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蓬出汉塞出自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其中的第3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而征蓬出汉塞中的蓬字则是全句最精彩的一字,可以成为点睛之字,下面我们先从蓬字的出处讲起。
“蓬”字的拼音有péng,属于上平一東,主要的释义包括:释义之一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蓬门。蓬心。蓬户瓮牗。蓬生麻中。蓬荜生辉。释义之二 散乱:蓬乱。蓬松。蓬头垢面。释义之三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蓬凤尾竹。
《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詩·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释义《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註》亂也。释义《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傳》盛貌。释义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释义州名。《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释义姓。《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释义《韻補》叶皮江切,音龎。《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释义《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 《集韻》籀文作。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作者出使,恰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同样包含“蓬”字的诗句还有: 胡令能《小儿垂钓》中的蓬头稚子学垂纶
上述就是关于句子"征蓬出汉塞"中蓬的注解,希望能让您对蓬在古诗词中的引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