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民不恌释义


【视】1. 看:~觉。~力。~野。鄙~。注~。近~。~而不见。熟~无睹。  2. 亲临某事:~事。~察。  3. 看待:藐~。重~。等闲~之。  4. 看望:探~。省(xǐng )~。  5.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侯”。  6. 古同“示”,表明。

【民】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居~。~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  4. 某族的人:汉~。回~。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  6. 非军事的:~品。~航。  7. 同“苠”。

【不恌】不佻”。不苟且轻薄。恌,同“佻”。《诗·小雅·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高亨注:“恌,与‘佻’同。《尔雅·释言》:‘佻,偷也。’”典

视民不恌的用户点评


云若寒

2024-05-01 16:40:00

这句诗调皮又深刻,暗示了民众易受外界影响,缺乏独立思考,跟风盲从。

打不倒的精灵

2024-04-27 02:37:09

这句诗对我来说就是个提醒,要多思考,多筛选信息,别轻易被带偏。

烟花易冷

2024-04-26 13:29:14

有点像现在社交媒体上的“信谣还是快让谣”一样,大家对信息缺乏辨识力,容易被标题党忽悠。

爱的宣言

2024-04-26 07:02:18

句子里的“视民不恌”一语双关,既是提醒人们不要盲目相信他人,也讽刺社会现象。

独行侠

2024-04-14 02:59:55

这句诗“视民不恌”,道出了统治者对于百姓的冷漠与漠视。恌字与倡谇通,音调相近,增加了句子的韵味,彰显了统治者对民众的藐视之情。此言隐晦而尖锐,贯穿了作者对社会阶层不公的揭露与控诉,展现出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