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何生且一归释义


【太学】◎太学tàixué[thehighestseatoflearninginancienttimesinChina]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诸生学于太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君则在太学。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生】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

【且】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  7. 姓。 |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  5. 古同“趄”,趑趄。 典

【一归】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唐刘沧《赠颛顼山人》诗:“洛阳紫陌几曾醉,少室白云时一归。”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李善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晋郭璞《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3.谓逝去。唐徐夤《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宋苏轼《王复

太学何生且一归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