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应独不名释义


【唯】1. 义同“惟”:~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理论。~名论。  2. 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诺诺。~~否否。

【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独】1.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 老而无子:鳏寡孤~。  3.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4. 〔~孤〕复姓。  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不名】名,表示优礼或尊重之意。《后汉书·梁冀传》:“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謁赞不名。”《隋书·恭帝纪》:“﹝义寧﹞二年春正月丁未,詔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载此事,胡三省注云:“凡朝会赞拜,则曰某官某;不名,亦殊礼也。”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公(魏文清)清风俭德,至今乡里犹称道勿衰,呼为魏老尚书而不名。”

唯应独不名的用户点评


oceanSoul84

2024-06-04 05:49:19

一诗之中,蕴藏着孔子思想之境界。生活中处处有道,但道以行之,则可超凡入圣;行之以名,则不足以成圣。此言深邃且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

发发送到43d

2024-06-02 08:40:10

“唯应”与“独不名”相呼应,构成一种道德自觉的境界。孔子追求的不仅是个人自律,更是社会风气的改善。这句诗言简意赅,却让人深思,可谓句句珠去,字字金玉。

淡忘似水年华

2024-06-01 22:48:27

此句诗中的“应”字虽有隐忍之意,但未失其坚定。孔子强调顺应道义而非名利,旨在使人心正亦不失卓越之姿。实乃圣人行为舍我而后者,非常独特。

难贪恋却又恨不起

2024-05-30 21:25:28

此句诗意蕴深邃,语言简练,道出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唯应,即须遵守应有之道;独不名,即不求名声和荣誉。反映了孔子注重实践而非虚名的立场,强调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而非为了名利而行。此言不虚,值得我们深思。

阳光明媚

2024-05-29 18:37:55

“唯应独不名”语言简练却深邃,适用于现代社会。令人思索世俗荣辱不为目的的行为态度,引起人们对价值观的反思,实属难得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