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不向边庭苦释义


【孰知】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唐杜甫《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唐韩愈《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向】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 )。~北。  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  3. 偏袒,袒护:偏~。  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5. 从前:~日。~者。  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  7. 姓。

【边庭】◎边庭biāntíng(1)[governmentbodiesoftheborder]∶边境地区的政府(2)[border]∶边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唐·杜甫《兵车行》

【苦】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孰知不向边庭苦的用户点评


华丽如风

2024-06-05 06:12:27

此句以边境苦难为比,彰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展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久病未愈

2024-06-04 00:59:37

“不向边庭”一语,可见诗人对国家危局的深切忧虑,显示了他的爱国之心,引发读者对国家兴亡命运的深思。

逍遥子

2024-06-02 04:01:14

在深深忧国之中,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深度感人,展现了一种令人动容的民族大爱。

微风轻拂

2024-05-30 00:30:55

此句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切肤之痛,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怀,反映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幻想的灵魂8888

2024-05-29 23:46:55

“孰知不向边庭苦”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夕》。诗人以“不向边庭”表达了自己的孤寂无助之意,边庭是战乱之地,易受侵扰,写出了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