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曾经说过:“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这句话充满着对生活的深远思考,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反思。对于少年随将讨河湟这句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让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此句诗意境深远,有着扬名立万之气势。以少年随将之情景,开启了豪杰曲猛士之篇章。湖河之间,隐含着历尽千辛万苦方能得而立之机缘,少年既能参与其中,展示少年热血燃烧之决心,亦显示将领眼光独到之胸臆。庆幸此诗天马行空之中,有真情流露之处,不为堆砌华丽之辞藻所蛊惑,而主旨纯朴明了,令人铭记于心。此句诗以豪情万丈为表现手法,以“随将讨河湟”这一片断,少年随将的英勇举动形象生动活泼,领悟着一代年少无谋、水长船高的状况,表现出我辈英勇向上之气概。而随将之义,承袭了古代年少随从大将的形象,进一步显露了将领懿范的风采。《少年随将讨河湟》之句足以开拓众人激情,令人欲望之冀望。《少年随将讨河湟》此句诗,意境恢弘,给人以豪情壮志之感。所谓少年者,即指年少之人;随将者,指随从将领。讨河湟,则表达出少年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此句中,少年随从将领讨河湟,暗合了“小将成帮”的豪杰气概。有骨气,有心志,敢于追随领袖,去讨河湟,为民族作出奉献。
文后附上了经典的解释供大家参考湟水源出青海,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湟水流域及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称“河湟”。诗中“河湟”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宣宗大中三年(849),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归唐;五年,张义潮略定瓜、伊等十州,遣使入献图籍,于是河湟之地尽复。近百年间的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此诗所写的“河湟旧卒”,就是当时久戍幸存的一个老兵。诗通过这个人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的影子。 此诗叙事简淡,笔调亦闲雅平和,意味很不易一时穷尽。首句言“随将讨河湟”似乎还带点豪气;次句说“时清返故乡”似乎颇为庆幸;在三句所谓“十万汉军零落尽”的背景下尤见生还之难能,似乎更可庆幸。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那老兵在黄昏时分吹笛,似乎还很悠闲自得呢。 以上说的都是“似乎”如此,当读者细玩诗意却会发现全不如此。通篇诗字里行间、尤其是“独吹边曲向残阳”的图景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残阳”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会引起一位“头白”老人什么样的感触?那几乎是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的一个象征。一个“独”字又交代了这个老人目前处境,暗示出他从军后家园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使得他垂老无家。这个字几乎抵得上古诗《十五从军征》的全部内容:少小从军,及老始归,而园庐蒿藜,身陷穷独之境。从“少年”到“头白”,多少年的殷切盼望,俱成泡影。 而此人毕竟是生还了,而更多的边兵有着更其悲惨的命运,他们暴骨沙场,是永远回不到家园了。“十万汉军零落尽”,就从侧面落笔,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这层意思却是《十五从军征》所没有的,它使此绝句所表达的内容更见深广。这层意思通过幸存者的伤悼来表现,更加耐人玩味。而这伤悼没明说出,是通过“独吹边曲”四字见出的。边庭的乐曲,足以勾起征戍者的别恨、乡思,他多年来该是早已听腻了。既已生还故乡,似不当更吹。却偏要吹,可见旧恨未消。这大约是回家后失望无聊情绪的自然流露吧!他西向边庭(“向残阳”)而吹之,又当饱含对于弃骨边地的故人、战友的深切怀念,这又是日暮之新愁了。“十万汉军零落尽”,而幸存者又陷入不幸之境,则“时清”二字也值得玩味了,那是应加上引号的。 可见此诗句意深婉,题旨与《十五从军征》相近而手法相远。古诗铺述丰富详尽,其用意与好处都易看出;而“作绝句必须涵括一切,笼罩万有,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然后可谓之能手,比古诗当然为难”(陶明濬《诗说杂记》),此诗即以含蓄手法抒情,从淡语中见深旨,故能短语长事,愈读愈有味。 (周啸天)
张乔笔下的“少年随将讨河湟”这句诗句时,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在诗的美妙中悟到生活的真谛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