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准的名句山高雁断音书绝一直流传至今,广为大家引用。对于山高雁断音书绝这句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让我们听听大家怎么说。
这一句诗词让人读了心头生寒。山高,似乎陡峭的山峰所代表的是无法攀登的困境,雁断的声音则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别离,音书绝则模糊了双方之间的交流。这种冰冷的氛围通过短短的几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心生惆怅。 这句诗中的山高、雁断、音书绝三个词,类似于三个画面,一种切切实实的观感,从而使读者更容易体验到诗人的心情。山高给人以远离尘嚣的感觉,雁断则传递了一种孤寂的情怀,音书绝则更是使人感觉到了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这样一种由外及内的逼仄感,诗人用简练凝练的语言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句诗的字眼中,可以看到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山高之处,常人难以抵达,似喻人生之路难行;雁断之音,常令人感到孤独之情,似喻人生之中别离和疏离;音书之中,断绝了文字的传递,使人感到无法交流的困境,似喻人生之中的集结与疏散。可见,此句诗为一种压抑气氛的表达,颇有所深思。 此句诗在意境的营造上功力深厚,通过山高、雁断、音书绝三个词的组合,将孤独、隔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似乎能看到那高不可攀的山峰,听到那断断续续的雁鸣,感受到那寂寞的冷谷。诗人将大自然与内心的孤寂、困境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整个诗句充满了深情与梧桐。
在让我们看看教科书上是怎么注解的。《寄进士崔鲁范》一诗,乃是郑准先生送给故友崔鲁范的离别之词。才子郑准与故友崔鲁范数载相识,可叹他们别后干戈纷飞,心系忧国之事,满怀思念之情。郑准以笔为剑,倚窗远望,笃定以咏史吟诗之行,传达心中的盼望。“百战市朝千里梦,三年风月几篇诗。”此二句写的是郑准思念崔鲁范的心境。郑准对友情珍视,虽以才名受业,但关乎国家兴亡之事,却无法自由奔波。唯有寄偏远之地,行军证言要创作文学,借以思友之情。“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此二句描写了友情之深,岁月之远。山高谷深,消隐乡城之乡音,使得音讯难以相通。崔鲁范之所在远辟门户,即使莺歌燕舞都无法抵挡寒冬的凄冷。“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次二句表明诗人以友人平安归来为期盼,论及友人归来之时,郑准素心以待,愿友人能如期而归。酒楼渔浦,作为诗人等待之地,将有重逢之时。咏友之词,郑准以古拙优雅之文风表达出对友情的思念之情。此诗描写了初见、离别与期望,意境清新,字句精练,构思巧妙。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展示了诗人的真挚之情。郑准用中古汉字作诗,文风古拙,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诗篇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韵味。之乎者也兮。
“山高雁断音书绝”这句诗句,仿佛一场音乐的奏鸣,在读到的瞬间引发了内心与郑准的共鸣,让我们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体悟。欢迎大家使用凤美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