 又【玉篇】肉中生息肉也。
膸 【未集下】【肉字部】 膸 【玉篇】相觜切,雖上聲。骨膸。【五音集韻】骨中脂也。 又【玉篇】羊水切。膸孔也。 本从骨。
【戌集下】【頁字部】 【集韻】子余切,音苴。頷也。
昅 【辰集上】【日字部】 昅 【廣韻】巨業切【集韻】極業切,□音劫。昅,乾也。 又【集韻】極曄切,音笈。義同。
膹 【未集下】【肉字部】 膹 【唐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音憤。【說文】膗也。【廣韻】切熟肉也。【博雅】膹,臛也。【急就篇註】膹,麤切生肉也。 又【廣韻】浮鬼切【集韻】父尾切,□音陫。□多汁也。 又【集韻】符非切,音肥。義同。 从賁,十三畫。字彙附十二畫,非。今改正。
荗 【申集上】【艸字部】 荗 【字彙補】牀直切,音述。莪荗,藥名,見《本草》。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靈。瘦貌。
【酉集下】【酉字部】 【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與□同。 又【五音集韻】他禮切,音體。與醍同。
膺 【未集下】【肉字部】 膺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應。【說文】胷也。【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 又【爾雅釋言】親也。【禮少儀】執箕膺擖。【註】膺,親也。 又【正韻】當也。【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傳】膺,當也。 又受也。【楚辭天問】撰體協脅。鹿何膺之。【註】膺,受也。 又【韻會】馬帶也。【詩秦風】虎韔鏤膺。【傳】膺,馬帶也。又【大雅】鉤膺濯濯。【傳】鉤膺,樊纓也。 又【增韻】擊也。 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胷也。【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釋文】徐邈讀。 又【釋名】膺,壅也。氣所壅塞也。【正字通】黃庭經,舌下□膺生死岸。陶弘景讀壅。
膻 【未集下】【肉字部】 膻 【唐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音袒。【說文】肉膻也。从肉亶聲。詩膻裼暴虎。◎按詩鄭風,今作襢。【集韻】或省作胆。 又【集韻】【正韻】□尸連切,音羶。【說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又【正字通】音誕。素問,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王冰曰:在胷中兩乳閒。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與脊脅周回相著,遮蔽濁氣,所謂膻中也。
膼 【未集下】【肉字部】 膼 【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音檛。【廣韻】膇也。【集韻】腿也。
膽 【未集下】【肉字部】 膽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說文】連肝之府也。【廣韻】肝膽。【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註】張膽,言勇之甚。【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禮內則】桃曰膽之。【註】啖食治擇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膾 【未集下】【肉字部】 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古文眠字。註詳目部五畫。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先的切,音錫。女名。
膿 【未集下】【肉字部】 膿 【廣韻】【集韻】【韻會】□奴冬切,音農。【說文】腫血也。【玉篇】癰疽潰也。【史記倉公傳】後八日嘔膿。 又【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又爛也。【齊民要術】水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浸水芟之,草悉膿死。
臀 【未集下】【肉字部】 臀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說文】髀也。本作□。【字彙】腿靨。【博雅】臀謂之脽。【易夬卦】臀無膚。【周語】其母夢神,規其臀以墨。【註】尻也。 又【韻會】底也。【易困卦】臀困於株木。【註】最處底下。【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其臀一寸。【註】底深一寸也。 又人名。【左傳宣二年】公子黑臀。【註】晉文公子。又勝臀,齊人,見戰國策。
臁 【未集下】【肉字部】 臁 【集韻】離鹽切,音廉。【玉篇】穴臁也。【集韻】脛臁也。
臂 【未集下】【肉字部】 臂 【唐韻】【集韻】【韻會】□□義切,音嬖。【說文】手上也。【廣韻】肱也。【增韻】腕也。【正字通】今謂自肩至肘曰臑,自肘至腕曰臂。【釋名】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又】殿也,高厚有殿遌也。【山海經】大荒之中有人,反臂,名曰天虞。【又】長臂國,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 又牲之肩脚亦謂臂。【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
臃 【未集下】【肉字部】 臃 【集韻】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史記倉公傳】色將發臃。 又【五音集韻】於隴切,音擁。臃腫,肉起也。【戰國策】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爲有臃腫也。
臄 【未集下】【肉字部】 臄 【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音噱。【說文】口上阿也。【詩大雅】嘉殽脾臄。【傳】臄,函也。【釋文】通俗文云:口上曰臄。 又【集韻】切肉也。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 又【集韻】强魚切,音渠。鳥腊。【韻會】或作□。通作噱。
臅 【未集下】【肉字部】 臅 【廣韻】尺玉切【集韻】【韻會】樞玉切,□音觸。【禮內則】小切狼臅膏。【註】狼臅膏,臆中膏也。又【糗餌粉酏註】酏,當爲餰。以稻米與狼臅膏爲餰是也。 又【集韻】朱欲切,音燭。義同。【禮內則狼臅膏釋文】徐又音燭。 又【集韻】須玉切,音粟。義同。
臆 【未集下】【肉字部】 臆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力切,□音億。【說文】胷肉也。【廣韻】胷臆。【史記扁鵲傳】因噓唏服臆。 又滿也。【揚子方言】臆,滿也。【註】愊臆,氣滿之也。 又抑也。【釋名】臆猶抑也。抑氣所塞也。 又【集韻】隱己切,音譩。和醴酏爲飮也。 又【韻會】通作意。【史記賈誼傳】請以臆對。【漢書】作意。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公羊傳莊二十一年】大災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也。【註】民疾疫也。【集韻】或作癘□。通作厲。
臇 【未集下】【肉字部】 臇 【唐韻】子沇切【集韻】【韻會】子兗切【正韻】徂兗切,□音□。【說文】□也。【曹植名都篇】膾鯉臇胎鰕。【註】臇者,少汁臛也。 又【廣韻】【集韻】□遵爲切,音。義同。
臈 【未集下】【肉字部】 臈 【集韻】臘或作臈。【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摶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又蜜臈。【古今注】遠方諸山出蜜臈處,以木爲器,中開小孔,以蜜臈塗器內外。 又臈布。【古今注】周書曰:昆吾氏獻切玉刀,切玉如臈布。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臈胆,肥貌。考證:〔【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搏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謹照原文搏改摶。
【午集上】【生字部】 【字彙補】與甥同。見石墨鐫華。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枯鎋切【集韻】【韻會】五瞎切,□音。木虎,止樂器,亦名敔也。 又【玉篇】亦作楬。【禮樂記】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 【韻會】或作。亦作。考證:〔【禮樂記】作爲鞉鼓,椌楬,此德音也。〕 謹按所引句未全,今照原文改然後聖人作爲鞉鼓,椌揭壎篪。省此德音也四字。
□ 【子集上】【一字部】 □ 【字彙補】同丘。【道藏洞靈經】黃帝得常仙封鴻□容□。□字原字广下从氏彡乚作。
臉 【未集下】【肉字部】 臉 【集韻】【韻會】□居奄切,音檢。【集韻】頰也。【韻會】目下頰上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音韱。【廣韻】□也。【齊民要術】羹臛法,有臉羹。 又【博雅】臉,□也。【釋文】臉,七潛切。 又【廣韻】力減切【集韻】兩減切,□音溓。義同。
臊 【未集下】【肉字部】 臊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豕膏臭也。从肉,喿,意兼聲。【廣韻】腥臊。【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註】臊,豕膏也。 又【韻會】一曰犬臊也。【正韻】犬膏也。【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註】犬膏臊。 又凡肉之腥者皆曰臊。【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又【韻補】叶音摗。【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叶下周。
臋 【未集下】【肉字部】 臋 【字彙補】與臀同。
臍 【未集下】【肉字部】 臍 【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音齊。【說文】肶臍也。【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斷之爲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註】齊臍同。
臎 【未集下】【肉字部】 臎 【廣韻】【集韻】□七醉切,音翠。【廣韻】鳥尾上肉。 又【博雅】臎,肥也。 又【博雅】臎,□也。 又【廣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濢。髁骨也。一曰肥實謂之臎。
臏 【未集下】【肉字部】 臏 【廣韻】毗忍切【集韻】【韻會】婢忍切,□音牝。【說文】膝耑也。【增韻】膝蓋骨。【潘岳西征賦】徂潛鉛而脫臏。【註】膝蓋也。 又【玉篇】臏骨也。【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註】正義曰:臏,脛骨也。 又【集韻】一曰刖也。【周禮秋官司□刖罪五百註】刖,斷足也。周改臏作刖,殺死□也。【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註】宮割臏墨劓刖,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 又人名。【史記孫武傳】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又【集韻】毗賓切,音頻。又遍忍切,音。義□同。
臐 【未集下】【肉字部】 臐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熏。【玉篇】臐,今時□也。羊曰臐。【禮內則】膷臐膮醢。【釋文】羊□也。 又【廣韻】香美之名。【博雅】臐,香也。 又【廣韻】許運切,音訓。義同。 【類篇】或作□。
臑 【未集下】【肉字部】 臑 【唐韻】那到切【集韻】【韻會】乃到切【正韻】奴報切,□音□。【說文】臂羊矢也。【徐曰】按史記,龜前臑骨,帶之入山林不迷。蓋骨形象羊矢,因名之。【廣韻】臂節。【韻會】肩腳也。【儀禮鄕射禮】折脊脅肺臑。【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史記龜筴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註】臑臂。 又【說文長箋】黃蹢躅,一名臑羊華。 又【集韻】奴刀切,音夔。義同。 又【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同。爛也。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註】臑,音而,熟也。【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註】臑若,熟爛也。 又【集韻】五管切,音輐。體燠也。 又【集韻】昏困切,音。肉醢。 又【集韻】汝朱切【正韻】如朱切,□音儒。【廣韻】□耎貌。【集韻】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義。
臒 【未集下】【肉字部】 臒 【玉篇】烏郭切,音艧。善肉也。 又人名。【史記王于侯表】五據侯劉臒。
【寅集中】【山字部】 【唐韻】【韻會】【正韻】徂賄切【集韻】徂誄切,□音罪。□,山貌。【說文】本作□。从山辠聲。【張衡西京賦】上林岑以□。【註】險峻不齊也。【沈炯歸賦】其山則嶔岑嵬。 【六書】作□。
胚 【未集下】【肉字部】 胚 【集韻】鋪枚切,音坯。婦孕一月也,或从女作。【爾雅釋詁胎始也註】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郭璞江賦】類胚渾之未凝。【註】言雲氣杳冥,似胚胎渾沌,尚未凝結。 又【玉篇】匹尤切,音。義同。 【說文】本从不作肧。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郞達切,音剌。【博雅】也。
【子集下】【力字部】 【唐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邊入聲。【玉篇】大也。【廣韻】大力之貌。
【補遺】【午集】【田字部】 【篇海類編】昌石切,音尺。田器。又地名。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古隘切【集韻】居隘切,□音懈。病也。 又【集韻】宜佳切,音厓。癡貌。 又硏奚切,音倪。義同。
胛 【未集下】【肉字部】 胛 【廣韻】【集韻】【韻會】□古狎切,音甲。【廣韻】背胛。【集韻】一曰闔也。與胷脅相會闔。【正字通】俗謂肩甲。【後漢張宗傳】中矛貫胛。【註】背上兩膊閒也。
胜 【未集下】【肉字部】 胜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又【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又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胝 【未集下】【肉字部】 胝 【唐韻】竹尼切【集韻】【韻會】張尼切,□音疷。【說文】腄也。【玉篇】胼胝。【廣韻】皮厚也。【韻會】□也。【集韻】一曰繭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躬傶骿胝無胈【註】□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任昉百辟勸進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 又【集韻】稱脂切,音□。鳥胃。一曰胵,五藏總名。【博雅】百葉謂之膍胵。本作胵。或从氐。 又丁計切,音帝。牲體之本也。 又【正韻】旨而切,音支。義同。
胞 【未集下】【肉字部】 胞 【廣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音拋。【說文】兒生裹也。【博雅】人四月而胞。【莊子外物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註】胞,腹中胎。閬空曠也。【前漢外戚傳】善臧我兒胞。【師古註】音苞。謂胎之衣也。 又【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又【廣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又【集韻】方鳩切,否平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蒲交切。與庖同。肉吏也。【禮祭統】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莊子庚桑楚】湯以胞人籠伊尹。【前漢百官公卿表】胞人,都水均官三長丞。【註】胞與庖同。胞人,主掌宰割者也。 又【五音集韻】匹貌切,音奅。面生氣也。
胠 【未集下】【肉字部】 胠 【廣韻】去魚切【正韻】丘於切,□音區。【博雅】胠,脅也。 又【韻會】一曰旁開爲胠。【正韻】發也,開也。【莊子胠篋篇】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註】胠,起居反,從旁開爲胠。一云發也。 又去也。【荀子榮辱篇】儵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又【韻會】軍左翼曰啓,右翼曰胠。【左傳襄二十三年】狼蘧疏爲右胠。 又【廣韻】丘倨切【集韻】【韻會】丘據切【正韻】區遇切,□音去。脅也。 又【集韻】乞業切,音。又迄業切,音脅。又【韻會】口舉切,去上聲。義□同。 又【廣韻】去劫切【正韻】苦洽切,□音恰。開也,發也。 又人名。【前漢功臣表】武原靖侯衞胠。【註】胠音脅,又音怯。
胡 【未集下】【肉字部】 胡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說文】牛頷垂也。【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又【韻會】何也。【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又【集韻】壽也。【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又【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又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又【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又遐遠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又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關西謂之。【註】,懸蠶簿橫也。 又粉名。【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又餅名。【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又胡蝶,蟲名。【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又【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又【正字通】菰米曰彫胡。【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又鳥名。【禮表記詩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又【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又水名。【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又丘名。【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又禮器。與瑚同。【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又縣名。【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又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又姓。【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又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又【集韻】洪孤切,音□。戈戟內柄處。 又胡故切,音護。頸也。【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胣 【未集下】【肉字部】 胣 【集韻】丑豸切,音褫。刳腸曰胣。【莊子胠篋篇】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註】刳腸曰胣。 又演爾切,音酏。又賞是切,弛去聲。義□同。 或作肔。
胤 【未集下】【肉字部】 胤 〔古文〕□【廣韻】羊晉切【正韻】羊進切,□音孕。【說文】子孫相承續也。从肉从八,象其長也。幺亦象重累也。【廣韻】繼也,嗣也。【書洛誥】予乃胤保,大相東土。【傳】我乃繼文武安天下之道,大相洛邑。又【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傳】王者主民,當敬民事。民事無失天所嗣常也。 又習也。【詩大雅】永錫祚胤。【傳】胤,習也。 又【廣韻】國名。【書胤征】胤侯命掌六師。 又姓。 又【韻補】叶延去聲。【徐幹齊都賦】旣墜反升,將絕復胤。叶下徧。
胥 【未集下】【肉字部】 胥 〔古文〕□【廣韻】相居切【集韻】新於切,□音湑。【說文】蟹醢也。【韻會】言其肉胥胥解也。【周禮天官庖人註】靑州之蟹胥。 又【集韻】助也,待也。 又【廣韻】相也。【書太甲】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傳】無能相匡。【前漢楚元王傳】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註】胥,相也。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之名。又□徒亦名胥靡。【莊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懼。【註】胥靡,□徒人也。【前漢敘傳】史遷薰胥以□。【註】胥,相也。 又【集韻】皆也。【詩小雅】君子樂胥。【傳】胥,皆也。 又儲胥,謂蓄積待用也。【前漢揚雄傳】木雍槍累,以爲儲胥。【註】有儲蓄,以待所須也。 又官名。【周禮地官】胥師,二十肆,則一人皆二史。【註】胥及肆長,市中給繇役者。【禮文王世子】胥鼓南。【註】胥掌以六樂之會正舞位。 又樹名。【前漢司馬相如傳】留落胥邪。【註】胥邪似幷閭,皮可作索。 又蝶名。【莊子至樂篇】蝴蝶,胥也。【註】蝴蝶一名胥。【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胡蝶,胥也。化而爲蟲,生竈下。 又語辭。【詩小雅】侯氏燕胥。【又】君子樂胥。 又地名。【左傳宣十二年】車及于蒲胥之市。 又胥閭,門名。【穀梁傳成元年】客不悅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門名。 又姓。【廣韻】胥童,晉臣。見【左傳成十七年】。 又人名。【左傳哀十一年】桑掩胥御國子。【前漢功臣表】復陽剛侯陳胥。 又【集韻】寫與切,音諝。又蘇故切,音素。義□同。 又【正韻】山徂切,音蔬。同蘇。 又【韻補】叶胥上聲。【班固靈臺詩】屢維豐年。於皇樂胥。叶上廡雨。考證:〔【周禮地官】胥師,二十四,則一人皆二史。〕 謹照原文二十四改二十肆。
胦 【未集下】【肉字部】 胦 【廣韻】握江切【集韻】於江切,□音□。胦肛,不伏人。 又【廣韻】【集韻】□於良切,音央。【廣韻】脬胦。【集韻】脖胦,臍也。 又【集韻】於郞切,音鴦。又倚朗切,音坱。義□同。
胧 【辰集上】【月字部】 朧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說文】朦朧也。 又【類篇】朣朧,月初出。詳朣字註。
胪 【未集下】【肉字部】 臚 【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皮也。【抱朴子至理卷】淳于能解臚以理腦。 又【廣韻】腹前曰臚。【通雅】臚脹,腹彭脹也。 又【玉篇】臚,陳也。【廣韻】陳,序也。【爾雅釋言】臚,敘也。【疏】以禮陳敘於賔客也。【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前漢郊祀歌】殷勤此路臚所求。 又【正韻】傳也。【晉語】聽臚言於市。【註】臚,傳也。【史記叔孫通傳】臚句傳。【註】上傳語告下爲臚。 又官名。【後漢百官志】大鴻臚一人,中二千石。 又【韻會】兩舉切,音膂。與旅同。【前漢敘傳】大夫臚岱。【註】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泰山是也。師古曰:旅,陳也,臚亦陳也。臚旅聲相近,其義一耳。 又【正字通】亦作盧。【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 【正字通】說文:臚,从肉盧聲。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午集上】【玉字部】 【正字通】俗璨字。
【午集上】【玉字部】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牟平侯劉。【註】音薛。〇按《漢書》作渫,應卽渫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中切,音忡。竹名。 又【玉篇】丑弓切。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陟葉切,音輒。【說文】領耑也。 又【類篇】丁兼切,音佔。又【廣韻】他協切【集韻】托協切,□音帖。義□同。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衣衿也。 又【類篇】的協切,音喋。義同。
苿 【申集上】【艸字部】 苿 【篇海】同菋。
舘 【未集下】【舌字部】 舘 【字彙】俗館字。
舙 【未集下】【舌字部】 舙 【字彙】同話。◎按玉篇,古文話本作□。 又【談薈】古文咠字。【六書精薀】謀譖人也。不象其往來營營,象其反復,故重三舌,明意二三其言也。
舚 【未集下】【舌字部】 舚 【類篇】同。【韓愈喜侯喜至詩】雜作乗閒騁,交驚舌牙舚。
舛 【未集下】【舛字部】 舛 【唐韻】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兗切,□音喘。【說文】對臥也。从夕相背。【博雅】舛,偝也。【前漢楚元王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註】言志意不和,各相違背也。【抱朴子任命卷】躁靜異尚,翔沉舛情。 又【廣韻】剝也。【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又【增韻】舛,錯也。【韻會】錯亂也。【左思吳都賦】詭類舛錯。【王融靜行詩】遵塗每多舛,顧省能無忡。 又【類篇】尺尹切,音蠢。雜也。
舜 【未集下】【舛字部】 舜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蕣。【說文】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又【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傳】舜,木槿也。 又有虞氏之號。【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註】駰按: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又姓。見【姓譜】。
苨 【申集上】【艸字部】 苨 【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爾雅釋草】苨,菧苨。【註】薺苨也。【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 又通作泥。【詩大雅】維葉泥泥。【釋文】張揖作苨苨。【博雅】苨苨,茂盛也。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芔 【申集上】【艸字部】 芔 【玉篇】許偉切【正韻】虎委切,□音燬。【說文】草之總名也。【揚子方言】芔,草也,東越揚州之閒曰芔。 又【廣韻】許貴切【玉篇】許胃切,□音諱。【□天子傳】流涕芔隕。【史記司馬相如傳】芔然興道而遷義。【註】芔,猶勃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註】林木鼓動之聲。 【郭忠恕佩觿】三十之卉爲百芔,非。卉音先合反,芔音許貴反,二字音義迥別,不應假借。◎按《唐韻》《集韻》等書,芔俱通卉,蓋芔之爲卉,文由隷變,非近代沿寫之訛。《正字通》云:《爾雅》諸經,凡芔皆作卉,非自今始,兹說甚正。郭氏泥古,不可據也。
芗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唐韻】許良切,音鄕。【說文】穀氣也。【禮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又【內則】春宜羔豚膳膏薌。【註】牛膏薌,犬膏臊。 又地名。【張衡南都賦】華薌重秬。【註】華薌,鄕名。 又通香。【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 又【集韻】許兩切,通響。【前漢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考證:〔【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 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揚雄傳。
芘 【申集上】【艸字部】 芘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梨芘,荆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同庇。也,覆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芙 【申集上】【艸字部】 芙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鳧。【說文】芙蓉也。【爾雅釋草】荷,芙蕖。詳蓉、蕖字註。
芚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苏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易震卦】震蘇蘇。【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書立政】司□蘇公。【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臔 【未集下】【肉字部】 臔 【集韻】胡典切,音峴。【博雅】臔臔,肥也。又【集韻】一曰肉急也。
臕 【未集下】【肉字部】 臕 【廣韻】甫驕切【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廣韻】脂臕,肥貌。【六書放】肥盛也。
臖 【未集下】【肉字部】 臖 【廣韻】【集韻】□許應切,興去聲。【玉篇】腫痛也。【廣韻】腫起。
臗 【未集下】【肉字部】 臗 【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廣韻】體也。 又臀也。【博雅】臗,尻也。 又【集韻】一曰髀上。 又【集韻】枯官切,音寬。本作髖。兩股閒。
莞 【申集上】【艸字部】 莞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桓。【說文】草也,可爲席。【詩小雅】下莞上簟。【箋】小蒲之席也。【爾雅釋草】莞,苻蘺。【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史記註】東莞在琅邪。【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板切,音皖。【論語】夫子莞爾而笑。【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六書故】作□。【篇海】作□。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
莠 【申集上】【艸字部】 莠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讀若酉。【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趙註】莠之莖葉似苗。【魯語】馬餼不過稂莠。【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又【詩小雅】莠言自口。【傳】莠,醜也。 又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類篇】荼也。
莢 【申集上】【艸字部】 莢 【唐韻】【正韻】古協切【韻會】吉協切,□音夾。【說文】草實。【博雅】豆角謂之莢。【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物。【註】莢物,薺莢、王棘之屬。【疏】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 又蓂莢,堯時瑞草。 又莢蒾。【本草】葉似木槿及楡、柞小樹。 又錢名。【前漢食貨志】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註】如楡莢也。 又陵名。【水經注】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莢陵。 又姓。【通志氏族略】莢氏。【風俗通】莢成僖子,晉大夫。【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陽莢氏。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 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
莤 【申集上】【艸字部】 莤 【唐韻】【韻會】【正韻】□同□。【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 又【詩小雅】有酒湑我。【傳】湑,莤之也。【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類篇】莤,榼上塞也。 又【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水草。【爾雅釋草】莤,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又以九切,音酉。草名。
莥 【申集上】【艸字部】 莥 【唐韻】女久切,音狃。【爾雅釋草】鹿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又【說文】敕九切,音丑。【集韻】女六切,音忸。義□同。 一作□,一作□。
莦 【申集上】【艸字部】 莦 【唐韻】所交切,音梢。【說文】惡草貌。【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莦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 又【集韻】思邀切,音消。草根也。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博雅】,瘤病也。一曰皾,矢藏。
蕀 【申集上】【艸字部】 蕀 【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音棘。【爾雅釋草】髦,顚蕀。【疏】髦一名顚蕀,一名商蕀。【廣雅】女术。【郭註】細葉有棘,蔓生。 又蕀菀,今遠志也。
蕦 【申集上】【艸字部】 蕦 【唐韻】錫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薞蕪別名,本作須。【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考證:〔【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稍細。〕 謹照原文稍細改葉細。
萮 【申集上】【艸字部】 萮 【唐韻】羊朱切,音兪。【玉篇】萮,花貌。【類篇】或作蘛。【篇海】一作□。 又【集韻】勇主切,音庾。萮茈,木耳。 又徒侯切,音頭。草名。
萯 【申集上】【艸字部】 萯 【唐韻】房久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婦。【禮月令】孟夏,王瓜生。【註】草葜也。今《月令》云:王萯生。 又山名。【竹書紀年】帝孔甲三年,王畋于萯山。 又宮名。【前漢宣帝紀】甘露二年,行幸萯陽宮。 又【集韻】蒲昧切,音佩。【韻會】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集韻】簿亥切,音蓓。與菩通。草也。 【字彙補】萯山,山海經音倍。又漢書萯陽宮,李裴亦音倍,字彙作防父切,誤。◎按負、□二字異音。負音附,□音倍,似萯山之萯,从□。萯草之萯从負,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葜字原从挈作。
萰 【申集上】【艸字部】 萰 【唐韻】郞甸切,音練。草名。【玉篇】白蘞也。【爾雅釋草】萰,菟荄。 又芊萰,靑盛貌。【郭璞江賦】涯灌芊萰。
蔜 【申集上】【艸字部】 蔜 【唐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草也。【爾雅釋草】蔜□、□。【疏】蔜,一名□□,一名蘩□,一名雞腸草。 又【類篇】魚到切,音傲。義同。
蒳 【申集上】【艸字部】 蒳 【唐韻】奴荅切,音納。香草。【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
蒴 【申集上】【艸字部】 蒴 【唐韻】所角切,音朔。【玉篇】蒴藋,藥也。【本草】每枝五葉,子初靑如綠豆顆,每朶如盞面大,生一二百子,十月熟。
蒵 【申集上】【艸字部】 蒵 【唐韻】胡雞切,音奚。【玉篇】草也。【爾雅釋草】蘩,兔蒵。 又【集韻】戸禮切,音。屧蒵也。【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爲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
【酉集中】【走字部】 【玉篇】巿玉切,音屬。晉時四公子名。
蕄 【申集上】【艸字部】 蕄 【唐韻】莫耕切,音氓。【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疏】萌萌,《說文》作蕄蕄。 又武登切,音瞢。義同。 本亦作萌。見萌字註。
蕅 【申集上】【艸字部】 蕅 【唐韻】【玉篇】□同藕。【說文】張弨曰:此正蔆蕅字,俗譌作藕。 亦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虎委切,音毀。【說文】一斛米舂爲八斗也。同毇。
蕆 【申集上】【艸字部】 蕆 【唐韻】丑善切,音搌。【博雅】敕也。【左傳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蕇 【申集上】【艸字部】 蕇 【唐韻】多殄切,音典。【爾雅釋草】蕇,亭歷。【註】似芥,一名狗薺。
胫 【未集下】【肉字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說文】胻也。【廣韻】腳脛。【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義□同。 【集韻】或作踁。
胭 【未集下】【肉字部】 胭 【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烟。【說文】嗌也。【玉篇】胭喉也。 又【廣韻】胭脂,與燕脂同。
胮 【未集下】【肉字部】 胮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廣韻】胮肛,脹大也。【博雅】腫也。 又【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音□。義同。【集韻】或作□膖肨。
胯 【未集下】【肉字部】 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音庫。【說文】股也。【正韻】署胯兩股閒。【史記淮隂侯傳】不能死,出我胯下。【註】股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又【廣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跨。義□同。 又【集韻】枯買切,音銙。腇肥貌。
胰 【未集下】【肉字部】 胰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夾脊肉。【韻會】本作胂。 又【類篇】與□。同詳□字註。
胱 【未集下】【肉字部】 胱 【正韻】姑黃切,音光。膀胱,水府也。【類篇】脅下。【博雅】膀胱謂之脬。【正字通】膀胱,重九兩一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廣二寸半,上系小腸,下聯前隂。【素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甲乙經】膀者,橫也。胱者,廣也。言其體橫廣而短也。
胲 【未集下】【肉字部】 胲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柯開切,□音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莊子庚桑楚〈月〉胲註】一云備也。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註】軍中約也。 又【集韻】己亥切【韻會】尸亥切【正韻】居亥切,□音改。【集韻】頰下曰胲。【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註】胲音改,頰肉也。
胳 【未集下】【肉字部】 胳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音各。【說文】腋下也。【廣韻】胳腋。【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牲後頸骨。【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註】後脛骨二,膊胳也。【釋文】胳,音格。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筍古作□。註詳六畫。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丁定切,音訂。米飷。
胴 【未集下】【肉字部】 胴 【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玉篇】大腸也。【抱朴子僊藥卷】雄黃服餌之法,以□胴腸裹蒸之於赤土下。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侗胴,直貌也。【揚子方言】侗胴,狀也。【註】謂形狀也。
胵 【未集下】【肉字部】 胵 【唐韻】處脂切【集韻】稱脂切,□音□。【說文】鳥胃。一曰胵,五藏總名。【廣韻】膍胵,鳥藏。【博雅】百葉謂之膍胵。【集韻】或从氏。 又【集韻】陟利切,音致。肥也。 又【集韻】陟栗切,音窒。【五音集韻】同郅。郁郅,地名。
胶 【辰集上】【月字部】 胶 【韻會小補】與交同。日月之交道也。(膠)【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昵也。作之以皮。【徐曰】昵,黏也。【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廣韻】膠漆。【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施膠必厚。又【弓人】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廉。鹿膠靑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凡昵之類,不能方。【註】昔音錯。純赤之中,文又交錯也。澤,表裏有文,色潤澤也。紾,縝密。摶,音團,團圓也。廉,利也。昵,本作□。不方柔韌,不取其方整也。 又【爾雅釋詁】膠,固也。【疏】膠者,所以固物。【詩小雅】德音孔膠。【傳】膠,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蜿灗膠戾。【註】膠戾,邪曲也。 又【廣韻】太學也。【正字通】東膠,周學名。周之學,成均居中,左東序,右瞽宗。東膠卽東序也。 又【集韻】糾也。【禮王制】養國老於東膠。【註】膠之言糾也。 又【正韻】黏泥不通。【莊子逍遙遊】置杯焉則膠。 又膠葛,氣也。【前漢揚雄傳】撠膠葛,騰九閎。【註】膠葛,上淸之氣也。 又【韻會】和也。【詩鄭風】雞鳴膠膠。【傳】膠膠,猶喈喈也。 又詐也。【揚子方言】膠,譎詐也。涼州西南之閒曰膠。 又【韻會】水名。萊州有膠水。 又地名。【戰國策】以膠東委於燕。 又姓。【前漢古今人表】膠鬲。 又【廣韻】古孝切【集韻】居效切,□音敎。義同。 又【韻會】【正韻】□古巧切,音絞。動撓貌。【莊子天道篇】膠膠擾擾乎。【音義】交卯反。 又【集韻】女巧切,音橈。澩膠,雜亂貌。又乎刀切,音豪。戾也。【楚辭九辯】何况一國之事兮,亦多端而膠加。【註】膠加,戾也。音豪。 又【五音集韻】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膠)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膠必厚施。〕 謹照原文改施膠必厚。
胷 【未集下】【肉字部】 胷 【廣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音匈。【說文】膺也。本作匈。【史記趙世家】黑龍面而鳥噣鬢,麋髭□,大膺大胷。亦作胸。
【戌集下】【頁字部】 【字彙】古盍切,音閤。車領骨。
胸 【未集下】【肉字部】 胸 【正字通】同胷。
胹 【未集下】【肉字部】 胹 【唐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說文】爛也。【玉篇】煮熟也。【揚子方言】胹,熟也。【左傳宣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疏】過熟曰胹,自關而西,秦晉之郊曰胹。 又【類篇】或作臑。【楚辭招魂】胹龞炮羔,有柘漿些。【註】胹,一作臑。【集韻】或作腝□□。
臹 【未集下】【至字部】 臹 【篇海】思留切,音修。習也。又進也。出太上老君□。
臺 【未集下】【至字部】 臺 〔古文〕□【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苔。【說文】觀四方而高者。【釋名】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爾雅釋宮】闍謂之臺。【註】積土四方也。【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疏】積土爲之,所以觀望。【五經要義】天子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圃臺以觀鳥獸。 又【古今注】城門皆築土爲之。累土曰臺,故亦謂之臺門。 又官名。【正字通】袁紹傳,三臺註:漢官尚書爲中臺,御史爲憲臺,謁者爲外臺。又漢百官表註:禮樂官知禮容,故禮部稱容臺。又王彥威爲曲臺新禮三十卷:故太常稱曲臺。又漢秘書監曰芸臺,唐改祕書爲麟臺,唐百官志門下省曰鸞臺,宋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 又【博雅】臺,支也。 又賤者之稱。【左傳昭七年】僕臣臺。【註】皁輿,隷僕之至□者也。【孟子】蓋自是臺無饋也。【註】臺,賤官,主使令者。又【輟耕錄】婢役于婢者,謂之重臺。【蘇軾梅花詩】天敎桃李作輿臺。 又【博雅】臺,輩也。 又【揚子方言】臺,敵延也。東齊海岱之閒曰臺,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物力同者謂之臺敵。 又【莊子庚桑楚】不可內於靈臺。【註】靈臺者,心也。 又姓。漢侍中臺佟。又澹臺,複姓。 又【字彙補】古謂陵墓爲臺,如鄴都之三臺,山海經帝堯臺,帝嚳臺是也。又咍臺,卽臺□之聲也。【世說】許噪於丞相帳,咍臺大鼾。【通雅】咍臺,晉人常語也。 又山名。【輿地志】五臺山,在雁門郡。【山海經】鹿臺之山。【註】今名麓臺山。【淮南子地形訓】濟出王屋,時泗沂出臺台術。【註】時泗沂,皆水名。臺台術,皆山名。【抱朴子登陟卷】昔張蓋蹹及偶高成,二人竝精思於雲臺山石室中。 又神名。【左傳昭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爲□冥師,生允格臺駘。臺駘,汾神也。【山海經】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註】郭曰:帝臺,神人名。 又漸臺,星名也。 又宮殿名。【鄒陽上吳王書】秦倚曲臺之宮,懸衡天下。【三輔黃圖】未央有曲臺殿。 又草名。【爾雅釋草】艾,冰臺。【疏】艾,一名冰臺,卽今艾蒿也。【詩小雅】南山有臺。【傳】臺,夫須也。【疏】夫須,莎草也,可爲簑笠。【又】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傳】臺,所以禦暑。笠,所以禦雨也。【箋】臺,夫須也。都人之士,以臺皮爲笠。 又【字彙】洪孤切,音乎。臺駘,邾地名。【禮檀弓】敗于臺駘。【註】臺音壷,駘音臺。臺當爲壷字之譌。一作壷駘,或作狐駘。【正字通】臺有壷音,非臺與壷同。字彙以臺爲古壷字,誤也。又【字彙補】左傳,臺駘。歷考註疏,□無狐音。字彙不知何據而云:亦誤也。 又【韻補】叶田黎切,音題。【參同契】皓若搴帷帳,瞑目登高臺,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迷。 又叶同都切,音徒。【易林】典冊法書,藏在蘭臺。
臻 【未集下】【至字部】 臻 【唐韻】【正韻】側詵切【集韻】【韻會】緇詵切,□音臻。【說文】至也。【玉篇】及也。【詩邶風】遄臻于衞。【後漢章帝紀】澤臻四表。 又【玉篇】聚也,衆也。 又【集韻】將先切【韻會】則然切【正韻】則前切,□音箋。【樂章天命篇】羣凶受誅殛,百祿咸來臻。黃華應福始,王凌爲禍先。
臼 【未集下】【臼字部】 臼 【廣韻】其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久切,□音咎。【說文】舂也。本作□,隷省作臼。古者掘地爲臼,其後穿木石。象形,中象米。【徐曰】臼字中四注,與函字下,鼠字上,及古文齒字,皆偶相似而非也。【世本】雍父作臼。【呂氏春秋】赤冀作臼。【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沈約捉搦歌】粟榖難舂付石臼。【柳宗元詩】日午夢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杵臼四星,在危南。【註】杵臼三星,在丈人星旁,主軍糧。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註】解縣東南有臼城。 又水名。【左傳定五年】將涉于成臼。【註】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屈山,西南入漢。【後漢章帝紀】罷常山,呼沱石臼河漕。【註】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縣東北。 又山名。【山海經】踵臼之山,無草木。 又鳥名。【讀曲歌】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又樹名。【古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又姓。【左傳】華謳家臣臼任。又【韻補】叶敞呂切,音處。【韓愈元和聖德詩】遂自顚倒,若杵投臼。叶下渚。
臽 【未集下】【臼字部】 臽 【唐韻】戸□切【集韻】乎韽切,□音陷。【說文】小阱也。从人在臼上,舂地坎可臽人。【徐曰】若今人作穴,以臽虎也。會意。【玉篇】坑也。【同文備考】失足入坑坎也。从側人,从杵臼之臼,象人在臼中。 又【廣韻】【集韻】□苦感切,音坎。義同。或作□。
臾 【未集下】【臼字部】 臾 【唐韻】【集韻】□求位切,音匱。同蕢。【說文】草器也。古象形。引論語: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或作。◎按論語今作蕢。 又【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居切,□音余。【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請吾子之與寡君須臾焉。【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又姓。【左傳文六年】賈季奔狄,宣子使臾駢送其帑。 又人名。【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宛朐,問於鬼臾區。【淮南子汜論訓】臾兒,易牙,湽澠之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註】臾兒,易牙,皆齊之知味者也。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註】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又【字彙補】鳧臾,東方國名。卽扶餘也。 又【荀子大略篇】語曰: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又【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註】夾臾之弓,合五成規。【疏】夾臾,反張多隨,曲執向外。【釋文】臾,音庾。 又【正韻】尹竦切,音勇。縱臾,與慫慂通。詳心部慂字註。 又【韻補】叶兪戍切,音裕。【漢廣陵厲王歌】奉天期兮不得須臾,千里馬兮駐待隅路。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蒲交切,音庖。竹名。
臿 【未集下】【臼字部】 臿 【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音插。【說文】舂去麥皮也。【博雅】臿,舂也。 又與插同。【史記司馬相如傳】赤瑕駁犖,雜臿其閒。 又與鍤同。【史記始皇本紀】禹身自持築臿。【註】臿,築牆杵也。【前漢溝洫志】舉臿爲雲,決渠爲雨。【註】臿,鍫也,所以開渠者也。【淮南子精神訓】今夫繇者,揭钁臿,負龍土。【註】臿,鏵也。靑州謂之鏵,有刃也。三輔謂之□。【揚子方言】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臿,沅湘之閒謂之畚。 又【韻會】或作接。【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舂人舂之也。【正字通】扱以授舂人舂之,非與臿同也。韻會誤。
舀 【未集下】【臼字部】 舀 【正字通】同□。
舁 【未集下】【臼字部】 舁 〔古文〕□【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說文】共舉也。【徐曰】用力也。兩手及爪皆用也。 又【正韻】轝車也。 又【集韻】苟許切,音舉。又【正韻】羊茹切,音豫。義□同。 【集韻】或作□。◎按字彙譌入五畫,非。今改正。
舂 【未集下】【臼字部】 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書容切,音摏。【說文】擣粟也。黃帝臣雍父作舂。【詩大雅】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莊子逍遙遊】適百里塡宿舂糧。【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黃藜,搤伏雞。 又官名。【周禮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註】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髤畫,以兩手築地。【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舂陵縣。【後漢光武紀】舂陵節侯買。【註】舂陵,鄕名,本屬零陵,在今永州唐興縣北。 又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高舂。至于連石,是謂下舂。 又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疏】齊魯之閒,謂之舂鉏。又【博雅】獨舂,瞗也。 又舂容。【禮樂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待其舂容,然後盡其聲。【韓愈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又與衝通。【史記魯世家】獲長狄,富父終生舂其喉以戈殺之。【後漢西羌傳】水舂河漕。 又【正字通】音窻。八蠻之類。一曰旁舂。見墨子。 又【集韻】諸容切【韻會】職容切,□音鍾。荆山別名。【張正見白頭吟】彈珠金市側,抵玉舂山東。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模朗切【集韻】母朗切,□音莽。山貌。【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嵣嶚刺。【註】嵣,山石廣大貌。 又平聲。【玉篇】莫郎切,音芒。義同。 又【玉篇】【廣韻】烏浪切【集韻】莫浪切,□音漭。義同。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魯刀切【集韻】郎刀切,□音勞。□,亭名。 又山名。
【戌集下】【風字部】 【廣韻】戸公切【集韻】胡公切,□音洪。【玉篇】風聲。 又【廣韻】大風。
菈 【申集上】【艸字部】 菈 【唐韻】盧合切,音拉。【玉篇】《方言》云:東魯呼蘆菔爲菈□子。又【左思吳都賦】菈□雷硠。【註】崩弛之聲也。
莂 【申集上】【艸字部】 莂 【玉篇】彼列切,音與分別之別同。【廣韻】種穊移蒔也。 又【釋名】莂,別也,大書中央,中破別之也,卽今市井合同。 又佛家作詩曰偈,作文曰莂。【黃庭堅與禪師書】夙承記莂。
苀 【申集上】【艸字部】 苀 【唐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杭。【爾雅釋草】苀,東蠡。【張衡西京賦】草則葴莎菅,蒯薇蕨茘苀。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草名。葉似蒲,叢生。
舃 【未集下】【臼字部】 舃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博雅】舃,履也。【釋名】複其下曰舃。舃,腊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濕,故複其末下,使乾腊也。【古今注】舃以木置履下,乾腊不畏泥濕也。天子赤舃。【詩豳風】赤舃几几。【傳】赤舃,人君之盛履也。又【小雅】赤芾金舃。【註】舃,達履也。【疏】履之最上達者也。舃有三等,赤舃爲上,冕服之舃。下有白舃,黑舃。【左傳桓二年】帶裳幅舃,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註】舃,複履。【疏】謂其複下也。 又大貌。【詩魯頌】松桷有舃。【傳】舃,大貌。 又【班固典引】舃奕乎千載。【註】舃奕,光曜流行貌。 又草名。【爾雅釋草】馬舃,車前。【疏】馬舃,一名車前,一名當道。【莊子至樂篇】生於陵屯,則爲陵舃。陵舃得鬱栖,則爲烏足。【註】陵屯,阜也。言物因水成而陸產,生於陵屯,化作車前,改名陵舃也。一名澤舃,隨燥濕變也。 又與磶同。【何晏景福殿賦】玉舃承跋。【註】舃與磶同。廣雅曰:磶,礩也,言以玉礩承柱之跋也。 亦與潟同。【前漢溝洫志】終古舃鹵兮生稻粱。【註】師古曰:舃鹵,卽斥鹵也。謂鹹鹵之地也。【王融策文】舃鹵可腴。 又【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七約切,□與鵲同。鳥名。【說文】也。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大貌。詩松桷有舃,徐邈讀。 又【韻補】履舃。亦叶音鵲。【陸雲逸民賦】相彼宇宙,方之委舃,夫豈不休,而好是冲漠。【註】委舃,猶弃屣也。磶原字从舃,不从舄。
舅 【未集下】【臼字部】 舅 【廣韻】其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爾雅釋親】母之晜弟爲舅,母之從父晜弟爲從舅。【詩秦風】我送舅氏,曰至渭陽。又【大雅】王之元舅,文武是憲。 又【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禮內則】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又【爾雅釋親】妻之父爲外舅。 又姓。【姓譜】晉大夫舅犯之後。 又通作咎。【儀禮士昏禮註】古文舅皆作咎。【□天子傳】咎氏。【郭璞註】咎猶舅也。 又【韻補】叶暨几切,音麂。【前漢敘傳】遭成之逸,政自諸舅。陽平作威,誅加卿宰。宰,獎里切。又【易林】潔身白齒,衰老復起。多孫衆子,宜利姑舅。 又叶跽許切,音矩。【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爾位,訓厥甿畮。畮音姥。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丁結切,音窒。結也。
舆 【酉集下】【車字部】 輿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等韻】雲諸切,□音余。【說文】車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註】輿人專作輿,而言爲車者,車以輿爲主也。【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復爲之輿。【韻會】《詩詁》曰:輈軸之上加板以載物,軫、軾、轛、較之所附植,輿,其總名也。 又乗輿。【蔡邕獨斷】天子所御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乗輿。【註】輿,車也。乗,載也。 又【韻會】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又【正韻】堪輿,天地之總名。【前漢藝文志】《堪輿金匱》十四卷。【註】堪,天道。輿,地道。 又載而行之之意。【左傳僖十一年】敬禮之輿也。【註】謂其載禮以行也。又【襄二十四年】令名德之輿也。 又負也。【戰國策】百人輿瓢而趨。 又【廣韻】多也。【集韻】衆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聽輿人之誦。 又【韻會】扶輿,佳氣貌。又美稱。【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綺靡。 又輿人,賤官。【左傳昭四年】輿人納之。 又丘輿,地名。【左傳成四年】鄭公子偃敗諸丘輿。【註】鄭地。又平輿。【後漢郡國志】平輿,屬汝南郡。【註】古沈子國也。 又姓。【韻會】周大夫伯輿之後。 又【廣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增韻】舁車也。兩手對舉之車。 【集韻】或作轝。【史記封禪書】作轝。轝字从車从與,作車與。考證:〔【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後爲之輿。〕 謹照原文後爲之輿改復爲之輿。〔又【廣韻】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謹按廣韻無此語,查係韻會。謹將廣韻改韻會。
與 【未集下】【臼字部】 與 〔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又【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又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又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又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又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又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又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又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又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又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又【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又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又姓。又【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又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又【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又【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又【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又【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又【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又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又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又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興 【未集下】【臼字部】 興 【唐韻】【韻會】【正韻】□虛陵切,音□。【爾雅釋言】興,起也。【詩小雅】夙興夜寐。【禮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註】興,謂起在位也。 又【廣韻】盛也。【詩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興。【箋】興,盛也。 又【五音集韻】舉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註】興,猶舉也。 又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功,末應將興。【註】興,猶動也。 又【詩大雅】興迷亂于政。【箋】興,猶尊尚也。 又【周禮地官旅師】頒其興積。【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又【司稼】平其興。【註】所徵賦。 又州名。【五音集韻】漢置武都郡,魏立東西州。梁爲興州,因武興山而名。 又縣名。【李顒涉湖詩】旋經義興境。 又殿名。【張衡西京賦】龍興含章。【註】龍興,殿名。 又姓。【姓譜】漢濟陰王,謁者興渠。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應切,音嬹。【集韻】象也。 又【韻會】比興。【增韻】興,况意思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詁】興者,感物而發,如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類。 又【正韻】悅也。【禮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註】興之言喜也。【殷仲文詩】獨有淸秋日,能使高興盡。 又【正韻】許刃切,音釁。【禮文王世子】旣興器用幣。【釋文】音同釁。 又【韻補】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重。重平聲。 又叶虛良切,音香。【徐幹雜詩】沈隂增憂愁,憂愁爲誰興。念與君相別,乃在天一方。【潘乾□】實天生德,有漢將興。子子孫孫,俾爾熾昌。 又叶丘侵切,音欽。【詩大雅】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考證:〔又【掌均】平其興。〕 謹按周禮無掌均之官,所引出地官司稼。掌均謹改司稼。
舊 【未集下】【臼字部】 舊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 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 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 又【韻會】昔也,老宿也。 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 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 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 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 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時音氏。【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叶上里。 又叶巨寄切,音忌。【韋□成詩】天子我監,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我舊。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則忌亦正音,非叶音。 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漢敘傳】三枿之起,本根旣朽。枯楊生華,曷惟其舊。
舋 【未集下】【臼字部】 舋 【廣韻】許覲切【集韻】許愼切【韻會】【正韻】許刃切,□欣去聲。同釁。□罅也。龜瓦裂皆曰舋。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仡奮舋而軒鬐。【註】杜預曰:舋,動也。 又【集韻】文運切,音問。義同。考證:〔【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倚仡奮舋而軒鬐。〕 謹照原文奔虎攫拏以梁倚,倚字屬上爲句,謹省去倚字。
【戌集中】【面字部】 【廣韻】【集韻】□是義切,音豉。【廣韻】□,面貌。出新字林。
荡 【申集上】【艸字部】 蕩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又【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又【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又【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又【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又【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又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又他浪切,音儻。義同。 又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又【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又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又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舌 【未集下】【舌字部】 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于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又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 又言也。【揚子太□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 又姓。【姓纂】越大夫舌庸。又羊舌,複姓。【左傳閔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爲大夫。 又官名。【周語】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註】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又國名。【淮南子地形訓】穿□民,反舌民。【註】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曉。一說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國名也。【山海經】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註】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萿,麋舌。【註】今麋舌草春生葉,有似於舌。又【博雅】燕薁,蘡舌也。又【正字通】牛舌,芣苢。別名江東呼蝦蟇衣,山東名牛舌。 又鳥名。【禮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註】反舌,百舌鳥。【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 又無舌,蟲名。【本草註】一名益符,主閉。 又長舌,獸名。【山海經】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四耳,出則郡多水。 又【韻補】叶商刮切,音殺。【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又叶食僞切,音逝。【郤正釋譏】家挾殊議,人懷異計。縱橫者欲披其胷,徂詐者暫吐其舌。
舍 【未集下】【舌字部】 舍 【廣韻】始夜切【集韻】【韻會】【正韻】式夜切,□音赦。【說文】市居曰舍。【釋名】舍,於中舍息也。【禮曲禮】將適舍,求毋固。【註】謂行而就人館。【疏】適,猶往也。舍,主人家也。【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此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註】次謂吏直宿,若今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前漢高祖紀】高祖適從旁舍來。又【王莽傳】里區謁舍。【註】不宿客之舍爲里區,宿客者曰謁舍。 又息也。【詩小雅】爾之安行,亦不遑舍。【箋】女可安行乎,則何不暇舍息乎。【前漢高祖紀】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註】師古曰:舍,息也,於殿中休息也。 又日行有次舍。【淮南子天文訓】日入於虞淵之汜,曙於蒙谷之浦。行九州七舍。【郭璞遊仙詩】迴日向三舍。【註】二十八宿,一宿爲一舍。又師行一宿爲舍。【增韻】又三十五里爲一舍。【左傳僖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註】一舍三十里。 又【釋典】一俱廬舍。【註】四里爲一俱廬舍。一里三百六十步,一俱廬舍計一千四百四十步。 又止也。【禮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註】舍,猶止也。【管子四稱篇】良臣不使,讒賊是舍。【註】舍,止也,謂止讒賊於其旁,與之近也。 又廢也,罷也。【易乾卦】見龍在田,時舍也。【左傳昭五年】舍中軍,□公室也。【註】罷中軍。 又厝也。【戰國策】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爲。【註】舍,猶厝也。 又施也。【左傳宣十二年】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又【昭十三年】施舍不倦。【註】施舍,猶言布恩德。 又官名。【周禮天官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又【地官】舍人。【註】舍,猶宮也。主平宮中用穀者也。師古曰:舍人,親近左右之通稱,後遂爲私屬官號。 又處也。【詩鄭風】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箋】舍,猶處也。【釋文】舍,音赭。王云:受也。 又除也。【詩小雅】舍彼有罪。【傳】舍,除也。 又釋也。【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又【大雅】舍矢旣均。【箋】舍之言釋也。 又中也。【禮射義】射之爲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疏】舍,中也。 又舍匿。【前漢淮南王傳】舍匿者,論皆有法。【註】謂容止藏隱也。 又與赦通。【前漢朱博傳】姦以事君,常□不舍。 又【集韻】【韻會】【正韻】□始野切,音捨。止息也,廢也,置也。【論語】不舍晝夜。【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正夏。【釋文】舍,音捨,廢也。【左傳昭四年】使杜洩舍路。【註】舍,置也。【釋文】舍,音捨。 又【五音集韻】悉姐切,音寫。【揚子方言】發挩舍車。 又【集韻】始隻切【正韻】施隻切。□與釋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註】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釋文】舍音釋。【管子五輔篇】是故上必寬裕,而有解舍。【註】解,放也。舍,免也。【釋文】舍,同釋。 又【韻補】叶舂遇切,音戍。【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爲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又叶始賀切。【白居易效淵明體詩】所以隂雨中,經旬不出舍。始悟獨住人,心安時亦過。考證:〔【書湯誓】舍我穡事,而割夏正。〕 謹照原文夏正改正夏。
【丑集上】【口字部】 【字彙】通懇切,吞上聲。癡貌。 又【中州音韻】他禁切,吞去聲。撒也。○按字諸書皆不載。故正字通云二音二訓,□非。但以爲吞字之譌,亦無據。
【寅集中】【山字部】 【玉篇】卽李切。山也。【正字通】譌字。
舐 【未集下】【舌字部】 舐 【廣韻】俗舓字。【莊子列禦□】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乗,舐之者得車五乗。
舑 【未集下】【舌字部】 舑 【正字通】字之譌。
□ 【未集中】【缶字部】 □ 【玉篇】革鞋切。器好也。
【卯集下】【攴字部】 【類篇】作。字从攴作。
舒 【未集下】【舌字部】 舒 【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揚子方言】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 又【廣韻】緩也,遲也,徐也。【爾雅釋詁】舒,敘也。【詩大雅】王舒保作。【傳】舒,徐也。【釋文】舒,序也。【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疏】舒遲,閒雅也。【淮南子原道訓】柔弱以靜,舒安以定。【註】舒,詳也。 又【爾雅釋詁】緒也。【註】又爲端緒。 又【韻會】散也,開也。 又國名。【詩魯頌】荆舒是懲。【疏】舒,楚之與國。【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註】舒國,今廬江舒縣。【韻會】唐置舒州,宋改安慶府。又【左傳襄二十三年】明日將復戰,期于壽舒。【註】壽舒,莒地。 又姓。唐舒元興。 又鼎名。【左傳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疏】舒鼎,鼎名。 又【博雅】月御謂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啟旦,望舒曜景以灼夜。 又【禮內則】舒鴈翠,鵠鴞胖,舒鳧翠。【註】舒鴈,鵝也。舒鳧,鶩也。 又【韻會】通作荼。【史記建元以來侯表】荆荼是徵。【註】荼,音舒。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斵目必荼。【註】荼,讀爲舒。古文舒荼假借字。 又【五音集韻】羊茹切。與豫同。【晉書地理志】豫,飾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舒讀作豫。 又【韻補】叶商支切,音詩。【越采葛婦歌】增封益地賜羽奇,几杖茵蓐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不能移。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斷日必荼。〕 謹照原文斷日改斵目。〔【五音集韻】羊如切。與豫同。〕 謹照原文羊如切改羊茹切。
舥 【未集下】【舟字部】 舥 【廣韻】普巴切【集韻】【正韻】披巴切,□音葩。浮梁謂之舥。
苰 【申集上】【艸字部】 苰 【唐韻】胡肱切,音弘。【玉篇】藤苰,胡麻也。 又與鞃通。【詩大雅】鞹鞃淺幭。【疏】鞃又作苰。
舓 【未集下】【舌字部】 舓 【唐韻】神旨切,音士。【說文】以舌取物也。今作□。或作舐□。 又【韻會】亦作咶。【荀子彊國篇】伏而咶天。【後漢鄧后傳】夢及天而咶之。 又作狧。【前漢吳王濞傳】狧糠及米。
舔 【未集下】【舌字部】 舔 【篇海】他點切,音忝。以舌舔物。
舕 【備考】【未集】【舌字部】 舕 【篇海類編】與□同。
柇 【辰集中】【木字部】 柇 【集韻】【類篇】胡戈切,音和。棺頭也。【博雅】棺當謂之□。□或从木。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古斬切,音減。竹名。 又【廣韻】七廉切,音僉。義同。 【集韻】或省作箴。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六切,音匊。與□同。撮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類篇】才先切。細削竹也。
舝 【未集下】【舛字部】 舝 【唐韻】胡瞎切【集韻】【韻會】下瞎切【正韻】胡八切,□音轄。【說文】車軸耑鍵也。兩穿相背。【詩衞風】載脂載舝。【釋文】車軸頭金也。又【小雅】閒關車之舝兮。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鈐北一星曰舝。 又【韻會】亦作轄。【左傳昭二十五年】叔孫昭子賦車轄。
舞 【未集下】【舛字部】 舞 〔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 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 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 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 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地理志】舞隂,縣名。 又姓。
舟 【未集下】【舟字部】 舟 【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船也。【釋名】舟言周流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註】比船爲橋。【又】諸侯維舟。【註】維連四船。【又】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又】士特舟。【註】單船。【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物理論】化〈彳瓜〉作舟。【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 又【正韻】載也。 又【韻會】帶也。【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傳】舟,帶也。 又尊下臺,若今時承槃。【周禮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正字通】一說古彝有舟,設而陳之,爲禮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諸其中而注之。舟與彝二器相須,猶尊之與壷,缾之與罍。先儒謂舟形如盤,若舟之載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漢敦足舟,□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虛設以承彝也。形制詳博古圖。 又地名。【左傳襄十四年】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註】臯舟,吳險阨之道。又【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註】息舟,楚邑。又【哀二十一年】請除館于舟道。【註】舟道,齊地。 又覆舟,山名。【淮南子地形訓】維出覆舟。 又官名。【禮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註】舟牧,主舟之官也。 又姓。【左傳】晉有大夫舟之僑。 又與周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舟以行水。【註】故書舟作周。鄭司農云:周當爲舟。 又【韻補】叶陟魚切,音朱。【道藏歌】玉龜七寶林,唱贊願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又【詩大雅】何以舟之。【朱註】之遙反。與下刀叶。
舠 【未集下】【舟字部】 舠 【廣韻】都牢切【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音刀。【玉篇】小船形如刀。【吳均贈王桂陽詩】行衣侵曉露,征舠犯夜湍。 又【集韻】或作□。通作刀。【詩衞風】曾不容刀。【釋名】二百斛以上曰艇,三百斛曰刀。
舡 【未集下】【舟字部】 舡 【廣韻】【正韻】許江切【集韻】【韻會】虛江切,□音肛。【廣韻】舽舡,船貌。【玉篇】船也。【增韻】舽舡,吳船名。 又【集韻】枯江切,音腔。義同。 又【五音集韻】食川切。俗船字。【前漢古今人表】晉舡人固來。【佩觿集】帆舡之舡爲舟船,其順非有如此者。
舨 【未集下】【舟字部】 舨 【集韻】補綰切,音版。艟舨,舟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良刃切,音吝。竹類。【爾雅釋草】□,堅中。 又【正韻】□,薄石。又石鏻。 又【篇海】竹中實。 本作□。或作□。
萖 【申集上】【艸字部】 萖 【字彙補】音未詳。【博雅】萖,笑也。
蔐 【申集上】【艸字部】 蔐 同荻。【淮南子說林訓】蔐苗類絮,而不可爲絮。【註】蔐,荻也,卽所謂蘆花絮也。【說文】作藡。【易萑葦註】藡也。本作荻。詳見荻字,互見藡字註。
舩 【未集下】【舟字部】 舩 【廣韻】食川切。與船同。【史記佞幸傳】鄧通以濯舩爲黃頭郞。【淮南子道應訓】至於中流,陽侯之波,兩蛟夾繞其舩。
莗 【申集上】【艸字部】 莗 【集韻】【類篇】□昌遮切,音車。莗葥,草名。○按莗本作車,卽芣苢也。
航 【未集下】【舟字部】 航 【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筕。【廣韻】船也。【集韻】方舟也。【淮南子主術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爲舟航柱梁。【註】方兩小船,□與共濟爲航也。【張衡思□賦】譬臨河而無航。 又【字彙補】禹航,地名。今餘杭也。 又通作杭。【詩衞風】誰渭河廣,一葦杭之。【註】杭,度也。
舫 【未集下】【舟字部】 舫 【唐韻】【韻會】甫妄切【集韻】敷亮切,□音訪。【說文】船師也。引禮明堂月令,舫人,習水者。【正字通】舫人,猶言舟子。舫之爲舫,猶舟之爲舟,非謂舟卽爲舟師也。說文訓船師,似未可從。 又【集韻】分房切,音方。倂船也。【爾雅釋言】舫,舟也。【註】□兩船。【史記張儀傳】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註】舫,音方,謂□兩船也。 又【韻會】或作枋。【後漢岑彭傳】乗枋箄下江關。【註】枋箄,以竹木爲之,浮水上,卽舫。字古通用。 又【正字通】古借方。【詩衞風】方之舟之。俗加舟作舫。 又【廣韻】【集韻】□補曠切,音謗。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如延切,音然。竹名。 又【集韻】寧顚切。【篇海】音年。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古丸切,音官。竹杼也。
般 【未集下】【舟字部】 般 〔古文〕□【唐韻】北潘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潘切,□音□。【說文】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 又【廣韻】般運。【集韻】移也。 又【集韻】數別之名。 又【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與班同。【爾雅釋言】般,還也。【疏】般,還反也。【前漢趙充國傳】明主般師罷兵。【註】鄧展曰:般,音班。班,還也。又【賈誼傳】般紛紛其離此鄕兮。【註】般,音班。般,反也。 又分也,賜也。【揚子太□經】建侯開國,渙爵般秩。 又布也。【前漢郊祀歌】先以雨般裔裔。【註】般與班同。布也。 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公輸般。【張衡西京賦】命般爾之巧匠。【註】般,魯般。魯哀公時巧人。 又與班同。【禮內則】馬黑脊而般臂漏。【註】般臂,前脛般般然也。【周禮天官內饔註】般臂,臂毛有文。 又獸名。【揚雄羽獵賦】屨般首。【註】屨,謂以足蹈之也。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般般之獸,樂我君囿。【註】謂騶虞也。 又【廣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玉篇】大船也。 又與盤同。盤庚。【周語】作般庚。 又【博雅】般桓,不進也。 又般還。【禮投壷】主人般還曰辟。【疏】主人見賓之拜,乃般曲折還,謂賓曰:今辟而不敢受。亦作般旋。【抱朴子廣譬卷】般旋之儀,見憎於祼踞之鄕。 又【爾雅釋詁】般,樂也。【疏】般者,遊樂也。【揚子太□經】大樂無閒,民神禽鳥之般。【註】般,樂也。【張衡思□賦】惟般逸之無斁兮。 又【博雅】般,行也。【又】任也。 又與槃同。【莊子田子方】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註】般,字又作槃。般礴,謂其坐也。 又【詩周頌】篇名。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濟南郡般陽縣。 又水名。【山海經】沂山,般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 又與鞶同。【穀梁傳桓三年】諸母般申之曰:謹愼從爾父母之言。【註】般,囊也。所以盛朝夕所須,以備舅姑之用。【疏】男子般革,婦人般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爲謹敬也。 又與磐同。【前漢郊祀志】乾稱飛龍,鴻斬于般。【註】孟康曰:般,水涯堆也。師古曰:般,山石之安者。 又【集韻】【韻會】□補滿切,音粄。漢縣名。今在齊州地。【前漢地理志】平原般縣。【註】韋音逋坦反。師古曰:爾雅,九河一曰鉤般。郭璞云:水曲如鉤,流般桓也。然今其土俗如韋音。 又【集韻】一曰面平貌。 又【正字通】音缽。梵言般若,華言智慧。若,音惹。 又蒲先切,音駢。【張衡西京賦】蚩尤秉鉞,奮鬣被般。禁禦不若,以知神姦。魑魅罔兩,莫能逢旃。
舭 【未集下】【舟字部】 舭 【字彙補】音闕。【宋史李全傳】又募南匠,大治舭□船,自淮及海相望。
舰 【未集下】【舟字部】 艦 【廣韻】胡黤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玉篇】版屋舟。【廣韻】禦敵船。【釋名】上下重牀曰艦,四方施板以禦矢石,其內如牢檻也。【陸機辨亡論】前驅不過百艦。【梁□文帝詩】偃月交吳艦。
舲 【未集下】【舟字部】 舲 【廣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同□。小船屋也。【廣韻】舟上有窻。【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註】舲船,船有窻牖者也。【淮南子俶眞訓】越舲蜀艇,不能無水而浮。【註】舲,小船也。
舳 【未集下】【舟字部】 舳 【唐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舳艫也。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揚子方言】船後曰舳。舳,制水也。【註】今江東呼柂爲舳。【前漢武帝紀】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註】舳,船後持柂處。【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註】舳,舟尾也。艫,船頭也。 又【集韻】余救切,音貁。舟首也。【小爾雅】船頭謂之舳。 又直祐切,音胄。義同。
舴 【未集下】【舟字部】 舴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磔。舴艋,小舟。【張志和詩】兩兩三三舴艋舟。 又【廣韻】【集韻】【正韻】□側格切,音嘖。又【集韻】實窄切,音齰。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方萬切【集韻】孚萬切,□音娩。【揚子方言】,惡也。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又謂之,癡騃也。 又【集韻】方願切,音販。義同。 又芳反切,反上聲。心惡吐疾也。
舵 【未集下】【舟字部】 舵 【廣韻】徒可切【集韻】待可切,□音拕。【玉篇】正船木。一作柂。
舶 【未集下】【舟字部】 舶 【廣韻】傍伯切【集韻】【韻會】簿陌切,□音白。【廣韻】海中大船。【集韻】蠻夷汎海舟曰舶。【通俗文】晉曰舶。【集韻】或作艊。 又【韻補】叶簿覓切,音逼。【歐陽修白鸚鵡詩】其閒注輦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誰能遍歷海上峰,萬怪千奇安可極。
舷 【未集下】【舟字部】 舷 【廣韻】【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廣韻】船舷。【正韻】船邊。【郭璞江賦】詠採菱以叩舷。
舸 【未集下】【舟字部】 舸 【唐韻】【集韻】古我切【韻會】賈我切,□音哿。【說文】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古今注】孫權時名舸爲赤馬,言如馬之走陸也。【左思蜀都賦】弘舸連舳。【註】大船曰舸。 又【集韻】【韻會】□居何切,音歌。義同。
船 【未集下】【舟字部】 船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又【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又【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又姓。出【姓苑】。 又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又【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 俗作舡,非。
蒽 【申集上】【艸字部】 蒽 【集韻】烏痕切,音恩。草名。出日南。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笥同。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集韻】□呼合切,音歙。【說文】病劣也。 又【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音急。義同。 又【廣韻】呼盇切,音□。胞。
舺 【未集下】【舟字部】 舺 【集韻】轄甲切,音狎。舺,舟也。 又古狎切,音甲。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舒閏切【集韻】【正韻】輸閏切,□音舜。與瞚瞬眴□通。【玉篇】目動也。以目通指也。【公羊傳文七年】晉大夫使與公盟。【疏】言其用目眂之,而幷使向魯,若今時瞬眼矣。本又作,譌作眣,非。 又【廣韻】【集韻】□式荏切,音審。【廣韻】瞚也。【類篇】視也。 又【廣韻】書之切,音詩。的也。見【聲韻】。
舻 【未集下】【舟字部】 艫 【唐韻】洛乎切【集韻】【韻會】龍都切,□音盧。【說文】舳艫也。一曰船頭。【正韻】船頭刺擢處。一說船尾。【玉篇】在船後。【小爾雅】船頭謂之舳,尾謂之艫。【宋孝武帝詩】舳艫引江飛。【謝朓詩】榜人理行艫。 又【集韻】舟名。【唐書楊元琰傳】與張柬之共乗艫江中。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船尾。
舼 【未集下】【舟字部】 舼 【廣韻】【集韻】□渠容切,音蛩【玉篇】小船也。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博雅】舟也。
舽 【未集下】【舟字部】 舽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玉篇】吳船也。【廣韻】舽舡,船名。【集韻】舽艭,船也。【轉注古音】舽音與龎同。吳人目舟曰舽舡,俗言物之蠢大曰舽舡。別作胮肛,非。
艁 【未集下】【舟字部】 艁 【說文】古文造字。【徐曰】天子艁舟。【揚子方言】艁舟謂之浮梁。【註】卽今浮橋。餘詳辵部造字註。考證:〔【揚子方言】艁首謂之浮梁。〕 謹照原文艁首改艁舟。
艂 【未集下】【舟字部】 艂 【五音集韻】房戎切,音馮。舟名。
艄 【未集下】【舟字部】 艄 【集韻】師交切,音梢。船尾。 又【五音集韻】所敎切,音稍。舟名。【正字通】今俗呼兵卒偵巡者曰哨船,讀若譟。一曰金翅。史樊毅謂袁憲曰:京口,采石各須銳兵倂出金翅二百。註:金翅卽哨船,喻迅疾也。
艅 【未集下】【舟字部】 艅 【唐韻】以諸切【集韻】羊諸切,□音余。【說文】艅艎,舟名。【郭璞江賦】漂飛雲,運艅艎。【抱朴子博喻卷】艅艎鷁首,涉川之良器也。【說文長箋】吳闔廬舟名兪皇,猶言皇舟。改作艅艎。 又人名。【博古圖】有周師艅尊。
艆 【未集下】【舟字部】 艆 【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海中大船。【正字通】一說舟舷曰桹,扣舷曰鳴桹。俗作艆。
艇 【未集下】【舟字部】 艇 〔古文〕□【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音挺。【說文】小舟也。【釋名】二百斛已上曰艇。【增韻】船小而長。【揚子方言】小艒謂之艇。【淮南子俶眞訓】蜀艇,一版之舟,若今豫章是也。【古詩】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又【韻補】叶田庚切,音廷。【古樂府】沿江有百丈,一濡多一艇。上水郞擔篙,何時至金陵。
艋 【未集下】【舟字部】 艋 【廣韻】莫杏切【集韻】母梗切,□音猛。【博雅】舴艋,小舟。
艌 【未集下】【舟字部】 艌 【篇海】奴店切,音念。艌船。【正字通】或曰挽舟索謂之□。本作牽。或作縴。因其爲挽舟具,故从念从舟作艌。艌音牽去聲。今葺理舊船讀若念者,有音無義,方俗語也。
【戌集中】【阜字部】 【玉篇】古文隄字。註詳九畫。 又【廣韻】纂文云:姓也。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五音篇海】音絲。
艎 【未集下】【舟字部】 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艅艎也。【謝朓出藩曲】飛艎遡極浦,旌節去關河。【正韻】唐劉晏爲歇艎支江船。 又【字彙補】荆人呼渡津舫爲艎。 【集韻】或作□。通作皇。
艏 【未集下】【舟字部】 艏 【類篇】始九切,音首。舟也。【揚子方言】船首謂之閤閭,或謂之艗艏。
艐 【未集下】【舟字部】 艐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說文】船著不行也。 又【廣韻】三艐,國名。 又【爾雅釋詁】艐,至也。【註】宋曰屆。【釋文】艐,音宗。 又【廣韻】【集韻】□古屆字。【揚子方言】艐,至也。艐,宋語也。【釋文】艐,古屆字。【史記司馬相如傳】糾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註】索隱曰:艐,音屆。孫炎云:艐,古屆字也。 又【廣韻】【集韻】□口箇切,音坷。船著沙不行也。
【戌集中】【隹字部】 〔古文〕□【五音集韻】必鄰切,音賔。【玉篇】小雀。
【戌集中】【革字部】 【廣韻】當孤切【集韻】東徒切,□音都。【廣韻】析皮具。牛牽船。【集韻】牛牽舟謂之。
【亥集中】【魚字部】 同鯬。見【字彙補】。
菞 【申集上】【艸字部】 菞 【集韻】良脂切,音黎。地名。【穆天子傳】讀書于菞丘。 又通黎。【前漢匈奴傳】菞庶無干戈之役。 或作□。
【寅集上】【宀字部】 【廣韻】【集韻】□古拜切,音戒。【博雅】獨也。【揚子方言】待也,畜無偶曰。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特丁切【集韻】唐丁切,□音庭。【博雅】甎也。
舣 【未集下】【舟字部】 艤 【廣韻】【集韻】【韻會】□語綺切,音蟻。與檥同。整舟向岸。【左思蜀都賦】試水客艤輕舟。【梁□文帝詩】征艫艤湯塹,歸騎息金隍。
腝 【未集下】【肉字部】 腝 【唐韻】人移切。有骨醢也。或作臡。 又【集韻】年題切,音泥。又汝來切,音荋。義□同。 又【廣韻】而兗切【集韻】乳兗切,□音輭。足疾也。 又【玉篇】【廣韻】□那到切,音□。臂節也。 又【廣韻】【正韻】□奴困切,音嫩。肉腝。【正字通】醢爲本義。讀若而者,本音也。讀若嫩者,轉音也。後借爲嫩弱之腝。 又【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同。爛也。【揚子方言】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或作腝。
腞 【未集下】【肉字部】 腞 【集韻】杜本切,音□。行曳踵。或作腯豚。 又徒困切,音鈍。義同。 又【集韻】【正韻】□柱兗切,音□。【集韻】篆也。【正韻】與瑑同。【莊子達生篇】得死於腞楯之上。【釋文】腞,猶篆也。腞楯,雕俎也。 又【集韻】敕轉切,音蜳。義同。【莊子達生篇腞楯音義】腞。直轉反,又敕轉反。 又陁沒切,音揬。肥也。與腯同。
腟 【未集下】【肉字部】 腟 【玉篇】丑一切,音抶。肉生也。
【戌集上】【門字部】 【集韻】披耕切,音怦。闔扉聲。本作閛。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糞古作□。註見本畫。
腠 【未集下】【肉字部】 腠 【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凑。膚腠也,肉理分際也。【儀禮鄕飮酒禮】皆右體進腠。【註】腠理也。【史記扁鵲傳】君有疾,在腠理。【註】腠謂皮膚。【後漢郭玉傳】腠理至微。【註】腠理,皮膚之閒也。【抱朴子極言卷】脣焦脈白,腠理萎瘁者,血滅之證也。 又【正字通】通作奏。【儀禮公食大夫禮】載體進奏。【註】奏謂皮膚之理也。
腡 【未集下】【肉字部】 腡 【廣韻】落戈切【集韻】盧戈切,□音騾。【玉篇】手理也。【廣韻】手指文也。 又【集韻】公蛙切,音媧。又姑華切,音瓜。義□同。
腢 【未集下】【肉字部】 腢 【集韻】【韻會】【正韻】□魚侯切,音齲。【韻會】膊前骨也。俗曰肩頭。【儀禮旣夕】當腢用吉器。【註】腢,肩頭也。【釋文】劉五侯反。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義同。【儀禮當腢釋文】腢,古口反。 又【集韻】五公切,音。又元俱切,音虞。又吾回切,音鮠。義□同。 【正韻】亦作髃。
腤 【未集下】【肉字部】 腤 【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廣韻】煮魚肉也。【集韻】烹也。【齊民要術】有腤雞法。 又【集韻】鄔感切,音晻。腤腩,調飪也。 【集韻】或作□。
腥 【未集下】【肉字部】 腥 【玉篇】桑丁切【廣韻】【集韻】桑經切,□音星。【說文】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廣韻】豕息肉,肉中似米。【周禮天官內饔】豕肓眡而交睫腥。【註】肉有如米者,似星。 又凡膏亦曰腥。【周禮天官庖人】秋行犢麛膳膏腥。【註】膏腥,雞膏也。 又臭也。【禮月令】仲秋之月,其臭腥。【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又穢也。【書酒誥】庶羣自酒,腥聞在上。 又【正韻】凡肉未熟曰腥。【論語】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史記禮書】俎上腥魚。【註】鄭曰:大饗祫祭先王,以腥魚爲俎實,不臑熟之也。 又【唐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音性。義同。 【集韻】或作胜。
艊 【未集下】【舟字部】 艊 【集韻】與舶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房尤切【篇海】房鳩切,□音浮。山名。
【戌集中】【革字部】 【廣韻】徒旱切【集韻】蕩旱切,□音袒。【玉篇】馬帶也。 又【集韻】抽延切,音脠。鞮也。
【備考】【戌集】【革字部】 【龍龕】步罵切。
腦 【未集下】【肉字部】 腦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說文】本作匘。頭髓也。 又【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音□。【廣韻】優皮也。【集韻】瀀澤也。 又【韻會】或作□。【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 【廣韻】同堖。或从□。【集韻】或作□□。
腧 【未集下】【肉字部】 腧 【廣韻】傷遇切【集韻】春遇切,□音戍。【玉篇】五藏腧也。【集韻】五藏腧穴。【正字通】方書灸法,腧穴在脊中,對臍名開寸半。 又【五音集韻】羊朱切,音逾。腧腧,媚貌。
腨 【未集下】【肉字部】 腨 【廣韻】市兗切【集韻】豎兗切,□音踹。【說文】腓腸也。【廣韻】腨腸。【正字通】俗曰脚肚。【博雅】腨也。 又穴名。【靈樞經】上踝五寸,別入貫腨腸穴。 又【集韻】尺兗切,音舛。義同。 或作□。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古巧切【集韻】吉巧切,□音絞。【說文】□中急也。【廣韻】腹中急痛。【方書】濊氣感觸,邪熱而發之病。俗作。【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居虯切,音樛。又【廣韻】居求切,音鳩。義□同。 又【類篇】瘤,肉起貌。 又【集韻】尼猷切,音惆。小痛。
【戌集中】【隹字部】 【集韻】同鳩。詳鳥部鳩字註。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烏含切,音諳。女志不淨也。【焦竑俗用雜字】手不淨曰贜。
【戌集中】【阜字部】 【集韻】光鑊切,音郭。本作□。隷作崞。詳山部崞字註。
腩 【未集下】【肉字部】 腩 【廣韻】奴感切【集韻】乃感切,□南上聲。【廣韻】煮肉。【集韻】□也。【齊民要術】有腩炙法,鹽醃也。【博雅】腩,脯也。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
腫 【未集下】【肉字部】 腫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種。【說文】癰也。【廣韻】疾也。【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註】腫瘍,而上生創者。【爾雅釋訓】腫足爲尰。【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腫。【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後漢梁皇后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註】瘣也。
腬 【未集下】【肉字部】 腬 【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說文】嘉善肉也。【玉篇】肥美也。【廣韻】肥貌。【五音集韻】嘉膳。 又【集韻】盛也。【博雅】腬,盛也。 又如又切,音輮。又女救切,音糅。義□同。 又忍九切,音厹。面色和柔貌。或作。
腭 【未集下】【肉字部】 腭 【字彙】與齶同。
腮 【未集下】【肉字部】 腮 【字彙】俗顋字。
腯 【未集下】【肉字部】 腯 【唐韻】【集韻】□他骨切,音突。【說文】牛羊曰肥,豕曰腯。【玉篇】肥也。【通雅】腯胲,肥肉也。肥盛爲腯。【博雅】盛也。【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箋】我奉養我享祭之牛羊,皆充盛肥腯。【釋文】豕曰腯。【左傳桓六年】牲牷肥腯。【禮曲禮】豚曰腯肥。【疏】腯,充滿貌也。【左思吳都賦】鳥獸腯膚。 又【集韻】陁沒切【韻會】陁骨切【正韻】吐訥切,□音揬。或作腞。義同。 又【集韻】【韻會】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鈍。義同。 又人名。【禮檀弓】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釋文】腯,又徒遜反。徐本作遁。 又【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音□。【集韻】行曳踵也。 【集韻】或作□。
腰 【未集下】【肉字部】 腰 【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要。【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之形。【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 又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 又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腱 【未集下】【肉字部】 腱 【廣韻】【集韻】【韻會】□渠建切,音健。【說文】筋之本也。【廣韻】筋也。一曰筋頭。【博雅】膂腱,肉也。【集韻】一曰筋之大者。【禮內則反側之去其餌註】餌,筋腱也。 又【廣韻】【集韻】□房言切,音軒。【禮內則註筋腱釋文】一音其言反。【楚辭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註】腱音居言反。筋頭也。 又【集韻】渠言切,音犍。【字林】筋鳴也。 又【韻會】【正韻】□渠焉切,音乾。又【集韻】巨偃切【韻會】【正韻】巨展切,□音寋。義□同。【禮內則註筋腱釋文】徐讀其偃反,皇讀紀偃反。 又【集韻】舉欣切,音斤。與筋同。
腲 【未集下】【肉字部】 腲 【廣韻】烏賄切【集韻】鄔賄切,□音猥。【玉篇】腲脮,肥貌。 又舒遲貌。【王褒洞簫賦】其奏歡娛,莫不潬漫衍凱,阿那腲腇。【註】腲腇,舒遲貌。
腳 【未集下】【肉字部】 腳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音蹻。【說文】脛也。或作脚。【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註】郭璞曰:腳掎足。【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
【戌集中】【革字部】 【廣韻】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廣韻】吳人靴靿曰。
腴 【未集下】【肉字部】 腴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音逾。【說文】腹下肥也。【廣韻】肥腴。【通雅】凡肉肥耎處曰腴。【禮少儀】進魚,冬右腴。【註】腴,腹下也。【疏】腴謂魚腹。 又凡借以喻肥者皆曰腴。【前漢地理志】爲九州膏腴。【註】師古曰:腹之下肥曰腴,故取喻云。又【班固答賓戲】愼修所志,守爾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又肥田稱膏腴。 又猪犬腸也。【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註】腴有似人穢。【疏】猪犬腸也。 又【類篇】勇主切,音雨。義同。 又【韻補】叶音尤。【陳琳詩】轗軻固宜然,□陋何所羞。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腶 【未集下】【肉字部】 腶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集韻】腶脩,捶脯施薑桂也。【禮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釋文】加薑桂曰腶脩。【公羊傳莊二十四年】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脩云乎。【註】腶脩者,脯也。 又作鍛。【左傳哀十一年】進稻醴粱糗腶脯焉。【釋文】腶,亦作鍛。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良刅切,音吝。竹名。中堅,可爲席。
膐 【未集下】【肉字部】 膐 【五音類聚】與膂同。【揚子方言】膐,力也。宋魯曰膐。
腷 【未集下】【肉字部】 腷 【廣韻】符逼切【集韻】弼力切,□音愎。【廣韻】腷臆,意不泄也。【古兩頭纖纖詩】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集韻】或作服。
腸 【未集下】【肉字部】 腸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又【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又【博雅】詳也。 又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又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又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又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又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又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又【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腹 【未集下】【肉字部】 腹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爾雅釋詁】腹,厚也。【詩小雅】出入腹我。【傳】厚也。【箋】腹,懷抱也。【禮月令】孟冬之月,水澤腹堅。【註】腹,厚也。 又【增韻】肚也。【釋名】腹,複也,富也,腸胃之屬,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易說卦】坤爲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爲腹也。 又凡借以喻物。【詩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河圖引蜀謠】汶阜之山,江出其腹。 又遺腹。【前漢昭帝紀】泗水戴王有遺腹子煖。 又腹疾。【左傳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魚腹疾柰何。 又衣名。【釋名】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 又姓。【戰國策】腹擊爲室而鉅。【註】趙臣。 又人名。【史記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 又【韻補】叶音必。【易林】隂寒主疾,水離其室。民飢于食,不病心腹。
腻 【未集下】【肉字部】 膩 【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說文】上肥也。【玉篇】垢膩也。【廣韻】肥膩。 又滑也。【宋玉招魂】靡顏膩理。【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腼 【戌集中】【面字部】 靦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典切,音腆。【說文】面見也。从面見,見亦聲。【詩小雅】有靦面目。【爾雅釋言】靦,姡也。【註】面姡然。【越語】余雖靦然而人面哉。【註】靦,面目之貌。 又【玉篇】慙貌。【廣韻】面慙。 【說文】或作□。【玉篇】同□□。
腾 【亥集上】【馬字部】 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又【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又姓。 又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 俗作驣。考證:〔使牡就牝,欲孳生蕃也。〕 謹照月令疏原文使牡就牝改使牝就牡。
【午集上】【瓦字部】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廣韻】瓦。【集韻】瓪,小牡瓦也。【類篇】或作□。
艾 【申集上】【艸字部】 艾 【唐韻】五蓋切【集韻】【韻會】【正韻】牛蓋切,□音礙。【玉篇】蕭也。【詩王風】彼采艾兮。【傳】艾,所以療疾。【急就篇註】艾,一名冰臺,一名醫草。【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故號冰臺。【本草註】醫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 又【博雅】老也。【禮曲禮】五十曰艾,服官政。【疏】髮蒼白,色如艾也。【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爾雅釋詁】艾,歷也。【註】長者多更歷。 又【爾雅釋詁】艾,相也。【疏】謂相視也。 又美好也。【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 又養也。【詩小雅】保艾爾後。 又止也。【左傳哀二年】憂未艾也。【註】未絕也。 又報也。【周語】樹于有禮,艾人必豐。 又【史記歷書】橫艾淹茂。【索隱】橫艾,壬也。 又山名。【春秋隱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註】泰山牟縣東南有艾山。 又亭名。【水經注】甘陵故淸河直東二十里有艾亭。 又姓。【通志氏族略】春秋大夫艾孔之後。 又【正韻】倪制切,音刈。芟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穀梁傳莊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飢。【註】艾,穫也。 又與乂通,治也。【前漢郊祀志】天下艾安。 又【張衡東京賦】齊騰驤而沛艾。【註】沛艾,作姿容貌也。【五經文字】从义,訛。【集韻】或作。字原从□,作艸下□。考證:〔【揚子方言】東齊魯衞之閒,凡尊老謂之艾人。〕 謹按原文艾下無人字,謹改人字爲又字,作更端之詞屬下爲義。
艿 【申集上】【艸字部】 艿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仍。謂陳根草不芟,新草又生,相因仍也。所謂燒火艿者也。【唐書裴延齡傳】延齡妄言:長安咸陽閒,得陂艿數百頃。【正字通】芿、艿同。◎按《唐韻》分爲兩字,艿平聲,芿去聲。《集韻》二字雖通,然平聲則以艿爲主,去聲則以艿爲附,其意微有差別,古人必有所據。且考《唐書》,亦兩字分見,不宜倂合,今从《唐韻》。
芀 【申集上】【艸字部】 芀 【集韻】【篇海】□同。
节 【未集上】【竹字部】 節 〔古文〕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結切,音接。【說文】竹節也。又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 又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又【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又【說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史記樂書】大禮與天地同節。【正義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別。大禮辯尊□貴賤等差異別,是大禮與天地同節。 又符節,所以示信。【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註】諸有符節之臣,若爲官行文書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禮地官】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凡通達于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幾則不達。【註】以王命往來,必有節以爲信。又【秋官】小行人掌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爲之。道路用旌節,門關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以竹爲之。【禮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註】隨事緩急,急則二節,故走。緩則一節,故趨也。【左傳文十二年】秦西乞術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爲瑞節。【註】節,信也。【史記秦始皇紀】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正義曰】旄節者,編旄爲之,以象竹節。 又時節。【左傳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爲啟。立秋、立冬爲閉。用此八節之日登觀臺,書其所見雲物氣色。 又人君壽日皆名節,有萬壽節、天中節等名。 又地名。【左思魏都賦】掘鯉之淀,蓋節之淵。【註】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北。 又貫節,藥草名。 又樂器,卽拊也,所以節樂。 又諡法,好廉自克曰節。 又漢宣帝改元地節。【應劭曰】欲令地得其節。又姓。明正德中,守禦指揮僉事節鐸。 又官名。【眞□風土記】村中人家稍密,有鎭守之官,名曰買節。 又【集韻】昨結切,音截。【詩小雅】節彼南山。 又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又叶子計切。【曹植王霸贊】壯氣凌雲,挺身奮節。所征必拔,謀顯垂惠。
【午集中】【疒字部】 【字彙】同瘎。
【寅集上】【小字部】 【廣韻】奴鉤切【集韻】奴侯切,□音羺。【爾雅釋獸註】江東呼兔子曰□。 【集韻】□,或作。亦作。今譌从免。从免。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薄佳切【集韻】蒲街切【正韻】步皆切,□音牌。□筏也。大桴曰□。 亦作篺、簞。又作棑。
苂 【申集上】【艸字部】 苂 【字彙補】音未詳。【繆襲尤射】期苂然有成者。
芃 【申集上】【艸字部】 芃 【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篷。【說文】草盛也。【詩鄘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又【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又草名。【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義同。 又【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云芃,从艸凡聲。考證:〔【詩衞風】芃芃其麥。〕 謹照原書衞風改鄘風。
芄 【申集上】【艸字部】 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丸。【說文】芄蘭,莞也。【詩衞風】芄蘭之支。【爾雅釋草】萑,芄蘭。詳萑字註。
芇 【申集上】【艸字部】 芇 【唐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說文】相當也。今人賭物相折謂之芇。 又【廣韻】彌殄切,音眄。義同。【篇海】作芇。芇字作丷下帀。
芈 【未集中】【羊字部】 羋 【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說文】羊鳴。 又姓。楚之先也。【鄭語】融之興者,其羋姓乎。【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註】羋姓,諸楚所出。羋,羊聲也。 【集韻】或作哶。
芊 【申集上】【艸字部】 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千。【說文】芊芊,草盛貌。【博雅】茂也。【謝朓詩】遠樹曖芊芊。 又碧貌。【潘岳藉田賦】碧色肅其芊芊。 又天芊,草名。【酉陽雜俎】天芊生終南山中,葉如荷而厚。 又地名。【南史周文育傳】文育由閒道,信宿達芊韶。 又芊尹,複姓。【通志氏族略】楚有大夫芊尹,申無宇之後。 又【廣韻】倉甸切,音蒨。芊萰,草木相雜貌。 又【集韻】與茜同。詳茜字註。
芋 【申集上】【艸字部】 芋 【唐韻】【韻會】王遇切【集韻】王矩切【正韻】羊茹切,□音羽。【說文】大葉實根駭人,故謂之芋也。【續博物志】芋以十二子爲衞,應月之數也。【史記項羽本紀】士卒食芋菽。【索隱註】芋,蹲鴟也。 又【儀禮士喪禮註】齊人或名全菹爲芋。 又【廣韻】雲俱切,音于。草盛貌。 又【集韻】【韻會】匈于切【正韻】休居切,□音吁。【揚子方言】大也。【詩小雅】君子攸芋。【註】香于反。又火吳反。或作吁。又陳有芋尹,見【左傳】蓋以鳥名官。考證:〔【儀禮註】齊人或名金菹爲芋。〕 謹照原文金菹改全菹。
芌 【申集上】【艸字部】 芌 【直音】同芋。
芍 【申集上】【艸字部】 芍 【唐韻】市若切【韻會】【正韻】職略切,□音勺。【詩鄭風】贈之以芍藥。【古今註】芍藥一名可離,故將離而後贈之。【本草釋名】芍藥,猶綽約也,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爲名。 又【正韻】如灼切,音若。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皛。【爾雅釋草】芍,鳧茈。【註】生下田,苗似龍鬚而細,根似指頭,黑色,可食。 又【唐韻】【正韻】七雀切【韻會】七約切,□音鵲。【後漢王景傳】廬江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註】陂,在今壽州安豐縣東。 又【廣韻】都歷切【正韻】丁歷切,□音的。蓮中子也。通的。考證:〔【詩衞風】贈之以芍藥。〕 謹照原書衞風改鄭風。
芎 【申集上】【艸字部】 芎 【唐韻】去宮切【集韻】丘弓切【正韻】丘中切,□音穹。芎藭,香草。【揚雄甘泉賦】發蘭蕙與芎藭。【註】芎藭,葉似藳本。【本草註】芎,本作□,或云:人頭穹窿高,天之象也。此藥上行專治頭痛諸疾,故名芎藭。古人因其根節狀如馬銜,謂之馬銜芎。後世因其狀如雀腦,謂之雀腦芎。其出關中者呼爲京芎,出蜀中者爲川芎,出天台者爲台芎,出江南者爲撫芎。【博物志】苗曰江蘺,根曰芎藭。 又【韻會】居雄切,音弓。義同。
芏 【申集上】【艸字部】 芏 【唐韻】他魯切,音吐。草名。【爾雅釋草】芏,夫王。【註】草生海邊,似莞蘭,今南越人採以爲席。 又【集韻】徒故切,音渡。海莧也。考證:〔【爾雅釋草】芏夫。【註】草生海邊,似莞蘭。〕 謹照原文夫字下增王字。莞蘭改莞藺。
芐 【申集上】【艸字部】 芐 【唐韻】□古切【集韻】後五切,□音戸。【說文】地黃也。【爾雅釋草】芐,地黃。【註】芐,一名地髓。【韻會】引《爾雅翼》云:地黃生者,以水試之,浮者名天黃,半沈半浮者人黃,沈者地黃。芐字从下,亦趨下之義。 又【禮閒傳】芐剪不納。【疏】芐爲蒲苹,爲席,剪頭爲之,不編納其頭而藏于內也。 又【唐韻】胡駕切【韻會】亥駕切,□音暇。義同。 【集韻】亦作芦。
芑 【申集上】【艸字部】 芑 【唐韻】【正韻】墟里切【韻會】口己切,□音起。【說文】白苗嘉穀。【爾雅釋草】□,白苗。【註】今白粱粟。【詩大雅】維穈維□。 又【集韻】巨己切,音忌。義同。 又菜名。【詩小雅】薄言采□。【疏】□菜似苦菜,莖靑白色,摘其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爲茹。 又木名。【山海經】歷石之山,其木多荆□。 又草也。【詩大雅】豐水有□。 又祛狶切,音欹。◎按經典皆讀起,唯《佩觿》作墟里、祛狶兩切,不知何據。又芑。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符遇切,音附。篾也。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都合切【集韻】德合切,□音答。【玉篇】皮寬也。
【戌集上】【門字部】 【集韻】黨旱切,音亶。扊扅也。 又儻旱切,音坦。關也。【玉篇】臬也。門旁橛,所以止扉也。
芒 【申集上】【艸字部】 芒 【唐韻】莫郞切【集韻】【正韻】謨郞切,□音忙。【說文】芒,草端也。【玉篇】稻麥芒也。【周禮地官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註】芒種,稻麥也。【易林】夏麥□□,霜擊其芒。 又大貌。【詩商頌】宅殷土芒芒。 又多貌。【束皙補亡詩】芒芒其稼。 又罷倦貌。【孟子】芒芒然歸。 又光芒。【晏子諫上篇】列舍無次,變星有芒。【史記天官書】作作有芒。 又【禮月令】其神句芒。 又草名。【爾雅釋草】葞,春草。【註】一名芒草。【山海經】姦山有木,狀如棠,赤葉,名曰芒草,可以毒魚。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芒。【註】世祖更名臨睢。 又水名。【蜀志後主傳】姜維率衆至芒水。 又門名。【水經注】穀水逕淸陽門,亦曰芒門。 又姓。【史記秦本紀】擊芒卯,華陽破之。【註】芒卯,魏將。 又通茫。【詩商頌】洪水芒芒。【陸機歎逝賦】嗟予今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 又通邙。【後漢恭王祉傳】葬于洛陽北芒。 又通鋩。【後漢陳忠傳】氣洩針芒。【張載七命】建雲髦,啓雄芒。【註】芒,鋒刃也。 又【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武方切,音亡。義同。 又呼光切,讀作荒。《史記曆書》大芒駱。【爾雅】芒作荒。【莊子至樂篇】芒平芴乎,而無從出乎。 又【集韻】虎晃切,音慌。昏也。 又【韻補】母朗切,讀作莽。【道藏歌】玉虛範女像,高會通冥想。二曜無停暉,明眞煥雲芒。考證:〔【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芒落。〕 謹按爾雅不作芒。謹改史記曆書大芒駱。爾雅芒作荒。
芓 【申集上】【艸字部】 芓 【唐韻】疾置切,音字。【說文】麻母也。一曰芓,卽枲也。 又【博雅】隄也。 又【正韻】祖似切,音子。與耔通。【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屬,而耕耨王籍。【註】耨,芸芓也。 又音慈。【前漢食貨志】引《詩》曰:或芸或芓。讀作平聲。 又【集韻】津之切,音兹。草名。芸也。 亦作茡。
蔍 【申集上】【艸字部】 蔍 【唐韻】盧谷切,音鹿。【玉篇】蔍蹄,草也。 又蔍蔥。【篇海】一名萱草。本作鹿。 又【字彙補】與麤同。【漢婁先生□】蔍絡,大布之衣。
莄 【申集上】【艸字部】 莄 【集韻】古杏切,音梗。【玉篇】草也。【類篇】草莖。
芛 【申集上】【艸字部】 芛 〔古文〕茟【說文】羊捶切【集韻】尹捶切【正韻】烏捶切,□音。【爾雅釋草】渝、芛、葟、華,榮。【註】此別草木榮華之異名也,俗呼草木華初生者爲芛,音。 又【集韻】聳尹切,音笋。又食律切,音述。【廣韻】餘律切,音聿。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荒刮切,歡入聲。視也。【埤蒼】怒視貌。 又人名。希。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集韻】□呼八切,音傄。義同。或作□。 又【集韻】古活切,音括。【類編】目暗也。 【正字通】與耳部聒字義別。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七豔切。同塹。坑也。遶城水也。
【寅集中】【山字部】 【唐韻】鉏箴切【集韻】鋤簪切,□音岑。【說文】入山之深也。
【戌集中】【非字部】 【五音集韻】平祕切,音祕。壯也。
【戌集中】【雨字部】 【玉篇】北朋切,音鵬。大雨。 又【字彙補】懜也。【乾坤鑿度】氣分萬。
芜 【申集上】【艸字部】 芜 【集韻】【類篇】□微夫切,音無。草名。(蕪)【唐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無。【說文】薉也。【楚辭離騷】哀衆芳之蕪穢。 又【爾雅釋詁】蕪豐也。【註】豐盛也。 又逋也。【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又【小爾雅】草也。 又地名。【鮑昭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又湖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又與廡通。【書洪範】庶草蕃廡。(蕪)考證:〔【楚辭離騷】哀衆草之蕪穢。〕 謹照原文衆草改衆芳。〔【爾雅釋草】苞蕪茂。【註】蕪,豐也。〕 謹照原書釋草改釋詁。苞蕪茂改蕪豐也。蕪豐改豐盛。
芝 【申集上】【艸字部】 芝 【唐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正韻】旨而切,□音之。【說文】神草也。【本草】有靑赤黃白黑紫六色。【註】芝爲瑞草,服之神仙。【王充論衡】芝生於土,土氣和,故芝草生。【瑞應圖】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白虎通】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 又【禮內則】芝栭蔆椇。 又【揚雄甘泉賦】于是乗輿,乃登夫鳳凰兮而翳華芝。【註】華芝,華蓋也。 【六書略】隷作,象芝出地。
芞 【申集上】【艸字部】 芞 【唐韻】去訖切【集韻】欺訖切,□音乞。香草也。【說文】芞,輿也。【爾雅釋草】藒車芞輿。【疏】一名藒車,一名芞輿。 又【廣韻】許乞切,音肸。【類篇】其迄切,音扢。義□同。□、,同。
芟 【申集上】【艸字部】 芟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說文】刈草也。【詩周頌】載芟載柞。【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又【齊語】耒耜枷芟。【註】芟,大鐮,所以芟草也。 或作蔪。 又【類篇】尹捶切。與芛通。草之華榮也。
芡 【申集上】【艸字部】 芡 【唐韻】【集韻】【正韻】□具險切,音儉。【說文】雞頭也。【揚子方言】、芡,北燕謂之,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或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古今註】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縐如沸,實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飢,卽今蔿子也。【周禮天官籩人】加籩之實:蔆、芡、、脯。【韓愈詩】平池散芡盤。
芣 【申集上】【艸字部】 芣 【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爾雅釋草】,苤苢馬舄,馬舄車前。郭璞註大葉長穗,江東呼爲蝦蟆衣。【詩周南】采采苤苢。陸璣疏一名當道。喜在牛跡中生。幽州人謂之牛舌草,可鬻作茹,大滑,其子治婦人難產。【關尹子九藥篇】聖人大言金玉,小言桔梗芣苢。 又山名。【鄭語】主芣騩而食溱洧。【註】芣騩山在密縣。 又【集韻】俯九切,音缶。芘芣,荍也。 又芳無切,音敷。从省。華盛貌。考證:〔【玉篇】芣苢,馬舄。【詩周南】采采芣苢。【郭璞疏】大葉長穗,江東呼爲蝦蟆衣。【陸璣疏】馬舄,一名車前〕 謹按毛詩無郭璞疏。謹將此三十六字改爲:爾雅釋草,苤苢馬舄,馬舄車前。郭璞註大葉長穗,江東呼爲蝦蟆衣。詩周南采采苤苢。陸璣疏一名當道。
芤 【申集上】【艸字部】 芤 【玉篇】苦侯切【集韻】墟侯切,□音摳。【類篇】引徐氏《脈訣》云:按之卽無,舉之來至,旁實中空者曰芤。 又【本草】蔥一名芤。見蔥字註。
芥 【申集上】【艸字部】 芥 【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說文】菜也。【禮內則】秋用芥。【儀禮公食大夫禮】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醬、魚膾。【註】芥醬,芥實醬也。【揚子方言】蘴蕘,趙、魏之閒謂之大芥,其小者謂之辛芥,或謂之幽芥。【爾雅翼】芥似菘而有毛,極辛苦。【續博物志】食芥墮淚。 又草芥。【揚子方言】自淮以西,或曰草,或曰芥。 又纖芥,細微貌。【繁露王道篇】《春秋》記纖芥之失。 又蔕芥,見蔕字註。又【集韻】訖黠切,音戛。小草。 又叶居吏切,音記。【王粲浮淮賦】軸轤千里,名卒億計。運兹威以赫怒,淸海隅之舞芥。 【直音】作芥。芥从艸作。考證:〔【揚子方言】或謂之香芥。〕 謹照原文香芥改幽芥。
萗 【備考】【申集】【艸字部】 萗 【字彙補】策字之譌。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才先切,音前。織一番也。
芧 【申集上】【艸字部】 芧 【唐韻】【集韻】【正韻】□同苧。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芧靑薠。【註】芧,三稜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音序。木名,栩也。 又芧栗。【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又【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朝四而暮三,衆狙皆喜。李軌讀作羊諸切,音余。
芨 【申集上】【艸字部】 芨 【唐韻】居立切,音急。【玉篇】芨,堇草,卽烏頭也。 又【本草】白芨,葉似初生椶苗,開花長寸許,紅紫色,中心如舌,七月實熟。陶弘景曰:可以作糊。本名連及草,或作白及,或作白給。 又紙芨。【謝靈運山居賦】剝芨巖椒。【自註】芨皮可爲紙。【顧氏負暄雜錄】扶桑國出芨皮紙。
芩 【申集上】【艸字部】 芩 【唐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音琴。【說文】草也。【詩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芩。【疏】根如釵股,葉如竹,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爲草,真實牛馬亦喜食之。 又黃芩,藥名。【本草註】芩者,黔也。黔乃黃黑之色也。【劉琨與兄子演書】黃芩一斤,皆所須也。【柳宗元文】黃芩以腐腸。【註】陶隱居云:圓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 又地名。【魏志東夷傳】廉斯鑡爲辰韓大渠帥,從芩中乗大船,入辰韓。 又【玉篇】渠炎切【集韻】其淹切,□音黔。義同。 又魚音切,音吟。菜名。如蒜生水中。 或作。考證:〔【詩】食野之芩。【疏】根如釵股,葉如竹,蔓生澤中下地鹹處爲草。其實牛馬亦喜食之。〕 謹照原文其實改真實。
【戌集下】【食字部】 【廣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玉篇】氣息也。【揚子方言】、喙、呬,息也。周鄭宋沛之閒曰。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或曰喙,或曰。東齊曰呬。 又【廣韻】食也。【博雅】長也。
【戌集上】【門字部】 【廣韻】况逼切【集韻】忽域切,□音洫。同侐。【說文】靜也。引《詩魯頌》:閟宮有侐。本从門。
芪 【申集上】【艸字部】 芪 【唐韻】巨支切【正韻】渠宜切,□音其。黃芪,藥名。【本草】一名戴糝,一名王孫,根長三尺,以耒折之如綿,謂之綿黃芪。又有白水芪,赤水芪,木芪,功用□同。 又【集韻】翹移切,音跂。【博雅】芪母,草名。 又【集韻】陳尼切,音遲。與荎通。
芫 【申集上】【艸字部】 芫 【唐韻】【集韻】□愚袁切,音元。【說文】魚毒也。【山海經】首山,草多□芫。【急就篇註】芫華,一名魚毒,漁者煑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爲名。 或作杬。【爾雅釋木】杬,魚毒。【郭註】大木,生南方,皮厚汁赤,堪藏卵果。◎按生南方用藏卵果者,自別是一種杬木,乃《左思吳都賦》所云綿杬杶櫖之杬,非毒魚之杬也,郭說誤。 又【史記倉公列傳】臨菑女子薄吾病,飮以芫花一撮。
芬 【申集上】【艸字部】 芬 【唐韻】撫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紛。草初生,香分布也。 又【博雅】芬芬,香也。【詩小雅】苾芬孝祀。【大雅】燔炙芬芬。 又【揚子方言】和也。 又【汲冢周書】汝無泯泯芬芬,厚顏忍醜。【註】泯芬,亂也。 又【管子地員篇】芬然若灰。【註】芬然,壤起貌。 又【前漢禮樂志】芬哉茫茫。【師古註】芬謂衆多。 又【博雅】毛草也。 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質。 又【韻補】孚焉切。【楊芳合歡詩】爰有承露枝,紫榮合素芬。扶疎垂淸藻,布翹芳且鮮。 【說文】本作。或从艸。【六書略】又作□。又□。考證:〔【集韻】【韻會】【正韻】草初生分布也。〕 謹照原文分布上增香字。〔又姓。【戰國策】晉有大夫芬只。〕 謹照廣韻原文芬只改芬質。
芭 【申集上】【艸字部】 芭 【唐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音巴。【玉篇】芭蕉。見蕉字註。 又香草。【楚辭九歌】傳芭兮代舞。【註】巴巫所持香草名也。 又披巴切,音葩。人名。【前漢揚雄傳】雄年七十一卒,侯芭爲起墳。 又與葩通。【大戴禮夏小正】拂桐芭。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時也。
芮 【申集上】【艸字部】 芮 【唐韻】而銳切,音汭。【說文】芮芮,草生貌。 又【本草註】石龍芮,生于石上,其葉芮芮短小,故名。【潘岳西征賦】蕞芮于城隅者,又百不處一。【註】芮,小貌。 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史記周本紀註】《晉太康地理志》:虞西北四十里有芮城,芮城西二十里古芮國也。 又水涯。【詩大雅】芮鞫之卽。【箋】芮之言內也。水之內曰隩,水之外曰鞫。 又【史記蘇秦傳】革抉芮,無不畢具。【索隱註】芮謂繫楯之後綬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司徒芮伯之後,齊景公妾曰芮姬。 又【集韻】如劣切,音爇。【通鑑】宋元嘉二十七年,芮芮遣使遠輸誠款。【胡三省註】芮芮卽蠕蠕。魏呼柔然爲蠕蠕,南人語轉爲芮芮。沈約《宋書》、李延壽《南史》皆以蠕蠕爲芮芮,從南人語音也。
芯 【申集上】【艸字部】 芯 【集韻】思林切,音心。【類篇】草名。
【午集中】【疒字部】 【玉篇】口金切,音欽。疾瘧,惡寒證也。 又【類篇】渴合切,音溘。病寒也。
芰 【申集上】【艸字部】 芰 〔古文〕茤□【唐韻】【集韻】□奇寄切,音妓。【說文】蔆也。【楚語】屈到嗜芰。【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爲衣兮。【酉陽雜俎】今人但言蔆芰,諸解草木書,亦未分別,唯《王安貧武陵》記云:四角、三角曰芰,兩角曰蔆。【本草註】其葉支散,故字从支。 又水名。【水經注】來需之水,西歷芰澗水。 【集韻】亦作□。古文□从□作。《集韻》□从□作。
花 【申集上】【艸字部】 花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芳 【申集上】【艸字部】 芳 【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 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 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 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 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芴 【申集上】【艸字部】 芴 【唐韻】【韻會】【正韻】□文弗切,音物。菲芴,土瓜也。【陸璣詩疏】菲,幽州謂之芴。詳菲字註。 又軋芴,緻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縝紛軋芴。 又呼骨切,音忽。【莊子至樂篇】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荀子正名篇】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縝紛緻芴。〕 謹照原文緻芴改軋芴。
芵 【申集上】【艸字部】 芵 【玉篇】古穴切,音決。芵光,芵明也。【爾雅釋草】薢茩,芵光。【疏】葉如江芒,子形如馬蹄,呼爲馬蹄芵明。《廣雅》謂之羊躑躅。 又通決。【杜甫詩】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芶 【申集上】【艸字部】 芶 【篇海】音勾。菜名。
芷 【申集上】【艸字部】 芷 【唐韻】【韻會】【正韻】□諸市切,音止。白芷,藥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澤芬,生河東川谷中,主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荀子勸學篇】蘭槐之根是爲芷。【屈原離騷】扈江蘺與辟芷兮。 又地名。【前漢夏侯嬰傳】戰于藍田芷陽。【註】芷陽,後爲霸陵縣。◎按芷陽《史記》作茝陽,音義同。
芸 【申集上】【艸字部】 芸 【廣韻】【集韻】玉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草也,似目宿。【禮月令】芸始生。【註】芸,香草也。【爾雅翼】芸類豌豆,叢生,其葉極芳香,秋後葉閒微白如粉,南人採置席下,能去蚤蝨。今謂之七里香。【續博物志】《典略》云:芸香辟紙魚蠹,故藏書臺稱芸臺。【成公綏芸香賦】美芸香之脩潔,合隂陽之淑淸。 又【急就篇註】芸,芸蒿也,生熟皆可啗。 又【拾遺記】芳蔬園多異菜,有菜名芸薇,紫色者最繁,一名芸芝。 又多貌。【老子道德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又通耘。【論語】植其杖而芸。【何晏註】除草曰芸。 又音運。【詩小雅】裳裳者華,芸其黃矣。 【集韻】作□。(蕓)【唐韻】【集韻】□玉分切,音云。【玉篇】蕓薹菜。【本草註】此菜易起薹,須採其薹,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淮人謂之薹芥。 又蕓香草也。【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于闐國,潔白如玉,舂之爲屑以塗壁。 【集韻】或作蒷。(蕓)考證:〔【杜陽雜編】元載造蕓輝堂於私第,其香出於闐國。〕 謹照原文於闐改于闐。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同嶅。【木華海賦】或掛□於岑之峰。 又【韻會】疑到切,音傲。動搖貌。與嶅分註。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呼恢切【集韻】呼回切,□音灰。本作□,□尵,馬病。亦作。 又【集韻】呼乖切。義同。 又鄔賄切,音猥。□,風病。或作痿。 又徒回切,音頹。隂病。 又胡隈切,音回。病也。一曰腫旁出。 又烏潰切,音隈。與□同。【類篇】□,病痱也。尵二字原从尣作。
芹 【申集上】【艸字部】 芹 【唐韻】巨斤切【集韻】【韻會】渠斤切,□音勤。【說文】楚葵也。【詩魯頌】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箋】芹,水菜也。【爾雅疏】水芹,一名水英。【呂氏春秋】菜之美者,有雲夢之芹。【埤雅】芹潔白而有節,其氣芬芳,味不如蓴之美,故列子以爲客有獻芹者,鄕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也。 又水名。【水經注】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水草。 又【類篇】几隱切,音謹。菜蒿類。原凡隱切。考證:〔【類篇】凡隱切,音謹。〕 謹照原文凡隱切改几隱切。
芺 【申集上】【艸字部】 芺 【玉篇】烏老切【唐韻】烏皓切,□音襖。【說文】苦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氣。 又【集韻】於兆切,音夭。【爾雅釋草】鉤芺。【疏】薊類,一名鉤,一名芺。【郭註】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臺,初生可食。 又于到切,音奧。義同。
芻 【申集上】【艸字部】 芻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又【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又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又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又姓。見【何氏姓苑】。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考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牲曰芻。〕 謹照原文牲改食。
□ 【未集上】【竹字部】 □ 〔古文〕柬【廣韻】【正韻】古限切【集韻】【韻會】賈限切,□音柬。牒也。【爾雅釋器】□謂之畢。【疏】□,竹□也。古未有紙,載文于□,謂之□札,一名畢。【禮王制】太史典禮,執□記,奉諱惡。【註】□記,策書也。【釋名】□,閒也。編之篇篇有閒也。【杜預春秋序】大事書之于策,小事□牘而已。【詩小雅】畏此□書。【傳】□書,戒命也。 又□閱也。【周禮春官】大田之禮,□衆也。【疏】□,閱也。謂閱其車徒之數也。又【夏官】大司馬□□鄕民。【註】謂比數之。 又要也,略也。【易繫辭】乾以易知,坤以□能。【疏】□,謂□省。【書大禹謨】臨下以□。【史記樂書】大樂必易,大禮必□。 又求也,選也。分別也。【書多士】夏迪□在王庭。【禮王制】□不肖以絀惡。【郊特牲】□其車賦,而歷其卒伍。 又大也。【詩邶風】□兮□兮。【傳】□,大也。【周頌】降福□□。【傳】□□,大也。【論語】吾黨之小子狂□。【註】□,大也。 又【左傳昭元年】子羽謂子皮曰:宋左師□而禮。【註】無所臧否,故曰□。共事大國,故曰禮。 又慢忽之謂□。【孟子】是□驩也。【疏】□略不禮也。 又諫也。【左傳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季文子私焉曰: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註】□,諫也。 又誠也。【禮王制】有旨無□不聽。【註】□,誠也。有其意無其誠,不論以爲罪。 又【諡法】一德不懈曰□,平易不訾曰□。 又鼓聲。【詩商頌】奏鼓□□。【箋】其聲和大。 又【韻會】手版也。古制長二尺四寸,短者半之。蔡邕曰:漢制長二尺,短者半,蓋單執一札,謂之□。 又姓。周大夫□師父,魯大夫□叔。考證:〔【夏官】大司馬□嵇鄕民。〕 謹照原文嵇改爲□。〔【詩衞風】□兮□兮〕 謹照原書衞改邶。〔【左傳成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季文子私焉曰,猶之未遠,是用大□。【註】□,諫也。〕 謹按猶之未遠二句乃引詩大雅辭,非文子語也,今於曰字下謹照原文增詩曰二字。
芼 【申集上】【艸字部】 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耄。【說文】草覆蔓也。 又【爾雅釋言】芼,搴也。【註】皆擇菜也。 又【五音集韻】武道切,音媢。用菜雜肉爲羹也。【禮內則】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禮》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又【韻會】謨袍切,音毛。【柳宗元詩】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註】芼,草也。 又音莫。【詩周南】左右芼之。叶下樂韻。
芽 【申集上】【艸字部】 芽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又【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 又【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又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爲今音矣。
芾 【申集上】【艸字部】 芾 【唐韻】【韻會】【正韻】□方味切,音沸。【詩召南】蔽芾甘棠。【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草木翳薈也。【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傳】芾,韠也。【小雅】朱芾斯皇。
芿 【申集上】【艸字部】 芿 【唐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音認。草不剪也。【列子黃帝篇】藉芿燔林。【唐書杜祐傳】祐于朱坡樊川,頗治亭館林芿,鑿山股泉,與賔客置酒爲樂。【方干詩】芿草不停獸。 又【集韻】如烝切,音仍。艿或作芿。詳艿註。
苄 【申集上】【艸字部】 芐 【唐韻】□古切【集韻】後五切,□音戸。【說文】地黃也。【爾雅釋草】芐,地黃。【註】芐,一名地髓。【韻會】引《爾雅翼》云:地黃生者,以水試之,浮者名天黃,半沈半浮者人黃,沈者地黃。芐字从下,亦趨下之義。 又【禮閒傳】芐剪不納。【疏】芐爲蒲苹,爲席,剪頭爲之,不編納其頭而藏于內也。 又【唐韻】胡駕切【韻會】亥駕切,□音暇。義同。 【集韻】亦作芦。
苇 【申集上】【艸字部】 葦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音偉。【說文】大葭也。【詩衞風】一葦杭之。【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緯蕭而食。亦作葦。考證:〔【詩衞風】一葦航之。〕 謹照原文航改杭。
苋 【申集上】【艸字部】 莧 【唐韻】【集韻】□侯襉切,藖去聲。【說文】莧,菜也。【博雅】莧,莔也。【管子地員篇】□下于莧,莧下于蒲。【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韻會】【正韻】□形甸切,音現。【易夬卦】莧陸夬夬。【註】莧陸,草之柔脃者。馬、鄭、王皆云莧陸,一名商陸。 又【集韻】戸版切,音浣。與莞同,莞爾,笑貌。◎按《集韻》又胡官切,音桓。山羊細角也。
苌 【申集上】【艸字部】 萇 【唐韻】直良切【韻會】仲良切,□音長。【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其枝。【傳】萇楚,銚弋也。【疏】今羊桃也。【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姓。【禮樂記】閒諸萇弘。【註】萇弘,周太史。【通志氏族略】唐奉天尉萇總。 又烏萇,國名。【水經注】烏萇國卽北天竺,佛所到國也。
苍 【申集上】【艸字部】 蒼 〔古文〕□□【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又【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又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又【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又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考證:〔【書益稷謨】至于海隅蒼生。〕 謹照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菒 【申集上】【艸字部】 菒 【唐韻】古老切,音藁。【類篇】稈也。【齊語】及寒,擊菒除田,以待時耕。【註】菒,枯草也。
苎 【申集上】【艸字部】 苧 【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音佇。草名。可爲繩。【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王褒僮約】多取蒲苧,益作繩索。【本草】取苧根和米粉爲餠禦饑,味甘美。 又苧蘿,山名。【吳越春秋】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又通作紵。【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紵。【註】苧同。亦作芧。考證:〔【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蘋莞。〕 謹照原文蘋莞改薠莞。
苮 【申集上】【艸字部】 苮 【唐韻】【集韻】□相然切,音仙。【玉篇】草名。似莞。【隋書禮儀志】南郊神座,皆用苮席。【皮日休詩】□勝鋪苮席。
艀 【未集下】【舟字部】 艀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玉篇】小也。【廣韻】舟也。
臘 【未集下】【肉字部】 臘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音蠟。【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又鄭□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註】臘,謂兩刃。【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臙 【未集下】【肉字部】 臙 【五音類聚】因仙切,音煙。臙喉也。◎按咽喉本作咽,類聚非。 又臙脂,蚌粉也。
臚 【未集下】【肉字部】 臚 【唐韻】力居切【集韻】【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皮也。【抱朴子至理卷】淳于能解臚以理腦。 又【廣韻】腹前曰臚。【通雅】臚脹,腹彭脹也。 又【玉篇】臚,陳也。【廣韻】陳,序也。【爾雅釋言】臚,敘也。【疏】以禮陳敘於賔客也。【史記六國表】臚於郊祀。【前漢郊祀歌】殷勤此路臚所求。 又【正韻】傳也。【晉語】聽臚言於市。【註】臚,傳也。【史記叔孫通傳】臚句傳。【註】上傳語告下爲臚。 又官名。【後漢百官志】大鴻臚一人,中二千石。 又【韻會】兩舉切,音膂。與旅同。【前漢敘傳】大夫臚岱。【註】鄭氏曰:臚岱,季氏旅於泰山是也。師古曰:旅,陳也,臚亦陳也。臚旅聲相近,其義一耳。 又【正字通】亦作盧。【唐書和逢堯傳】鴻臚作鴻盧。 【正字通】說文:臚,从肉盧聲。孫氏力居切,籀文作膚,義同音別,二文宜竝存。臚音盧,膚音趺,皮膚通作皮臚,臚傳必不可言膚傳,鴻臚必不可稱鴻膚,各從其類,則言義兩無殽互。
臛 【未集下】【肉字部】 臛 【廣韻】火酷切,音熇。羹臛也。【曹植七啟】臛江東之潛鼉。【註】肉羹也。 又【楚辭招魂】露雞臛□。【註】有菜曰羹,無菜曰臛。 又燻也。【史記刺客傳】乃臛其目。【註】以馬矢燻,令失明。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敕六切,音蓄。腹痛。 又張六切,音竹。瘛,病貌。
□ 【備考】【未集】【竹字部】 □ 【搜眞玉鏡】音亭。
【酉集下】【酉字部】 【廣韻】蒲撥切,音跋。酒氣。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盧東切,音籠。筐也。
【戌集中】【隹字部】 【集韻】居寒切,音干。【玉篇】鳱,鵠鵲。 又【禽經張華註】音鴈。隨陽鳥也。【鹽鐵論】引《詩》雝雝鳴鳱。○按今《詩邶風》作鴈。
【戌集上】【金字部】 【五音集韻】以芮切,音銳。侍臣所執兵。【正字通】鈗字之譌。
臝 【未集下】【肉字部】 臝 【廣韻】郞果切【集韻】【正韻】魯果切,□音卵。赤體也。【集韻】袒也。【左傳昭三十一年】趙□子夢童子臝而轉以歌。【前漢景十三王傳】輒令臝立擊鼓。【註】臝,露其形也。【楚辭九章】接輿髡□兮,桑扈臝行。【註】臝,赤體也。 又【集韻】有殼果,無殼蓏,本作□臝。【正韻】栝樓也。【詩豳風】果臝之實。【傳】果臝,栝樓也。【爾雅釋草】果臝之實,栝樓。【註】今齊人呼之爲天瓜。 又【正韻】蜾臝,細腰蜂。 又獸之淺毛者也。【周禮地官】其動物宜臝物。【註】臝物,虎豹貔□之屬,淺毛者。 又車也。【周禮春官巾車木車蒲蔽註】蒲蔽謂臝蘭車,以蒲爲蔽。【疏】漢時有臝長蘭,乗不善之車。 又與贏通。【莊子田子方】解衣般礴臝。【註】臝,本又作贏。解衣見形。
【午集上】【甘字部】 【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覃。長味也。 又【廣韻】徒紞切【集韻】徒紺切,□音窞。甘也。
臞 【未集下】【肉字部】 臞 【唐韻】其俱切【韻會】權俱切,□音衢。【說文】少肉也。【爾雅釋言】臞,瘠也。【周禮地官其民晳而瘠註】瘠,臞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形容甚臞。【淮南子原道訓】故子夏心戰而臞,得道而肥。 又耗也。【揚子太□經】赫河臞。【註】臞,耗也。 又【集韻】衢遇切,音懼。義同。
臟 【未集下】【肉字部】 臟 【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臟也。【字彙】臟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抱朴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又【正字通】亦作倉。【通雅】五倉,卽五藏也。又或作臧。【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臟一字。後人加艸,又加肉。
臠 【未集下】【肉字部】 臠 【唐韻】力沇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音孌。【說文】臞也。一曰切肉臠也。【正韻】塊切肉。【正字通】塊割也。【禮曲禮】毋嘬炙。【註】嘬,謂一舉盡臠。【易噬嗑疏】正義曰乾胏,是臠肉之乾者。【前漢王莽傳註】臠,切千段也。【晉書謝琨傳】元帝爲晉陵公主求壻,謂王珣日,如謝琨便足。未幾,袁崧欲以女妻琨。珣曰:卿莫近禁臠。 又魚腹亦爲臠。【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上註】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廣韻】【韻會】□落官切,音鑾。臠臠,瘠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作甸切,音薦。楚謂筏上居曰□。
臡 【未集下】【肉字部】 臡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泥。【玉篇】麋臡,肝髓醢也。又有骨醢也。【廣韻】雜骨醬也。【韻會】作醢及臡者,必先煿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酒,置甀中,百日則熟。【釋名】臡,胒也,骨肉相摶,胒無汁也。【周禮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酖醢,昌本麋臡。【註】臡,亦醢也。或曰醬也。有骨爲臡,無骨爲醢。【禮郊特牲恆豆之菹水草之和氣也註】天子朝事之豆,有昌本麋臡。 又【廣韻】人兮切【集韻】人移切,□音腝。又【廣韻】諾何切,音那。又【五音集韻】汝來切,音荋。義□同。
臢 【補遺】【未集】【肉字部】 臢 【字彙補】兹三切,音簪。【元人塡詞】腌□。
臣 【未集下】【臣字部】 臣 〔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 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 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緣。常融無地官,皆是聖皇臣。
臤 【未集下】【臣字部】 臤 【集韻】賢,古作臤。註詳貝部八畫。 又【廣韻】苦閑切【集韻】丘閑切,□音慳。堅也。 又【集韻】丘耕切,音鏗。又輕煙切,音牽。又丘寒切,音看。義□同。
臥 【未集下】【臣字部】 臥 【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 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 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臦 【未集下】【臣字部】 臦 【唐韻】居况切【集韻】古况切,□音誑。【說文】乖也。从二臣相違。【集韻】背也。 又【集韻】嫗往切,音枉。又求枉切,音俇。義□同。 又俱永切,音憬。人名。周有伯臦。通作囧。互見後臩字註。
臧 【未集下】【臣字部】 臧 【唐韻】則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兹卽切,□音贓。【爾雅釋詁】臧,善也。【易師卦】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詩衞風】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傳】臧,善也。 又【廣韻】厚也。 又【揚子方言】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姓。【姓苑】出東筦魯孝公子臧僖伯之後。 又與贜通。吏受賕也。【前漢尹賞傳】貪污坐臧。 又【集韻】昨郞切。與藏同。【管子侈靡篇】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前漢食貨志】輕微易臧。 又【韻會】【正韻】□才浪切。與庫藏之藏同。【前漢食貨志】出御府之臧以贍之。 又與臟同。【前漢王吉傳】吸新吐故,以練五臧。又【藝文志】有客疾五臧狂顚病方。 又臧善之臧,亦叶音臟。【詩小雅】未見君子,憂心柄柄。旣見君子,庶幾有臧。怲音謗。
臨 【未集下】【臣字部】 臨 〔古文〕□【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又【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註】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又【博雅】臨,大也。 又【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註】臨,猶制也。 又易卦名。 又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又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註】臨,晉邑。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又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又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又【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又【韻補】叶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又叶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考證:〔【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司馬相如長門賦】君不肯兮幸臨。〕 謹照原文兮改乎。
【戌集中】【阜字部】 【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玉篇】險也,危也。【廣韻】危貌。【玉篇】今作業。【篇海】別作□。 又【集韻】北及切,音皀。厓險危貌。
臩 【未集下】【臣字部】 臩 【廣韻】【集韻】□俱往切,音逛。驚走也。又往來貌。 又【廣韻】【集韻】□俱永切,音烱。【周書】伯臩,周穆王臣。今作囧。
自 【未集下】【自字部】 自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臬 【未集下】【自字部】 臬 【廣韻】五結切【集韻】【正韻】魚列切【韻會】倪結切,□音孽。【說文】射的。从木,自聲。【徐曰】射之高下準的。 又【廣韻】門橜也。【爾雅釋宮】樴謂之杙,在地者謂之臬。【註】卽門橜也。【韻會】或作槷。亦作闑。 又【博雅】臬,灋也。【書康誥】王曰:外事汝陳時臬。【傳】臬,法也。又【多方】爾罔不克臬。【傳】汝無不能用法,欲其皆用法。 又【小爾雅】臬,極也。 又【集韻】九芮切,音劂。射的也。 又【韻補】叶牛例切,音刈。【張衡東京賦】桃弧棘矢,所發無臬。飛礫雨散,剛彈必斃。【註】臬,射墩的也。【釋文】牛例切。
臭 【未集下】【自字部】 臭 【廣韻】【集韻】【韻會】□尺救切,抽去聲。【說文】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故从犬。【徐鍇曰】以鼻知臭,故从自。【廣韻】凡氣之總名。【易說卦】巽爲臭。【疏】爲臭,取其風所發也。【詩大雅】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禮月令】其臭羶。【疏】通於鼻者謂之臭。 又香也。【易繫辭】其臭如蘭。【詩大雅】胡臭亶時。【禮內則】衿纓佩容臭。【註】容臭,香物也。【疏】庾氏曰:以臭物可以修飾形容,故謂之容臭。 又惡氣。與香臭別。【書盤庚】無起穢以自臭。【莊子知北遊】是其所美者爲神奇,所惡者爲臭腐。【正韻】對香而言,則爲惡氣,海濵逐臭之夫之類是也。 又【左傳襄八年】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註】言同類。 又敗也。【書盤庚】若乗舟,汝弗濟,臭厥載。【傳】如舟在水,中流不渡,臭敗其所載物。 又【揚子太□經】赤臭播關。【註】赤臭,惡人也。 又【韻會】【正韻】□許救切,音齅。與齅嗅□通。【荀子榮辱篇】臭之而無嗛于鼻。【又】三臭之不食。【註】謂歆其氣也。 又【韻補】叶初尤切,音篘。【詩大雅】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叶下孚。孚音浮。 又叶丑鳩切,音抽。【左傳僖四年】卜□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考證:〔【禮內則】纓衿佩容臭。〕 謹照原文纓衿改衿纓。〔【左傳僖五年】卜□曰,一薰一蕕,十年猶尚有臭。〕 謹照原文五年改四年。猶尚改尚猶。
苁 【申集上】【艸字部】 苁 【玉篇】與從同。註詳彳部八畫。(蓯)【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音總。菶蓯,草貌。又【韻會】草名。【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蓯,相入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蓯。
臮 【未集下】【自字部】 臮 【玉篇】古文暨字。【說文】衆辭與也。引虞書舜典,臮咎繇。【韻會】《今文尚書》作暨。及也。【史記夏本記】□珠臮魚。【註】古暨字也。
芁 【申集上】【艸字部】 芁 【玉篇】同□。
臯 【未集下】【自字部】 臯 【字彙】俗臯字。詳白部臯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損管切,音選。籩屬。一曰竹木素器。同篹。
【寅集上】【宀字部】 【集韻】思積切,音昔。夜也。【正字通】按夕通作昔,今从昔,加宀,無義。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海篇】音季。
臰 【未集下】【自字部】 臰 【玉篇】俗臭字。
臱 【未集下】【自字部】 臱 【玉篇】眉然切,音眠。不見也。
臲 【未集下】【自字部】 臲 【廣韻】五結切【正韻】魚列切,□音齧。【廣韻】臲卼,不安。【易困卦】上六,困于葛藟于臲硊。【疏】臲卼,動搖不安之貌。【書秦誓】作杌隉。【韓愈贈劉思服詩】作兀臲。一本作□□。亦作兀臬。隉字原从木作。
至 【未集下】【至字部】 至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 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註】至,猶善也。 又大也。 又【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又至掌,蟲名。【爾雅釋蟲】蛭蝚至掌。【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又【集韻】【韻會】□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又【韻補】叶職日切,音窒。【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又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
葿 【申集上】【艸字部】 葿 【唐韻】武悲切,音眉。葿,草也。【博雅】葿,黃岑也。 【集韻】或作□。考證:〔【博雅】葿,王岑也。〕 謹照原文王岑改黃岑。
【亥集上】【馬字部】 【五音集韻】苻炎切,音凡。【玉篇】馬行貌。【說文】本作颿。
【備考】【戌集】【革字部】 【篇海類編】同。
臶 【未集下】【至字部】 臶 【集韻】【韻會】才甸切【正韻】在甸切,□音荐。【廣韻】再至也。【韻會】重也。 又通作洊。【易坎卦】水洊至。又【震卦】洊雷震。 亦通作荐。【左傳僖十三年】晉荐饑。【爾雅釋天】仍饑爲荐。 亦通作薦。【詩大雅】天方薦瘥,饑饉薦臻。【註】薦荐義同。 又【廣韻】【韻會】□徂悶切,音鐏。古人名。魏時張臶。
臷 【未集下】【至字部】 臷 【集韻】徒結切【正韻】杜結切,□田入聲。與耊通。【增韻】年之至也。【前漢孔光傳】犬馬齒臷。 又與迭通。【詩邶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韓詩】作臷。 又【集韻】直質切,音秩。國名。【山海經】三苗在赤水東,臷國在其東。一曰臷國在三毛東。【又】有臷民之國。【註】郭曰:爲人黃色。 又【集韻】他計切,音替。義同。 又與替同。【周成雜字】苓臷,與零替同。 又與鐵同。【前漢地理志】及車轔,四臷,小戎之篇。
臸 【未集下】【至字部】 臸 【唐韻】【集韻】□人質切,音日。【說文】到也。 又【廣韻】止而切,音之。又【集韻】竹力切,音陟。義□同。 又【廣韻】如一也。 又【春秋元命包】醜臸臸,言讕讕。【註】臸,音臻。至也。 又【正字通】趙古則曰:臸,卽刃切,音進。前往也。
茇 【申集上】【艸字部】 茇 【唐韻】【集韻】□蒲撥切,音跋。【說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之而發土爲撥,故謂之茇。 又茇葀,草名。【揚雄甘泉賦】攢幷閭與茇葀兮。 又草舍也。【詩召南】召伯所茇。【周禮夏官】中夏敎茇舍。【註】茇,草止之也,軍有草止之法。 又【玉篇】補末切,音撥。蓽茇,藥名。【南方草木狀】蒟醬生於蕃國者,大而紫,謂之蓽茇。 又【本草】藁本一名藁茇。 又與跋通。【綱目】茇涉至此,勞苦甚矣。 又【集韻】博蓋切,音沛。【爾雅釋草】苕,黃華蔈,白華茇。 又【韻會】分勿切,通紼。竹□絙也。【正韻】又音廢。義同。
茈 【申集上】【艸字部】 茈 【唐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紫。【說文】茈,草也。【爾雅釋草】藐,茈草。【山海經】勞山多茈草。【註】一名茈,中染紫也。 又茈藄。【後漢馬融廣成頌】茈藄芸蒩。【註】似蕨,可食。 又茈薑。【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註】茈薑,茈上齊也,薑之息生者,連其株本則紫色也。 又茈魚。【山海經】東始之山,泚水出焉,其中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蘼蕪。 又茈蠃。【山海經】激水東南流注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 又【廣韻】蒺移切,音疵。【爾雅釋草】芍,鳧茈。【後漢劉元傳】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羣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本草】一名烏芙,俗名勃薺。 又【韻會】茈菰,似鳧茈而白。【本草】亦謂剪刀草,一莖收十二實,歲閏則十三。 又鉏佳切,音柴。茈胡,藥名。【急就篇註】茈胡,一名地薰,一名山菜,通作柴。【杜甫詩】書信有柴胡。 又【集韻】音此。【司馬相如上林賦】柴池茈虒。【註】茈音此,虒音豸,不齊也。考證:〔【急就篇註】茈胡,一名地董。〕 謹照原文地董改地薰。
茌 【申集上】【艸字部】 茌 【集韻】俗茬字,地名。【後漢郡國志】濟北國茌平。【水經注】應劭曰:茌,山名也,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也。本作茬。
【寅集上】【尢字部】 【廣韻】【集韻】□烏感切,庵上聲。跛,蹇也。 又【廣韻】烏含切,音庵。義同。
茍 【申集上】【艸字部】 茍 【廣韻】紀力切【篇海】訖逆切,□音殛。急也。通亟。與苟異。
茎 【申集上】【艸字部】 莖 【唐韻】戸耕切【集韻】【韻會】何耕切【正韻】何庚切,□音牼。【說文】草木榦也。【字林】枝柱也。【類篇】草曰莖,竹曰箇,木曰枚。【楚辭九歌】秋蘭兮靑靑,綠葉兮紫莖。【繁露竹林篇】凡《春秋》之記災異也,雖畝有數莖,猶謂之無麥苗也。【論衡】朱草之莖如鍼。 又特也。【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 又【周禮冬官桃氏】以其臘廣爲之莖,圍長倍之。【註】莖謂劒夾,人所握鐔以上也。 又樂名。【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者莖,著萬物也。【左思魏都賦】冒六英五莖。 又山名。【韓詩外傳】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 又【廣韻】烏莖切【直音】於京切,□音鶯。草名。【爾雅釋草】姚莖,凃薺。 【六書正譌】別作,非。考證:〔【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莖者著萬物也〕 謹照原文莖者改者莖。
【午集中】【白字部】 【集韻】乃定切,音甯。【類篇】告也。○按《類篇》从白,與曰部□字音別義同。《玉篇》《廣韻》从曰。□,囊丁切,《玉篇》告也。
荭 【申集上】【艸字部】 葒 【唐韻】戸公切【集韻】【正韻】胡公切,□音紅。【爾雅釋草】葒,蘢古。【本草】葒草,水葒也,與葓同。
茏 【申集上】【艸字部】 蘢 【唐韻】盧紅切【韻會】盧東切,□音朧。【玉篇】草名。【說文】天蘥也。【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卽今之水葒草。【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淺,有蘢與斥。【註】蘢、斥□古草名。 又【爾雅釋草】紅龍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又蒙蘢。【爾雅註】彌離猶蒙蘢耳。【前漢鼂錯傳】草木蒙蘢。【師古註】蒙蘢,覆蔽之貌也。 又【爾雅釋草】拔,蘢葛。【註】蘢葛,江東呼爲龍尾,亦謂之虎葛。 又地名。【史記韓長孺傳】衞靑破蘢城。 又【集韻】魯孔切,籠上聲。【淮南子俶眞訓】□紛蘢蓯。【註】蘢蓯,聚會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叢以蘢茸兮。【註】蘢茸,聚貌。
【戌集下】【食字部】 【集韻】居侯切,音鉤。【玉篇】牛飽也。
茑 【申集上】【艸字部】 蔦 【唐韻】都了切,音鳥。寄生也。【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又【正韻】泥了切,音裊。【集韻】多嘯切,音釣。義□同。【說文】或从木作樢。
茔 【丑集中】【土字部】 塋 【廣韻】余傾切【集韻】【韻會】維傾切【正韻】于平切,□音營。【說文】墓也。【博雅】塋域,葬地也。
菍 【申集上】【艸字部】 菍 【唐韻】奴結切,音涅。草也。 又【集韻】忍甚切,音稔。木名。
蒣 【申集上】【艸字部】 蒣 【集韻】祥余切,音徐。【篇海】草名。【直音】同藷。
茕 【巳集中】【火字部】 煢 〔古文〕【唐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瓊。【說文】回疾也。从卂,營省聲。 又【玉篇】單也,無兄弟也,無所依也。或作惸嬛。【廣韻】獨也同焭。 又【玉篇】憂思也。【左傳哀十六年】煢煢余在疚。 亦作。【孟子】詩云:哿矣富人,哀此獨。◎按詩小雅今本作惸。
茖 【申集上】【艸字部】 茖 【唐韻】古伯切,音格。【爾雅釋草】茖,山蔥。【註】茖蔥,細□大葉。【疏】蔥生山中者名茖。【本草註】茖蔥,野蔥也。佛家以茖蔥爲五葷之一。【後漢馬融傳】格韭菹于。【註】格與茖,古字通。 又【集韻】剛鶴切,音各。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落簫切【集韻】憐簫切,□音聊。竹名。【竹譜】□□二族,亦甚相似。把髮苦竹,促節薄齒。束物體柔,殆同麻枲。又□竹,筍無味,江漢閒謂之苦□。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韻會】□旋芮切,音槥。【說文】掃竹也。與彗同。 又【類篇】兪芮切。又以醉切。又蘇有切。又雖遂切。又徐醉切。義□同。
□ 【備考】【丑集】【口字部】 □ 【字彙補】古屯切,音君。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側救切,音縐。【博雅】,縮也。 又【集韻】卽就切,音僦。義同。
茗 【申集上】【艸字部】 茗 【唐韻】【正韻】□莫迥切,音酩。【玉篇】茶芽也。【爾雅註】荼晚取者爲茗,一名荈。詳荈字註。【洛陽伽藍記】楊元愼含水噀□慶之曰:菰□爲飯,茗飮作漿。【杜甫詩】茗飮蔗漿攜所有。 又花名。【述異記】巴東有眞香茗,其花色白,如薔薇。又【南方草木狀】耶悉茗,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又茗邈,高貌。【張載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又山名。【水經注】沅水,又東入溪水,南出茗山。 又通酩。【韓愈詩】茗艼馬上知爲誰。考證:〔【韻會】茶晚取者。【爾雅釋草】茗荈〕 謹按爾雅經文無茗荈之文,謹改爲爾雅註荼晚取者爲茗,一名荈。
茙 【申集上】【艸字部】 茙 【唐韻】如融切【集韻】而融切,□音戎。茙葵也。【述異記】茙葵,本胡中葵,似葵而大者。 又茙菽。【列子力命篇】進其茙菽,有稻粱之味。 又【韻會】茙茙,厚貌。 又姓。【通志氏族略】河南官氏志,茙眷氏攺爲茙氏。 又通穠。【詩召南】何彼穠矣。《韓詩》作茙。
茛 【申集上】【艸字部】 茛 【唐韻】古恨切,音艮。【博雅】鉤吻也。【本草】毛茛。【註】茛乃草烏頭之苗,此草形狀及毒皆似之,故名。 又【集韻】居萬切,音建。水草。蟹有毒,食水茛所爲。
茜 【申集上】【艸字部】 茜 【唐韻】【韻會】【正韻】□倉甸切,音倩。【說文】茅蒐也。【本草】一名地血,一名風車草,一名過山龍,今染絳茜草也。【史記貨殖傳】千畝卮茜。【註】其花染繒,赤黃也。【述異記】洛陽有支茜園。【漢官儀】染園出芝,供染御服。 通作蒨。【集韻】或作□芉。
茝 【申集上】【艸字部】 茝 【集韻】【韻會】□醜止切,音齒。【玉篇】香草。【說文】囂也。齊謂之茝,楚謂之離。【爾雅疏】茝,芎藭苗也。一名蘪蕪。【禮內則】佩帨、茝蘭。【史記禮書】側載臭茝,所以養鼻也。【博雅】山茝,蔚香、藁本也。 又【韻會】通芷。茝陽,地名。詳芷字註。 又【廣韻】昌紿切。義同。
茞 【申集上】【艸字部】 茞 【唐韻】植鄰切【集韻】丞眞切,□音臣。【說文】草名。 又之人切,音眞。義同。
【午集中】【白字部】 【廣韻】他朗切【集韻】坦朗切,□音儻。【玉篇】明也。【集韻】白色。與□同。或作曭。
【酉集下】【酉字部】 【廣韻】【集韻】□房越切,音伐。【廣韻】酒一也。【類篇】俗謂釀酒一成曰。
茠 【申集上】【艸字部】 茠 【唐韻】同薅。【說文】薅,或从茠。【詩周頌】以薅荼蓼。【疏】薅,或作茠。【漢制攷】疁田茠草。【唐書陸龜蒙傳】身操畚□,茠刺無休時。【註】茠刺,除草也。 又【集韻】虛尤切。與庥通。【玉篇】也。【淮南子精神訓】得茠越下,則脫然喜矣。 又山名。【水經注】〈山兆〉浦逕縣下西流至於浦陽茠山。 又【集韻】許□切。與豆蔲之蔲同。
茢 【申集上】【艸字部】 茢 【唐韻】【正韻】良薛切【韻會】力薛切,□音列。【說文】芀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註】茢,萑苕,可掃不祥。【左傳襄二十九年】乃使巫以桃茢先祓□。 又紫茢,染草。【周禮地官掌染草註】茅蒐、蘆、豕首、紫茢之屬。 又【爾雅釋草】茢,勃茢。【註】一名石芸。【本草】一名螫茢。【唐韻古音】讀去聲,音例。【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敺除羣癘。方相秉鉞,巫覡操茢。 【說文】作□,義同。又□。考證:〔【周禮地官學染草註】茅蒐索蘆豕首紫茢之屬。〕 謹照原文索改。
茤 【申集上】【艸字部】 茤 【集韻】當何切,音多。南夷名。【後漢哀牢夷傳】南下江漢,擊附塞夷鹿茤。【華陽國志】世祖遣兵,乗箄船,南攻鹿茤。 又同芰。【說文杜林說】芰,古从多。註詳四畫。
茥 【申集上】【艸字部】 茥 【唐韻】古攜切,音圭。【爾雅釋草】茥,蒛葐。【註】覆盆也,實似莓而小,可食。 又【說文】苦圭切,音暌。義同。 又【集韻】同蓕。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狼狄切,音曆。竹火約刀爲□。
茦 【申集上】【艸字部】 茦 【玉篇】楚革切,音冊。【說文】莿也。【爾雅釋草】茦,刺。【註】草刺針也,關西謂之刺,燕北、朝鮮之閒曰茦。 又【集韻】七賜切。同莿,草芒。
茧 【申集上】【艸字部】 茧 【集韻】同□。【玉篇】茧,草衰也。(繭)〔古文〕絸【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趼。【說文】蠶衣也。【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 又【釋名】煑繭曰幕。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 又繭繭,聲氣微也。【禮玉藻】言容繭繭。【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 又【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 【類篇】或作□。俗作蠒,非是。(繭)考證:〔【釋名】繭曰幕也。〕 謹照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或謂牽離。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
【午集中】【白字部】 【集韻】薄陌切,音帛。白色。與白同。 又【廣韻】匹白切【集韻】匹陌切,□音拍。又【廣韻】古了切【集韻】吉了切,□音皎。義□同。
茨 【申集上】【艸字部】 茨 【唐韻】疾資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資切,□音薋。【說文】以茅蓋屋。【釋名】茨,次也,次草爲之也。【書梓材】惟其塗塈茨。【周禮夏官圉師】茨牆則剪闔。【莊子讓王篇】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 又【詩鄘風】牆有茨。【註】蒺藜也。【爾雅釋草】茨,蒺藜。【註】布地蔓生,細葉,子有三角,刺人。 又【酉陽雜俎】沙州,飼馬以茨、萁。 又【博雅】積也,聚也。【詩小雅】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又山名。【莊子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于具茨之山。 又姓。【後漢衞颯傳】南陽茨充代颯爲桂陽太守。
茩 【申集上】【艸字部】 茩 【唐韻】古厚切,音苟。薢茩,藥名。
茪 【申集上】【艸字部】 茪 【唐韻】古黃切,音光。【集韻】草也。 又【爾雅釋草】薢茩,芵茪。【疏】决明,一名芵茪。
茫 【申集上】【艸字部】 茫 【玉篇】【唐韻】【廣韻】莫郞切【集韻】謨郞切,□音忙。【類篇】滄茫,水貌。【韻會】茫茫,廣大貌。 又州名。唐置郞茫州,在廣西化外。 又【唐書南蠻傳】茫蠻,本關南種。茫,其君號也。 又【正韻】母黨切,音莽。【野客叢書】《漢揚雄校獵賦》鴻蒙沆茫。【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又】野道何茫蒼。【註】□讀上聲。 又通慌。【韓愈詩】茫惚使人愁。【註】古慌通茫,許往切。 亦作芒、汒,義同。
茬 【申集上】【艸字部】 茬 【韻會】仕之切,音馳。【說文】草貌。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東郡茬平。【應劭註】在茬之平地者也。 又【廣韻】側持切,音湽。義同。 又姓。見【集韻】。 又鋤加切,音槎。斫木。【魯語】山不茬蘖。字从艸。◎按茬字,《後漢書》《水經注》皆从仕,宋祁曰:當作荏,今茌茬荏□存。茬字从艸作。
茭 【申集上】【艸字部】 茭 〔古文〕□【唐韻】古肴切【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乾芻也。【書費誓】峙乃芻茭。【註】積芻茭供軍牛馬。【韻會】草名。苽,刈取以用曰芻,乾之曰茭,故曰峙乃芻茭。【史記河渠書】盡河壖棄地,民茭牧其中。 又【爾雅釋草】茭,牛蘄。【疏】茭似芹菜,可食。【本草註】生水澤中。苗似鬼針,花靑白色,子黃黑色,似防風子。 又【前漢溝洫志】搴長茭兮湛美玉。【註】竹葦絙謂之茭也,所以引置土石也。 又【集韻】下巧切,同,芰根也。【爾雅釋草】荺、茭。【註】今江東呼藕經緒如指,空中可啖者爲茇茭,卽此類。 又口敎切,音敲。【揚子方言】茭媞,欺謾之詞。 又【集韻】吉歷切。【周禮冬官弓人註】茭,讀爲激發之激,謂弓檠也。考證:〔【後漢溝洫志】搴長茭兮湛美玉。〕 謹照原書後漢改前漢。
茮 【申集上】【艸字部】 茮 【唐韻】卽消切,音焦。【說文】莍也,似茱萸。註詳椒字。 又【集韻】乃了切。苭茮,草長貌,亦作□。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音句。【說文】左右視也。【元包經】大有鎣于頁。傳曰:目之覽也。【註】,目。頁,首也。 又彥,人名。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句平聲。義同。 【玉篇】與瞿同。【集韻】或作奭眗。【六書故】通作□。
茯 【申集上】【艸字部】 茯 【唐韻】房六切,音伏。茯苓。【博物志】松柏脂入地千年化爲茯苓,茯苓化爲琥珀。今泰山出茯苓而無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本草】多年樵斫之松,根之氣味抑鬱未絕,精英未淪,其精氣盛者,發泄於外,結爲茯苓,故不抱根,離其本體,有零之義也。精氣不盛,止爲附結本根,旣不離本,故曰茯神。
茱 【申集上】【艸字部】 茱 【唐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茱萸,藥名。
茲 【申集上】【艸字部】 茲 〔古文〕□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茳 【申集上】【艸字部】 茳 【唐韻】古雙切,音江。【玉篇】茳蘺,香艸。
荾 【申集上】【艸字部】 荾 【唐韻】息遺切,音綏。華中齊也。【前漢外戚傳】函荾荴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 又與荽同,見荽字註,一作葰。【玉篇】又作。
茴 【申集上】【艸字部】 茴 【唐韻】戸恢切,音回。【玉篇】茴香,草名。【嵆康茴香賦】仰眺崇岡,俯察幽坂,乃見茴香生蒙、楚之間。【本草】馬蘄,一名野茴香。蒔蘿,一名小茴香。 又【韻會】藥草,防風葉也。
茵 【申集上】【艸字部】 茵 【唐韻】於眞切,音因。【說文】車重席。【詩秦風】文茵暢轂。【註】文茵,虎皮也。【前漢丙吉傳】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註】茵,蓐也。 又【班固西都賦】乗茵步輦。【漢儀註】皇后、婕妤乗輦,餘者以茵,四人對舉四角,輿而行也。 又【本草】茵蔯,蒿。【註】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因陳。【杜甫詩】茵蔯春藕香。 又茵芋,藥名。 茵蓐。或作鞇。【集韻】亦作箇,通作絪、裀。
茶 【申集上】【艸字部】 茶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垞平聲。【廣韻】俗□字。春藏葉,可以爲飮。【韻會】茗也。本作荼,或作□,今作茶。【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又【本草】山茶。【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又茶陵,地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茷 【申集上】【艸字部】 茷 【唐韻】符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吠。草葉多也。【左傳僖二十八年】使茅茷代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斫榛莽,焚茅茷。 又博蓋切,音貝。義同。 又房越切,音伐。義同。 又蒲蓋切,音斾。【詩魯頌】其旂茷茷。【傳】茷茷,言有法度也。又【左傳定四年】綪茷、旌。【疏】茷,卽斾也。綪茷之下更言者,茷是旗尾,是旗身。 又【類篇】北末切。同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而發之。
茸 【申集上】【艸字部】 茸 【唐韻】而容切【集韻】而融切【韻會】如容切,□音戎。【說文】草茸茸貌。【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謝靈運詩】新蒲含紫茸。 又【史記晉世家】狐裘蒙茸。【註】蒙茸,以言亂貌。【左傳】作尨茸。 又木名。【管子地員篇】其杞其茸。 又鹿茸,藥名。【本草】四月、五月解角時取,隂乾,使時燥。 又【飛燕外傳】賜紫茸雲氣帳。【杜牧詩】醉脫紫茸裘。 又五茸,地名。【陸龜蒙詩】五茸春草雉媒驕。【自註】五茸,吳王獵所。 又【集韻】乳勇切,音宂。草生貌。【前漢司馬相如傳】叢以蘢茸。【師古註】聚貌。 又【前漢司馬遷傳】僕又茸以蠶室,重爲天下觀笑。【師古註】茸,推也。 又闒茸,不肖也。【鹽鐵論】賢知之士,闒茸之所惡也。考證:〔【□天子傳】賜紫茸雲氣帳。〕 謹按□天子傳無此文,謹照原書改飛燕外傳。
茹 【申集上】【艸字部】 茹 【唐韻】人諸切,音如。【集韻】【韻會】□忍與切,音汝。【正韻】而遇切,音孺。【易泰卦】拔茅連茹。【王註】根相牽引貌。【程傳】根之相連者。 又受也。【詩大雅】柔亦不茹。 又食也。【禮禮運】茹毛飮血。【孟子】飯糗茹草。【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又食菜曰茹。【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主莽傳】不茹園葵。 又啜也。【爾雅釋詁】啜,茹也。 又貪也,恣也。【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又【說文】茹,飯牛也。【廣韻】飯馬也。 又度也。【詩邶風】不可以茹。【小雅】玁狁匪茹。【周頌】來咨來茹。 又柔也。【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註】茹,柔堧也。 又臭敗也。【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又【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註】物自死曰茹。 又菜茹。【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又草名。【詩鄭風】茹藘在阪。【傳】茅蒐也。【爾雅釋草】茹,藘。【註】今蒨草也。 又水名。【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又陂名。【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又姓。【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考證:〔【揚子方言】【郭註】凡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謹照原文凡改今。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音栜。瘮,寒病。【集韻】或作瘷。 又【集韻】蘇骨切,音速。義同。 又【集韻】七賜切,音刺。風,膚疾。 又【玉篇】古文瘠字。註詳十畫。
【補遺】【酉集】【邑字部】 【龍龕】音恭。亭名。又邑名。備考:【海篇】音經。
【午集中】【目字部】 【字彙補】莫豆切,音茂。【靑箱雜記】睮者,嫉妒人也。
茺 【申集上】【艸字部】 茺 【唐韻】昌終切【集韻】【韻會】昌嵩切,□音充。【玉篇】茺蔚,卽今益母草也。【本草】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
茻 【申集上】【艸字部】 茻 【集韻】文紡切,音惘。【說文】衆草也,从四屮,凡茻之屬皆从茻,讀與冈同。自爲部。【正字通】入艸部。【六書正譌】衆草也,象形。別作□,訓逐兔艸中也,非艸、茻之義。 又【廣韻】模朗切,音莽。義同。 又【通志六書略】茻,蕨類,繁薈而叢生。 又滿補切,音姆。莫後切,音晦。義□同。【玉篇】作□。□,古文友字。
茼 【申集上】【艸字部】 茼 【篇海】徒紅切,音同。【正字通】引《函史物性志》云:茼蒿,香,可茹。
茽 【申集上】【艸字部】 茽 【類篇】直衆切,音仲。草卉叢生也。
茿 【申集上】【艸字部】 茿 【唐韻】【韻會】□張六切,音築。【玉篇】篇茿也。【爾雅】作蓄。【郭註】似小藜,赤莖有節,好生道旁,可食。殺蟲。
荀 【申集上】【艸字部】 荀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恂。【說文】草也。【山海經】靑要之山有草焉,黃華赤實,名曰荀草。【郭璞圖詠】荀草赤實,厥狀如葌。 又國名。【左傳桓九年】荀侯賈伯伐曲沃。【水經注】汾水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荀氏有二,本侯國也。晉荀林父以邑爲氏。
荁 【申集上】【艸字部】 荁 【玉篇】【唐韻】□胡官切,音桓。菫類。【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註】冬用菫,夏用荁。【廣雅】夏荁秋菫滑如粉。【後漢馬融傳】芝荋,菫、荁。今通用堇字。考證:〔【禮內則】菫荁枌楡兔薧滫瀡,以滑之。〕 謹照原文兔改免。
荂 【申集上】【艸字部】 荂 【唐韻】芳無切,音敷。【韻會】榮也,華也。【爾雅釋草】華,荂。【揚子方言】華、荂,盛也。齊、楚之閒或謂之華,或謂之荂。【左思吳都賦】異荂蓲蘛。 又人名。【晉書劉琨傳】趙王倫子荂。 又【集韻】【正韻】□枯瓜切,音誇。義同。 又况于切,音吁。【爾雅釋草】芺、薊,其實荂。【註】芺與薊頭,皆有蓊臺名荂,荂卽其實也。 又况華切,音花。【莊子天地篇】大聲不入于里耳,《折揚》《皇荂》,則嗑然而笑。【註】《折揚》《皇荂》,皆古歌曲也。
荃 【申集上】【艸字部】 荃 【廣韻】此緣切【韻會】逡緣切,□音詮。【說文】芥脃也,亦香草也。【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拾遺記】荃蕪香,出波弋國,浸地則土石皆香,以燻枯骨則肌肉皆生。 又【正韻】蘇昆切,音孫。義同。 又通絟。【前漢江都王傳】繇王閩侯遺建荃葛。【註】細布也。 又通筌。【莊子外物篇】得魚而忘荃。【註】積柴水中,使魚依而食焉。考證:〔【說文】芥□也。〕 謹照原文□改脃。
荄 【申集上】【艸字部】 荄 【唐韻】古哀切【韻會】柯開切,□音該。【說文】草根也。【爾雅釋草】荄,根。【揚子方言】荄,根也,東齊曰杜,或曰茇。【前漢禮樂志】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註】草根曰荄。 又【集韻】【正韻】□居諧切,音皆。義同。 又與核通。【前漢五行志】孕毓根核。【師古註】核亦荄字也。考證:〔【爾雅釋草】萰菟荄。〕 謹按菟荄乃草名非草根,上文引說文荄草根也,則此當引爾雅荄根。謹將萰菟荄改荄根。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與孂同。
【午集中】【皮字部】 【字彙補】與欹同。一作騎。
荅 【申集上】【艸字部】 荅 【唐韻】【廣韻】都合切【韻會】【正韻】得合切,□音答。【說文】小尗也。【晉書律歷志】《九章商功法》程菽、荅、麻、麥,一斛積二千四百三十寸。 又當也。【書洛誥】奉荅天命。【註】又當奉當天命。 又【前漢鼂錯傳】布渠荅。【註】渠荅,鐵蒺藜也。 又【韻會】引《史記》荅布千疋註:疉布也。 又拉荅。【晉書王忱傳】拉荅者有沈重之譽,嗛閃者得淸剿之聲。 又【本草】鮓荅。【李時珍曰】鮓荅,生走獸及牛馬諸畜肝膽,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許,色白,狀如雞子,非骨非石,打破層疉。 又【韻會】與答通。 又與合通。【史記貨殖傳】麴蘖、鹽豉、千荅。【註】或作合,器名,有瓵。 又叶韻音的。【易林】隂陽隔塞,許嫁不荅。旄丘新臺,悔往歎息。 又叶韻音篤。【易林】黃鳥采,旣嫁不荅。念我父兄,思復舊谷。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
莟 【申集上】【艸字部】 莟 【唐韻】胡紺切,音憾。苗含心欲秀也。【韻會】花蘂也。 又胡感切,音頷。花開也。通作,俗作□。
【丑集上】【口字部】 【篇海】音夜。見龍龕手鏡。【埤雅】凡鳥朝鳴曰嘲,夜鳴曰。【禽經】林鳥以朝嘲,水鳥以夜。
【亥集上】【馬字部】 【玉篇】同驈。
莁 【申集上】【艸字部】 莁 【唐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巫。【爾雅釋草】莁荑,蔱蘠。【註】草名。【玉篇】一名白蕢。
荆 【申集上】【艸字部】 荆 〔古文〕□【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楚木也。【山海經】虖勺之山,其下多荆杞。【本草】牡荆。【註】古者□杖以荆,故字从□,其生成叢而疎爽,故又謂之楚。荆楚之地,因多產此而名也。 又州名。【書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南郡臨沮侯有荆山。【註】卞和抱璞之處。 又姓。【通志氏族略】燕有荆軻,望出廣陵。 又【韻補】居良切,音姜。【列女傳】屬以州犁,以免咎殃,伯宗遇禍,州犁奔荆。補遺:【正韻】同荊。荊字从幵。
荇 【申集上】【艸字部】 荇 【唐韻】【正韻】何梗切【韻會】下梗切,□音杏。【說文】莕,或从行。【陸佃曰】荇之言行也。【詩周南】參差荇菜。【傳】接余也。【疏】白莖,葉紫赤色,正圓,徑寸餘。浮在水上,根在水底,與水深淺等。大如釵股,上靑下白。鬻其白根,以苦酒浸之,肥美可案酒。【韻會】池州人稱荇爲莕公鬚,蓋細莖亂生,有若鬚然。【洞冥記】靈池有連錢荇,荇如錢文。 又姓。【正字通】漢荇不意、荇吾。 或作。
荈 【申集上】【艸字部】 荈 【集韻】【韻會】□尺兗切,音舛。茶葉老者。【類篇】茶晚取者名荈。【吳志韋曜傳】密賜曜茶荈以當酒。考證:〔【類篇】茶晚取者多荈。〕 謹照原文多荈改名荈。
草 【申集上】【艸字部】 草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又【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考證:〔【說文】自保切,音皁。斗櫟實也,橡斗子。〕 謹照原文皁下增草字。橡斗上增一曰二字。〔【徐鉉曰】實可染白爲黑。〕 謹照原文白改帛。
荊 【補遺】【申集】【艸字部】 荊 【正韻】同荊。荊字从幵。
荋 【申集上】【艸字部】 荋 【玉篇】【直音】□讓之切,音而。草多貌。 又草名。【馬融廣成頌】芝荋菫荁。 又亭名。【說文】沛城有楊荋亭。又【集韻】汝來切,音腝。義同。
荶 【申集上】【艸字部】 荶 〔古文〕【玉篇】【廣韻】牛金切【集韻】【類篇】魚音切,□音吟。【類篇】菜名。【齊民要術】荶,似蒜,生水中。
莴 【申集上】【艸字部】 萵 【集韻】烏禾切,音倭。【類篇】萵苣,菜名。【杜甫種萵苣詩序】堂下理小畦,隔種一兩席許萵苣,向二旬矣。 又【續博物志】萵菜,出萵國,有毒,百蟲不敢近。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士戀切【集韻】雛戀切【正韻】除戀切,□音僎。與饌同。【說文】具食也。【前漢杜鄴傳】陳平共一飯之□,而將相加驩。 又【集韻】株戀切,音囀。又逵眷切,音券。又上聲,雛綰切,音篹。義□同。 又【正韻】同篹。又與撰同。
□ 【備考】【子集】【一字部】 □ 【字彙補】音思。
艑 【未集下】【舟字部】 艑 【廣韻】薄泫切【集韻】【韻會】婢典切,□音辮。【廣韻】吳船。【集韻】艑艖,舟名。【廣雅】吳曰艑。【通雅】淺船也。【正字通】形扁,故呼爲扁子。其在灘河中,則曰扁灘。【唐書劉崇龜傳】乗艑亡去。又【荆州記】湘洲七郡,大艑皆受萬斛,非艑皆淺船也。【臧質石城樂】大艑載三千,漸水丈五餘。 又【韻會】紕延切【正韻】紕連切,□音篇。義同。
艒 【未集下】【舟字部】 艒 【集韻】莫六切,音目。【博雅】艒,舟也。【揚子方言】小舸謂之艖,艖謂之艒。 又莫卜切,音木。又密北切,音墨。又【五音集韻】莫報切,音冒。義□同。
艓 【未集下】【舟字部】 艓 【集韻】達協切,音牒。舟名。【戴暠釣竿篇】翠羽飾長綸,蕖花裝小艓。【杜甫詩】冨豪有錢駕大舸,貧窮耴給行艓子。
艕 【未集下】【舟字部】 艕 【集韻】補曠切,音謗。□兩船。 又【五音集韻】艕人,習水者。通作榜。 又【集韻】北孟切,音搒。船也。
艖 【未集下】【舟字部】 艖 【廣韻】初牙切【集韻】【韻會】初加切,□音叉。同。小舟也。【揚子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小舸謂之艖。【註】今江東呼艖,小底者也。 又【廣韻】酢何切【集韻】才何切,□音醝。又【集韻】初佳切,音釵。又側下切,音□。義□同。考證:謹按艖字右旁作差則十一畫,作差則十畫,此入十畫當作差,謹改艖。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魚剛切,音卬。舉目視也。
艗 【未集下】【舟字部】 艗 【廣韻】五歷切【集韻】【韻會】倪歷切,□音鷁。【廣韻】艗舟,舟頭爲鷁首。【揚子方言】船首謂之閤閭,或謂之艗艏。【註】鷁,鳥名也。今江東貴人船前作靑雀,是其象也。鷁,音亦。【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文鷁,揚旌栧。【正字通】晉王濬造大舟,畫鷁鳥怪獸於船首以懼江神。本作鷁,後人因名舟爲艗。 又【集韻】宜戟切,音逆。義同。
艘 【未集下】【舟字部】 艘 【廣韻】蘇刀切【集韻】【正韻】先彫切,□音蕭。船總名。【王粲從軍詩】連舫踰萬艘。【左思蜀都賦】渾萬艘而旣同。【抱朴子朂學卷】欲凌洪波而遐濟,必因艘楫之器。 又【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又【正韻】疏鳩切,音搜。義□同。
艚 【未集下】【舟字部】 艚 【廣韻】昨勞切【集韻】【韻會】【正韻】財勞切,□音曹。【玉篇】小船也。
艛 【未集下】【舟字部】 艛 【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艛,船名。【正字通】艛,本作樓。漢書武帝時南越叛,修昆明池,治樓船高十餘丈。
艜 【未集下】【舟字部】 艜 【廣韻】【集韻】□當蓋切,音帶。【廣韻】艇船。【揚子方言】艇長而薄者謂之艜。
艞 【未集下】【舟字部】 艞 【廣韻】弋照切【集韻】弋笑切,□音耀。江中大船。 又【正字通】舟泊岸,置長板船首,與岸接,以通往來。俗呼艞板。讀若跳。
【戌集中】【阜字部】 〔古文〕□【廣韻】芳逼切【集韻】拍逼切,□音堛。【玉篇】地裂也。或作□。 又【集韻】【類篇】□古穴切,音玦。陵阜也。 又【集韻】呼決切,音血。義同。
艟 【未集下】【舟字部】 艟 【集韻】【韻會】徒東切【正韻】徒紅切,□音同。【玉篇】艨艟,戰船。【釋名】狹而長曰艨艟,以衝突敵船。 又【廣韻】尺容切【集韻】昌容切,□音充。又【韻會】昌用切,音踵。義□同。 又【廣韻】【集韻】□丈降切,音撞。短船。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初芮切,音□。舂也。 又【篇海】蚩瑞切,音。重擣也。與□通。
艡 【未集下】【舟字部】 艡 【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音當。【集韻】□艡,舟也。 又【集韻】他浪切,音儻。義同。
艢 【未集下】【舟字部】 艢 【集韻】慈良切,音牆。【埤蒼】颿柱也。與檣同。
芲 【申集上】【艸字部】 芲 【篇海】俗花字。
艣 【未集下】【舟字部】 艣 【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廣韻】所以進船。【集韻】通作樐櫓。
艤 【未集下】【舟字部】 艤 【廣韻】【集韻】【韻會】□語綺切,音蟻。與檥同。整舟向岸。【左思蜀都賦】試水客艤輕舟。【梁□文帝詩】征艫艤湯塹,歸騎息金隍。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五閑切【集韻】牛閑切,□音詽。【玉篇】書作。犬相也。【集韻】與□□通。 又【玉篇】爭訟之辭也。 【集韻】本作齗。
艥 【未集下】【舟字部】 艥 【集韻】卽涉切,音接。舟櫂也。或作檝楫。
【戌集下】【風字部】 【廣韻】匹尤切【集韻】披尤切,□音柸。【玉篇】□,風吹貌。
【戌集中】【革字部】 【玉篇】古文羇字。也,絡頭也。註詳网部十七畫。【集韻】馬絆也。本作□。又作□、羈。【後漢馬援傳】臣謹依儀氏中。【註】,居奇反。
艦 【未集下】【舟字部】 艦 【廣韻】胡黤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玉篇】版屋舟。【廣韻】禦敵船。【釋名】上下重牀曰艦,四方施板以禦矢石,其內如牢檻也。【陸機辨亡論】前驅不過百艦。【梁□文帝詩】偃月交吳艦。
艧 【未集下】【舟字部】 艧 【廣韻】烏郭切,音鸌。【博雅】艧,舟也。【江淹遷陽亭】方水埋金艧,圓岸伏丹瓊。
艨 【未集下】【舟字部】 艨 【廣韻】【正韻】莫紅切【韻會】謨蓬切,□音蒙。【廣韻】艨艟,戰船。【釋名】狹而長曰艨艟,以衝突敵船也。 又【集韻】【韻會】□蒙弄切,音□。又【集韻】忙用切。義□同。 【集韻】通作蒙。
艩 【未集下】【舟字部】 艩 【篇海】前西切,音齊。艣艩,用以承艣者。
艪 【未集下】【舟字部】 艪 【正字通】同艣。
□ 【未集上】【竹字部】 □ 【正韻】朱緣切,音專。今辟□也。
艫 【未集下】【舟字部】 艫 【唐韻】洛乎切【集韻】【韻會】龍都切,□音盧。【說文】舳艫也。一曰船頭。【正韻】船頭刺擢處。一說船尾。【玉篇】在船後。【小爾雅】船頭謂之舳,尾謂之艫。【宋孝武帝詩】舳艫引江飛。【謝朓詩】榜人理行艫。 又【集韻】舟名。【唐書楊元琰傳】與張柬之共乗艫江中。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船尾。
艬 【未集下】【舟字部】 艬 【廣韻】【集韻】□鋤銜切,音巉。【玉篇】大船也。【廣韻】合木船。 又【廣韻】士懺切,音鑱。義同。
苩 【申集上】【艸字部】 苩 【集韻】同葩。 又薄陌切,音白。【韻會】姓也,百濟有苩氏。
艭 【未集下】【舟字部】 艭 【廣韻】所江切【集韻】疎江切,□音雙。舽艭,船名。
艮 【未集下】【艮字部】 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恨切,根去聲。【說文】艮,很也。从匕目。匕目,猶目相匕不相下。匕目爲□,很戾不進之意。 又卦名。止也,限也。【易艮卦】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又堅也。【揚子方言】艮磑,堅也。【註】艮,磑,皆石名。 又難也。【揚子太□經】象艮有守。【註】艮,難也。 又姓。漢有艮當,注樂經。 又【集韻】胡恩切,音痕。與拫同。拫攎,引也。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人余切,音如。病也。 又如倨切,音洳。□,不達也。
良 【未集下】【艮字部】 良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梁。【說文】善也。【廣韻】賢也。【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又【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註】元,大。良,善也。 又【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註】良,易直也。又【爾雅釋詁】良,首也。 又【博雅】良,長也。 又【正韻】器工曰良。【禮月令】陶器必良。【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又【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又【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註】作之有功有沽。【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又【博雅】良,牢,□也。 又深也。【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註】良,猶深也。 又良人,夫也。【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註】婦人稱夫曰良。【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又夫稱婦亦曰良人。【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又良久,頗久也。【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又病愈曰良愈。 又能也。【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又【左傳莊十六年】良月。【註】十月也。 又【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註】良綏,君綏也。 又【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註】墓也。 又【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又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又王良,星名。 又大良造,秦官名。 又地名。【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註】下邳有良城縣。 又山名。【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 又草名。【博雅】黃良,大黃也。 又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又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又【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又【韻會】里養切,音兩。【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註】方良,罔兩也。【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又【正字通】音亮。【古詩】良無盤石固。【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考證:〔【莊子危言篇】往視其良。〕謹照原書危言篇改列御寇。往視改嘗視。
艰 【未集下】【艮字部】 艱 〔古文〕□囏【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閒。【說文】土難治也。【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又【周官】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又【釋名】艱,根也,如物根也。 又險也。【詩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艱。【朱註】艱,險也。 又【王儉褚淵□文】以居母艱去官,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 又【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 又叶經先切,音堅。【班彪北征賦】嗟西伯於羑里兮,傷明夷之逢艱。演九六之變化兮,永幽隘以以歷年。
艹 【申集上】【艸字部】 艸 【唐韻】采老切【正韻】采早切,□音草。百卉也。【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艸茅之臣。【說文】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廣韻】艸,篆文。隷變作艹。 【集韻】直列切,音徹。草初生貌。
荜 【申集上】【艸字部】 蓽 〔古文〕□【集韻】璧吉切,音必。豆也。 又蓽菎,草名。羊蹄也。 又蓽茇,藥名。【酉陽雜俎】出摩伽,苗長三四尺,莖細如箸,葉似蕺葉,子如桑椹。 又荆也。【廣韻】同篳。【禮儒行】蓽門圭窬。 又【唐韻】博計切,音閉。義同。
艱 【未集下】【艮字部】 艱 〔古文〕□囏【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閒。【說文】土難治也。【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又【周官】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又【釋名】艱,根也,如物根也。 又險也。【詩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艱。【朱註】艱,險也。 又【王儉褚淵□文】以居母艱去官,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 又【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 又叶經先切,音堅。【班彪北征賦】嗟西伯於羑里兮,傷明夷之逢艱。演九六之變化兮,永幽隘以以歷年。
色 【未集下】【色字部】 色 〔古文〕□【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又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又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又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又【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又【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又【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又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又【博雅】色,縫也。
□ 【備考】【未集】【竹字部】 □ 【五音篇海】音色。又音殺。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於容切,音邕。女貌。
艴 【未集下】【色字部】 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音勃。【說文】引論語,色艴如也。【徐曰】盛氣色也。◎按今本作勃。【呂氏春秋】艴然充盈,手足矜者,兵革之色也。 又【集韻】敷勿切,音弗。色怒也。【孟子】曾西艴然不悅。 又【集韻】【韻會】□滂佩切,音配。將曙之色也。
艵 【未集下】【色字部】 艵 【唐韻】普丁切,音砰。【說文】色。【楚辭九章】玉色艵以晚顏兮。 又【集韻】普迥切,音頩。義同。
艶 【未集下】【色字部】 艶 【玉篇】俗豔字。
艷 【未集下】【色字部】 艷 【類篇】與豔同。詳豆部豔字註。
艸 【申集上】【艸字部】 艸 【唐韻】采老切【正韻】采早切,□音草。百卉也。【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艸茅之臣。【說文】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廣韻】艸,篆文。隷變作艹。 【集韻】直列切,音徹。草初生貌。
艻 【申集上】【艸字部】 艻 【唐韻】盧則切【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蘿艻,香菜。亦云胡荽屬。 又藥名。【本草】牛脂艻。【註】應驗良方,治七孔出血。 又與扐通。【揚子太□經】幷餘于艻,一艻之後,而數其餘。 又音棘。木名。【通鑑】唐大中中,王式爲安南都護。至交趾,樹艻木爲柵,可支數十年。【胡三省註】其字从艸从力,讀與棘同,羊矢棗也。此木可以支久。
艼 【申集上】【艸字部】 艼 【集韻】湯丁切,音汀。艸名。【說文】艼熒,葋也。 又【廣韻】他頂切【韻會】都挺切【正韻】都頂切,□音酊。茗艼。詳茗字註。
艽 【申集上】【艸字部】 艽 【唐韻】【集韻】【韻會】□巨鳩切,音求。【說文】遠荒也。【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獸蓐也。【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莦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 又【廣韻】【正韻】□居肴切,音交。秦艽,藥名。【本草】出秦中,以根作羅紋交糾者佳,故名。 又居尤切,音鳩。字或从丩。詳見□字註。
菧 【申集上】【艸字部】 菧 【集韻】典禮切,音邸。【爾雅釋草】菧苨。【疏】根、莖都似人參而葉小異,根味甜。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茋蒻,小苹也。【廣韻】作茋。考證:〔【爾雅釋草】菧苨。【註】根莖都似人參。〕 謹照原文註改疏。
【戌集中】【雨字部】 【廣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荻。【廣韻】□,雨也。【玉篇】作。 又【集韻】徒沃切,音毒。雨貌。
【戌集中】【雨字部】 【集韻】親盈切,音淸。【玉篇】女神。【集韻】,女神名。
莖 【申集上】【艸字部】 莖 【唐韻】戸耕切【集韻】【韻會】何耕切【正韻】何庚切,□音牼。【說文】草木榦也。【字林】枝柱也。【類篇】草曰莖,竹曰箇,木曰枚。【楚辭九歌】秋蘭兮靑靑,綠葉兮紫莖。【繁露竹林篇】凡《春秋》之記災異也,雖畝有數莖,猶謂之無麥苗也。【論衡】朱草之莖如鍼。 又特也。【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 又【周禮冬官桃氏】以其臘廣爲之莖,圍長倍之。【註】莖謂劒夾,人所握鐔以上也。 又樂名。【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者莖,著萬物也。【左思魏都賦】冒六英五莖。 又山名。【韓詩外傳】秦穆公將田而喪其馬,求三日而得之於莖山之陽。 又【廣韻】烏莖切【直音】於京切,□音鶯。草名。【爾雅釋草】姚莖,凃薺。 【六書正譌】別作,非。考證:〔【白虎通】顓頊樂曰六莖莖者著萬物也〕 謹照原文莖者改者莖。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丘六切,音曲。酒母也。○按卽□字之譌。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韻】七作切,音錯。綜□,絲貌。
莘 【申集上】【艸字部】 莘 【集韻】斯人切,音辛。細莘,藥草。【正字通】莘草,生山澤,如蒲黃,葉如芥。 又【廣韻】所臻切【正韻】疏臻切,□音駪。【韻會】虢地名。【詩大雅】纘女維莘。【傳】太姒國也。【郡國志】郃陽南有古莘國,散宜生爲文王求有莘氏女以獻紂,卽此地也。 又【水經注】漯水又北絕莘道之西,有莘亭。 又莘莘,衆多也。【班固東都賦】俎豆莘莘。【王褒靑髥奴文】莘莘翼翼。 又長貌。【詩小雅】魚在在藻,有莘其尾。 又姓。【潛夫論】祝融之孫分爲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莘。【通志氏族略】宋朝有莘融。 又【集韻】或作□、□。
莙 【申集上】【艸字部】 莙 【唐韻】渠殞切【集韻】巨殞切,□音窘。【說文】牛藻也。【爾雅釋草】莙,牛藻。【註】江東呼馬藻,藻之葉大者也。【顏氏家訓】卽陸璣所謂聚藻,葉如蓬者也。今水中有此物,一節長數寸,細茸如絲,圍繞可愛,長者二三十節。 又【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音麕。義同。
莚 【申集上】【艸字部】 莚 【唐韻】以然切【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草名。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正韻】以扇切,□音衍。蔓莚,不斷也。【左思蜀都賦】風連莚蔓於蘭臯。
莛 【申集上】【艸字部】 莛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唐丁切,□音廷。【說文】莖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莛撞鐘。【註】謂槀莛也。【玉篇】言其聲不可發也。【韓愈詩】有如寸莛撞巨鐘。 又【莊子齊物論】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一。【司馬註】莛,屋梁也。 又【唐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音挺。義同。
莜 【申集上】【艸字部】 莜 【唐韻】【集韻】【正韻】□徒弔切,音掉。【玉篇】莜,草田器也。【說文】今从條。 又【集韻】他凋切,音挑。又田聊切,音迢。義□同。 又音釣。【本草】薤,江南呼爲莜子。
莝 【申集上】【艸字部】 莝 【唐韻】麁臥切【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音剉。【說文】斬芻也。【詩小雅】摧之秣之。【箋】摧,今莝字也。【急就篇】莝,細斫槀也。【史記范睢傳】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荳其前。【前漢尹翁歸傳】豪强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柳宗元文】合莝脃以爲强。
【備考】【戌集】【長字部】 【龍龕】同髻。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弋涉切,音葉。餠屬。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蘇貫切,音算。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何葛切,音曷。白米。
【戌集中】【隹字部】 【字彙補】靑軌切,崔上聲。細□也。○按卽□字之譌。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丑豔切【集韻】敕豔切,□諂去聲。【玉篇】視也。【類篇】窺也。與覘同。 又【集韻】【韻會】□癡廉切,諂平聲。亦同覘。【類篇】闚也。【揚子方言】凡相竊視,南楚或謂之。 又【集韻】之廉切,音詹。目垂也。 又【廣韻】【集韻】□丁兼切,店平聲。【類篇】竊視也。又【廣韻】目垂貌。 又【廣韻】丁念切【集韻】都念切,□音店。義同。 又【靑箱雜記】□者,淫亂也。 又【集韻】吐濫切,塔去聲。□視也。
莮 【申集上】【艸字部】 莮 【集韻】那含切,音男。草名。【玉篇】萓莮也。本作宜男。
蒀 【申集上】【艸字部】 蒀 〔古文〕馧【唐韻】於云切,音氳。【玉篇】葐蒕,盛貌。【左思蜀都賦】鬱葐蒕以翠微。【集韻】同□。葐□,香也。
莧 【申集上】【艸字部】 莧 【唐韻】【集韻】□侯襉切,藖去聲。【說文】莧,菜也。【博雅】莧,莔也。【管子地員篇】□下于莧,莧下于蒲。【爾雅釋草】蕢,赤莧。【註】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韻會】【正韻】□形甸切,音現。【易夬卦】莧陸夬夬。【註】莧陸,草之柔脃者。馬、鄭、王皆云莧陸,一名商陸。 又【集韻】戸版切,音浣。與莞同,莞爾,笑貌。◎按《集韻》又胡官切,音桓。山羊細角也。
莨 【申集上】【艸字部】 莨 【唐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說文】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濕則生藏莨、蒹葭。【郭註】藏莨,草名。中牛馬芻。 又去聲。莨菪。【本草】一名天仙子,一名行唐。其子服之令人狂浪放蕩,故名。【史記倉公傳】領以莨菪。
葇 【申集上】【艸字部】 葇 【集韻】而由切,音柔。【直音】香葇菜。【博雅】穰葇,蘇也。【揚子方言】蘇之小者謂之葇。 又【本草】石香葇,生蜀郡陵、榮、資、□州及南中諸處。 又【廣韻】忍九切,音蹂。葇菜不切也。 【篇海】通薷。
莩 【申集上】【艸字部】 莩 【唐韻】芳無切,音孚。【前漢中山靖王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註】葭,蘆也。莩者,其□中白皮至薄者也。 又【爾雅釋草】莩,麻母。【註】苴麻盛子者。【儀禮喪服】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絰。【註】澡者,治去莩垢,不絕其本也。 又【唐韻古音】縛謀反。【集韻】房尤切,□音浮。草名。 又【廣韻】平表切。與殍通。【孟子】野有餓莩。【疏】郊野之閒有餓而死者。 又通摽。【王應麟詩攷】莩有梅。莩,零落也。【前漢食貨志】作□。詳□字註。
莪 【申集上】【艸字部】 莪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哦。【玉篇】蘿莪,蒿屬。【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蘿蒿也。【疏】陸璣云:生澤田漸洳之處,葉似邪蒿而細,科生三月,中莖可生食,又可蒸,香美,味頗似蔞蒿。又【小雅】蓼蓼者莪,非莪伊蒿。【爾雅翼】莪卽古之蘩。始生爲莪,長大爲蒿。
莫 【申集上】【艸字部】 莫 〔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又【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又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又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又【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又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又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又【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又【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 【直音】作□。
莬 【申集上】【艸字部】 莬 【唐韻】亡運切,音問。【玉篇】草木新生者。 又【篇海】音免。亦作葂。
□ 【午集下】【禾字部】 □ 【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頁。麥全曰□。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餘文】扶鬼切。稻紫莖不黏。 又扶畏切。義同。◎按《集韻》本作□。fèi。
莱 【申集上】【艸字部】 萊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音來。【說文】蔓華也。【玉篇】藜草也。【詩小雅】北山有萊。【疏】萊,草名。其葉可食。 又【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註】萊,休不耕者。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又【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註】萊,除其草萊也。【詩小雅】田卒汙萊。【註】萊,草穢。 又地名。【書禹貢】萊夷作牧。【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註】東萊,齊東萊夷也。 又山名。【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又姓。【孟子】苦伊尹、萊朱。【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又【韻補】音黎。【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又【廣韻】落代切,音賴。義同。 【爾雅】作釐。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士格切,音□。白米也。
【午集中】【矛字部】 【集韻】詰歷切,音喫。矛也。 又呼狊切,音殈。義同。 【廣韻】作□。【類篇】與□同。【集韻】或作□□。
莲 【申集上】【艸字部】 蓮 〔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又【說文】芙蕖之實也。【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註】蓮謂房也。 又【集韻】連彥切,連去聲。【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又【字彙補】所夾切。草名。【廣雅】鳶尾、烏蓮,射干也。
【戌集下】【頁字部】 【廣韻】【集韻】□丑刮切,音□。【玉篇】强貌。【廣韻】頢,强可貌。 又【集韻】刮,小頭也。一曰面短貌。
莳 【申集上】【艸字部】 蒔 【集韻】【韻會】【正韻】□時吏切,音侍。【博雅】立也。【揚子方言】更也。【註】爲更種也。【晉書姚萇載紀】萇命其將于一柵孔中蒔樹一根,以旌戰功。 或作□、□。 又【廣韻】市之切,音時。蒔蘿子。【本草】蒔蘿生佛誓國,一名慈謀敕,一名小茴香,實如馬芹。 又音示。義同。
莶 【申集上】【艸字部】 薟 【唐韻】良冉切,音斂。【說文】白薟也,或从斂,見蘞字註。 又【類篇】離鹽切,音廉。義同。 又【集韻】虛嚴切,音杴。豨薟,藥草。 又【類篇】魚杴切,音嚴。【字林】水中野韭。 又火占切,音。辛味。 又苦紺切。同餡。味過甘也。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說文】涓目也。【廣韻】目患也。 又【集韻】呼決切,音血。驚視也。 又顧盼不定貌。【王延壽王孫賦】眎□睫以睳。【集韻】與瞲□同。【泝原】通作□。 【說文】本作,从目夬聲。【徐鉉曰】當从決省。字从目从叏。
获 【巳集下】【犬字部】 獲 【唐韻】胡伯切【集韻】【韻會】胡陌切,□音韄。【說文】獵所獲也。【周禮夏官射人】三獲。【釋文】劉音胡伯反。 又【集韻】獸名。 又【集韻】亦姓。 又【廣韻】胡麥切,音畫。得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詩小雅】笑語卒獲。【傳】獲,得時也。 又【爾雅釋詁】馘,穧,獲也。【註】獲賊耳爲馘,獲禾爲穧。【詩秦風】舍拔則獲。又【小雅】執訊獲醜。 又【廣韻】臧獲。《方言》云: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又門名。【左傳昭二十年】公孟有事于蓋獲之門外。【註】蓋獲,衞郭門。 又回獲,縣名。屬北地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亦姓。宋大夫尹獲之後。 又【集韻】黃郭切,音鑊。隕獲,困迫失志貌。【禮儒行】不隕獲于貧賤,通作穫。 又【集韻】【類篇】□忽郭切,音霍。恢廓貌。 又【集韻】胡故切,音護。【禮曲禮】毋固獲。 又【集韻】胡化切,音話。爭取也。【周禮春官司常】凡射,共其獲旌。【註】獲旌,獲者所持旌。【釋文】李音胡霸反。
莸 【申集上】【艸字部】 蕕 【唐韻】以周切,音猶。【說文】水邊草也。卽《爾雅》□,蔓于。 又臭草。【本草註】其氣□臭,故謂之蕕。蕕者,□也,朽木臭也。【左傳僖四年】一薰一蕕。 又地名。【晉書慕容載記】劉寧屯據蕕城,降於苻氏。 又【類篇】以九切,音酉。義同。 【集韻】同□。
莺 【亥集中】【鳥字部】 鶯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罌。【說文】鶯,鳥也。卽黃鸝。一名倉庚,一名商倉,一名鵹黃,一名鸝鶹,一名鸝鶬,一名楚雀,一名黃袍,一名搏黍,一名黃鳥,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鶯賦。又鳥羽文。【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傳】鶯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
□ 【未集上】【竹字部】 □ 【說文長箋】古文蠡字。註詳虫部十五畫。
莽 【申集上】【艸字部】 莽 【玉篇】【唐韻】【廣韻】莫朗切【集韻】【類篇】模朗切,□音蟒。【說文】南昌謂犬善逐兔草中爲莽。 又【揚子方言】草,南楚之閒謂之莽。【孟子】在野曰草莽之臣。【趙岐註】莽亦草也。【屈原離騷】夕攬洲之宿莽。【註】草冬生不死者。 又【周禮秋官剪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山海經】朝歌之山有草,名曰莽草,可以毒魚。 又【拾遺記】有草名莽煌,炙人衣則焦,刈之爲席,方冬彌溫,以枝相摩則火出。 又【爾雅釋草】莽,數節。【疏】凡竹節閒促數者名莽。 又【小爾雅】大也。 又草深貌。【楚辭天問】草木莽莽。又【莊子則陽篇】君爲政焉勿鹵莽。【註】猶粗率也。 又莽蒼,見蒼字註。 又國名。【列子周穆王篇】西極之南隅,名古莽之國。 又姓。【前漢書武帝紀莽何羅註】孟康曰:本姓馬,明德皇后惡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又【廣韻】莫厚切,音某。義同。 又【唐韻古音】莫補切,音媽。【楚辭九章】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汨徂南土。 又【集韻】謨郞切,音茫。莽蒼,亦讀平聲。 俗作莾、莽。考證:〔【屈原離騷】夕攬中州之宿莽。〕 謹照原文省中字。州改洲。〔【後漢莽何羅傳註】〕 謹按後漢無莽何羅傳,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武帝紀莽何羅註。
莿 【申集上】【艸字部】 莿 【唐韻】七賜切,音刺。【說文】策也。【玉篇】芒也,草木針也。 【字彙補】與譏刺字義同。【鶡冠子世兵篇】非過材之莿也。 【正字通】與茦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兩舉切,音呂。醜貌。
菀 【申集上】【艸字部】 菀 【唐韻】於阮切,音婉。【說文】茈菀,出漢中房陵。【本草】紫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許愼作茈菀。 又【博雅】女腸,女菀也。 又茂盛貌。【詩小雅】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箋】菀然茂特之苗。【又】有菀者柳。【傳】菀,茂木也。 又【前漢百官表】邊郡六牧師菀令。 又【水經注】菀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 又通苑。詳苑字註。 又【廣韻】紆勿切,音鬱。義同。 又【集韻】與蘊同。
菁 【申集上】【艸字部】 菁 【唐韻】子盈切【集韻】【類篇】咨盈切,□音精。【說文】韭華也。【張衡南都賦】秋韭冬菁。【註】廣雅曰:韭,其華謂之菁。 又菁茅。【書禹貢】包匭菁茅。【管子輕重丁】江、淮之閒,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 又蔓菁。【周禮天官】醢人菁菹。【註】菁,蔓菁也。 又蕪菁,【後漢桓帝紀】種蕪菁以助人食。 又菁,華英也。【張衡西京賦】麗服颺菁。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菁菁,花盛貌。【詩唐風】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又地名。【謝靈運山居賦】三菁五奧。【自註】三菁,在太平之北。考證:〔【管子菁茅謀】〕 謹照原書篇名改管子輕重丁。〔【詩唐風】有杕之左,其葉菁菁。〕 謹照原文左改杜。
菂 【申集上】【艸字部】 菂 【韻會】丁歷切,音鏑。【爾雅釋草】菂薂。【郭註】卽蓮實。【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 又【類篇】胡了切,音皛。義同。 【廣韻】作芍。
菄 【申集上】【艸字部】 菄 【集韻】都籠切,音東。菄風,草名。嶺南平澤有之。【廣韻】本作東,俗加艸。《吳都賦》艸則東風扶留。 又【廣州記】有菄風菜。 又【類篇】多貢切,音凍。義同。
菅 【申集上】【艸字部】 菅 〔古文〕□【唐韻】古顏切【集韻】居顏切,□音姦。【玉篇】茅屬也。【詩小雅】白華菅兮。【疏】已漚爲菅。【左傳昭二十年】無棄菅蒯。【註】菅似茅,滑澤無毛,筋宜爲索,漚與曝尤善。 又【左傳昭二十七年】或取一編菅。【杜註】苫也。【山海經】白菅爲席。 又【管子牧民篇】野蕪曠,則民乃菅。【註】菅當爲姦。 又姓。【正字通】漢有菅禹,唐有菅崇嗣。 又古頑切,音關。【春秋隱十年】公敗宋師于菅。【註】菅,宋地。 又【韻補】圭□切,音涓。【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叶下晤言韻。考證:〔【管子牧民論】野蕪曠,則民乃菅。【註】謂莩色也。〕 謹照原書牧民論改牧民篇。註中謂莩色也照原文改菅當爲姦。
菆 【申集上】【艸字部】 菆 【唐韻】側鳩切,音鄒。【玉篇】草也。【韻會】草叢生也。 又【說文】麻蒸也。【潘岳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註】菆井,卽渭城東賣麻蒸之市。 又好箭也。【左傳宣十二年】左射以菆。【註】菆,矢之善者。【儀禮旣夕】御以蒲菆。【註】蒲,楊柳,可以爲箭。 又【博雅】蓐謂之菆。 又【集韻】餘也。 又【廣韻】芻注切,音。鳥巢也。【酉陽雜俎】鷹巢一名菆。鷹呼菆子者,雛鷹也。 又【韻會】徂丸切,音攢。積木以□也。【禮檀弓】菆塗龍輴。【疏】菆,叢也,謂以木叢棺而四面塗之,故云菆塗也。 又【集韻】徂聰切。與樷同。【太□經】鳥托巢于菆,人寄命于公。
菇 【申集上】【艸字部】 菇 【玉篇】故吳切,音姑。【博雅】藈菇,王瓜也。
菉 【申集上】【艸字部】 菉 【唐韻】力玉切【正韻】盧谷切,□音錄。【爾雅釋草】菉,王芻。【註】菉,蓐也。今呼鴟脚莎。【疏】卽鹿蓐也。【屈原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謝朓詩】霜剪江南菉。 又通錄。【汲冢周書】堂下之東面,郭叔掌爲天子菉幣焉。【註】菉,錄諸侯之幣也。 通作綠。【詩小雅】終朝采綠。【疏】綠同菉。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韻】粗本切,存上聲。禾穳也。與□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海篇】子錯切,音作。安貌。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集韻】□竹例切,音蛭。【玉篇】半頭瘡也。 又【玉篇】赤白痢也。 又【韻會】【正韻】□直例切,音滯。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當蓋切,音帶。【正字通】赤,白,婦人下部病。
菊 【申集上】【艸字部】 菊 【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鞠。【爾雅】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鞠有黃華。【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 又水名。【水經注】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礀山芳菊谿。 又【韻補】訣力切。【賈島詩】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耀繁英,美人無消息。【集韻】亦作蓻。考證:〔【唐韻】【韻會】□居六切,音掬。古作蘜。【說文】蘜,治牆也。【郭註】今之秋華菊。【禮月令】蘜有黃華。〕 謹按郭註係爾雅之註,今改說文爲爾雅。□照原文牆字改蘠字。月令蘜字改鞠字。古作蘜之下增鞠字。
菋 【申集上】【艸字部】 菋 【唐韻】無沸切。音味。【說文】荎藸也。【爾雅釋草】菋,荎藸。【註】五味也。又【集韻】暮拜切,音韎。義同。 亦作苿。考證:〔【說文】荎蕏也。【爾雅釋草】菋,荎蕏。〕 謹照原文兩蕏字□改藸。
菌 【申集上】【艸字部】 菌 【唐韻】渠隕切,音窘。【說文】地蕈也。【爾雅釋草】中馗,菌。【疏】此菌大小異名也,大者名中馗,小者名菌。【博物志】菌,食之有味,而常毒殺人。 又朝菌,槿也。【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又山名。【山海經】南海之內有菌山。 又菌蠢,芝貌。【張衡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 又【集韻】區倫切,音皸。菌桂出交趾,員如竹。【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 又【博雅】菌,薰也。其葉謂之蕙。【素問】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 又【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註】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 又【篇海】音郡。【淮南子地形訓】海人生若菌,若菌生聖人。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直呂切。音宁。盛米也。
葔 【申集上】【艸字部】 葔 【唐韻】戸鉤切,音侯。【集韻】草名。【爾雅釋草】薃葔,莎。◎按《爾雅》本作侯。
菎 【申集上】【艸字部】 菎 【唐韻】古渾切,音昆。香草也。【楚辭招魂】菎蔽象棋。【註】菎玉或言菎蕗,今之箭囊也。【東方朔七諫】菎蕗雜乎叢蒸。 又【集韻】古本切,音袞。草名。【博雅】菎,□也。 【說文】作□。【類篇】一作□。
葄 【申集上】【艸字部】 葄 【集韻】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水芋也。 又【韻會】藉也。【唐書李揆傳】葄枕圖史。 又叢租切。與蒩通。【類篇】蒩菰,草名。蒩或作葄。 【集韻】或作□。
菏 【申集上】【艸字部】 菏 【唐韻】胡歌切,音何。【玉篇】菏,菔草。 又【集韻】居何切,音歌。【韻會】賈我切,音舸。□澤名。詳水部渮字註。 又同荷。詳荷字註。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於計切【集韻】壹計切,□音翳。【說文】靜也。【倉頡篇】安也。 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類篇】詰結切,□音洩。義同。
【備考】【午集】【白字部】 【字彙補】與兜同。【神異經】驩民,鳥足,杖翼而行。疑字有誤。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式林切,音深。竈□也。
菐 【申集上】【艸字部】 菐 【正字通】丵字之譌。丵字原作业下羊。
菑 【申集上】【艸字部】 菑 〔古文〕□□□【唐韻】側持切,音緇。【說文】不耕田也。【徐曰】从艸从□从田。□,川壅也,田不耕則艸壅塞之。【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葘。【註】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爲葘。【詩小雅】于此葘畝。【疏】葘者,災也,始災殺其草木也。【易无妄】不葘畬。【疏】不敢首發新田,惟治其葘熟之地。 又水名。【山海經】常蒸之山,葘水出焉。 又地名。【史記孝景帝紀註】葘川縣,故劇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孔融集有葘莊,靑州人。 又【正韻】將來切,同災。【詩大雅】無葘無害。 又【韻會】側吏切,音厠。木立死曰葘。【詩大雅】其葘其翳。 又【周禮冬官輪人註】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前漢武帝紀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葘。【師古註】石葘,謂□石立之也。 又資四切,音恣。剖也,裂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居幹之道,葘栗不迤。 又與椔通。【荀子非相篇】身如斷葘。菑、緇、椔諸字从□作。考證:〔【周禮冬官輪人註】葘謂輻入轂中者。【鄭註】謂建輻也。 又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周禮冬官考工記註】博立梟棊於中央亦爲葘。〕 謹照原文自註菑至於中央四十字,改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
菓 【申集上】【艸字部】 菓 【唐韻】古火切,音裹。木實。本作果,《漢書》作菓。【史記叔孫通傳】古者有春嘗菓,方今櫻桃熟可獻。
菔 【申集上】【艸字部】 菔 【唐韻】蒲北切,音匐。蘆菔也。魯人名菈□,秦人名蘿蔔。【後漢劉盆子傳】時掖庭中,宮女猶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後幽閉殿內,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 又與萉通。【爾雅釋草】葖,蘆萉。【本草綱目】蔖萉。【註】萉與菔同。 又【廣韻】房六切,音服。【韻會】蘆菔一名來服,言來麰之所服也。字亦與服通。【詩小雅】象弭魚服。【箋】服當作菔。【周禮素服註】服當作菔,刀劒衣也。考證:〔【爾雅釋草】突蘆萉。【本草綱目】突萉。〕 謹照原文上突字改葖。下突字改蔖。
菕 【申集上】【艸字部】 菕 【唐韻】盧昆切,音論。【玉篇】木名。【管子地員篇】其木宜蚖菕與杜松。 又【集韻】菕虂,香草。
菖 【申集上】【艸字部】 菖 【唐韻】尺良切,音昌。【本草】菖蒲,蒲類之昌盛者。【呂氏春秋】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于是生者也。【南方草木狀】番禺中生菖蒲,一寸九節。【劉勰新論】菖蒲,去蚤、蝨而來蚰蜒。 又【集韻】通昌。【左傳僖三十年】享有昌歜。考證:〔【呂氏春秋】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于是始耕。〕 謹照原文于是始耕改生者也。
【子集下】【刀字部】 【集韻】丁聊切,音貂。琢文也。【玉篇】琢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同。
菗 【申集上】【艸字部】 菗 【唐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音儔。【玉篇】荼菜。【博雅】菗蒢,地楡也。 【類篇】或作□。
苐 【申集上】【艸字部】 苐 【集韻】【正韻】□與□同。 又複姓。【通志氏族略】不苐氏,子姓也。 【正字通】《篇海》俗誤作次第之第,非。《韻會》第,但也。亦作弟。《字彙》作苐,非。
苑 【申集上】【艸字部】 苑 【唐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音婉。【說文】所以養禽獸也。【周禮地官囿人疏】古謂之囿,漢謂之苑。【前漢高帝紀】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註】養禽獸曰苑。【白虎通】苑囿所以在東方,謂養萬物。東方,物所生也。 又縣名。【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高苑侯丙倩。【索隱註】縣屬千乗。 又善苑,國名。見【洞冥記】。 又【莊子天地篇】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濵。【註】苑風,扶搖大風也。 又書名,如《文苑》《類苑》》《藝苑》《說苑》之類。 又宮室名。如內苑、禁苑、西苑、南苑之類。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句曲九星,二曰天苑。 又藥名。蕀苑,遠志也。見【博雅】。 又【集韻】【韻會】□紆願切,音怨。【周禮地官】禁山之爲苑。劉昌宗讀去聲。【左思吳都賦】遭藪爲圃,値林爲苑。異荂蓲蘛,夏曄冬蒨。 又【類篇】于袁切,音鴛。人姓。【左傳】苑何忌,齊大夫。【魏志】渤海苑康。 又音鬱。【詩小雅】我心苑結。【箋】苑,猶屈也,積也。【釋文】音鬱。 又【正韻】委粉切,讀如蘊。義同。 又苑、菀互通。【前漢百官表】牧師菀令。【晉語】人皆集于苑。 又【韻補】叶音氳。【詩秦風】蒙伐有苑。【註】苑,文貌,讀平聲,叶上羣韻。考證:〔【詩小雅】我心苑結。【傳】苑,猶屈也,積也。【箋註】讀鬱。〕 謹照原文傳改箋。箋註讀鬱改釋文音鬱。
苒 【申集上】【艸字部】 苒 【唐韻】【集韻】【類篇】□而琰切,音冉。草盛貌。 又荏苒,猶展轉也。見荏字註。
□ 【備考】【午集】【禾字部】 □ 【龍龕】同□。
苓 【申集上】【艸字部】 苓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卷耳也。【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註】卷耳形似耳,叢生如盤。【陸璣疏】可煑爲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璫。幽州謂之爵耳。【博雅】苓耳,枲耳也。 又【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傳】苓,大苦也。 又茯苓,藥名。【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魏志】潁川郤儉,能辟穀餌茯苓。 又豬苓。【本草註】其塊黑,似豬矢,故名。【韓愈進學解】是猶昌陽引年,而進以狶苓也。 又地名。【晉書地理志】扶苓縣,屬九德郡。 又通零。【說文】草曰苓,木曰落。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草名。【枚乗七發】蔓草芳苓。【註】古蓮字。 【韻會】亦作蘦。又作。
苔 【申集上】【艸字部】 苔 【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苕 【申集上】【艸字部】 苕 【唐韻】徒聊切【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詩陳風】邛有旨苕。【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夏生,莖如勞豆而細,葉似蒺藜而靑,其莖綠色,可生食,如小豆藿。 又【詩小雅】《苕之華》芸其黃矣。【註】陵苕,一名尾,生下濕水中,七八月中花紫,似今紫草花,可染皁,煑以沐髮卽黑。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註】一名連苕。 又水名。【山海經】龍首之山,苕水出焉。 又苕苕,高貌。【水經注】虎牢臨河,苕苕孤上。【張衡西京賦】壯亭亭以苕苕。 又《詩苕之華》,徐邈讀作時饒切,同軺。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郞擊切【集韻】狼狄切,□音歷。【玉篇】劙開也。又【集韻】朗可切,羅上聲。【說文】柯擊也。
苖 【申集上】【艸字部】 苖 【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翟。【爾雅釋草】苖,蓚。【類篇】羊蹄草也。 又【玉篇】丑六切,音蓄。【廣韻】他歷切,音惕。義□同。《爾雅釋草》苖,蓨。考證:〔【爾雅釋草】苖修。〕 謹照原文苖修改苖蓚。
苗 【申集上】【艸字部】 苗 〔古文〕□【唐韻】武儦切【集韻】【韻會】【正韻】眉鑣切,□音描。【說文】草生于田者,榖曰苗。凡草初生亦曰苗。【詩王風】彼黍離離,彼稷之苗。【魏風】碩碩,無食我苗。【註】嘉穀也。 又【爾雅釋天】夏獵曰苗。【註】爲苗除害也。【詩小雅】之子于苗,□徒囂囂。 又【書舜典】□三苗于三危。【史記夏本紀註】《神異經》: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爲人饕餮,淫□無理,名曰苗民。 又【博雅】衆也。【後漢鄧皇后紀】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又胤也。【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後漢□恂傳】功臣苗緒。 又地名。【左傳襄二十六年】晉人與之苗。【註】苗,晉地。 又山名。【淮南子修務訓】苗山之鋌。【註】苗山,利金所出也。 又姓。【晉語】苗棼皇,晉大夫。 又【韻補】眉彪切,音繆。【韓愈楚國夫人墓銘】高陵相漢,義以家酬。遷于南陽,始自郞苗。
苘 【申集上】【艸字部】 苘 【唐韻】口迥切,音褧。【玉篇】與檾同。【類篇】枲屬。【正字通】俗作。
苛 【申集上】【艸字部】 苛 【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說文】小草也。又【廣韻】政煩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前漢高帝紀】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師古註】苛,細也。 又【禮內則】問衣燠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爾雅釋言】苛,妎也。【註】煩苛者,多疾妎。又【周禮春官世婦】大喪,比外內命婦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罰之。【註】苛,譴也。 又【晉語】朝夕苛我邊鄙。【註】苛,擾也。 又【素問】苛疾不生。【註】苛,重也。 又【揚子方言】苛,怒也。 又姓。【正字通】漢苛異。 又上聲。【類篇】下可切,音荷。急也。 又【集韻】虎何切【羣經音辨】呼多切,□音呵。苛察也。【鄭康成說禮】司關掌苛察姦人。【前漢王莽傳】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之。 又【集韻】黑嗟切。義同。
苝 【申集上】【艸字部】 苝 【唐韻】【玉篇】□蒲昧切,音佩。【集韻】山也。字原从叡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楚鳩切【集韻】初尤切,□音篘。濾取粉也。
□ 【午集下】【禾字部】 □ 【集韻】郞丁切,音零。草莖疎也。同□。
□ 【午集下】【立字部】 □ 【字彙補】常注切,音豎。立也。
苞 【申集上】【艸字部】 苞 【唐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說文】草也,南陽以爲麤履。【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註】苞,藨也。【漢書註】卽今所用作席者。 又本也。【易否卦】繫于苞桑。【疏】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詩商頌】苞有三蘖。 又草木叢生也。【爾雅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槇。 又通包。【儀禮旣夕】苞二。【註】所以裹羊豕之肉。【子貢詩傳】朋友相贈賦木瓜,子曰:見苞苴之禮焉。 又【韻補】逋侯切,音近褒。【詩大雅】如山之苞。叶下流韻。【揚子太□經】蒼水維流,厥美可以達于瓜苞。 又上聲。【詩大雅】實方實苞。叶下好韻。 又【集韻】蒲交切。同匏。瓠也。又被表切,音殍。與藨同。◎按《郭忠恕佩觿集》草名之苞,不當通厥包之包。苞,平表反。包,班交反。截然爲二。然經典俱通用,今仍舊。考證:〔子夏【詩傳】朋友相贈賦木瓜,子曰,見苞苴之禮焉。〕 謹按詩傳是子貢作,今据改子貢。
茋 【申集上】【艸字部】 茋 【唐韻】同□,與芪別。詳菧字註。
苟 【申集上】【艸字部】 茍 〔古文〕□【唐韻】【廣韻】古厚切【集韻】【類篇】【正韻】舉后切,□音垢。【說文】草也。 又誠也。【魯語】夫苟中心圖民,知雖不及,必將至焉。 又且也。【晏子雜上篇】行廉不爲苟得,道義不爲苟合。 又但也。【揚子法言】非苟知之。 又【韓詩外傳】指緣謬辭謂之苟。 又磯名。【水經注】苟磯,亦曰南陽磯。 又姓。【廣韻】漢有苟參。【急就篇】苟貞夫。【註】苟,草名也。所居饒之,因以爲氏。 又【集韻】居侯切,音鉤。苟吻,草名。 又【類篇】果羽切。【唐韻古音】讀矩。【蔡邕述行賦】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苟兮。翩翩獨征,無疇與兮。(茍)【廣韻】紀力切【篇海】訖逆切,□音殛。急也。通亟。與苟異。
【午集中】【皿字部】 【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音宁。【說文】器也。 【集韻】亦作□。
苠 【申集上】【艸字部】 苠 【集韻】眉貧切,音旻。竹膚。 又【類篇】衆多貌。【揚子太□經】天穹窿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苠苠而處乎中。 亦作□。【急就篇】牡蒙,一名黃□。
苡 【申集上】【艸字部】 苡 【唐韻】羊己切【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芣苡,草名。 又【廣韻】薏苡,蓮實。【本草】薏苡仁,開紅白花,結實靑白色,形似珠而稍長。一名回回米,又呼西番蜀林,俗名草珠鬼。【吳越春秋】有莘氏之女,得薏苡而吞之,生禹。【後漢馬援傳】南方薏苡實大,援軍還,載之一車,有譖之者以爲所載皆明珠。 又【集韻】象齒切,音似。義同。 又【類篇】烏禾切。婆苡、室韋,皆北狄別種名。
【戌集上】【金字部】 【集韻】同釚。
苢 【申集上】【艸字部】 苢 苡本字。
苣 【申集上】【艸字部】 苣 【唐韻】其呂切【集韻】【正韻】臼許切,□音巨。【說文】束葦燒也。今俗別作炬,非是。【後漢皇甫規傳】束苣乗城。 又【唐書車服志】凡天子之車五路,金鳳翅,畫苣文鳥獸。 又【玉篇】苣藤,胡麻也。【曹唐遊仙詩】喫盡溪頭苣蕂花。 又【本草】萵苣,見萵字註。又白苣,似萵苣,葉有白毛,氣味苦寒。又苦菜,一名苦苣。【韻會】野生曰褊苣。【杜甫詩】苦苣刺如針。【註】卽野苣也。
苤 【申集上】【艸字部】 苤 【集韻】攀悲切,音丕。草木花盛貌。《正字通》同芣,非。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縱古作□。註詳十一畫。【玉篇】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七小切,音悄。粉也。
若 【申集上】【艸字部】 若 〔古文〕□□□【唐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正韻】日灼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又【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又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又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又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又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又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又【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又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又【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又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又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又姓。【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又【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又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又【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又人賒切,音婼。蜀地名。【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苦 【申集上】【艸字部】 苦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苧 【申集上】【艸字部】 苧 【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音佇。草名。可爲繩。【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王褒僮約】多取蒲苧,益作繩索。【本草】取苧根和米粉爲餠禦饑,味甘美。 又苧蘿,山名。【吳越春秋】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又通作紵。【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紵。【註】苧同。亦作芧。考證:〔【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蘋莞。〕 謹照原文蘋莞改薠莞。
苫 【申集上】【艸字部】 苫 【唐韻】失廉切【集韻】【韻會】【正韻】詩廉切,□音痁。【玉篇】以草覆屋。【爾雅釋器】白蓋謂之苫。【註】白茅苫,今江東呼爲蓋。【通鑑】被苫而耕。【胡三省註】被苫於身,以蔽雨也。 又凶服者,以爲覆席。【禮檀弓】寢苫枕干。【儀禮喪服傳】居倚廬,寢苫。【註】寢苫者,哀親之在草。 又姓。【通志氏族略】魯大夫苫夷之後也。 又廉苫。【晉書索靖傳草書狀】窈窕廉苫,隨體散布。又去聲,舒贍切,音閃。義同。 又【類篇】他兼切,音□。靑苫,藥草。 【直音】作苫。苫字从艸作。
苬 【申集上】【艸字部】 苬 【唐韻】似由切,音囚。【爾雅釋草】苬芝。【郭註】一年三花,爲瑞草也。 又【類篇】夷周切,音由。義同。
苯 【申集上】【艸字部】 苯 【唐韻】布忖切,音畚。【玉篇】苯,草叢生也。【晉書衞恆傳】禾卉苯以垂穎。詳字註。
英 【申集上】【艸字部】 英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又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又【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又【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又【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又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又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又【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又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又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又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又於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又於慶切,音映。飾也。
苲 【申集上】【艸字部】 苲 【集韻】側下切,音鮓。土苴也。 又疾各切,音昨。地名。【晉書地理志】定苲縣,屬越巂郡。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湞陽有苲領山。
茰 【申集上】【艸字部】 茰 【唐韻】羊朱切【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說文】茱萸也。【集韻】椒子聚生成房貌。【禮內則】三牲用藙。【註】藙,煎茱萸也。【風土記】九月九日,折茱萸房揷頭,可辟惡氣。 又地名。【水經注】邵陵水東北出益縣,其閒逕流三峽,名爲茱萸江。 又【唐書王維傳】輞川別墅有茱萸沜。 又【集韻】雙雛切,音毹。義同。 又同□,薜萸,草名。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馳僞切,音縋。【埤蒼】病也。【玉篇】與膇同。【集韻】足腫也。 又吐猥切,音骽。重,踵疾。 又徒回切,音頹。隂病。
蔝 【申集上】【艸字部】 蔝 【唐韻】莫禮切【集韻】母禮切,□音米。【爾雅釋草】蔝,蔜。【玉篇】蔝子,菜也。
茉 【申集上】【艸字部】 茉 【正字通】彌葛切,音末。茉莉,花名。【陸賈南行記】南越五穀無味,百花不香,獨茉莉不隨水土而變。【本草】《嵆含草木狀》作末利,《洛陽名園記》作抹厲,佛經作抹利,《王龜齡集》作沒利,《洪邁集》作末麗,蓋末利本外國語,無正字,隨人會意而已。【楊愼丹鉛錄】《晉書》都人簪柰花,卽今茉莉,佛書茉莉花,言奈花也。【鄭松牕詩話】廣州九里曰花田,盡栽茉莉及素馨。
苳 【申集上】【艸字部】 苳 【唐韻】都宗切,音冬。【說文】草也。【類篇】苣苳,冬生。
【酉集下】【酉字部】 【集韻】呼含切,音。【玉篇】酒色也。【集韻】面赭色。
【戌集上】【金字部】 【五音集韻】苦哀切,音開。器名。
苴 【申集上】【艸字部】 苴 【集韻】千余切,音蛆。【玉篇】麻也。【詩豳風】九月叔苴。【傳】苴,麻子也。【莊子讓王篇】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註】苴,有子麻也。 又【禮喪服小記】苴,杖竹也。【註】苴者,黯也,心如斬斫,貌若蒼苴,所以縗裳、絰杖,俱備苴色。【儀禮喪服傳】斬衰裳,苴絰、杖、絞帶。【疏】以一苴目此三事,謂苴麻爲首絰、要絰,又以苴竹爲杖,苴麻爲絞帶。 又【廣韻】子余切,音沮。履中草。 又【禮曲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註】苴,藉也。【管子霸言篇】上夾而下苴。【註】苴,包裹也。 又木名。【山海經】服山,其木多苴。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苴。【註】巴苴,草名。 又地名。【史記索隱註】狄苴,在渤海。 又姓。【前漢貨殖傳】有平陵苴氏。 又鋤加切,音槎。水中浮草也。【詩大雅】如彼棲苴。【疏】苴是草木之枯槁者,故在樹未落及已落爲水漂皆稱苴也。【楚辭悲回風】草苴比而不芳。【註】枯曰苴。 又【正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前漢郊祀志】掃地而祠,席用苴稭。【註】讀如租。 又【類篇】徐嗟切,音斜。苴咩城,在雲南。 又【集韻】側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韓愈文】補苴罅漏。 又【正韻】將豫切,音怚。【前漢終軍傳】苴白茅于江、淮。【註】苴,于豫切。 又讀作巴。【史記張儀傳】苴蜀相攻擊。【索隱註】苴,音巴。 又讀苞。【後漢徐廣傳註】譙周曰:益州天苴,讀爲苞黎之苞。 又【五音集韻】子與切,音咀。【羣經音辨】亦音咀。 又【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又伺也。考證:〔又【禮曲禮】凡以弓劍苞苴簟笥問人者。〕 謹照原文簟笥改簞笥。〔【前漢終軍傳】苴白毛于江淮。〕 謹照原文白毛改白茅。
苵 【申集上】【艸字部】 苵 【唐韻】【韻會】□徒結切,音迭。【爾雅釋草】蕛苵。【疏】蕛,一名荎。亦作苵。 又【集韻】作□。
苶 【申集上】【艸字部】 苶 【唐韻】奴結切【正韻】乃結切,□音涅。【韻會】疲貌。一曰忘也。【莊子齊物論】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唐書白敏中傳】是時居易足病發,宰相李德裕言其衰苶,不任事。
苷 【申集上】【艸字部】 苷 【集韻】【韻會】□沽三切,音甘。【說文】甘草也。【本草】一名靈通,一名國老。此草最爲衆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果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王十朋詩】閒庭勝蒔苷。 【正字通】草味甘,故名甘草。俗加艸,與通草作蓪、牛膝作同。
苹 【申集上】【艸字部】 蘋 【唐韻】符眞切【正韻】毘賔切,□音頻。【說文】本作□。大萍也。【爾雅釋草】萍蓱,其大者蘋。【本草集解】四葉合成一葉,如田字者,蘋也。【詩召南】于以采蘋。【傳】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蘋藻。【箋】蘋之言賔也。【釋文】韓詩云:沈者曰蘋。【呂氏春秋】菜之美者,崑崙之蘋。【爾雅翼】蘋似槐葉,而連生淺水中,五月有華白色,故謂之白蘋。【楚辭九章】登白蘋兮騁望。考證:〔【詩召南】于以采蘋。【疏】韓詩云,沈者曰蘋。〕 謹照原書疏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杨宏
(明)叶向高 等纂修
灌圃耐得翁
清·赵翼
唐·史崇
顾诚
贾题韬
(清)景善
清·张之洞
清·曹廷杰
唐·沈知言
清·凌廷堪
清·吴金寿
尉缭
陈思
唐·陆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