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滋解箨竹释义


【偏】1. 歪,不在中间:~斜。~离。~旁。~僻。~远。~锋(a.书法上指用毛笔时笔锋斜出的笔势;b.泛指做文章从侧面着手的方法)。不~不倚。  2. 不全面,不正确:~爱。~见。~激。~狭。~执。~废。~颇。~听~信。  3. 与愿望、预料或一般情况不相同:~~。~巧。  4. 谦辞,向人称自己已用过茶饭等:我~过了,您请吃吧。 典

【滋】1. 生出,长:~生。~芽。~事。~扰(骚扰生事)。潜~暗长。  2. 增益,加多:~养。~补。~阴。  3. 汁液,润泽:~润。  4. 味道:~味。  5. 喷射:往外~水。  6. 浊:“何故使吾水~?”

【解箨】谓竹笋脱壳。南朝宋鲍照《咏采桑》:“早蒲时结阴,晚篁初解籜。”宋邵雍《高竹》诗之八:“抽萌如止戈,解籜如脱甲。”赵光荣《里湖纪游》诗:“新笋正解籜,簌簌时闻香。”

【竹】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偏滋解箨竹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