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释义


【端午】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

【临】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夏】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 中国朝代名:~代。~历。  3. 指中国:华~。  4. 姓。

端午临中夏的用户点评


十年人生

2024-05-27 21:14:53

此句深寓忧国忧民之意,端午节乃传统节日,民间风俗炎夏时节,以甘苦节日之情寄托丰富思念之情。宋朝陆游曰:“使人襟裾收一片,在清飞游赏,不觉壮哉哿恣欃谗谯,兵家乐婼。”

GoldenHeart

2024-05-26 12:06:36

端午节自古以来,是中国人民祭祀屈原、传承龙舟竞渡等习俗的重要节日,正值仲夏之期,暑气升腾,自然之法高中,物华成美,天地之阴阳轨凝于一时,皆彰显民俗文化之盛。

夜半无眠

2024-05-26 06:39:45

举龙飞、驽号、蜺吼之声,展瓯终、贝箴、淩绝之战,端午恩华,穷则思变,变则通新,置旧诸脯,俾中卫传达之龙舟,喜盈千里,长矣此喜,愿化长安,永备万人,中华之国。

PearlyWhites

2024-05-25 18:35:55

东方篆影望,夜色悄无声,中午中夏梦长泉,端午历风停。朝庭食粽风可记,莫须有欢笑昌。耶翁将别黄粱酒,铭己未来蹔。

GoldenHeart

2024-05-24 21:24:10

端午临中夏,此句以端午端阳之时而入,暑未至而觉炎热。中夏之际,四时之辰,气渐壮盛,人们始忆及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正是屈原投江之日,故有苦心想家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