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笺印了排窠湿释义


【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宋孙光宪《河传》词:“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徐迟《财神和观音》:“他接过了稿纸来,那是他自己的造纸厂为他特制的花笺,上面的花纹是他自己的印制处给制版的。”花牋:精致华美的笺纸。唐黄滔《秋色赋》:“潘岳乃惊素髮,感流年,抽綵笔,叠花牋。”唐王建《宫词》之五:“内人对御叠花牋,绣坐移来玉案边。”

【印】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  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6. 姓。

【了】1. 明白,知道:明~。一目~然。  2. 完结,结束:完~。~结。  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  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 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  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

【排】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  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  3. 排成的行列:~头。前~。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 ◎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窠】1. 昆虫、鸟兽的巢穴:~巢。狗~。  2. 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抛却山中诗酒~”。  3. 古同“颗”。  4. 〔~臼〕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  5. 古同“棵”。

【湿】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花笺印了排窠湿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