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早朝银烛下释义


【崇】1. 高:~山峻岭。~高。~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  2. 尊重,推重:~敬。~拜。~尚。推~。尊~。  3. 古同“终”,终了。  4. 充,充满:~酒于觞。  5. 增长:“今将~诸侯之奸”。  6. 姓。 典

【庆】1. 祝贺:~贺。~祝。~幸。~典。~功。  2. 可祝贺的事:国~。大~。  3. 姓。

【早朝】早晨;早上。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早朝永嘆,载怀矜惻。”潘漠华《雨点》:“阳光射到院中枣树的梢头的第二天的早朝,C公寓前有三辆人力车停下了。”2.指早饭。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一章:“子母俩吃完早朝,二柱准备出门,一个人缓缓地走了进来。”早上朝会或朝参。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明代皇太子日课》:“每日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陞座。”典

【银】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子。~杯。~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币。~锭。~洋。~钱。~圆(亦作“银元”)。~号(规模较大的钱庄)。~行(hāng )。~票。  3. 像银的颜色:~白。~发(fà)。~河(亦称“天河”、“银汉”)。~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古同“垠”,边。  5. 姓。

【烛】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  2. 洞悉:洞~其奸。  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崇庆早朝银烛下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