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典午代当涂释义


【明朝】íngzhāo[tomorrow]〈方〉∶明天

【典午】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晋帝姓司马氏,后因以“典午”指晋朝。《晋书·安帝恭帝纪论》:“是以宋高非典午之臣,孙恩岂金行之寇。”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当涂为魏,典午为晋,世率知之,而意义出处,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马也。”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鯽,岂无横槊建安才!”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北周庾信《哀江南

【代】1. 替:~替。~办。~销。~序。~表。  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世~。古~。近~。现~。当(dāng )~。年~。  3. 世系的辈分:下一~。  4. 姓。

【当涂】当涂”。亦作“当涂”。亦作“当途”。1.途中。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南有宋,北有衞,当涂有市丘,是吾粮涂絶也。”宋苏轼《甘露寺》诗:“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閒官。”清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诗:“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2.挡路。《晋书·王濬传》:“夫猛兽当涂,麒麟恐惧,况臣脆弱,敢不悚慄!”3.执政;掌权。《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长揖当涂人,去来山林客。”李善注:“当涂,即当仕路也。”清刘献廷《怀古》诗:“请语

明朝典午代当涂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