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贵伏腊释义


【农】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  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  3. 姓。 典

【时贵】的显贵。唐司空图《华下》诗:“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明叶盛《水东日记·弋谦》:“谦亦累有建白,语侵时贵,亦不久卒。”清方文《宋遗民咏·吴子善思齐》:“赞府虽小官,忼直忤时贵。”典

【伏腊】亦作“伏臈”。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明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高祖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寿。”《梁书·处士传·何胤》:“每伏

农时贵伏腊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