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漉】1.液体向下滴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滋液渗漉,何生不育?”司马贞索隐引《说文》:“渗漉,水下流之貌也。”《宋史·河渠志五》:“大河源深流长,皆山川膏腴渗漉,故灌溉民田,可以变斥卤而为肥沃。”清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多畜驯鸽供餵饲,流血渗漉霑衿喉。”2.比喻恩泽下施。《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六祈輟渗”唐李善注:“渗谓渗漉,喻福祉也。”宋陆游《瑞庆节贺表》:“东渐西被,伟声教之混同;上际下蟠,报仁恩之渗漉。”清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是以膏泽之润,罕及於南;渗漉之恩,悉归
【仁风】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晋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清方文《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於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宋胡继宗《书言故
【并】1. 合在一起:~拢。合~。兼~。 2. 一齐,平排着:~驾齐驱。~重(zhòng )。~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不容易。 | ◎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义】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
【泽】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 ◎ 古同“释”,解散。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