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中暮字独家注解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中暮字独家注解

发布时间:2022-12-27 09:38:05

刘长卿是我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的流传度也很广泛,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第1句日暮苍山远是该诗的经典。其中,日暮苍山远中的暮字用的也是十分绝妙。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暮字的精彩之处。

“暮”字的拼音有mù,属于去十一暮,主要的释义包括:释义之一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暮。暮气。暮色。日暮途穷。暮鼓晨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   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同样包含“暮”字的诗句还有: 杜甫《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 王维《山中送别》中的日暮掩柴扉 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中的日暮飞鸟还 文天祥《景炎宾天第三十一》中的白水暮东流 王实甫《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的暮登天子堂

以上就是关于诗句"日暮苍山远"中暮的释义,但愿能让您对暮在古诗词中的使用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