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骨已霜释义


【六鳌】亦作“六鰲”。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嶠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明夏完淳《代人

【骨】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霜】1.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2.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3. 形容白色:~鬓。~刃。~锋。  4.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六鳌骨已霜的用户点评


午夜敲门的恶魔

2024-06-05 22:52:01

韵律如蛛丝般纤巧,飘逸中带着沉重。六个字,含蓄极致,扣人心弦。

GoldenDreams

2024-06-02 21:13:56

“六鳌骨已霜”这句诗,读来却是那么沉郁凄凉。如同秋水渐凝,寒意透骨。六个字,只有骨寒,凝霜,吟诵出幽深之境。

blazingPhoenix69

2024-05-22 12:31:33

这句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深度思考和细腻表达,六鳌骨已霜,说的就是心如止水,静静感受岁月流逝的意境。是不是太飘渺了?放佛给我描绘了一幅唯美的画面,难怪当年这么火了。

狂野兄弟

2024-05-21 04:24:22

咱们这句诗太高深了,看了半天就是搞不懂。就想问一句,六鳌是谁?是张鲁和曹喜五兄还是东家的小黑?还有,六鳌这群家伙不怕被踢走啊,苏老先生说了,骨头都跟冰箱似的了。

追逐梦想的狼

2024-05-20 17:43:58

"六鳌骨已霜",这句诗一听就觉得有点高大上,仔细一想,鳌是个神兽,干嘛让它冻得跟冰箱一样?没给它个毛衣穿穿?六鳌群居也不怪,一口气吹,霜都被你们吹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