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社日停针线释义


【年年】◎年年niánnián[everyyear;yearafteryear]每年年年丰收念桥边红芍,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年年岁岁。——[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周代本用甲日,汉至唐各代不同。唐张籍《吴楚歌》:“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宋王安石《歌元丰》:“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唐宋以前皆以社日停针线,而不知其所从起。余按《吕公忌》云‘社日男女輟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始知俗传社日饮酒治耳聋者为此,而停针线者亦以此也。”参阅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社日》、清顾炎武《日知录·社日用甲》。

【停】1.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2.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3.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4. 妥当:~妥。~当。

【针】1.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2.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3. 用针扎治病:~灸。  4.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线】1.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棉~。~圈。~材。~绳。  2.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曲~。~条。  3. 像线的东西:光~。视~。~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生命~。  4.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希望。 典

年年社日停针线的用户点评


奇迹之旅

2024-05-31 21:10:57

年年社日停针线,古人诗意深邃。社日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是我国传统节气,人们在这些日子停止缝纫活动,以示安守岁时,尊重自然规律。停针线之举,旨在尊重时令,遵循自然法则,体现出古人敬畏天地的态度。

HappyPenguin

2024-05-30 12:00:04

年年社日停针线,寄托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景仰。古人将节气视为自然规律的表现,认为遵循时令可以获得自然之恩。因此在社日停针线,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于宇宙规律的敬仰和顺应。这种传统的做法体现了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修养和民族气质。

往昔的旅者

2024-05-30 10:40:26

年年社日停针线,深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这句诗所蕴含的意义,不仅是对节令的重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的传承。通过停针线这一仪式,古人倡导合乎时令,顺从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人文、礼仪的完美融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RainbowSmiles

2024-05-29 03:28:23

年年社日停针线,古代文人诗心所向。这句诗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尊重,同时也传承了古人对于节气的重视和家风的培养。诗句中的“停针线”,不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风培养的象征。

红尘似梦

2024-05-27 17:42:49

年年社日停针线,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节令的重视。在古代社会,人们视节气如宗,以此来安排生活和农事,故而在社日停止缝纫活动,展示出尊重自然规律和顺应时令的传统美德。这种遵循时令的仪式,深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虔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