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旆火襜襜释义


【红】1.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3.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典

【旆】1.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2. 泛指旌旗。

【火】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速。十万~急。  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 发怒,怒气:~暴。~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 形容红色的:~红。~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襜襜】摇动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迴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李善注:“《楚辞》曰‘裳襜襜以含风。’王逸曰:‘襜襜,摇貌。’”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宋孙光宪《浣溪沙》词:“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2.盛装貌。汉刘向《说苑·杂言》:“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向宗鲁校证引卢文弨曰:“‘襜襜’,《荀子·子道篇》作‘裾裾’,《家语·三恕篇》作‘倨倨’,《外传》三作‘疏疏’。”明何景明《后白菊赋》:“令仪襜襜,

红旆火襜襜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