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在他著名的诗词《马诗》中,有这么一句“大漠沙如雪”,这是诗词的第1句,也是本人比较喜欢的一句。我认为其中的“雪”字写得最好,体现出了这句诗词的神韵。今天我们就通过对“雪”的解读来理解李贺的“大漠沙如雪”。
“雪”字的拼音有xuě,属于入十七薛,主要的释义包括:释义之一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释义之二 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說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释义《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释义《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释义小雪、大雪,節名。見《後漢·律曆志》。释义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释义陽春白雪,古曲名。释义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霽。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此诗与《南园》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同样包含“雪”字的诗句还有: 李白《塞下曲六首》中的五月天山雪 韩愈《晚春》中的惟解漫天作雪飞
上述就是关于诗句"大漠沙如雪"中雪的注解,希望能让您对雪在古诗词中的引用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