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言采之释义


【薄言】忙忙。《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高亨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汉王粲《从军诗》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清方文《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喜而作歌》:“我謁王公霜气肃,适有三贤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风寒,涓滴纔濡春满腹。”一说为助词。见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五。2.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词。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荐,恩命垂至,自貽颠危,昏昏薄言,罔知攸处。”宋梅尧臣《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诗:“聊

【采】1. 摘取:~撷。~花。~摘。~制。  2. 开采:~煤。~矿。  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  5. 同“彩”。  6. 〔~~〕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 ◎ 〔~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薄言采之的用户点评


皮尔斯先生的告别

2024-06-05 00:00:30

说到底,要不要“薄言采之”其实还是看场合啦!适当地深沉一点,再加上点戏谑,才会更有魅力。不是说低调就是好,也要看具体情况嘛!

回忆里的潇洒

2024-06-03 10:23:12

这句“薄言采之”是啥意思?就是说话要低调还是要选材?这这这,神秘兮兮的,太有料了吧!不过话说回来,低调选材也是一种高级境界啊,不是吗?总之,想要出彩就要“薄言采之”,不要露馅!

迷失在湖泊中的渔夫

2024-06-03 08:00:16

这诗句真是太有意思了!让人一下子就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惊艳又耐人寻味。简简单单三个字,却能引发出无限的遐想。厉害了,我的哥!

红尘雪域

2024-06-02 15:52:14

没错没错,就是要低调低调!以后在别人面前也得学学,装B要装的低调一点,不然就显得太张扬了啊!小声的,小声的,耳鬓厮磨,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

回忆路人

2024-05-30 10:06:40

嘿唷,选材也要讲究呢!不能光看表面,要深入挖掘潜在的价值,发掘更有内涵的话题。想象一下,以后说话都要像在淘金,找到精彩的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