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知写未呈人释义


【选书】1.唐代应举者在考试前将所作诗文投送朝中显贵,以求赏识。唐孟郊《初于洛中选》诗:“青云不我与,白首方选书。”2.指应举者于考试前所上显贵的诗文。唐张籍《哭胡十八遇》诗:“幼子见生才满月,选书知写未呈人。”3.选编诗文刻印成书,以供应试者仿作揣摩。《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杭城文瀚楼选书的马二先生,讳叫做静的,先生想也相与?”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写】1. 用笔作字:~字。~作。编~。  2.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呈】1. 显出,露出:~现。~祥。  2. 恭敬地送上去:~上。~报。面~。  3.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文。~子。  4. 古同“程”,规划、法式、标准。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选书知写未呈人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