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兮赵北释义


【荆南】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张铣注:“坚起兵於荆州,故云荆南也。”《宋书·王弘传》:“敷政江汉,化被荆南。”唐为方镇名,辖今湖北、湖南、四川间部分地区。2.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 姓。 方言集汇

【北】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 | ◎ 古同“背”,违背,违反。

荆南兮赵北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