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不来猿狖寒释义


【杜】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鹃】◎ 〔杜~〕见“杜”。 方言集汇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猿狖】“猨狖”。泛指猿猴。《楚辞·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汉班固《西都赋》:“猨狖失木,豺狼慑窜。”唐杜甫《天狗赋》:“色似狻猊,小如猿狖。”清顾炎武《赠黄职方师正书》:“崎嶇遂奔亡,空山侣猿狖。”典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杜鹃不来猿狖寒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