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伯之所运释义


【五伯】霸主。(1)指夏昆吾,殷大彭、豕韦、周齐桓公、晋文公。《庄子·大宗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疏:“五伯者,昆吾为夏伯,大彭、豕韦为殷伯,齐桓、晋文为周伯,合为五伯。”(2)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吕氏春秋·当务》:“备説非六王五伯。”高诱注:“五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繆也。”明沉采《千金记·定谋》:“五伯当年势迭兴,读书牛角戴锄行。”(3)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所】1. 处,地方:住~。哨~。场~。处~。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6. 姓。

【运】1.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  2.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  3.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  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  5. 南北距离:广~百里。  6. 姓。

五伯之所运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