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与南平释义


【东】1.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姓。

【平】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  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  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  4. 安定、安静:~安。~服。  5. 治理,镇压:~定。  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  7. 和好:“宋人及楚人~”。  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  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  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  11. 姓。  12. 〔~假(jiǎ )名〕日本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南平】里名。《文选·潘岳<西征赋>》:“建阳、昌阴、北焕、南平。”李善注:“皆里名也。”梁章鉅《文选旁证》卷十二引《三辅黄图》:“长安閭里一百六十,室居櫛比,门巷脩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脩成、黄棘、北焕、南平等里。”2.五代时十国之一。也叫荆南。唐朝末年,高季兴为荆南留守,后唐封为南平王。占有今湖北荆州一带地方。至高继冲,归降宋朝。公元907-963年。《新五代史》有《南平世家》。

东平与南平的用户点评


SilverMoonlight

2024-05-23 11:02:08

「东平与南平」此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之手,刻画了两地之间无边无际的距离。东平南平,各代表一方。以言不通、山水阻隔之状,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隔阂。

九阳真经

2024-05-23 05:37:59

此句实乃以地名为喻,探讨人际之间的鸿沟。东平南平虽远,其意阻碍之深可知。形容两地间无法逾越的距离,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难以逾越之谜。

神雕大侠

2024-05-22 07:41:20

愈虑异乡路,愿君莫迟疑。一方者不待,便成东平与南平。无须踌躇,再失佳期。相会相知,心心相印。

春风十里的爱恋

2024-05-19 21:48:57

此言叹有情之人,悲叹距离之遥远。心念相通,似隔千山万水。愿誓可达,合抱同舟。东平南平,其实也不过是心意相通之间的隐喻。

SapphireDream

2024-05-17 22:22:45

东平南平,不止为地名。更是表达了心有所属而难得突破的困境。处境虽难,相信心意相通,总能达到东平与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