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行候晷刻释义


【鹓行】官的行列。《梁书·张缅传》:“殿中郎缺。高祖谓徐勉曰:‘此曹旧用文学,且居鵷行之首,宜详择其人。’”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凤闕分班立,鵷行竦剑趋。”清唐孙华《寿陆次公别驾》诗之二:“朝衫久卸别鵷行,陆展犹然髩未苍。”典

【候】1.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  2. 看望,问好:伺~。问~。  3. 时节:时~。气~。~鸟。~虫。  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  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晷刻】1.日晷与刻漏。古代的计时仪器。清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三》:“仪器则鐘表晷刻,不亚西土。”《清史稿·礼志七》:“康熙二十一年,命展御门晷刻。”2.片刻。谓时间短暂。《西京杂记》卷四:“成帝旹,交趾越嶲献长鸣鸡,伺鸡晨,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毫釐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於歷年。”清戴名世《敕授承德郎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刘公墓志铭》:“安人尝侍太宜人疾,晷刻不离。”3.时刻,时间。《梁书·贺琛传》:“﹝琛﹞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

鹓行候晷刻的用户点评