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释义


【后】1.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2. 帝王的妻子:皇~。太~。  3.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4.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5.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6.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  7. 姓。 典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哀】1.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 悼念:~悼。默~。  3.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而】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戴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宋龚颐正《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荆公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清王士禛《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清恽敬《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鉴】1. 镜子。  2. 照:光可~人。  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  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用户点评


寂寞的手机

2024-05-11 21:21:53

咱们现在的人就是不行,看问题总是肤浅,挺难过的。这句诗说的可是大道理啊,为啥就看不见呢?后人真的是哀之而不鉴之,悲哀!

红尘醉梦

2024-05-11 17:59:01

这句诗太虐了,后人读了都是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懂作者到底在说啥。鉴这个字真的是太高级了,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也是醉了!

foreverYoung23

2024-05-10 02:41:32

后人为啥不鉴呢?放个鸽子?还是不认真去领会诗人的用心良苦?反正觉得后人太懒了,不求甚解。哎呀,这世道,真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一点都不错!

漫游者

2024-05-09 14:23:58

这句话太有内涵了,真是巨思深奥,后人哭成狗却不懂前人的良苦用心。这就是你们的问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别老是一味的骂骂咧咧,深刻点好不好?

古剑倚天

2024-04-21 21:12:45

哎,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真是要白费了,后人总是不领情。像是老王爸爸说过的“吧唧皮打猎不误雷公”,不知道为什么,后人就是死活学不会这个道理。就像是学渣走上了学霸的老路,哪有那么简单啊!

阿房宫赋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