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时止则止”到底说了什么?

“时止则止”到底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10 09:47:10

邵雍的代表作《清和吟》中有这样一个千古名句——时止则止时止则止这句诗虽然已流传千古,但还有不少网友对它有新的见解。

用词方面,简练而明快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紧凑、干练的感觉。以“时”为开头,带有时间的意味,隐喻着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的警醒与反思。而“止”字则传达出停止、阻止、中断等含义,将意境拉向了一个特定的领域,且充满了禅意。这样简练的词语选择能让人迅速抓住句子的主题和含义。 意境方面,这句诗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智慧。我们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境况下,都需要有一个“停止”的时刻,以平衡我们的生活和情绪,避免用不断喧嚣的世界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意境有着一种简约而至真的美感,可以引导人们深思。 综合来看,韵律简约的句子,简练的用词和独特的意境使这句诗充满了哲学的思考力和韵味。它不仅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对于思考和人生的启发也颇具释义。

文后附上了经典的解释供大家参考邵雍的《清和吟》道出了一种尚清尚和的理想境界,其内容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诗云:“清而不和,隘而多鄙。和而不清,慢而鲜礼。既和且清,义无定体。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诗人以“清”和“和”为主旨,探讨了“清”的内涵及与“和”的关系。首先,“清而不和,隘而多鄙。”诗人以“清”自居,认为清澈高洁之态难以与凡俗之物相融,鄙俚之徒易使其疏于社会。此处,“清”有工整明亮之意,鄙指粗俗低贱之人,思维狭隘而难与清和之道相适应。接着,“和而不清,慢而鲜礼。”诗人认为,如果只追求和谐无间,却不讲究清澈的内涵,则会出现懒于行礼的现象。纵使表面和睦,却无法真正达到清和共存之理想。诗人以“慢”形容这种状况,强调了和而不清所带来的不足。进而,“既和且清,义无定体。”诗人在这一句中表达了清和二者合一的境界,指出理想中的清和之道并无固定的形态。清与和不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状态,而成为统一共融的存在,追求清和的人应注重在不同环境中灵活变通。最后,“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诗人强调了根据时机采取灵活行事的重要性,时势造英雄,众时造众才。诗人以此反衬了前文所讲的清和之道的境界,既需有自身的追求,更应与时俱进,随机应变。总之,邵雍的《清和吟》表达了深远的思考,不仅指出了清和的重要性,也给我们指明了实现清和并不易得,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有智慧和应变的能力。这一理念与历史文献《别录》中所倡导的思想相契合,展现出了邵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之乎者也兮!

“时止则止”这句诗句,仿佛一场音乐的奏鸣,在读到的瞬间引发了内心与邵雍的共鸣,让我们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体悟。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