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开愁歌中临歧击剑生铜吼的赏析解读

开愁歌中临歧击剑生铜吼的赏析解读

发布时间:2024-09-04 10:17:21

李贺的名句临歧击剑生铜吼一直流传至今,广为大家引用。对于临歧击剑生铜吼这句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让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临歧击剑生铜吼”,此句直抒胸臆,富有阳刚之气。其中“临歧”二字,出自《后汉书·阙始传》:“临歧之下,击剑者挻摇倔石,女子撑拒報床。”与此句相近。虽幅员广袤,大有肆虐之势,但读者亦需留心其中所包含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细去品味,不禁令人叹为观止。这句诗用词极具钢铁之力,号角之声鸣扬,让人想起战场上铜锣一击的震撼。其中的“临歧”二字一方面表达了人物的柔韧之美,另一方面也交融了自然的柔情以及一种中庸之美。剑的震撼与咆哮,给人带来极大的视听冲击与震撼,是一种战士般的气概在我们眼前跃然。这句诗把武士的壮丽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纵身一战于红尘之上。这句诗像是一阵铜锣的长鸣,是铿锵有力的击剑在震撼的瞬间。点评如同雨后的清风,通过才情促成人们对其深层的体悟。这种妙才予以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独特的亮点、实现独特的话题、展现独特的个性让我们对他的评价不断升级。

在让我们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注解的。这首诗在描摹客观景物时,直接抒发了诗人愁苦愤闷的情怀,有如决堤而出的洪水,滔滔汩汩,一泻千里。 开头二句写景。秋风萧瑟,草木干枯,傍晚时分,寒气袭人,路旁的花树呈现出愁惨的容颜。很显然,诗人把自己的心理因素融和在外界的景物之中,使外在景物增添了生命的光彩,带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 三、四句写情。秋气肃杀,满目萧条,诗人触景生情,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沉的痛苦。李贺二十一岁应河南府试。初试告捷,犹如雏鹰展翅,满以为从此便可扶摇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为由,阻挠他参加进士考试。“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正是这种抑郁悲愤心境的写照。这里的“枯兰”是由眼前的秋花引起的联想,用它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忧伤绝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形象鲜明,含义深厚。兰花素雅,象征诗人高洁的胸怀;兰花枯谢,则是他那颗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动外现。 中间四句进一步描述诗人愁苦愤懑的情怀。“衣如飞鹑马如狗”写衣着和坐骑,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显示自己穷困不堪的处境,笔墨清新,形象突出。“临歧击剑”句,写行动而重在抒情。击剑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吼”字是拟物,也是拟人。剑本来是不会“吼”的,这里用猛兽的咆哮声来比拟击剑人心底的“怒吼”。如此辗转寄托,把抽象的感情变成具体的物象,不断地撼动着读者的心灵。句首的“临歧”二字,含有哭穷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条路好。事实上眼前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这怎能不使人悲愤填膺! “临歧击剑”,愁苦愤懑已极,怎样才能解脱呢?唯一的办法只有求救于酒,以酒浇愁。可是诗人身无分文,怎么办呢?于是下马脱下“秋衣”,拿到酒店换酒。这两句进一步表现诗人穷愁潦倒的生活境况。试想,秋天的傍晚,寒气侵肤,诗人竟在这时脱衣换酒,可见已经穷困到什么样的地步!衣不可脱而非脱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可见已经苦闷到什么样的程度! 衣服当了,酒也喝上了,心中的愁苦是否解除了呢?没有。“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醉后呼天,天也不应,浮云蔽日,白昼如冥,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光亮,怎不叫人忧心如焚!写到这里,痛苦、绝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结尾二句,诗意一折,写酒店主人好言劝慰,要他注意保重身体,不要让俗物填塞心胸。感情愤闷到了极致,语气却故作跌落缓和之势,这二句,既起了点题的作用(诗题“开愁”,含有排解愁闷之意),同时深化了 所表达的愤世嫉俗思想,显得深沉有力而又回荡多姿。 (朱世英)

在这首开愁歌中,“临歧击剑生铜吼”这句诗句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每个人内心的纷繁世界和深沉情感,引发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考。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