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寒塘》中诗句“一雁度南楼”的韵律之美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寒塘》中诗句“一雁度南楼”的韵律之美

发布时间:2024-01-18 09:47:03

“一雁度南楼”出自赵嘏的《寒塘》。这首诗虽然已广为流传,但还有很多网友对它发表了新的见解。

一雁度南楼,定然非浪漫之辞,有着极为深刻的意味。作为离别之境入诗者,以此句道别,以雁以及余音为托,将离人的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此句即使数百年过去,依然流传在世间,几度褪色,却依旧带来诗人离情别绪、辗转无禁之思。是诗人情怀之所系。这句诗可不仅仅是表演了一下大雁的才华,还暗示了我们人类啊!你看,大雁能惊艳地度过南楼,我们人类也可以做到!不管是实现心中的理想,还是越过马路的那一刹那,不断努力奋斗,我们也能够一雁度南楼啊!听起来有点像励志英文歌词,不过我们悲催的酒肉朋友千万别自发应和啊!不用说,这句诗也是一段好广告啊!大雁度南楼,触发了我对旅游的强烈欲望!人生苦短,我要去南楼看大雁!虽然可能只能看到一排厕所门,不过也算是有了一雁过南楼的成就感了吧!啊!等等!这个诗作者是想用这一雁度南楼的形象宣传米线馆?兄弟们!我们去南楼吃米线吧!真是羡慕大雁啊!飞自由自在地往南方去,能够享受美景、感受风的清爽,而我们只能看着它们红红火火地过南楼,每每让人心生羡慕恨。唉!我也想飞啊!不过这祖传胖胖的身体可真是止步不前啊!(⌣_⌣)

文后附上了经典的解释供大家参考《古今词话》引毛先舒论作词云:“意欲层深,语欲浑成”,“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这话对于近体诗也适用。此首一作司空曙诗。取句中二字为题,实写客中秋思。常见题材写来易落熟套,须看它运用逐层深入、层层加“码”的手法,写得别致。初读此诗却只觉写客子对塘闻雁思乡而已,直是浑成,并不见“层深”。大抵作者如蚕吐丝(诗),只任自然;而说诗者须剥茧抽丝(思),层次自见。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令人联想到“羞将白发照渌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名句,这就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 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无限”二字,颇有分量,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一雁度南楼”。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韦应物《闻雁》云:“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就相当于此诗末二句的意境。“归思后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 别裁》)“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如写“群雁”便乏味了。前三句多用齿舌声:“晓”、“梳”、“水”、“见秋”、“乡心”、“限”,读来和谐且有切切自语之感,有助表现凄迷心情,末句则不复用之,更觉调响惊心。此诗末句脍炙人口, “渐一声雁过南楼也,更细雨,时飘洒”(陈允平《塞垣春》),即从此句化出。 此诗兼层深与浑成,主要还是作者生活感受深切,又工吟咏,“初非措意,直如化工 ,笋未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毛先舒)此理又不可不知。 (周啸天)

在这首寒塘中,“一雁度南楼”这句诗句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每个人内心的纷繁世界和深沉情感,引发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