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路超忽释义


【东】1.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姓。

【行路】◎行路xínglù[passerby]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超忽】《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东望平皋,千里超忽。”吕向注:“超忽,远貌。”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天台》诗:“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明许承钦《报国寺双松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双云峰。”2.引申为精神高逸貌。唐皮日休《太湖诗·桃花坞》:“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3.迅速貌。唐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明唐顺之《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虏气凭凌恒候月,汉兵超忽若乘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4.惆怅;

东行路超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