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浩然气出自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诗中的第18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而一点浩然气中的浩字则是全句最精彩的一字,可以称为点睛之字。下面我们先从浩字的出处讲起。
“浩”字的拼音有hào,属于上三十二晧,主要的释义包括:释义之一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浩气。浩如烟海。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释义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释义《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释义姓。漢靑州刺史浩賞。释义居號切,音誥。水名。释义《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漢典考證: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考證: 謹照原書舜典改堯典。
这首词是作者贬官在黄州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 平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丽为淮南第一”。在当时的情况下,平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
同样包含“浩”字的诗句还有: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浩荡离愁白日斜
上述就是关于诗句"一点浩然气"中浩的赏析,希望能让您对浩在古诗词中的使用有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