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徇书受贫病释义


【何须】犹何必,何用。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宋贺铸《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鲁迅《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徇书】谓拚命读书。徇,通“殉”。唐李白《少年行》:“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受】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  4. 适合,中:~吃。~看。~听。~使。

【贫病】且病。《国语·越语上》:“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宋陆游《秋夜读书》诗:“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郭沫若《卓文君》第一景:“凡是稍有天赋的人,总要为贫病忧患所苦。”2.指既穷且病的人。《管子·轻重丁》:“发其积藏,出其财物,以賑贫病。”

何须徇书受贫病的用户点评


风华绝代

2024-05-11 02:41:30

这句诗运用了平仄工整的五言律诗,行云流水,铿锵有力。不仅展现了鲁迅对文学形式的娴熟运用,更突出了对于思想和意境的精准把握。

浪迹天涯

2024-05-08 23:51:52

总体来说,这句诗既有对个体的忧虑,也有对社会的呼唤,表现了鲁迅对于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

忆往昔丶那些年

2024-05-07 06:41:04

“徇”、“书”、“贫”、“病”等字眼的运用巧妙地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技巧,在简洁中不失深刻,传达了对于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HappyFrog

2024-05-06 11:16:31

诗中的“何须”表达了一种反问的情绪,既有疑问,又有自信。展现了鲁迅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的自信挑战。

漂泊的生活

2024-05-05 22:20:19

这句诗表现了对知识分子过度研究书本而忽视现实生活的批判。何必为了钻研书本而置身贫困和疾病之中呢?这种质疑亦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呼吁知识分子要累积阅历,关怀社会,不可脱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